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六年级上册

萌到你眼炸
897次浏览
2020年08月04日 03:3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怀宁县教育网-会计基础知识电子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六年级上册

16﹡青山不老


(教 案)

兰考县孟寨乡憨寺小学 李寒良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六年级上册


16﹡ 青山不老
执教人:兰考县孟寨乡憨寺小学 李寒良


人物原型简介

高富是山西省神池县八角大队的造林专业队长。1967 年,当时已65岁的高富,动员了
陈壁、祁五满、王润五、宫二小、申忙、袁二喜6个老汉组成了老愚公 造林专业队。7个老
汉一条心,他们决心用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把八角山山峁峁、沟沟岔岔全部披上绿 装。经
过16个春秋的苦战,共造成片林7163亩,四旁植树7.5万株,先后绿化了3座沙梁、10
条荒沟、7华里公路,使昔日荒山沟岔变成了一片林海。1983年7月,中共神池县委、县政
府为他树立造林功臣碑,并立传写入县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出“青山不老”的含义。
3.领悟老人植树造林的精神,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与决心。

教学重点


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与决心。

教学难点


体会“青山不老”的真正含义。

教学准备


钻研教材,根据教材重难点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件,激情导入
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资料(或出示相关图片资料),引导学
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就在这一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一位81岁的老农却创造了一个了不
起的 奇迹,这究竟是一位怎样的老人,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16课—青山不
老。
板书课题,齐读。
这篇文章源自于《光明日报》记者梁衡在1983年写的一则消息,他用最 平
实的语言叙述了一位山野老农的故事,却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梁衡曾这样描述: 老人姓高,名富。我对他怀有无尽的敬仰。这个平凡的人让我领悟了一个伟
大的哲理:青山是不会老 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使学生有初步的感性认识,懂
得我 国晋西北地区环境整治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进而认识植树造林的意义,为下文
理解老农改造山林、 美化家园的决心和可贵精神做下铺垫。】

二、初读——感悟一片情怀
1.打开书6 8页大家用较快的速度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
正确。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请大家试着用老师出示的重点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吧!
山野 肆虐 山沟 奇迹 创造 绿洲 价值 造福
小结:这种方法叫重点词概括法,我们以后可以用这种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
内容。
【设计意图:明确要求,教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三、细读——体验一段人生
感悟十五年创造的奇迹
1.师:青山为证,绿树为凭。老人绿化造林,执著地坚守着大山。从 他的事


迹中,哪个词可以概括你受到的震撼?(奇迹)
2.快速默读第四自然段,看看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在感动你的地方写上你的感受。
(一)第一层面:从数字理解“15年创造的奇迹”
出示句子: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 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
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1.认识正面描写的写作手法,思考数字让我们感受到什么?
2.将学校与3700亩林网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感悟朗读(敬佩)。
(二)第二层面:从大环境中理解“15年创造的奇迹”
出示句子:我知道这条山沟 所处的大环境。„„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
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预设:
1. 让学生联系课文,结合注释,学习第2自然段,了解恶劣的自然环境。
2. 出示:“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理解意
思。
3. 如果当时你在这情景中,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让学生想象。
4. 这真是让人感到恐惧。老师与大家齐读这段好吗?师读前半句,你们读
后半句。
5. 这位瘦 小的老头,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竟创造了这块绿洲,这是多么
了不起的奇迹啊!我们再来齐读这一句吧 。
出示: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
造了这块绿洲。
(三)第三层面:从小环境中理解“15年创造的奇迹”
1.师:这是梁衡在采访中发现的一名村干部的工作手记中的几页内容:(出示
手记课件) < br>15年啊,绿色披上了青山,而青丝却变成了白发,死亡带走了他的亲人,
也正一步步向他逼近, 让我们闭上眼睛,走进手记中的一天,静静地去想象老人
当时的情景,当你的眼前出现这个画面的时候, 动笔写下你对老人的看法。


交流感悟。
2.师: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 竟成。勤劳的双手描绘了美好的家园;辛勤的
汗水滋润了干渴的心田。老人用粗糙的双手、单薄的身躯创 造了一个属于大家的
奇迹!(课件展示绿意葱茏的图片)
瞧,参天的杨柳,如臂如股,劲挺山腰;绿色的波浪,此起彼伏,绿风荡漾。
推荐一生美美地读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第一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朗读感悟、想象理 解,使学生认识到正是由于山沟所处的自然
环境非常恶劣,老农才坚定了改造的决心;尽管老农生活条件 艰苦,甚至自己的老伴和奋
斗者相继离世,但他依然不懈地努力进行改造,造福大家。通过老师的引领, 使学生从对
他们所取得成绩的惊叹转移到对老农以及其他山林改造者的敬佩,以此来深化理解课文。】< br>
四、提升——铭刻一种敬意
1.作者对老人是什么看法呢?默读课文6、7自然段。
2.师:从贫瘠的山沟到如今葱郁的青山,老农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了出来,
这就是他生命的价 值。因此当告别老人的时候,“我”不由得想到──
生读:(出示: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 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
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3.“另一种东西”是什么东西?
“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事 实上还包含着开辟
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
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
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 ,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
4.“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
生: “与山川共存”就是说和山山水水一起共同存在。
生:“与日月同辉”就是和太阳月亮那样一起发出光辉。
5.同学们理解得不错。可是老农能 和山水永远存在吗?老农能像日月一样
发出光辉吗?请大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到底是什么与山水共存, 与日月同辉
呢?
生:„„
师:是啊,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 的东西──与环境


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 ,是老人
执著地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啊!这种东西不会随岁月的流逝,年龄的
增长, 老人的年迈,离开而消失。它将永远根植在我们心中,这一切将与山川共
存,与日月同辉。带着这份感动 ,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描写作者感受的话。
6.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还有什么是不老的 (与
环境作斗争的不屈 精神不会老的)?有了老人精神熏陶下的人们对青山的呵护,
我们的青山怎么会老呢 ?它将越来越茂盛,越来越广阔的遍布祖国大地,万古
长青。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同呼:青山是不会老的。
7.“青山不老,感动中国!”面对渐渐干涸的河流,面对皲裂的土地,面对
土地日益荒漠化的 趋势,像老人一样默默奉献的造林英雄还有很多很多,向大家
隆重介绍一位植树英雄——马永顺老人,他 有着和高富一样的情怀,2009年被
评为百位感动中国人物。(课件)
【设计意图:引导学 生理解“另一种东西”的深刻含义,感悟老人留给我们的不仅仅
是一片绿意盎然的青山,而更应该是改造 山林、绿化家园的决心和不畏艰辛的高尚精神,
课文最后一句“青山是不会老的”是统领全篇的中心句,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
下文,理解作者的感悟和这句话的含义,点明文章所表达的意旨。】
五、拓展——影响你我他
1.师:今天,我们的心灵因一位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老人而震 撼。地处不同,
年龄不同,我们不可能像老人一样扛起铁锹走进山沟,但是,绿化家园,美化家
园却是我们和老人一样的情怀。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美化我
们的家园。
2.作业:
(1)为学校的花圃、宣传栏、植物园、饭堂等地方设计宣传标语,号召大
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爱护环境,我从小事做起:
用如下句式写写:
爱护环境,我从拧紧水龙头做起。
爱护花草
„„


整理好,尝试成为班级环保公约。
【设计意图:学生从这位普通的山野农夫身 上看到我国人民在保护自然、改造山林、
绿化家园上的坚强决心,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继而引导学 生不单从精神上敬佩他,
更应该从行动上效仿他,从身边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美化我们 的家园,
使语文课堂更好的向课外延伸。】


板书设计:
16

大环境──恶劣 无私奉献
奇迹 ﹛
小环境──艰苦 造福人类


﹡青山不老
16.《青山不老》教学设计及反思

张燕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1)识“炕、虐、踞、淤”,理 解“肆虐、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山川共存、日月
同辉”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能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敢于质疑。


(2)能够利用导读解决疑难,培养略读课文的阅读方法。
(3)能够运用写作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并从中获得感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重难点】
1.能通过阅读捕捉文章中的重要信息,解决疑难。
2.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预设流程】
一、导入课文
师:滋养我们黄种人的土地是肥沃的,这片土地孕育了 一代代勤劳朴素的中国农民。今天我
们将跟随记者梁衡走访一位晋西北的农民,在课文《青山不老》中了 解他的故事。(板书课
题)
二、自读课文,提出质疑,初谈老人印象
1.自读课文
师:1请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把你认为比较难理解词句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初谈印象
师:青山是不会老 的,但养育青山的人是会老的。文中作者所要拜访的就是一位老人,这是
一个怎样的老人呢?请同学们快 速阅读课文找出答案。(画出描写老人的词句)


生:瘦小、让人同情、敬佩、伟大
3、深入课文,重识老人
师:老人果真如同学们刚刚所说的那样吗?让我们走近老人,拜访这位护林使者。
(一)感受老人人生的酸楚
师:谁来说数这个老人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
生:1.外表:旱烟 瘦小
2.年龄:65——81
3.居住环境:孤独
师:找——体会——归纳,你感受到了什么?
(二)感受老人的壮举
师:这样的老 人在中国的晋西北还有很多,可仅凭这一点,不会让作家写成这篇文章。那么
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呢?
·预设一
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师:读完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十五年如一日”的执着
师生:①十五年,他失去五位与他共同坚守岗位的护林伙伴,多少泪水——读
②十五年,他失去了与他朝夕相处的老伴,却来不及说一声再见——读
③十五年,多少次梦中惊醒,多少次泪如雨下,却无助孤独——读


体验绿洲所处环境的险恶和老人所处的环境艰苦:
⑴这样的一片绿洲在祖 国大地上随处可处见,能称之为是“了不起的奇迹”吗?(在什
么情况下创造的?)
⑵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你从哪儿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险恶。
①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用课件介绍晋西北的干旱、霜冰、沙尘暴。
②结合注释理解“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的意思。
⑶在一片荒无人 烟,穷山恶水之地,老人15年如一日地上山植树造林,创造出这座青
山,这确实是“了不起的奇迹”啊 !
⑷那么,老人的生活环境又是怎样的呢?
你能想象出老人战胜恶劣环境的困难树种的一个场景吗?
(2)“8条沟、七条带、3700亩”的顽强
①多少崎岖坎坷,多少次跌倒又爬起,他绿化了——
②3700亩,那是一条一条的,像互相挽住的臂膀,绵延多少坡,怀抱多少坎啊!读——
(3)升华:这就是一个用瘦小的身躯扛起来的一个奇迹,读——

预设二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
船上,四周全是是 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师:读完这段话,你觉得这段话的内容怎么样?
生:(优美、树木郁郁葱葱、绿意盎然) < /p>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美认真地读一读。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出示杨树、柳树课件欣赏,让学
生感受林海的美观。引导板书(美丽壮观)
预设三
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 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
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 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
一层层的梯。
师:你体会到什么?
预设:树的茁壮、顽强、勇敢
生:一层层的树经历了一次次的泥沙的侵袭,一层层的梯就是他 们与泥沙抗争的有力证明。
老人铁锹下的孩子,就像这老人一样顽强而永不言弃。
师:保住了 这些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老人创造的是
一个——学生接“了不起 的奇迹”。
感受老人的悲情
四、照应前面,总结课堂,领悟“青山不老”
师:老人已是81岁高龄,看着他的背影,你想说些什么呢?你能把体会写下来吗?
生: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老人愿意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 这山沟,将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这青山,这是一种为了
造福人类无私奉献的精神。
师:作为一 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
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 、与日月同辉了。
是老农创造的这片青山,可以与山水共存;


是老农创造奇迹的这个精神更值得永远流传;
是老农面对困难能够迎难而上,坚持不懈地努力改造,这种精神会永远闪光;
是老农这样含辛 茹苦地做,不是简单地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这个山沟里的人们,甚至可
以说是为了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 ,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气概永远流传。
师: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说青山是不老的吗?
师:老农 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
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 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这就是“另一种东西”,这一切将与
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带着这份感动, 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这句话。
师:你们说得都很好,这就是我们对课文中“青山不老”又一个新的认识 。同学们,只要有
千千万万的人具有老人这样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这青山会老吗?

优衣库什么意思-黑板报图片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南京医科大学招生网


美国女子学院-2013年思想汇报


北京工商管理局-二级建造师挂靠协议


乐山人事考试-台湾旅游签证


板报素材-新疆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


巨蟒出击-前台岗位职责


焕然一新是什么意思-北京雅思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