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新审定教材)

玛丽莲梦兔
643次浏览
2020年08月04日 03:5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一抹红-文职类简历




2019春季改版最新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全册教案教
学设计

教案说明:
本教案是2019年秋审定最新改版教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内容详细环节齐全,可编辑,可直接打印。
本教案还存
在许多不足之处,望广大网 友谨慎下载.




科 : ;
任课班级 : ;
任课教师 : ;


2019年 月 日


2018-2019学年度第 一 学期教学进度表
教学
科目 语文
班级
每周
节数
时间 单元
教科书名新版人教版五年级上
五年级
称及册数 册

总授课
节数

计划实授
出 入
节数 节数
原 因
2
2
2
2
1
1
3
2
2
2
1
3
2
2
2
1



教 学 内 容
1、白鹭





第一单元

2、落花生
3、桂花雨
4、珍珠鸟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
语文园地一








第三单元
第二单元

5、搭石
6、将相和
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习作:“漫画”老师
语文园地二
8、猎人海力布
9、牛郎织女(一)
10、牛郎织女(二)
口语交际:
讲民间故事


习作:缩写故事
语文园地三
快乐读书吧
1
3
1
11、古诗三首
1
2
2
2
1
3





第四单元
12、少年中国说
13、圆明园的毁灭
14、木笛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
语文园地四



期中考试
期中考试
8
2018-2019学年度第 一 学期教学进度表
教学
科目 语文
班级
每周
节数
教科书名称
五年级
及册数

总授课
节数
新版人教版五年级
上册


计划授
节数 节

2
2
2

时间
出 入
原 因
单元 教 学 内 容

十一
十二
第五单元
15、太阳
16、松鼠
习作例文:



习作:介绍一种事物
1
17、慈母情深
2
2
2
1
1
3
1
2
2
2
1
3
2
2
2
1
1
3




十二
十三

第六单元
18、父爱之舟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
习作:我想对您说
语文园地六
20、古诗三首

十四
十五

第七单元
21、四季之美
22、鸟的天堂
23、月迹
习作: 即景
语文园地七
24、古人谈读书

十六
十七

第八单元
25、忆读书
26、我的“长生果”
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
习作:推荐一本书
语文园地八

二十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10





白鹭
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等7个生字,会写“鹤、宜” 等10个字。掌握“精巧、配合”等18个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 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
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通过对比的手法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
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 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
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一课时
一、谜语引入,介绍资料。(出示课件2)
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大 家猜一则谜语,这是一首古诗。“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
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对,是白鹭,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出
示白鹭的图片)今天我们 就学习现代杰出文学家郭沫若的《白鹭》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郭沫若吗?(板
书:白鹭)
2.展示交流有关郭沫若的资料。(出示课件3)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 贞,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
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 乐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出版第
一部诗集《女神》。代 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剧本《屈原》、《蔡文姬》等。
本文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篇》, 写于1942年10月31日。《白鹭》也作《鹭鸶》。白鹭就是鹭鸶,它
是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腿长 ,能涉水捕鱼虾等。
3.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运用谜语引入,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增加学生的诗歌积累。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出示课件4)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带着以下问题默读课文:(出示课件5)
(1)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2)作者描绘了几幅图?分别给这几幅图取一个名字。
(3)作者对白鹭是怎样的情感?你能找出相应的句子吗?
(4)你能给课文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非常重要,这是 在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同时也是在扫清阅读的障碍,为接下来的
理解分析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交流自学成果,解决问题。
师:这篇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这个特点希望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总结出来。
(板书:白鹭-----外形美)
作者描绘了几幅图?你分别给它们取了什么名字?
(板书:清田独钓图。(出示课件7)
清晨望哨图(出示课件8)
黄昏低飞图。(出示课件9)
我们可以给课文分成几部分?
生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师总结:
这篇散文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总体介绍白鹭的美。
第二部分(2-10)从不同方面介绍白鹭的美。
第三部分(11)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再次表达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 环节,是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下一环节的教学打下基
础。】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白鹭,明白了白鹭的美,体会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可以说,这一课是很有收获
的。
六、布置作业。
1.掌握课后生字词。
2.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背诵优美的段落,让学生积累优美的语句,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 素养,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爱
好。】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读拼音,写字词。
1.这个xiá zi( )里装着一只kǒu shào( ),那是老师送给我的礼物。
2.这里的水是清澄的,因此,bái hè( )非常喜欢在这里停留。
二、选词填空。
嗜好 爱好
1.打篮球是我的( ),因为打篮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增进大家的友谊。
2.他有吸烟这个不良( ),因此身体很不好。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四、“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说说你对这句话的感受。
【答案】
一、1.匣子 口哨 2.白鹤
二、1.爱好 2.嗜好
三、1.我们 祖国的花朵


2.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四、示例:美往往蕴含在常见的事物中,我们 往往因为常见而忽略。我们应该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常
见事物中的美。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白鹭》这篇文章。(板书:白鹭)
2.听写词语,订正。(出示课件12)
精巧 配合 身段 生硬 寻常 常见
忘却 流线型 结构 青色 清晨 安稳 悠然 黄昏 恩惠 美中不足 散文诗
3.抽查背诵。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能有效地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把握情况,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
二、深读课文,体会情感。
师:在上一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已经知道这篇文章描写了白鹭的美 ,那么,作者是如何体现白鹭的美的?
就让我们深入阅读课文,去感受一下。
重点句子解析。(出示课件13)
① 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运用比喻句,从总体上赞美白鹭的美。用“诗”来比喻,新奇,贴切,耐人寻味。
板书:精巧的诗
② 鹭“色素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
者对此是如何评价的?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板书:色素美:雪白 铁色 青色
评价: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句话说明了白鹭颜色的恰到好处。
③ 鹭“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
者对此是如何评价的?(出示课件14)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板书:身段美:流线型结构,长喙,脚。
评价: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这句话说明了白鹭身段美得恰到好处。
④白鹤、朱鹭、苍鹭与它相比呢?
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
朱鹭、苍鹭:太大了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这是把白鹭和白 鹤、朱鹭、苍鹭进行了对比,写出了白鹭无论色素的配合,还是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的
特点,突出了白 鹭的美。
⑤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作者告诉我们怎样的哲理?(出示课件15)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美往往蕴含在生活中,蕴含在我们常见的事物中,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就会发现寻常事物中那独特的美。
⑥现在我们认真品味描绘白鹭的三幅图,看看作者是怎样直接描绘白鹭的美的。(出示课件18-20)
图画之美:清田独钓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图画美”的?
(板书:图画美)
师生共同总结:借助插图,我们可以感受到图画之美。田为镜匣,白鹭为主体,好一幅水墨丹青。
悠然之美:清晨望哨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白鹭的“悠然之美”的?
(板书:悠然美)
师生共同总结:描绘的背景----清晨;描绘的状态---- 悠然,这是其他鸟儿没有的,是白鹭独特的。
清澄之美:黄昏低飞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绘白鹭的“清澄之美”的?
(板书:清澄美)
师生共同总结:
背景---黄昏
状态----低飞
感觉:乡居生活的一种恩惠
【设计意图:通过对重点句子的把握,体会白鹭的美,感受作者对 白鹭的喜爱之情,从而明白作者的写作
意图。】
三、合作探究,把握主旨。
(学生讨论总结,教师引导指正)
1.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21)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板书: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喜爱赞美 < br>开头句的比喻旨在点出作者的发现,引出下文;结尾的两个比喻是对全文的总结,在上文描写的基础上进< br>一步揭示出白鹭美的本质。
2.通读课文。
这篇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出示课件22)
这篇散文通过对白鹭的歌颂,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板书:喜爱赞美
3.从这个感悟中,你在生活中能发现常见的美吗?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把握主 旨,既能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又能提高参与度,同时还能让学
生从别人身上学到解决这类题目的方法。 】
四、小结。
郭沫若先生的这篇文章清纯自然,富有情趣。作者通过对形象和色彩的刻画, 描写出白鹭独特的美,同时
运用新颖、贴切的比喻,使白鹭的形象鲜明生动,使文章清丽悠远,富有浓浓 的诗情画意。
五、布置作业。
运用本课学习的对比的手法,写一写你熟悉的事物。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是我们的目标,设计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们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以加
深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提高写作能力。】
板书内容:
【板书设计】
色素美:雪白 铁色 青色
外形美
白鹭(精巧的诗) 身段美:流线型结构、
长喙、脚 (韵在骨子里的散
图画美--- 清田独钓图 文诗)---喜爱
悠然美--- 清晨望哨图 赞美


清澄美---黄昏低飞图

课堂作业新设计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选字组词,在所选的字的下面打√。
镶(嵌 倩) 适(宜 以) 白(鹤 贺) (兼 嫌)气
..
二、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
2.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
..
3.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它却很悠然。( )
..
三、选择题。
1.对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A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白鹭的精致,体现作者对白鹭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B运用拟人的修辞描写了白鹭的精致,体现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2.“白鹤太大而嫌生硬 ,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这
句话运用了( )的写作手法。
A比喻 B对比 C拟人
【答案】
一、嵌 宜 鹤 嫌
二、1.适合 2.平常 3.悠闲
三、1.A 2.B
教学反思:
1.这篇文章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诗,我注重学生的朗读。通过朗读,感受语言 美,感受意境美,激发学
生对美的感受,从而使学生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2.不足之处在于,在教学过程中,对个别学生关注较少,造成他们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在讲解 课
文的写作手法时一带而过,部分同学不能很好把握。
总之,我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在 今后教学中,要在注重朗读的基础上,训练学生不同形式的阅读方
式,比如默读,希望这样能加快阅读速 度而且能更快地理解课文。同时我还要多多关注这些学困生,使他
们能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备课素材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 课的课文。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
白鹭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这篇课文其实是告诉同学们,要善于在寻常事物中发现美,让同学们明白美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善于发现美。
【作者介绍】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 尚武,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
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科 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 、苏
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郭沫若的作品有:散文集《长春集》、《潮汐集》、新诗集《女神》;《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等。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散文: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 体裁。特点是“形散而神聚”。“形
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 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
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 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
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 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
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白鹭:又名小白鹭,是白鹭属的一种鸟类。白鹭和雪鹭体形小,以各种小鱼、黄鳝、泥鳅、蛙等动物
性食 物为食,也吃少量谷物等植物性食物。
朱鹭:朱鹮的别名,属于鹮科, 全长79厘米左右,体重 约1.8千克。体羽白色,羽基微染粉红色。
嘴细长而末端下弯。朱鹮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可谓稀世 珍禽,至本世纪70年代野外已无踪影。
至1995年,我国的野生朱鹮种群约35只,饲养种群有25 只,为拯救这一珍禽带来了希望。
苍鹭:(学名:Ardea cinerea)又称灰鹭,是欧 亚大陆与非洲大陆的湿地中极为常见的水鸟。身
体细瘦。分布于非洲、马达加斯加、欧亚大陆,从英伦三 岛往东到远东海岸和萨哈林岛和日本,往南
到朝鲜、蒙古、伊拉克、伊朗、印度、中国和中南半岛一些国 家。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读拼音,写词语。
1.这里四季如春,很shì yí( )休养。
2.我们欣喜地发现,bái hè( )的数量增加了,这说明我们的环境变得更好了。
3.他把这张珍贵的照片放进xiànɡ kuànɡ( )里,保存起来。
二、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陪合 口哨
B韵味 朱红
C清澄 歉气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精致、巧妙( )
2.大体很好,但还有不足。( )
3.安闲、闲适的样子。( )
4.普通,一般。( )
四、完成下列练习。
1.“白鹤太大而嫌生硬, 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这
句话运用了________ ______的手法,突出了白鹭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整个的田便成了一 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表现出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表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五、课文整体梳理。
这篇文章描绘了 白鹭独特的美,作者描绘了三幅画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白鹭的_________和_______ _______之情。
六、重点段落品析。
①色素的配(pèi bèi)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yì yí)。
..
②白鹤太大而嫌(jián xián)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

不寻常了。 < br>③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
分 则嫌短,素之一分则嫌白,黛之一分则嫌黑。





1.划去括号里加点字错误的音节。
2.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和下列哪个词语相呼应( )。
A适宜 B配合 C寻常
3.第③段从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等几个方面介绍白鹭,体现白鹭的美。

思维创新大拓展
七、白鹭是那样惹人喜爱,我们应该怎样去保护它们呢?请说说你的建议吧。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 适宜 2.白鹤 3.相框
二、B
三、1.精致 2.美中不足 3.悠然 4.寻常
四、1.对比 大小适宜 2.比喻 田园之美 喜爱
五、图画之美 悠然之美 清澄之美 赞美 喜爱
六、1.bèi yì jián 2.A
3.蓑毛 流线型结构 长喙 脚
七、示例:我们可以建立白鹭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禁止人们伤害它们,给它们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 ,
让它们健康成长。
落花生
教学目标:
1.认识“榨、榴”等·6个生 字,会写“亩、播”等8个生字;掌握“便”这个多音字,理解“便宜、爱
慕”等词语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句,把握课文内容。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 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
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的道理。学习对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对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课 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
体面, 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谜语导入: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打一物)
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生猜谜语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落花生)
3.作者简介:许地山,(1894年 2月3日-1941年8月4日),名赞堃(kūn),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古
时“华”同“花”,所 以也叫落花生),籍贯广东揭阳。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许地山是中国现代
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
主要著作有《危巢坠简》《空山灵雨》《道教史》《达衷集》《 印度文学》;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
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
4.“落花生”就 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
谁来谈一谈?(出 示课件2)
5.过渡: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设计意图】运用谜语导入,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增加学生的诗歌积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课件3)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
3.借助多媒体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可指名读、齐读、分行、分组比赛读)。
4.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评议读的情况。
(出示课件4)
5.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花生讲了哪些事?
(①种花生、收花生。②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收获节做了准备。③吃花生时的议论。)
教师:按照课文讲的这三件事,我们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来理解。
生讨论,并回答,师总结:
第一部分(1)写“我们”按照母亲的吩咐开辟空地种花生,居然收获了。
第二部分(2)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定下过节的地点。
第三部分(3—15)写“我们”和父亲吃花生、议花生的过程。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非常 重要,这是在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同时也是在扫清阅读的障碍,为接下来的
理解分析课文打下坚实的基 础。】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二部分(出示课件5)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汇报交流。(出示课件6)
(1)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2)质疑、解疑。
①“开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开发”出一块空地?
②“居然”一词怎么理解?你能找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吗?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下一环节的教学打下基
础。】
四、布置作业
1.会写课后10个生字。
2.熟读课文。
3.预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做到有的放矢,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音节。
1.我现在不方便(biàn pián)把进价告诉你,不过这件商品已经非常便(biàn pián)宜了。
..
2.花生可以榨(zhá zhà)油,还能做出各种美味来,用途真的很多。

二、辨字组词。
亩( ) 播( ) 亭( )
母( ) 翻( ) 停( )


三、用下列加点词语造句。
1.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没过几个月,花生居然收获了。
..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 biàn pián 2. zhà
二、一亩 播种 亭子
母亲 翻开 停止
三、1.我们要保护动物,不要伤害它们。
2.我居然也能做出可口的饭菜,真是太神奇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交代探究目标
1.回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2 .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弄清作者对花生为什么有着特殊的感情,
还要学习作 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置,既能回忆巩固上节课的内容,又能让学生明白 这节课的重点,有的放矢。】
二、深入探究课文的第三部分(出示课件7)
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部分课文讲了几层意思?
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3-11自然段 )讲议论花生的好处。第二层(12-15自然段)讲从
谈花生到论人生。
2.自读课文 ,画出父亲说的话,谈谈你的理解,体会文中对花生好处的议论以及从谈花生怎么
到论人生。(出示课件 8)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出示课件9)
(l)体会第一层意思(重点理解父亲的话)
①出示父亲的话。
②指名读父亲的话,然后完成如下填空:(出示课件10)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_______、
__ _____、______让人一见就________,但是和________相比,还是_______最 可贵。
③分析父亲的话,学生议答。(出示课件11)
a.“爱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爱慕之心”?
b.父亲有没有产生爱慕之心?父亲对什么产生了爱慕之心?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c.什么是“最可贵”?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
(板书:默默无闻地奉献最可贵) < br>(引导学生理解苹果、桃子、石榴高挂枝头,炫耀自己,而花生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具有藏< br>而不露的美德。)
d.学生再次读父亲的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出示课件12)
(a)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b)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c)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板书:对比的手法:落花生和桃子、石榴等对比。
师:对比 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
在一起作比较 ,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
突出被表现事物的 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出示课件13)④教师:本课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 石榴、苹果相比,是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
这一点来比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不 是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
实际用处。
⑤生活中有没有其他事物让人一见就生 爱慕之心的?有没有其他事物具有花生这样的品质?你
能用上“爱慕”一词说一说吗?
(2)体会第二层意思
过渡:父亲给我们点出了花生有别于桃子、石榴、苹果的特点,父亲仅仅是说花生吗?
(出示课件14)
①出示父亲的话。
②学生齐读,谈理解。
(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 是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
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 ,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
的人。)
③教师: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了吗?从哪儿看出来?
④理解“我”说的话:
a.齐读
b.讨论交流
“体面”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什么是“有用的人”?“有用的人”和花生有什么
联系?
c.你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请说一说。
d.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部分。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三、分清课文的主次
1.按课文叙述的顺序填空,再说说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思考练习2)(出示课件15)
种花生→()→()→()
(板书:收花生 品花生 评花生)
2.思 考: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
从谈花生到论人生 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设计意图:采用理解重点词语、重点句子的方式,使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受到启发。】
四、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
3.总结:课文讲了一家人过花 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说明要做
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 没有好处的人。课文在讲述的时候主次分明,把次要内容
写得比较简略,把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正是 由于围绕主要意思来写,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
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 寻味的哲理。今后我们在读文章或写文章的时候
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
【设计意图:分角色 朗读课文,有助于让学生把握内容,明确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并且从中受到启发。】
五、延伸拓展
人们常常从某种事物的特点上,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种常见的事物为例,说说你体会到的道
理吗?


【设计意图:设计“拓展延伸”这个环节既能巩固这节课所学的知识, 又能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悟或体会
加深理解,运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学生的能力。】
板书内容:
【板书设计】
收花生
落花生 品花生 默默无闻地奉献最可贵
评花生——对比(桃子、石榴等)

课堂作业新设计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组成词语。
(浇 饶)水 (吩 粉)咐 爱(暮 慕) 高(矮 委)
二、选词填空。
居然 必然
1.人生道路上( )会遇到挫折,我们要乐观面对。
2.这道题他( )做对了,太出乎意料了。
三、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A做人不能炫耀自己,要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
B要做一个能挣钱的人。
C要做一个会做事的人。
四、请参照文中对比的写法,写一种你喜欢的事物。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浇 吩 慕 矮
二、1.必然 2.居然
三、A
四、示例:我喜欢梅花。它不像桃花、杏花那样喜欢热闹,也不像荷花那样高傲,它有 自己的风骨,
它用严寒磨炼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教学反思:
1.在这篇文章 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他们合作的精神,同时,我也注重发挥他
们的主观能动 性,提高他们的参与度,让他们知道自己才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2.这篇文章非常富有教育意义,而 这教育意义则蕴含在人物的语言中,因此,我注重通过朗读来让学生体
会这种教育意义,通过把握重点词 句让学生受到启发,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同时,我还设计“分角色朗读”
这样的环节来加深学生对这种教 育意义的理解。
3.不足之处在于,对本课的生字教学,我没有作为重点去把握,而是一带而过,使部 分学生对生字掌握不
够牢固。
总之,需要改进的还很多,我要多吸取别人的经验,不断实践、 不断反思,争取让自己有个较大幅度的提
高。
备课素材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落花生》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课,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许地山是我国现 代著名作家,学者。
《落花生》是许地山的著名散文,这篇文章抒情性不强,主要部分是以“实录”的对 话形式出现,主
要通过描写父亲对花生的谈论,赞扬了一切“默默无闻,为人民多做好事,对社会做出贡 献”的人,
说明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作者介绍】
许地山 (1894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名赞堃,字 地山,笔名落华生(古时“华”同
“花”,所以也叫落花生),籍贯广东揭阳。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 庭。许地山是中国现代著名小
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在梵文、宗教方面亦 有研究硕果。1917年考入
北京大学文学院,1926年毕业并留校任教。期间与瞿秋白、郑振铎等人 联合主办《新社会》旬刊,积
极宣传革命。“五·四”运动前后从事文学活动,后转入英国牛津大学曼斯 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学、印
度哲学、梵文等。1935年应聘为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遂举家迁往香港 。在港期间曾兼任香港中
英文化协会主席。一生著作颇多,有《花》《落花生》等。
许地山一 生创作的文学作品多以闽、台、粤和东南亚、印度为背景,主要著作有《危巢坠简》《空山
灵雨》;译著 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落花生 :花生。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为荚果,果壳的颜色多为黄白色,也有黄褐色、褐色或黄色。
花生果壳内 的种子通称为花生米或花生仁,是生产食用植物油的原料,花生米可以加工成副食品。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读拼音,写词语。
1.一到春天,农民伯伯就开始耕地、bō zhǒng( )、jiāo shuǐ( ),期待秋天
有更好的收获。
2.妈妈fēn fu( )我去那座tíng zi( )里等着她,不要乱跑。

二、用斜线划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1.花生不但味道很美,而且价格便(pián biàn)宜。
2.我家楼下是超市,买东西很方便(pián biàn)。


3.我们家的后院有半亩空(kōng kòng)地。

4.山里的空(kōng kòng )气真好。
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 )
..
2.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
..
3.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
..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花生味道很美。
花生可以榨油。(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虽然不好看,但是很有用。(用加点的词语连成一句话)
....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父亲说:“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改为转述句)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五、课文整体梳理。





这篇文章运用___________的手法,通过描写花生的____ _____、_________的特点,点明要做
_________,不要做只讲_______而 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六、重点段落品析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选文最主要运用了( )描写的方法。
A语言 B动作 C心理
2.用文中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思维创新大拓展
七、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人,他们像“花 生”那样,默默无闻地做着贡献。请你代表大家表达对他们
的赞美之情吧。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播种 浇水 2.吩咐 亭子
二、àn án 3.kōng 4.kòng
三、1.开垦 2.竟然 3.爱戴
四、1.花生不仅味道很美,还可以榨油。
2.虽然我们距离很远,但是我们的心离得很近。
3.父亲说,这是他对我们的希望。
五、借物喻人 朴实 默默无闻 有用 体面
六、1.A 2.她虽然表情冷冷的,可是心地很善良。
3.做人要朴实,要做有用的人,要对社会、对他人有好处。
七、示例:你们虽然没有华丽的 外表,没有豪言壮语,但是你们是那样伟大,那样值得敬佩。我要向
你们学习,也做一个这样的人。

桂花雨
教学目标:
1.认识“箩、杭”这两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个生字,理解“至少、完整”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留恋童年,思念家乡的思想情感。
3.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思乡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留恋童年,思念家乡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思乡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过李白的诗《静夜思》(出示课件2), 我们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通过“月”这件事
物来表达思乡之情。是啊,人们往往把思乡之情寄托于一 件事物,今天,我们就看看作者琦君是怎样把思
乡之情寄托于“桂花雨”的吧!(板书:桂花雨)(出示 课件3)作者简介:琦君(1917-2006),名潘希
真,浙江温州市瓯海区人。有散文集、小说集 及儿童文学作品40余本,主要著作有《永是有情人》《水是
故乡甜》《万水千山师友情》《细雨灯花落 》等。
【设计意图:运用诗歌导入,既能复习学过的知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文学常识,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二、初读课文(出示课件4)
1.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理解其含义。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通过“桂花雨”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事?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我们可以 把课文分成几部分?(出示
课件5)
2.小组交流、讨论。
师:请同学们展示交流、讨论的成果。
过渡语:要想整体把握一篇文章,我们首先要把握这篇 文章的结构。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三部分:(出示课
件6)
第一部分介绍桂花开放的时间,描写桂花树的样子。
第二部分具体回忆了家乡院子里桂花开放的情形,细致地描写了“我”和母亲摇桂花的情景。
第三部分描写了杭州一座小山上的桂花,将它与家乡的院子里的桂花比较,再次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怀
念。
过渡语: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课件7)课文主要写了“摇桂花”这件事。
(板书:爱桂花——摇桂花——思桂花
【设计意图:设计初读课文这个环节,既能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
四、从具体事件入手,详细把握课文内容。
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认真阅读课文。
1.作者写爱桂花,喜爱它的什么?
2.作者写摇桂花过程中,主要介绍了什么?里面包含了怎样的感情?
3.作者又是通过哪几件事体现思桂花的?
生答,师总结
板书:
爱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
摇桂花——桂花盛开,香气四溢
摇落桂花,如雨飘下
一年四季,香甜生活
充满欢乐
思桂花——杭州赏桂花 给母亲带桂花
又现故乡桂花情
深埋心中
四、作业布置。


1.听写本课生字。
2.收集有关“乡愁”的句子。
【设计意图: 整体感知课文,有助于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小组交流讨论,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度,
提高学生兴 趣。】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读拼音,写字词。
1.我非常喜欢lán huā( ),喜欢它那优雅的外形,幽幽的香气。
2.这个卖dà bǐnɡ( )的pó po( )非常慈祥。
3.你越动,它就chán( )得越紧。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1.我喜欢的是桂花。( )
..
2.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 )
..
3.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 )
..
三、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
四、下面没有在文中出现过的事是( )。
A摘桂花 B摇桂花 C思桂花 D捡桂花
【答案】
一、1.兰花 2.大饼 婆婆 3.缠
二、1.厌恶 2.放心 3.残缺
三、只要我们保护环境,大自然就会给我们许多惊喜。
她心地善良,所以她经常帮助别人。
四、A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桂花雨》这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这篇课文承载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听写生字词。
桂花 木兰花 台风 糕饼 至少 完整 茶叶 箩筐 婆婆 浸入 尤其 缠着
请小组长看小组同学的听写情况并向老师汇报。)
【设计意图:设计复习导入这个环节,能复 习上节课的内容,并加以巩固,同时对这节课是一个有效的衔
接。】
【设计意图:听写这个环 节的设计,能检验同学对上节课所学生字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能检查学生课下学
习的情况。】
三、精读课文,深入领悟。(出示课件12)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思考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并画出有关的词句。
2、将你找出的句子有感情地读给同桌听。
3、重点品味摇桂花的乐趣。(出示课件13)
思考:(1)为什么说“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2)理解 “总是”。
生答,师总结:“总是”一词体现出“我”对摇桂花的喜爱之情。
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生答,师总结:“乐”字体现出“ 我”对摇桂花的喜爱之情;“使劲”写出了“我”摇桂花的状态。这句
话是“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的具体化。
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边自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指名读,其他学生闭眼想象。
指名说说想象的情景。
再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老师随机指导)
齐读。
引导学生理解:摇桂花带给“我”的乐趣,以及长大后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
【设计意图:把重 点句子的理解作为重点,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把握作者的思乡情感,并给学生带来深切的
体验。综合采用各 种阅读方式,有利于学生更深地把握课文内容,加深情感体验。】
四、对比阅读,反复体会
1、反复读读“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和同桌讨论一下对这句话的
理解。
生答,师总结:这是母亲内心的感受,因为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和母亲朝夕相处,母亲对它有着 深厚的感情,
母亲是用感情体味两地桂花的,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感受。
2、浏览全文,找理由说说:你认为家乡桂花香还是杭州桂花香?品读,体会家乡桂花的香。
生答: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师总结:这些句子具体描写了故乡桂花的香。觉得故乡 桂花香,是因为“我”的母亲对故乡院子里的桂花
有感情,所以觉得它更香一些。
(1)哪个字突出地说明桂花的香气呢?
(2)指导朗读,指名读,小组读。
3、 杭州的桂花香,找出相关的句子。
4、 事实上,桂花的香气是一样的,甚至,杭州小山因为桂树多, 更显得香气浓郁些。而母亲为什么还要
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生答,师总结:
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 ;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
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了她全部的 生活。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
花树,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吗?从中,我们不 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
分量。
这里运用对比的写法,体现出母亲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
5、 母亲的这种情感,这份情怀,无疑也感染了作者。体会“于是,我又想起了我在故乡童年时代的“ 摇
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生答,师总结
作者通过回忆“摇花乐”,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板书:点点桂花雨 片片思乡情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把握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子,体会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令我们感动。
六、布置作业。
1.把喜欢的句子、段落背一背,并抄下来。
2.写一写,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记录下难以忘怀的人或事。
【设计意图: “写一写”这个环节是让学生把所学运用到实际的一个有效的办法,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爱桂花 --------喜欢它迷人的香气
桂花盛开,香气四溢
摇桂花 摇落桂花,如雨飘下 充满欢乐
一年四季,香甜生活 点点桂花雨
桂花雨 片片思乡情
杭州赏桂花
思桂花 给母亲带桂花 深埋心中
又现故乡桂花情
课堂作业新设计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选字组词,在所选的字后面打√。
(箩 萝)筐 (羔 糕)点 (缠 庙)住
二、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
..
2.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 )
..
3.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
..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桂花雨》这篇文章,描写了桂花飘落的优美样子,点明家乡的桂花很多。( )
2 .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告诉我们,家乡的桂花比别的
地方 的桂花要香,因为,家乡的桂花品质好。( )
【答案】
一、箩 糕 缠
二、1.开放 2.担忧 3.姿势
三、1.× 2.×
教学反思 < br>1.《桂花雨》是一篇充满着浓浓思乡情感的优美散文,文中弥漫着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家乡的美好回忆。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验摇桂花的乐趣,并从中体会对家乡、对母亲的怀念。在这篇文章的教
学中,我抓住“摇桂花”这一重点内容,通过重点句子的阅读和理解,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快乐的心情,
并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会作者的思乡情感,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2.在教学过程中, 我还从母亲的语言等描写入手,让学生们反复朗读,从而体句子中蕴含的浓浓的
思乡之情。
美 中不足的是对于有些地方,我管得过多,引导得过多。在引导过程中,往往我说了一半,学生们就能给
出 正确答案。这是我的不足,我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要相信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完美地解决问
题 。
备课素材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桂花雨》是琦君写的一篇优美散 文。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描写了在家乡摇落桂花时
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 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作者介绍】
琦君(1917-2006),名潘 希真,浙江温州市瓯海区人。曾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
系教授。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 学作品40余本,主要著作有《永是有情人》《水是故乡甜》《万
水千山师友情》《三更有梦书当枕》《 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母亲的金手表》。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桂 花: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是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与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桂
花清可 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尤其是仲秋时节,丛桂怒放,夜静月圆之际,把酒赏桂,清香扑
鼻,令人神 清气爽。在中国古代的咏花诗词中,咏桂之作的数量颇为可观。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读拼音,写词语。
1.我用zhú luó( )把pó po( )送给我的bǐng gān ( )和gāo di
ǎn( )带回家。
2.家里的水管漏了,家具都jìn pào( )在水里。
二、选词填空。
姿态 姿势
1.兰花的( )非常优雅、迷人。
2.他摆出这个( )是想告诉大家,他不同意这样做。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
1.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用加点词语造句)
...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改为肯定句)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改为反问句)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根据课文填空。
这篇文章以________为载体 ,通过描写摇桂花、思桂花,来表达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重点句段品析。
(瑶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佳 桂)花呢?”母
亲说: “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
赶紧叫大 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
我们满头满 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1.划去括号内错误的字。
2.选文讲的是_________,一个_____字准确地表现出了作者当时高兴的心情。
3.选文哪句话点明了课题?用横线画出来。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请写出你熟悉的一首思念家乡的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
参考答案
一、1.竹箩 婆婆 饼干 糕点
2.浸泡
二、1.姿态 2.姿势
三、1.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不会放弃学习。


2.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里的。
3.这里的桂花再香,怎么能比得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呢?
四、桂花 思念家乡
五、1.瑶 佳 2.摇桂花 乐
3.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六、示例: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珍珠鸟
教学目标:
1.认识“蔓、幽”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练习快速默 读课文,提高默读能力,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
激发学生爱 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提高默读能力,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
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哪些同学家里养了小动物? 谁来说说你和家中的小动物是怎样相处的?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只珍珠鸟。(出
示课件1)
小小的珍珠鸟可爱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叫《珍珠鸟》。 (板书:珍珠鸟)
【设计意图:用问题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课件4)
1.学生默读课文,扫清生字词的障碍,正确认读10个生字。
2.浏览课文,思考:从哪 里可以看出怕人的珍珠鸟后来会一点都不害怕人,而且和作者相处得非常好?这
些变化是怎么来的?从哪 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文章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三、品读课文,尝试回答前面3个问题。 (出示课件5)
1.读课文,说一说: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珍珠鸟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2.找出文中重点句子,深入体会“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合作,探究。 (出示课件6)
1.教师提出参考方向,学生们通过分组合作,讨论探究某一方面,解决文中的难点、疑点。 (1)为什么
文章在起始部分用单独一段强调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
(2)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
(3)为什么写小珍珠鸟啄那些大文豪的名字?这有何用意?
(4)珍珠鸟开始怕人后来不怕人,这是一种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5)“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对全文有什么作用?
2.小组推荐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回答其他组提问,全班讨论。 (出示课件7)
师总结:珍 珠鸟对人的情感经历了怕——喜——近——亲——爱这个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小珍珠鸟对
人的情感变 化, 而这一变化来自于 “信赖”。
(板书:怕——喜——近——亲——爱)
【设计意图 :在提出疑问的前提下,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解决问题,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以及
解决问题的 能力,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
五、回顾全文,有感情地朗读令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体会语言特色。
六、联系生活实际,再次理解课文重点句。 (出示课件8)
板书:“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
作者仅仅是为了给我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吗?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师生交流。
作业布置 (出示课件9)
结合生活实际,把你对“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的理解写下来。
设计意图: 作业的布置,不仅能增加学生的积累,还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加深学生对语言的
理解,并体 会生活中的美好。】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珍珠鸟 怕 喜 近 亲 爱
信赖创造美好
课堂作业新设计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连一连。
màn háo āi xiǎng jiǎn péi móu zā
豪 蔓 享 挨 睑 咂 陪 眸
二、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
( )的丛林 ( )的鸣叫 ( )的绒毛
( )的境界 ( )的吊兰 ( )的球儿
三、对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A信赖能让人心里感到非常美好。
B这是作者的感觉,别人不一定有这种感觉。
【答案】
màn háo āi xiǎng jiǎn péi móu zā

豪 蔓 享 挨 睑 咂 陪 眸
二、幽深 清脆 嫩黄 美好 茂盛 蓬松
教学反思
1.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课文的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一步一步引导学 生理解小珍珠鸟对人的情感的
变化,从而自然而然地揭示“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一主旨, 效果较好。
2.在对主旨的把握上,我主要是通过重点句的分析,让学生理解重点句包含的意思,同时 ,结合课文内容
以及板书,让学生从情感上受到熏陶。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对于个别问题 我统得过死,导致一些同学没有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在今后的教学
中,我要不断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在 学习中超越自我,不断进步。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 珍珠鸟》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篇文章,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冯骥才是我国现代
著名作家。 这篇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作者对珍珠鸟的悉心照顾和真切关爱,让小鸟由怕人到喜人、
近人、亲人、 爱人,最后与人和谐相处的经过,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之间爱的颂歌,并由衷地发出了
“信赖往往能创造 出美好的境界”的感慨。
【作者介绍】
冯骥才:男,1942年出生于天津,祖籍浙 江宁波慈溪县(今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当代著名作
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民间文艺 家,画家。早年在天津从事绘画工作,后专职文学
创作和民间文化研究。他大力推动了很多民间文化保护 宣传工作,创作了大量优秀散文、小说和绘画
作品,有多篇文章入选中小学、大学课本。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珍珠鸟: 金山珍珠的别名,学名叫斑胸草雀,也叫胁草 雀、锦花鸟、锦华鸟、小珍珠、锦花雀
等。原分布于澳洲东部和印尼东部热带森林中。中国大约在二十世 纪七八十年代由澳大利亚引进,现
已繁殖培育出骆驼色、白色、花色等多个品种。这种鸟羽色艳丽,体形 娇小玲珑,叫声细柔,给人以
美的享受,是驰名世界的人工繁育鸟。在国内有些养鸟专著将金山珍珠另立 一种,实质上金山珍珠与
斑胸草雀是同种异名。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豪(háo áo) 享(hēng xiǎng)陪(bèi péi) 睑(jiǎn liǎn)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简易——( ) 茂盛——( )
轻易——( ) 立即——( )
三、我会把句子补充成比喻句。
1.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_____________。
2.它躲进藤蔓,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课文内容梳理。
这篇课文描写了鸟儿对人________的过程,其中包括了怕人、喜 人、近人、爱人,最后与人完全融为
一体的过程,作者不禁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 ____这样的感慨。
五、重点句段品析。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 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
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 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
指。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 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
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 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吓跑它。待一会儿,
扭头看,这小 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
毛盖住。我轻轻抬 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细腻——( ) 友好——( )
2.用横线画出小家伙睡着后的样子。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家伙趴在作者的肩上睡着,足见小家伙对作者的信赖。
B小家伙趴在作者的肩上睡着,说明小家伙太困了。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生活中有很多互相信赖的事让人感动。把你身边的一件关于“信赖”的事情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 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háo xiǎng péi jiǎn
二、简单 茂密 容易 立刻
三、1.一只蓬松的球儿
2.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
四、信任 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五、1.粗糙 敌视
2.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
3.A
六、 我们那里有个卖糖葫芦的摊子。这个摊子上没人看着,你想买糖葫芦,就自己把零钱放在旁边
的盒子里, 然后拿走糖葫芦。虽然没人看着,但是钱从来没少过,糖葫芦也没有被多拿走过。这就是
人与人之间的信 赖。



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制定班级公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建设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2. 引导学生清楚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听取别人的观点。
3. 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制定班级公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培养学生的班集体意识。
教学重点:
清楚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听取别人的观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制定班级公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培养学生的班集体意识。
教具准备:
课件。
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2)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 都是班级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是班级的小主人。为了把我们班建设成一个学习环境
良好、大家团结友爱 的温馨的大家庭,今天,我们就一起制定一个班级公约,让大家一起遵守,让我们班
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板书:制定班级公约)
【设计意图:设置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班级公约的重要性, 同时提高学生主人翁意识,提高学生
的参与兴趣。】
二、合作探究。(出示课件3)
同学们,我们分小组活动制定班级公约。(板书设计:针对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全班讨论班级想
要达到的目标。
备课素材


1.班级公约要根据我们班的实际情况来制定。
2.制定的公约要切实可行,不能好高骛远。
3.每个同学先在纸条上写出两三条自己认为比 较重要的公约内容,然后再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制定一
份,进行全班交流。
4.选择最合适的班级公约,大家共同遵守。
(出示课件4)
【设计意图:设置合 作探究这个环节,既可以明确班级公约的具体要求,又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 能力,提高参与度。】
三、小组汇报,形成公约。(出示课件4)
现在,每个小组把自己制 定的公约向大家展示,注意发言要控制时间,要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读出来。
大家做好笔记,把自己认 为好的内容记下来。最后大家讨论,既总结大家的共同意见,也说明不同意见。
【设计意图:设置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做笔记的习惯。】
四、大家总结,形成公约。
现在,我们班的公约已经形成,希望大家共同遵守,让我们班成为 一个学习环境良好、大家团结友爱的大
家庭。现在老师把班级公约公布如下:
(板书设计:学习方面):(出示课件6)
1. 按时上学,不迟到。
2.上课专心听讲,大胆发言。回答问题声音响亮。
3.课间休息做有益的游戏,不追逐,不打闹。
4. 课后认真复习,按时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纪律方面):(出示课件7)
5. 放学按时回家,少看电视,不玩无益的电脑游戏。
6.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保持教室和包干区的整洁。
7.爱护公物,损坏公物要照价赔偿。
8.保持教室安静。自习课或老师不在的时候,要保持教室安静,讨论问题要小点声,不能打扰到别人。
(板书设计:卫生方面):(出示课件8)
9.值日生每天早晨和中午打扫卫生,保持教室清洁干净。
10.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
总结:
师:我们齐心协力制定了班级公约,希望同学们认真遵守,把我们班变成一个文 明、干净、学习氛围浓
厚的班级。
板书内容
【板书设计】
学习方面
制定班级公约 纪律方面
卫生方面

教学反思:
课后反思:
1.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发挥学生合作意识和 自主学习的精神,通过同学们自己制定班级公约,
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在这节课中,同学们积极思考,认真做笔记,勇于发言,提出不同的看法,能力得到提升。
3.美中不足的是个别同学做的笔记太慢,跟不上全班节奏,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多关注学困生,让他们的能力也有较大幅度地提升。



习作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围绕自己的心爱之物去写习作。
2办一期“我的心爱之物”习作专栏,贴上习作和图片,引导学生之间互相分享交流。
教学重点:
能写清楚心爱之物的外形,得到心爱之物的过程,以及成为自己心爱之物的原因。
教学难点:
能结合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去写习作。
教具准备:
课件。
一、创设情境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钟爱的东西,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呢?是生日时爸爸送 的玩具熊,还是妈妈送的
小白兔?是爷爷奖励你的旱冰鞋,还是妈妈在寒冷的冬夜为你赶织的毛衣?……
今天,我们的习作就是围绕“心爱之物”来写的。现在就让我们写一写“我的心爱之物”吧。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们尽快搜集写作的对象及材料。】
二、审题指导(出示课件2)
1.读题目,你都了解到了什么?
(板书:心爱之物)
2.你认为这次习作的重点应在什么上下功夫?
(板书:心爱之物的外形 心爱之物得到的过程 我和心爱之物之间发生的事)
【设计意图:审题指导这个环节能让学生很快了解题目,把握写作重点。
三、组织材料。(出示课件3,4)
1.想想什么是自己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原因让你对它产生这样的感情。按要求准备。
要求:
(1)说一说它是什么。
(2)说一说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样子的,你和它之间发生过怎样动人的故事。
2.汇报自己的选材。
(1)请习作较好的同学先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
(2)再请中等和有一定困难的学生进行汇报。同学和老师之间进行及时评价,友善地提出不足之处。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指导,让学生明白写作对象及具体要求,同时,通过口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
力。】
四、突破难点(出示课件5)
1.刚才我们已经说过,要写好这篇文的章重 点是写清心爱之物的样子、得到的过程以及你和它之间发生的
故事。怎样把这些写下来,形成一篇文章呢 ?
2.就刚才同学们的故事,大家提出修改方案。
小组进行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3. 教师总结:描写心爱之物样子的时候,我们要抓住它的外形特点进行描写;简要介绍得到它的过程;详细介绍你们之间发生的故事。
(板书设计:心爱之物得到的过程(略写)我和心爱之物之间发生的事(详写))

【设计意图:设计“突破难点”这一环节,除了有利于学生写作之外,还能锻炼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让学生写的文章更加生动具体。】
五、动笔练习(出示课件6)
根据你刚才的材料进行写作练习,注意要把过程写得生动具体。
【设计意图:设计“动笔练习”这个环节,能让学生把理论运用到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小结:(出示课件7)
这节习作课,我们学习了写“我的心爱之物”这样的文章,我 们在介绍自己的心爱之物的时候,要
抓住特点,详略得当,做到中心突出,感情真挚。
板书内容:
【板书设计】
心爱之物的外形
我的心爱之物 心爱之物得到的过程(略写)
我和心爱之物之间发生的事(详写)

教学反思:
习作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 如何才能让学生写好一篇文章,这是值得我深思的问题。在这节课的教学
中,我总结了自己的优缺点:
1.在这节课中,我抓住习作题目,让学生深入了解题目,明确写作目的,在写作中做到有的放矢。
2.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情况,通过设置“组织材料”“突破难点”“动
笔练习”这些环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物可写,有据可依,从而达到预期目的。
3.教学中 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没能及时把握不同学生的写作情况,没能对学生的作品做出及
时评价,希望 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学习用对比的方法描写事物。
2.根据语境理解相同词语的不同意思,并会写句子。
3.积累古诗词。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学习用对比的方法描写事物。
2.积累古诗词。
教学难点:
根据语境理解相同词语的不同意思,并会写句子。
教具准备:
课件。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这一单元学完了,现在,我 们来到了语文园地这个版块,就让我们进入语文园地一,去汲取里面
的营养吧。(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一 )
【设计意图:通过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交流平台
同学们,学习了这一单元,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和大家交流一下吧?(出示课件2)
(板书设计:完成填空)。
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描写________的,文章或蕴含着浓浓 的感情,或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就像
________(作者)的桂花雨,不仅带给她许多童年的快 乐的回忆,还寄托了她浓浓的___________之
情,让人深受感动;《落花生》中,用花生__ 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来说明做人的道理;《白
鹭》一文让人在体会白鹭美的 同时,明白了美就蕴含在则体现出___________的快乐与美好。
(事物 琦君 思乡 朴实无华 用处很多 平常 信任)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能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课文内容,对本单元的内容有个整体的认识。】
2.词句段运用(出示课件3)
(1) 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它们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a.大声朗读书中的句子。
b.思考并说一说你是怎样发现它们写法上的相似之处的。
c.运用这种写法,你也写一段话吧。
生总结句子的写法(出示课件4)
师:同学们说得 对,这两个句子都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对比,体现出
花生的朴实无华 ;把白鹭和“白鹤、苍鹭”对比,体现出白鹭的“一切都很适宜”的特点。
对比描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 写法,这种写法能突出事物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要学习这种写
法,并运用到我们的写作中 去。
(板书设计:对比的写作手法)
(2)比较每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根据要求用“温和”写句子。(出示课件5)
a.读句子,理解加点词语的不同意思。
b.理解“温和”的不同含义,并造句。
c.把你知道的不同语境中有时意思不同的词语写出一个。
师: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
开辟:在第一句中是“开垦荒地”的意思,指 “我们”一家人把荒着的土地开垦出来中花生;在第二句中
的意思为“创立、创设”,指人工智能的出现 ,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姿态:在第一句中的意思是“物体呈现的样子”,指梅树枝条 特殊的样子;在第二句中是“风格,气度”,
指人们所呈现出来的精神。
温和 (形容气候)这里常年气候温和,很少有恶劣天气。
(形容性格)他性格温和,对人很好。
例:精神一词,有时指“活跃,有生气”。例句:这孩子真精神。
精神一词还有“宗旨、主要的意义”的意思。例句:我们要领会文件的精神。
师总结:通过练 习,我们发现,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会有不同的含义,因此,我们在理解词语意思
的时候,要联系 上下文,这样理解起来会更准确。
(板书设计:相同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含义)
【设计 意图:让学生通过朗读句子,发现句子中使用的类似的写作方法,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句子含义的理
解,同 时还能理解这种写作方法。】
3.日积月累。(出示课件7)
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1)朗读这首诗。
(2)简介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
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 br>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有《李太白集》传世。诗 作多为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
《梁甫吟》《早发白帝城》 等。
(3)写作背景
李白寓居安陆期间,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两人很快成了挚友。 开元十八年(730年)三月,
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 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
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4)(板书设计: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出示课件9)
老朋友在黄鹤楼 与我辞别,在烟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见浩浩荡
荡的长江向天边 流去。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游历期间的作品,写出了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
出了祖国河山的 壮丽美好。
(5)学生读读背背
(6)测试学生背诵情况,并设情境练习。
(出示课件10)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多义词——同一个词 在不同语境中会有不同的意思,
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出示课件11)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一种写作方法,明白了相同 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含义,还学习了一首
古诗,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 题。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完成填空
语文园地一 对比的写作手法
相同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含义
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教学反思:
1.在本课的 教学中,我注重了知识的落实,在扎实上下了功夫,进行了拓展,并设计了合理的练习形式,
降低了学生 学习的难度,如在“词句段”的练习中,我设计了让学生根据不同语境造句的环节,让他们循
序渐进地掌 握了知识。
2.在“日积月累”的授课中,由于学生对这首诗很陌生,所以,我通过朗读、讲解,让他 们身临其境地去
体会,去感悟,这样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就理解了古诗的意思,背诵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美中不足的是,在讲授“对比”的写法时,讲得不够详细,没有照顾到学困生的接受能力,因此,有的同
学没能牢固地掌握这种写法。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有较大幅度地提高。
课堂作业新设计
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并讲讲这首诗的大概意思。
答案:
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鲜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 逝,只看见浩浩荡
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备课素材
古诗相关资料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不详 (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
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 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
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 ,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
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 王孟”。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送别诗。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 其所以如此,
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 繁华的地
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李白是 那样
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李白心
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在一片美景之中送别友人,真是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美景令人悦目,送别却令人伤怀,以景见情,含蓄深厚,有如弦外之音,达到
使人 神往,低徊遐想的艺术效果。
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 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
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将目 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
神地表现出来了。获取更多资源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小学名师联盟



搭石
教学目标:
1.认识“间、谴”等7个生字,会写“汛 、挽”等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间”,理解“无名、汛期”等
词语。
2.快速阅读课文,不回读。从具体事件中,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受到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点:
快速阅读课文,不回读。从具体事件中,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受到熏陶。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第一课时
一、出示题目,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读一下课题,并说出你们的问题。 (出示课件1)同学们想知道什么是搭石吗?它有什么用呢?
搭石承载了哪些美德?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 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板书:搭石)
【设计意图:用问题导入,能激发学生兴趣,引发他们一探究竟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速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且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出示课件2)
1.各小组自学生字词,对易错字词互相提醒。
2.互读。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读,互相纠正读音。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出示课件3)


谴责 俗语 协调有序 人影绰绰 理所当然 汛期
三、精读课文,解决问题
1.学习第一自然段。
生自由读。(出示课件4) 师:(1)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明白什么是搭石了吗?人们是怎样挑选、摆放搭石的?从文中找出重点词语< br>理解体会。
平整方正 二尺左右的间隔摆放
(2)从这些搭石的挑选和摆放,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乡亲们的善良、质朴。
师小结: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找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距离摆放搭石,让人们从
上面 平稳地过去。从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乡亲们的善良与质朴。
2.学习2-4自然段。(出示课件5)
(1)指名读这三个自然段,同学们边听边想,说说你都看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
(2)“风景”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搭石构成家乡一道风景呢?
生读,师总结:
风景是指美丽的地方。文中哪些地方描写了家乡搭石的“美”?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好好体会家乡
的 搭石到底美在哪里。我们下节课来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设计精读课文这个环节,目的是培养学 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自由学习的基础上,学
会独立解决问题。】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带着上面的问题朗读课文。
3.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读拼音,写词语。
1.xùn qī( )就要来了,请大家做好准备。
2.他改掉了lǎn duò( )的毛病,目的是wǎn huí( )自己在大家心中的形象。
二、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谴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人影绰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所当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速读下面句子,选择对它理解正确的一项。( )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 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
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
A这句话告诉我们,这两个人的话非常多,等过了河还在说。
B这句话告诉我们,这里的人们善良,互让,民风很淳朴。
【答案】
一、1.汛期 2.懒惰 挽回
二、谴责:斥责,责备。
人影绰绰::形容人影多,姿态美。
理所当然:按道理应当这样。
三、B
第二课时
一、复习、质疑。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搭石》这篇文章,同学们从中读懂了哪些内容?(出示课件7)
二、新授课。
1.师:这就是人们过小溪时的搭石。就是这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却联结着乡亲 们美好的情感。请大家速读
课文,看看哪些词语或句子最能让你体会到搭石的美,体会到乡亲们的美好情 感。
交流反馈,出示重点句。
① (出示课件9)“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 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
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指名读这句话,思考:这句话说了什么事?体现了家乡人的什么特点?
生思考,讨论
师总结:秋凉人们摆搭石, 体现出人们的勤劳。
(板书:秋凉勤劳摆搭石)
“上了年岁的人……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师:读段落,想象:上了岁数的人为什么会这么 做?老人踩到不稳的搭石会怎样想,表情、动作会怎
样?挑选合适的石头时,会怎样想、怎样做?满意离 去时,会是怎样的心理、表情、动作?你有什么
感受?(指名说感受,抓住重点词语“无论、只要、一定 、踏几个来回、直到”)
你能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来。)
(板书:无私奉献换搭石)
② (出示课件11 )欣赏第二幅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每当上下工,一行人走
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 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 画一般的美感。)
真是给人画一般的美感。谈谈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美?你能把这美感读出来吗?读出 叠词给人的韵律
感。
理解俗语“紧走搭石慢过桥。”
进一步感受乡亲们相亲相爱,生活默契,所以动作协调。
(板书:协调有序走搭石)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人们摆搭石、换搭石、走搭石的情景,文中还有哪些句子也写出了搭石的美?
③ (出示课件12)“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__________人们把这看成是 理所当
然的事。”
生交流,师总结:理所当然的事,就是不讲任何条件都应该做的事,是做了 以后不求回报的事。那么
文中指什么事是理所当然的?说说你的感受,再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
(指名学生说出答案和感想,并有感情地读课文。师相机指点。)
师:是啊,这两句话读来让 人感到融融乡情,读起来让人感到那么亲切。谁能把亲切感读出来?(再指名
读)
设计意图: 教师借助课件,针对中间句、段,设计相应的问题加以引导,能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提高自
学能力。速 读课文,训练学生的速度能力。】
(板书:谦让敬老过搭石)
三、用朗读来理解最后一段。
生速读第五自然段。(出示课件13)
【设计意图:设计带感情朗读,有利于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受到熏陶
师:“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这赞美了搭石的什么?
(板书:热爱家乡赞搭石)
师:还赞美了谁?


师:对,还赞美了像搭石一样的乡亲们。乡亲们有哪些美好 的感情?请你们用自己的话归纳一下吧。(生
小组讨论,师指名回答)
那为什么不直接写乡亲们,而写搭石呢?
再读第五自然段。
(在反复朗读练习中, 指导学生悟出无私的搭石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
相爱,友好互助的情感 纽带,体现了乡亲们的心灵美。)
(板书:搭石是联结家乡人们美好感情的纽带。)
设计意图:针对本课的写作方法进行总结,能让学生了解写作方法,为学生的写作打基础。】
四、课文中,你最喜欢哪些句子?请自己再读一读。
五、总结写作方法:(出示课件15)
1.仔细观察, 生动描写。
2.用心感受,以小见大,平凡事物中见真情。
六、课外延伸,布置作业。(出示课件16)
1.读课文,感受文中描写的景物美和人们的心灵美。
2.小练笔。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对我很有启发,我也想写写平凡事物中的美。
【设计意图:作业的布置能巩固所学知识,并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写作能力。】
板书内容:
【板书设计】
秋凉勤劳摆搭石
无私奉献换搭石 搭石是联结
搭石 协调有序走搭石 家乡人们
谦让敬老过搭石 美好感情的纽带!
热爱家乡赞搭石

课堂作业新设计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选字组词。
平(横 衡) (邪 协)助
二、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 )
..
2.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
..
3.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 )
..
三、填空。
文章从两方面体现了“美”: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
一、衡 协
二、1.闻名 2.勤劳 3.失衡
三、景色美 人们心灵美
教学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搭石,构成 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句中心句,让学生重点体会三幅感人画面,
去层层深入地阅读文本,进行感悟。以 “美”作为主线,贯串课堂始终,从看得见的景美、物美,到看不
见的人性美、情感美,让学生从文中去 寻找、发现美,感悟、体会美,抒发、表达美,提升了学生的情感,
引起了学生的共鸣。
2 、我注重朗读、速读。通过一次次地朗读、速读练习,让同学们品味感人的场景;感受乡亲们纯朴、美
好 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体会人间的真情,感受人性的美。
教学永远不会十全十美,这次教学中存在着几点遗憾:
1、对于上了点年岁的人是如何搭石的,学生的想象还不够丰富,体会得还不够深刻。
2、调控和组织课堂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发学生的想象,同时,还要努力提高自己对课堂的组织调控能力。
备课素材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搭石》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二组的一篇课文。本篇课文写的是乡亲们摆搭石,修搭
石,走搭石等一幕幕情景,文章语言朴质,意境 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为我们展现
了乡亲们无私奉献以及一心为他人的人性美。
【作者介绍】
刘章:1939年1月出生于河北省兴隆县。 我国当代著名诗人,目前 已出版《刘章诗选》《刘章乡
情诗》《刘章散文选》《北山恋》《刘章散文选》等诗文集28部。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搭石:是人们在过往没有架桥的溪流、河沟,或浅水枯河、泥泞路 面等地用石块铺设的一种简易
通道。所选石块一般为天然呈方形或平顶状,所有石块按二尺左右的距离摆 放。不很平稳,走快才能
保持平衡。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读拼音,写词语。
1.为了保持píng héng( ),他不得不伏下身子,降低自己的高度。
2.班长发动大家xié zhù( )小明改掉lǎn duò( )的毛病。
3.xùn qī( )刚过,大家赶紧投入的家园重建当中,所以,wǎn huí( )了不少损失。
二、选词填空。
间隔 隔开
1.这座山把他们( )。
2.石头按二尺左右的距离( )正合适。
唯独 孤独
3.大家都有,( )她没有,这样是不是显得不好?
4.这位老人弯着腰慢慢走在路上,显得非常( )。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 1.无论怎样着急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用
....
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仿写比喻句)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课文整体梳理。




这篇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乡亲们_____搭石,_____搭石,______搭石等 情景,不仅体现出
_________美,更体现出乡亲们的____________美。
五、重点段落品析。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 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
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 ,后边的人没处落脚,
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 面的抬起脚来,后
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
1.仿写词语。
人影绰绰(ABCC)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
A引用
B比喻
3.选文描写的是___________的场景,描绘出一幅优美的图画。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人们往往借助一件事物来表达情感,请你仿照本文的写法,借助一件事物来体现一种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平衡 2.协助 懒惰 3.汛期 挽回
二、1.隔开 2.间隔 3.唯独 4.孤独
三、1.无论怎样生气,只要看到孩子有进步,他就会笑逐颜开。
2.如果你不努力,就会被落下。
3.落叶像蝴蝶在空中飞舞。
四、摆 修 走 景色 人性
五、1.天网恢恢 生机勃勃 文质彬彬
2.A
3.走搭石。
六、示例:粉笔盒见证了老师的辛劳。刚开始的时候,一整盒粉笔整齐地排列 在一起,一节课下来,
有的粉笔就变成了粉笔头,几天下来,粉笔盒里就只剩下粉笔头,还有盒子上落下 的一层粉笔灰。

将相和
教学目标:
1.会认“将、璧”等16个生字,会写“召、臣”等12个生字,掌握“进攻、召集”等词语。
2.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三个小故事的前因后果。
3. 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个性特点。复述故事,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三个小故事的前因后果。
教学难点:
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个性特点。复述故事,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1.同学们,我们是一个班集体,我们应该团结一致。可如果同学们之间不团结会出现什么状况呢?
生自由讨论
师:看来,我们都知道团结的重要性了。古人更知道这个,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文章。
(板书:将相和)
2.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战国时期的赵国,有两个 非常有名的人物:廉颇和蔺相如。“将相和”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这两个人之
间。 (出示课件3)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看到课题,我想知道“将”“相”分别指谁?“将”“相”之间是怎
样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
【设计意图:用问题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简介背景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设计意图 :把握题目,通过题目初步理解课文。把握整体,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的方式有助于让
学生快速把 握课文。】
二、快速默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生字:(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会组词。出示幻灯,组词:)
2.借助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
(无价之宝 失信 抵御 理直气壮 完璧归赵 同心协力 负荆请罪)
三、浏览课文,整体把握。 (出示课件5)
1.在书上画出 “将”“相”分别指谁。说说“和”是什么意思。(“将”指大将军廉颇,“相”指上卿蔺
相如,“和” 是和好、团结的意思。)
2.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出示课件5)
(本文主要讲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
四、理清脉络,概括段意。(出示课件6)
1.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2.讨论交流: 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1—10)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11—15)渑池之会。
第三个故事(16-18)负荆请罪。
3.学习第一个小故事。 (1)指名朗读第一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各
抒己见,教师归纳整理。(出示课件7)
(起因: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
经过:蔺相如机智勇敢斗秦王。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讨论、交流、整理:(出
示课件8)
①语言:“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 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就没
有动兵的理由。”(机智) 行动:当满朝文武为难时,蔺相如挺身而出。(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
②语言:“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机智)
行动:当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没有 诚意换璧时,就上前一步,故意指出璧上有毛病,把和氏璧要回手中。(机
智)
③语言:“我 看你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
柱子上!”( 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行动: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小结: 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利用秦王说的以城换 璧的话,随机应变,
揭穿了秦王的骗局,巧妙地要回和氏璧,机智勇敢地和秦王斗争,做到了完璧归赵, 被封为上大夫。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个故事。
【设计意图:抓住人物的语言、 动作展现人物性格。把这个作为教学重点,有助于帮助学生把握人物,理
解主题,还有助于学生的写作。 】
五、总结、预习。 (出示课件10)
1.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
(1)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板书:完璧归赵)
2.课堂练习:
简要复述“完璧归赵”的故事。
3.扩展:蔺相如不畏强暴、 机智勇敢,做到了完璧归赵,为赵国立下大功,被赵王封为上大夫,他在渑池
会上又是怎样为赵国再立大 功、被封为上卿的呢?课下请同学们预习“渑池之会”。
【设计意图:总结、预习有利于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并为下节课的讲解做准备。】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读拼音,写词语。
皇帝zhào jí( )dà chén( )们shāng yì( )出兵的时间。
二、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无价之宝: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直气壮: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完璧归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三、按先后顺序给下列故事排序。
( )蔺相如把和氏璧带到秦国。
( )蔺相如把和氏璧送回赵国。
( )秦王想要把和氏璧骗到手。
( )秦王只好放了蔺相如。
( )赵国得到一块和氏璧。
【答案】
一、召集 大臣 商议
二、无价之宝:无法估价的宝物。指极珍贵的东西。
理直气壮:理直:理由正确、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
完璧归赵: 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主
人。
三、3 4 2 5 1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出示课件13)
1.“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本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是由哪几个小故事组成
的 ?
2.根据第一个故事,说说蔺相如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板书:机智勇敢)
【设计意图:设置复习检查这个环节,可以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同时引出这节课要讲的内容。】
二、教师引导,进入新课。
小组学习,讨论、汇报。
1.学习第二个小故事。 按照学习第一个小故事的方法学习第二个小故事。(出示课件14)
(板书:渑池之会)
起因:秦王想侮辱赵王,要赵王鼓瑟,并且叫人记录下来。
经过:蔺相如针锋相对地逼秦王击缶,维护了赵国尊严。
结果:秦王没占到便宜,只好放赵王回国,相如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
思考:秦王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生答,师总结:
秦王不敢拿赵王怎么样,是因为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
(出示课件15)2. 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讨论、交流、点拨:秦王让赵王
击缶实际上是侮辱 赵王,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荣誉,让秦王为赵王击缶,表现了蔺相如为了国家的荣誉,
不畏强暴、机智勇 敢的高尚品质。)
(板书: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第三个小故事。
4.学习第三个小故事。(出示课件16)
(1)默读第三个小故事,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板书:负荆请罪)
起因:廉颇不服,想找机会羞辱蔺相如,将相之间产生矛盾。
经过:蔺相如处处回避、忍辱退让。
结果: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思考:廉颇说自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真的吗?
生答,师总结:从渑池会中,秦王因为廉颇 在边境做好了准备而不敢动赵王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廉颇说的是
真的。
(2)画出廉颇和蔺相如的言行。(出示课件16)
①分析:蔺相如的语言、行动,表现了蔺相如怎样的品质?
(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
(板书: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
②分析:廉颇的语言、行动,表现了廉颇怎样的品质?
(语言:反映了廉颇居功自傲、性格直 率的特点。行动:反映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
改的性格特点。)
(板书:居功自傲,性格直率)
(3)思考: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详细说出因果联系;爱国是和好的根本原因。)
(4)思考:负荆请罪中蔺相如解释自己不和廉颇针锋相对的一番话有几层含义?说明了什么?
引导生读相关文字,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师总结:A.和秦王做比较,点明自己不害怕廉颇。
B.秦王不敢进攻赵国,因为有廉颇。
C.将相不和会削弱赵国的力量。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识大体、顾大局,心胸宽广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的 方式把握主旨,既能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又能提高参与度,同时还能让学
生从别人身上学到解决这类题 目的方法。】
三、回顾全文,归纳中心。(出示课件19)
1.课文的三个小故事叙述了谁和谁的矛盾?根据矛盾性质的不同,这些矛盾可以归纳为哪两种矛盾?


2.贯串两种矛盾的中心人物是谁?
3.三个小故事间有什么联系? 哪是因,哪是果?
归纳中心:本文通过记叙将相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表现了蔺相如不畏强暴、 机智勇敢的精神,以
及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表现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 改过的精神,赞扬了
将相爱国的好品质。
【设计意图:用先把握内容,再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把握人物的性格。】
四、总结、拓展。
本文通过典型事件来刻画人物形象;抓住人物言行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 使读者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
育。课下请同学们自读历史故事“刎颈之交”,进一步学习将相团结一致、 全力合作的爱国主义精神。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自己的感想抒发出来,能让学生梳理思路,表达感受。】
五、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三个小故事。
2.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感想。
板书内容:
【板书设计】
完璧归赵—机智勇敢
将相和 渑池之会 ---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负荆请罪 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
廉颇----居功自傲,性格直率,知错就改
课堂作业新设计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选择正确的字组成词语。
(现 献)宝 (炒 抄)写
二、我能给每个小故事起个名字,分别是 、 、
. 。
三、读下面的句子,完成练习。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
文 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
为的 是我们赵国啊!”
这段文字运用了___________描写,体现出蔺相如__________ ________的特点。
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蔺相如是个机智勇敢、智勇双全、以大局为重、爱国的人。
B廉颇是个好大喜功,骄傲自大的人。
C廉颇因为蔺相如只会耍嘴皮子,没有真本事才不服气的,因此,才会处处针对他。
【答案】
一、献 抄
二、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三、语言描写 识大体,顾大局,心胸开阔
四、A
教学反思:
1 .《将相和》这篇文章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故事不是难点,结合课文实际,我确定了廉颇和
蔺相 如由“不和”到“和”的发展过程和内在原因为学习的重点。难点定为理解三个小故事各自的起
因和结果 以及这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因果关系。教学的时候,我先引导学生比较充分地快速默读全文,
从整体上弄清 “将相和”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然后再精读各个小故事,深入研究每个小故事涉及的
问题,引导学生联 系全文评价故事的主要人物,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学习,学生提
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优点: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式”。
2. 这 一节分析课,我抓住教学的重、难点作为突破口,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给予鼓励,
极大地调动 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不足之处:分析较多,读得太少,淡化了语文的感悟,出现了忽略语言学习的倾 向。在今后的教学中,
我一定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做好自己的主导地位。
备课素材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将相和》是一个流传千年的动人故事,课文以战国时期, 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记叙了“完
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写出了廉颇和蔺相 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发生、
发展过程,赞扬了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和为国家利益顾全大局的政治远见 ,也赞扬了廉颇知错能改的精
神,以及他们的爱国思想。三个小故事既相互独立,又有内在联系,全文层 次分明,具有较强的故事
性,人物性格鲜明,很受学生的喜欢。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蔺相如:生卒不详,今保定市曲阳县相如村人。战国时赵国上卿,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 br>他生平最重要的事迹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这三个事件。
廉颇:生卒年不详,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国苦陉(今保定定州市邢邑)人, 嬴姓,廉氏,名颇,
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史 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
上古传说中的 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
迁开始了《太 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被列为
“二十四史”之首 ,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还被认为是一部优
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 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
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 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和氏璧:楚国有一位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荆山里得到一块 玉璞,呈给楚厉王、武王、文王去,
均不被认可,而最终,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便 命名为和氏璧。
士大夫: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于社会上的士人和官吏之统称。他们既是国家政治的直接 参与者,同时
又是社会上文化、艺术的创造者、传承者。
政治是绝大多数“士大夫”人生的第 一要务;但同时,他们的文化素养也决定了他们是文学、书法、
绘画、篆刻、古董收藏等文化的继承者和 创造者。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读拼音,写字词。
1.他向我们xǔ nuò( )一定会带礼物回来。
2.我们对fàn zuì( )分子绝不姑息,一定要严惩。
3.他们liǎ( )非常胆小,一到这个时候就露qiè( ),真让人无奈。
4.当年,在天安门jǔ xíng( )的开国dà diǎn( ),非常壮观。
二、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赵王接到信后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来商议。( )
..
2.秦王双手捧住和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 )
..
3.(他)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 )
..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
1.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用关联词造句)
.....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理直气壮”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颇将军吗?”(改为间接引语)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课文内容梳理。
《将相和》这篇文章通过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件事,展现了蔺相如的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特点;廉颇的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本文告 诉我们要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重点段落品析。
有 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
相如手下的人 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
对他们说∶“诸位 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严厉 厉害)!”
蔺相如说∶“秦王我 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
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 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须 必然 )乘机来打我们。我所
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 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
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 ,背上缚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
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 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划去文中括号内错误的词语。
2.文中对蔺相如的描写主要运用了( )。
A语言描写 B心理描写 C动作描写
3.从“负荆请罪”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的人,廉颇是个
____________的人。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或听说过廉颇或蔺相如这样的人?举个例子说一说。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许诺 2犯罪 3.俩 怯 4.举行 大典
二、1.商量 2.赞美 3.许诺
三、1.我所以这样做,为的是让他明白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2.秦王我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
3.弟弟理直气壮地要求妈妈给他买玩具。
4.蔺相如说,秦王他都不怕,不会怕廉颇将军。
四、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机智勇敢 不畏强暴 识大体顾大局 知错就改 热爱
国家,顾全大局
五、1.严厉 必须
2.A 3.识大体顾大局 知错就改
六 、示例:现实生活中,我也遇到过像廉颇这样性格直爽、知错就改的人。那是我的邻居张大叔,他
脾气有 点暴躁。有一次,他看到我们单元门口的自行车被砸坏了,非说是我干的坏事,直凶我。后来,
经过了解 情况,发现是别人而不是我干的。为了这个,张大叔还专门到我家来给我道歉呢。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教学目标:
1.会认“隼、瀚”等5个生字,会写“冠、俯”等10个生字,掌握“猎豹、鸵鸟”等词语。
2. 快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课文按照事物由慢到快的顺序排列来安排写作顺序。
3.学习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及这些说明方法各自的作用。
教学重点:
快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难点:
学习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及这些说明方法各自的作用。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2)
同学们,今天老师让你们猜一个谜语:
似虎不是虎,
速度快过虎,
身披花点衣,
羚羊填饱肚。
—— 打一南非动物
生猜谜语。
同学们,我们知道,猎豹是动物界非常著名的运动健将,它奔跑 的瞬间时速可达一百千米每小时。猎豹厉
害吧?可是,还有比猎豹更厉害的呢?它们是谁?让我们走进课 文去看看吧。(板书:什么比猎豹的速度
更快)
二、读文识字。
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词。
2.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词语。教师相机指导。
3.小组内交流,运用词语造句,借以理解。
三、速读检测。(出示课件5)
同学 们,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能把握文章内容。如果我们能加快阅读的速度,那么阅读的效果是不是就会
增强 呢?下面,我们就进行速读练习。
1.本文共700多字,我的阅读速度为_______分钟。
2.讨论、交流:如何才能加快阅读速度?
3.速读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设计意图:设计速读这个环节,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
生读课文,交流。(预设)
生1:我读这篇文章,用了大概5分钟。
在阅读的时候,我先根据题目提出了一个问题,然后带着这个问题读,这样读得更快一些。


生2:我读这篇文章用了4分钟。
在阅读的时候,遇到不明白的词语,我也不纠结,而是直接越过,继续读下去。
生3:我读这篇文章用了大概6分钟。
我在读课文的时候,用的时间比较多。因为,遇到不理 解的词语,我会稍作停留,思索一下,这样就拖慢
了阅读速度。
生4:我用了大概四分钟多点,不到五分钟。
在阅读的时候,我抓住每段的重点句子,重点读,其他的地方,我会加快速度。
师: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那么,速读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生1:速读课文,能尽快把握课文内容。
生2:速读课文,能节省阅读的时间,这样,就能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对课文的理解上。
生3:在做题的时候,加快阅读速度,能提高效率。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我们明白了速读的好处后,要经常练习,这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设计意图:用表格的形式理解课文,使学生一目了然,方便学生总体把握。】
四、整体感知。(出示课件6)
1.指名朗读课文,总结一下,这篇文章介绍了哪些事物的速度?由慢到快完成下列表格。
名称 速度 名称 速度
人 二十四千米 喷气式飞机
鸵鸟 火箭
猎豹 流星体
游隼 光
声音
五、小结
这节课 ,我们了解了课文内容,并且知道了速读的好处,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运用速读,提高学习
效率。
六、布置作业。(出示课件7)
1.熟记本课的字词,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2.继续阅读课文,看看课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读拼音,写词语。
1.鸵鸟善于奔跑,是鸟类中的奔跑guàn jūn( )。
2.他在超市的专柜买了yì méi( )chì hóng( )色的胸针。
二、选词填空。
轻易 轻松
1.人不要( )做出承诺,做出了承诺就要做到。
2.面对考官的提问,他( )应答,没有一丝慌乱。
三、填空。
文中提到的速度最快的事物是( )
A喷气式飞机 B声音 C光
【答案】
一、1.冠军 2.一枚 赤红
二、1.轻易 2.轻松
三、C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用速读的方式理解了课文内容。这节课,我们看一看这篇文章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
法。(板书:说明方法)
二、精读课文,问题探究。(出示课件11)几种常用说明方法的定义)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说一说这些说明方法的作用。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生速读课文,找说明方法。小组讨论后,交流:
(板书:作比较)
①第二自然段中,人和鸵鸟的速度作比较,说明鸵鸟的速度快。
②第三自然段中,猎豹和鸵鸟的速度作比较,点明猎豹速度快。
(板书:陆地上速度最快的——猎豹)
③第四自然段中,游隼的速度和骑车的速度作比较,点明游隼的速度快。
④第五自然段中,把喷气式飞机和游隼的速度作比较,点明喷气式飞机的速度快。
(板书:喷气式飞机比游隼速度快)
⑤第五自然段把声音同喷气式飞机的速度作比较,点明喷 气式飞机速度快。(⑥第六自然段中,把火箭和
喷气式飞机的速度相比较,说明火箭的速度快。
⑦第七自然段中,把流星体和火箭的速度作比较,说明流星体的速度快。
(板书:流星体的速度比火箭快)
⑧第八自然段中,把光速和流星体的速度作比较,说明光速最快。
(板书:光是宇宙中速度最快的)
师:同学们,在比较这几种事物速度的过程中,作者采用了怎样的顺序?
生总结,并回答
(板书:由慢到快的顺序)
师:同学们,我们找出了文中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读了这些句子, 你发现了作比较的什么作用?(出示课
件14)
生1:用人们熟悉的事物与不熟悉的事物相比 较,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
现出来。
生2:使用作比较这种说 明方法,能更好地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说明的
效果
师总结: 作比较这种说明方法适用于介绍抽象的或者我们不熟悉的事物,能突出事物的特点,能增强说明
效果。
本文除了作比较外,还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出示课件15)
生读课文,并总结。
(板书:列数字)
在介绍各种事物的速度的时候,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如,写人的速度时 ,用“二十四千米每小时”;
写猎豹的速度时,用“一百千米每小时”等等。
师:你觉得列数字这种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生1: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使说明的事物的速度更加具体,更加科学。
生2:数字这么准确、可靠,更有说服力。
师总结: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 明方法,让我们了解了事物的特点,我们在今后的写作
中可以借鉴。
三、课外拓展。(出示课件16)

中国银行业协会官网-大学生党校思想汇报


600字记叙文-数学家的资料


描写中秋节的古诗-教师评职称述职报告


rainbow什么意思-隐晦的意思


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世界报


新贵妃醉酒串词-怀化三中


江西省临川一中-寒假心得体会


上海外国语研究生院-烟台人事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