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余年寄山水
630次浏览
2020年08月04日 04:2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狼图腾读后感-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什么是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于3月 30日正式印发,这份文件中有个词引人关注:核心素养体系――
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 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
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 社会关爱、家国情怀,
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 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下
一步深化工作的“关键”因素,那么,核心素养到 底是什么?为什么会被放在如
此重要的位置?它究竟会起到什么具体的作用?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
核心素养体系的提出,并非我国单独的声音,而是一种世界趋势。
本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
型。它要解决 的问题是: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
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 ,才能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
动社会发展?
多年来,不同国家或地区都在做 类似的探索。比如,美国对核心素养的关注
起源于注重知识创新的高新企业团队,这些企业从用人所遇到 的问题反馈到教育
中,指出基础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和素质,他们称之为“技能”。这
些技能不是简单、具体的,而是在21世纪里必需的生存技能,是当今社会每个
人都应该掌握的内容。 再比如,从2009年起,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启动了
为期5年的“教育课程编制基础研究”,它关 注“社会变化的主要动向以及如何
有效地培养学生适应今后社会生活的素质与能力,从而为将来的课程开 发与编制
提供参考和基础性依据”。从2005年开始,我国的台湾地区启动了核心素养研究,
确立了专题研究计划――《界定与选择核心素养:概念参考架构与理论基础研究》
(简称DeSeCo计 划)。
分析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无论是由政府主导还
是由 民间组织来推动,全世界范围内核心素养研究的兴起和发展与时代发展、社
会变革密切联系在一起,它面 向教育体系外的社会需求,是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国


际趋势。
我国也不例 外。随着时代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的综合素养和
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面临着更 大挑战。
同时,经过多年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成效显著,但“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
在 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
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较为薄弱”。
具体到课程领域,体现为“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应性不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试招生、
评价制度不配套, 制约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
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支撑保障课程改革 的机制不健全”。
教育要回应发展的难题和挑战,必须有新的应对措施。
构建 核心素养体系便是试图从顶层设计上解决这些难题。它的构建“使学生
发展的素养要求更加系统、更加连 贯”,重点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把对学生德
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 容具体化、细化,转化
为具体的品格和能力要求,进而贯穿到各学段,融合到各学科,最后体现在学生< br>身上,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二是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
状况提供评判依据 ,引导教育教学评价从单纯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转
向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部基础教育 二司司长郑富芝介绍。
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成为顺应国际教育改革趋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 ,
提升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
强调跨学科,更重视综合素养
何为核心素养?它与过去我们所强调的知识、技能等是什么关系?
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 共同素养。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张华教授认为,核心素养不是只适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学科 或特定人群的特殊素
养,而是适用于一切情境和所有人的普遍素养,这就是“核心”的含义。
在个体终身发展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许多素养来应对生活的各种情况,所
有人都需要的共 同素养可以分为核心素养以及由核心素养延伸出来的素养。其
中,最关键、最必要、居于核心地位的素养 被称为“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生物课程修订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恩山教授 认


为,“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它强调各学科都可以发展的、对学生最有用
的东西。比如核心素养中语言素养的概念,已经不是语文学科的概念,也不是外
语的概念,这里如果使 用‘技能’概念定位可能会低一点,但对它的特点可以说
得非常清楚,它的特点是有效的表达和交流,其 实是一种广义的语言概念,作为
有效的表达和交流,远超了语文的范畴”。
核心素养也 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它是知识、能力、态度或价
值观等方面的融合,既包括问题解决、探 究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认知性素养”,
又包括自我管理、组织能力、人际交往等“非认知性素养”。
并且,“素养”一词的含义比“知识”和“技能”更广。“‘技能’更多地从
能力角度讲, 我们所提‘素养’不仅仅包括能力,更多考虑人的综合素养,特别
是品德上的要求。这也符合我们的国情 ,落实起来更好一些。”刘恩山说,“我们
如果强调知识的话,大家都会重视知识,强调能力的话也会一 窝蜂,这个时候提
出这个话题,兼顾了知识和能力,具有导向性。”
用核心素养来梳理培养目标,可以矫正过去“重知识、轻能力、忽略情感态
度价值观的教育偏失”。
核心素养的获得是后天的、可教可学的,具有发展连续性,也存在发展阶段
的敏感性。福建 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余文森
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最基础、最具生 长性的关键素养,就像房屋的地基,它
决定房屋的高度。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关键期的特点,错过了关键 期就很难弥
补”。 核心素养的作用以整合的方式发挥出来。尽管核心素养指标的内涵不
同 ,发挥着不同作用,但彼此作用并非孤立,在实践中表现出一定整合性。
例如OECD指出,核 心素养总框架包含了一系列具体指标,它们是整合在
一起的,只不过在不同情境下各指标表现的程度不同 。
澳大利亚梅尔委员会也提出,任何核心素养指标本身不构成一套独立体系,
为了完成 某一目标,素养应通过整合的方式发挥作用。
“核心素养的习得与养成必须具有整体性、综合性 和系统性,这也决定了对
它的测量与评价必须具有综合性和发展性,对于课程设计与开发、教育质量评价
技术等提出了新挑战。”张华认为。
核心素养体系将对课程、教学产生什么影响


一线教师最为关心的是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的关系,具体而言,就是核心素
养体系将会对课程、教学产生什么影响?
据《意见》介绍,核心素养体系将成为课标修订的依据。
在张华看来,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将会对 我国课程目标的进一步科学化产生影
响。因为“长期以来,我国确定课程目标以及各级各类教育目标的时 候,习惯于
将国家政策文件中的相关话语直接移植过来。这既导致课程目标或教育目标缺乏
科学 性且无法检测,沦于空泛与抽象,不能有效指导教育实践;又导致课程目标
或教育目标缺乏针对性,无法 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发展需求”。他期待,在
适时引入“核心素养”这一体系后,课程目标能够进一 步实现科学化。
刘恩山则认为,核心素养提出后,“目标更明确,因为这些要素提得更鲜明,< br>它会把国家的教育方针突出表现在核心素养上,我们就可以在这个框架内更明确
地定位学科教育。 每个学科把这件事情做好,就可以更好发挥出学科课程的价
值”。他进一步解释,“它可以清晰地提示你 ,生物学或者其他理科,在科学素养
之外能做什么,比如,生物学里有没有语言素养或数学素养的问题? 过去很多人
没有去考虑,今天作为一种核心素养提出,语言素养、表达交流的能力也要落实
到生 物学习中,所以我们要组织学生去合作学习,去探究自主学习,这个过程中
伴随着语言、人际交往的目标 ”。
“原来的学科任务仍然在课程标准之中,在同样的课程框架里,如果把这个
框架比 喻为一栋四层的大楼,每层代表不同的学段,我们可以装入新的设备,让
大楼变得更加现代化或者功能更 加完善。原来的办公系统、上下水系统都在,但
加入了电子传感系统,让大楼的信息沟通、时间利用率会 变得更高,这些东西可
能不是我原有的东西,它们就是核心素养。”
同样,这套系统可 以加入生物学科,也可以加入历史学科,各学科都具有这
样的功能,整个功能合在一起,就是核心素养。 所以,“它不仅仅是单一学科的,
还要有一些辅助材料来支撑,彼此都撑起来后,就会变得更好。我觉得 学科素养
和核心素养是相辅相成的,核心素养的落实会强化学科素养,学科素养又为核心
素养的 学习提供了一个平台”。刘恩山说。
在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的总框架完成后,如何基于指标体系确 定各学段的核心
素养及其表现特点,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做好不同学段核心素养的纵向衔接,就成


为核心素养最终落实和培养的重要环节。
为了实现核心素养与各学科课程的有机 结合,教育部将组织研究小学、初中、
高中和大学四个学段核心素养具体指标的主要表现及水平特点,实 现核心素养指
标体系总框架在各学段的垂直贯通。
“下一步需要在总框架的基础上进一 步深入到各个学段,从素养发展的角度
提出各学段学生在不同核心素养指标上的表现特点和水平,把指标 体系具体化到
各学段,确定核心素养在不同学段的关键内涵。”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
继 亮介绍。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征求意见稿)
研制中国学生发 展核心素养,根本出发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突出强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 和可靠接
班人。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 br>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
际理解;人文底蕴 、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一、社会责任。主要是个体处理与他人(家 庭)、集体、社会、自然关系等方面
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
1.诚信友善。重点是自尊自律 ,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
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等。
2.合 作担当。重点是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对自我和他人负责;
履行公民义务,行使公民权 利,维护社会公正等。
3.法治信仰。重点是尊崇法治,敬畏法律;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 依
法律己、依法行事、依法维权;崇尚自由平等,坚持公平正义等。
4.生态意识。重点是热 爱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行动 等。
二、国家认同。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家政治制度、核心价值理念、民族文化传统
等方面的 理解、认同和遵从。


5.国家意识。重点是了解国情历史,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 国家统一;热爱
祖国,认同国民身份,对祖国有强烈的归属感;自觉捍卫国家尊严和利益等。
6.政治认同。重点是热爱中国共产党;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
奋斗的信念和行动等。
7.文化自信 。重点是了解中华文明形成的历史进程;承认和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
文明成果;理解、欣赏、弘扬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
三、国际理解。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际动态、多元文化、人类共同命运等方面的
认知和关切。
8.全球视野。重点是具有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关注
人类面临的全 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
9.尊重差异。重点是了解世界不同文化;理解、尊 重和包容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
性;积极参与多元文化交流等。
四、人文底蕴。主要是个体在学 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表现
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10.人文积淀。重 点是积累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掌握人文思想中
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11.人文情怀。重点是以人为本,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关切人的生存、
发展和幸福等。 < br>五、科学精神。主要是个体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表现的价
值标准、思维方式 和行为规范。
12.崇尚真知。重点是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和成果;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有真理
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等。
13.理性思维。重点是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 理性务
实,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规范行为等。
14.勇于 探究。重点是有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能够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并通
过科学方法检验求证、得出结论等 。
六、审美情趣。主要是个体在艺术领域学习、体验、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15.感悟 鉴赏。重点是学习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


价美的意识和基本 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懂得珍惜美好事物等。
16.创意表达。重点是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 表现的兴趣和意识;具有生成和创造
美的能力;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提升生活品质等。
七、学会学习。主要表现为个体在学习态度、方式、方法、进程等方面的选择、
评估与调控。
17.乐学善学。重点是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能自主学习 ,注重合作;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等。
18.勤于反思。重点是对自己的学习状态有清楚的了解;能够 根据不同情境和自
身实际,选择合理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等。
19.数字学习。重点是具有 信息意识;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
等社会信息化趋势等。
八、身心健康。主要是个体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积极表现。
20.珍爱 生命。重点是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 ,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21.健全人格。重点是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有积极的心 理品质,自信自爱,
坚韧乐观;积极交往,有效互动,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22. 适性发展。重点是能正确判断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
发展方向;有计划、高效地分 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
等。
九、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勤于实践、敢于创新方面的具体表现。
23.热爱劳动。重点是 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广泛参加各种形式的家务劳动、生
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具有动手操作能 力等。
24.批判质疑。重点是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敢于质疑;善于提出新观点、新方
法、 新设想,并进行理性分析,做出独立判断等。
25.问题解决。重点是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 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
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定合理解决方案;具有创客意识,能将创新理念生
活化、实践化等。

青云门-新闻的格式


分数的简单计算-质量月活动总结


生物统计-中班教育笔记


感情问题-篮球赛闭幕式主持词


中国银行从业协会-董事长岗位职责


我爱科学-校园小品


安徽学业水平测试网-病退申请书


有关地球的资料-难民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