小学数学《认识时间:说课稿》(五篇)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保管员岗位职责
七、认识时间:说课稿一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
一年级数学下册P81“认识时间”第一课时。本课
内容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
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同时为以后学习时、
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这一教材内容的编排,是
用5分5分地读写时间,并
通过观察、思考、实际操作知道1小时=60分。可以见得,教材对时间的认
识是从特殊到
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来编排的,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部分学生已经能正确
认读其它的钟面时刻,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比较难理解。
因
此,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读、写几时几
分的钟面时刻,知道时间单位的进率1时=60
分,初步建立时和分的时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
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学习的和实
践操作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时刻;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的认、读、写时分的方法,知道1时=60分。
二、说教法
1、直观演示法。
教育光盘资源生动的画面、形象的演示,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凝聚学
生的注意
力,达到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本课在学生疑难处,我采用暂停播放光盘法。如大格数与小格数的对应关系,又如认识时、分的关系,在钟面上采用扇形阴影表示分针走过的
大格。
2、引导归纳法。
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较难理解,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启发。因
此,教学
中我适当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用扶放结合的方法与学生共同概括出看时间的方法和教学时分的进率。
三、说学法
发挥光盘资源辅助教学功能,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形
象性,赋予抽象的
时间概念以鲜活的感性支撑,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合作探究、实物操作等活动,达到认
识、
理解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目的。
四、说资源的利用
通过观看光盘,学习
光盘中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师的组织教学、和蔼的教
态、亲切的话语和循循善诱的启发引导,
帮助我备课,指导我的课堂教学。同时,通过观看
光盘,我选取了光盘中富有情趣和利于
突破本课时重、难点的教学片段来辅助课堂教学,帮
助学生学习、掌握知识。
五、说教学程序
如何有效利用远程光盘资源,轻松地突破学习重难点又能让学生主动、自主地获取知
识,达到预
期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以下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
(上课铃响)
师:哪位同学说说,现在是第几节课?你知道我们学校第二节的上课时间是几时吗?
2、利用光盘资源,复习旧知。(播放光盘)
3.导入新课。
(屏幕上的钟面显示出8:15)
师:同学们,你们又知道现在是几时吗?(出现不同的答案)
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充分尊重儿童已有的认知经验和知识基础,结合学生身边的生活,利用
光盘资源中明明的
作息时间让学生尝试认读,在出现不同的答案时进行质疑,从而激发学生
自主探究的欲望,由学生内心的
真正需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进
新知的探究中去,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时间与
我们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
(二)直观演示,探索新知
1、认识钟面
(1)让学生观察学具钟面,在学习小组中讨论交流、互相补充。
(2)学生反馈交流结果,教师播放光盘。(播放光盘)
【设计意图:通过一年级上册的学习
,学生已经认识了钟面。但,一年级学生记忆有一定的
遗忘性,往往只记得钟面上的数与格。所以,我充
分利用光盘资源中直观、形象的动画演示,
帮助学生重温旧知,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认识几分。
(l)引导学生观察分针。(播放光盘)(屏幕显示放大的钟面,演示分针走过的大格)
(2)边在观看光盘,边提问:
①
分针指着1是几分?为什么?(一个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
……
(3)伴随着光盘
中优美的音乐,同学以小组小组为单位,数一数,写一写:分针从
12走到每一个数字各是几分?
(4)通过暂停、播放光盘的方式帮助学生订正,进一步感知钟面上每个数字所对应的
分钟数。
【设计意图:认识每个数各代表几分,是这节课的重难点,因为他们没有学习乘法口
诀,只能通
过一个格一个格的数或5个5个的加,因此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
因此,我先利用光盘资源
中动画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分针对准的数字1、2、3所表示的
分钟数,再通过小组学
习活动,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和探究交流的时间,然后再利用光
盘资源直观形象的动态演示,加深了
学生对这一难点的理解和掌握,为后面正确读出几时几
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认识时间。
(1)老师分别拨出8:00,9:15,10:30,6:45的钟面时刻
,小组交流你是怎样
看的?
(2)教学例1的两个钟面。
师:那钟面上表示的时间是几时几分?(3时5分,6时25分)
教学时间的两种表示方法。
(两种表示方法在上学期已学过,在此让学生注意在写电
子计时法3时5分时,要在两点后面加一个“0
”如:“3:05”)
(播放光盘)伴随着再一次的优美音乐,让课堂里的学生和光盘中的学生比一比,写
一写。
(3)结合光盘中学生的写法,集体订正,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
【设计意图:在做好充
分的知识准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索读几时几分的
方法。通过第三次合作学习,让学生小组交
流、同桌交流,去发现、经历和体会读方法,通
过比一比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激情、体验学习的成就感,
很好得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
合作交流的能力。】
4.认识时、分的关系。
(1)学生操作,观察。
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小闹钟,看光盘里老师的口令,拨一拨相同的
时刻。(播放光
盘)结合光盘的直观、动画演示,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2)结合学生反馈交流结果,(播放光盘)引出“1时=60分”。
师: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分?(60分)同时,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1
时)
师:通过同学们的操作、观察光盘资源的动画演示,知道:1时=60分 (板书)
【设计意
图:采用光盘资源中的动画的形式,演示时针与分针的转动,并以扇形阴影
表示出时针走过1大格,能清
楚看到时针与分针走过的格数,在学生疑难处给予暂停、重复
播放光盘帮助,让学生自己发现1小时=6
0分,既加深了学生的认识,突破了难点,又激
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1、老师报时间,学生拨学具钟。
2、同桌合作,一个同学拨出自己的作息时间,另一个同学读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拨
一拨,动口说一说,充分调动了眼、手、脑等感官,培养了学生动
手、动脑的好习惯,还在潜移默化中使
学生受到了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教育。】
(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课本“做一做”第1题。
学生练习时,先说一说是怎样看时间的,再把时间写在每个钟面的下面。
2.
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第一幅图中的学生在做什么,读出时间是几
时几分,再用两种方法
记录下来,并教育学生要有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3、体验一分钟,让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感受一
分种有多久,可以做哪些事情,从而
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4、认读下课时间,帮助学生建立40分的时间观念。
【设计意图:采用多层次呈现的方法运
用新知,让学生建构时间观念,使学生逐步建
立时和分的时间观念,教育学生要有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
(五)课堂小结。
(六)板书设计:(略)
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从
“生活经验”提升到“数学原型”到建立“数学模型”的过
程。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我充分利用远程教
育资源,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直观化,
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互动的过程中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
成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
联系,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学会珍惜时间并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
习惯。这样整合了
教学资源,利用光盘资源展开的教学活动,既为教学目标、学生学习服务,方便了教师
备课,
又实现了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探索性自主学习的学习活动,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
我们的课堂!
以上说课,仅是我对现代远程光盘教育资源辅助课堂教学的一些粗浅的理解和做法。<
br>但如何在信息化的今天实现数学课程和信息技术的整合,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我们
的课堂
真正做到真实、扎实和丰实,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学习和探索,希望各位领导、老师
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
。
七、认识时间:说课稿二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时间》说课稿
设计理念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在经验的
基础上建构知识,在活动中学习,在生活情境
中认读时间,培养应用意识的。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P81例1及P82
做
一做的第1题。
2、教材地位及作用本节课要认识的是分针正好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及1时与60分
的关
系,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整时、半时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掌握本课知识既为下一课学习用1
分1分数的方法读出某一时间做好准备,又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
基础。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明确时、分的含义,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知道1时=60分。
(2
)、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
索意识和合作意
识。
(3)、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并自觉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4、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重点: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1时=60分,理解时、分的进率。
难点:认识每个大格刻度各代表几分
二、学情分析:“时间”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大部分学生在幼儿园或家里多多少少
接触过一些关于时间的认识,每个家庭中一般也都有挂钟或钟表,何
况一年级的学生天天要
按时起床、吃饭、上学、放学、看动画片、睡觉,这样就使学生已经感知了“时间
”这一抽象
概念的存在。但是不同的学生对认识时间的情况也是各不一样的,有的已经能熟练地认读整<
br>时、半时,甚至几时几分的时刻,有的对钟表还不熟悉,应该说绝大部分学生对时间还是缺
乏一个
整体的认知。因此,我精心设计这一数学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
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
内更好地掌握新知。
三、教法、学法
1、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把故事、游戏
贯穿于各教学环节中,以吸引学生注
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
、发挥课件的辅助教学功能,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形象性,学生通过认真观
察、合作探究对
知识进行迁移、重组,达到认识、理解知识的目的。
3、动手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的重
要渠道,它能促使学生产生切身的感受,
再而成为自身的知识。本课可让学生在小组内拨钟练习,学生轮
流操作,共同记时。学生在
动手中,进一步理解了时和分的关系,理解了认读方法。
四、教学程序
(一)、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大家听听这是什么声音?钟表的声音
,我们已经上一年级了,大家是不是按时起床,上学、
放学、睡觉呢?我的小侄女和你们一样,也上一年
级了,她和我们一样,也有自己的作息时
间。(出示图片起床7:00;上课8:15;放学3:30;
睡觉8:50)让我们瞧一瞧,她
是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放学、什么
时候睡觉的(课件出示挂钟,学生读
时间)什么时间你不熟悉、不会读?
学生发现钟面上的时
间在上课、睡觉既不是整时,也不是半时,便产生了一种认知上的冲突,
学生急于弄清楚是什么时间。这
一环节巧妙地从老师侄女的作息安排进行认整时、半时的复
习,同时学生发现有两个时间没学过,学生利
用已有经验进行猜测,在出现不同意见时进行
质疑,激起学生想弄懂知识的欲望,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
我要学”的冲动。由于时间是一个
很抽象的概念,学生比较难理解,因此本堂课就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出发,选择“老师侄
女的一天”作为学生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感受到时间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能主动
参与知
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好地认识时间。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钟面刻度
(1)学生观察学具钟,小组交流,老师巡视。
(2)汇报、补充,课件演示学生反馈的结果。
(3)讨论:数一数,算一算:分针从12走
到每个大格刻度上各经过几小格?每个大格刻
度分别表示多少分?分针走一圈,一共经过了多少分?
(4)课件演示:分针走到刻度1经过了5小格,刻度1表示5分,走到刻度2经过
10小
格,刻度2表示10分……
(5)学生把结果填在P81的钟面刻度图上,尝试用最快的速度记住每个大格刻度各表
示几分。
(6)交流记忆方法。
认识每个大格刻度表示几分是本节课的难点,因为学生们还没有学过乘
法口诀,只能用1
小格1小格地数或5小格5小格地加的原始方法,因此我在这环节中采用逐层疏理的方
式
进行教学,先让学生从静态的钟面上得到1大格里有5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的新认识、
新
发现,然后再通过议一议、数一数、算一算,为正确读取时间做好铺垫。
2、认读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
(1)学校到底什么时候开始上课呢?(8时15分)愿
意把你认识时间的方法介绍给同学
们吗?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吧。
(2)指名学生介绍方法,教师进行小结。
(3)(把例1的3个钟面帖在黑板上)指名学生读出时间。
(4)指名学生上黑板两种表示方法写,其它学生进行评价,找出写时间时应注意的问
题。
(5)游戏:击鼓传花。鼓响花传时间跑,鼓停花停时间停,执花学生读出课件上钟面表示
的时
在这一环节中,由学生自己组织语言介绍认读时间的方法,既有利于学生间相互学习、优化
各种
不同的认读方法,又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在试写时间时,学生参与评价,不仅可以培
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表达能力,学会用赞赏的目光去看待同伴,还由于评价过程留下的深刻
印象,特别记住了分钟数不到1
0,就要在分钟数的前面加0。而击鼓传花的游戏则寓练习
于玩乐之中,避免了单纯练习的枯燥乏味,更
使课堂气氛瞬间活跃起来
(三)、认识时、分的关系
(1)、演示1时等于60分。学生观察交流。
时针走1大格是——(1时),分针走60小
格是——(60分)。它们所用时间是相等的,
所以“1时=60分”。(板书)
(2)小组合作:拨动闹钟的分针走一圈,认真观察时针的变化,探究1时和60分的关系。
设计意图采用动画的形式,演示时针与分针的转动,并以扇形阴影表示出时针走过1大格。
能清楚看到时
针与分针走过的格数。这与动手拨钟,学生在纷乱的针与格中观察时分的关系,
其效果不言而谕。在学生
疑难处给予帮助,并非削弱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是寻求最佳
的学习方式,以期最优的学习效果。
(四)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1、老师报时间,学生拨学具钟。
2、同桌合作,一个同学拨出自己的作息时间,另一个同学读时间。
通过动手拨一拨,动口说一说
,充分调动了眼、手、脑等感官,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
的好习惯,还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了遵守和
爱惜时间的教育。
(五)、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课本P82“做一做”的第1题。
2、游戏:开火车。课件出示时间,学生读。 <
/p>
在这一环节中,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师生共同参与的游戏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
(六)、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始发站 发车时间
到达站 到达时间
天门 7: 方正
7 :40
天门 7:30 方正 8:20
天门 8:30 方正
9:10
哪辆车出发的最早?哪辆车到达方正最晚?
老师要去方正学习,8
时准时开始,车站到学校有十分的路程,老师做哪趟车比较合适?
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生活中
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出门坐车学生非常
熟悉,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解决生活实际的能力。
整一节课,我尽量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
学习氛围,组织他们动手操作、
合作交流,鼓励他们去猜想、概括,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出
色的发现者、勇敢
的探索者和快乐的创造者。
板书
认识时间
起床 上课 放学 睡觉
7:00 8:15 3:30 8:50
7时
8时15分 3时半 8时50分
1时=60分
七、认识时间:说课稿三
设计理念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在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知识,在活
动中学习,在生活
情境中认读时间,培养应用意识的。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P81例1及P82
做一做的第1题。
p>
2、教材地位及作用本节课要认识的是分针正好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及1时与60分的关系,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整时、半时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掌握本课知识既为下一课学习用
1分1分
数的方法读出某一时间做好准备,又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
基础。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明确时、分的含义,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知道1时=60分。
(2
)、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
的探索意识和合作意
识。
(3)、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并自觉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4、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重点: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1时=60分,理解时、分的进率。
难点:认识每个大格刻度各代表几分
二、学情分析:“时间”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大部分学生在幼儿园或家里多
多少少接触过一些关于时间的认识,每个家庭中一般也都有挂钟或钟表,何
况一年级的学生
天天要按时起床、吃饭、上学、放学、看动画片、睡觉,这样就使学生已经感知了“时间
”
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但是不同的学生对认识时间的情况也是各不一样的,有的已经能熟练
地
认读整时、半时,甚至几时几分的时刻,有的对钟表还不熟悉,应该说绝大部分学生对时
间还是缺乏一个
整体的认知。因此,我精心设计这一数学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
主动性,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
内更好地掌握新知。
三、教法、学法
1、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把故事、游戏
贯穿于各教学环节中,以吸引学
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
、发挥课件的辅助教学功能,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形象性,学生通过认
真观察、合作探究对
知识进行迁移、重组,达到认识、理解知识的目的。
3、动手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的重
要渠道,它能促使学生产生切身的感
受,再而成为自身的知识。本课可让学生在小组内拨钟练习,学生轮
流操作,共同记时。学
生在动手中,进一步理解了时和分的关系,理解了认读方法。
四、教学程序
(一)、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大家听听这是什么声
音?钟表的声音,我们已经上一年级了,大家是不是按时起床,上
学、放学、睡觉呢?我的小侄女和你们
一样,也上一年级了,她和我们一样,也有自己的作
息时间。(出示图片起床7:00;上课8:15;
放学3:30;睡觉8:50)让我们瞧一瞧,她
是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放学、什么
时候睡觉的(课件出示挂钟,学生读
时间)什么时间你不熟悉、不会读?
学生发现钟面上的时
间在上课、睡觉既不是整时,也不是半时,便产生了一种认知上的
冲突,学生急于弄清楚是什么时间。这
一环节巧妙地从老师侄女的作息安排进行认整时、半
时的复习,同时学生发现有两个时间没学过,学生利
用已有经验进行猜测,在出现不同意见
时进行质疑,激起学生想弄懂知识的欲望,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
我要学”的冲动。由于时
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比较难理解,因此本堂课就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出发,选择
“老师侄女的一天”作为学生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感受到时间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能主<
br>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好地认识时间。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钟面刻度
(1)学生观察学具钟,小组交流,老师巡视。
(2)汇报、补充,课件演示学生反馈的结果。
(3)讨论:数一数,算一算:分针从12走
到每个大格刻度上各经过几小格?每个大格
刻度分别表示多少分?分针走一圈,一共经过了多少分? <
br>(4)课件演示:分针走到刻度1经过了5小格,刻度1表示5分,走到刻度2经过10
小格,刻
度2表示10分……
(5)学生把结果填在P81的钟面刻度图上,尝试用最快的速度记住每个大格刻
度各表
示几分。
(6)交流记忆方法。
认识每个大格刻度表示几分是本节课的难点
,因为学生们还没有学过乘法口诀,只能用
1小格1小格地数或5小格5小格地加的原始方法,因此我在
这环节中采用逐层疏理的方式
进行教学,先让学生从静态的钟面上得到1大格里有5小格
,一共有60个小格的新认识、
新发现,然后再通过议一议、数一数、算一算,为正确读取时间做好铺垫
。
2、认读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
(1)学校到底什么时候开始上课呢?(8时15分
)愿意把你认识时间的方法介绍给同
学们吗?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吧。
(2)指名学生介绍方法,教师进行小结。
(3)(把例1的3个钟面帖在黑板上)指名学生读出时间。
(4)指名学生上黑板两种表示方法写,其它学生进行评价,找出写时间时应注意的问
题。
(5)游戏:击鼓传花。鼓响花传时间跑,鼓停花停时间停,执花学生读出课件上钟面
表示的时
在这一环节中,由学生自己组织语言介绍认读时间的方法,既有利于学生间相互学习、
优化各种
不同的认读方法,又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在试写时间时,学生参与评价,不仅可
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表达能力,学会用赞赏的目光去看待同伴,还由于评价过程留下的
深刻印象,特别记住了分钟数不到1
0,就要在分钟数的前面加0。而击鼓传花的游戏则寓练
习于玩乐之中,避免了单纯练习的枯燥乏味,更
使课堂气氛瞬间活跃起来
(三)、认识时、分的关系
(1)、演示1时等于60分。学生观察交流。
时针走1大格是——(1时),分针走60小
格是——(60分)。它们所用时间是相等的,
所以“1时=60分”。(板书)
(2)小组合作:拨动闹钟的分针走一圈,认真观察时针的变化,探究1时和60分的关
系。
设计意图采用动画的形式,演示时针与分针的转动,并以扇形阴影表示出时针走过1
大格。能清
楚看到时针与分针走过的格数。这与动手拨钟,学生在纷乱的针与格中观察时分
的关系,其效果不言而谕
。在学生疑难处给予帮助,并非削弱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是
寻求最佳的学习方式,以期最优的学习
效果。
(四)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1、老师报时间,学生拨学具钟。
2、同桌合作,一个同学拨出自己的作息时间,另一个同学读时间。
通过动手拨一拨,动口说
一说,充分调动了眼、手、脑等感官,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
的好习惯,还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了遵
守和爱惜时间的教育。
(五)、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课本P82“做一做”的第1题。
2、游戏:开火车。课件出示时间,学生读。
在这一环节中,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师生共同参与的游戏把课堂气氛推向了
高潮。
(六)、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始发站 发车时间 到达站
到达时间
天门 7: 方正 7 :40
天门 7:30 方正 8:20
天门 8:30 方正 9:10
哪辆车出发的最早?哪辆车到达方正最晚?
老师要去方正学习,8
时准时开始,车站到学校有十分的路程,老师做哪趟车比较合适?
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生活中
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出门坐车学生
非常熟悉,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解决生活实际的
能力。
整一节课,我尽量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创设轻
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组织他们动手操
作、合作交流,鼓励他们去猜想、概括,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成为出色的发现者、
勇敢的探索者和快乐的创造者。
板书
认识时间
起床 上课 放学 睡觉
7:00 8:15 3:30 8:50
7时
8时15分 3时半 8时50分
1时=60分
七、认识时间:说课稿四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
学第二册的一个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基础
上进行教学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
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
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并已经掌握了
如何看整时和半时。本课主要是让
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使学生能正确读写钟面上的时间(几时几分
)。这样的教材安排,
学生对时间的认识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
平时人们
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习惯。
1、教学重点。
我认为本课的重点是
:使学生能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几时几分)。我是这样想的,要
想正确认读几时几分,需要弄清以下
几点:①时针,②分针,③大格数,④小格数,⑤时针
从12起走过几大格,是几时多,⑥分针从12起
走过几小格,是几分。而看“几分”所依赖
的小格数,一般钟面上又没有标明,学生摸不着头脑,容易将
时针与分针,大格与小格混淆。
因此,我认为要解决本课的重点,必须让学生建立时针与大格、分
针与小格的对应关系,
大格数与小格数的对应关系,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认读方法。
2、教学难点。
我认为本课的难点是:使学生能正确认读接近整时的时间(如10:55)。由于
这样的
时间,时针非常接近下一个大格数,肉眼几乎辨认不出时针是否在下一个大格数之前。学生
年龄小,观察力有限,都以为到了下一个大格数,认读为11:55。
我认为要解决本课的难点
,必须在学生“观察认读”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的认读经验:
当“几分”越大时,时针越接近下一个大格
数;反之,当时针很接近一个大格数,“几分”
也很大时,“几时”应该看前一个大格数。
3、教学目标。
⑴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能正确读写钟面上的时刻;知道1时=60分;初
步建立
1时和1分的时间观念。
⑵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应用、抽象概括能力。
⑶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⑷勾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设计理念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习不只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还包括背景经验。在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知
识,学习者总是
以其自身的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或信息。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教学中结合
学
生的生活经验,建构认知。教学设计中体现在①动画片引入,②生活情境中认读时间。
2、在活动中学习。
数学学习活动,是一种手脑并重的操作。在概括认读方法后,课堂并没有机械
的叫学生
认读一个个钟面,而是进行了一次组内拨钟练习。通过直观形象的实物操作,进一步认识了几时几分。
3、应用意识的培养。
学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如本课练习一判
断谁迟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一般方法是
通过认读钟表。另发车时间的问题,更使学生体验到认读时间
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说教法
1、图示法。图示法直观而形象,学生学习起来既感
兴趣,又能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本课在学生疑难处,可采用图示法。如大格数与小格数的对应关系。又
如认识几时几分,在
钟面上采用扇形阴影表示分针走过的小格。
2、引导法。由于本课的
内容特点和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启发。
在概括看时间的方法时,教师可适当引导
学生观察思考,进而得出结论。扶放结合,相得益
彰。
四、说学法
1、小
组合作。学生是在互动中,冲击成见、已有知识和思考习惯,从而产生新知识的。
本课中,可让学生小组
内说自己的想法,讨论看时间的方法,拨钟练习,相互纠错。学生在
小组合作中,不仅得到知识,还有智
慧的交流、情感的交融。
2、抽象概括。我认为,方法是学习的关键。如本课认读时间的方法,学
生一经领悟,
具备的将是认读更多时间的能力。因此,本课可让学生观察三个典型时间,概括看时间的方
法,让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方法;用数学的语言,修正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
括能
力。
3、动手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渠道,它能促使学生产生切身的感
受,再而成为自身的知识。本课可让学生在小组内拨钟练习,学生轮流操作,共同记时。学
生在动手中
,进一步理解了时和分的关系,理解了认读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播放动画片。
【设计意图】在我的课前调查中,学生最感兴趣的
是看动画片和吃零食,特别是大风车
等,是孩子们的节目,播放时间是他们很关注的。本课撷取学生感兴
趣之最——看动画片,
与看时间巧妙结合,创设了以上这一情境,勾起学生无限兴趣。
2、师:什么时间播放?(出示钟面)会认读吗?
3、揭题。师:要准时地守候在电视机前,我们必须要学会看——(时间)。
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设计意图】当学生兴致勃勃地观看动
画片时,教师顺势而下,追问播放时间,直奔主
题。继而出示此动画片播放时间的钟面,让学生尝试认读
,既关注了学生的认知起点,又引
入了新课。最后,在教师鼓舞与号召下,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进新知的探
究中去。
(二)认识钟面
1、回顾旧知、观察钟面。
①针:时针、分针。②数:12个数。③格:大格、小格。
2、探究大格与小格的对应关系。
①填图。填从12到各个数字之间的小格数。(生自行对照、修正)
【设计意图】学
生利用5个5个加的方法,很快得出结果。接着教师直接让学生自行对
答案、修改。如此一来,不仅提高
了课堂效率,而且使学生产生浓厚的主人翁意识。
②说说对应关系。大格数有对应的小格数。
师生对口令。同桌对口令。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看时间,往往只看钟面上的数与
格,很难把注意力投注到大格
数所对应的小格数上。因此,让学生来参与游戏性的对口令,熟识对应关系
,对他们正确认
读时间是很有好处的。而学生一纸在手,上面的大格数与小格数写得清清楚楚,老师又同
意
没记住的同学,可以看一下。有了这样的凭借和支撑,学生参与兴趣浓,效果甚佳。
3、揭示: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
4、体验1分钟。(听古人记时方法及记时工具的故事。)
【设计意图】古人的模糊记时方法,是
一个历史,也是一个看时间的好办法。在本课1
分钟的故事里,学生既了解了古人的模糊记时方法,及记
时工具,又随着音乐体验了1分钟
到底有多长。可谓一举两得。
(三)在生活情境中认读时间
1、回顾旧知。
①整时怎样认读?(图片:早读课,钟面:8时)
②几时半怎样认读?(图片:老师上班,钟面:7时半)
小结:要看时间,要看时针从12起走了几大格,就是几时多,还要看分针在哪里。
【设计意图】
温故而知新。适当地让学生回顾旧知,特别是能产生正迁移的旧知,学生
学习新知,如驾船恰逢顺风顺水
,学习起来事半功倍。
2、探究新知。(整5分、整10分)
①9:05(出示图片:课间活动,钟面:9时5分,用扇形阴影表示分针走过的小格)
师:这是几时几分?你是怎么看的?时针在什么位置,分针呢?
学生思考,同桌交流。
【设计意图】认读9:05的钟面,由于用扇形阴影表示分针走过的小格,学生很容易读
出“5分”;更
由于学生习惯从左往右观察事物,时针在左非常接近9,而分针在右,学生能
轻易得出9:05这一时间
。这一认知,并非是学生已掌握认时间的方法获知的,而是一种接
近直觉思维的结果。因此,教师并未展
开下一环节的教学,而是追问学生看的方法,让学生
沉下心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追根溯源。使学生形成
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习惯。
②11:40(出示图片:午休)同桌交流,相互补充。
③3:35(出示图片:放学)组内展示。
【设计意图】本环节认读内容由易而难。
9:05是从左往右,11:40是从上往下,而3:
35是从右往左,并且时针在扇形阴影之内。认读
要求也是由易而难,首先是独立练习认读
方法形成技能,其次是同桌交流、完善补充,最后是同组交流、
展示自我。这样的安排,既
符合教材的内在逻辑次序,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观察归纳。
①观察。
9:0511:403:35
师:同学们真能干!认识了这么多的时间。你看的时候有什么方法吗?
(几时,怎么看?几分,怎么看?)学生同组讨论。
【设计意图】本环节中,学生想法是千变万化
的,教师作了多种预设,既有开放的思考,
也有适当的引导,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象这样的开放课
堂减少了预设性,增加了生成
性,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
②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几时几分
看时针看分针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年龄是小,但同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培养他们的抽象
概括
能力。学生识字不多,就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来概括认读方法。
③师小结:时钟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多了几分钟,要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
小格(同学们可借助外圈的数)。
4、拨钟练习。
①记录老师拨出的时间。
②小组活动,组内成员轮流拨钟,共同记录。(师说清要求)
汇报小组内认对了几个时间。
【设计意图】给受教育者更多的实践和动手机会,让他们在做中学,
是北京市21世纪
课改实施方案的一项基本原则。让学生在小组内轮流拨钟,加深了他们对时和分的认识
,进
一步理解了认读的方法。做过的,才能理解地更深。
学生在同组合作中,拨钟、认读
、记录、校对、修改、讨论,知识得以增加,情感得以
升华。合作中,其乐也融融。
③动态生成。从学生拨钟中,选取不是整5整10分的时间。如4:06。
④练习。10:39(预设学生出现3种答案。)
生1:是10:40。生2:是10:41。生3:是10:39。
师:你认为哪个答案正确?为什么?(预设学生有两种想法)
生1:分针从12走到7经过35小格,又走了4小格应该是10:39。
生2:分针从12走到8经过40小格,它还差1小格,应该是10:39。
(四)时分的关系
1、演示1时等于60分。学生观察交流。
时针走1大格是——(1时),分针走6
0小格是——(60分)。它们所用时间是相等
的,所以“1时=60分”。(板书)
【
设计意图】采用动画的形式,演示时针与分针的转动,并以扇形阴影表示出时针走过
1大格。能清楚看到
时针与分针走过的格数。这与动手拨钟,学生在纷乱的针与格中观察时
分的关系,其效果不言而谕。在学
生疑难处给予帮助,并非削弱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
是寻求最佳的学习方式,以期最优的学习效果。
2、小结。师:1分钟,我们听了一个小故事。那么,1时我们可以听——(60个小故
事)
(五)拓展练习
1、谁迟到了。(蓝猫和淘气约好早上7:00去爬山)
蓝猫淘气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剪切恰当的动画片断,融入课堂,激起学生学习
的的“千层浪”。
师:观察两个钟面,它们的时针都非常接近7,怎样分辨哪个是7时多?
哪个还没到7时呢?
师:我们要学会看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和别人约好的事,要按时去做。
【设计意图】渗透思想教育:遵守时间。
2、车票上的时间(11:50)。钟面(10:50)。
①师:可以开车了吗?
②争。10:5011:50。
③拨。10:00~11:00。
学生拨钟,观察:当10时“几分”越大时,时针位置是怎样变化的?
④小结:当“几分”越大时
,时针越接近下一个大格数;反之,当时针很接近一个大格
数,“几分”也很大时,“几时”应该看前一
个大格数。
⑤猜。让学生猜“9:55、10:55、11:05,时针*近几?”,
⑥辨。哪个钟面是6:55。出示“7:00、7:05、6:55”。
【设计意图】再一次使学
生了解接近整时的时间(有还未到整时的、有超过整时的),
时针都*近整时数。因此,要仔细观察时针
的位置。充分发挥了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
和创造性。在教师的巧妙引领下,学生采用多种学习方式
,手、口、脑多种感官参与,接受
与发现并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验、辨别、认读中来。
(六)总结
1、建立40分的时间观念,并在40分的基础上建立1时的时间观念。
【设计意图】让学生建构时间观念,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本课采用多层次呈现的方法进
行。
使学生逐步建立1分和1时的观念。
2、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七、认识时间:说课稿五
一、 设计理念:
《标准》指出,“学生
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根据这一理念,我努力给学生提供
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
去亲自探索,操作实践,与同学交流和分享探索
的结果,从而更好的理解知识。同时根据本
节课的教学内容,我采用了我校《常态多元化生命课堂》这一
教研专题所构建的数学学科的
教学模式之一
-----启发式教学模式。基本程序为:“导入—回顾---探究—归纳—应用”,
流程是:
教师 行为 基本程序 学生行为
导入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体验
回顾
师生交流,以旧带新 复习
探究
合作体验,探究新知 参与
归纳
拓展练习,巩固强化 实践
应用
教师总结,拓展延伸 交流
(出示)通过此模式的运用,力争达到“三动”:(出示)
心动---
开启童心童趣,让学生在情感交融中学习;
行动---全员参与,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互动---师生交流,生生探讨,让学生在碰撞中学习;
这样使我们的课堂在师生两个生命体
互动中,生成多元、灵动、快乐、高效的生命课堂,充
满蓬勃的气息和活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会读会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拨一拨,数一数等活动,掌握时间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进一步提高抓紧
时间、勤奋学
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四、教学准备:课件、钟表模型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通过课前调查,我知道学生最感兴趣的是看动画片《喜羊羊》,节目播放时间是他们最
关注
的问题。这样引起了学生无限兴趣,从而板书课题。
这样,既关注了学生的认知起点,又引入了新课。
使学生在教师鼓舞与号召下,全身心地投
入到新知的探究中。
(二)师生交流、以旧带新(分四步进行)
1.观察钟面。
①针:时针、分针。②数:12个数。③格:大格、小格。
2.探究大格与小格的对应关系。
通过师生对口令、同桌对口令。说说大格数与小格数的对应关系。从而揭示:时针走一
大
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
3.感受一分钟
1分钟的时间有多长那?看一看在一分钟里面都能做些什么?我设计一组活动来感受
<
br>同时告诉学生:一分钟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却可以做很多事。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抓紧时
间学习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让学生回顾、认读整时和几时半
通过上述四步教学活动,适时地让学生回顾旧知,学生学习起来会事半功倍。
(三)合作体验、探究新知(分四步进行教学)
1.直观认读(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①教师指导认读9:05(出示图片:课间活动,钟面:9时5分,用扇形阴影表示分针
走过的小格)
教师引导说出:这是几时几分?你是怎么看的?时针在什么位置,分针呢? 学生思考,
同
桌交流。认读9:05的钟面,由于用扇形阴影表示分针走过的小格,学生很容易读出“5
分”;更由于
学生习惯从左往右观察事物,时针在左非常接近9,而分针在右,学生能轻易
得出9:05这一时间。这
一认知,并非是学生已掌握认时间的方法获知的,而是一种接近直
觉思维的结果。因此,我并未展开下一
环节的教学,而是追问学生看的方法,让学生沉下心
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
说话的习惯。
②同桌交流认读11:40(出示图片:午休)
③组内合作认读3:35(出示图片:放学)
本环节认读内容由易而难。9:05是从左往右,11
:40是从上往下,而3:35是从右往左,
并且时针在扇形阴影之内。认读要求也是由易到难这样的安
排,既符合教材的内在逻辑次序,
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观察归纳。
屏幕出示:
9:05 11:40 3:35
教师让学生观察讨论。(几时,怎么看?几分,怎么看?)全班交流归纳得出 几时:
看时针。几分:看
分针。教师适时总结:时钟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多了几分钟,要看分针从
12起走了几
3.拨钟练习。我出示几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轮流拨钟,加深他们对时和分的认识,
进一步理解认读
的方法。
4.探究时与分的关系
在本环节我采用动画的形式,演示时针与分针的转动
,并以扇形阴影表示出时针走过1大格。
能清楚看到时针与分针走过的格数。
(1)课件演示1时等于60分。学生观察交流。
时针走1大格是——(1时),分针走60小格
是——(60分)。它们所用时间是相等的,
所以“1时=60分”。(板书)
(四)拓展练习、巩固强化
1. 拨一拨。
2.猜一猜。
3.辨一辨。
(五)教师总结、拓展延伸
六、教学效果预测
本节
课我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应用现代教学手段以及学生操作学具来
活跃课堂气氛,使
学生产生兴趣,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有效地突出了教学重点,突
破了教学难点,加深了对教材的
理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七、认识时间:说课稿一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下册P81“认识时间”第一课
时。本课
内容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同时为以后学习时、
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这一教材内容的编排,是用5分5分地读写时间,并
通过观
察、思考、实际操作知道1小时=60分。可以见得,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从特殊到
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
顺序来编排的,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部分学生已经能正确
认读其它的钟面时刻,但对于大多
数学生来说,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比较难理解。
因此,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的钟面时刻,知道时间单位的进率1时=
60
分,初步建立时和分的时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观察
、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
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学习的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时刻;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的认、读、写时分的方法,知道1时=60分。
二、说教法
1、直观演示法。
教育光盘资源生动的画面、形象的演示,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凝聚学
生的注意
力,达到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本课在学生疑难处,我采用暂停播放光盘法。如大格数与小格数的对应关系,又如认识时、分的关系,在钟面上采用扇形阴影表示分针走过的
大格。
2、引导归纳法。
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较难理解,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启发。因
此,教学
中我适当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用扶放结合的方法与学生共同概括出看时间的方法和教学时分的进率。
三、说学法
发挥光盘资源辅助教学功能,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形
象性,赋予抽象的
时间概念以鲜活的感性支撑,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合作探究、实物操作等活动,达到认
识、
理解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目的。
四、说资源的利用
通过观看光盘,学习
光盘中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师的组织教学、和蔼的教
态、亲切的话语和循循善诱的启发引导,
帮助我备课,指导我的课堂教学。同时,通过观看
光盘,我选取了光盘中富有情趣和利于
突破本课时重、难点的教学片段来辅助课堂教学,帮
助学生学习、掌握知识。
五、说教学程序
如何有效利用远程光盘资源,轻松地突破学习重难点又能让学生主动、自主地获取知
识,达到预
期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以下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
(上课铃响)
师:哪位同学说说,现在是第几节课?你知道我们学校第二节的上课时间是几时吗?
2、利用光盘资源,复习旧知。(播放光盘)
3.导入新课。
(屏幕上的钟面显示出8:15)
师:同学们,你们又知道现在是几时吗?(出现不同的答案)
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充分尊重儿童已有的认知经验和知识基础,结合学生身边的生活,利用
光盘资源中明明的
作息时间让学生尝试认读,在出现不同的答案时进行质疑,从而激发学生
自主探究的欲望,由学生内心的
真正需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进
新知的探究中去,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时间与
我们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
(二)直观演示,探索新知
1、认识钟面
(1)让学生观察学具钟面,在学习小组中讨论交流、互相补充。
(2)学生反馈交流结果,教师播放光盘。(播放光盘)
【设计意图:通过一年级上册的学习
,学生已经认识了钟面。但,一年级学生记忆有一定的
遗忘性,往往只记得钟面上的数与格。所以,我充
分利用光盘资源中直观、形象的动画演示,
帮助学生重温旧知,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认识几分。
(l)引导学生观察分针。(播放光盘)(屏幕显示放大的钟面,演示分针走过的大格)
(2)边在观看光盘,边提问:
①
分针指着1是几分?为什么?(一个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
……
(3)伴随着光盘
中优美的音乐,同学以小组小组为单位,数一数,写一写:分针从
12走到每一个数字各是几分?
(4)通过暂停、播放光盘的方式帮助学生订正,进一步感知钟面上每个数字所对应的
分钟数。
【设计意图:认识每个数各代表几分,是这节课的重难点,因为他们没有学习乘法口
诀,只能通
过一个格一个格的数或5个5个的加,因此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
因此,我先利用光盘资源
中动画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分针对准的数字1、2、3所表示的
分钟数,再通过小组学
习活动,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和探究交流的时间,然后再利用光
盘资源直观形象的动态演示,加深了
学生对这一难点的理解和掌握,为后面正确读出几时几
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认识时间。
(1)老师分别拨出8:00,9:15,10:30,6:45的钟面时刻
,小组交流你是怎样
看的?
(2)教学例1的两个钟面。
师:那钟面上表示的时间是几时几分?(3时5分,6时25分)
教学时间的两种表示方法。
(两种表示方法在上学期已学过,在此让学生注意在写电
子计时法3时5分时,要在两点后面加一个“0
”如:“3:05”)
(播放光盘)伴随着再一次的优美音乐,让课堂里的学生和光盘中的学生比一比,写
一写。
(3)结合光盘中学生的写法,集体订正,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
【设计意图:在做好充
分的知识准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索读几时几分的
方法。通过第三次合作学习,让学生小组交
流、同桌交流,去发现、经历和体会读方法,通
过比一比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激情、体验学习的成就感,
很好得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
合作交流的能力。】
4.认识时、分的关系。
(1)学生操作,观察。
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小闹钟,看光盘里老师的口令,拨一拨相同的
时刻。(播放光
盘)结合光盘的直观、动画演示,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2)结合学生反馈交流结果,(播放光盘)引出“1时=60分”。
师: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分?(60分)同时,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1
时)
师:通过同学们的操作、观察光盘资源的动画演示,知道:1时=60分 (板书)
【设计意
图:采用光盘资源中的动画的形式,演示时针与分针的转动,并以扇形阴影
表示出时针走过1大格,能清
楚看到时针与分针走过的格数,在学生疑难处给予暂停、重复
播放光盘帮助,让学生自己发现1小时=6
0分,既加深了学生的认识,突破了难点,又激
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1、老师报时间,学生拨学具钟。
2、同桌合作,一个同学拨出自己的作息时间,另一个同学读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拨
一拨,动口说一说,充分调动了眼、手、脑等感官,培养了学生动
手、动脑的好习惯,还在潜移默化中使
学生受到了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教育。】
(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课本“做一做”第1题。
学生练习时,先说一说是怎样看时间的,再把时间写在每个钟面的下面。
2.
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第一幅图中的学生在做什么,读出时间是几
时几分,再用两种方法
记录下来,并教育学生要有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3、体验一分钟,让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感受一
分种有多久,可以做哪些事情,从而
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4、认读下课时间,帮助学生建立40分的时间观念。
【设计意图:采用多层次呈现的方法运
用新知,让学生建构时间观念,使学生逐步建
立时和分的时间观念,教育学生要有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
(五)课堂小结。
(六)板书设计:(略)
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从
“生活经验”提升到“数学原型”到建立“数学模型”的过
程。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我充分利用远程教
育资源,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直观化,
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互动的过程中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
成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
联系,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学会珍惜时间并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
习惯。这样整合了
教学资源,利用光盘资源展开的教学活动,既为教学目标、学生学习服务,方便了教师
备课,
又实现了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探索性自主学习的学习活动,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
我们的课堂!
以上说课,仅是我对现代远程光盘教育资源辅助课堂教学的一些粗浅的理解和做法。<
br>但如何在信息化的今天实现数学课程和信息技术的整合,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我们
的课堂
真正做到真实、扎实和丰实,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学习和探索,希望各位领导、老师
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
。
七、认识时间:说课稿二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时间》说课稿
设计理念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在经验的
基础上建构知识,在活动中学习,在生活情境
中认读时间,培养应用意识的。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P81例1及P82
做
一做的第1题。
2、教材地位及作用本节课要认识的是分针正好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及1时与60分
的关
系,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整时、半时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掌握本课知识既为下一课学习用1
分1分数的方法读出某一时间做好准备,又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
基础。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明确时、分的含义,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知道1时=60分。
(2
)、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
索意识和合作意
识。
(3)、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并自觉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4、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重点: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1时=60分,理解时、分的进率。
难点:认识每个大格刻度各代表几分
二、学情分析:“时间”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大部分学生在幼儿园或家里多多少少
接触过一些关于时间的认识,每个家庭中一般也都有挂钟或钟表,何
况一年级的学生天天要
按时起床、吃饭、上学、放学、看动画片、睡觉,这样就使学生已经感知了“时间
”这一抽象
概念的存在。但是不同的学生对认识时间的情况也是各不一样的,有的已经能熟练地认读整<
br>时、半时,甚至几时几分的时刻,有的对钟表还不熟悉,应该说绝大部分学生对时间还是缺
乏一个
整体的认知。因此,我精心设计这一数学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
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
内更好地掌握新知。
三、教法、学法
1、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把故事、游戏
贯穿于各教学环节中,以吸引学生注
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
、发挥课件的辅助教学功能,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形象性,学生通过认真观
察、合作探究对
知识进行迁移、重组,达到认识、理解知识的目的。
3、动手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的重
要渠道,它能促使学生产生切身的感受,
再而成为自身的知识。本课可让学生在小组内拨钟练习,学生轮
流操作,共同记时。学生在
动手中,进一步理解了时和分的关系,理解了认读方法。
四、教学程序
(一)、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大家听听这是什么声音?钟表的声音
,我们已经上一年级了,大家是不是按时起床,上学、
放学、睡觉呢?我的小侄女和你们一样,也上一年
级了,她和我们一样,也有自己的作息时
间。(出示图片起床7:00;上课8:15;放学3:30;
睡觉8:50)让我们瞧一瞧,她
是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放学、什么
时候睡觉的(课件出示挂钟,学生读
时间)什么时间你不熟悉、不会读?
学生发现钟面上的时
间在上课、睡觉既不是整时,也不是半时,便产生了一种认知上的冲突,
学生急于弄清楚是什么时间。这
一环节巧妙地从老师侄女的作息安排进行认整时、半时的复
习,同时学生发现有两个时间没学过,学生利
用已有经验进行猜测,在出现不同意见时进行
质疑,激起学生想弄懂知识的欲望,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
我要学”的冲动。由于时间是一个
很抽象的概念,学生比较难理解,因此本堂课就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出发,选择“老师侄
女的一天”作为学生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感受到时间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能主动
参与知
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好地认识时间。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钟面刻度
(1)学生观察学具钟,小组交流,老师巡视。
(2)汇报、补充,课件演示学生反馈的结果。
(3)讨论:数一数,算一算:分针从12走
到每个大格刻度上各经过几小格?每个大格刻
度分别表示多少分?分针走一圈,一共经过了多少分?
(4)课件演示:分针走到刻度1经过了5小格,刻度1表示5分,走到刻度2经过
10小
格,刻度2表示10分……
(5)学生把结果填在P81的钟面刻度图上,尝试用最快的速度记住每个大格刻度各表
示几分。
(6)交流记忆方法。
认识每个大格刻度表示几分是本节课的难点,因为学生们还没有学过乘
法口诀,只能用1
小格1小格地数或5小格5小格地加的原始方法,因此我在这环节中采用逐层疏理的方
式
进行教学,先让学生从静态的钟面上得到1大格里有5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的新认识、
新
发现,然后再通过议一议、数一数、算一算,为正确读取时间做好铺垫。
2、认读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
(1)学校到底什么时候开始上课呢?(8时15分)愿
意把你认识时间的方法介绍给同学
们吗?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吧。
(2)指名学生介绍方法,教师进行小结。
(3)(把例1的3个钟面帖在黑板上)指名学生读出时间。
(4)指名学生上黑板两种表示方法写,其它学生进行评价,找出写时间时应注意的问
题。
(5)游戏:击鼓传花。鼓响花传时间跑,鼓停花停时间停,执花学生读出课件上钟面表示
的时
在这一环节中,由学生自己组织语言介绍认读时间的方法,既有利于学生间相互学习、优化
各种
不同的认读方法,又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在试写时间时,学生参与评价,不仅可以培
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表达能力,学会用赞赏的目光去看待同伴,还由于评价过程留下的深刻
印象,特别记住了分钟数不到1
0,就要在分钟数的前面加0。而击鼓传花的游戏则寓练习
于玩乐之中,避免了单纯练习的枯燥乏味,更
使课堂气氛瞬间活跃起来
(三)、认识时、分的关系
(1)、演示1时等于60分。学生观察交流。
时针走1大格是——(1时),分针走60小
格是——(60分)。它们所用时间是相等的,
所以“1时=60分”。(板书)
(2)小组合作:拨动闹钟的分针走一圈,认真观察时针的变化,探究1时和60分的关系。
设计意图采用动画的形式,演示时针与分针的转动,并以扇形阴影表示出时针走过1大格。
能清楚看到时
针与分针走过的格数。这与动手拨钟,学生在纷乱的针与格中观察时分的关系,
其效果不言而谕。在学生
疑难处给予帮助,并非削弱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是寻求最佳
的学习方式,以期最优的学习效果。
(四)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1、老师报时间,学生拨学具钟。
2、同桌合作,一个同学拨出自己的作息时间,另一个同学读时间。
通过动手拨一拨,动口说一说
,充分调动了眼、手、脑等感官,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
的好习惯,还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了遵守和
爱惜时间的教育。
(五)、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课本P82“做一做”的第1题。
2、游戏:开火车。课件出示时间,学生读。 <
/p>
在这一环节中,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师生共同参与的游戏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
(六)、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始发站 发车时间
到达站 到达时间
天门 7: 方正
7 :40
天门 7:30 方正 8:20
天门 8:30 方正
9:10
哪辆车出发的最早?哪辆车到达方正最晚?
老师要去方正学习,8
时准时开始,车站到学校有十分的路程,老师做哪趟车比较合适?
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生活中
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出门坐车学生非常
熟悉,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解决生活实际的能力。
整一节课,我尽量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
学习氛围,组织他们动手操作、
合作交流,鼓励他们去猜想、概括,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出
色的发现者、勇敢
的探索者和快乐的创造者。
板书
认识时间
起床 上课 放学 睡觉
7:00 8:15 3:30 8:50
7时
8时15分 3时半 8时50分
1时=60分
七、认识时间:说课稿三
设计理念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在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知识,在活
动中学习,在生活
情境中认读时间,培养应用意识的。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P81例1及P82
做一做的第1题。
p>
2、教材地位及作用本节课要认识的是分针正好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及1时与60分的关系,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整时、半时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掌握本课知识既为下一课学习用
1分1分
数的方法读出某一时间做好准备,又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
基础。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明确时、分的含义,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知道1时=60分。
(2
)、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
的探索意识和合作意
识。
(3)、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并自觉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4、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重点: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1时=60分,理解时、分的进率。
难点:认识每个大格刻度各代表几分
二、学情分析:“时间”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大部分学生在幼儿园或家里多
多少少接触过一些关于时间的认识,每个家庭中一般也都有挂钟或钟表,何
况一年级的学生
天天要按时起床、吃饭、上学、放学、看动画片、睡觉,这样就使学生已经感知了“时间
”
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但是不同的学生对认识时间的情况也是各不一样的,有的已经能熟练
地
认读整时、半时,甚至几时几分的时刻,有的对钟表还不熟悉,应该说绝大部分学生对时
间还是缺乏一个
整体的认知。因此,我精心设计这一数学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
主动性,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
内更好地掌握新知。
三、教法、学法
1、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把故事、游戏
贯穿于各教学环节中,以吸引学
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
、发挥课件的辅助教学功能,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形象性,学生通过认
真观察、合作探究对
知识进行迁移、重组,达到认识、理解知识的目的。
3、动手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的重
要渠道,它能促使学生产生切身的感
受,再而成为自身的知识。本课可让学生在小组内拨钟练习,学生轮
流操作,共同记时。学
生在动手中,进一步理解了时和分的关系,理解了认读方法。
四、教学程序
(一)、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大家听听这是什么声
音?钟表的声音,我们已经上一年级了,大家是不是按时起床,上
学、放学、睡觉呢?我的小侄女和你们
一样,也上一年级了,她和我们一样,也有自己的作
息时间。(出示图片起床7:00;上课8:15;
放学3:30;睡觉8:50)让我们瞧一瞧,她
是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放学、什么
时候睡觉的(课件出示挂钟,学生读
时间)什么时间你不熟悉、不会读?
学生发现钟面上的时
间在上课、睡觉既不是整时,也不是半时,便产生了一种认知上的
冲突,学生急于弄清楚是什么时间。这
一环节巧妙地从老师侄女的作息安排进行认整时、半
时的复习,同时学生发现有两个时间没学过,学生利
用已有经验进行猜测,在出现不同意见
时进行质疑,激起学生想弄懂知识的欲望,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
我要学”的冲动。由于时
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比较难理解,因此本堂课就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出发,选择
“老师侄女的一天”作为学生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感受到时间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能主<
br>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好地认识时间。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钟面刻度
(1)学生观察学具钟,小组交流,老师巡视。
(2)汇报、补充,课件演示学生反馈的结果。
(3)讨论:数一数,算一算:分针从12走
到每个大格刻度上各经过几小格?每个大格
刻度分别表示多少分?分针走一圈,一共经过了多少分? <
br>(4)课件演示:分针走到刻度1经过了5小格,刻度1表示5分,走到刻度2经过10
小格,刻
度2表示10分……
(5)学生把结果填在P81的钟面刻度图上,尝试用最快的速度记住每个大格刻
度各表
示几分。
(6)交流记忆方法。
认识每个大格刻度表示几分是本节课的难点
,因为学生们还没有学过乘法口诀,只能用
1小格1小格地数或5小格5小格地加的原始方法,因此我在
这环节中采用逐层疏理的方式
进行教学,先让学生从静态的钟面上得到1大格里有5小格
,一共有60个小格的新认识、
新发现,然后再通过议一议、数一数、算一算,为正确读取时间做好铺垫
。
2、认读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
(1)学校到底什么时候开始上课呢?(8时15分
)愿意把你认识时间的方法介绍给同
学们吗?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吧。
(2)指名学生介绍方法,教师进行小结。
(3)(把例1的3个钟面帖在黑板上)指名学生读出时间。
(4)指名学生上黑板两种表示方法写,其它学生进行评价,找出写时间时应注意的问
题。
(5)游戏:击鼓传花。鼓响花传时间跑,鼓停花停时间停,执花学生读出课件上钟面
表示的时
在这一环节中,由学生自己组织语言介绍认读时间的方法,既有利于学生间相互学习、
优化各种
不同的认读方法,又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在试写时间时,学生参与评价,不仅可
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表达能力,学会用赞赏的目光去看待同伴,还由于评价过程留下的
深刻印象,特别记住了分钟数不到1
0,就要在分钟数的前面加0。而击鼓传花的游戏则寓练
习于玩乐之中,避免了单纯练习的枯燥乏味,更
使课堂气氛瞬间活跃起来
(三)、认识时、分的关系
(1)、演示1时等于60分。学生观察交流。
时针走1大格是——(1时),分针走60小
格是——(60分)。它们所用时间是相等的,
所以“1时=60分”。(板书)
(2)小组合作:拨动闹钟的分针走一圈,认真观察时针的变化,探究1时和60分的关
系。
设计意图采用动画的形式,演示时针与分针的转动,并以扇形阴影表示出时针走过1
大格。能清
楚看到时针与分针走过的格数。这与动手拨钟,学生在纷乱的针与格中观察时分
的关系,其效果不言而谕
。在学生疑难处给予帮助,并非削弱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是
寻求最佳的学习方式,以期最优的学习
效果。
(四)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1、老师报时间,学生拨学具钟。
2、同桌合作,一个同学拨出自己的作息时间,另一个同学读时间。
通过动手拨一拨,动口说
一说,充分调动了眼、手、脑等感官,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
的好习惯,还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了遵
守和爱惜时间的教育。
(五)、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课本P82“做一做”的第1题。
2、游戏:开火车。课件出示时间,学生读。
在这一环节中,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师生共同参与的游戏把课堂气氛推向了
高潮。
(六)、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始发站 发车时间 到达站
到达时间
天门 7: 方正 7 :40
天门 7:30 方正 8:20
天门 8:30 方正 9:10
哪辆车出发的最早?哪辆车到达方正最晚?
老师要去方正学习,8
时准时开始,车站到学校有十分的路程,老师做哪趟车比较合适?
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生活中
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出门坐车学生
非常熟悉,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解决生活实际的
能力。
整一节课,我尽量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创设轻
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组织他们动手操
作、合作交流,鼓励他们去猜想、概括,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成为出色的发现者、
勇敢的探索者和快乐的创造者。
板书
认识时间
起床 上课 放学 睡觉
7:00 8:15 3:30 8:50
7时
8时15分 3时半 8时50分
1时=60分
七、认识时间:说课稿四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
学第二册的一个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基础
上进行教学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
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
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并已经掌握了
如何看整时和半时。本课主要是让
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使学生能正确读写钟面上的时间(几时几分
)。这样的教材安排,
学生对时间的认识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
平时人们
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习惯。
1、教学重点。
我认为本课的重点是
:使学生能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几时几分)。我是这样想的,要
想正确认读几时几分,需要弄清以下
几点:①时针,②分针,③大格数,④小格数,⑤时针
从12起走过几大格,是几时多,⑥分针从12起
走过几小格,是几分。而看“几分”所依赖
的小格数,一般钟面上又没有标明,学生摸不着头脑,容易将
时针与分针,大格与小格混淆。
因此,我认为要解决本课的重点,必须让学生建立时针与大格、分
针与小格的对应关系,
大格数与小格数的对应关系,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认读方法。
2、教学难点。
我认为本课的难点是:使学生能正确认读接近整时的时间(如10:55)。由于
这样的
时间,时针非常接近下一个大格数,肉眼几乎辨认不出时针是否在下一个大格数之前。学生
年龄小,观察力有限,都以为到了下一个大格数,认读为11:55。
我认为要解决本课的难点
,必须在学生“观察认读”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的认读经验:
当“几分”越大时,时针越接近下一个大格
数;反之,当时针很接近一个大格数,“几分”
也很大时,“几时”应该看前一个大格数。
3、教学目标。
⑴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能正确读写钟面上的时刻;知道1时=60分;初
步建立
1时和1分的时间观念。
⑵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应用、抽象概括能力。
⑶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⑷勾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设计理念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习不只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还包括背景经验。在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知
识,学习者总是
以其自身的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或信息。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教学中结合
学
生的生活经验,建构认知。教学设计中体现在①动画片引入,②生活情境中认读时间。
2、在活动中学习。
数学学习活动,是一种手脑并重的操作。在概括认读方法后,课堂并没有机械
的叫学生
认读一个个钟面,而是进行了一次组内拨钟练习。通过直观形象的实物操作,进一步认识了几时几分。
3、应用意识的培养。
学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如本课练习一判
断谁迟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一般方法是
通过认读钟表。另发车时间的问题,更使学生体验到认读时间
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说教法
1、图示法。图示法直观而形象,学生学习起来既感
兴趣,又能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本课在学生疑难处,可采用图示法。如大格数与小格数的对应关系。又
如认识几时几分,在
钟面上采用扇形阴影表示分针走过的小格。
2、引导法。由于本课的
内容特点和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启发。
在概括看时间的方法时,教师可适当引导
学生观察思考,进而得出结论。扶放结合,相得益
彰。
四、说学法
1、小
组合作。学生是在互动中,冲击成见、已有知识和思考习惯,从而产生新知识的。
本课中,可让学生小组
内说自己的想法,讨论看时间的方法,拨钟练习,相互纠错。学生在
小组合作中,不仅得到知识,还有智
慧的交流、情感的交融。
2、抽象概括。我认为,方法是学习的关键。如本课认读时间的方法,学
生一经领悟,
具备的将是认读更多时间的能力。因此,本课可让学生观察三个典型时间,概括看时间的方
法,让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方法;用数学的语言,修正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
括能
力。
3、动手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渠道,它能促使学生产生切身的感
受,再而成为自身的知识。本课可让学生在小组内拨钟练习,学生轮流操作,共同记时。学
生在动手中
,进一步理解了时和分的关系,理解了认读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播放动画片。
【设计意图】在我的课前调查中,学生最感兴趣的
是看动画片和吃零食,特别是大风车
等,是孩子们的节目,播放时间是他们很关注的。本课撷取学生感兴
趣之最——看动画片,
与看时间巧妙结合,创设了以上这一情境,勾起学生无限兴趣。
2、师:什么时间播放?(出示钟面)会认读吗?
3、揭题。师:要准时地守候在电视机前,我们必须要学会看——(时间)。
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设计意图】当学生兴致勃勃地观看动
画片时,教师顺势而下,追问播放时间,直奔主
题。继而出示此动画片播放时间的钟面,让学生尝试认读
,既关注了学生的认知起点,又引
入了新课。最后,在教师鼓舞与号召下,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进新知的探
究中去。
(二)认识钟面
1、回顾旧知、观察钟面。
①针:时针、分针。②数:12个数。③格:大格、小格。
2、探究大格与小格的对应关系。
①填图。填从12到各个数字之间的小格数。(生自行对照、修正)
【设计意图】学
生利用5个5个加的方法,很快得出结果。接着教师直接让学生自行对
答案、修改。如此一来,不仅提高
了课堂效率,而且使学生产生浓厚的主人翁意识。
②说说对应关系。大格数有对应的小格数。
师生对口令。同桌对口令。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看时间,往往只看钟面上的数与
格,很难把注意力投注到大格
数所对应的小格数上。因此,让学生来参与游戏性的对口令,熟识对应关系
,对他们正确认
读时间是很有好处的。而学生一纸在手,上面的大格数与小格数写得清清楚楚,老师又同
意
没记住的同学,可以看一下。有了这样的凭借和支撑,学生参与兴趣浓,效果甚佳。
3、揭示: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
4、体验1分钟。(听古人记时方法及记时工具的故事。)
【设计意图】古人的模糊记时方法,是
一个历史,也是一个看时间的好办法。在本课1
分钟的故事里,学生既了解了古人的模糊记时方法,及记
时工具,又随着音乐体验了1分钟
到底有多长。可谓一举两得。
(三)在生活情境中认读时间
1、回顾旧知。
①整时怎样认读?(图片:早读课,钟面:8时)
②几时半怎样认读?(图片:老师上班,钟面:7时半)
小结:要看时间,要看时针从12起走了几大格,就是几时多,还要看分针在哪里。
【设计意图】
温故而知新。适当地让学生回顾旧知,特别是能产生正迁移的旧知,学生
学习新知,如驾船恰逢顺风顺水
,学习起来事半功倍。
2、探究新知。(整5分、整10分)
①9:05(出示图片:课间活动,钟面:9时5分,用扇形阴影表示分针走过的小格)
师:这是几时几分?你是怎么看的?时针在什么位置,分针呢?
学生思考,同桌交流。
【设计意图】认读9:05的钟面,由于用扇形阴影表示分针走过的小格,学生很容易读
出“5分”;更
由于学生习惯从左往右观察事物,时针在左非常接近9,而分针在右,学生能
轻易得出9:05这一时间
。这一认知,并非是学生已掌握认时间的方法获知的,而是一种接
近直觉思维的结果。因此,教师并未展
开下一环节的教学,而是追问学生看的方法,让学生
沉下心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追根溯源。使学生形成
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习惯。
②11:40(出示图片:午休)同桌交流,相互补充。
③3:35(出示图片:放学)组内展示。
【设计意图】本环节认读内容由易而难。
9:05是从左往右,11:40是从上往下,而3:
35是从右往左,并且时针在扇形阴影之内。认读
要求也是由易而难,首先是独立练习认读
方法形成技能,其次是同桌交流、完善补充,最后是同组交流、
展示自我。这样的安排,既
符合教材的内在逻辑次序,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观察归纳。
①观察。
9:0511:403:35
师:同学们真能干!认识了这么多的时间。你看的时候有什么方法吗?
(几时,怎么看?几分,怎么看?)学生同组讨论。
【设计意图】本环节中,学生想法是千变万化
的,教师作了多种预设,既有开放的思考,
也有适当的引导,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象这样的开放课
堂减少了预设性,增加了生成
性,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
②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几时几分
看时针看分针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年龄是小,但同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培养他们的抽象
概括
能力。学生识字不多,就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来概括认读方法。
③师小结:时钟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多了几分钟,要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
小格(同学们可借助外圈的数)。
4、拨钟练习。
①记录老师拨出的时间。
②小组活动,组内成员轮流拨钟,共同记录。(师说清要求)
汇报小组内认对了几个时间。
【设计意图】给受教育者更多的实践和动手机会,让他们在做中学,
是北京市21世纪
课改实施方案的一项基本原则。让学生在小组内轮流拨钟,加深了他们对时和分的认识
,进
一步理解了认读的方法。做过的,才能理解地更深。
学生在同组合作中,拨钟、认读
、记录、校对、修改、讨论,知识得以增加,情感得以
升华。合作中,其乐也融融。
③动态生成。从学生拨钟中,选取不是整5整10分的时间。如4:06。
④练习。10:39(预设学生出现3种答案。)
生1:是10:40。生2:是10:41。生3:是10:39。
师:你认为哪个答案正确?为什么?(预设学生有两种想法)
生1:分针从12走到7经过35小格,又走了4小格应该是10:39。
生2:分针从12走到8经过40小格,它还差1小格,应该是10:39。
(四)时分的关系
1、演示1时等于60分。学生观察交流。
时针走1大格是——(1时),分针走6
0小格是——(60分)。它们所用时间是相等
的,所以“1时=60分”。(板书)
【
设计意图】采用动画的形式,演示时针与分针的转动,并以扇形阴影表示出时针走过
1大格。能清楚看到
时针与分针走过的格数。这与动手拨钟,学生在纷乱的针与格中观察时
分的关系,其效果不言而谕。在学
生疑难处给予帮助,并非削弱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
是寻求最佳的学习方式,以期最优的学习效果。
2、小结。师:1分钟,我们听了一个小故事。那么,1时我们可以听——(60个小故
事)
(五)拓展练习
1、谁迟到了。(蓝猫和淘气约好早上7:00去爬山)
蓝猫淘气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剪切恰当的动画片断,融入课堂,激起学生学习
的的“千层浪”。
师:观察两个钟面,它们的时针都非常接近7,怎样分辨哪个是7时多?
哪个还没到7时呢?
师:我们要学会看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和别人约好的事,要按时去做。
【设计意图】渗透思想教育:遵守时间。
2、车票上的时间(11:50)。钟面(10:50)。
①师:可以开车了吗?
②争。10:5011:50。
③拨。10:00~11:00。
学生拨钟,观察:当10时“几分”越大时,时针位置是怎样变化的?
④小结:当“几分”越大时
,时针越接近下一个大格数;反之,当时针很接近一个大格
数,“几分”也很大时,“几时”应该看前一
个大格数。
⑤猜。让学生猜“9:55、10:55、11:05,时针*近几?”,
⑥辨。哪个钟面是6:55。出示“7:00、7:05、6:55”。
【设计意图】再一次使学
生了解接近整时的时间(有还未到整时的、有超过整时的),
时针都*近整时数。因此,要仔细观察时针
的位置。充分发挥了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
和创造性。在教师的巧妙引领下,学生采用多种学习方式
,手、口、脑多种感官参与,接受
与发现并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验、辨别、认读中来。
(六)总结
1、建立40分的时间观念,并在40分的基础上建立1时的时间观念。
【设计意图】让学生建构时间观念,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本课采用多层次呈现的方法进
行。
使学生逐步建立1分和1时的观念。
2、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七、认识时间:说课稿五
一、 设计理念:
《标准》指出,“学生
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根据这一理念,我努力给学生提供
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
去亲自探索,操作实践,与同学交流和分享探索
的结果,从而更好的理解知识。同时根据本
节课的教学内容,我采用了我校《常态多元化生命课堂》这一
教研专题所构建的数学学科的
教学模式之一
-----启发式教学模式。基本程序为:“导入—回顾---探究—归纳—应用”,
流程是:
教师 行为 基本程序 学生行为
导入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体验
回顾
师生交流,以旧带新 复习
探究
合作体验,探究新知 参与
归纳
拓展练习,巩固强化 实践
应用
教师总结,拓展延伸 交流
(出示)通过此模式的运用,力争达到“三动”:(出示)
心动---
开启童心童趣,让学生在情感交融中学习;
行动---全员参与,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互动---师生交流,生生探讨,让学生在碰撞中学习;
这样使我们的课堂在师生两个生命体
互动中,生成多元、灵动、快乐、高效的生命课堂,充
满蓬勃的气息和活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会读会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拨一拨,数一数等活动,掌握时间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进一步提高抓紧
时间、勤奋学
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四、教学准备:课件、钟表模型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通过课前调查,我知道学生最感兴趣的是看动画片《喜羊羊》,节目播放时间是他们最
关注
的问题。这样引起了学生无限兴趣,从而板书课题。
这样,既关注了学生的认知起点,又引入了新课。
使学生在教师鼓舞与号召下,全身心地投
入到新知的探究中。
(二)师生交流、以旧带新(分四步进行)
1.观察钟面。
①针:时针、分针。②数:12个数。③格:大格、小格。
2.探究大格与小格的对应关系。
通过师生对口令、同桌对口令。说说大格数与小格数的对应关系。从而揭示:时针走一
大
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
3.感受一分钟
1分钟的时间有多长那?看一看在一分钟里面都能做些什么?我设计一组活动来感受
<
br>同时告诉学生:一分钟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却可以做很多事。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抓紧时
间学习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让学生回顾、认读整时和几时半
通过上述四步教学活动,适时地让学生回顾旧知,学生学习起来会事半功倍。
(三)合作体验、探究新知(分四步进行教学)
1.直观认读(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①教师指导认读9:05(出示图片:课间活动,钟面:9时5分,用扇形阴影表示分针
走过的小格)
教师引导说出:这是几时几分?你是怎么看的?时针在什么位置,分针呢? 学生思考,
同
桌交流。认读9:05的钟面,由于用扇形阴影表示分针走过的小格,学生很容易读出“5
分”;更由于
学生习惯从左往右观察事物,时针在左非常接近9,而分针在右,学生能轻易
得出9:05这一时间。这
一认知,并非是学生已掌握认时间的方法获知的,而是一种接近直
觉思维的结果。因此,我并未展开下一
环节的教学,而是追问学生看的方法,让学生沉下心
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
说话的习惯。
②同桌交流认读11:40(出示图片:午休)
③组内合作认读3:35(出示图片:放学)
本环节认读内容由易而难。9:05是从左往右,11
:40是从上往下,而3:35是从右往左,
并且时针在扇形阴影之内。认读要求也是由易到难这样的安
排,既符合教材的内在逻辑次序,
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观察归纳。
屏幕出示:
9:05 11:40 3:35
教师让学生观察讨论。(几时,怎么看?几分,怎么看?)全班交流归纳得出 几时:
看时针。几分:看
分针。教师适时总结:时钟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多了几分钟,要看分针从
12起走了几
3.拨钟练习。我出示几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轮流拨钟,加深他们对时和分的认识,
进一步理解认读
的方法。
4.探究时与分的关系
在本环节我采用动画的形式,演示时针与分针的转动
,并以扇形阴影表示出时针走过1大格。
能清楚看到时针与分针走过的格数。
(1)课件演示1时等于60分。学生观察交流。
时针走1大格是——(1时),分针走60小格
是——(60分)。它们所用时间是相等的,
所以“1时=60分”。(板书)
(四)拓展练习、巩固强化
1. 拨一拨。
2.猜一猜。
3.辨一辨。
(五)教师总结、拓展延伸
六、教学效果预测
本节
课我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应用现代教学手段以及学生操作学具来
活跃课堂气氛,使
学生产生兴趣,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有效地突出了教学重点,突
破了教学难点,加深了对教材的
理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