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代数研究---一元三次方程通解求法

余年寄山水
666次浏览
2020年08月04日 01:5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代驾协议-防火标语


关于一元三次方程通解的解法
章君、何敏捷
(福建师范大学 数学系 福建 福州 350108)
【摘要】
本文主要讲解了针对于一元三次方程通解的解法,并由此推出 一元三次方程根的
判别式方法;
【关键词】
一元三次方程、通解、判别式
我们在中学已经学过对于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
ax
2
bxc0

a0

的通
解的解法,并且我们知道,针对于这样的一般性的一元二次方程,我们 可以用
多种解法来求得其解,比如,我们可以用求根公式法、因式分解法、配方法等
等各种不同 的做法来求得其解;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针对于一般的一元三次
方程
ax
3
bx
2
cxd0

a0

我们是否也可以通过像 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
那些做法来求得其解呢?显然,事实证明,对于一般性的一元三次方程是不能
用因式分解法、配方法来求解的,除非是比较明显的易于观察的一些方程,我
们一眼就能发现它存在某 一个特根,然后用多项式相除的办法进行将它分解,
然而对于一般性的一元三次方程是不能这样做的,也 不能直接给它配方,这就
要求我们用其它的方法来求得其解集;由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法中用到的< br>韦达定理,我们联想到,是否可以先把一元三次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然后
也用韦达定理来求解 ,事实证明这种猜想是行得通的,以下,我将介绍这种做
法的具体演算过程。
设有一般一元三 次方程
ax
3
bx
2
cxd0

a0< br>)
,我们对它先进行化简,
目标是将它的二次项系数化为0,这种想法的由来是因为我们 通过实践发现无
二次项的一元三次方程比较容易求解,因此,我们想到先除去二次项,然后再

< p>
求解;具体做法是: 令
xyk
其中
k
是一个待定的常数, 将其代入原一般一
元三次方程
ax
3
bx
2
cxd 0

a0

中,得到:
a(yk)
3
b(yk)
2
c(yk)d0

展开并整理得到:
1

ay
3
(3kab)y2
(3k
2
a2bkc)y(ak
3
bk
2
ckd)0
---------○

k
3
bb
2

, 将其代入方程

1
并整理得:
,即
xy
---- ---○
3a3a
b
2
2b
3
bc
ay(c) y(d)0

, 两边同时除以
a
得到:
2
3a27a3a
1b
2
12b
3
bc
3

其中
p
d)


(c)



q(
ypyq0
--------○
2a27a3a
a3a
3
事实上,以上过程也证明了对于任意一个一元三次方程,我 们都可以将它
3
的这种形式,这样我们就可以直接求不含二次项的一元三次方程的化为上述○< br>3
的解求出来,就可以自然的求得最原始的一解了;接下来,我们只要将方程○
般的一元 三次方程的通解了;
3
式作变换,令
yuv
(其中
u

v
是未知数)我们再次将○,并将其代入
3
得到:
(uv)3
p(uv)q0
,化简后得到:
方程○
4

u
3
v
3
q(3uvp)(uv)0
--- -----○
4
中未知数的个数,因为我们用两个未知数
u

v代替了
y
,因此为了减少

5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
u v
我们不妨再要求
(3uvp)
=0 -----○
p
6,将其
------○
3
代入方程○4我们可以得到:
u
3v
3
q0
,从而我们就得到以下方程组:
p


uv
3
,即

33


uvq
33

33
p
3
uv
27

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韦达定理知道:

< br>u
3
v
3
q

2
p
3
0
的两个根;
u

v
可以看成是一元二次方程
zq z
27
从而我们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可以得到:


qq2
p
3
qq
2
p
3
3



v

u
24272427
3
23
qqp

从而
u
1

3< br>


u
2


u
1


u
3


2
u
1
2427
qq
2
p
3
v
1



v
2


v
1

v
3


2
v
1

2427
3
(其中


13i
13i
2






2
2
由于
yuv
,所以将上式进行组合得到以下三个解:
y
1
u
1
v
1


y
2


u
1


2
v
1


y
3


2
u
1


v
1

容易发现
y
2

y
3
是一对共轭的
虚根,这与我们已学到的代数基本定理是一致的。而这三个解即为一元三次方程的通解;
通过以上过程我们知道,对于一般的一元三次方程,我们也可以利用韦达
定理 进行求其通解;关键点在于如何将一元三次方程化为我们熟悉的一元二次
方程,这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因 此我们要想办法去除一些项,然后再进行转化;
类似于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做法,我们也引入一元三 次方程的判别式
q
2
p
3
D=

;由上述的三次方 程根的推导过程,我们知道D决定了根的性质。
427
1、 当D>0时,
u
3

v
3
是两不等的实根,方程○3有一个实根和两个共
轭的虚根
y
1
u
1
v

1
13
( u
1
v
1
)i(u
1
v)
1

y
2


u
1


2
v
1

22

y
3< br>
13
(u
1
v
1
)i(u
1
v
1
)

22
2、
q
当D=0时,这时u
3
v
3

,方程○3有三个实根,并且其中两个
2


实根相等
y
1
2
3
3、
q

y
2
y
3

2
3
q

2
当D<0时,这时
u

v
都是复数,并且是共轭复数,实际上由
qq
2
p
3

2427
p
3
p



27
3
p

3u
n
z
n
z
有:
u
3
3
qq
2< br>p
3
i

2427


3
5
我们知道
v
现在我们证明
u

v
是共轭的:由方程○
pu

v
3
p
u

3
pu

uu
3u
2

pu
u

从而
u

v
是共轭的;
p
3()
3

u
1
sit

u的任意一个值,从而
v
1
sit
,因此
y
1
u
1
v
1
2s

13

y
2


u
1


2
v
1
(u
1
 v
1
)i(u
1
v)
1
s3t

22

y
3

1 3
(u
1
v
1
)i(u
1
v
1)
s3t

22
为三个互异的实根。
以上就是根据一元 三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来判断根的性质的,从上述整个过
程我们不难发现,对于一般的一元三次方程,其判 别式也是根据二次根号
里面的数只能为正这条性质来进行判定的,先判断其根(
u
和< br>v
)是否为
实根或是虚根的情况,然后进一步判定
y
1
y
2

y
3
的虚实情况;这样我们
就得出了一元三次方 程根的判别式方法。

温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小学生读后感400字


风筝鲁迅-秋天的怀念读后感


房产典当-助考


吉林建筑学院-提前批征集志愿


转学证明-爱莲说原文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司法局实习报告


杨柳青石家大院-阅兵仪式观后感


19年高考作文-会计专业实习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