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西班牙留学机构-东北电力大学招生网
第一学期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科任教师:XXX
第1课时
课题:1、窃读记
内容:窃读记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
窃
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
词
语。
2、能力目标: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
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3、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
者对读
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生动。
课前准备:让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同学们,书籍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读书是
一种享受,一种快乐。
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那么,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
学生放谈
读书的经历与体会,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当的激励与点评。)
2、刚才,同学
们谈得非常好,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读书的乐趣。是啊!读书能使人奋进,
使人进步,读书也是一个人生
命的需要。有这样的一个小女孩,非常喜欢读书,竟然去“窃
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来
学习一篇课文《窃读记》。
3、板书课题。
4、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预测:为什么要窃读?是怎么窃读的?窃读是怎样
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刚才同学们提出了那么多问题,那么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边认真读边思考,
课
文写了什么事?(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阅读的概括能力。)
(学生读书、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3、自学生词新词。
6分钟后看谁学得最好!
三、检测学情
1、
认读生字与写字:
如“目的地”的“的”读 dì;“踮起脚尖”中的“踮”
diǎn读;“暂时”中的“暂”读
zàn;有一些字的笔划较多,如“饿”“惧”“檐”“酸”“撑
”等,要提醒学生注意各个部件的
1
组成。
2、 体会词语的含义:
3、熟读课文,理清课文记叙的线索
(1)、学习一篇课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读懂意思,读出味道。下面,就让你们就反
复地读一读吧!
(2)、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3)、让学生概括地说说课文是怎么记叙“我”窃读的经历与感受的。
(4)、整理课文记叙的线索:
放学后──边走边想──跨进店门──打开书阅读──恐惧被发现
──饥饿难耐──放
回书架──走出书店。
4、品读课文,体会走进书店的经历
(1) 、默读第3自然段:
画出“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或关键词。指名学生朗读,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跨进店门
,暗喜”,“踮起脚尖,从大人腋下钻过去”,“总算挤到里边来了”,“急切地
寻找”,写出了她读书
的渴望与急切,这些都说明了她特别喜欢读这本书。)
(2)、想像当时“我”找书的样子。表演体会。
(把鲜活的文字转化成直观的想像与表演,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加深体验。)
(3)、她这样去窃读,你们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
(4)、引导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读出暗喜、渴望、急切的心情。
小结:
这篇语言朴实而又生动感人,特别动作和心理描写极为传神,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
酷爱。
作业:
1、读一读,写一写:
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
2
、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初步体会句子的含义。
板书:
放学后──边走边想──跨进店门──打开书阅读
──恐惧被发现──饥饿难耐──放回书架──走出书店。
授课时间:
教学后记:
2
第2课时
课题:1、窃读记
内容:窃读记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
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
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
、支撑、书柜、哎哟”等
词语。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体会
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
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3、情感目标:
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
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生动。
课前准备:让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认读词语“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
支撑、书柜、哎哟
”等。
2、回顾课文内容。
3、过渡: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我”是一个
爱读书的小姑娘,为了读到自己
喜欢的那本书,费劲了力气才找到。那么,她是怎样阅读呢?有什么感受
?这节课我们继续
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二、自学提示:
1
、认真阅读课文。
2 、用--
画出“我”窃读时的样子;用﹏﹏画出“我”窃读的方法。并同桌交流体会。
8分钟后看谁学得最好!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朗读课文,同学们谈各自的体会。
2、重点指名读第3自然段,体会我读书的样子与内心:
⑴ 体会“我像一匹恶狼,贪婪地读着。
① 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② “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
”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
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感悟写法,体会语言精妙,训练语言运用能力。)
⑵ 体会“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① 快乐的是什么?恐惧的是什么?
② 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
(联系生活说一说。)
⑶
引导学生读出这种复杂的内心。
3、默读5~10自然段:
3
体会“我”窃读的滋味,交流自己的感动:
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的感动,然后,自主交流,师生对话,联系生活,
关注体验。
⑴ “害怕书店老板发现”是什么滋味?
作者读书,是在人多别人不注意她的时候窃
读,因为是窃读,所以当人少了,她就会丢
下心爱的书转移到其它书店。这种奔波的滋味也不好受。)
⑵ “把自己隐藏起来”是什么滋味?
(要想读书还得动一番心思,让人家看不出来
,确实挺累。还贴在一个大人身边,躲来
躲去的,这种读书的滋味有些不好受。)
⑶
“赶上天下雨”是什么滋味?
(为了读书,却庆幸下雨,并且希望越大越好,还装着邹眉头,望街头。这样的窃读方
式令人感动。)
⑷ “饿得饥肠辘辘”是什么滋味?
(作者读书太饿了,太累了,腰酸了,腿疼了,
脚也麻了。一直站两个多小时,收获很
多,也付出很多。)
⑸
“日光灯亮起来”是什么滋味?
(作者什么也没吃,却咽了一口唾沫,说明她一定从书中收获了很多知识,心里非常高
兴。)
⑹ “我走出书店时”是什么滋味?
(身体上很疲惫了,她却感到浑身轻松,说明她读完书后非常的高兴和满足。)
3、联系生活实践说说“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
(“吃饭长大”指
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
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
是灵魂,一个只有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一个真正
健康成长起来的人。)
小结:1、引导:这篇课文真实感人。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
(学生讨论,相机引导学生朗读)
(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品悟语言,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落实语文的
基础。)
2、这篇语言朴实而又生动感人,特别动作和心理描写极为传神,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读
书的酷爱。
作业:
1、填空:
课文以____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
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
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
读”的独特感受与
复杂滋味,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这篇课文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3、写几条读书的名言。
板书设计
1、窃读记
贪婪 害怕
开心 朴实而又生动感人
饥饿 依依不舍
麻木 轻松
授课时间:
教学后记:
4
第3课时
课题: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内容: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3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情感目标: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
习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学习了《窃读记》,我们认识了
一位热爱阅读的同龄人,和她一起体会了窃读的滋味--
很快乐,也很惧怕!这堂课,我们又将结识一位
德高望重、酷爱读书的老爷爷。接下来,请
大家随着苗苗一起走进季爷爷的家,静心聆听他对读书的见解
。(板书课题:小苗与大树的对
话)
生齐读课题。
师:读完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作者的?
生提问:小苗是谁?大树是谁?他们在对话中都谈了些什么等等。
师总结:读书就是要具备这样的素质,边读边疑,最后又在读中解决疑问,那才是真正
的读书高手。
二、自学指导
1、认真阅读课文,用--画出生字生词。
2、思考:苗苗与季老先生讨论了哪几方面的问题?
6分钟后看谁学得最好!
三、检测学情
1、指名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出示下列词语:季羡林
水浒传 彭公传 三侠五义 绿林好汉 一百单八将
中西贯通 古今贯通
文理贯通 滚瓜烂熟 偏科
指名认读。
3、师:看来读通课文不是难题,谁能解决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
生回答。(师板书:苗苗
季羡林)
师:对于季羡林爷爷,昨天老师布置大家回家搜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请大家一起分
享搜集的成果。
4、在对话中,苗苗同季爷爷交流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他们分别有什么样的见解?你的
感受又怎样?
重点围绕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a.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
b.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c.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
求。
生小组合作并讨论交流。(师板书:阅读、偏科、外语和古诗文)
5、深入浅出,辩论交流。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一起来做个鉴定(屏幕出示):季羡林和苗苗算不算书虫?请大家
快
速地浏览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应的理由。再比较一下,这两个书虫有什么不同?
5
师总结:同学们能从两个人的交流中体会到阅读能带来欢乐,对我们写作
也有很大的帮
助。有人说“阅读,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知识的大门”。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对阅读
的
感受吗?(屏幕出示)
阅读,是___________________,为我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是____________
_______,让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品味题目寓意。
比较:“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和“苗苗与季羡林的对话”,想一想,课文为什
么要以“小
苗与大树的对话”为题?
(课题寓意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
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
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
四、写作结构剖析
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比较,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结合课文,你觉得采访要注意什
么?
让学生了解这是一篇访谈录,采用的是一问一答式。一般的访谈录在课文前一般都要标
明时间、地点以及
采访的对象等等。
小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如果你想学好语文
,先爱上阅读吧!诚
如《窃读记》中那位老师说的一样:“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作业:
1、读拼音,写词语。
cǎi fǎng shuǐ hǔ
zhuàn piān kē wén lǐ guàn tōng gǔ
lì
lü lín hǎo hàn céng jī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能在带点字正确读音下标上我喜欢的记号。
绿林好汉(lǜ lù)
《水浒传》(chuán zhuàn) 倒下(dǎo dào)
盛白面(chéng shàng) 散文集(sǎn sàn)
宝藏(cáng zàng)
3、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1).您喜欢看
三国演义 还能将 水浒传 里绿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
(2).这时
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 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 也是读书
长大的
(3).我边走边想 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 那本书放在哪里 左边第三排 不错
板书设计: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访谈录)
闲书 多看书 偏科
三贯通 学习外语 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
授课时间:
教学后记:
6
第4课时
课题:3、走遍天下书为侣
内容:走遍天下书为侣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
标: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伴侣、娱乐、毫不犹豫、一趟、
背诵”等词语。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3、
情感目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
法,并受到启示。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读书名言,回顾自己曾经读过的一本书,想想自己阅读经历与方法。
2、教师整理部分读书名言与读书方法,课件出示生字,一些重点句子及训练的句式。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让你独自驾
舟环绕世界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
乐,你会选择什么?为什么?
二、释题明意,质疑问难。
1、齐读课题,“侣”是什么意思?(伴侣、同伴)课题是什么意思?
2、质疑课题。(为什么要选择书为自己的同伴?)
三、初读课文,识字读句。
1、初读课文。
师:下面,请大家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把生字新词读
准确,并把句子读
通顺,读完后,把生字新词画下来,标下段落序号。
2、认字读词。
①教师呈现词语,学生自由拼读;去掉拼音,指名领读;读对了大家跟读。
②教师呈现文中带有生字新词的重点句子,请学生读句。
③指导写字。
师:你们认
为这些生字中哪两个字最难写?谁来教老师写。(着重指导“豫”、“趟”的写
法,学生可能认为其它字
难写,可以顺势指导,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田字方格中指导书写。)
④读通课文。
师:大家已经有了较强的识字能力,一定会把课文读得更好,请同桌之间合作读书,每
人一段轮流读,互
相听评,帮助对方把书读得更通顺,更好。
四、整体感知,自读自悟。
1、整体感知。
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2、自读自悟。
师:为什么作者要以一本书为自己旅行的伴侣呢?接下来,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看看能
否把我们课前提出
的问题弄懂。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读文,并结合课文,交流感悟,教师注意评价多样性的引导。
7
作者把书当作自己朋友,当作自己的家,不论朋友见了多少次,家回了多少次
,我们还是会
有新的发现。说明“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板书:常读常新)
3、感悟方法,拓展小练笔。
①感悟方法。
师: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她在读书过程中是怎样读的?(生读第7自然段。)
师:你认为作者读书有方法吗?(体会:思考、品味、欣赏、寻找新知、小结收获、想
象)
(板书:思考、品味、小结……)
师:你认为作者读书有一定顺序吗?(体会“首先……然后……还……最后”的句式)
(这一过程,简单理解,重点读中感悟。)
②关注练笔。
师:读了文中作者的读书
方法,一定对我们有所启发,我们平时也读了许多书,你是怎
样读书的呢?请大家拿出习作本,写一写,
注意用上“首先……然后……还……最后”的句
式。
③展示练笔。选择几篇学生习作,请学生上台朗读交流。
小结:
通过学习课文,不仅知道了
作者选择一本书作为旅行伴侣的原因,也了解了作者读书的
方法。参照作者的读书方法,对我们一定有不
少启发,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在以后的阅
读中去实践、去体验阅读的快乐。
作业:
1、读拼音,写词语。
bàn lǚ yú lè
yóu yù
----------------------
2、形近字组词。
娱( )误( ) 侣( )
铝( ) 诵( ) 涌( )
板书:
3、走遍天下书为侣
内容思考
品味欣赏
寻找新知
总结收获
产生共鸣
授课时间:
教学后记:
8
第5课时
课题:3、走遍天下书为侣
内容:走遍天下书为侣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伴侣、娱乐、毫不
犹豫、一趟、
背诵”等词语。
2、能力目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
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
法,并受到启示。
3、情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读书名言,回顾自己曾经读过的一本书,想想自己阅读经历与方法。
2、教师整理部分读书名言与读书方法,课件出示生字,一些重点句子及训练的句式。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感知情感。
1、了解上节课所学内容:了解了作者带一本书旅行的理由和作者的读书方法。
(板书:以书为侣:原因方法)
2、了解了作者的选择,通过上一节课学习,你对作者有什么印象?(作者特别爱书,而
且很会阅读。)
3、既然作者如此热爱书,爱读书,我们应该怎么读课题?(齐读)
二、体悟方法,品味情感。
1、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你认为课文中哪些语句表达了这种爱书、
爱读书的深厚情感,
画上记号,想一想作者怎样具体地表达这种情感呢?可以在一旁写上批注。
2、检查自读情况,进行朗读指导。
师:你发现了哪些句子表现了作者深爱书籍?说
说作者是怎么表达这种情感的?指名读
相应的句子、段落交流感受,指导朗读。
(根据学情安排教学,下面为预设顺序,注意体会以比喻的表达方式为主。)
(1)假设。(第一、四、七自然段)
①学生谈体会。(作者怎么表达自己爱书的情感的?怎么调动读者的阅读热情的?)
②指导朗读。(如:第一自然段中,可供选择的事物应读出疑问的语气,以突出作者对书
的钟爱。)
(2)比喻。(重点研读。)
a.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b. 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c.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①引导学生体会把书当作朋友时
的珍爱与亲密;把书比作家时的温馨和留恋;把书比作
故地时的方便与依恋。
②把这三个句子连起来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用比喻对表达爱书之情
的妙处。
③拓展练习。
师:根据你自己的读书感受,填一填,读一读,尊重学生个性化见解。
9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_____,也
是_____________。(如: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杯
耐人寻味的绿茶,也是一盏陈年的佳酿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段最难忘的人生奇遇,也是
嘴边一段喜爱的小曲。)
(3)设问(第三自然段)
①理解“毫不犹豫”。
②体会朗读,体会回答果断、爱书之切的情感。
(4)反问。
“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
弃家而去吧?”
①学生交流体会。(每一次新的接触都让作者爱书的情感更进一层。)
②体会朗读,体会反问、质问的语气。
(5)列举交流学生自己搜集到的读书的名言资料。
(6)朗读全文,回归整体。(可指名接读。)
师:让我们带着对书的热爱,再次体会作者假设、比喻、反问的表达方法!(完善板书:
热爱读书)
理由:常读常新
以书为侣热爱读书
方法:思考、品味、小结……
三、阅读链接,升华情感
师:请大家放声朗读《神奇的书》
1、画出书神奇的地方。
2、想一想作者怎么表达的。
3、学习了课文,读了这首诗,谈谈你对书、对读书的感受,诵读这首诗歌。
小结:
在学生
阅读感悟有所沉淀内化时,顺势引导拓展新的阅读内容,让学生有喧泄、展现自
己情感与能力的空间,实
现课堂上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间的对话。最后的畅谈
感受,更是实现学生对阅读兴趣与价值
观的新的提升,让学生心中铭记“走遍天下书为侣”。]
当堂训练:
1.拿出勇气: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平静心态: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
3.补充能量:根据课文中的读书方法以及同学们交流的读书体会,整理读书卡。
板书设计
3、走遍天下书为侣 内容思考 品味欣赏 寻找新知 总结收获 产生共鸣
授课时间:
教学后记:
10
第6课时
课题:4、我的“长生果”
内容:我的“长生果”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扉、瘾”等生字,并通过互相提醒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2、能力目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
3、情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感
悟作者从读书和习作中受益的语句,并学习作者
的读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板书课题)我的“长生果”
二、出示自学目标:1、自由朗读课文,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
2、通过阅读课文,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理解课文。
3、摘抄文中优美词句。
三、出示自学指导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记一记不认识的生字。
2、和同桌交流自己记生字的办法,并互相读一读课文。
3、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看自己能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问题:(1)我的“长生果”指的是什么?
(2)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自学时间8分钟。
4、找出文中的优美词句,同桌讨论其中的含义。学生开始自学。
四、检测学习情况
1、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在童年是怎样读书的?作者在作文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把自己
感受深地方多读
几遍,画出相关的句子并做批注。
2、小组交流读书的体会。
3、全班汇报交流读书体会。
(1)作者在童年是怎样读书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
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
读,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看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时津津有味;看连环画
时废寝忘
食;读文艺书籍时不求甚解;读中外名著时如醉如痴。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读书的体会和方法学习作者写读书笔记:记书中优美的词句,记描写的精彩段落,并在自己的作文中借鉴运用。
(2)作者在作文中悟到了怎样的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
不同的“鲜味”
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
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
心沥血的创造。
(3)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作者说书是“我的“长生果”。
(4)引导学生读出自己感受深的句子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小结:引导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好词
佳句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让学生体会作者用
词的精妙和比喻的生动。
作业:抄写文中的优美词句。
板书设计:
4、我的“长生果”
津津有味→废寝忘食→不求甚解→如醉如痴
阅读:博览群书如情入境写读书笔记
作文:构思别出心裁写真情实感借鉴模仿
授课时间:
教学后记:
11
第7课时
课题:口语交际习作一
内容:口语交际
课时: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
2、能力目标:根据
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
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3、情感目标: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
重难点:交际与习作。
课前准备:自由组成小组开展“我爱学习”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同学们,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阅读一本好书,就
是跨越时间和
空间,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在这次“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
动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吧?
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组内讨论,人人参与
①你们小组开展了哪些活动,有什么收获呢?请同学们在组内交流。
②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检查、督促,要求人人发言。对个别表达、交流有困难的
学生
,可采用个别辅导或同学互助的方法,让其发言。
③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④推荐代表参加全班交流。为了使代表的发言能
取得好的效果,小组成员可集体出主意、
想办法,使发言的内容更全面、更精彩。
三、全班互动,交流评价
①提示互动内容:
《窃读记》中的小女孩,在书店里品味
了“窃读”的快乐,在你的读书经历中,有什么
样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小苗与大
树的对话》中的小女孩,在对长辈的访谈中获得了读书的启示。如果你采访
了身边爱读书的人,你可以和
同学交流采访的经过,谈谈采访的心得体会。
②全班互动。
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介绍,小组成员互相补充。
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自由交流评价,感受阅读的快乐。
四、开展辩论,启迪思维
①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
你对这个
问题怎么看?请同学们摆事实、说道理,咱们可以展开一次辩论。
②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教师及时指导、点拨。
总结:
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
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
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有
什么理由不和好书交朋友呢?
作业:
板书:
口语交际习作一
授课时间:
教学后记:
12
第8课时
课题:口语交际习作一
内容:习作
课时: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
2、能力目标: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
材料。练习修改
自己的习作。
3、情感目标: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
重难点:交际与习作。
课前准备:
自由组成小组开展“我爱学习”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
得、开展辩论
等活动,体会到读书带给我们的乐趣。大家的发言都各有见地。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
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选择一个角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
容写
下来吧!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①学生默读提示,划出习作内容。
②投影出示习作内容:
读书故事;
采访记录;
记一次辩论活动。
三、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①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②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③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④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每小组推荐一至二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师引
导学生进行赏析。
五、誊写作文,制作小报
①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抄写在作文本上。
②整理习作和资料,小组合作办一期“读书乐”为主题的手抄报。
小结:
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
作业:学生作文。
板书:
口语交际
习作一
授课时间:
教学后记:
13
第9课时
课题:回顾拓展一
内容:回顾拓展一
课时:三课时
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结合本单
元的专题学习内容,交流课内和课外的学习与活动,在交流中受
到方法的启示。初步学习理性地分析总结
自己的学习,并进行改进。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古代关于读书的名句,并谈谈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3、情感目标: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成果,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汇报这一阶段
的学习收获。
教学重难点:结合本单元内容,交流学习活动,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在学习小组里,从课文学习、语言积累、写字、口语交际能力和习
作能力几个方面,
结合课内学习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提高。
2.就课外的综合性学习,交流对读书乐趣的体会和学到的读书方法。
(1)在这一个单元的学习
中,你在课外阅读了哪些文章、书籍?你感受到乐趣了吗?哪
些乐趣?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2)谁愿把你读书的乐趣和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3)你是如何获得乐趣和体会的?把你读书的方法讲给大家听,让别人也学到好方法。
3.教师引导全班交流,共同回顾。
二、日积月累
1.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然后谈谈各自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或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他人的读书例子来谈体
会。
2.请学生把搜集的其他关于读书的名言,和大家一起交流,欣赏,使所有人得到激励。
3.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一句,当作座佑铭。
4.请学生在名言摘抄本上,分类摘记一些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
三、展示台
1、组织学生成立读书兴趣小组,开展读书讨论活动。
说说自己在假期读了哪些书?介绍其中一本书的梗概,并说说自己的收获与体会。
2.教师出示阅读记录卡,请学生观察,说怎样做阅读记录卡。
3.鼓励学生在班里建立图书角,给图书归类,并制定借阅规则。
(1)你家里有哪些书?它属于哪一类?教师随机板书。鼓励学生建立图书角,给图书归
类。
(2)为了让班里的图书发挥更好的作用,使图书快速有效的流通,你有什么好方法?(制
定借阅规则)
(3)引导学生制定借阅规则。
(4)教师根据口语交际和习作中的了解,根据学生
的综合性学习情况,引导学生以更多
的形式,如展示读书笔记、自己的藏书目录等,充分展示学习的成果
。
小结:通过展示使读书活动真正开展起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班级形成人人爱读书的风气,逐步培养每个学生的读书习惯。
板书设计: 书籍的分类:散文 科普
小说 诗歌 童话
授课时间:
教学后记:
14
课时:第10课时
课题:5古诗词三首
教学内容:《泊船瓜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等方法理解诗词意思。
过程与方法:在抓住景物、事例想象诗
境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通过
景物、事件表达感情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2、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
情。
教学过程
一、导游介绍,激趣导入: (出示地图,标明“瓜洲”“京口”的大略位置。)
1.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当导游,好不好?
a.“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镇
头。”这首传唱了千年的歌谣向我们介绍的是
瓜洲。瓜洲位于江苏省扬州南面,长江北岸,川流不息的长
江水见证了瓜洲的兴衰,瓜洲曾
经是“江北重镇、千年古渡”。
b.而“京口”不仅是东
汉吴国第一古都,更是文气洋溢的灵秀之地。许多诗人在此
留下了千古绝唱的诗句:王昌龄的“洛阳亲友
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苏东坡的“但愿
人长久,千里共婵娟”,(if-
件展示诗句.)还有一首广为传诵的就是——王安石的《泊船瓜
洲》。
2.板书诗题,读题
3.过渡:为什么人们喜欢这首诗呢?先去读一读吧。
二、整体感知,直奔重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
2.指名读,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间、数重山、照我还”。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4.指名交流。(我觉得诗写得很关,写出了诗人想念家乡的感情。)
5.你最欣赏诗中的哪一句呢?
三、赏析诗句,感悟诗境
1.刚刚同学说得最多的就是这
句诗,(课件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生齐读)
2.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吗?(指名答)
3.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
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在
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说什么。
4.同桌之间互读、练说。
5.指数名学生说。
6.小结:你们的回答很精彩
!原来短短一句诗可以在人的头脑中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画
面,文字的魅力真是无法想象。
7.那就用朗读把感受表达出来吧。小组内练读,指名读。
8.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一派色彩斑斓的绮丽风光.
9.指名答.(在江岸两边大面积出现的是草地、树木、青山……)
15
是呀,作者放眼望去,看见了——
练习题:你能填入表示不同绿色的词吗?
近处( )的小草( )的柳树,远处(
)的树林( )高山.(学生
口述)
11.诗人此时正遇早春时节,站在小船上举目四眺,满眼皆是绿色,让作者明显地感受
到春天到了。
12.可别小看了这个“绿”字,它仅仅是告诉你春天来了吗?它还能让你感受到什么呢?
13.指名答。(感受到春天里的“绿”有着层次关,远近各不相同;“绿”还写出了春
天景物的变化…
…)
14同学们理解得多丰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绿”读出来吧.男女生赛读。
15.小小的“绿”字却有大大的文章!引导阅读“资料袋”,介绍王安石推敲用“绿”
字的故事。
16.听完“绿”字的故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指名答.)
17.小结:是呀,
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了一个字修改十多次,难道我们在平时的习
作中不能做到吗?“世上无难事,只
怕有心人。”
18.这首诗正是因为这个故事,让人们更加赞赏.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出你的赞叹吧。
四、品评诗句.升华情感
1.过渡:这么美的绿,这么迷人的风光,谁不想多看两眼?谁不
想留恋其中?诗人和我
们一样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吗?(指名答.)
2.诗人想回哪里
去?诗中的家乡是指哪儿?引导从课题“泊船瓜洲”和诗句“钟山只隔
数重山”等处理解.
3.你能在地图上找到它大概的位置吗?先好好读读古诗。
4.学生上台指明.(老师点击课件,显示“钟山”的位置.)
简介:王安石的父亲曾在江苏南京为
官,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即现在的南
京有着深厚的感情,可以说那里是他的第二故乡。
5.你从哪里能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到家乡呢?
6.引导学生从“一水间”“只隔数重山”“又”“何时照我还”这些词句理解。
7.
练习读出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
五、记生字
1.找到本课四个生字,读读相关句子.
2.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指名答.)
3.指导书写: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写得左窄右宽.
4.学生练写.
七、小结
1.这真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牵肠挂肚呀!
让我
们一起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练习背诵。
3.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诗人、政治家,立志于国家改革.这首诗是他第二
次出任宰相途经瓜洲时所写.短短28个字,展现了
早春江南的一片嫩绿,抒发了久思故乡的
一寸衷肠,更暗示了他对自己前途的担忧.此去京城,真能大展
宏图吗?千头万绪涌上心头。
更让我们惊叹的还是他对文字的讲究,一个“绿”字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风
范!
4.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给学生讲《环境保护法》,教育学生爱护环境。
八、布置作业:抄写古诗《泊船瓜洲》3遍
九、板书设计:
泊船瓜洲
所见所感
触景生情
16
授课时间:
教学后记:
课时:第11课时
课题:5古诗词三首
教学内容:古诗词《秋思》和《长相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词,能默写古诗词。
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等方法理解诗词意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难点:
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音乐调情
1.播放歌曲《故乡的云》。
2.听!来自远
离家乡游子们的声声呐喊.故乡的云总是那样的白,故乡的人总是无比的亲!
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
才能荣归故里?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表
达胸中满溢的情怀呢?
二、读入情
1.读一读《秋思》和《长相思》,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
2.指数名学生读,正音。(注意读准“意万重”“聒”.)
3.看看诗词的题目,你能发现什么?(指名答.)
4.这相同的两个“思”表达了诗人怎样
的感情呢?和你的伙伴一起反复读上三遍之后,再
好好想想。
5.读了这么多遍,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选一首说。(指数名答.)
三、品悟情
1.诗人那浓厚的化不开的思乡之情,都藏在哪个句子中呢?默读,画出来。
2.指名答。
17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4.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5.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满腹惆怅、心事重重的感觉。
6.这句诗中诗人是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指名答.)
7.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吗?小组内交流。
8.引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9.这一次又一次的封信、拆信、封信的过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挂
念。
10.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作者的情感中,去感同身受一番吧。(齐读.)
11.王安石见明月
而惆怅,张籍见秋风而感慨。那么,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将情巧妙
的藏与诗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吗?
12.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13.全班交流,师引导注重体会“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四、课堂小结
1.学生任选一首配乐背诵。
2.在你背诵时,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指名答.) <
br>3.小结: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就不同.我们不可能到诗人生活当中去,不可能看
到那个
朝代诗人面前真实的景色,但是,诗人们那份浓浓的思乡情,我想无论是谁都能感悟
得到!因为诗中的字
字句句无不包含着对故乡的想念、对家乡的思念。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
这首感人的诗词吧。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词。
2.抄写古诗词3遍。
六、板书设计:
秋 思
洛阳
------见秋风 山水重重 行军艰难
家书------意万重
复恐------说不尽 思念故乡 难以入眠
临发------又开封
授课时间:
18
教学后记:
课时:第12课时
课题:6梅花魂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魂、幽”等12个生
字,会写“魂,缕”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
“幽芳、漂泊”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课文,解决生字词。
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感受外祖父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难点:认识
“魂、幽”等12个生字,会写“魂,缕”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
“幽芳、漂泊”等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教师板书“梅花”二字.)你见过梅花吗?你知道梅花的品格吗?
学生相互交流
课前查找的有关资料。
2.(教师板书“魂”字.)查字典说说“魂”字的意思。
3.揭题释题。
a.读课题,你的心中有疑问吗?
b.学生针对课题进行质疑。
教师过渡语:是啊
,梅花只不过是一种植物,它何来之魂?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解
答心中的困惑。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2.小组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交流自读生字新词的效果。
3.全班交流,指名分段读。
4.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几件事?
a.外祖父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还常流眼泪。
b.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珍惜,“我”不小心弄脏,他竞大发脾气。
c.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了。
d.外祖父将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了“我”。
e.分别那天,外祖父又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我”。
三、合作交流
1.讨论交
流:比较课文中首尾两段,你发现了什么?(第一自然段作者由梅花想到了外祖
父,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
又由梅花图想到了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在写法上这是首尾呼
应。)
2.过渡:是啊,看
到梅花,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会让作者忆起已葬身异
国的外祖父,外祖父留下的一方梅花
图与手绢,让作者永远感受到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
让我们和作者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外祖父,
去感受一下吧!
3.分小组学习课文,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
4.全班交流.
四、小结:“朵朵梅花寄深情,情有独钟因爱国。”作为朝气蓬勃的小学生,
我们应该时
刻牢记自己是一名中国人。
五、布置作业:读课文3遍。抄写生字词语3遍。
六、板书设计:
6、梅花魂
幽芳 不甚在意 杭稠 手绢
腮边 所谓 乡愁 一缕
19
授课时间:
教学后记:
课时:第13课时
课题:6梅花魂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
3、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课文,解决生字词。 <
br>2、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
出来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理解“魂”的含义。
2、体会外公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难点:
领悟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本课词语
二、读“三哭”.感悟真情
1.读课文,画出有关描写外祖父哭了的语句,读一读,共有几处
?(共有三处:教我读诗
词时;得知不能回国时;送“我们”上船时。)
2.学生听录音跟读第2自然段,交流体会外祖父第一次哭时的情感。
a.了解外祖父教我吟诵的三句诗的出处,读懂它们的意思。
b.体会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的用意
所在。(这三句诗都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
情,外祖父教“我”的目的在于借诗句表达他对家乡的思
念。)
c.说说“外祖父哭了”的原因。(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情感,教“我”读着
诗句,他心里涌动的是对家乡、对家乡亲人的怀念,泪水就不知不觉流了下来。)
3.探究外祖父的第二次落泪,体会他无法回到家乡的伤感。
a.教师朗读这部分内容,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看见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b.你能理解这位老人此刻的心情吗?
久居异乡的外祖父日夜思念着自己的家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
,他无法回到故里,于
是他将这种思乡之情寄托在某种事物之上,请大家再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
(1)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读出体会和感
受。
“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出示一个句子进行比较:“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很爱惜。”
说说这两个句子的异同,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
20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
的吗?’
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从外祖父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外祖父的动作中你看出了什么?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2)品读外祖父送画时的话,体会老人对梅花别样的情感。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
,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
神,愈秀气。”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最多?再读一
读这句话,说说有怎样的感受?
此刻,在你的心目中,梅花具有怎样品格呢?用外祖父的话来回答.
(她是最有品格、最
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他们”是指谁?为什么把他们比喻成“梅花”?
你知道中华民族有哪些有气节的人物?学生交流之后指导朗读。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怎样理解外祖父的这句话? 在外祖父的眼里,梅花代表着什
么?(外祖父把梅花
看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千千万万华夏子孙的“魂”.他珍爱梅花,
赞美梅花,实则是在表现他那
颗拳拳爱国之心。)
4.在何情况下,外祖父第三次掉泪?读一读,深人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
a.哪个词使我们感受到了老人的“哭”?(泪眼朦胧.)
b.外祖父把珍爱的梅花图及手绢送给“我”,是不是不再思念家乡了?你如何理解外
祖父的这一举动?
三、品语句,升华情感
1.从外祖父的一言一行中,我们不仅深深体会到了他对梅花的爱,对
具有梅花秉性的中
华儿女的爱,更体会到了他的爱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爱,是对祖国的深深的眷恋。请你
有感
情地朗读外祖父说的话和外祖父为作者送行的有关语句。
2.面对这样一位身居异乡的老
人,我们的心中能不对他产生敬意吗?让我们饱含敬意朗读
课文中首尾两段。
四、归整体,理清层次
1.读到这里,你发现课文首尾两个自然段有什么联系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2.尝试分段,说说每部分的意思。
五、延伸拓展,进行小结:
1.把文中使自己感动的语句或段落抄写下来。
2.故乡,祖国,让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
子产生了无尽的思念与眷恋;几千年来,多
少文人墨客吟诵出了无数思乡爱国的诗篇,你会吟诵吗?
3.学生吟诵熟知的有关诗篇。
六、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
2.能力训练题
七、板书设计:
6梅花魂
睹物思人------
借梅思乡------托物表心
授课时间:
21
教学后记:
课时:第14课时
课题:7
桂花雨
教学内容:桂花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生字新词。
3.理解课文内容,分清文章的主次,能说出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扫清字词阅读障碍。
2.通过反复品读课文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乡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学会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边读边体会作者通过景物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自读提示明要求
师生谈话:说说在儿时曾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
教师导语:童
年曾发生过的趣事令我们难忘,只要一想起它,我们仍会感受到一种快乐.
今天我们要读的课文的作者就
用手中的笔把童年趣事记录了下来,让我们走进课文,共同感
受作者表达的情感.(板书课题:桂花雨)
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桂花的资料后,针对课题说说想了解哪些内容。
二、 初读课文知大意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小组合作交流学习: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纠正字音,再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全班交流: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语句悟情感
1.读课文,看“摇花乐”的挂图,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画下来。
a.“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b.“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c.“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2.分小组读所画的句子,边读边想象语
句所描绘的情景,再说一说此刻在脑海中出现了
一幅怎样的画面,从画面中感受到了什么。(有感情朗读
“摇花乐”这一段。)
3.教师导语:多么令人难忘的摇花乐,它同样也把童年的快乐带给了我们。
然而,作
者仅仅为了写摇落的阵阵桂花雨吗?联系上下文,读读有关语句,再说说你的感受。
22
a.“我喜欢的是桂花。”
b.“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c.“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d.“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4.学生边读有关语句,边谈自己的体会.教师适时
引导学生通过这几句话,联系上下文,
如与“梅花、梅树”的对比,体会出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5.体会母亲对故乡的怀念。
a.找出有关描写母亲的语句。
b.读母亲的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说说自己的感受。
试着用“这里的——再——,也比不上——”这样的句式说说母亲还可能会说些什么。
c.与同学交流:母亲的话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6.听着母亲的话,“我”不禁又想起了“摇花乐”
,你能通过朗读向同学们表达出
“我”的思乡之情吗?(引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四、课堂小结
难忘童年的画面,难忘母亲的话语,更难忘故乡的桂花,读读课文中的语句,想
一想,
课文中是否还有让你回味无穷的句子?找出来并有感情地读一读,再交流为什么要这样读。
五、积累语言求发展
1.读了这篇课文,你的内心产生了怎样的感受呢?
2.在课外阅读中,在你的生活实际中,你有没有感受到人们对家乡的怀念呢?说一说。
3.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能力训练题
七、板书设计
7桂花雨
爱桂花
-------摇桂花------思桂花
授课时间:
教学后记:
23
课时:第15课时
课题:8小桥流水人家
教学内容:小桥流水人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7个生字.
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干涸、点缀、涌现、潮湿、
流通、舒服、印象”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4、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扫清字词阅读障碍。
2.通过反复品读课文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乡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2.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
教学过程:
一、读诗,了解课题出处
1.谈话:(板书课题:小桥流水人家)读一
读课题,说一说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法?(或
想说点什么?)
2.出示古诗文《天净沙》,全班齐读。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请读过这首诗的同学试着说说对这首诗的理解。
4.导题:这篇以古诗句为题的文章写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翻开书读一读。
二、初读,把握课文主旨
1.自主学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
感?
2.同伴互助:同桌轮读课文,相互正音,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
情感。
3.全班交流:
a.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b.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说说课文表达的情感。
三、交流.探究表达方式
1.默读课文,想象文章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边读边在句段
24
旁作批注。
2.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3.展示交流探究学习的成果.以小组为单位派出中心发言人汇报探究学习中的发现和
体会。
4.根据学生发言,老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
a.“婀娜的舞姿,是
那么美,那么自然……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
着,发出悦耳的声音。”(运用拟人的手
法,描绘溪边飘动的柳枝、小鸟的叫声、溪水流动的
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景物的喜爱与赞美.)
b.“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
流水把
它们送到远方。”(先写了桥的样子,再描绘在小桥上丢花的情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
的享受,令人神往
.)
c.“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那是一
座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有东南两面大窗的漂亮房子。”(用对比的方法写出了农家卧室与书
房的不同特
点,让人感到家的亲切,引发美好回忆.)
d.“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
的太平生活.那段日子,深深
地印在我的脑海中。”(用三个成语概括了农村人家日常生活的特点,“深
深地印在’’表达
了作者对它的留恋和热爱.)
四、小结,积累优美句段
1.
配乐朗读: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乡村画卷,让我们一起随
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全
文。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读几遍,熟读成诵。
3.摘抄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
4.拓展:你知道哪些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读一读,说一说。
5.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大体了解《森林保护法》,教育学生保护花草树木。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能力训练题。
六、板书设计
8、小桥流水人家
家乡美景-----家乡生活------家乡的印象
授课时间:
教学后记:
25
课时:第16课时
课题:口语交际·习作二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楚自己的活动安排.
2.能与同学进行商讨,培养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就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胆发挥想象,写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能就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胆发挥想象,写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1.收集与“浓浓的乡情”相关的诗词、歌曲、故事等.
2.了解班级同学的特长,以便策划活动.
3.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介,了解怎样策划
才能搞好一次活动,可以事先参阅一些
好的经验.
教学过程:
一、黧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有着深厚
的感情.大诗人李白用
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而这诗句也成了表达
思乡之情
的千古名句.今天也让我们来畅谈一下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
二、畅所欲言.抒发情感
1.同学们,请你们来说说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
2.现
然大家都这么热爱家乡,那么我们就以“浓浓的乡情”为主题来策划一次活动.既然
是活动,形式就要丰
富多彩,要通过丰富的内容、精彩的节目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小组交流讨论
1.明确小组讨论的内容:表演哪些节目;由哪些同学表演;怎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
2
.重点讨论怎样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根据讨论情况列出节目表.老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
流,给予指导.
3.小结过渡:刚才老师参与了部分小组的讨论,看得出来同学们事先都做了精心的准备,
而且
在讨论的过程中非常热烈,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考虑到.每个小组都希望通过策划这次活
动来表达对家乡
的热爱,那现在就请同学们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策划的活动方案吧.
四、展示活动方案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活动方案.
2.其他同学可以质疑,也可以和同学进行深入的交流.
3.师生共同评议.综合大家的意见,全班制定一个活动方案.
五、总结
同学
们,这节课,通过策划“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组织策划能
力,而且还激发了大家对
家乡的热爱之情,相信“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六、布置作业:写一首关于家乡的诗.
七、板书设计
26
口语交际 热爱家乡
授课时间:
教学后记:
课时:第17课时
课题: 习作
教学内容: 习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楚自己的活动安排。
2.能与同学进行讨论,培养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
过程与方法:
在讨论交流中感受浓浓的乡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促进语言能力的表达,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把对故乡浓浓的情、深深的爱,寄于叙事、写景之中。
教学过程:
一、话导课,激发兴趣
在策划“浓浓的乡情”活动中,同学们尽情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
情.是呀,谁不爱
自己的家乡呢?今天让我们大胆地想象一下,通过我们的努力,二十年以后的家乡会是
什么样
子?
二、 大胆想象
1.想象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
2.想象儿时的小伙伴会是怎样的.
3.想象久别重逢的亲人会有怎样的感慨.
三、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学生默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及内容.
2.小组互说.打开思路
3.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四、试写初稿.自行修改
1.回忆这组课文中作者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2.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小组评议,互改
3.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根据同学的建议再次进行修改.
五、佳作赏评,小结:
每个小组推选好的作品进行全班赏评,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
六、作业:誊写作文,制作小报
1.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满意后抄写在作文本上.
2.整理习作和收集到的资料,小组合作办一期以“家乡美”为主题的手抄报.
七、板书:
27
习作
授课时间:
教学后记:
课时:第18课时
课题:回顾·拓展二
教学内容:回顾·拓展二
知识与技能:回顾本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课文作者是怎样
用具体的景物或事
情表达思乡之情的.
过程与方法:在讨论交流中感受浓浓的乡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促进语言能力的表达,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
重难点:拓展学生视野,引领学生积累有关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佳句、激发学生
热爱家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明确内容
1.“望着云彩,思念故乡.思念故乡,望着云彩”这诗句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
2.这思乡
情是人世间一种美好的情感,本组课文表达的都是思乡之情.通过课文的学习,
我们收获了什么呢?让我
们共同走进.(板书课题:回顾·拓展),赏读片段.感悟乡情
3.读着一篇篇思乡的课文,一些感人
的描写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下面这些内容
还记得吗?出示相关语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
,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
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
不归’‘自在
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
背.”
“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
溪
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
4.这些语句出自哪些课文?从这些描写中我们
感受到了什么?(诗人触景生情;通过写具
体的事表达外祖父的思乡之情;通过写景物抒发怀念故乡之情
.)
过渡:课文中这样的描写还有哪些呢?本组的几篇课文是通过哪些人、事、景、物来表达
思乡之情的?
二、互相交流,各抒己见
1.回顾课文内容,找出作者或写事或写景表达思乡之情的内容读一读,边读边批注.
2.你找到了哪些这样的描写?小组里互相交流,畅所欲言.
3.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a.课文中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表达思乡之情的语句.
b.课文中通过写景表达思乡之情的语句.
三、小结:
1.表达思乡之情不是空泛
地抒情,应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或景物来体现.作家的作品是这
样,我们的习作也要这样.
2.平时我们的习作是怎样表达感情的?(结合本次习作中的典型例子进行交流.)
四、诗文链接,内化积累
1.回顾课文的学习,通过充分交流,我们收获了很多,不仅明白了
抒情要用具体的事物
或景物来表达,还积累了不少感人的片段.谁能背诵一两段?
2.表达思
乡情的诗文还有很多很多,读一读下面的诗句(日积月累中的),你能把它们印
在脑海里吗?练习背诵.
(个人背,同桌背.)
3.你还读到过这样的诗文吗?能向同学们介绍介绍吗?(指名读背.)
五、趣味语文.激发兴趣
1.学生自读“推敲的来历”一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2.全班交流对“推敲”的理解,以及在生活中对语言文字进行推敲的实例.
28
六、作业:鼓励学生课后将自己喜欢的读书名言制作成书签.
七、板书设计:
回顾·拓展一
授课时间:
教学后记:
课时 : 第19
课时
课题 : 9 、鲸
教学内容 :本课生字、初读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默读,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鲸。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有机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相关内
容。
教学重难点:
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1.搜集一些有关鲸的文字、图片或录象.
2.有生字、新词和重点语句内容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鲸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动物吗?你们对它有什么了解吗?请和同桌谈一
谈,自由发言。
2、老师介绍:鲸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地球上生存了5000多万年,如今,许多
种类
已濒临灭绝。为了保护这些水生动物,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三十七
条 “国家对白
豚等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防止其灭绝。禁止捕杀、伤害国
家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
。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捕捞国
家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的,依照《中
华人名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执行。”所以
作为我们小学生应该保护鲸。
3、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鲸》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你对鲸有了什么更深的了
29
解。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小组学习生字。
2、 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指名
朗读课文,检查是
否读得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三、精读课文,体会写法: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能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鲸很大呢?把相关语句
画一画,
还可以写一些批注。
1、集中交流。
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
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最大的
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
鲸,有十七米长,
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
它的
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引导学生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从具体的语句中初步感悟几种基本的说明方法)
教师顺势点拨要点。
(1)“十六万公斤、两千公斤、四万公斤、十七米长、”画出的几处词
句中列举的数字,
让我们感到更加真实可信。(板书:列数字)
(2)“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
大肥猪那么重,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嘴里看书,还显得很
宽敞。”画出的语句中所举的真实的例子,更
增加了说明的力量。 (板书:举例子)
(3)用象、大肥猪等熟悉的事物来和鲸作
比较,突出了鲸很“大”,给人留下了鲜明的
印象。(板书:作比较)
2、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
3、全班交流,试着用举数字的方法说明一事物。
四、课堂小结: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和举数字的方法把鲸的大描写得非常具体。
五、布置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词语
六、板书设计
9 、鲸
列数字
举例子
作比较
打比方
30
授课时间:
教学后记:
课时 : 第 20
课时
课题 : 9、 鲸
教学内容 :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学习,了解课文是运用哪几种表达方法来介绍鲸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有机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相关内
容。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中介绍的与鲸相关的各种知识。
教学过程:
一、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1、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一说鲸是怎样进化的?把你自己当作
鲸,给同组同学说一说
“你”的进化过程。
学生汇报:我们鲸在很远古的时代,和牛、羊一
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
就生活在了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时间,我们的前肢
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
全退化,就成了现在的样子,适应了海里的生活.所以,我们并不是鱼,而
是哺乳动物。
2、快速读第3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把这些
读给大家听一听。
3、鲸生活在海洋里,可它又不是鱼,这真是太神奇了,它在生活习性方面又有什么
特点呢
?默读4~7自然段,想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是用什么方法来说
明鲸的这些特点的
。(小组交流,在书上进行批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交流情况)
4、点名汇报,介绍了鲸哪些特点?板书:吃食、呼吸、睡觉、生长特点。
5、小组汇报,文中哪些句子介绍了鲸的特点,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课件出示表格,让学生总结填空,并写出说明方法。
特重点句子 说明方
点
法
吃
食
呼
吸
31
睡
觉
生
长
(2)点击课件,呈现4——7自然段,通过小组朗读,齐读等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
br>文对鲸的特点的介绍以及体会介绍的方法。(点击课件,呈现课文相关段落,联系第一自然段
的学
习,进一步体会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几种基本的说明方法在文中是怎样运用的。)
重点讲解:“
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
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这里作者用了一个非常
生动形象的比喻,将鲸呼气时喷出来的气比喻
成“花园里的喷泉”。这种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使说明的事物形象具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板书:打
比方)
6、多媒体播放人类捕杀鲸的场景。师提问:人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1)学生讨论交流。
(2)学生回答后教师相机介绍《中华人名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八条“ 国家保护
野生动
物及其生存环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猎捕或者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第三十一条禁止
捕捞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水生动物苗种。因养殖或者其他特殊需要,捕捞有重
要经济价值的苗种或者禁捕的
怀卵亲体的,必须经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在指定的区域和时间内,按照限额捕捞。在水生动
物苗种重点产区引水用水时,应当采取措施,保护苗种
。第三十七条国家对白鳍豚等珍贵、
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防止其灭绝。禁止捕杀、伤害国家
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
物。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捕捞国家重点保护的水
生野生动
物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执行。
同学们听了这几条法律,有什么感想。
(3)学生回答,老师引导学生达成共识:保护野生动物是每个组织和个人的责任与义务。
二、、小结,延伸扩展:
师:正是因为作者运用了这些说明方法,才使我们对鲸由陌生到有所
了解,对鲸的认识
也越来越全面。为了让鲸能被更多的人认识,我们组织了一个“巨鲸演讲团”,想不想
听听
他们精彩的演讲?
1、出示图片,教师示范演讲。(引导学生感悟写法)
2、
请学生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有关鲸的资料、图片,试着运用这些方法,来一段巨鲸的
“自我演说”,注意
抓住鲸的特点表述。
3、学生上台演讲,互相评议。
三、布置作业:
小练笔:选几种说明方法写一篇说明文。
四、板书设计:
吃食(吃什么,怎么吃,特点) 呼吸(用什么怎么呼吸)
共同点 都吃鱼虾
用肺呼吸浮上海面 从鼻孔喷气
须鲸 小鱼小虾吞进吃的多
喷出的水柱垂直细高
齿鲸 大鱼海兽咬住凶猛 喷出的水柱倾斜粗短
授课时间
32
教学后记:
课时:第21
课时
课题:10 松鼠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 《10 松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
2、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松鼠的外型特征
、生活习性,知道松鼠是一种很讨人喜欢的小
动物。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培养学生学会鉴赏和写作说明
文的能力。
3、增长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仔细观察生物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了解生字词的音、形、意。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了解课文内容和松鼠的习性特点。
3、通过品读、比较、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活形象的描写,积累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天老师要跟大家介绍的也是一种小动物,它是谁呢?别着急,它来了(用多媒体播放
“松鼠”),看
完之后,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刚认识的这位朋友,说说你最喜欢它什么?
用一个词概括一下。
那么,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位朋友的秘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法国著名博物学
家布丰的一篇文
艺性说明文──《松鼠》。请谁来给大家简介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或松鼠的
情况。
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读阅读提示,想想:这篇文章要我们了解什么?
反馈:(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想想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
三、合作探究
33
1.你能用一句话或几个词语概括出松鼠的特征吗?
明确:(松鼠是种漂亮的小动物,它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2.小组讨论: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
(课文第一自然段首先从总体入手,介绍松鼠是一种漂
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
人喜欢。接着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
来写松鼠漂亮的外
形特征。第二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树上(不侵犯人类)、活动时间──夜晚(
不骚
扰人类)等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其性格特征──驯良。第3.4自然段侧重写了松鼠的行动特
征──乖巧。一从它横渡溪流时的情景来表现它的智慧;二从“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来
表现它的警
觉;三从储备食物过冬来表现它的聪明;四从蹦跳的动作来表现它的轻快;五从
不高兴时发出的恨恨声来
表现它丰富的感情。作者还列举了松鼠搭窝的经过,从选址、建造、
居住及窝口的特点等方面来表现它的
聪明、勤快,进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最后在第5自然
段补充介绍了松鼠的生育情况,何时换毛及喜欢洁
净的特点。)
(2)想想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松鼠》一文以准确
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
语言风格等方面与《鲸》有很大不同。从
说明的角度来看,《鲸》侧重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
和生活习性,而本文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
动;从表达的方法来看,《鲸》运用
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而本文主要是采用
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
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上来看,《鲸》的语言精炼平实,而本文的语言生动传
神,极具
文学色彩。)
(3)你喜欢松鼠吗?请你结合课文介绍的顺序说说松鼠在哪些方面讨人喜欢?
3.经过小组
讨论后,有没有还未解决的呢?说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互相质疑,
解疑)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学习了本文之后,你觉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绍动物呢?(讨论)
(A、准确、生动的语言
;B、合理清晰的结构;C、鲜明的事物特征;D、恰当选用说明
方法。)
2.仿造《鲸》的表达方法,改写本文或仿造《松鼠》的表达方法,改写《鲸》。
六、作业布置:
1、把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进行摘抄、积累。
2、能力训练题
七、板书设计
10、 松鼠
外形特征----漂亮
性格特征──驯良
行动特征──乖巧
授课时间:
34
教学后记:
课时:第22
课时
课题 :11新型玻璃
教学内容:课文生字、初步了解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生字词,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
2.初步掌握各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质疑、探究掌握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
积极性和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进步而勤奋
学习的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掌握生字词,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
教学过程:
一.揭题、审题
同学们,玻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东西,你知道玻璃有哪些种类吗?他们有什么
用处吗?
(让学生自由回答,正确的教师给以鼓励,激发其学习热情。)
教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答的都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片关于玻璃的课文,题目叫(此时教师半数
课题13
新型玻璃)
看课题后教师可提问“新型”是什么意思?(新的类型、新的品种)那么这片课文中有那些新型玻璃呢?他们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用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到课文中去
寻找答案
。
二.检查课题预习情况
1.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能正确、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3.说一说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
板书:夹丝网 防盗玻璃 夹丝玻璃 吸热玻璃 吃音玻璃
三.讲读第一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一自然段,用“——”划出描写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的语句,用“~~~~”
划出描写它作用的语句。
2.学生自学后讨论:指名说出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并板书:特点 作用 中间夹丝 金属丝网
报警
3.齐读第一自然段,边说边体会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四.分组自学二至五自然段 <
br>1.学生用上述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方法分四人小组讨论学习以下四中玻璃。每人学一种,
然后在小
组内交流。
35
2.指名学生完成板书,填写四中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五.总结: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各种新
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的认
识各种玻璃。
六.作业:抄写生字新词
七.板书设计:
夹丝网 防盗玻璃 夹丝玻璃 吸热玻璃 吃音玻璃
特点 作用 中间夹丝金属丝网 报警
授课时间:
教学后记:
课时:第23
课时
课题 :11新型玻璃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个人探求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各种新型玻璃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通过个人探求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各种新型玻璃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继续走进新型玻璃展览馆,进一步了解各种新型玻璃。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出示表格)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一读课文,然后看着表格,连贯的说一说每一种玻璃的特点和
作用。
先同桌间相互说一说,然后让学生说给大家听一听。
二.召开展销会,鼓励学生竟说
1.同
学们,今天老师要在我们班开一个展销会,让每一位同学都当一回推销员,推销员
是干什么的,知道吗?
(就是把自己厂里的产品介绍给大家,发动大家来买自己介绍的产品,
如果来买的人越多,就说明你这个
推销员的水平越高。)你们想不想来试试呀?(生、想)
今天你们推销的产品就是这五种新型玻璃,请
每一位组长代表你们一组到上面来选一种
玻璃。下面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想好推销的话语,夸夸自己厂里
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让人一
听就来买,你们在小组内先说给其他同学听,相互出出主意,待会儿就请同学
能争着到上面
来推销自己的产品,我们还要评出优秀推销员,好吗?学生在组内推销。
2.都准备好了吗?下面请你么上来像在座的老师和同学推销。
3.学生填写订单,交给自己认为讲的最好的学生,然后评出优秀推销员。
4.同学们,除了
课文中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之外,你们还知道其他新型玻璃吗?如果知
道,你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三.争当“小发明家”,培养创新精神
1.同学们,除了课文中讲到的和同学们刚才介绍的几
种新型玻璃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
新型玻璃,他们在现代化建筑中正起着(重要作用),研制这些玻璃的
爷爷、奶奶、叔叔、
阿姨们真了不起,它们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那你们想不想也来发明一
种新型
产品呢?那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我们生活的需要,每人设计一种新型产品,完成这张21世纪新型产品设计方案。
21世纪新型产品设计方案
产品名称: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品的特点和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人:__________
____月_____日
36
2.学生完成方案,交流。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都能积极动脑,
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了一种新型产品,还没有
完成的,或还需修改的课后完成,最后,老师愿我们每一
位同学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
探索,让理想成为现实,为人类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五.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 特点
不断探索
新型玻璃
作用 创造奇迹
授课时间:
教学后记:
课时:第24
课时
课题:12 假如没有灰尘
教学内容:本课生字、词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课后生字,正确读记由生字组成的词。正确、流
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运用。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辨证唯物主义启蒙
教育。
过程与方法:联系上下文,在阅读中扫除字词障碍。围绕“自学提示”展开讨论学习,
了解课文
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究兴趣。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和积累词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说说灰尘有哪些危害。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注意字的读音。
1、指名轮流读课文。
2、正音:模样(mú )
尘埃(āi ) 直径(jìng ) 削弱(xuē) 散射(sǎn)
朝晖(zhāo)
干涸(hé) 可恶(wù) 恶劣(liè)
三、理清课文思路,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想每个自然段写什么?(填表)
出示: 灰尘能
灰尘能
灰尘能
灰尘能
灰尘的作用告诉我们:
2、看表默读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灰尘令人讨厌,人类却离不开它。
第二段(2 )小小的灰尘来自土壤和岩石。
第三段(3—6节)灰尘的作用很大。
第四段(7)灰尘的作用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本文向我们介绍了灰尘的有关知识及其作用。)
四、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37
1
、狼狈bèi 擦拭shì 请勿打扰wù 尘埃āi 削弱xuē 朝晖huī 循环xún 厌恶wù
裂开
liè 讨厌tǎo 环境jìng 气候hòu 飘荡piāo
2、多音字
wù (可恶) xiāo (削皮) 恶è (恶狠狠) 削 ě (恶心) xuē(削
弱)
五、小结: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六、作业:熟读课文、抄写字词。
七、板书设计:
模样(mú ) 尘埃(āi ) 直径(jìng ) 削弱(xuē)
散射(sǎn)
朝晖(zhāo) 干涸(hé) 可恶(wù) 恶劣(liè)
授课时间:
教学后记:
课时:第25
课时
课题:12
假如没有灰尘
教学内容:深读感悟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深读感悟,体会对比写法的作用。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过程与方法:以辩论会的形式从正反两个方面认识灰尘的优缺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
生对大自然的探究兴趣。
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辨证唯
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板书课题
1、板书课题:没有灰尘行吗?
2、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课文学习说明方法
(一)第一段
1、齐读分层两层间是什么关系?(转折)
2、再读体会开头以问句设疑发人深思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二)第二段
1、
指名读划出文中写灰尘的句子
2、 生字比较:①灰尘很小很小。
②灰尘的颗粒的直径一般
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人眼能看到的灰尘,已称
得上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了;细小灰尘只有
再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A 能用①代替②句吗? B
②句是怎样写出灰尘“小”的?(指出说明方法)
“直径十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列举数字说明方法)
人眼看到的是庞然大物;高倍显微镜才能看见(对比的说明方法)
C
体会说明的好处:更具体真实地突出事物的特点,增强可信度
D 练习朗读背诵
(三)第三段
1 、默读3—6自然段,画出第三段和第五段的最后一句话联系课文内容,想
想这两个意
思是怎样写明白的,小组讨论交流。
2、 指名回答师适当点拔
①()灰尘()吸收太阳的光线,()反射太阳的光线,(),太阳的强度削弱了
②因为大气
中有了灰尘,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
③第三自然段采用对比方法写出灰尘能使太阳光变柔和这一作用
3、小组讨论学习第五自然段是怎样把最后一句写明白的。
4、自学第四,六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说明灰尘的作用
(四)学习第三段:齐读灰尘的作用告诉我们什么?
三、总结全文:通过本文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说明方法?
四、作业:练习背诵最后一自然段,运用说明方法仿写一个事物。
五、板书设计
①灰尘()吸收太阳的光线,()反射太阳的光线,(),太阳的强度削弱了
②因为大气中有
了灰尘,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授课时间:
教学后记:
课时:第26
课时
课题:12 假如没有灰尘
教学内容:知识拓展,练习写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练习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知识拓展,练习写话。
过程与方法:
以辩论会的形式从正反两个方面认识灰尘的优缺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
知识拓展,练习写话。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听写词语
恶劣 狼狈 擦拭 尘埃 削弱
朝晖 裂开
2、填空
如果没有灰尘,阳光将_________,天空将_______
_大自然__________,地球上的水将
________。因此,_____________
_
二、指导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1、 指名读自由读齐读
2、 练习指名背诵
3 、检查背诵情况
灰尘的作用告诉我们:_________,被人们称为“废物”的东西
,往往有_________。灰
尘虽然________,但_____。然而,如果人们不注意保护
环境,_______,则又令_______。这
对当今世界来说,是个____________。
4、 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具有两重面性,举例说明
①如鸟粪、电视、网络……
②练习说话
③试着写话
④交流、师点拔
39
三、课堂小结:今天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
四、布置作业:
1、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写话。
五、板书设计:
大小及来源
列数字
作用 使阳光变柔和 使天空呈蔚蓝 对比
形成气象万千的景色
保持良性循环 (说明方法)
授课时间:
教学后记:
课时:第27课时
课题: 口语交际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提高学生表达、应对、倾听、提问等语言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内交流,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树立初步的“职业道德观”
教学重难点:
提高学生表达、应对、倾听、提问等语言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今天同学们带来了很多“小商品”,你想让你手中的物品也得到别人的喜爱,让别人心
甘情愿地把他买
下来吗?那我们今天就试着做一名“小小推销员”.
二、精心准备
1、熟悉“商品”.对你
的“商品”进行全面了解.从外观、规格、用途、使用方法以及价
格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
2、找出产品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准备做精彩的描述.
3、面对“顾客”,你用怎样的表情、
怎样的语气、怎样的语言推销你的商品,请做好充
分的准备.
4、思考“顾客”针对产品会提出那些质疑?你将如何解答.
三、小组试买
1、在
小组中试着推销你的商品,让同学们针对你推销产品的内容、语言、语气、表情提
出中肯的建议.
2、认真聆听同学们的建议,合理采纳.
四、班级特卖场:
1、每组选出最优秀的“推销员”,推销自己的产品.
2、“顾客”认真聆听“推销员”的介绍,对产品提出质疑.
40
3、耐心、机智地回答“顾客”的问题,抱着既对消费者负责,又对产品负责的态度.
五、总结:
1、评出最佳“推销员”.
2、你认为怎样才能够做一名优秀的推销员?(优秀推销员的标准是什么?)
作业:回家向家人推销一种商品。
板书:
口语交际
授课时间:
教学后记:
课时:第28课时
课题: 习作
教学内容: 习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学写一篇说明文。
过程与方法:
按说明文的一定顺序写作,将说明文的表达方法恰当运用到习作中去,使学生在
习作实
践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按说明文的一定顺序把特点、用途、好处、使用方法、生活习性等介绍清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我们这单元学习的是什么体裁的课文啊?
生:说明文!
师:说明文有哪些说明方法?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呢?
师:说明文
是一种说明性很强的文章,比如我们刚学习的《鲸》、《松鼠》等等,想我们
说明、介绍某种事物。今天
我们来学习一下怎么写说明文。
二、指导观察
1、师:首先你要向别人说明你要介绍的是什么事物,它可以是?
生自由回答:家用电器、玩具、水果、蔬菜等等的东西。
41
2、师:首先不管你介绍什么,要把他们的特点介绍出来,比如文具有什么?
玩具呢?男
生喜欢的玩具有变形金刚,女生喜欢的有什么?布娃娃?
师:讲到玩具每个人都很兴奋。确定了我们要写的东西后,然后用到我们学过的方法,
有哪些?
(生答: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
3、师:如果你选择的是文具
,那你要怎么写?例如铅笔盒,它看起来不起眼,确实文具
中最有内涵的。(教师拿起一个铅笔盒向大家
展示)
4、我们可以从他的外形特点,使用方法来写。
长有多长?高有多高?宽有多宽?然后介绍它的颜色,打开来,我们可以介绍一下它的
功能。
5、师:假如是家用电器的话,我们经常接触的又有什么?
(学生回答:洗衣机、冰箱……)
首先我们要先介绍它的外形,比如微波炉,“妈妈给我家买了一个格兰仕的微波炉,
它……”(
教师读范文。)这一段介绍的是它的外形。
紧接着我们可以写它的内部构造,……(读范文)
作用,对人类的贡献,……(读范文)
举个小事例,“有一次……”(读范文)
6、(接下来,以同样的方法分别介绍玩具、水果、蔬菜的写法)
三、师生合作,探索表达方法:
1、交流网上、作文书上、教科书中同类文章的表达方法(开
头、结尾、精彩片断、说明
方法)。例文
2、你准备从哪些方面介绍物品,用上哪些说明方法
?(如外形、质量、用途、价格等突
出的特点,用数字、举例、对比、打比方、生动描写等方法,具体描
述物品特点。)
3、说说自己文章的开头、结尾及写作思路
四、确定习作内容:
1、默读本次习作的要求,和同学交流一下。
2、确定习作内容列提纲。
五、起草。
六、板书:
写一物品
1、确定物品名称,总印象。
42
2、按一定顺序写。
3、表达喜爱之情。
授课时间:
教学后记:
课时:第29课时
课题:回顾·拓展三
教学内容:回顾·拓展三
教学目标:
知知识与技能:
学习用表格的方式做单元小结。
过程与方法:
推荐好书《森林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课外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用表格的方式做单元小结。培养学生课外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组说明性文章,你一定增长了不少知识,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一
下这
方面的收获吧!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一些说明的方法,你能填写一下这张表格吗?
(课文中涉及到的尽可能都填上.)
说明的方法
课文中的例子
举例子
用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除了课文中的,在其他的习作或课外书中的例子你还能找到吗?
除了以上四种方法,你还发现什么好方法了吗?
试着填一填.
说明的方法
课文中的例子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除了用表格的方式小结单元的学习内容,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向大家介绍一下.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这首小诗,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查查字典.
2、这首小诗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画面?和你的同桌说说.
3、你还知道描写四季的谚语和诗歌吗?向大家推荐推荐.
43
三、课外书屋:
默读课外书屋的介绍,明确阅读要求.
你喜欢《森林报》吗?
挑选你印象最深的章节介绍给同学听.
四、布置作业:
抄写日积月累的小诗
五、板书设计
回顾·拓展三
授课时间:
教学后记:
课时:第30课时
课题:13、钓鱼的启示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过程与方法:
1、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词。
2、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读,来体会作者的心里变化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做一个严格遵守道德标准的孩子。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
br>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
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
的
一篇课文。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课文的题目读一遍。
2、理解题目意思。
师:“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题目的意思是--
二、初步了解课文
1、生字读音
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词串,请自己读一读。
2、部分词语的意思。
44
词串中的词语,有什么不明白的,请提出来。
(重点指导“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
3、课文内容
生字词掌握得这么好,课文内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谁来告诉大家: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最后写什
么?(别急,再看看课文才回答)
(板书:钓鱼 放鱼 启示)
三、深入体验课文情感
(一)、初步了解情感
提问,随机指导,择要板书
(如:得意 依依不舍 感激)
(对获得启示以后感激的情感的体会很难,学生可能说不出来
。在学生真正说不出来之后,可以
暗示:明白了所发生的事情的意义后,我对父亲是什么情感啊?)
(二)深入体验“我”的情感。
1、自读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变化的?
2、指导与交流
(1)出示语句
师:课文哪些语句,写从钓鱼到放鱼“我”的情感变化?
(学生说完,课件显示有关语句)
(2)钓到大鱼时的心情
指导:在朗读种体会,联系《江上渔者》体会
(语句: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
大鲈鱼,
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3)把鱼放回湖里时的心情。
指导:逐句指导, 在朗读种体会,在想象中体会。
(三)父亲的情感
1、自读
我们体验了儿子从钓到鱼到放鱼回湖的情感,父亲呢?把大鲈鱼放回湖里,他的情感有什么不
同?在课文什么地方?
2、交流与指导。
(1)、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父亲的态度和“我”又什么不同?在课文的哪些地方?
(2)、逐句指导:
请展开想象,当儿子向父亲再次投去乞求的目光的时候,父亲不容争辩地说些
什么?我当儿子,
谁来当父亲?(师生合作表演)
从父亲“不容争辩”你体会到什么?
3、讨论:
师:父亲要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态度为什么那么坚决?父亲做得对
不对?为什么?先在小
组里讨论,然后在班上交流。
四、课堂小结,留下悬念:
师:在鲈鱼捕捞开禁前的2个小时,我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却在父亲的坚持下,又把它放回湖里。<
br>这一过程并无人看见。小时候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启示?会怎样影响我的
成长?我为什么对父亲满怀感激之情?这些内容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
五、作业:
1、写生字词,要求会写的生字每个写3遍;带生字的词语每个写2遍。
45
2、朗读课文。
3、摘录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的句子。
板书设计:
13、钓鱼的启示
我 父亲
钓 鱼 得意
放 鱼
依依不舍 不容争辩
授课时间;
教学后记:
课时:第31课时
课题:13、钓鱼的启示
教学内容: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词,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
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
直、守纪的人.
过程与方法:
1、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词。
2、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读,来体会作者的心里变化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做一个严格遵守道德标准的孩子。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学过程:
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词。
一、复习
二、学习课文后半部分
(一)默读思考: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你是从课文什么地方体会出来的?
(二)学生读书思考,并画出有关语句。
(二)交流与指导:
1、提问: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谁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学生回答完,课件出示:
“转眼间34年过去了,……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其
中,“但是,……就会获得道德实践
的勇气和力量”划上横线。)
46
2、轻声齐读带横线的句子。
3、小结:用自己的话填空:作者从34年前那个夜晚钓鱼的经历中得到的启示是:
4、指导朗读这段话。
三、课外拓展:搜集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
如:孟德斯鸠:“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
板书设计
28、钓鱼的启示
严格教育
道德实践
勇气和力量
授课时间:
教学后记:
课时:第32课时
课题: 14、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教学内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课后生字,能借助词典,理解文中成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父亲教导“我”的话。
3.联系课文内容,再结合
生活实际,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说说自己以
后对困难挫折应该如何去面对,树立
积极奋进的生活态度,从中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词。
2、通过学生自读自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体会“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有感情读文。激发学生以作者为榜样,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在生活中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一次钓鱼的经历,给作者留下了永久的记忆,
也使同学们受到了很深的启发。生活中还
有许多感悟,那要靠细心的人去体验。当我们面对理想目标前进
时,总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和挫折,是
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人生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入14课,让我们在
学习这篇有哲理的文章中去寻找
答案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并在组内交流读书体会。(可在书上做上记号)
(学生读书、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学生自认生字,相互交流。从读音
上看:黛、挑两个字的音容易发错。同学们要看准拼音,
多读几遍,尤其是“挑”这个多音字,它有不同
的读法,可以借助字典看看在什么情况下该读哪种音。
3.学生读后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交流预设:
星罗棋布:像天上的群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罗列分布。形容数量众多,散布的范围很广。
环抱:围绕,多用于自然景物,如“群山环抱”。
大喜过望:望:希望。所得超过了原来的期望,因而特别高兴。
心灵手巧:心思灵敏,手艺精巧。
47
货轮:运输货物的轮船。
挑拨:搬弄是非,引起纠纷。
布样:裁好的、准备制做衣服的布料。
三、研读课文,见解交流
1.师: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是一篇极富哲理的文章,请同学们快速浏
览课文,提出不明白的
问题,然后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交流讨论。
提问预设:
(1)为什么说: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
(2)怎样理解“我大喜过望,脚下仿
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而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
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的含义。
(3)父亲的教导为什么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交流预设:①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
这是父亲带女儿登上教堂塔顶后对女儿说的
话。前一句,是父亲设法让女儿看到的事实──条条
道路通罗马;后一句是父亲道出了他之所以要把女儿
带上高高的塔顶,俯瞰全城的真正用意。
这两句话看似直白,却含义深刻。父亲接下来讲的话“假
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
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就是对这两句话的补述。
当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千万不能灰心,首先要有决定去走另一条路的信心和勇气,这不仅是一
种积极的
生活态度,也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另一条路也许不那么直接,但几经周折,还是能够到
达你想要去的
地方;而且还完全有可能找到比原先更快地到达目的地的捷径。
“我”后来所举的两个例子,完全
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要是因为一条路不通,你不再去走第二
条,那么你就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人就是
在此路不通,走彼路;彼路不通,再走另一彼路的不断探
索中逐步接近目标,走向成功的。
②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
这句话写出了“我”当时异常兴奋的心情。做一名时
装设计师是“我”的梦想,从毛衣入手,设
计时装,走的已经不是一条寻常的路,但“我”决定大胆一试
,没想到一举成功。幸福来得那么快,
就像一朵从天空飘来的云,难怪“我”大喜过望。
③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
正当成功像一朵云一样幸福地向“我”
飘来──与一家大商场一下订购了40件时装毛衣时,维
黛安太太告诉“我”,两周内交货“根本没有可
能!”独具匠心开辟的幸福之路,一下被堵住了。“大
喜过望”之后的失望,特别让人沮丧。
④从此,一条时装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从我的时装店里流了出来。
这句话写出了“我”的毛衣时装
打向市场后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河流,水量充盈,源源不断;时
装能像河流那样,可见品种之多,订货量
之大。当然,不难看出,流出的除了源源的毛衣时装外,还
伴随着的是成功的喜悦和继续寻求发展的信心
。事实证明:到达目的地的途径的确不止一条。
⑤父亲的教导人我一生受用不尽──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虽然“我”所叙述的例子只是两个,
但事实上绝对不止。父亲的教导,帮助“我”战胜过许多困
难,获得了很多成功;更重要的是,父亲让“
我”从小就建立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不向困难屈服,
不把自己堵死在一条路上,这种态度,这种思维
方式,的确让人“一生受用不尽”。
四、回顾文题,体会寓意
回味题目,你明白了
什么?当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千万不能灰心,首先要有决定去走另一条路
的信心和勇气,这不仅是一种
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另一条路也许不那么直接,
但几经周折,还是能够到达你想
要去的地方;而且还完全有可能找到比原先更快地到达目的地的捷径。
五、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
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了“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含
义深刻的话,给我们的人生上了很好
的一课,相信同学们将感悟终身。成功是一种态度,只要带着希
望出发,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顽强的
意志可以帮助人克服许多困难,当再一次在困难面前另辟蹊
径时,通往广场的路就会又多了一条。
48
六、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
yàn huì pǔ sù
chuí tóu sàng qì luò yì bù jué
( )
( ) ( ) ( )
2.仿例写比喻句。
例: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
板书设计: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1.走出一条自己设计,制作和出售时装的道路;
2.举办一个不是成衣的时装展
走另一条路试试+坚持不懈=成功
授课时间:
教学后记:
课时:第33课时
课题:15、落花生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正确读写“居然”、“
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
咐”“分辨”等词语。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好处,懂
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
要做只讲体面,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扫清字词障碍。
2、通过联系实际体会课文重点句的含义,引导学生做一个有用的人。
3、通过分角色朗读,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渗透做人的道理,引导学生做一个默默奉献的人
教学重难点:
1.紧扣爸爸说的一段话展开朗读体会,让学生认识到本文借物喻理的写法及其所喻的道理。
2.弄清课文的主次,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1.齐读课题,你知道“落花生”是什么意思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落花生的图片,教师补充讲解花生为什么叫做“落花生”。
3.本篇课文的作者是许地山
,他有个笔名叫落华生,他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呢?今天这节课,就
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走进许地山童年
的时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主识字:
1.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指名读课文,全班正音。(如,“空地”的“空”读四声kò
ng,“吩咐”的“咐”和“便宜”
的“宜”在文中读轻声。)
3.拼读生字,着眼学法,重点强化。(由学生提出易错的字,并展示自己的学法)
49
4.在预习的过程中,你都理解了哪些词的意思,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注重结合上下文或生活
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不要死背词典中的解释)
(2)读顺课文,感知文本内容
1.同桌互读,把课文读通读顺。(给足时间让学生读书)
2.由同学互相推荐读,老师要鼓励读书不太好的同学展示自己,多鼓励他们。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看看你对课文都有了哪些了解?
三、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大家默读课文之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准备怎样给本文分段,为什么?(讨论并明确分段)
四、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新词。
板书设计: 15、落花生
居然 榨油
便宜
爱慕 体面 吩咐 分辨
授课时间:
教学后记:
课时:第34课时
课题:15、落花生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好处。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
好处,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
要做只讲体面,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过程与方法:
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中渗透做人的道理,引导学生做一个默默奉献的人。
教学重难点:
紧扣爸爸说的一段话展开朗读体会,让学生认识到本文借物喻理的写法及其所喻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内容,整体感知
齐读课题,回忆课文内容,想想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二、细读课文、突破重难点
默读课文,看看你对哪部分内容更有感受,再好好读一读。
(根据学生发言情况引导)
1.种花生、收花生:
50
利用评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抓住“居然”读出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意外、欣喜
2.充分读书、突破重难点:
(1)自由读、指名读出花生的好处。
(2)学生根据收集的课外资料补充花生的好处。
(3)出示第10自然段,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
①填表助学,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花生的可贵之处:
(在同学自由读之后填表)
花生桃、石榴、苹果
位置埋在地里高高地挂在枝头
外表矮矮地长鲜红嫩绿
印象挖起来才知道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②出示花生和桃、石榴、苹果的图片,同桌对比着读。一个读桃、石榴、苹果,一个读花生
③指名读,评读: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或者通过他的朗读你感受到什么?
④再次读,看看你对花生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引导学生体会出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它非常实用,默
默地为人类奉献)
(4)对比读句子,体会父亲对我们的希望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两句话意思不一样,
“只”是单单的意思,爸爸的意思是做人不能只追求外表的体面,更重要
希望我们做一个脚踏实地、埋头
苦干、不计名利,像花生一样的对别人有用的人)
(5)通过填空,加深理解:在你身边一定有许
多像花生一样的人,让我们来赞美花生,赞美像
花生一样有用的人。
“我爱花生,它的好
处很多,它虽然没有(),但可贵的是()。我们的()不正像花生一样吗?
他()。我赞美花生,我更
要赞美()。”
三、召开小辩论会,张显学生个性:
在当今的社会你想做一个像桃子、石榴、苹果一样的人呢,还是做一个像花生一样的人呢?为什
么?
四、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那一夜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印在我的心上。
许地山这样说,也
是这样做的,他长大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
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这
就是他笔名的由来。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年仅
48岁,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
精神的人。让我们来一起读读他说的这句话:“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
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
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51
在当今的社会你想做一个像桃子、石榴、苹果一样的人呢,还是做一个像花生一样的人呢?为什
么?
五、作业: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15落花生
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花 生
桃子、石榴、苹果
矮矮地 埋在地里 高高地
挂在枝头
挖起来才知道可贵
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授课时间:
教学后记:
课时:第35课时
课题:16、珍珠鸟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中感悟、体会,读中学写,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领悟人和动物是完全能和谐相处的。
教学重点:
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及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难点是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教学准备:
准备珍珠鸟的图片资料和一首节奏舒缓配有鸟叫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激趣导入:老师想先问问大家,你们愿意和动物交朋友吗?老师想知道你和什么动物交过朋
友?
2、探求新知: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熟悉一种鸟,它就是珍珠鸟。请大家看老师写课题
(板书:珍珠鸟)
3、略读课文我们该怎么学习?
52
评:让学生看老师板书,虽然简单,但不是形式,它对学生书写习惯的影
响是潜移默化的。另外,
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略读课文应突出的更充分。而且应在略读课文中体现学
生运用前面已有的方
法来学习,所以怎么学的方法,也应该逐步建构。
4、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一遍读课文,请学生大家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内容。
第二遍读课文,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珍珠鸟长什么样儿?珍珠鸟的习性。)
(板书:怕人----
亲近)
二、 质疑问难,探究学习
1、对文章的某个句子的理解、文章内容等等,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2、疏理学生质疑,布置学习活动:
请你探究:
① 动笔读书:找出文中写珍珠鸟
的活动变化的句子,画上横线”,读一读,说说为什么珍珠鸟
的活动会有这些变化?
②真
情播音员:文中有许多吸引人的描写,请你找出你觉得好的地方,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再
有感情的朗读
一下。
③小小思想家:谈谈你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理解。
④作家的知心人:作者是怎样把珍珠鸟写得这么可爱的?说说看。
3、学生自己独立学习课文。
三、合作交流,强化表达
1、全班交流学习活动:请你交流自己对上述问题的学习体会,你可以只就其中的某一方面来作
交流。
(学生发言)
2、作者说的仅仅是人和鸟之间的信赖吗?
(板书:信赖)
3、是啊,一只本是怕人的珍珠鸟,因为信赖,变得与人亲密、友好。老师听了大家的发言,对这句话也有了自己的理解,老师也想用自己笔像作者一样写下自己对信赖一词内涵的赞美和认识。你
们想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动笔吧!
信赖是一座桥,让我们彼此心灵相通,真情相融;信赖是一盏明
灯,照亮你勇敢前行;信赖是一
缕缕阳光,让生活五彩缤纷,让自然生机勃勃,和谐共存。
4、交流书面感受。
四、小结:
是呀,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坦诚,互相信赖、理解、宽容,和睦相处。这就是《珍珠鸟》给我们的
启示。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53
2、回忆自己的生活中,亲身经历或读到过哪些人与动物,人与人彼此信赖的事,写下一篇日记。
六、
板书设计
大鸟 信赖 探脑袋
珍珠鸟────────────人屋里飞
小鸟 爱喝茶水
啄笔尖
肩头睡
授课时间:
教学后记:
课时:第36课时
课题:口语交际 .习作四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行口语交际,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交流,从中得到启发。
2、指导写清漫画内容,并借写作表达自己从中得到的启发。
过程与方法:
1、根据学生所选的角度不同分小组进行口语交际。
2、在习作前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引导学生大胆写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生活这本无字书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
运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
流生活中获得的启示,想一想生活中给你以启示的事,给你启发最
大的名言警句,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表达
练习。
教学难点;
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明确要求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小事、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画引
起我们思考,让我们获
得启示.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吧!
2、学生阅读口语交际要求。
二、自主选择,分组交流
1、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面的建议中选择一个角度
进行交流:生活中给你带来启发的事情;
给你带来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给自己带来启示的一幅漫画.
2、自己根据要求先想一想怎么说,再练一练.
3、在小组内和同学进行交流,别人讲的时候要认真倾听,相互补充,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
54
三、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1、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
2、师生评议:不仅要评同学说得怎么好,还要说说自己听后受到的启发.
3、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的不同角度给予不同的提示.
四、教师总结:
看来在生活中会给
我们带来启示的东西还真有不少,一件小事,一句名言,一幅图画,甚至一件
东西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思
考.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积累和思考。
五、布置作业:
写漫画内容。
六、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习作四
授课时间:
教学后记:
课时:第37课时
课题:口语交际 .习作四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行口语交际,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交流,从中得到启发。
2、指导写清漫画内容,并借写作表达自己从中得到的启发。
过程与方法:
1、根据学生所选的角度不同分小组进行口语交际。
2、在习作前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引导学生大胆写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生活这本无字书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
运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
流生活中获得的启示,想一想生活中给你以启示的事,给你启发最
大的名言警句,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表达
练习。
教学难点;
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习作:
在进行口语交际时,同学们有的选择了一些小事、有的选择了一句格言或
一幅漫画引起我们思考,
获得的启示。今天我们就你感悟最深的漫画来写一写。
二、写作指导
1.看书认真观察,进行思考:
“漫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告诉人们什么意思?你对这幅漫画有怎样的想法?
2.同桌交流,互相补充。
55
3.组内交流,互相启发。
三、自主习作,自读自改
四、同桌相互修改,完善习作
五、全班交流
1.让学生读一读自己习作中最满意的段落,请其他同学进行评议。
2.再次修改
六、布置作业
继续写作
板书设计:
习作四
授课时间:
教学后记:
课时:第38课时
课题:回顾 .拓展四
教学内容:回顾 .拓展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回顾本组课文,找出其中的重点语句进行交流,以及从中受到教育。
2、回顾其他方面的学习收获。
3、读背名言、谚语,引导学生做一个坚强、努力的生活有心人。
4、阅读成语故事,理解故事的原意和现在引用的转换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摘抄、读背、交流几个步骤交流学习所得。
2、通过自读自悟,体会这些名言中蕴含的哲理。
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从成语故事中得到的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做一个热爱生活的有心人。
学习重难点:
1、读背名言、谚语
2、阅读成语故事,理解故事的原意和现在引用的转换意。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
在生活中有时一件小事、一幅漫画、一次活动、一张照片、甚至一句话都会使人获得启
示。本组
课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每篇课文都通过一些重点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感受,讲出了作者受
到的
启发。这些句子给我们的生活又带来了哪些启示呢?让我们共同走进。(板书课题:回顾.拓展)
二、明确交流要求:
1. 阅读交流平台,谈谈要求。
56
2. 和同学交流从课文、课外书中找到的类似语句。
三、 回顾课文,选择供交流的课文,分组交流总结。
1.
选择一篇印象深或最感兴趣的课文,说说主要内容以及所得到的启示。
2.
按所选课不同,分小组交流。
3. 各自摘抄各课的重点词句,交流重点词句给自己的启示。
4. 联系生活实际,再次谈体会。
四、 布置作业:
摘抄重点句段,并写写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
板书设计:
回顾 .拓展四
授课时间:
教学后记:
课时:第39课时
课题:回顾
.拓展四
教学内容:回顾 .拓展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回顾本组课文,找出其中的重点语句进行交流,以及从中受到教育。
2、回顾其他方面的学习收获。
3、读背名言、谚语,引导学生做一个坚强、努力的生活有心人。
4、阅读成语故事,理解故事的原意和现在引用的转换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摘抄、读背、交流几个步骤交流学习所得。
2、通过自读自悟,体会这些名言中蕴含的哲理。
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从成语故事中得到的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做一个热爱生活的有心人。
学习重难点:
1、读背名言、谚语
2、阅读成语故事,理解故事的原意和现在引用的转换意。
教学过程:
一、
直接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日积月累”和“成语故事”。
二、学习“日积月累”
1、 学生初读这些名言警句,注意读准字音,理解意思。
(1)
指名读,及时正音,再自由读。
(2) 了解这些名言警句的含义。
(3)
小组比赛读,说说发现了什么?
57
2、练读:
学生熟练的朗读名言警句;比一比,看谁读得最好。
3、背诵。
三、学习成语故事:
1. 初读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2.
指名学生读成语故事,及时纠正字音。
3. 了解寓意。
四、小结:通过读背名言、谚语,引导学生做一个坚强、努力的生活有心人。
作业:
背诵名言警句;把这个成语故事讲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回顾 .拓展四
授课时间:
教学后记:
课时:第40课时
课题: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教学内容:了解汉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从而树立从小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贡
献意识。
教学重难点:体会汉字的丰富有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学习内容 <
br>1.导语: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看,老师在黑板上就写了两
个汉字,
即“汉字”。你们对汉字有更多的了解吗?
(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拨)
2.打开书P77页,指名读关于汉字的介绍。
3.揭示内容。同学们,你们的发言,再加上
刚才书上的介绍,这仅仅是对汉字的初步了
解,你们想不想更多的了解汉字?好,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
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
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纯洁祖国文字做些力所
能及的事吧。(板
书课题 遨游汉字王国)
二、整体阅读,感受汉字的神奇
(一)
教师谈话:首先,请大家一起走进课本P78—83页,让我们共同阅读“阅读材料
1—4”,真实地感
受汉字的神奇吧。
(二)教师出示阅读要求:
1.认真阅读“阅读材料1—4”,思考:这
四则材料分别从哪个方面说明汉字有趣的?
为什么说是有趣的?
2.除了上述四种汉字有趣的现象外,你还知道哪些汉字有趣现象?
3.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三)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四)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学生汇报第一题。
58
(1)关于字谜:请学生先独立猜出谜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全班汇
报。
[答案:日、香、立、曼;休、斗;林、杜、刘、孟。]
(2)关于谐音:
师问:课本中列举了几种有趣的谐音? [答案:歇后语;古诗;笑话]
师问:能说出是哪两个字谐音吗?
自己知道的其他汉字的来历。注意检查几个生字的读音。
2.学生汇报第二题。教师作适当评点。
三、总结拓展,激发学生探究:通过上面内容的学习
,我们已经充分感受到汉字的有趣,
的确,这也为我们进一步探究汉字的奥秘,进一步学习汉字提供了有
效的途径。在下面的学
习中,我们将利用这些有效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四、布置作业:把你感兴趣的汉子写下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五、板书设计:
遨游汉字王国
日、香、立、曼、休、斗、林、杜、刘、孟
授课时间:2015年
月 日
教学后记:
课时:第41课时
课题: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教学内容:制订活动计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从而树立从小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贡献意识。
教学重难点:
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教学过程:
一、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引语:这是我们遇到的第一次以综合性学习为主线进行整组
学习的单元。那么如何开
展好综合性学习呢?
2.提示:在我们的课文中,有对我们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本P77
页。
3.学生自由读P77页上面一段话。
4.学生汇报从这段话中知道的要求。
(教
师相机强调:(1)自由组成小组(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
计划包括:活动时
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5.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指名读“活动建议”。
(2)汇报读懂的要求。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围绕“汉字的有趣”,有选择地开展活
动,注意要认真阅
读提供的材料)
6.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整)
7.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
划。(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
责整理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
59
二、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三、课外实践,搜集、查找、整理资料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四、小结:这一节课,我们初步
感受了汉字的神奇,有趣,课后同学们应根据制定的活动计
划,搜集查找,整理资料.在活动中真切感受
汉字的奇妙.
五、布置作业:搜集,查找资料,分组进行讨论。
六、板书设计
活动计划包括:
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
授课时间:2015年 月 日
教学后记:
课时:第42课时
课题: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教学内容:仓颉造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 <
br>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
探究意识的
形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从而树立从小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贡
献意识。
教学重难点: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
字的热爱
之情,从而树立从小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贡献意识。
教学过程:
一、阅读《仓颉造字》
1、谈话导入:同学们,通过几节课综合性学习,我们感受到了汉字的无穷乐趣,这些有
趣的汉
字是谁创造的?你们想知道吗?
2、板书课题:仓颉造字。
3、自学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⑴ 在没有汉字之前,人们怎样进行交流?
⑵ 仓颉怎样造字?
4、讨论交流。
5、拓展课外:同学们,仓颉造字知识个传说。其实,汉字不可能是有仓颉一个人创造的,
也不
可能在一个时期创造的。很多人都参与了这项伟大的活动。关于汉字的起源,还有许多
传说,谁能根据自
己搜集的资料讲一讲。(指名介绍)
二、阅读《“册”,“典”,“删”的来历》:
1、师
导入: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读读课文,说说“册”,“典”,“删”这几个字
是怎么造出来的?
2、自渎材料: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读懂。
3、指名说说这几个字的来历。
4、你还知道哪些字的来历?(学生汇报搜集的资料。)
60
三、认识课后生字。
四、课外实践:搜集查找,整理资料:
1、形式:⑴书面汇报。 ⑵合作汇报。 ⑶制成演示文稿汇报。
⑷出示实践活动展版
或编小报汇报。
2、以组为单位进行成果汇报展示。
五、总结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性学习,我们学会了制定活动计划,还通过搜集
各种大量的资料,感受到了
祖国文字--汉字的有趣,认识了汉字的起源。我们的收获可真大
啊。我们还要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进
一步了解汉字,加深对汉字的热爱。
六、布置作业:
1、喜欢办小报的同学,办以“有趣的汉字”为主题的小报。
2、喜欢读书的同学,找有关汉字的书读一读。
七、板书设计:
综合性学习
遨游汉字王国
授课时间:2015年 月 日
教学后记:
课时:第43课时
课题: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教学内容:展示成果,体会汉字的神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开展“有趣的汉字”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
过程与方法: <
br>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提供的相关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
趣的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从而树立从小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贡献意识。
教学重难点: <
br>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提供的相关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
趣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几节课我们认真制订了小组活动计
划,大家一定按照计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
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一定体会到了汉字的有趣。这节课,我们
就来汇报大家开展活动的情
况。
二、展示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一)字谜大擂台。
1.教师引言:首先,我们从汉字的猜字谜开始。同学们,大家在课外一定收集了不少汉
字字谜
,还有的同学自己编写了一些字谜呢。现在,我们要举行字谜大擂台活动,大家准备
好了吗?
[活动说明:教师事先将学生收集和编写的字谜和谜底集中进行整理,按照一定的比例确
定必答题、抢答
题个若干道,分别用不同的信封装好,以便主持人活动时使用。]
2.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1)全班分成四个活动大组。将每个小组成员进行编号,每个组人数尽可能相等。
(2)在班级选出一位活动主持人,五位裁判员,一位记分员。
61
(3)必答题每题5分。答对加5分,答错不扣分。
(4)抢答题每题8分。答对加8分,答错扣8分。
3.活动开始。
(1)第一轮必答题。每组的1—4号选手回答。
(2)第一轮抢答题。选手进行抢答。
(3)第二轮必答题。每组的5—8号选手回答。
(4)第二轮抢答题。选手进行抢答。
[说明:教师根据活动的效果和学生人数进行控制,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
会。]
4.交流体会,感受乐趣。
活动结束后,可以请自编字谜的同学介绍编字谜的过程和自己的体
会,也可以介绍自己
在收集字谜的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
(二)谐音俱乐部
1.教师谈话:刚才我们进行了紧张激烈的字谜大擂台,大家不仅通过猜字谜积累了汉字
的知识,而且从
中感受到了汉字的无穷乐趣。下面让我们轻松一下,进入我们的谐音俱乐部,
再次享受汉字给我们带来的
快乐吧。
2.互动游戏:
(1)歇后语:一生说自己搜集的歇后语前半句,指名其他人说后半句。
(2)古诗:一生读自己搜集的古诗,指名其他人说其中的谐音字。
(3)对联:一生说自己搜集的对联上联,指名其他人说对联下联,并说出其中的谐音字。
(4)笑话:一生介绍自己搜集的笑话。其他人说笑在何处。
三、拓展延伸,激发学生实践
教师谈话:同学们,通过上面的活动,我们充分感受到汉字的无穷乐趣,让我们做生活
中的有心
人,做学习的主人。课下,大家可以把自己收集的字谜,有趣的谐音现象,整理归
类,然后在教室里出一
期黑板报。
四、总结全课:
同学们,大家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性学习,我们不仅学会了制订
活动计划,我们还通过
搜集大量的学习资料,感受到祖国文字──汉字的有趣。我们的收获真大。大家还
想继续进
行综合性学习,进一步了解汉字,加深对汉字的热爱之情吗?好,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五、布置作业:
把自己收集的字谜,有趣的谐音现象,整理归类,然后在教室里出一期黑板报。
六、板书设计
有趣的汉字
授课时间:2015年 月
日
教学后记:
62
课时:第44课时
课题:综合性学习:我爱你,汉字
教学内容:制定活动计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阅读<<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过程与方法:制定活动计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阅读<<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激发学生对中国汉字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对中国汉字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自渎<<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1.自读,理解内容。
2.谈谈读后感受。
3.有感情地读一读你喜欢的一段话,读出对汉字的热爱。
4.抄一抄你最喜欢的语句。
二.制定活动计划
1.师导入:同学们,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涵着丰
富的文化,我们要继
续进行综合性学习,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想想我们要怎样进行学习呢?
(先制定计划,再搜集资料,最后展示成果)
2.回顾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
(1)自由组成小组。
(2)讨论活动内容。
(3)制定活动计划。
(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
(5)活动结束后展开活动成果。
3.明确活动建议
(1)自由读活动建议。
(2)指名读活动建议,说说活动建议告诉我们什么?
4.学生自由分组
(师适时关注学生分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整)
5.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63
6.讨论交流,形成活动计划。
(1)各小组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
(师提示: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及活动形式多样。)
(3)各小组根据评议,修改活动计划。
(4)各小组展示修改好的活动计划。
三.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分小组拟订了活动计划,课外大家可以根据计划查找相关资
料。
四.布置作业:
各小组根据活动计划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以及资料的查找,搜集,整理工作。
五.板书设计:
综合性学习:我爱你,汉字
授课时间:2015年
月 日
教学后记:
课时:第45课时
课题:我爱你,汉字
教学内容: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过程与方法:
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三条,第十七条,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从而树立从小为祖国的语言文字做贡献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从而树立从小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
字做贡献
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从最早的甲骨文开始,汉字走过了一条有趣的发展道路。
二.出示阅读材料:
1.汉字的演变。
64
2.认真阅读和研究表格,思考:
(1)从古到今汉字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2)从汉字的演变中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发展是逐步从形象走想符号化
,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
更加便捷.
三.阅读《甲骨文的发现》:
1.自渎课文,思考甲骨文被发现的经过。
2.指名说说甲骨文是怎么被发现的。相机学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从而树立从
小为祖国的语言文字做贡献
的意识。
第三条 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第十七条 本章有关规定中,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一)文物古迹;
(二)姓氏中的异体字;
(三)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
(四)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
(五)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
(六)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3.谈谈读完这个故事后的感受:
(在生活中要细心观察和善于思考,也学有新的发现.)
四.展示相关资料:
(被要求展示资料的小组,要作相关资料介绍,还可说说搜集资料中的见闻。)
五.小结:
这节课通过交流展示同学们课外搜集的资料,我们对汉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加深了对
汉字的
感情,课后一定要注意汉字的正确使用。
六.布置作业:
从街头找出一些错别字。
七、板书设计:
汉字的演变过程
65
汉字的发展是逐步从形象走想符号化
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便捷
授课时间:2015年 月
日
教学后记:
课时:第46课时
课题:综合性学习:我爱你,汉字
教学内容:认识错别字产生的危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错别字产生的危害,防止和纠正错别字。
过程与方法:
养成防止和纠正错别字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
,提高对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养成防止和纠正错别
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认识错别字产生的危害,防止和纠正错别字。
教学过程:
一.出示一组有错别字的词语:
茶叶旦 仃车 象章 照像 圆宵 汤元 八鸽 家俱
另售 像棋
1.同学们在街头小巷,商店门口是否看过以上招牌?看到这些有何想法?
2.动笔改正以上错别字.
二.“一字之差”的教训:
66
1.师导:同学们正确使用汉字,规范汉字到底有何重要?请阅读<<一点值
万金>>,读完后与
同学交流一下读后感受.
2.生默读材料.
3.同桌互相交流并谈谈感受.
4.从身边事例体会错别字的危害.
(1)师导;
同学们,“一字值万金”是多么深刻的教训啊!其实,在我们生活当中,像这样的
教训还有很多很多.能
把你在时间活动中搜集到的资料介绍跟同学们吗?
(2)生畅谈故事.
(3)交流听后感受.
三.展示社会调查成果.
1.小组长会标活动开展情况
2.各小组展示成果并作介绍.
师引导学生按类型展示.
(1)实物类:书记报刊,小型招牌广告,商标......
(2)照片类:大型商品的商标,各类事物菜谱,各种商品广告......
(3)记录类:电视字幕,公文,信函,传真......
四.学写调查报告
1.出示译本调查报告范本,学生自行研究如何写调查报告.
2.生汇报,师相继引导点拨:
(1)调查的时间,地点,调查的目的--发现会上的错别字,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建议.
(2)对调查到材料作分析,主要是统计和分类.
(3)提出改进建议.
3.以小组为单位写调查报告,师巡视指导.
4.交流调查报告,评议.
5.根据评议修正调查报告.
五.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充分认识到了
错别字的危害,也知道了错别字就存在于我们的周
围,防止和纠正错别字应从我们做起,不写错别字,正
确纠正错别字.
六.布置作业:
1.纠正错别字,找找自己作业本上的错别字,并纠正.
67
2.提出两三条纠正错别字的好方法.
七.板书设计
“一字之差”的教训
“一字值千金”
授课时间:2015年 月 日
教学后记:
课时:第47课时
课题:综合性学习:我爱你,汉字
教学内容: 欣赏汉字书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提高对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华汉字不仅是文明的使者,也是一
种特殊艺术的载体,从古至今,书法作为一门
艺术,为众多文人墨客所喜爱.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书
法作品.
二.欣赏阅读材料
1.出尔王羲之与柳公权的书法作品.
2.欣赏这两幅作品并做出评价.
3.读读<<赞汉字>>.
68
4.用<<赞汉字>>一诗中的词语来赞美王羲之与柳公权的书法作品.
三.小小书法展
1.在综合性学习中,汉字书法欣赏小组为我们搜集了优秀的书法作品,举办
了一次小型书
法展.让我们尽情参观欣赏吧!
2.小结书法展活动情况.
四.布置作业:“我是一个小小的书法家”,动比写一张自己满意的书法作品.
五.板书设计:
我是一个小小的书法家
授课时间:2015年
月 日
教学后记:
课时:第48课时
课题:综合性学习:我爱你,汉字
教学内容:总结综合性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总结综合性学习。
过程与方法:
根
据阅读提示,制定活动计划,让综合性学习活动有序展开。通过“阅读材料”,了解
汉字的起源,演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从而树立从小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
字做贡献的意
识。在活动中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
培养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提高对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体会汉字的丰富有趣。
教学过程:
一.交流感受.
1.师导入:同学们,我们在这一次综合性学习中,认
真拟订计划,积极主动参与实践活动,
一定有许多感受和收获吧.
2.学生小组内互说感受.
二.总结综合性学习情况
1.小组长作总结汇报.
2.评价综合性学习成果.
69
3.教师总结.
同学们,在这一轮综合
性学习中,大家团结合作,勇于探究,敢于创新,不仅增长了见识,培
养了能力,还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这次综合性学习虽然结束了,但对汉字的探究并没有结束.希
望同学们参考材料中的提示,利用课余时间
继续学习,探究汉字的有关问题.
三.作业超市:
巩固本单元学到的汉字知识,准备参加汉字知识竞赛.
四.板书设计
综合性学习总结
授课时间:2015年 月 日
教学后记:
课时:第49课时
课题:17、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
中的佳句;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
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合作探究掌握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体会父爱的伟大。
教学重难点: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词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各小组推荐代表汇报用课余时间搜集到的有关地震及其危害的资料,谈谈自己对地震
的认识与感受。
2.教师导入:是啊,地震是多么地残酷,多么地惊心动魄,它使多少人失去了亲人,它
给
人类带来多少灾难!但是面对这样的灾难,有一对父子却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的故事。
今天就要我们
来学习17、《地震中的父与子》(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画出使你深受感动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
三、检查反馈,初入情境:
1.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汇报:
(1)大家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我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2)出示本课生字,纠正读音,重点记住“虚、砾、颤”等字形。
(3)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3.讨论交流:
70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说说你受感动的理由。
(3)练读感受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感情。
以“小组练读、分角色读、评读”等形式,让学生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小结:这
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基本读懂了课文,而且同学们能在读中体会
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到了浓
厚的父子之情。
四、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生词。
2、摘抄课文中感人的句子。
五、板书设计: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了不起
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授课时间:2015年 月 日
教学后记:
课时:第50课时
课题:17、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
佳句;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
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合作探究掌握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四十四条,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教学重难点:
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都在父母的关爱中快乐地成长,随着年龄的
增长,我们对亲情有了越来
越深切的体会。亲情是黑夜里明亮的烛光,刺破夜幕;亲情是冬日里温暖的阳
光,驱走严寒。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感爱这种浓浓的爱。
(板书,齐读课题)
2.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文中的父与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板书:了不起)
二、自学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从哪里看出父与子的了不起。
2、用――画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小组内谈谈各自的体会。
6分钟后看谁学的最好!
三、品读感悟,体会亲情。
71
(一)了不起的父亲
1.高尔基说: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著,读懂了它,你也就读懂了整个人
生!那么你
从课文哪里看出父亲的了不起呢?
2.学生汇报:
(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
重点抓住“冲”这个动作,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担心的心情。
(2)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A.引导体会父亲失去儿子的撕心裂肺的悲痛心情。
B.指导有感情朗读。(指名读,评读,齐读。)
(3)“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A.引导学生从读中体会父亲的坚定信念。
B.分小组练读,展示读,评读。
(4
)理解重点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
满脸灰尘,双眼
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引导学生体会:A.时间之漫长
B.过程之艰难C.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D.当时的情况
危险。
①作者不厌其烦地把表示时间的词语罗列出来,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②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
引导学生从人物外貌描写中体会父亲坚定的信念,感受伟大的父爱。
③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3.身体上的痛苦,精神上的折磨都不能把这位父亲打倒,是什么力量的支撑着他呢?
(板书:不论……总……)
加深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体会它是父
亲的坚定信念的力量源泉。
(板书:爱的诺言)
(二)了不起的儿子
1.
过渡:父爱成就了一位了不起的父亲,也成就以一位了不起的儿子。课文哪些地方体
现了儿子的了不起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
2.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3.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阿曼达呢?
4.课文中为什么反复出现“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
起。”这句话?这样写有什
么好处?(板书:信任的源泉)
5.让我们一起分享它们劫后重生、亲人团聚的喜悦。
齐读: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6.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四十四条,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
力。
第四十四条 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等基层组织,
应当
组织开展地震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地震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公民在地震灾
害中自救互救的能
力。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结合各自实际情况,
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地震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开展地震应急救援演练。
学校应当进行地震应急知识教育
,组织开展必要的地震应急救援演练,培养学生的安全
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地震灾害预防和应急、自救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
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
应当指导、协助、督促有关单位做好防震减
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地震应急救援演练等工作。
72
四、小结,拓展延伸。
从这对父子身上,我们感受到了这种平凡、朴实却又伟大、深沉的父爱,让
我们一起看
看一些孩子们对父亲爱的宣言。让我们把心中对父亲的感激化为一句简单的话语,写下来。
五、布置作业:
1、想象一下,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2、能力训练题。
六、板书设计: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了不起
父 ----------子
不放弃 信任
责任感
先人后已
授课时间:2015年 月 日
教学后记:
课时:第51课时
课题:18 、慈母情深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理解“龟裂、失魂落魄、疲惫”等词语意思。
2.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的好词好句。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
、体会母亲的养育之苦,母亲的慈祥
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之 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合作探究掌握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母亲的养育之苦。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
点句、段、体会母亲的养育之苦,
母亲的慈祥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诵读诗句,激发情感:
老师朗诵一首描写母爱的小诗,引入课文。
二、自学指导
1.大声读,读准生字词;细细想,课文中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
2
.交流: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贫穷、辛苦、瘦弱,无私、关爱孩子、通情达
理……)6分钟后
看谁学的最好!
三、检测学习效果
1.课文中有些句子,最能反映母亲的苦,最刺
痛作者和我们的心,请你仔仔细细地再读
一下全文,划出来好好读读。
2.师:同学们,
如果把这些片段想象成一个个画面,哪个画面最能打动你的心?为什么?
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教师巡
视,预计从两、三个画面中去深刻体会,主要是画面一、三、
四)
3、引导汇报
形式:学生在汇报中,教师主要抓住语言文字引导学生细细感受
画面一: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声音震耳欲聋。
切入点:震耳欲聋
73
(1)什么叫“震耳欲聋”?听到这样的声音会是怎样的感受?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
(2)可是,妈妈却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这震耳欲聋的声音停止过吗?你怎么知道?
(3)指导
朗读:从我进入,到我离开,母亲一直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孩子,你知道母
亲昨天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
?那么明天呢?去年、今年、后年……
(4)师小结:同学们,这就是母亲,即使这声音震耳欲聋
,穿透云霄,为了孩子,她依
然工作着,慈母的情就深在了这震耳欲聋的声音里。
画面二、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
缝纫机挨得很近。
慈母的情深在弯曲瘦弱的脊背里。(这瘦弱的脊背挑起的是生活的重担,这瘦弱的脊背
是孩子们的天。)
画面三: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
疲惫
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1)为什么母亲的眼睛疲惫不堪?想象一下,那本应该是怎样的眼睛?
(2)提问:“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我看到的是母亲怎样的背?
(3)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即使带着口罩,我看到的是母亲怎样的脸?
(4)师小结,指
导朗读:这样的母亲怎不令我惊讶,这样的母亲,怎不令我辛酸,怎不
令我痛心,所以,作者一次次地呼
唤“我的母亲”。谁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画面四: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
的手指数着。母亲却已将钱塞
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1)齐读。
(2)提问:这里有几个词最能打动人,你找出来了吗?为什么?(龟裂、塞)
(3)如此劳累,如此辛苦才挣到钱的母亲,是怎样把钱塞给我的?请你想象一下?
(4)把词语带入句子读:(出示)
母亲却已将钱迅速地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却已将钱毫不犹豫地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
的。”
母亲却已将钱使劲地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5)提问:母亲塞在我手里的仅仅是钱吗?(是母亲的心血,是母亲的关怀,是浓浓的
母爱)
画面五、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上,立
刻又
陷入了忙碌……
(1)提问:作者一连用了四个“立刻”,你读出了什么?
(2)指导朗读
(3)小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母亲就在这枯燥、单调的劳作中。同
学们,
母亲的情就深在这枯燥、单调的劳作中
4. 面对如此憔悴、疲惫,甚至可怜的母
亲,我却来向她要钱,要她辛辛苦苦挣来的血
汗钱,要她累死累活一天也挣不来的一元多钱。不为别的,
只因为(引读课文第一节),只
因为(引读课文第三节)。
5.品读母亲的话:“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读出母亲的话外之音,言外之意。(个性化感悟母亲
的纯粹朴实之情,忘我无私之情,
博大深沉之情,满怀期待之情和无比骄傲之情。)
6.
母亲是如此的通情达理,她竟然这样的的关爱我,理解我!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
出去……写话训练。
7.交流写话内容,对话互动。
四、小结,课外延伸:
1.反复读母亲的话:“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74
2.齐读但丁名言--“世界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3.爱需要表
达,课文中的作者用他的方式回报了这份深沉的母爱。那么,也让我们用自
己的方式,去回报这份最真、
最纯、最珍贵的母爱。(齐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小结: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老师希望同
学们以后也能留心观察身边人物的外貌、语言、
动作,体会一份份独特的恩师情深、严父情深、朋友情深
!
五、布置作业:
1、写一首小诗赞美母亲,抒发热爱母亲之情。
2、写一段描写母亲外貌、语言或动作的片断。
六、板书设计:
18、慈母情深
震耳欲聋 疲惫不堪
龟裂 塞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授课时间:2015年 月 日
教学后记:
课时:第52课时
课题: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精彩、糟糕、誊写、敬仰、出版、谨
慎、
迫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从父母亲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合作探究掌握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父母之爱。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精彩、糟糕、誊写、敬仰、出版、谨
慎、迫
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指名读“精彩极了”“糟糕透了”,体会不同语气。
2、你读出了什么了?
3、这两句话通常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再齐读)
导言: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章,题目就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时,教师
板书加上“和”),课文
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二、自学指导
1、朗读课文,用-----
画出生字生词,并多读几遍。
2、思考:本文只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检测学习情况
1、同桌轮读,质疑词语
2、把感受最深的地方,画上__,多读两遍。
3、小组交流各自体会,讨论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
4、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了父母面对“我”的习作的两种截然不同
的评价,从两个不同方面展示了父母对孩子的爱。)
5、全班交流,提出问题,留待进一步理解
75
四、学习生字,抄写词语
1、重点指导书写“誊”(与“誉”或“卷”比较)“谨“(右半部要写紧凑)
2、抄写词语
五、小结:
六、回家认真读课文,书写生字,今天就学到这里。
六、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生词、生词。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精彩、糟糕、誊写、敬仰、出版、谨慎、
迫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
授课时间:2015年 月
日
教学后记:
课时:第53课时
课题: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精彩、糟糕、誊写
、敬仰、出版、谨慎、
迫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从父母亲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合作探究掌握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父母之爱。
教学重难点:
1、从父母亲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2、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谁能三言两语说出课文重要写了什么?
二、自学指导
1、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
2 、用------
画出父母的不同态度,为什么说这两种力量都是爱?6 分钟后看谁学得最
好!
三、检测学习情况
(一)指名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1、你喜欢读哪里?
2、齐读第16小节。
3、读着读着,问题就出来了,学生提问:
76
①为什么当初我是多么“幸运”?
②为什么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两种力量”?
(二)感悟“我”第一次写诗,父母的评价
1、指名读母亲的评价
①你读出了什么?
再指名读--师范读--
齐读
②我的心情又是怎样?
齐读2--4小节
2、分角色读(5
--14)小节
①读到这是你不明白的又是什么?(学生提问:同一首为什么爸爸妈妈的评价截然不
同?)
②加以体会:
母亲为了鼓励孩子,看到七八岁“我”能写出诗,就会为写诗这件事动情,并不多想
诗
的质量如何,是赞美“我”写诗的行为。(齐读12小节)
父亲:注意的不是“我”写
诗的行为,而是诗本身的质量。也可能认为母亲的鼓励有点
过分了,以致使孩子“得意洋洋”,在这种情
况下,给孩子一些警告。
(读第13小节第一句话)
(三)体会“爱”的两种表现形式
1、师:“……母亲还是一如既往的鼓励我,因此我一直在写作。”
①理解“一如既往”。
②想象母亲第二次是怎么说的?(师:那爸爸为什么说不好呢?)
2、终于巴迪在母
亲的“精彩极了”,父亲的“糟糕透了”的评价中走向了成功。面对成
功,他给父母写了封信,信中说了
这样一段感人肺腑的话。你知道他是怎么说的?
3、再读16小节
(突出“常常”“总是”)
板书:鼓励,严格要求
4、父母亲读了这段话感到十分
安慰,真是激动万分,想到各自的评价,想到第一次争吵,
他们又感慨万分,他们会说什么?
(同桌交流)
齐读16、17小节(板书“爱”)
三、交流读后体会,提高认识
1、学会这里,你们的体会也一定很深
2、结合自己说体会
3、是啊
,我们每个人都体验过这两种不同的爱,这些爱有的来自于父母,有的来自于老
师,有的来自于其他长辈
。只是小的时候,我们更喜欢听“精彩极了”,不愿意听“糟糕透
了”对吗?其实,我们应该听听这两种
不同的声音。
四、回读课文,总结课文:
1.从头再读文,想一想学习了本文,你有哪些收获。
2.谈收获(可从思想感受,词、句的积累和文章的表达方法几方面来总着重于后者)。
3.学生
总结写法(当学生总结出文章抓住了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来进行描写来衬托
人物心理活动时,教师让
学生到文章里去找找并画出这样的句子,
再次读读,细细地体会作者细腻的表达手法)。
77
4.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2.以“父母关心我成长”为内容,写一写。
3、能力训练题。
六、板书设计: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鼓励 严格要求
爱
授课时间:2015年 月 日
教学后记:
课时:第54课时
课题:20、学会看病
教学内容:学会看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等词语的意
思。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
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探究质疑掌握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特殊的母爱。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
亲感情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趣读文: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
!贫穷的母亲可以坦然从容地让儿子去买自己心爱的小说,慈
祥的母亲鼓励儿子满怀信心地写作,母爱是
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然而却有这样一位母亲
在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
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
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
?她是怎样的一位母
亲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课文。
78
二、自学指导: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音,把
课文读通顺,记一记不认识的生字,查阅工具
书理解生字新词,重点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
、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
安”等词语。
2、和同桌交流自己记生字的办法,并互相读一读课文。
3、简要复述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6分钟后看谁学得最好!
三、检查学习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2、简要复 述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讲的是
母亲发现儿子感冒了,准备照例自己用药给他治病门后又改变了主意,
让他自己独自到医院看病。母亲用
这种方式对儿子。磨练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
3、汇报自己读懂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
4、再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并把
自
己的感受写在书的空白处。
5、小组交流读书的体会。
6、全班汇报交流读书体会:从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你感受最
深的是什么?
重点引导学生从以下句子进行汇报并相机指导朗读:
⑴“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因为担心孩子,
心疼孩子,所以觉得时间的流动艰难缓慢。母亲等待独自看病的儿子归
来,“度日如年”,足见爱子真情
。)
⑵ “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
(让孩子独
自去看病,是对孩子的考验。在这个过程中,母亲饱受着担心与痛苦的折磨,
所以说也是对母亲自己的考
验。)
⑶ 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这是我的责任。”
(这
段讲的是母亲这样做的目的,即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学会生活。“口授一张路线
图”,文中指告诉儿子
看病的程序。我们可以进一步体会到,作为父母,应该对孩子“口授”
更多的“路线图”,并有意识地锻
炼他们生存的能力,这是父母的责任。)
7、从课文中,你体会到母亲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8、分角色朗读全文。
四、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快写下来吧!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79
2、能力训练题。
六、板书设计:
20、学会看病
做出决定──犹豫不决──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升
授课时间:2015年 月 日
教学后记:
80
课时:第55课时
课题:口语交际·习作六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围绕“父母的爱”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过程与方法: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感受父母的爱,与同学、父母沟通情感,建立良好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围绕“父母的爱”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有条理,语气、语调适
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再现情境
1、谈话导人.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
大,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爱的方式却不尽相同,
今天我们就谈谈父母的爱.(板书:父母的爱)
2、再现情境.多媒体出示“口语交际”中的三个生活中的小故事.
创设情境,展开讨论
3、提出问题:你怎样看待上述故事中爸爸妈妈的做法?
小组交流,形成观点.
全班交际,模拟交际情境.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让不同观点进行辩论,在
观点的碰撞中
形成正确的观点.
二、联系实际,感悟父母之爱
1、联系实际.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事吗?给同学讲讲你和父母之间的故事,在谈谈自己
的想法.
2、 小组合作,互说互评.
3、全班交流,互为补充、质疑.教师注意交际时的习惯的培养.
三、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1、模拟场景.如果我是爸爸,你会怎么把这三个故事讲给我听,并请我谈谈看法.(师生
模拟交际.)如果我是妈妈呢?
2、拓展延伸.今天回去我们将这三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请他们谈谈看法.
3、表扬激励,课堂总结
四、布置作业
今天回去我们将这三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请他们谈谈看法.
五、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父母的爱
授课时间:2015年 月 日
教学后记:
81
课时:第56课时
课题:口语交际·习作六
教学内容:习作指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根据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
过程与方法:
能写出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真情实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感受父母的爱,与同学、父母沟通情感,建立良好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根据习
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写出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
己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动机
1、谈话导人.上节课,我们交流了
父母的爱以及对父母的爱的看法,知道世上最爱你的
人就是你的父母.在生活中,有没有你不理解父母或
者父母不理解你的时候呢?让我们借这次
习作的机会,和他们交流、沟通一下吧.
2、创
设情境.出示话题:a.你曾经有过不理解父母的时候,但通过一些事情,体会到了
父母的爱;b.你对
父母提出一些建议,比如,请他们改进教育方法,或劝说他们改掉不好的
习惯;c.你想和父母说的其他
心里话.
3、诱发动机.针对这些话题,你准备选择什么话题来与自己的父母沟通呢?
二、自主选择.小组合作
1、自主选择.各自思考选择适合自己的话题,准备写什么内容.
2、
汇报话题.请一小组同学,说说自己选择什么话题,了解话题选择情况,鼓励每个话
题都有人选择.
3、小组合作.请前后四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说说自己习作内容,互相评议一下,看看
有
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推选代表准备在全班交流.
三、全班交流.打开思路
1、代表交流.每个话题选择一个小组代表交流,要求把内容尽量说具体.
2、 师生评议.要点
:a.是否有自己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b.是否表达出自己真情实
感.c.是否有具体事例,或事例
是否具体.
四、明确要求.学生写作
1、明确要求.读读“习作”提示的最后一段话,说说给我们作了哪些提醒? 2、各自
习作.
3、修改草稿.各自或者互相修改习作草稿.
五、小结:
六、记注写最想对爸
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完后读给爸爸妈妈听,和
他们交流意见.
六、布置作业:
修改后誊抄在作文本上。
板书设计:
习作指导
授课时间:2015年 月 日
教学后记:
82
课时:第57课时
课题:口语交际·习作六
教学内容:习作讲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讲评作文,学生能知道自己的作文好在什么地方,哪些地方写不好.
过程与方法:
听听写得好的作文,学习人家的方法,取长补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感受父母的爱,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讲评作文,学生能知道自己的作文好在什么地方,哪些地方写不好,听听写得好的
作文,学
习人家的方法,取长补短。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小结习作,提出任务
1、小结习作情况.运用激励机制,总结这次习作情况,并表扬习作优秀、进步的同学.
2、提出
任务.这次习作评讲的重点是:a.是不是自己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b.是不
是表达了真情实感.
二、欣赏佳作,师生互动
1、欣赏佳作片断,共同评议.(选择3~4位学生的习作
片断,进行欣赏,说说值得学习
的地方,指出其中的不足.)
2、赏析两篇学生整篇佳作,共同抓住上面两点评议.
三、小组交流,互评互议
1、 自读习作,互相指出优点和不足.
2、 各自修改,继续完善习作.修改中,提醒如语句
、标点、字等也要修改;订正同学、
老师修改中指出的问题.
四、拓展练习,强化运用:
谈话引入.习作最主要是运用在我们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中,以达到互相交流沟通的
目的.
布置任务.今天回去将自己的习作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意见.如果你觉得
不
便当面交流,也可以将自己的习作给爸爸妈妈看,让他们将自己的意见写在习作后,然后
自己再来看.
五、小结:
展示习作.激发兴趣。
自己的习作修改好后,可以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上.
将自己的习作抄好后,可以向报纸杂志投稿.
六、布置作业:
将自己的习作抄好后,可以向报纸杂志投稿.
七、板书设计:
习作讲评
授课时间:2015年 月 日
教学后记:
83
课时:第58课时
课题:回顾拓展六
教学内容:词语盘点、日积月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
能:交流描写课文中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以及这些语句的好处,发现
描写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读懂漫画内容,了解漫画集《父与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熟读并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交流描写课文中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以及这些语句的好处,发现
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词语盘点
1、抄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并练习用其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写一句或几句话。
2、读一读“读读记记”中的词语,并练习用自己熟悉的词语口头说一句话或几句完整话
二、交流平台
1、谈话导入:
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了父母之爱,表达了
自己的思想感情。
2、朗读体会:
朗读范例中的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语句,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语句好在哪里。
在自己习作或课外书中找一找类似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这些句子好在哪里和同学交
流。
三、日积月累
1、学生借助工具书读一读书中的名言和警句。想一想这些句子的意思
和小组同学交流,
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全班交流诗句的意思,教师适当讲解: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信诚:敦:忠厚;笃:忠实。意思是兄弟之间要崇尚和睦,朋友之
间要注重诚信。
孝在于质实,而不在于饰貌:意思是孝敬父母在于内心充满敬意与爱心,而不只在于礼
节上
做得十分周全。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意思是要爱自己的父母,必须爱天下
所有
的父母,不敢对于他人的父母有一点厌恶。要敬自己的父母,必须敬天下所有的父母,不敢
对于他人的父母有一毫的怠慢。
3、练习背诵。
4、拓展:把自己会背的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和同学交流。
二、课外书屋
1、自己看漫画,并弄明白漫画的大意。
2、和小组同学交流漫画的大意。
三、
小结:全班同学交流漫画的大意,注意说好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
四、布置作业:抄写读读写写、读读记记、日积月累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
回顾拓展六
读读写写 读读记记 日积月累
授课时间:2015年 月 日
教学后记:
84
课时:第59课时
课题:21、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课文的生字词。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
、殿
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挡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
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
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掌握课文的生字词。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
损失、
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挡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
天南海北、奇珍异宝
”等词语。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引发兴趣
1.有哪些同学去过北
京的圆明园遗址,或者是从电视节目,课外书上,家长那里了解到
有关圆明园的资料,请举手?谁来向大
家介绍介绍圆明园呢?(学生说。)
2.教师:同学们说得对,现在的圆明园是一片废墟。它是怎
样成为废墟的呢?圆明园原
来是什么样呢?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会告诉我们一切的。(板书课题:22
.圆明园的毁灭)
二、范读课文,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读后简单说说。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对照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利用熟字记清生字字形,注意易错的地方。
2.读通课文,划出生字、词,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不理解的做记号。
3.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并思考:圆明园是被谁毁灭的?(1860年被英法侵略者
毁灭的。)
四、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生字卡片
损失苏州幻想唐朝博物馆艺术统统奉命
1.指名、齐读生字卡片,纠正不正确读音。
2.读词语,说说哪个字字形易错。区别:“幻”与“幼”、“博”与“搏”、“统”不
要写成“”。
3.指出不理解的词语,大家讨论。通过查字典或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
4.读第116页第4题“读读写写”,并对词义加以理解。
5.指名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然后回答思考题。
五、小结:自己朗读课文,质疑问难。
六、布置作业: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七、板书设计:
21、圆明园的毁灭
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
举世闻名、众星挡月、 玲珑剔透、亭台楼阁、
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
授课时间:2015年 月 日
教学后记:
85
课时:第60课时
课题:21、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
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
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中
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祖
国的强盛与衰败,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
严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
一、看照片或图片,引入本课时: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已经
知道圆明园原来是非
常美丽的,现在的颐和园只是圆明园的三分之一。现在我们就欣赏圆明园的美景。
二、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么美丽的景色的呢?
请打开书,自己朗读全文,找到课文的这部分描写。
三、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从这里你知道了圆明园的什么特点?
讨论后板书:皇家园林: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
四、自己朗读第三自然段:
1.读后说说这里向我们介绍了圆明园的什么特点?联系课文前后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出
来。(板书:建筑
宏伟、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理解:什么叫瑰宝?什么叫精华?
3.默读课文后,谈一谈哪些地方体现出它是建筑艺术的精华、园林艺术的瑰宝?
4.用书上恰当的词语概括这几方面的内容。
(边讨论边板书: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热闹街市、田园风光、中外风景名胜。)
5.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欣赏圆明园的美景。
6.教师:这一段描写太妙了,把圆明园的举
世闻名的美景展现在我们眼前,那么你喜欢
这一段中的哪些语句,请你有感情地朗读,大家一同欣赏。
7.练习背诵第3自然段。
五、老师提问:看来圆明园真不愧为园林艺术的瑰宝、建
筑艺术的精华。同学们,圆明
园的珍贵还不止这些,还有更令人赞叹的地方,是什么呢?
1.请一名同学读第4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分析这句话的句式、作用。
2.朗读第4自然段,看有哪些珍贵的历史文物。
3.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代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4.有感情地朗读并练习背诵这一段。
六、小结:读二、三、四自然段,欣赏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的美景。
七、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八、板书设计
21、圆明园的毁灭
皇家园林: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
建筑宏伟、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奇珍异宝
授课时间:2015年 月 日
教学后记:
86
课时:第61课时
课题:21、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
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
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
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
可估量的
损失。”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及与中心思想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
1.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圆明园被称为“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
术的精华”,这是
为什么?(结合板书回答。)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3、4自然段,大家再欣赏一次。
3.教师:就是这样一座举世闻
名的宝园却被毁灭了。谁来说说是谁在什么时间毁灭它的?
(学生答后板书:英法侵略者,1860年1
0月。)
二、自己出声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把描写圆明园被毁灭的句子划出来。
2.指名朗读这些句子,讨论分析,问: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体会到了侵略者的罪大恶极;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
读一读,联系上下文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再说说从带点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1)1860年
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
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
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2)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3.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加以体会。
三、教师提问
多么好的圆明园就这样被抢劫一空,并化为灰烬,这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87
①我们应该怎么办?
(痛恨侵略者,维护世界和平,肩负起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神圣使命。)
②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读这段?
(愤怒。)
③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朗读全文,思考
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读后概括出来,并说说课文的哪些内容最能表达中心思想。
五、提问:
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用很长的篇幅描写圆明园的美景?它与中心思想有什
么关系?
(起反衬作用,更加突出中心。)
六、总结深化:
圆明园的毁灭又一次证
明了“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应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强大、
繁荣的祖国,使“火烧圆明园”的历史
悲剧永远不再重演。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信心啊?
(答:有!)
七、作业布置:
1、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练习背诵。
2、课后练习题。
八、板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
园林艺术的瑰宝
辉煌 建筑艺术的精华
毁灭
(爱) 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恨)
授课时间:2015年 月 日
教学后记:
88
课时:第62课时
课题:22、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日寇
、晋察冀、指挥、
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会用“斩钉截铁”“
坚强
不屈”造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3、学习五壮士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和为人民利益壮烈献身的大无畏精神。
过程与方
法:过反复朗读、学习重点句段来感受五壮士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和为人民利
益壮烈献身的大无畏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学习五壮士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和为人民
利益
壮烈献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难点:初步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理清文章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抗日战争时期,英雄的中华儿女,不畏强敌,同敌
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
这期间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五位英雄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读生字表中的生字,并组成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
、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
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2、说说下列生字在书写中应注意些什么:寇 尸 崖 豪
3、词语解释:
斩钉截铁:比喻处事或说话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业伟大。
气壮山河:形容气魄像高山那样雄伟、豪迈。
三、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
教师提示:快速默读就是一行一行地读,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用眼睛扫视,边读边
想。
四、板书小结:
第一部分(1)接受任务
第二部分(2)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第三部分(3)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4—6)英勇歼敌
第五部分(7—10)壮烈跳崖
五、布置作业
1、练习朗读课文,划出不懂的问题。
2、抄写生字词语。
六、板书设计:
22、狼牙山五壮士
第一部分(1)接受任务
第二部分(2)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第三部分(3)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4—6)英勇歼敌
第五部分(7—10)壮烈跳崖
授课时间:2015年 月 日
教学后记:
89
课时:第63课时
课题:22、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日寇、晋察冀、指
挥、
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会用“斩钉截铁”“坚强
不屈”造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3、学习五壮士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和为人民利益壮烈献身的大无畏精神。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朗读、学习重点句段来感受五壮士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和为人民利益壮烈献身
的大无畏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学习五壮士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和为人民利益壮烈献身的大无畏
精神。
教学重难点:
这篇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应放在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
句
上,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疑问。
1、师板书课题,问:课题可不可以改成
“狼牙山五战士”让学生明确壮士的含义。然后
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为什么把他们叫做“五壮士”?自
由读全文,说说每段主要讲的是什
么?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这节课的学
习任务。将重点问题
板书。
2、明确学习目标
(l)分小组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五壮士的豪壮。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自由学习全文,默读画批: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他们是五壮士?给学生充足的时
间自学。
三、确定重点,小组自学
小组学习要求:
(l)先读一读学习的内容。
(2)抓词句,谈谈五壮士的“壮”表现在哪?
(3)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些句子。
四、全班交流
五、教师指导重点
1、第一段
引导学生抓住“集中兵力,大举进犯”看出敌我力量悬殊,而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
部队转移,接受了重任,决心拖住敌人重兵,即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这充分显示了五壮
士的
豪壮之气。此段略讲。
2、第二段
通过五位战士在完成掩护任务时的动作、神态,
体会五壮士的豪迈,此段以读带讲。可
采取小组读、师生互读。让学生体会到五位战士勇敢机智、奋勇杀
敌,这就是壮。
3、第三段
(1)填空:
90
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
(
),走这条路可以( ),意味着他们可
以 (
),可是敌人跟在身后,容易( );另一条
是通向(
)。走下这条路就意味着(
)。走哪一
条路呢?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
)地说了一声“走”,
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
)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
把敌人引上绝路。
(2)填完后有语气地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3)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引上绝路”。自由读、指名
读、齐读。
4、第四段
(1)由学生的问题入手,“为什么用石头砸?”抓住下列句子“他刚要
拧开盖子,班长
抢前一步……向敌人头上砸去。”让学生体会到五壮士不顾激战数小时的劳累,不顾累累
伤
痕的剧痛,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壮举。
(2)指导朗读 师范读--自由读--齐读
6、第五段
(1)此段仍由学生的提问入手,“五壮士为什么跳崖?”找出下面句子
“说罢,他把那
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相继从悬崖上往下跳。”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想一想五壮
士
跳崖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2)模仿“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带着……”写话
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之后,带着(),带着(),昂首挺胸,相继跳崖。
(3)为什
么说五壮士的口号声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大动地、
气壮山河”?有感情地读一
读。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打动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读。
六、总结:
1、这篇课文表
现了五壮士的什么精神?通过分析题目,通过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概
括出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
br>2、总结语: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记住这悲壮的历史场面,做一个坚强不屈、自强
不息的中
国人。
七、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
2、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八、板书设计:
22、狼牙山五壮士
舍生忘死的壮心
壮烈豪迈的壮言
英勇顽强的壮行 热爱祖国、人民,
宁死不屈的壮举 仇恨敌人,英勇顽强
受任于危难的壮志
授课时间:2015年 月 日
教学后记:
91
92
课时:第64课时
课题:23、难忘的一课
教学内容:难忘的一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
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
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中加深感悟,把理解出的意思和体会出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感情朗读中
感受
到爱国主义情感的陶冶与感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到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了解
课文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的每一次感受。感受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
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每一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时,“我”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狼牙山顶峰响起的壮烈的口号声,让我们感受到了日寇的的凶残和中国人民的坚强不屈;
1945年台
湾“光复”后,从小学校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又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呢?今天我
们一起来学习《难忘的
一课》。(板书课题)
二、引导自学,整体把握
1、质疑:
通过你
的预习,你认为这一课要学习什么?怎么学?【--通过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
国这句话为什么回让作者那么激动;要从小学校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中
找到自己的感受。】(设计意图:
让学生知道课文前引言就是自学的目标,学会自己主动按
照提示进行自学。)
读课文,借
助工具书等解决字词障碍;找重点句子和不明白的地方和伙伴交流、查找资
料学习;说出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明确语文学习的方法,)
2、导学:
(1)思考文题:
看到课题你能想起什么呢?
--设问: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谁上课)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
(内容)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难忘)
(2)提示:
课文中作者多次提到的一句话是什么?
(这种学习方法是刚开始,因此,提示孩子本课的学习方向和学习重点。)
(3)读课文、交流
带着问题读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然后和小组的伙伴交流。
(4)班内交流,教师引导、点拨。
抓住多次出现的句子,理解分析
a、
文中哪个句子多次出现? 出现在文中什么地方?
b、每次出现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引导学习:第一次出现
1.导:这句话出现的地方;老师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93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说明什么
?“我”这时
是怎样的感受?(“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
国的爱。)
引导理解:第二次出现
1、说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找出词语。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4.“我”这时的感受?(感动)
学习第三次出现
1.思考:“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
2.“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
感动。)
3.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读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句分析课文,理解作者的每一次感受。感受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
精神
和深厚的爱国情意;同时进行朗读训练)
三、总结升华。
1、朗读全文。
2.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
(表达了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围绕这个中心,按照什么顺
序记叙的?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
排?(为了突出中心。)
3、在
“一国两制”的政策下,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年回
归祖国。我想,
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中国!”
四、作业布置:
有感情朗读课文,并写会生字词。
五、板书设计:
难忘的一课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强烈民族情,浓浓爱国意
授课时间:2015年 月 日
教学后记:
94
课时:第65课时
课题:24、最后一分钟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知识与技能:
1、认识5个生字。
2、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在朗读中理解诗歌内容。
2、在吟诵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诵读诗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体会四次“最后一分钟”,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看图交流,揭题:
1、交流香港的有关信息
2、课件出示文中插图。
师:同学们,请仔细看这幅图,你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特殊的时刻吗?
3、教师激情揭
题:是的,这个画面就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情景。这
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
上空迎风飘扬;这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香港大地四处开放;
这一刻,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这
一刻,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激动人心的《最后一分钟
》(板书课题)。
二、自由读诗,解决字词障碍,了解诗歌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诗,要求把字词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学生自由提出困难,共同解决。
3、再读诗歌,思考一个问题:文中的四个小节分别讲了什么内容?(随机板书)
三、品读诗歌,体会、激发情感:
1、师:诗歌的大概内容同学们都已有所了解,接下来就让我们
一起去好好地品味这“最
后一分钟”。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几次提到“最后一分钟”?
第一处“最后一分钟”
1、指名读第一小节
2、师:同学们
,在第一小节中躲着一种修辞手法,你能把它找出来吗?(生:拟人)那
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呢?(学生
说一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拉着香港这位亲人的手,倾听最
后一分钟的风雨历程。
3、齐读第一小节。
第二处“最后一分钟”。
1、师: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和香港区旗升起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是无比的--
2、学生自由读第二小节。
3、师:看着同学们这么认真地读着,老师相信你们的体会肯
定也到位了。下面我们一起
来合作朗读,一起来感受这份激动和自豪。请听要求:前面部分男女同学轮读
,最后三行一
起读。
4、分角色朗读:
第三处“最后一分钟”
1、师:同学们脸上的表情告诉我,你们已充分体会到了那份激动和自豪,真棒!同学们,
我们都知道如
今的香港是非常繁荣的,可在150多年的时间里,它走过的历程却是坎坷的。
95
2、课件出示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等相关资料,教师介绍。
3、师:虎门上空的硝烟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终于散尽,发黄的旧条约也在此刻悄然落
地
。在这最后一分钟,又是什么在长城的脸上,在黄皮肤的脸上流淌呢?快到第三小节中找
一找。
4、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相关语句。
(1)指名读一读
(2)理解“使大海沸腾”(学生自由说;借助图片理解)
(3)引读:在这最后一分钟,百年的屈辱终于挥之而去,
第四处“最后一分钟”
1、师:香港终于回来了,我们激动,我们自豪。香港从此掀开了新的篇章。请同学们自
由朗读第四小节
,体会这小节体表现出的心情是怎样的?
2、学生自由朗读。
3、交流,指导朗读(师:同学们,让我们去迎接第一朵紫荆,一起把最美好的祝愿送给
香港吧!)
四、配乐齐读,再次体会情感:
1、师:香港历经百年沧桑,今天终于回来了。这最
后一分钟,带给大家的是无尽的激动、
喜悦和自豪,老师给同学们配上音乐,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整首
诗,永远记住这“最后一
分钟”!
2、配乐齐读诗歌。
五、课堂练笔、小结:
1、师:同学们,流浪了百年的游子--
香港回来了,面对骨肉团聚的动人一幕,你最想说
什么?请把它写在课文空白处。
2、师小结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家了;事隔两年,澳门也回家了;而如今,祖国
母亲还有一个孩子在外头
,你们知道是谁吗?(生:台湾)是的,虽然台湾回家的路还很坎
坷,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所有中国人
的共同努力下,台湾一定会回来的!我们也有理由相
信,那时的最后一分钟也会像今天我们所读到的、所
看到的、所听到的那样,令人无比激动、
喜悦和自豪!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能力训练题。
七、板书设计:
自豪
24、最后一分钟 激动 美好祝愿
喜悦
授课时间:2015年 月 日
教学后记:
96
课时:第66课时
课题:口语交际·习作七
教学内容:习作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学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的能力。
2、通过交流搜集的资料,谈感想,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的演讲能力,增进学生对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了解。
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搜集的资料,谈感想,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学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阅读提示,了解读后感
1.学生自读习作提示,勾画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语句。
2.交流:什么是读后感?
写读后感有什么作用?
小结:读后感的基础是“读”,只有仔细地阅读,认真地思考
,深入地感悟,理解了文
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有感而
发写好读后
感。
3.点拨:平时阅读文章或书籍时,在文旁圈点批注,随时记下瞬间的思
考与感受,遇到
相关的资料随时积累下来,有助于写好读后感。
二、赏析范文,学习写法
1.自由阅读范文《愤怒与妥协》,引导学生发现读后感的写法
2.归纳小结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紧扣原文,抓住重点;联系实际,情感真实;叙议结合,以“感”为主。
三、明确要求,开启思路
1.独立选材,尽量做到新颖。
2.学生互相说。
3.学生选好材料,独立写作。
四、自改互评,定稿誊抄
1.写完后自己阅读,修改。
2.学生分作文小组互评互改,根据同学指出的不足进行修改。
3.选择典型作文,示范如何修改。
4.学生再次修改,定稿誊抄。
五、小结。
同学们一定要抓住读后感的一般写法:紧扣原文,抓住重点;联系实际,情感真实
;叙议
结合,以“感”为主。
六、布置作业:学生修改好后,将作文誊抄在作文本上。
七、板书设计:
读熟原文是基础,抓住感觉是关键;
根据文意想开去,结合实际是重点;
表达形式多样化,勿忘真情与实感;
若想写得不一般,感受真实独特点。
授课时间:2015年 月 日
教学后记:
97
课时:第67课时
课题:口语交际·习作七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交流搜集的资料,谈感想,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交流搜集的资料,谈感想,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演讲活动的主题
1.回顾本单元课文,说说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揭示本次演讲活动的主题: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二、读题,了解题意
1.独立审题,勾画要求。
2.交流:说什么?怎么说?
三、指导演讲
1.交流课前拟定的提纲,互相启发,开启思路。
2.完善提纲,分组试讲。
3.各组推荐一人在班内进行交流,学生评议。
四、总结评议
五、布置作业
把今天的收获告诉爸爸妈妈。
六、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授课时间:2015年 月 日
教学后记:
98
课时:第68课时
课题:回顾·拓展七
教学内容:交流平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回顾从本组课文中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积累一批描写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的成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回顾从本组课文中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交流话题1:
1.本组课文刻画了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有古代
的,有现代的;有
中国的,有外国的;有正面的,有反面的。大家一起来把这些人物的名字回忆一下。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这么多的人物哪一个给你的印象最深?
4.学生自由说。
5.这个人为什么会给你留下这么深的印象?
6.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人物的性格、外貌等多角度说。
7.教师小结:刚
才同学们畅所欲言,从人物的性格、外貌、品质等多角度说出了他们给
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下面我
们把对某个人印象深刻的同学集中在一组,让你们对这个
人进行深入的讨论。
8.组成小组。
9.明确小组讨论的要求:
(1)各小组推荐一名小组长,组织讨论,汇总大家的意见,最后参与班级交流。
(2)小组成员要紧扣一个人,交流各自印象深刻的原因。
10.小组讨论
11.全班交流。
12.话题小结。
二、交流话题2:
1.本组课
文运用了多种方法刻画人物。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作者通过对王
熙凤语言、外貌、动作的描
写,把王熙凤的性格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2.你在描写人物的方法上有什么心得?请结合具体的课文实例说一说。
3.按人物的语言、外貌、神态、动作描写进行分类交流。
4.这次习作你是怎样学习课文中写人的方法,表现人物特点的?
5.小组交流,要求组员结合自己的作文实例说一说。小组推荐最佳组员参与班级交流。
三、小结:全班交流,要求全班同学说说他们作文中方法运用的成功之处。
四、布置作业:请
同学们将自己运用写人方法写得最成功的一段话并附上自己的体会,
交至语文科代表,语文科代表将这些
语段分类,编成小报,在全班进行传阅交流。
五、板书设计
交流平台
授课时间:2015年 月 日
教学后记:
99
课时:第69课时
课题:回顾·拓展七
教学内容:日积月累和成语故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积累一批描写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的成语。
过程与方法:
了解成语“入木三分”的来源和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成语“入木三分”的来源和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单元课文运用了很多的方法刻画人物,如语言、外貌、动作、神态的描写,通过这些
描写
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更生动。这一课我们将积累一些关于这方面的成语。
二、情境积累:
1.出示成语,正确朗读。
2.积累第一组成语。
(1)大家知道这一组成语是描写人物什么的?(外貌)
(2)教师给大家几个人名,试着用线与这些成语连连看。
黑旋风李逵 文质彬彬
拳王泰森 仪表堂堂
班级自选人名 虎背熊腰
班级自选人名
身强力壮
(3)预计中的课堂生成:学生可能对于“文质彬彬”与“仪表堂堂”这两个成语所找的
对象不同,我们引导学生体会“文质彬彬”主要是形象人文雅有礼貌,与外貌好不好看关系
不大
,而“仪表堂堂”则是形象人的外表好看。
(4)由这四个成语,你还想到了哪些人?
(5)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物外貌的成语?
3.积累第二组成语:
(1)大家知道这一组成语是描写人物什么的?(神态)
(2)小组成员根据这四个成语表演。
(3)小组推荐最好的成员上台表演,让同学们根据他的表现说成语。
(4)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4.积累第三组成语:
(1)请学生上台表演“点头哈腰”这个成语。要求分别表演“健步如飞、活蹦乱跳、大
摇大摆”。
(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物动作的成语?
5.积累第四组成语:
(1)大家知道这一组成语是描写人物什么的?(语言)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