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精)

萌到你眼炸
825次浏览
2020年08月03日 22:0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节能知识-你是我的骄傲



1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黄埔院区) 靳三庆 牛丽君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 PAG)是位于中脑顶盖与被盖之 间由一群小
而高密度的神经细胞围绕中脑水管构成的一片环形区域,其头侧达后连合水平,与第三脑室< br>的室周灰质相续;尾侧达蓝斑核首侧水平,与第四脑室底灰质相续。上丘和下丘共同构成其背
侧及 背外侧边界,三叉神经中脑核及中脑束以及楔形核构成其外侧边界,动眼神经核、滑车
神经核、内侧纵束 形成其腹侧边界。自从1969年Reynolds
[1]
发现电刺激PAG可引发持久的< br>镇痛效应后,解剖、生理、药理等学科才开始对PAG的复杂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研究。并进
一步 发现PAG是中枢内源性镇痛系统的关键结构,处在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2]
。故将有关PA G
参与痛觉调制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的细胞构筑与纤维联系
大鼠PAG内细胞排 列紧密,但是分布并不均匀。从尼氏染色的冠状切片上可以看出,从中心
向外周,大鼠PAG内神经元的 面数密度、胞体直径逐渐增加,染色强度也逐渐增强,而且神
经元的面数密度由首侧向尾侧递减
[3]
。根据细胞的形态及大小,Beitz与Mantyh将大鼠PAG
的神经元分为大梭形 、小梭形(小双极)、大三角形、小三角形、大多极(大星形)、小多极(小
星形)六类。每类神经元各 有其形态及分布特点
[3-5]

根据细胞构筑的不同,Beitz
[3]
等将其
分为四个亚核,即背侧亚核(导水管背侧紧贴
中线两旁的狭小区域)、背外侧亚核(中央导水
管背外侧广大区域)、腹外侧亚核(导水管腹侧
及腹外侧的全部区域)及中央亚核(紧密围绕中
脑导水管的一圈灰质),这种亚核划分为较多学
者所引用(见附图)。
并且Ban lder和Carrive
[6]
等人经过对PAG的多年研究后认为,在PAG内的确存在着 具有
一定长度,按首尾方向纵行排列的细胞柱。PAG的传入纤维终止于柱内细胞,柱内另一些细
胞则发出传出纤维。这样,传入柱、传出柱、中间神经元构成了PAG内的柱式环路(columnar
circuits)PAG所执行的所有功能均由此环路介导。
PAG和端脑皮质及皮质下结 构,间脑,脑干,脊髓,小脑有着广泛的纤维联系
[7]
,是与其
复杂的功能相适应的 。与痛觉相关的纤维联系详见下述。


1



2
参与的痛觉调制通路
目前研究比较清楚的痛觉调制通路有:
1)脑干下行抑制系统:目前研究最多、了解最清楚的是脑干下行抑制系统, PAG- 延脑头端腹
内侧区(rostral ventromedial medulla RVM)-脊髓背角三叉神经脊束核通路。包括中缝大
核(nucleus raphe magnus, NRM)、网状巨细胞核(nucleus reticularis gigantocellularis,
NRGC)、网状巨细胞旁核(nucleus reticularis paragiagantocellularis, NRPGC)和网状巨
细胞核α部(nucleus reticularis paragiagantocellularis pars alpha, NRGCα)4个核团。
1969年Reynolds
[1]
证明电刺PAG可产生镇痛作用。继之,Satoh等[8-9]
证明用电刺激或微量
注入谷氨酸、吗啡于脑干的 NRM和NRGCα时也产 生同样的效应。因而,将由这些核团发出
的下行通路命名为“下行抑制系统”
[10]
。形态学研究表明, PAG的传出纤维主要经由NRM中
继后,发出5-羟色胺能纤维投射至脊髓背角 和三叉神经脊束核浅层。少量5-羟色胺能传出
纤维终止在脊髓背角和三叉神经脊束核浅层。NRGCα 以直接投射方式发出去甲肾上腺素能纤
维到脊髓背角和三叉神经脊束核浅层
[11]
。 以往对PAG、中缝背核(DR)、NRM和NRGCα 的下
行投射的研究,主要注意到它们向脊髓背 角或三叉神经脊束核浅层的投射,着眼点主要集中
于对躯体伤害性信息的调控
[1][8-14 ]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NRM和NRGCα内有较多的神经元投射
至孤束核(NTS),说明它 们可能对NTS内来自颈、胸和腹腔的内脏伤害性信息的传递具有调
控作用。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索的问 题
[15]

2)中脑边缘镇痛回路(mesolimbic neuronal loop in analgesia):
韩济生领导的研究组在一系列
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中脑边缘
镇痛回路”的假说,即PAG-伏核
(nucleus accumbens)-杏仁核
(amygdala)-缰核(habenula)-PAG
回路
[16]
。近十几年来的研究可将
此环路总结如右图
[17]
:

附图 中脑边缘镇痛环路示意图
AMYG:Amygdala杏仁核;ARH:Arcuate nucleus of hypothalamus弓状核;DR:Dorsal raphe
nucleus中缝背核;HEB:Habenula缰核;NAcc:Nucleus Accumbens伏核;NRM:Nucleus raphe
magnus中缝大核;NTSC:Subnucleus caudalis of spinal trigeminal nucleus三叉神经脊束
核尾侧亚核;PAG:Periaqueductal gray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3)脊髓-丘脑中央下核(Sm)-腹外侧眶皮层(VLO)-PAG- 脊髓环路:唐敬师
[18]
等研究发现,
2



3
损毁Sm易化大鼠伤害性行为反应;电刺激或化学刺激Sm或VLO则抑制伤害性行为反应 和脊髓
背角神经元的伤害性反应,并且这些效应可被损毁或抑制腹外侧眶皮层(VLO)或导水管周围灰
质(PAG)的活动所取消;伤害性刺激和手针刺激可激活Sm神经元的活动;损毁Sm或VLO可明显
减弱由强电针兴奋细纤维产生的镇痛,而对弱电针的作用无明显影响。推断Sm-VLO可能通过
激活脑干下行抑制系统,在脊髓和三叉水平调制伤害性感受的传入,而针刺激活细纤维产生的
镇痛作用 也可能是通过兴奋该系统实现的。Sm或VLO内微量注射吗啡、5 羟色胺(5-HT)、
谷氨酸钠产生明显的抗伤害效应,这些效应可分别被其各自的受体拮抗剂阻断; Sm或VLO或
PAG内注射γ-氨基丁酸(GABA)明显减弱吗啡、5-HT或谷氨酸钠诱发的抑制 ,而注射GABA受
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抑制伤害性行为反应并增强吗啡和5-HT、谷氨酸钠诱发的抑 制。
4)下丘脑弓状核(ARH)-中缝背核蓝斑PAG通路:由于脑内β- 内啡肽能神经元几乎全部集中
于 ARH
[19]
,而β-内啡肽又是脑内重要的阿片 类镇痛物质,因此,围绕ARH的镇痛作用,人们进
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ARH神经元兴奋可在中 缝背核、蓝斑及PAG内释放β- 内啡肽,改
变上述核团的神经元活动,从而产生镇痛作用
[20-21]

5)边缘系统-外侧缰核-中缝背核PAG-NRM蓝斑-脊髓背角三叉神经脊束核通路:缰核主要由< br>髓纹接受边缘系统的传出冲动,从而影响脑干中缝背核、蓝斑核及PAG这些与痛觉调制及针刺
镇 痛有紧密关系的核团的活动水平,进而影响伤害性传入冲动在三叉神经脊束核、脊髓及脑干
的传导过程< br>【22-26】

3.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的双向调节
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endogenous pain modulating system)是一 个以脑干中线结构为中
心,主要由PAG、RVM和一部分脑桥背外侧网状结构(蓝斑核群和KF核)的 神经元组成的网
络神经结构,其轴突主要经脊髓背外侧束(DLF)和腹外侧束(VLF)下行对脊髓背 角痛觉信
息传递产生调制作用。目前,为多数学者认可的脑干内源性下行抑制系统为PAG-RVM-脊 髓背
角三叉神经脊束核通路,经脊髓背外侧束(DLF)下行对脊髓背角痛觉感受性信息的传入产生抑制性调制
[27]

90年代以来,卓敏和Gebhart针对NGC在痛觉 下行抑制易化中的作用进行了系列研究,
并首次提出:“下行易化系统是一个不同于下行抑制系统而独立 存在的机能系统”
[28]
。下行
易化系统与下行抑制系统可能源于相同的中枢核团 ,但经由不同的通路传导。Dougherty(1970)
曾报道,下行性抑制通路位于DLF,而下 行性易化通路则可能位于VLF,卓敏等的研究进一步证
实,双侧切断DLF可明显减弱或取消由刺激N RGC NRGCα而易化作用不受影响或有所增强。
脑干的羟胺能通路和去甲肾上腺素(NA)能通 路共同构成了控制脊髓水平伤害性信息传
递的下行调控系统。5-HT受体的激活不仅可以产生痛觉抑制 作用,还可以引起痛觉易化,提示
3



4
5- HT伤害性信息的调制可能是经由多种5-HT亚型的介导实现的
[29-30]
。蓝斑/蓝斑 下核的NA
能神经元是另一个增强下行抑制的主要来源。延髓的NA能系统的去抑制可能也影响炎症时下
行易化效应的改变。
最后,内源性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也可通过PAG- RVM抗伤害性神经环路来调节
疼痛信息传递。神经降压素能神经元及纤维主要分布PAG的腹内侧及腹 外侧区。PAG神经元
也表达大量的神经降压素受体并接受来自纹状体、杏仁核中部及外侧海马的神经降 压素能纤
维的支配。神经降压素能轴突和PAG神经元形成突触并投射到NRM及临近网状结构。神经降
压素可能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易化及抑制效应可能是神经降压素作用于
不同 的受体,经不同的下行通路而实现的。因此,神经降压素能通路也可能使炎性痛觉过敏
时的下行易化调节 作用增强
[31]

在组织损伤和炎症后,疼痛下行调节系统在功能上表现出可塑性 。脑干的下行抑制及易
化系统是同时被激活的,当下行抑制及易化调节系统的失衡并引起内源性易化系统 的效应增
高时,非伤害性刺激也可被感觉为疼痛。
在针刺镇痛(AA)中的作用
大 量研究表明,AA是通过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介导的,一些神经环路已被阐明。AA激活
了体内的痛觉调 制系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水平抑制了伤害性刺激的感受和传导。其中
PAG参与的神经通路有:
1)PAG- RVM-脊髓背角三叉神经脊束核通路:这一下行性通路是AA的重要机理之一。
2)中脑边缘镇痛环路:这一环路在介导AA与吗啡镇痛中起着重要作用。
3)脊髓-Sm- VLO-PAG-脊髓环路:Sm不仅是一个痛觉感受中枢,而且也是一个重要的丘脑
痛觉调制中枢,通 过激活脑干下行抑制系统在脊髓和三叉水平调制伤害性感受传入,在针刺
兴奋细纤维产生的镇痛中起着重 要作用。
此三条通路已在前详述,不再赘述。
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阿片肽及一些神经 递质都参与了AA,有的有利于AA,有的不利于AA,
PAG参与的AA可能通过它们中的一些介导。
1)内源性阿片肽:内源性阿片肽至少有三个家族,即脑啡肽、β-内啡肽和强啡肽。中枢阿片
肽的释放研究发现针刺后患者的脑脊液中β-内啡肽含量增高。在不同脑区如PAG、伏隔核、
杏仁体、 缰核等,微量注射阿片受体阻滞药-纳洛酮,都可阻断针刺镇痛的作用以及吗啡镇痛
效应。通过微量注射 脑啡肽、β-内啡肽与强啡肽的特异性抗体来研究针刺镇痛中不同的肽的
作用,发现PAG中主要是β- 内啡肽起作用,而脊髓中主要是强啡肽A和B起作用。
2)5-HT: 5-HT是针刺镇痛的一个重要递质。利用药理学或化学的方法调节5-HT能神经元或
4



5
纤维可影响AA。如PAG内微量注射5-HT受体阻滞药可减 弱AA与吗啡镇痛。相反,刺激中缝
核团或鞘内注射5-HT或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均显著加强AA作用。 临床也发现5-HT重摄取抑
制剂可加强AA。反过来,针刺足三里后大鼠不同的脑区及脊髓中5-HT 的合成与利用明显增
加。
3)NA:NA对 AA的影响有着部位的不同。在脑内特别是缰核 与PAG,NA对AA有拮抗作用;而
在脊髓,NA可加强AA。含量测定的研究表明,AA后脑内及脊 髓中NA的合成与利用增加,但
各脑区的含量降低。
4)γ-氨基丁酸(GABA):GAB A对AA的作用也有两种。在脑内特别是PAG,GABA有拮抗AA
的作用;而在脊髓GABA可加强 AA。这方面己经有大量的药理学实验证明。
5)其他:PAG内微量注射孤啡肽和氯化钙可拮抗AA ;而注射催产素,神经降压素可加强AA,
其部分效应是通过内源性阿片肽介导的。
5.c-fos原癌基因表达
近年来发现一种c-fos基因参与脑功能活动的重要信号转导 和调控过程,多种刺激因子,
如缺氧、光线刺激、机械刺激、疼痛刺激等均可诱导中枢神经系统(CNS )中c-fos基因的表达。
表达产物Fos,是一种核内磷酸蛋白。在核内与另一家族原癌基因c-j un编码的Jun蛋白形
成复合物。Jun与哺乳动物基因转录因子AP-1结构、功能相似,故以Ju nAP-1表示。
Fos-JunAP-1复合物与目的基因结合,激活目的基因的转录活性,从而干扰 其它基因的转录
速率。通过上述过程,细胞外刺激信号转化为调节细胞核内基因表达的信号,产生细胞的 远
期效应。针刺镇痛、全麻药以及伤害性刺激通过Fos与阿片肽靶基因相结合,调节CNS阿片
肽的水平来进行痛觉调控。研究表明脑啡肤基因5’端cAMP反应区(CRE)可能是Fos-JunAp- 1
复合体调节阿片肤基因的结合位点
[32-34]
。Fos作为脑功能活动的一种定 位标记,可用于痛觉传
导通路,镇痛机制的研究。譬如:
利用c-fos表达发现伤害性刺激 及针刺均可激活的PAG腹外侧部这一重要的中枢镇痛部
位。神经元中Fos样免疫阳性反应与甲啡肽样 免疫阳性反应的共存提示PAG中c- fos可能对
前脑啡肽原基因表达有调控作用
[35]

内脏伤害性刺激可致PAG腹外侧部和背外侧部,孤束核,中缝背核,丘脑室旁核、室周核、
背 内侧核,臂旁内侧核,内侧缰核,杏仁复合体内侧部等核团出现NOSFos双标神经元,提示
PAG参 与了内脏痛的调控,并且NO是调控内脏伤害性信息传递过程中的重要神经递质
[36]
。 < br>应用大鼠上矢状窦旁硬脑膜刺激模型研究PAG在偏头痛中的作用,双标染色显示5-HT和
Fo s阳性细胞均聚集在PAG腹外侧,证实PAG腹外侧区神经元可能在偏头痛发作时兴奋,兴奋
神经元部 分属于5-HT能神经元,5-HT是PAG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 PAG内兴奋的5-HT能
5



6
神经元参与下行损害抑制系统,抑制脑膜刺激引起的三叉血管系统兴奋
[37]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应用,人们对PAG的了解也更加深入。探索PAG参与< br>痛觉调制的精确机制及结构和功能的对应关系仍是一项尚待深入的课题。
ds DV. Surgery in the rat during electrical analgesia induced by focal brain
stimulation. Science,1969,64:444-445
m AI,Fields nous pain control system : rainstem spinal pathway and
endorphin circuity .Annu Rev Neurosci,1984,7:309-338
AJ. The midbrain periaqueductal gray in the rat. I. nuclear volume, cell
number, density, orientation, and regional subdivisions. J Comp Neurol, 1985, 237(4):
445
4. Mantyh PW. The midbrain periaqueductal gray in the rat, cat,and monkey, a Nisal,
Weil,and Golgi analysis. J Comp Neurol,1982,204(4):349
5. Beitz AJ, Shepard KB. The midbrain periaqueductal gray in the rat. I .a Golgi
analysis. J Comp Neurol,1985,237(4):460
r R, Shipley MT. Columnar organization in the midbrain periaqueductal gray:
modules for emotional expression. TINS, 1994, 17(9): 379
n AA, Knan IA,Westlund KN,et al. The efferent projections of the
periaqueductal gray in the rat:a phaseolus vulgaris leucoagglutinin study. I.
Ascending projections. J Comp Neurol,1995,351(4):568
M, Akaike A, Nakazawa T,et al. Evidence for involvement of separate mechanisms
in the production of the nucleus reticularis paragigantocellularis and nucleus raphe
magnus in the rat. Brain Res, 1980,194:525-529
M,Oku R, Akaike A. Analgesia produced by microinjection of L-glutamate into
the rostral ventromedial bulbar nuclei of the rat and its inhibition by intrathecal
alpha-adrenergic blocking agent. Brain Res, 1983,261:361-364
m Al, Fields HL. Endogenous pain control mechanism: review and hypothesis.
Ann Neurol, 1978,4:451-462
ige C, Sato T, Mera T,et al. Descending pain inhibitory system involved
acupuncture analgesia. Brain Res Bull,1992,29:617-634
12.李 云庆,施际武.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大中缝核-三又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通路的
电镜研究.神经解 剖学杂志,1994,10:234-238
6



7
r R, Shipley MT. Colummar organization in the midbrain periaqueductal gray:
modules for emotional expression? TINS, 1994,17:379-389
QP,Nakai Y. The dorsal raphe: an important nucleus in pain modulation. Brain
Res Bull, 1994,34:575-585
15. 管振龙, 张文斌, 李继硕.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缝 背核、中缝大核和巨细胞网状核a
部向孤束核的定位投射.神经解剖学杂志, 1997,13(4): 397-404
16.韩济生.针刺镇痛及其有关的神经痛路和神经介质.生理科学进展,1984, 15:294-300.
17.李云庆.中脑边缘镇痛环路.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0,6(2):104-108
18.唐敬师,袁斌.一个新的痛觉调制通路的发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23(4):329-332
iew M V: Immunoreactive β-endorphin and ACTH in the same neurons of the
hypothalamic arcuate nucleus in the rat. Am J Anat 1997,154:283
all B M. Anatomy and physiology of the neuroendocrine arcuate nucleus.
Peptides 1985,6(suppl 2): 1
M J, Gramsch C, Przewtochi R, et al: Lesions of the hypothalamic arcuate
nucleus produce a temporary hyperalgesia and attenuate stress-evoked analgesia. Life
Sic 1980,27:1513
22.包新民.大鼠缰核的传入投射—WGA- HRP法研究.解剖学报,1986,17:386-393
23.包新民.大鼠缰核的传出投射—WGA- HRP法研究.解剖学报,1987,18:148-152
24.于龙川,韩济生.从缰核到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下行镇痛通路.科学通报,20:1599
25.张一红,程珍凤.刺激大鼠外侧缰核对脊髓背角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影响. 生理学报,
1994,46(4):320-326
26.赵华,王绍.分别兴奋大鼠内侧和外侧缰核引 起痛阈的不同改变.生理学报,1995,47,(3):
292-296
27. Willis WD, Westlund KN. Neuroanatomy of the pain system and of the pathways that
modulate pain. J Clin Neurophsiol,1997,14∶2-31
28.卓敏,Gebhart GF.中枢痛觉调制:下行易化系统.生理科学进展,1993,24:252-254
san AA, Chang MH, Zhuo M. Spinal serotonergic receptors mediate facilitation
of a nociceptive reflex by subcutaneous formalin injection into the hindpaw in rats.
Brain Res, 1998,798:46-54
30.韩济生.医用神经生物学.武汉出版社,1997,103-118.
7



8
31. 11 Urban MO, Gebhart GF.Characterization of biphasic modulation of spinal
nociceptive by neurotensin in the rat rostral ventromedial medalla.J Neurophysiol,
1997, 78:1550-1562
M, et al: The regulation and function of c-fos and other immediate early
gene in the nervous system. Neuron, 1990,4:477-485
JD, et al: Differential regulation of neuropeptide and prooncogene mRNA
content in the nervous system. Neuron 1990,4:477-485
i K, et al: Preproenkephalin mRNA in spinal dorsal horn neurons is induced
by peripheral inflammation and is colocalized with Fos and Fos-related proteins.
Neuroscience 1992 46(3): 561-570
35.黄晓平,周敬修,何莲芳.大鼠中央灰质fos蛋白与甲啡肽的共存.上海医科大学学
报,19 95,22(1):19-23
36.倪晶晶, 凌树才, 朱睎.内脏伤害性刺激后Fos在大鼠脑内nos阳性神经元内的表达.解剖
学杂志, 2004,27(5): 514-517
37.郭俊唐, 于生元.大鼠偏头痛模型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c-Fos表达及与5-羟色胺共存.中
华神经科杂志, 2004,37(6): 504-506
8

佳木斯天气-初级会计师报名


湖北青年职业学院-党员互评50个缺点


科普知识资料-郑州轻工业学院分数线


兴隆热带植物园-物流客服工作总结


家长指导-军训简报


云南省二级建造师报名时间-后羿射日读后感


济宁一中-潍坊人事考试网


上海大学专业排名-河南国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