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0《绿》精品学案
警钟长鸣观后感-白酒销售工作总结
10绿
文艾青的诗歌《绿》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
都
本是绿色:大地中的树木、小草在春风的吹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
分绿的,世界充满
了绿。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整首诗也是绿色
析 的,读后,我们深受感染。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点
1.会认“挤、叉”
2个生字,会写“瓶、挤、叉、挥”4个生字,正
确读写“墨水瓶、墨绿、嫩绿”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作者所描绘的“绿”,感受作者对
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像诗人一样去热爱生活。
教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学
点
感受作者对绿色
的赞美,对春天的讴
歌。
课
时
安
排
1课时
重文。理解作者所描绘的“绿”。
难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激情导入。
导语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有人喜欢红色,因为它浓烈热情;有人喜欢蓝色,因
为它宁静悠远;有人喜欢紫
色,因为它神秘莫测。还有一些人,他们热爱绿色,例如贺
知章、白居易、王安石等,当然他们也留下了
不少千古名句,你能举一些例子吗?(生
背诵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日出江花
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
蓝。”“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人艾青也喜欢绿色,在
他的笔
下,绿是多姿多彩的,绿是铺天盖地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诗歌——《绿》。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
艾青(1910—1996)
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
等。 出生于浙江金华,现当代文学家、诗人
。他的成名诗作是《大堰河——我的保姆》,
后又陆续出版了诗集《北风》《火把》《黎明的通知》等。
朴素、凝练、想象丰富是艾
青诗的一贯特点。《绿》是诗人写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一首抒情小诗。
2.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字词,指名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读错的字音。
会写的字:
pínɡjǐchāhuī
墨水瓶 挤 交叉 指挥
◆需注意的字音、字形:
“瓶”是后鼻音,读“pínɡ”,不要读成“pín”;书写时倒数第二笔是“
”。“叉”
是多音字,在文中读“chā”;书写时末笔是点,不要漏写。
◆多音字:
chā 交叉 dé 得到
chǎ
叉着腿 得 de 跑得快
叉
chá 叉住了 děi得亏
chà
分叉
(2)重点词语释义。
[出奇]
特别;不平常。
[重叠] (相同的东西)一层层堆叠。
[交叉]
①几个方向不同的线条或线路互相穿过。②有相同有不同的;有相重的。
③间隔穿插。
4.学生练习书写、识记,教师巡视、纠正。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
预设:这首诗具体描绘了春天生机盎然的绿,
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划分诗歌层次
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要学生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节):写眼前铺满绿色。
第二部分(第2、3节):写绿满四周。
第三部分(第4、5节):写绿动静皆美。
2.指名朗读第1节,初步感知绿意。
思考:这一节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预设:抓住“好像”和“到处”二词,引导学生思考这一节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
辞手法。
3.指名朗读第2节,深入感受绿景。
思考:(1)春姑娘用巧手为我们调出了哪些绿色?你还知道哪些“绿”?
明确: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我还知道碧绿、草绿、青绿、豆绿、葱绿、橄榄绿、苹果绿、荧光绿等。
(2)这一节是怎样具体描写“绿”的?
明确:诗人先罗列各种不同的绿,表现绿的色彩丰富
,再用“发黑”“出奇”二词
总括绿的整体形象。
4.指名朗读第3节,感受绿的事物多。
思考:(1)“风”“雨”“水”“阳光”怎么会是绿色的呢?你是如何理解的?
明确:绿已
经映入了诗人的心里,他带着一颗诗意的心来看世界,自然连风、雨、
水、阳光都是绿的了。
(2)你能展开联想,具体说说下列事物绿的状态吗?
课件出示:
风中的________是绿色的;
雨中的________是绿色的;
水中的________是绿色的;
阳光下的________也是绿色的。
预设: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结合生活实际补充横线上的内容。
明确:(示例)风中摇
摆的柳枝是绿色的;雨中的树叶是绿色的;水中的小荷是绿
色的;阳光下的小草也是绿色的。
5.指名朗读第4节,感受静态的绿。
思考:这一节是怎样描写“绿”的?
明确:这一节着力刻画静态下的绿。“集中”“挤”“重叠”“交叉”再次写出了
绿的繁多。
6.指名朗读第5节,感受动态的绿。
思考:这一节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明确:这
一节写的是风吹过绿树绿草,它们随着风一起摆动的情景。在诗人的笔下,
绿仿佛是一群智慧的精灵,能
有意识地跟着风的指挥飘动。
7.齐读全诗,探究其他知识要点。
(1)这首诗表现的“绿
”是大自然的景象,更是诗人的感觉。体会为何所有的“绿”
会随着节拍飘动。
明确:在风的
吹拂下,自然界中的绿色事物会随着风摆动。而诗人将眼中所见的场
面通过想象,扩大到世间的一切事物
,认为它们也随着一起飘动。这种“动”其实也是
生命力的流动。
(2)这首诗有什么特点?
明确:想象丰富。诗不是一个具体的意象,但诗人唤起了我们的联
想,我们的眼前
仿佛是绿色的原野,绿色的山林,绿色的草原,绿色的海洋,绿色的天空,绿色的心情,
绿色的希望……。本诗寄寓的感情丰富而深刻。诗人要传递给我们的应该不是一片绿色
的景色,
联系时代背景,诗人讴歌的是心中的绿色的希望和一个充满绿色的时代。
四、拓展阅读,赏析名段(篇)
过渡:诗人艾青笔下的“绿”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
作家宗璞笔下的“绿”
也别具特色。阅读下面的片段,说说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1.课件出示阅读片段,指名朗读。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
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
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
极了;
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
——选自宗璞的《西湖漫笔》
2.阅读与交流。
(1)文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西湖灵隐寺绿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找出文段
中想象奇特的地方,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示例:这一段文字描
写了作者雨中去访灵隐寺,一路上感
受到的“绿”,具体通过参天的古木、层叠的树木
和小径旁的青苔来刻画山路的清幽。在细雨的润泽下,
山道上所有的绿色都显得更加鲜
亮、纯净)
五、指导仿写,学有所获
过渡:诗人艾
青喜欢绿色,他写得多么富有诗意呀!你喜欢什么颜色呢?你能仿照
课文再写出你喜欢的颜色的诗歌吗?
示例:
蓝
好像蓝色的染缸砸破了,
到处都是蓝的……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蓝:
靛蓝、藏蓝、浅蓝、
水蓝、湖蓝、天蓝……
蓝得发黑、蓝得出奇;
打的雷是蓝的,
闪的电是蓝的,
下的雪是蓝的,
空气也是蓝的。
所有的蓝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缠绕在一起。
突然一片云,
好像导游小姐在引导,
所有的蓝就整齐地
按着韵律贴合在一起……
六、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2.背诵课文。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拓展延伸,深入感受生机盎然的绿
师:绿是自然的颜色,是希望,是安慰,是快乐!艾青先生的名诗《绿》,更是写
<
br>出了绿的摇曳、绿的美幻,绿的闻风而动,乃至绿的生命。“绿色”真是具有永恒的魅
力啊!读完
《绿》之后,它带给你怎样的快乐,是否让你有了一些感受、收获?就让我
们尽情地到“秀吧”展示!(
点击“秀吧”)
生1:绿是美的,绿是自然的。绿是一棵草,是一片叶,是一枝柳,是一道亮丽的
风景线。
师:点出了绿的自然属性。
生2:我爱绿。绿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碧玉妆成
一树高,万条垂
下绿丝绦”;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绿是自然风光。
师:能结合诗句畅谈自己的感受,真不错!看来大家积累很丰富啊!
生3:绿是层层梯田,绿是片片森林,绿是和平的橄榄枝,是人们心中对美好生活
的希望。
师:将绿具体化了,点明了绿的内涵。
生4:绿是一首歌,让人魂牵梦萦;绿是一幅画,让人赏心悦目。
师:再次深化了绿的内涵,比喻句形象生动。
生5:绿的胸襟是宽广的,它教人奉献与关怀。
师:这位同学秀出了绿的作用,很好。还有哪些同学愿意试一试?
……
师:在一些
同学的带动下,大家的热情很高,参与度也很高。我很高兴,同学们的
表现都很棒,若能有更多的同学走
上台秀一秀,就更是锦上添花了。正所谓“大家好才
是真的好啊”!(学生纷纷点头,一片开心的笑声)
赏析: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采用“秀吧”展示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上台畅谈
自己读完课文
后的感受,在一片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深入感受了生机盎然的绿。教师拓
展得当,学生们谈得开心,收到
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非常有道理,在这一堂课的教学
中,我利用
多媒体先带学生进入一个绿色的世界,欣赏了大量的关于绿色的图片,用图片冲击学生
的眼睛,然后通过自读来感悟全诗,对全文有一个总体的把握。这恰恰遵从了《义务教
育语文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注重激发学生的独立学习、主动学习的
兴趣,先自学、再小组交流的形式
,有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
10绿
文艾青的诗歌《绿
》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
本是绿色:大地中的树木、小草在春风的吹拂下来回
摆动,风是绿的,水是
分绿的,世界充满了绿。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整首诗也是绿色
析 的,读后,我们深受感染。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点
1.会认“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叉、挥”4个生字,
正
确读写“墨水瓶、墨绿、嫩绿”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作者所描绘的“绿”,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像诗人一样去热爱生活
。
教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学
点
感受作者对绿色
的赞美,对春天的讴
歌。
课
时
安
排
1课时
重文。理解作者所描绘的“绿”。
难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激情导入。
导语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有人喜欢红色,因为它浓烈热情;有人喜欢蓝色,因
为它宁静悠远;有人喜欢紫
色,因为它神秘莫测。还有一些人,他们热爱绿色,例如贺
知章、白居易、王安石等,当然他们也留下了
不少千古名句,你能举一些例子吗?(生
背诵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日出江花
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
蓝。”“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人艾青也喜欢绿色,在
他的笔
下,绿是多姿多彩的,绿是铺天盖地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诗歌——《绿》。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
艾青(1910—1996)
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
等。 出生于浙江金华,现当代文学家、诗人
。他的成名诗作是《大堰河——我的保姆》,
后又陆续出版了诗集《北风》《火把》《黎明的通知》等。
朴素、凝练、想象丰富是艾
青诗的一贯特点。《绿》是诗人写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一首抒情小诗。
2.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字词,指名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读错的字音。
会写的字:
pínɡjǐchāhuī
墨水瓶 挤 交叉 指挥
◆需注意的字音、字形:
“瓶”是后鼻音,读“pínɡ”,不要读成“pín”;书写时倒数第二笔是“
”。“叉”
是多音字,在文中读“chā”;书写时末笔是点,不要漏写。
◆多音字:
chā 交叉 dé 得到
chǎ
叉着腿 得 de 跑得快
叉
chá 叉住了 děi得亏
chà
分叉
(2)重点词语释义。
[出奇]
特别;不平常。
[重叠] (相同的东西)一层层堆叠。
[交叉]
①几个方向不同的线条或线路互相穿过。②有相同有不同的;有相重的。
③间隔穿插。
4.学生练习书写、识记,教师巡视、纠正。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
预设:这首诗具体描绘了春天生机盎然的绿,
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划分诗歌层次
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要学生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节):写眼前铺满绿色。
第二部分(第2、3节):写绿满四周。
第三部分(第4、5节):写绿动静皆美。
2.指名朗读第1节,初步感知绿意。
思考:这一节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预设:抓住“好像”和“到处”二词,引导学生思考这一节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
辞手法。
3.指名朗读第2节,深入感受绿景。
思考:(1)春姑娘用巧手为我们调出了哪些绿色?你还知道哪些“绿”?
明确: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我还知道碧绿、草绿、青绿、豆绿、葱绿、橄榄绿、苹果绿、荧光绿等。
(2)这一节是怎样具体描写“绿”的?
明确:诗人先罗列各种不同的绿,表现绿的色彩丰富
,再用“发黑”“出奇”二词
总括绿的整体形象。
4.指名朗读第3节,感受绿的事物多。
思考:(1)“风”“雨”“水”“阳光”怎么会是绿色的呢?你是如何理解的?
明确:绿已
经映入了诗人的心里,他带着一颗诗意的心来看世界,自然连风、雨、
水、阳光都是绿的了。
(2)你能展开联想,具体说说下列事物绿的状态吗?
课件出示:
风中的________是绿色的;
雨中的________是绿色的;
水中的________是绿色的;
阳光下的________也是绿色的。
预设: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结合生活实际补充横线上的内容。
明确:(示例)风中摇
摆的柳枝是绿色的;雨中的树叶是绿色的;水中的小荷是绿
色的;阳光下的小草也是绿色的。
5.指名朗读第4节,感受静态的绿。
思考:这一节是怎样描写“绿”的?
明确:这一节着力刻画静态下的绿。“集中”“挤”“重叠”“交叉”再次写出了
绿的繁多。
6.指名朗读第5节,感受动态的绿。
思考:这一节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明确:这
一节写的是风吹过绿树绿草,它们随着风一起摆动的情景。在诗人的笔下,
绿仿佛是一群智慧的精灵,能
有意识地跟着风的指挥飘动。
7.齐读全诗,探究其他知识要点。
(1)这首诗表现的“绿
”是大自然的景象,更是诗人的感觉。体会为何所有的“绿”
会随着节拍飘动。
明确:在风的
吹拂下,自然界中的绿色事物会随着风摆动。而诗人将眼中所见的场
面通过想象,扩大到世间的一切事物
,认为它们也随着一起飘动。这种“动”其实也是
生命力的流动。
(2)这首诗有什么特点?
明确:想象丰富。诗不是一个具体的意象,但诗人唤起了我们的联
想,我们的眼前
仿佛是绿色的原野,绿色的山林,绿色的草原,绿色的海洋,绿色的天空,绿色的心情,
绿色的希望……。本诗寄寓的感情丰富而深刻。诗人要传递给我们的应该不是一片绿色
的景色,
联系时代背景,诗人讴歌的是心中的绿色的希望和一个充满绿色的时代。
四、拓展阅读,赏析名段(篇)
过渡:诗人艾青笔下的“绿”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
作家宗璞笔下的“绿”
也别具特色。阅读下面的片段,说说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1.课件出示阅读片段,指名朗读。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
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
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
极了;
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
——选自宗璞的《西湖漫笔》
2.阅读与交流。
(1)文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西湖灵隐寺绿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找出文段
中想象奇特的地方,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示例:这一段文字描
写了作者雨中去访灵隐寺,一路上感
受到的“绿”,具体通过参天的古木、层叠的树木
和小径旁的青苔来刻画山路的清幽。在细雨的润泽下,
山道上所有的绿色都显得更加鲜
亮、纯净)
五、指导仿写,学有所获
过渡:诗人艾
青喜欢绿色,他写得多么富有诗意呀!你喜欢什么颜色呢?你能仿照
课文再写出你喜欢的颜色的诗歌吗?
示例:
蓝
好像蓝色的染缸砸破了,
到处都是蓝的……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蓝:
靛蓝、藏蓝、浅蓝、
水蓝、湖蓝、天蓝……
蓝得发黑、蓝得出奇;
打的雷是蓝的,
闪的电是蓝的,
下的雪是蓝的,
空气也是蓝的。
所有的蓝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缠绕在一起。
突然一片云,
好像导游小姐在引导,
所有的蓝就整齐地
按着韵律贴合在一起……
六、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2.背诵课文。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拓展延伸,深入感受生机盎然的绿
师:绿是自然的颜色,是希望,是安慰,是快乐!艾青先生的名诗《绿》,更是写
<
br>出了绿的摇曳、绿的美幻,绿的闻风而动,乃至绿的生命。“绿色”真是具有永恒的魅
力啊!读完
《绿》之后,它带给你怎样的快乐,是否让你有了一些感受、收获?就让我
们尽情地到“秀吧”展示!(
点击“秀吧”)
生1:绿是美的,绿是自然的。绿是一棵草,是一片叶,是一枝柳,是一道亮丽的
风景线。
师:点出了绿的自然属性。
生2:我爱绿。绿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碧玉妆成
一树高,万条垂
下绿丝绦”;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绿是自然风光。
师:能结合诗句畅谈自己的感受,真不错!看来大家积累很丰富啊!
生3:绿是层层梯田,绿是片片森林,绿是和平的橄榄枝,是人们心中对美好生活
的希望。
师:将绿具体化了,点明了绿的内涵。
生4:绿是一首歌,让人魂牵梦萦;绿是一幅画,让人赏心悦目。
师:再次深化了绿的内涵,比喻句形象生动。
生5:绿的胸襟是宽广的,它教人奉献与关怀。
师:这位同学秀出了绿的作用,很好。还有哪些同学愿意试一试?
……
师:在一些
同学的带动下,大家的热情很高,参与度也很高。我很高兴,同学们的
表现都很棒,若能有更多的同学走
上台秀一秀,就更是锦上添花了。正所谓“大家好才
是真的好啊”!(学生纷纷点头,一片开心的笑声)
赏析: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采用“秀吧”展示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上台畅谈
自己读完课文
后的感受,在一片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深入感受了生机盎然的绿。教师拓
展得当,学生们谈得开心,收到
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非常有道理,在这一堂课的教学
中,我利用
多媒体先带学生进入一个绿色的世界,欣赏了大量的关于绿色的图片,用图片冲击学生
的眼睛,然后通过自读来感悟全诗,对全文有一个总体的把握。这恰恰遵从了《义务教
育语文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注重激发学生的独立学习、主动学习的
兴趣,先自学、再小组交流的形式
,有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