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2017-2018高三专题复习-向量专题(1)向量与三角形四心内心、外心、重心、垂心(附向量知识点)

绝世美人儿
540次浏览
2020年08月03日 18:2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开业-创卫征文





向量专题一三角形四心与向量关系
-内心、外心、重心、垂心(附向量知识点)
一、三角形四心知识点
(1)重心——中线的交点:重心将中线长度分成2:1;
(2)垂心——高线的交点:高线与对应边垂直;
(3)内心——角平分线的交点(内切圆的圆心):角平分线上的任意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4)外心——中垂线的交点(外接圆的圆心):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
二、向量知识点

☆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记为
0
,其方向 是任意的,
0
与任意向量平行

☆单位向量:模为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 向量
a
0
为单位向量


a
0
|=1
☆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平行向量也称为共线向量

☆向 量加法
ABBC
=
AC
向量加法有“三角形法则”与“平行四边形法则”:
ABBCCD

PQQR
,但这时必须“首尾相连”.
A
☆实数与向量的积:

①实数λ与向量
a
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λ
a
,它的长度与方 向规定如下:
(Ⅰ)

a



a



(Ⅱ)当

0
时,λ
a
的 方向与
a
的方向相同;当

0
时,λ
a
的方向与
a
的方向相反;当



0
时,
a0
,方向是任意的

☆两个向量共线定理:



向量
b
与非零向量
a
共线

有且只有一个实数

,使得
b
=

a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

如果
e
1
,e< br>2
是一个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
a
,有且只有 一
1







对实数

1
,

2
使:
a

1
e
1


2
e
2
,其中不共线的向量< br>e
1
,e
2
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
基底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1) 若
a

x
1
,y
1

,b

x
2
,y
2

,则
ab

x
1
x
2
,y
1
y
2


abx
1
x
2
y
1
y
2

(2) 若
A

x1
,y
1

,B

x
2
,y
2

,则
AB

x
2
x
1
, y
2
y
1


(3) 若
a
=(x,y),则

a
=(

x,

y)
(4) 若
a

x
1
,y1

,b

x
2
,y
2

,则
abx
1
y
2
x
2
y
1
0

(5) 若
a

x
1
,y
1
,b

x
2
,y
2

,则
ab

x
1
x
2
y
1
y
2
0

☆向量的运算向量的加减法,数与向量的乘积,向量的数量(内积)及其各 运算的坐标表示和
性质
☆两个向量的数量积: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a
b
,它们的夹角为

,则
a
·
b
= ︱
a
︱·︱
b
︱cos


叫做
a

b
的数量积(或内积) 规定
0a0

☆向量的投影:︱
b
︱cos

=
ab
∈R,称 为向量
b

a
方向上的投影投影的绝对值称为射影
|a|

☆数量积的几何意义:
a
·
b
等于
a
的长度与< br>b

a
方向上的投影的乘积
☆向量的模与平方的关系:
aaa
2
|a|
2

☆乘法公式成立:
abababab

22
 
2
2

ab

2
a
2
 2abb
2
a2abb

2
2
☆向量的夹角: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a

b
,作
OA
=
a
,
OB
=
b
,则∠AOB=


0
0

180
0

叫做向量
a

b< br>的夹角
2





cos

=
cos
a
,
b
ab
ab
=
x
1
x
2
y
1
y
2
x
1
y
1
x
2
y
2
2222
当且仅当两个非零向量
a

b
同方向时,θ=0
0
,当 且仅当
a

b
反方向时θ=180
0
,同时
0与其
它任何非零向量之间不谈夹角这一问题
补充:
线段的定比分点

设P
1

x
1
,y
1

,P2

x
2
,y
2

,分点P

x,y

,设P
1
、P
2
是直线
l
上两 点,P点在


l上且不同于P
1
、P
2
,若存 在一实数,使P
1
PPP
2
,则叫做P分有向线段


P
1
P
2
所成的比(0,P在线段P
1
P
2
内,0,P在P
1
P
2
外),且

x
1
x
2
x
1
x
2

< br>x
x



1
2



,P为P
1
P
2
中点时,

yyyy
22

y
1

y
1


12



如:ABC,A
x
1
,y
1

,B

x
2
, y
2

,C

x
3
,y
3

yy
2
y
3

xx
2
x
3

则ABC重心G的坐标是

1

1



33


3





三、三角形四心与向量关系典型例题:
例1:
O
是平面上一定点 ,
A、B、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
P
满足
OPOA< br>
(ABAC)




0,
,则点
P
的轨迹一定通过
ABC
的( )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分析:如图所示
ABC

D、E
分别为边
BC、AC
的 中点.
ABAC2AD

OPOA2

AD

OPOAAPAP2

AD
AP

AD



P
的轨迹一定通过
ABC
的重心,即选
C< br>.
例2:
O
是平面上一定点,
A、B、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 三个点,动点
P
满足
OPOA

(
AB
AB< br>
AC
AC
)




0,< br>
,则点
P
的轨迹一定通过
ABC
的( B )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分析:

ABAC
分别为
AB

、AC
方向上的 单位向量,
ABAC
AC
AC
平分
BAC
,

AB
AB



P
的轨迹一定通过
A BC
的内心,即选
B
.
例3:
O
是平面上一定点,
A、B、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
P
满足
OPOA

(
AB
ABcosB

AC
ACcosC

)




0,

,则点
P
的轨迹一定通过
ABC
的( )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分析:如图所示AD垂直BC,BE垂直AC, D、E是垂足.
A
(
AB
ABcosB

AC
ACcosC
)
BC

E
B
4

D
C





=
ABBC
ABcosB

ACBC
ACc osC

=
ABBCcosB
ABcosB

ACBCc osC
ACcosC
=
BC
+
BC
=0

P
的轨迹一定通过
ABC
的垂心,即选
D
.
三、四心与向量的结合
(1)
OAOBOC0
O

ABC
的重心. < br>证法1:设
O
(
x
,
y
),
A
(< br>x
1
,
y
1
),
B
(
x
2
,
y
2
),
C
(
x
3
,
y
3
)

A
OAOBOC0
O
E

(x
1
x)(x
2
x)(x
3
x) 0


(y
1
y)(y
2
y)(y
3
y)0
BDC
x
1
x
2
x
3

x


3




O

ABC
的重心.

y
y1
y
2
y
3

3

证法2:如图

OAOBOCOA2OD0


AO2OD


A、O、D
三点共线,且
O

AD
为2:1

O

ABC
的重心
(2)
OAOBOB OCOCOA
O

ABC
的垂心.
证明:如图所示O是三角形ABC的垂心,BE垂直AC,AD垂直BC, D、E是垂足.
OAOBOBOCOB(OAOC)OBCA0
OBAC
同理
OABC

OCAB

O

ABC
的垂心
(3)设
a
,
b
,
c
是三角形的 三条边长,O是

ABC的内心
B
A
E
O
DC
5





aOAbOBcOC0O

ABC
的内心.
证明:

AB
c

AC
b
分别为
AB、AC
方向上的单位向量,

ABAC
c

b
平分
BAC
, AO

(
ABAC
c

b
),令


bc
abc


AO
bc
AB
abc

c

AC
b
)
化简得
(abc)OAbABcAC0


aOAbOBcOC0

(4)
OAOBOC

O

ABC
的外心。
6

A
E
BDC








7





向量专题一三角形四心与向量关系
-内心、外心、重心、垂心(附向量知识点)
一、三角形四心知识点
(1)重心——中线的交点:重心将中线长度分成2:1;
(2)垂心——高线的交点:高线与对应边垂直;
(3)内心——角平分线的交点(内切圆的圆心):角平分线上的任意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4)外心——中垂线的交点(外接圆的圆心):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
二、向量知识点

☆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记为
0
,其方向 是任意的,
0
与任意向量平行

☆单位向量:模为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 向量
a
0
为单位向量


a
0
|=1
☆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平行向量也称为共线向量

☆向 量加法
ABBC
=
AC
向量加法有“三角形法则”与“平行四边形法则”:
ABBCCD

PQQR
,但这时必须“首尾相连”.
A
☆实数与向量的积:

①实数λ与向量
a
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λ
a
,它的长度与方 向规定如下:
(Ⅰ)

a



a



(Ⅱ)当

0
时,λ
a
的 方向与
a
的方向相同;当

0
时,λ
a
的方向与
a
的方向相反;当



0
时,
a0
,方向是任意的

☆两个向量共线定理:



向量
b
与非零向量
a
共线

有且只有一个实数

,使得
b
=

a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

如果
e
1
,e< br>2
是一个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
a
,有且只有 一
1







对实数

1
,

2
使:
a

1
e
1


2
e
2
,其中不共线的向量< br>e
1
,e
2
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
基底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1) 若
a

x
1
,y
1

,b

x
2
,y
2

,则
ab

x
1
x
2
,y
1
y
2


abx
1
x
2
y
1
y
2

(2) 若
A

x1
,y
1

,B

x
2
,y
2

,则
AB

x
2
x
1
, y
2
y
1


(3) 若
a
=(x,y),则

a
=(

x,

y)
(4) 若
a

x
1
,y1

,b

x
2
,y
2

,则
abx
1
y
2
x
2
y
1
0

(5) 若
a

x
1
,y
1
,b

x
2
,y
2

,则
ab

x
1
x
2
y
1
y
2
0

☆向量的运算向量的加减法,数与向量的乘积,向量的数量(内积)及其各 运算的坐标表示和
性质
☆两个向量的数量积: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a
b
,它们的夹角为

,则
a
·
b
= ︱
a
︱·︱
b
︱cos


叫做
a

b
的数量积(或内积) 规定
0a0

☆向量的投影:︱
b
︱cos

=
ab
∈R,称 为向量
b

a
方向上的投影投影的绝对值称为射影
|a|

☆数量积的几何意义:
a
·
b
等于
a
的长度与< br>b

a
方向上的投影的乘积
☆向量的模与平方的关系:
aaa
2
|a|
2

☆乘法公式成立:
abababab

22
 
2
2

ab

2
a
2
 2abb
2
a2abb

2
2
☆向量的夹角: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a

b
,作
OA
=
a
,
OB
=
b
,则∠AOB=


0
0

180
0

叫做向量
a

b< br>的夹角
2





cos

=
cos
a
,
b
ab
ab
=
x
1
x
2
y
1
y
2
x
1
y
1
x
2
y
2
2222
当且仅当两个非零向量
a

b
同方向时,θ=0
0
,当 且仅当
a

b
反方向时θ=180
0
,同时
0与其
它任何非零向量之间不谈夹角这一问题
补充:
线段的定比分点

设P
1

x
1
,y
1

,P2

x
2
,y
2

,分点P

x,y

,设P
1
、P
2
是直线
l
上两 点,P点在


l上且不同于P
1
、P
2
,若存 在一实数,使P
1
PPP
2
,则叫做P分有向线段


P
1
P
2
所成的比(0,P在线段P
1
P
2
内,0,P在P
1
P
2
外),且

x
1
x
2
x
1
x
2

< br>x
x



1
2



,P为P
1
P
2
中点时,

yyyy
22

y
1

y
1


12



如:ABC,A
x
1
,y
1

,B

x
2
, y
2

,C

x
3
,y
3

yy
2
y
3

xx
2
x
3

则ABC重心G的坐标是

1

1



33


3





三、三角形四心与向量关系典型例题:
例1:
O
是平面上一定点 ,
A、B、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
P
满足
OPOA< br>
(ABAC)




0,
,则点
P
的轨迹一定通过
ABC
的( )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分析:如图所示
ABC

D、E
分别为边
BC、AC
的 中点.
ABAC2AD

OPOA2

AD

OPOAAPAP2

AD
AP

AD



P
的轨迹一定通过
ABC
的重心,即选
C< br>.
例2:
O
是平面上一定点,
A、B、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 三个点,动点
P
满足
OPOA

(
AB
AB< br>
AC
AC
)




0,< br>
,则点
P
的轨迹一定通过
ABC
的( B )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分析:

ABAC
分别为
AB

、AC
方向上的 单位向量,
ABAC
AC
AC
平分
BAC
,

AB
AB



P
的轨迹一定通过
A BC
的内心,即选
B
.
例3:
O
是平面上一定点,
A、B、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
P
满足
OPOA

(
AB
ABcosB

AC
ACcosC

)




0,

,则点
P
的轨迹一定通过
ABC
的( )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分析:如图所示AD垂直BC,BE垂直AC, D、E是垂足.
A
(
AB
ABcosB

AC
ACcosC
)
BC

E
B
4

D
C





=
ABBC
ABcosB

ACBC
ACc osC

=
ABBCcosB
ABcosB

ACBCc osC
ACcosC
=
BC
+
BC
=0

P
的轨迹一定通过
ABC
的垂心,即选
D
.
三、四心与向量的结合
(1)
OAOBOC0
O

ABC
的重心. < br>证法1:设
O
(
x
,
y
),
A
(< br>x
1
,
y
1
),
B
(
x
2
,
y
2
),
C
(
x
3
,
y
3
)

A
OAOBOC0
O
E

(x
1
x)(x
2
x)(x
3
x) 0


(y
1
y)(y
2
y)(y
3
y)0
BDC
x
1
x
2
x
3

x


3




O

ABC
的重心.

y
y1
y
2
y
3

3

证法2:如图

OAOBOCOA2OD0


AO2OD


A、O、D
三点共线,且
O

AD
为2:1

O

ABC
的重心
(2)
OAOBOB OCOCOA
O

ABC
的垂心.
证明:如图所示O是三角形ABC的垂心,BE垂直AC,AD垂直BC, D、E是垂足.
OAOBOBOCOB(OAOC)OBCA0
OBAC
同理
OABC

OCAB

O

ABC
的垂心
(3)设
a
,
b
,
c
是三角形的 三条边长,O是

ABC的内心
B
A
E
O
DC
5





aOAbOBcOC0O

ABC
的内心.
证明:

AB
c

AC
b
分别为
AB、AC
方向上的单位向量,

ABAC
c

b
平分
BAC
, AO

(
ABAC
c

b
),令


bc
abc


AO
bc
AB
abc

c

AC
b
)
化简得
(abc)OAbABcAC0


aOAbOBcOC0

(4)
OAOBOC

O

ABC
的外心。
6

A
E
BDC








7

重庆人力资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房地产信息网深圳-各省简称


假日-教师个人述职


国家规定节假日-济南市人事考试网


迎新晚会总结-见习报告的格式


大学生在校表现评语-中国大学排名2011


修身养性的文章-毕业实习报告范文


重庆文理学院分数线-描写场景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