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向量与三角形三心
南昌教育学院-初一新生自我介绍
向量与三角形内心、外心、重心、垂心知识的交汇
一、四心的概念介绍
(1)重心——中线的交点:重心将中线长度分成2:1;
(2)垂心——高线的交点:高线与对应边垂直;
(3)内心——角平分线的交点(内切圆的圆心):角平分线上的任意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4)外心——中垂线的交点(外接圆的圆心):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
二、四心与向量的结合
(1)
OAOBOC0
O
是
ABC
的重心. <
br>证法1:设
O(x,y),A(x
1
,y
1
),B(x
2
,y
2
),C(x
3
,y
3
)
x
1
x
2
x
3
x
(x
1
x)(x
2
x)(x
3
x)
0
3
OAOBOC0
(yy)(yy)(yy)0
yyy
23
1
23
y
1
3
O
是
ABC
的重心.
证法2:如图
A
OAOBOC
OA2OD0
AO2OD
A、O、D
三点共线,且
O
分
AD
为2:1
O
是
ABC
的重心
B
O
E
DC
(2)
OAOBOBOCOCOA
O
为
ABC
的垂心.
证明:如图所示O是三角形ABC的垂心,BE垂直AC,AD垂直BC, D、E是垂足.
OAOBOBOCOB(OAOC)OBCA0
OBAC
同理
OABC
,
OCAB
A
E
O
O
为
ABC
的垂心
(3)设
a
,
b
,
c
是三角形的三条边
长,O是
ABC的内心
BDC
aOAbOBcOC0O
为
ABC
的内心.
ABAC
AC
方向上的单位向量,
、
分别为
AB、
cb
ABAC
平分
BAC
,
cb
bc
ABAC
),令
AO
(
abc
cb
证明:
bc
ABAC
()
abc
cb
化简得
(abc)OAbABcAC0
AO
(4)
OAOBOC
O
为
ABC
的外心。
aOAbOBcOC0
典型例题分析
[例题]已知点
G
是
VABC
内任意一点,点
M
是
V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试根据下列条件
判断
G
点可能通过VABC
的_______心.(填“内心”或“外心”或“重心”或“垂心”).
[提出问题]
uuuruuur
uuuuruuur
ABAC
(1
)若存在常数
,满足
MGMA
(
uuur
uuur
)(
0)
,则点
G
可能通过
VABC
ABAC
的__________.
uuuruuuruuuruuur
GDgGBGDgGC
(2)若点
D
是
VABC
的底边<
br>BC
上的中点,满足,则点
G
可能通过
uuuruuur
uu
uuruuur
ABAC
uuu
)(
0)
,
则点
G
可能(3)若存在常数
,满足
MGMA
(
uuurr
ABgsinBACgsinC
VABC
的_______
___.
通过
VABC
的__________.
uuuruuuruuuuruuur
ABAC
uuu
)(
0)<
br>,则点
G
可能(4)若存在常数
,满足
MGMA
(
uuurr
ABgcosBACgcosC
通过
VABC的__________.
[思路分析]以上四个问题的解决要求不同,除了熟悉三角形的“四心
”的性质,
同时更要熟悉平面向量的性质,对于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的结合也要相当熟悉.
u
uuruuur
urur
uuururuur
ABAC
u
[解答过程
](1)记
uuur
e
1
,
uuur
e
2,则
AG
(e
1
e
2
)
.由平
面向量的平行四边
ABAC
形或三角形法则知,点
G
是角平分线上的点,故应
填内心.
(2)简单的变形后发现点
G
是
BC
边中垂线上的点,故应填外心.
uuuruuuruuuruuur
sinBACgsinC,
记
ABg
sinBACgsinCh
, (3)
QABg
uuuruuuruuur
'
'
则
AG
(ABAC)(
)
.由平面向量的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法则知,点
G
是
h
BC边的中线上的点,故应填重心.
(4)分析后发现,本题学生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主要在
于平面向量的数量
uuuruuur
uuuuruuur
ABAC
uuu
)(
0)
, 积的充分利用.由
MGM
A
(
uuurr
ABgcosBACgcosC
uuuruuu
r
uuur
ABAC
uuu
)(
0)
, 得
AG
(
uuurr
ABgcosBACgcosCuuuruuur
uuuruuuruuur
ABAC
uuu
)gBC(
0)
(关键点)
AGgBC
(uuurr
ABgcosBACgcosC
uuuruuuruuuruuur
u
uuruuur
ABgBCACgBC
AGgBC
(
uuu
uuu
)(
0)
rr
ABgcosBACgco
sC
于是.
uuuruuuruuuruuur
(BCgco
s(
-B)BCgcosB)=
(BCBC)0
uuu
ruuur
从而
AGBC
,点
G
是高线上的点,故应填垂心. <
br>[点评]以上四个问题处理的方法各不相同,注意到平面向量及三角形的“四心”
的性质在解答问
题时的作用.特别注意第四问两边同乘以某个表达式的技巧.
总结:
(1)
OAOBOC0
O
是
ABC
的重心. <
br>(2)
OAOBOBOCOCOA
O
为
ABC
的垂心.
(3)设
a
,
b
,
c
是三角形的三条边
长,O是
ABC的内心
aOAbOBcOC0O
为
ABC
的内心.
(4)
OAOBOC
O
为
ABC
的外心。
或者
若
P
点为
VABC
内任意一点,若
P
点满足
:
uuuruuur
r
uuu
ABAC
r
uuur
),
0
AP
<
br>(
uuu
ABAC
P为VABC的内心
; 1
.
uuuruuur
uur
BABC
u
BP
t(
uuur
uuur
),t0
BABC
2.
D、E
两点分别是
VABC
的边
BC、CA
上的中点,且
uuuruuuruuuruuur
DPgPB
DPgPC
ruuuruuuruuur
P为VABC的外心
;
uuu
EPgPCEPgPA
r
1
uuuruu
ur
uuu
AP(ABAC),
3
3.
P为VABC的重心
;
uuur
1
uuuruuur
BP(BABC),
3
uuur
uuur
APgBC0
P为VABC的垂心
. 4.
uuuruuur
BPgAC0
结合运用:
例1:
O
是平面上一定点,
A、B、C
是平面
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
P
满足
OPOA
(ABAC),
0,
,则点
P
的轨迹一定通过
ABC
的( )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分析:如图所示
ABC<
br>,
D、E
分别为边
BC、AC
的
A
中点.
ABAC2AD
E
OPOA2
AD
OPOAAP
AP2
AD
BDC
AP
AD
点
P
的轨
迹一定通过
ABC
的重心,即选
C
.
例2:
O
是平面上一定点,
A、B、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
P
满
足
OPOA
(
AB
AB
AC
AC
)
,
0,
,则点
P
的轨迹一定通过
ABC
的( B )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分析:
ABAC
AC
方向上的单位向量, 分别为
AB、
、
ABAC
AC
AC
平分
BAC
,
AB
AB
点
P
的轨迹一定通过
AB
C
的内心,即选
B
.
例3:
O
是平面上一定点
,
A、B、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
P
满足
OPOA<
br>
(
AB
ABcosB
AC
ACcosC
)
,
0,
,则点
P
的轨迹一定通过
ABC
的
( )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分析:如图所示AD垂直BC,BE垂直AC,
D、E是垂
足.
A
(
AB
ABcosB
ABBC
ABcosB
AC
ACcosC
ACBC
)
BC<
br>
E
=
ACcosC
B
D
C<
br>ABBCcosB
=
ABcosB
ACBCcosC
AC
cosC
=
BC
+
BC
=0
点<
br>P
的轨迹一定通过
ABC
的垂心,即选
D
.
练习:
1.已知
ABC
三个顶点
A、B、C
及平面内一
点
P
,满足
PAPBPC0
,若实
数
满足
:
ABAC
AP
,则
的值为( )
A.2 B.
3
C.3 D.6
2
2.若
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半径为1,
OAOBO
C0
,则
OAOB
( )
A.
1
1
B.0 C.1 D.
2
2
3
.点
O
在
ABC
内部且满足
OA2OB2OC0
,
则
ABC
面积与凹四边形
ABOC
面积之比是( )
A.0 B.
354
C. D. <
br>243
4.
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若
OHOAOBOC
,则
H
是
ABC
的( )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5.
O
是
平面上一定点,
A、B、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若
OABCOB
222
CAOCAB
,则
O
是
ABC
的(
)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6.两条边上的高的交点为H,
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
OHm(
OAOBOC)
,
则实数m =
222
→→→→
1ABACABAC
→→→
7.已知非零向量AB与AC满足( +
)·BC=0且 · = ,
则△ABC为
2
→→→→
|AB||AC||AB||AC|
( )
A.三边均不相等的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非等边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8.已知
ABC
三个顶点
A、B、C
,若
ABABACABCBBCCA
,则
2
ABC
为(
)
A.等腰三角形 B.等腰直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既非等腰又非直角三角形
练习答案:C、D、C、D、D、1、D、C
向量与三角形内心、外心、重心、垂心知识的交汇
一、四心的概念介绍
(1)重心——中线的交点:重心将中线长度分成2:1;
(2)垂心——高线的交点:高线与对应边垂直;
(3)内心——角平分线的交点(内切圆的圆心):角平分线上的任意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4)外心——中垂线的交点(外接圆的圆心):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
二、四心与向量的结合
(1)
OAOBOC0
O
是
ABC
的重心. <
br>证法1:设
O(x,y),A(x
1
,y
1
),B(x
2
,y
2
),C(x
3
,y
3
)
x
1
x
2
x
3
x
(x
1
x)(x
2
x)(x
3
x)
0
3
OAOBOC0
(yy)(yy)(yy)0
yyy
23
1
23
y
1
3
O
是
ABC
的重心.
证法2:如图
A
OAOBOC
OA2OD0
AO2OD
A、O、D
三点共线,且
O
分
AD
为2:1
O
是
ABC
的重心
B
O
E
DC
(2)
OAOBOBOCOCOA
O
为
ABC
的垂心.
证明:如图所示O是三角形ABC的垂心,BE垂直AC,AD垂直BC, D、E是垂足.
OAOBOBOCOB(OAOC)OBCA0
OBAC
同理
OABC
,
OCAB
A
E
O
O
为
ABC
的垂心
(3)设
a
,
b
,
c
是三角形的三条边
长,O是
ABC的内心
BDC
aOAbOBcOC0O
为
ABC
的内心.
ABAC
AC
方向上的单位向量,
、
分别为
AB、
cb
ABAC
平分
BAC
,
cb
bc
ABAC
),令
AO
(
abc
cb
证明:
bc
ABAC
()
abc
cb
化简得
(abc)OAbABcAC0
AO
(4)
OAOBOC
O
为
ABC
的外心。
aOAbOBcOC0
典型例题分析
[例题]已知点
G
是
VABC
内任意一点,点
M
是
V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试根据下列条件
判断
G
点可能通过VABC
的_______心.(填“内心”或“外心”或“重心”或“垂心”).
[提出问题]
uuuruuur
uuuuruuur
ABAC
(1
)若存在常数
,满足
MGMA
(
uuur
uuur
)(
0)
,则点
G
可能通过
VABC
ABAC
的__________.
uuuruuuruuuruuur
GDgGBGDgGC
(2)若点
D
是
VABC
的底边<
br>BC
上的中点,满足,则点
G
可能通过
uuuruuur
uu
uuruuur
ABAC
uuu
)(
0)
,
则点
G
可能(3)若存在常数
,满足
MGMA
(
uuurr
ABgsinBACgsinC
VABC
的_______
___.
通过
VABC
的__________.
uuuruuuruuuuruuur
ABAC
uuu
)(
0)<
br>,则点
G
可能(4)若存在常数
,满足
MGMA
(
uuurr
ABgcosBACgcosC
通过
VABC的__________.
[思路分析]以上四个问题的解决要求不同,除了熟悉三角形的“四心
”的性质,
同时更要熟悉平面向量的性质,对于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的结合也要相当熟悉.
u
uuruuur
urur
uuururuur
ABAC
u
[解答过程
](1)记
uuur
e
1
,
uuur
e
2,则
AG
(e
1
e
2
)
.由平
面向量的平行四边
ABAC
形或三角形法则知,点
G
是角平分线上的点,故应
填内心.
(2)简单的变形后发现点
G
是
BC
边中垂线上的点,故应填外心.
uuuruuuruuuruuur
sinBACgsinC,
记
ABg
sinBACgsinCh
, (3)
QABg
uuuruuuruuur
'
'
则
AG
(ABAC)(
)
.由平面向量的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法则知,点
G
是
h
BC边的中线上的点,故应填重心.
(4)分析后发现,本题学生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主要在
于平面向量的数量
uuuruuur
uuuuruuur
ABAC
uuu
)(
0)
, 积的充分利用.由
MGM
A
(
uuurr
ABgcosBACgcosC
uuuruuu
r
uuur
ABAC
uuu
)(
0)
, 得
AG
(
uuurr
ABgcosBACgcosCuuuruuur
uuuruuuruuur
ABAC
uuu
)gBC(
0)
(关键点)
AGgBC
(uuurr
ABgcosBACgcosC
uuuruuuruuuruuur
u
uuruuur
ABgBCACgBC
AGgBC
(
uuu
uuu
)(
0)
rr
ABgcosBACgco
sC
于是.
uuuruuuruuuruuur
(BCgco
s(
-B)BCgcosB)=
(BCBC)0
uuu
ruuur
从而
AGBC
,点
G
是高线上的点,故应填垂心. <
br>[点评]以上四个问题处理的方法各不相同,注意到平面向量及三角形的“四心”
的性质在解答问
题时的作用.特别注意第四问两边同乘以某个表达式的技巧.
总结:
(1)
OAOBOC0
O
是
ABC
的重心. <
br>(2)
OAOBOBOCOCOA
O
为
ABC
的垂心.
(3)设
a
,
b
,
c
是三角形的三条边
长,O是
ABC的内心
aOAbOBcOC0O
为
ABC
的内心.
(4)
OAOBOC
O
为
ABC
的外心。
或者
若
P
点为
VABC
内任意一点,若
P
点满足
:
uuuruuur
r
uuu
ABAC
r
uuur
),
0
AP
<
br>(
uuu
ABAC
P为VABC的内心
; 1
.
uuuruuur
uur
BABC
u
BP
t(
uuur
uuur
),t0
BABC
2.
D、E
两点分别是
VABC
的边
BC、CA
上的中点,且
uuuruuuruuuruuur
DPgPB
DPgPC
ruuuruuuruuur
P为VABC的外心
;
uuu
EPgPCEPgPA
r
1
uuuruu
ur
uuu
AP(ABAC),
3
3.
P为VABC的重心
;
uuur
1
uuuruuur
BP(BABC),
3
uuur
uuur
APgBC0
P为VABC的垂心
. 4.
uuuruuur
BPgAC0
结合运用:
例1:
O
是平面上一定点,
A、B、C
是平面
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
P
满足
OPOA
(ABAC),
0,
,则点
P
的轨迹一定通过
ABC
的( )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分析:如图所示
ABC<
br>,
D、E
分别为边
BC、AC
的
A
中点.
ABAC2AD
E
OPOA2
AD
OPOAAP
AP2
AD
BDC
AP
AD
点
P
的轨
迹一定通过
ABC
的重心,即选
C
.
例2:
O
是平面上一定点,
A、B、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
P
满
足
OPOA
(
AB
AB
AC
AC
)
,
0,
,则点
P
的轨迹一定通过
ABC
的( B )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分析:
ABAC
AC
方向上的单位向量, 分别为
AB、
、
ABAC
AC
AC
平分
BAC
,
AB
AB
点
P
的轨迹一定通过
AB
C
的内心,即选
B
.
例3:
O
是平面上一定点
,
A、B、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
P
满足
OPOA<
br>
(
AB
ABcosB
AC
ACcosC
)
,
0,
,则点
P
的轨迹一定通过
ABC
的
( )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分析:如图所示AD垂直BC,BE垂直AC,
D、E是垂
足.
A
(
AB
ABcosB
ABBC
ABcosB
AC
ACcosC
ACBC
)
BC<
br>
E
=
ACcosC
B
D
C<
br>ABBCcosB
=
ABcosB
ACBCcosC
AC
cosC
=
BC
+
BC
=0
点<
br>P
的轨迹一定通过
ABC
的垂心,即选
D
.
练习:
1.已知
ABC
三个顶点
A、B、C
及平面内一
点
P
,满足
PAPBPC0
,若实
数
满足
:
ABAC
AP
,则
的值为( )
A.2 B.
3
C.3 D.6
2
2.若
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半径为1,
OAOBO
C0
,则
OAOB
( )
A.
1
1
B.0 C.1 D.
2
2
3
.点
O
在
ABC
内部且满足
OA2OB2OC0
,
则
ABC
面积与凹四边形
ABOC
面积之比是( )
A.0 B.
354
C. D. <
br>243
4.
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若
OHOAOBOC
,则
H
是
ABC
的( )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5.
O
是
平面上一定点,
A、B、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若
OABCOB
222
CAOCAB
,则
O
是
ABC
的(
)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6.两条边上的高的交点为H,
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
OHm(
OAOBOC)
,
则实数m =
222
→→→→
1ABACABAC
→→→
7.已知非零向量AB与AC满足( +
)·BC=0且 · = ,
则△ABC为
2
→→→→
|AB||AC||AB||AC|
( )
A.三边均不相等的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非等边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8.已知
ABC
三个顶点
A、B、C
,若
ABABACABCBBCCA
,则
2
ABC
为(
)
A.等腰三角形 B.等腰直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既非等腰又非直角三角形
练习答案:C、D、C、D、D、1、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