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人教部编版)

绝世美人儿
542次浏览
2020年08月04日 04:3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坚持不懈的名言警句-北京市教育考试指导中心


2020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部编版)
1、窃 读 记
教学时间:
学习目标
a.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
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
b.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
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c.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
词造句的精妙.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2.自学生字新词.
第一课时
直奔“窃读”.整体感知
1.同 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可以换
成一个什么词?(偷读),你知道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 事?
2.整体感知课文.
a.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b.认读生字词.

1


c.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
通顺.
d.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我”
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
品味“窃读”,感受渴望
1.边默读课文边用“_____”划出描写“我”是怎样“窃
读”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
2.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a.“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 的腋下钻过去.哟,
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1)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2)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
读着.”
(1)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2)“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
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
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3)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
(4)结合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
c.“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
‘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 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

2


‘大些!再大些!’”
(1)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
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 可这句话中,神
态和内心是不一致的.)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
入魔的程度.)
d.美读升 华: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
来吗?生读,师评:同学们的朗读,把一个渴望读书、热爱
读书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窃读”时,“我”
的心理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吗?
3.自主品读“窃读”的滋味.
a.课件出示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
滋味!”
b.从课文中找到有关语句,自主交流:“我”为何快乐,
又惧怕什么?
c.相机指导朗读.
深悟“窃读”,回归整体
观察课文插图,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书 店“窃
读”,在你的眼里,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答.)确实是这
样,她为了读书可以忍受 饥肠辘辘、腿酸脚木,为了读书可
以连跑几家书店才看完一本书,为了读书可以克服任何的困
难 !让我们再次读好课文,共同品味“窃读”的“快乐”与

3


“惧怕”.

第二课时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导人: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是怎样“窃读”的,请
同学们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文.
3.这节课我们要探究是什么原因鼓励“我”窃读.

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1.合作小组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课件显示):
a.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b.交流课前搜集的读书名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2.汇报交流.
3.总结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如果放弃了
读书,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至理名 言—
—“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4.诵读句子.

回归整体,理清层次
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
记叙这件事的吗?

4


2.尝试分段,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积累内化,课外拓展
1.自选感兴趣的、最欣赏的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
的语句,进行美读积累,并摘抄在作业本上.
2.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教学反思: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认识本课生字.
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感受读书的乐
趣.


5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
2.布置学生列出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清单.

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1.齐读课题: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2.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小苗是谁?大树
又是谁?
3.互相交流:把收集到的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与大家分
享.
4.这篇课文的形式与我们以前读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苗苗和季先生
对读书有哪些见解,做好批注.
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互相评议.
3.指名朗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交流汇报: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你是从哪
些词句了解到的?

深入感悟,明白道理.

6


1.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课文,边完成表格.

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3.重点围绕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a.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
是要多看书.
b.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
c.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d.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
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积累运用.培养能力
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2.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多读书、读好书的体会.

拓展活动
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书.
教学反思:

7

























8













3、走遍天下书为侣
教学时间:
学习目标
认识“侣、娱”等4个生字,会写“侣、娱”等9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乐趣,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
2.抄有重点词句的小黑板.

9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一本好书,蕴含 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
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从童年时的“窃读”,到季先生
对读书的见解,可以看出他们都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今天,
我们学习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
2.齐读课题.释题.(侣:伴侣.)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做上
记号.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3.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
上下文理解.
4.默读课文,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
什么,在书上作批注.

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小组合作读课文,交流: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他旅行的
理由;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分别在课文的
哪些段落.

10


2.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与大家交流读懂了什么.
3.课件出示关键句子:
a.“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b.“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
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
c.“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
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 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再充分说说自己的感受.(鼓励学
生畅所欲言,抓住“朋友”“家”“一百次”“多少年”,发
表不同的见解.)
4.齐读第6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新东西”指的是什
么.
5.有感情地朗读第4~6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选择一本
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第二课时
激趣读文,深入感悟
1.朗读课文第1~6自然段.
2.自由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我”读那本书的方法到底
是怎样的?从哪些词句看出“我”是在“一遍又一遍”地

11


读 .(抓住“首先、然后、最后”这三个表示顺序的词语感悟.)
从这“一遍又一遍地读”,你们感受到什 么?
3.联系实际交流作者读书的方法.用上“首先……然
后……最后……”说一说.
4.默读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除了把书比作一位朋友,
还比作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比? 这样比的好处是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积累运用,升华认识
1.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第7自然段,
再与伙伴比赛,看谁记得又快又牢,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思考交流:作者读一本书的方法对 你有什么启示?说说
如果有一本书陪伴你去旅游,你会怎样去读?(用上首先……
然后……最后 ……)
3.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

拓展活动
1.读一读“阅读链接”——《神奇的书》,把自己的感受
用几句话写下来.
2.向大家介绍你怎样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并说说你喜爱
它的原因.


12


布置作业
1.背诵第7自然段.
2.抄写生字词.
3.完成课后“小练笔”.
教学反思:

















4、我的“长生果
13


教学时间:
学习目标
认识“扉、瘾”等12个生字.学生互相提醒认清字型,读准
字音.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
中受益的语句.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同学们听说过“长生果”吗?(板书:长生果)吃了长生
果会怎么样?板书课题,并指名读课题.
2.读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同
学们要运用平时学到的方法自己读懂课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好自然段的
序号.
2.提醒需注 意的字音:心扉的“扉”读第一声,水浒的
“浒”不读许,过瘾的“瘾”是前鼻音,馈赠的“馈”声母< br>
14


是k.
3.默读思考:“我的‘长生果’”是什 么?作者写了童年
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到了哪些道理?找到有关的
部分画下来.

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书是“我”的“长生
果”.)
2.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
a.作者是怎样读这些书的?(板书:津津有味、如醉如痴、
牵肠挂肚)
(1)从作者这样读书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非常喜欢
书.)
(2)指导朗读相关的句段.
b.作者从作文中悟到了什么道理?读ll、14自然段.理解
“别出心裁、呕心沥血”等
词语.
3.读书和作文有什么联系吗?从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并
谈谈理解.
4.作者为什么说书是“我”的“长生果”?(书像长生果
一样,对我有好处.)
为什么又把书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呢?(书是.-j-~

15


流传下来的,我们通过读书可以知道过去发生的事情,书就
像“长生果”一样不老.)

积累语言.交流感受
1.认真读自己感受较深的句子或段落,与同学交流体会.
2.课外积累有关读书的格言警句.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习作一
教学时间:
学习目标
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
论等活动,增强 学生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
促进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根据开展 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
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课前准备
自由组成小组开展“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阅读
的快乐.


16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在这次“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一定有不少
收获吧?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组内讨论,人人参与
1.你们小组开展了哪些活动,有什么收获呢?请同学们在
组内交流.
2.学生在组内交 流.教师巡视检查、督促,要求人人发言.
对个别表达、交流有困难的学生,可采用个别辅导或同学互< br>助的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3.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4.推荐代表参加全班交流.为了使代表的发言能取得好的
效果,小组成员可集体出主意、 想办法,使发言的内容更全
面、更精彩.

全班互动,交流评价
1.先集中分享各自的读书故事,再引导学生交流别人的读
书经历.
2.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自由交流评价,感受阅读的
快乐.

17



开展辩论.启迪思维
1.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 说:“开卷未必有
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请同学们摆事实 、说道理,展开一次辩论.
2.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教师及时指导、点拨.
3.师总结: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
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 世界,给我们
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书交朋友呢?让我
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 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
教学反思:







第二、三课时 习作
教学时间: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

18


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体会到读书带给我
们的乐趣.大家的发言都各有见地 .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
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
选择一个角 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
容写下来吧!

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投影出示习作内容:
读书故事;
采访记录;
记一次辩论活动.

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3.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
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 析.


19


誊写作文,制作小报
1.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满意后抄写在作文本上.
2.整理习作和收集到的资料,小组合作办一期以“读书乐”
为主题的手抄报.

















回顾·拓展一

20


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 生体会读
书的乐趣,并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
2.读背古诗句,积累古诗句,品味读书的好处及方法.

课前准备
查找有关介绍读书方法的资料.

教学过程
回顾“词语盘点”
1.学生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组织记忆竞赛、抄写竞赛,引导学生积累本组所学词语.

交流平台
1.围绕教材中提示的不同角度,小组内交流本组语文学习
的收获和体会.
2.全班交流 、展示.引导学生口头交流这段时间课外阅读
的收获、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所了解的新的读书方法等,再
把文字或其他形式的学习成果加以展示.

日积月累
1.激情导人.

21


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素以乐学好读为高尚美德,古
代许多贤人学士写了许多这方面的警句,激励我们做个热爱
读书的人.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
a.学生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
b.尝试理解:学生交流对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
3.背诵名言.
4.交流其他有关读书的名言学生收集的以及老师推荐的,
拓展积累.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英)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联)高尔基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
无限广阔的海洋.——(瑞士)凯勒
◆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
◆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用书不难,能记为难.——张潮
5.鼓励学生课后将自己喜欢的读书名言制作成书签.




9、鲸

22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 读写“目前、
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判断、胎生、寿命”等词
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
热爱科学的情感。
4、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
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明白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交流资料
在美丽的蓝色海洋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宝藏,生活着

23


各种各 样的海洋生物。其中有一种号称“海中之王”的动物,
他的形体特别庞大,比大象还要大很多呢。知道这 是什么动
物吗?
教师板书:鲸
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不少关于鲸的图文资料,下面 请大家
借助资料在小组内交流对鲸的认识,然后将资料进行汇总,
推选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看来同学们已经了解鲸的很多知识,对鲸非常感兴趣。下面
我们一起来学习“鲸”这篇文章,学 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抓住要点
1、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 通句子。
并思考:课文中每个自然段都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教师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在黑板上 书写:“哺乳”“肺”,纠
正读音以及“肺”的写法。结合人体部位,引导学习本课生
字“腭” “肚”“肺”“胎”,左部都是月字旁;“肺”字右部
注意不要写成“市”。
刚才你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这两个词,谁来读读?
结合刚才的学习我们来听一下课文范读,思考刚才的问题。
2、交流:课文每个自然段都向我们介绍了什么?试着用最
简洁的词语来概括。
教师适时书写:大小 演变 种类 吃食 呼吸 睡觉 胎


24


引导学生把“吃食、呼吸、睡觉”这三部分概括为鲸的生活
习性。
3、鼓励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词语理解难点:胎生 哺乳动物。
4、选择自己感兴趣内容反复读。教师相机指导点拨读通,
读出特点。
三、合作学习,发现特点

1、下面我们要召开一个关于鲸的“科学新闻发布会” 。
在座的各位都是小小科学家,在发布会上向大家介绍有关鲸
的研究成果。为了搞好本次新闻发 布会,咱们首先得读懂课
文。
2、分组合作学习研究,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朗诵家、< br>小画家、演说家、表演家、小作家中的角色,采用演一演,
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比一比,写 一写等方法,选择其
中一项来研究。
3、各组可以补充课外搜集到的资料,做好充分准备,下
节课我们接着开“科学新闻发布会”。
四、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1、学生自主读课文,抄写生字新词。
2、继续搜集关于鲸的资料,根据自己的选择,拟好自己
的研究报告。

25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走进“鲸”的世界
上节课,我们分组研究了鲸的特点,这节课,我们就来召
开“科学新闻发布会”。老师来当主 持人,每个学习就是一
个“鲸研究专家组”,围绕一个方面有重点地汇报鲸的研究
成果。
二、召开“新闻发布会”,研究“鲸”的特点
主持人:在美丽的蓝色海洋中,蕴含着极为丰 富的宝藏,
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其中有一种号称“海中之王”
的动物,它的形体特别庞 大,比大象还要大很多呢。我们都
知道这种动物叫做“鲸”。今天,我们就要召开“科学新闻
发 布会”,请“研究专家组”来汇报研究成果。在座的既是
现场的记者,又是评委,可以随时向“研究专家 组”提问题,
并评价其汇报成绩。
1、“鲸”的大小:
⑴ 主持人:都说鲸很大很大,到底怎样大?下面有请
“专家”介绍一下鲸的大小。
⑵ 引导学生读课文中的相关句子,发现写作特点。
⑶ 主持人:你们觉得“专家”汇报得怎么样 ?请评

26


委发表评论。
引导学生发现正因为“专 家”在介绍鲸的大小时,用上
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的方法,生动而富有条理地介绍
出了鲸 的大。
⑷ 指名读:
朗读点拨预设:听出来了,你强调了数字,读出了鲸
的大!
全班齐读体会鲸的大。
2、鲸为什么不是鱼:
⑴ 联系上下文从哪可以看出鲸是哺乳动物?
从鲸的演变过程,用腮呼吸,胎生,用母乳喂养。
⑵ 为什么形体像鱼?
进化过程:“陆地”──“浅海”──“海洋”
⑶ 鲸是怎样由陆地生活逐渐适应了在海洋生活的?
⑷ 从鲸的进化过程可以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鲸的进化过程与人类由类人猿进化而来一样需要很长
时间,找出描写时间的词。
3、鲸的生活习性:吃食、呼吸、睡觉:
⑴ 鲸的生活习性有什么特点?请采用你喜欢的方式来
介绍。
呼吸出的水珠形状可以描述,可以画图。
⑵ 作者用哪些方法来说明鲸的生活习性?

27


列数字、举例子、比较法、打比方
( )通过语气、语速的变化,朗读体会,突出和强调鲸
这些特点。
三、研究文本,领悟说明方法
1、刚才我们美美地当了一回研究员,我们知道鲸是哺乳动
物,而且还了解了鲸的生活习性。作 者为了给我们介绍鲸,
用了很多说明方法。引导学生回忆说明方法:作比较、举例
子、列数字、 打比方。
2、结合文中一处内容,让学生谈谈作者用这种说明方法有
什么好处或者告诉我们什么?
列数字:
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
斤。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鲸很大很重)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朗读体会说明文用词讲究准确、科学。
像这样用词准确的地方,还有很多,请大家读读课后第3
题练习。
作比较:
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
多的动物,那就是鲸。(和象作比较 有什么好处?)一条舌
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举例子、列数字:

28


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的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
上腭 ;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宽敞。
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好几十头 结成一群,
围住一头三十多吨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
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三
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
打比方:
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
出来的气形成 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同学们读书真仔细,我们自己发现了这么多的说明方法,
我们在写作时,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文章会写得更富有说服
力和感染力。
3、链接课后“资料袋”:
交流:读了这段资料,你有什么感受?作者是采用哪
些说明方法写的?
引导学生明白这段话是采用“列数字、举例子”等方法来
写出鲸濒临灭绝的可怕情景。
四、拓展延伸,灵活运用表达方法
1、学完课文,相信同学们对鲸又有了更为具体的了解。通
过查阅资料,我们知道鲸有很多种。给大家介绍鲸家族中的
部分成员。
出示白鲸、虎鲸、蓝鲸、座头鲸等不同种类的鲸的图片,

29

< br>3、看来同学们已经整整领悟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下面请大家也来扮演某一种类鲸(如 白鲸、虎鲸)的口吻做
一个自我介绍,要注意运用一些说明方法。
4、全班交流。
五、课后练笔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鲸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其实,我们
对鲸还有很 多地方不够了解,这些都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
请同学们继续搜集课外资料,为海洋馆写一段关于鲸的解 说
词。提示在解说词的书写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表达方法。
教学反思:













30

























31








10、松鼠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
2、朗读课文,使学生 了解松鼠的外型特征、生活习性,
知道松鼠是一种很讨人喜欢的小动物。了解本文的说明顺
序, 培养学生学会鉴赏和写作说明文的能力。
3、增长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仔细观察生物的兴趣。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关于松鼠形态及生活习性的课件。
2、学生查找有关松鼠的资料。
3、学生自读课文,准备字典帮助扫清生字障碍。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松鼠的图片:

32


同学们,你了解松鼠吗?请把你知道的给大家说一说。
2、今天,我们学习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布封所写的《松
鼠》,让我们看看,他给我们介绍了松鼠哪些方 面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分小组自学生字巩固 记忆
生字。自己读书,画出不懂的词语,利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
文的方法解决问题。
2、自由朗读课文,做到通顺、流利。标出自然段序号,再
想一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
三、默读思考,合作交流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
鼠的?
2、在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学结果,
教师参与交流,适当点拨。
四、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学生围绕提示问题在小组内交流后,在全班进行发言:
1、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学生很容易找出答案。齐读
第一句话,体会它统领全文的作用。
2、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鼓励多人从不同方
面回答,教师加以归纳:
漂亮: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尾巴,形体等

33


方面表现它的特点。
驯良:从在高处活动、不接近人的住宅、晚上活动、常 吃
的食物,是从活动的范围、时间、吃食物方面表现它的特点。
乖巧:从过水、警觉、跑跳、叫声以及搭窝、窝口设计方
面表现它的特点。
最后写繁殖、换毛等方面是补充说明其习性。
五、阅读感悟,体会写法
1、松鼠为什么讨 人喜欢?你喜欢它哪些方面?选择你最
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段话。学生
自由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表达特点。
2、把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进行摘抄、积累。
六、思维拓展,练习表达
1、作者向我们准确、生动地介绍了松鼠的特征及生活习性。
除了文章中介绍的松鼠特点外,你知道松鼠还具有哪些特点
吗?请学生补充课外资料。
2、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你该如何介绍自己呢?
教学反思:






34







11、新型玻璃
月 日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通过阅读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
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3、了解课文中所介绍的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想
象自己将要创造设计的新型玻璃,说清楚这种玻 璃的特点和
作用。
【课前准备】
书写生字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能说说日常生活中,玻璃有什么作用吗?
2、教师板书课题点明“新型”。“新型”是什么意思?
3、“新型玻璃”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想提出什么

35


问题?
教师抓住学生的质疑,进一步启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学
习了课文我们就明白了。
二、自学生字,读顺课文
1、读课文,在文中画出生字、新词及不理解的词。
2、不认识的字可在小组解决,也可查字典解决,注意要读
准字音:
“看守”中的“看”读 kān;“粘在一起”中的“粘”在
本文中读 zhān,“调节”中的“调”读 tiáo。
3、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难写的生字。
4、巩固练习,教师可出示小黑板,检查学生生字掌握的情
况:
认识生字后再来读 一遍课文。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
解,就把它画出来,一会儿提出来和大家讨论。教师根据学
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
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 br>5、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
读的句子。请大家拿好书,我们一起来 读一遍课文,要把生
字读准。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读书思考: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用笔画下来:

36


(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
吸音玻璃。)
2、这几种新型玻璃,课文是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中介绍
的?
课文是从1、2、3、4、5自然段中介绍的。
3、第6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新型玻璃在现代化建筑中所起的作用和人们将会创造出
更多的奇迹。)
四、布置作业,练读课文
1、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自己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重点讲读,体会写法
1、老师导语引入:
“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传来
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破 玻璃企图
盗窃展品的罪犯。同学们,你们知道是谁报的警吗?”请大
家快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从中找答案。
2、这是什么玻璃呀?怎么一接触它就发出报警声呢?自
由读第1自然段。思考:
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作用?划出有

37


关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3、学生汇报,再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引导学生理解“夹丝网防盗玻璃”特点和作用的关系。
(由于这种特殊的玻璃在里面夹一 层极细的金属丝网,金
属丝网又和电源相接通、和自动报警器相接通的特点,才有
它自动报警防 盗的作用,由此可见,“夹丝网防盗玻璃”的
作用是由它的特点决定的。)
4、在学生理解了 “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
上,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用途?划出有关句子读一读,指导朗读句子:
(“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
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5、思考:
这句话中用了几个“可以”说明了什么?四个可以说明了这
种玻璃的用途 广泛,你能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用上“……
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 。”
说一句话吗?
6、指导朗读第一段。
二、利用表格,自主学习
1、 除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外,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
新型玻璃呢?我们来开个新型玻璃展销会吧!请各 个厂家把
自己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向大家介绍清楚,以便大家购买。分

38


组读书讨论,要求:读课文,画特点,想作用,填表格:
新型玻璃名称
特点 作用
加丝网防盗玻璃 玻璃中夹一层金属丝网 防盗
夹丝玻璃 非常坚硬 藕断丝连 高层建筑采用,安全
吸热玻璃 使房间冬暖夏凉 阻挡强光和冷气
消音玻璃 消除噪音 闹市临街建筑物采用,减少噪音
变色玻璃 反射阳光 改变颜色 调节室内光线
2 、哪个厂家先来介绍自己生产的新型玻璃,注意说清楚
这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学生发言,教师引导学生 理解“藕
断丝连”的意思?变色玻璃是怎样随着阳光的强弱调节室内
光线的?
3、板书,小结各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这些新型玻璃在
现代化的建筑中,发挥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呀!
三、课外延伸,鼓励创新
教学反思:





12、假如没有灰尘

39




一、课标要求:
引导学生学习本组的说明性文章,要抓住课文的要点,了
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试着加以运用。
二、教学目标:
⑴ 认识4个生字。正确读记“然而、面临、颗粒、来源、
分裂 、飘浮、削弱、柔和、性能、依附、稳定、朝晖、单调、
古往今来、庞然大物、气象万千”等词语。
⑵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
点和作用。
⑶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⑷ 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
蒙教育。
【学生分析】
学生 从三年级的课文《赵州桥》开始已经接触了说明文,学
习了《太阳》、《秦兵马俑》等说明性的课文。本 学期又学习
了《鲸》、《松鼠》
《新型玻璃》,掌握了基本的说明方法,有了一些应用说明
表达的基础。
【教学重难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

40


物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
准确 地用词、形象地表达;让学生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 义启蒙教
育。
【教学方法】
设想法、自读印证、创设情境法、说明文练笔。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板书:灰尘。
激趣设疑:同学们,我们都很熟悉它。看到这个词
语,你们想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出 灰尘
的害处。)
2、师:通过你们的说法,我得出一个词:令人讨厌。
确实,灰 尘是一种令人讨厌的东西。对吧?(学生可能答:
对)那么,同学们设想一下:假如没有灰尘,(补全板 书课
文题目:假如没有灰尘)我们的世界会面临什么样的情形
呢?要求同学们想象一下,把自己 的想法写在纸上。(学生
记下想法,指名写在板书上)
3、师:好了,我们来读读12课 :《假如没有灰尘》
了解课文中的说明,假如没有灰尘,是否对我们的生活绝对
有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41


1、自由读课文,要 求做到读得正确、流利。出示生字
生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生词。
2、指名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
3、师: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情形呢?你们的想法有几
条得到了印证?
4、小组活动:
谈谈自己的想法,有哪些想法是符合实际的?
三、精读课文、自主学习
1、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自然段)灰尘令人讨厌,人类却离不开它。
第二段(2自然段)设问过渡。
第三段(3~6自然段)灰尘的作用很大。告诉我们
包括灰尘在内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2、重点学习第三段,了解课文运用的说明性表达方法:
⑴ 学生自由朗读第三段,做读书标记。
⑵ 出示句子比较:
① 灰尘很小很小。
② 灰尘的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
一毫米之间。人眼能看到的灰尘,已称 得上是灰尘中的庞然
大物了;细小灰尘只有再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A、能用①代替②句吗?
B、②句是怎样写出灰尘“小”的?(指出说明方法)

42


“直径十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列举数字说
明方法)
人眼看到的是庞然大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对比的说
明方法)
C、体会说明的好处:
更具体真实地突出事物的特点,增强可信度。
师叙述 :陆地上空灰尘的主要来源是工业排放物、燃
烧烟尘、土壤扬尘等。此处我们也可以把这些小东西称为“ 粉
尘”。
⑶ 利用手电筒光线,引导学生拍衣服、扫地、跺脚,
或结合平时看 到的沙尘暴,汽车尾气等方式观察灰尘的运
动。
3、默读四、五、六自然段,各自然段写灰尘有什么作
用?
⑴ 师出示:(学生理解填空)
灰尘虽然令人讨厌,但人类却离不开它。
灰尘能__________________
_。
灰尘能__________________
_。
灰尘能__________________
_。

43


⑵ 画出第三、四、五段的“假如没有灰尘,……”句
式,联系课文内容,想想这四个意思是怎样写明白的。
⑶ 分小组讨论交流作者说明灰尘四个作用的说明方
法。
⑷ 指名回答,师适当点拔。体会作者是怎样说明灰尘
的作用的。
4、学生结合生活及健康知 识讨论灰尘的利与弊。师举
例:有报道称陕西出土的兵马俑等文物已被有害工业粉尘侵
蚀;大雾 天气高速公路关闭;机场关闭等。学生制表对比。
5、师小结:
灰尘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很大。包括灰尘在内的任何事
情都有其利弊两面性。
四、说明文小练笔
1、学生继续以《假如没有灰尘》为题写下去,可以写
生活中没有灰尘的益处,要求有科学 或生活实践的依据。
2、运用说明方法仿写一种事物。例如:假如没有电话
(手机、电视 、书、网络、游戏机、电脑、高速公路等。)
【板书设计】
假如没有灰尘

说明方法
灰尘特点 大小及来源 列数字 对

44



使阳光变柔和 对

正面作用 使天空呈白色 对

自然界气象万千
保持良性循环
反面作用 (学生板书)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习作三
学习目标
1.提高学生表达、应对、倾听、提问等语言能力.
2.运用本单元学习的说明方法,学习写一篇说明性的
文章.
教学过程

45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发兴趣
今天同学们带来了很多“小商品”,你想让你手中的
物品也得到别人的 喜爱,让别人心甘情愿地把他买下来
吗?那我们今天就试着做一名“小小推销员”.
二、精心准备
熟悉“商品”.对你的“商品”进行全面了解.从外观、
规格、用途、 使用方法以及价格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
找出产品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准备做精彩的描述.
面对“顾客”,你用怎样的表情、怎样的语气、怎样
的语言推销你的商品,请做好充分的准备.
思考“顾客”针对产品会提出那些质疑?你将如何解
答.
三、小组试买
在 小组中试着推销你的商品,让同学们针对你推销产
品的内容、语言、语气、表情提出中肯的建议.
认真聆听同学们的建议,合理采纳.
四、班级特卖场
每组选出最优秀的“推销员”,推销自己的产品.
“顾客”认真聆听“推销员”的介绍,对产品提出质
疑.

46


耐心、机智地回答“顾客”的问题,抱着既对消费者
负责,又对产品负责的态度.
五、总结
评出最佳“推销员”.
你认为怎样才能够做一名优秀的推销员?(优秀推销
员的标准是什么?)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确定习作内容
默读本次习作的要求,和同学交流一下.
确定习作内容.
二、作文指导,怎样写说明文
回忆一下说明文和一般的记叙性文章有什么不同.
写说明文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你 准备从哪些方面介绍物品,用上哪些说明方法?(你
的物品有哪些特点?如:外形、质量、用途、价格等 ,抓
住突出的特点,用数字、举例、对比、打比方、生动描
写等方法,具体描述物品的特点.)
可以适当运用一些资料,但不要大量抄录.
三、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相互修改,完善习作



47






回顾·拓展三
教学时间:
学习目标
1.学习用表格的方式做单元小结.
2.推荐好书《森林报》,培养学生课外书的兴趣.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学习列表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组说明性文章,你一定增长了不少
知识,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这方面的收获吧!
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一些说明的方法,你能填写一
下这张表格吗?(课文中涉及到的尽可能 都填上.)
说明的方

举例子
用数字
作比较

48
课文中的例子


打比方

除了课文中的,在其他的习作或课外书中的例子你还能
找到吗?
除了以上四种方法,你还发现什么好方法了吗?试着填
一填.
说明的方

举例子
用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除了用表格的方式小结单元的学习内容,你还有什么
好的方法?向大家介绍一下.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这首小诗,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查查字
典.
2、这首小诗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画面?和你的同桌说
说.

49
课文中的例子


3、你还知道描写四季的谚语和诗歌吗?向大家推荐推
荐.
三、课外书屋
1、默读课外书屋的介绍,明确阅读要求.
2、你喜欢《森林报》吗?挑选你印象最深的章节介
绍给同学听.
单元后记
本组教材编排了4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说
明文,《鲸》和《松鼠》介绍了有关动物的一些 知识,向学
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新型玻璃》介绍
了一些新型玻璃的特点和 用途,以使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神
奇和威力;《假如没有灰尘》揭示了科学家们的重大发现,
阐 释了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
本组教材的学习是对以前所学习的说明性文章的延伸与
发展。 选编本组教材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
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 发学生
勤奋学习的自觉性;另一方面是要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基本
的说明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 用词、形象地表达,并在习作
中加以运用。




50







13 钓鱼的启示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 得要严格按道德标
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课前准备
1.重点句子的课件、挂图.
2.其他有关诚信的文章.
3.搜集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道德实践方面的
点滴小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教学时间:

51


1、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在学
习本组课 文时有什么要求.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看一看课文中
描述了怎样一件事?(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通读课文
1、检查预习情况:生字生词,朗读情况.
2、重点理解“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
等词语.
3、通读全文,思考课文大意.
三、揭题质疑
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教师归纳:“ 启示”是什么意思?
课文中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为什么钓鱼会使我从中受到启
示?这节课我们 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解决疑问.
四、初读理解
1、“启示”的意思是什么?
2、再读课文,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画出有关语句.(道
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 起来却很难.)
3、“我”在钓到鱼、放走鱼的过程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五、复习生词 < br>1、认读生字、词语:捕捞、鱼饵、溅起、鱼钩、小心
翼翼、操纵、鱼鳃、皎洁的月光、嘴唇、沮 丧、诱惑、告诫、
实践、抉择、翕动.

52


2、谁还记得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一、情景导入,细读感悟
在我十一岁那年的一个夜晚,和往常一样我和父亲来到
了附 近湖中的小岛上钓鱼,而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
夜晚,却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这 是为什么
呢?
1、自由读第3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a.“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诱人的大鲈鱼:
2、来之不易:“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 练地操纵
着.”“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
3、争诱人的大鲈鱼 :“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
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
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b.分别指导朗读相关句子,体会鲈鱼的来之不易和诱
人之处.
c.齐读第3自然段.
4、多诱惑人的鱼呀!我和父亲是多么兴奋、得意呀!可
父亲 却让我把这条鲈鱼放回湖里去.请默读第4自然段,同
桌说一说,这是为什么?

53


5、读5~8自然段,思考:11岁的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
条漂 亮的大鲈鱼,父亲却要我放回湖里去,假若你就是文中
的“父亲”和“我”,请你们讨论讨论“这条如此 诱惑人的
‘鱼’该不该放”?各自说出自己的理由.联系上下文,与周
围的同学合作、讨论.
小组汇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找到描写我心情的词语,一起来体会“我”的心理变化
过程.
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 ,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
人的影子,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距捕捞
鲈鱼 还有两个小时的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在父亲不容争
辩的声音中,我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到湖中.
对比读第3、9段,对比感受我钓到鱼时的喜悦以及放
鱼时的不舍心情.
转眼问三十 四年过去了,当年沮丧的我,已经成为著名
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对父亲当年的举动有了新的理解. a.出示:“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
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 我却不止一次
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b.默读感悟:这里与那条鲈鱼 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究竟指的是什么呢?结合父亲告诫我的话谈感受:放不放鲈
鱼只是个简单 的对与错、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做起来却很难!

54


c.齐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
却很难.”
二、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正因为如此,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在作者的
脑海 中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我相信,这个故事
也一定给大家带来了启示.读了父亲告诫“我’’ 的话,你
是怎么想的?请同学们结合今天你所感受到的对“我”或父
亲说一句话,还可以写一句 话,送给你的朋友;也可以背诵
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两句话.

教学反思:












55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认识一个 多音字“挑”。能够理解由
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借助成语辞典,理解文中成语的意思,
积累好词 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父亲教
导“我”的话。
3.联系课文内容,再结合生活实际,领悟“通往广场
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说说自己以后对困难 挫折应该
如何去面对,树立积极奋进的生活态度,从中感悟作者的人
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在生活
中的含义。
教学准备
1.让学生课前了解教堂、罗马广场、巴黎相关知识。
2.教师制作课件。

56
教学时间: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
同 学们,一次钓鱼的经历,给作者留下了永久的记忆,
也使同学们受到了很深的启发。生活中还有许多感悟 ,那要
靠细心的人去体验。当我们面对理想目标前进时,总会遇到
一定的困难和挫折,是以怎样 的心态去面对人生呢?今天我
们就一同走入14课,让我们在学习这篇有哲理的文章中去
寻找答 案吧!
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便想想课文
主要讲了什么?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自认生字,相互交流。从读音上看:黛、挑、两
个字的音容易发错。同学们要看准拼音,多读几遍,尤其是
“挑”这个多音字,它有不同的读法,可以 借助字典看看在
什么情况下该读哪种音。
3.同学之间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三、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1.师: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是一篇极富哲理的文章,
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57


2.下面就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段落来分组自学。
教师出示自学提纲:
1)读一读,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
2)读一读,把你学懂的地方通过画画展示出来。
3)读一读,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
学生按自学提纲分组自学,教师指导。
四、品读,引导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1.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
起研究的吗?
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
a.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
交流 体会:(这是父亲带女儿登上教堂塔顶后对女儿说
的话。前一句,是父亲设法让女儿看到的事实──条条 道路
通罗马;后一句是父亲道出了他之所以要把女儿带上高高的
塔顶,俯瞰全城的真正用意。)
联系实际生活,想想通往学校的路止不止一条?试讨论
讨论。又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实践
(1)假如时光已经飞速,现在已经是2025年,这个时
候同学们已 经30岁左右。有的是事业有成的建树者,有的

58


也许还深处逆 境。当2年后同学聚会上,成功人士将怎样对
失败的同学劝慰勉励呢?
(2)假如你就是那位失败者,听了同学的鼓励,你将会
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什么新打算呢?
六、拓展总结
同学们说得真好!这节课我们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
际理解了“通往 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含义深刻的话,给
我们的人生上了很好的一课,相信同学们将感悟终身。成功< br>是一种态度,只要带着希望出发,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
顽强的意志可以帮助人克服许多困难, 当再一次冲破艰难险
阻,经历了苦难后,通往广场的路就会又多了一条。
七、尝试运用
1.尝试练笔。
师:学了这一课,相信同学们心中一定有许多话要对自
己说,请拿起 手中的笔写一写吧?生练笔,师巡视学情。
2.班级交流。演读课文。

教学反思:





59








15 落花生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
的品格。使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
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练习分清课文主次。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居然”“成熟”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2.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60


(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出示 花生的投影片,教师解题:花生又叫落花生,
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士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
落花生。
2.简介作者:这篇课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小说家、
散文家。因为小时候 父亲关于落花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他决心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
所以常用的笔名是“落华生”。那么,他的父亲关于花生谈
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我们来看课文。
(二)检查预习
1.填写生字表
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三)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1.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默读课文。联系课文
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为什么以“落花生”
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 (落花生是本文议论的中心事物,因此以落花生为题。
全文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都是围绕题目
来写的)
(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61 < /p>


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可能总结不全,教师指
导学生读有关句段来帮助学 生概括总结。
3. 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指名三名学生有感情地分段朗读课文。普普通通的花生
引出了一家人的许多话题,使我们对花生也生出了几分敬佩
之心,带着这份敬佩之情,我们来学 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理解内容。
1.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再
写什么?
(先写种花生,再写收花生)
2.课文中哪些词语写种花生的经过?这些词语能颠倒
吗?为什么?
3.“居然”写出了什么?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练习用“居然”造句。

62


学生练习用“居然”一词口头造句,教师指导学生注意
句子中要 有出乎意料的意思,不能简单地造出“他居然……”
类型的句子。
三、 学习课文第二段,理解内容。
这一部分写得很简略,也容易理解,教师可用简练的语
言一带而过。
花生居然收获了,一家人准备过一个收获节。
四、学习课文第三段,理解内容,懂得道理。
1.默读第三段,思考: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
的?
2.分角色朗读课文,讨论回答思考题。
3.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父亲指 出
的却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视的一个特点。父亲对花生作了几次
议论?几次议论有什么不同?
(1)齐读父亲的第一次议论。思考:父亲是怎样通过比
较说明花生最可贵之处的?
教师帮助学中抓住关键词语“埋在地里”“鲜红嫩绿”
“高高地挂在枝头上”“矮矮地长在地上”等进行 分析,体
会出花生的默默无闻,朴实无华。
(2)思考:花生的果实长在泥土里,桃子、石榴 、苹果
将果实挂在枝头,是个是花生故意钻进土里不让人知道,桃
子、石榴、苹果放意炫耀自己 ?为什么

63


(3)桃子、石榴、苹果鲜红嫩绿,惹人喜爱,而 花生却
将成熟的果实理进泥土,等待人们来挖掘,来利用。由此,
你体会到花生可贵的品质是什 么?
(不求虚名,默默奉献,朴实无华)
(4)练习用“成熟”造句。
(5)齐读父亲的第二次议论,思考:父亲借花生来教育
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
(谦虚朴实,不计名利,不会炫耀自己,对别人有用的
人)
(6)出示投影片,填空,指导学生背诵。
“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可是,不是而的东西。”
(板书: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
4.作者对父亲的话理解了吗?你从哪里看出的?读出有
关的句子。
(1)出示投影片,填空,指导背诵。
“人要做的人,不要做,而的人。”
(2) 你对作者的话理解了吗?什么叫有用的人?什么叫
只讲外表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结合实际,举例说 明。
(3)小结:作者受父亲的启发,所说的这段话是全文的
中心所在。它从正反两方面说明 了做人的道理,赞扬了脚踏
实地、埋头苦干、谦逊朴实、不计名利、有真才实学而不炫
耀自己的 人;赞扬了一切默默无闻,为人民多做好事,对社

64


会作出贡献 的人。批判了那些只求表面,贪图虚名,不学无
术,对社会没有用的人。父亲的教导深深印在作者的心上 ,
“落花生”的精神贯彻在他一生的做人、写作和教学之中。
(4)齐读全文最后一节。思考:这一节对全篇文章和突
出文章中心起了什么作用?
5.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五、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1.结合“我”的一段话,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课文通过收获节上一家人对花生好处的议 论,说明要
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
人。)
2.从种 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
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
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可以使学生对文章 的主次有具体的
感受,对文章主次与中心思想的关系有比较具体的体会。
3.这篇课文的重点 是过收获节,议花生是主要的,父
亲的议论是着重写的,这样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其它内容
略 写,但它为文章的主要内容起说明交待的作用,不能不写。
我们在写作时也要确定重点,做到重点突出, 主次分明。
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及写作特
点。、

65


七、总结:这篇课文借写花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
理:人要 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
的人。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理”。在我们的周围也有 许多
事物能给我们以启迪,让我们懂得深刻的道理。如:粉笔这
个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东西 ,为了让同学们获得知识,
不惜牺牲自己;蜡烛,照亮了别人而毁灭了自己……我们在
写作时可 以学习本课“借物喻理”
八、作业。
1.用“居然”“成熟”造句。
2.背诵课文。

教学反思:








16、珍珠鸟
教学时间:

66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
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理解词语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准备珍珠鸟一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哪些小朋友家里养了小动物?谁来说说你和家中的
小动物是怎样相处的?
2.老 师给你们带来一只珍珠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
篇课文《珍珠鸟》,你知道本文的作者是谁吗?(冯骥才 )
冯骥才既是作家,又是一个画家。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好
象是一幅美丽的画。冯骥才也曾经养 过鸟,他和鸟之间是怎
样的关系呢?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朗读课文(表扬采用默读方式的学生)

67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质疑。
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觉得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可以提
出来。
(为什么这只怕人的鸟能和作者相处得那么好?文章
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四.根据导读交流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出示导读要求。
认真读读课文,想一 想,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
下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从哪里体现
了“ 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2.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讨论研究。
3.交流讨论。
( 1)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
找出有关语句,仔细体会交流,指导朗读。
(2)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3)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指导
朗读。
a. 当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时,作者是怎样照料它们
的?
b. 三个月后这一对珍珠鸟有了雏儿, 作者对它更是疼
爱有加,把它当作了一个活泼调皮的小孩,称它“小家伙”。

68


快速默读课文,找找看,课文几次出现了“小家伙”,哪些
字词体现了作者对这 个小家伙的喜爱之情?
第一次:作者对它观察仔细,“好肥”。
第二次:小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胆子越来越大,而
“我”不管它,不伤害它,微微一笑
第三次:重点体会“摸、啄”。
第四次:小鸟对作者非常信赖,把他的肩头当成最安全
的地方。)
4.课文读到此时 ,看了这张人鸟相依图,你有什么想
法呢?是啊,作者此时的内心感受和我们是一样的:信赖,
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5.你能举出生活中“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这样的例
子来吗?
五.作业。
1.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一个写一段话。
(1)温暖舒适的巢(2)可爱的小红嘴(3)淘气的小
家伙(4)人鸟相依图
2.这篇文章一个自然段就是一幅画,喜欢画画的同学
可以挑一个喜欢的自然段画下来。

教学反思:


69

















口语交际·习作四
教学时间:
学习目标
运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流生活中获得的启示,
想一想生活中给你以启示的小事,给你 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
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表达练习。
教学过程

70


课前准备
1.留心生活中带给自己启示的事情或漫画。
2.搜集平时在书中和生活中读到的有启示意义的句子。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引入新课,明确要求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小 事、一句
格言或一幅漫画引起我们思考,让我们获得启示.今天我们
就来交流一下吧!
2、请三位同学阅读一下书上的要求。
3、明确要求
说一说生活中让你受到启发的事情,要求把事情的经过
讲清楚,把得到的启示说明白。 < br>交流给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要先说说是什么,再说
是怎样理解的,还可以联系生活,通过事例 来说一说对自己
的启发和帮助。
介绍一幅漫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直接写漫画给< br>自己带来的启示,也可以根据画意编一个故事,让读故事的
人自己体会漫画的含义。
二、自主选择,分组交流

71


1、自主选择交流 的内容——从下面的建议中选择一个
角度进行交流:生活中给你带来启发的事情;给你带来启发
最大的名言警句;给自己带来启示的一幅漫画。
2、自己根据要求先想一想怎么说,再练一练。
3、在小组内和同学进行交流,别人讲的时候要认真倾
听,相互补充,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
三、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1、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
2、师生评议:不仅要评同学说得怎么好,还要说说自己
听后受到的启发. 3、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的不同角度给
予不同的提示。
四、教师总结.提示积累 看来在生活中会给我们带来启示的东西还真有不少,一
件小事,一句名言,一幅图画,甚至一件东西 都会给我们带
来很多思考.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积累和思考。

第二课时 习作
一、 结合口语交际,引入写作
在进行口语交际时,同学们有的选择了一些 小事,有的
选择了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画.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
自主汇报.确定习作内容
学生汇报本次习作想写的是什么。

72


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相互修改.完善习作初稿
如果课堂上有时 间,可以当堂点评一、两篇习作,还可
以把巡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引
导学生修改。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鼓励优点.培养兴趣
1、教师发下习作本,学生阅读批语和自己的习作。
2、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本次习作中的优点:表达准确
的词语,语言优美的句段,巧妙的构思,从而培养学生 的习
作兴趣,为下一步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拓展思路。
二、教师点评.好文欣赏
1、教师从优点和不足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
2、提出学生的共同问题,在全班进行集体评议、修改。
3、宣读比较优秀的习作,让学生欣赏。
三、小组合作,自己修改
自己朗读自己的习作,再读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请他
们帮着评改,自己进行修改。
教学反思:



73






回顾·拓展四
教学时间:
学习目标
1.积累交流课文、课外书中有启示意义的语句。
2.了解、积累生活中的座右铭。
3.阅读成语故事《水滴石穿》。
课前准备
搜集课外书中有启示意义的语句。
交流平台
1、从课文中找出使你受到启发的句子,读一读,说说
感受。
2、把你平时从课外书中积累的、使你受到启发的句子
进行展示,和同学进行交流。
3、把从课文、课外书中找出的语句,摘抄在本上。
日积月累
1、自己读一读5个句子,注意读准字音。
2、简单说一说5个句子分别是什么意思。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

74


4、在作业本上抄写。
成语故事
1、自己练习读短文,读准生字“吏、懈”。
2、跟同桌合作练习读,互相帮助、点评。
3、指名读,比一比谁的读音最准确。
4、交流一下怎样理解“水滴石穿”这个故事。
5、齐读第2自然段,理解成语的含义。
6、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单元后记
本组课文由《钓鱼的启示》《落花生》两篇精读课文和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 一条》《珍珠鸟》两篇略读课文组成。
课文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也没有华丽动人的辞藻,但
每篇课文都包含着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四篇课文围绕本
单元的学习主题“生活中的启示”,分别告 诉我们:道德判
断也许很简单,但实践起来却很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生活也是这样;做 人不能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信
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确是一本永远读不够,也读不完的书,虽然书上没有一个
字,却处处都是学问,就看我们善不善于 去读它。

75


本组所选的四篇课文,情节性强──孩子爱读; 语言质
朴简洁──孩子能读;而含义深刻──也许会影响孩子一辈
子,可他们不一定能真正读懂 ,这正是本单元课文教学的重
点所在。好在每篇课文,特别是两篇精读课文,都有直接点
明文章 主旨的重点句,我们可以凭借这些关键词句,引导学
生深入体会,不仅读懂课文本身,而且能延伸到从生 活这本
特殊的书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这也是本单元重点要培
养的语文能力和需要落实的情 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遨游汉字王国》
教学时间:
学习目标
学生能从总体上明确综合性 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
习的特点,为小学高年级综合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通 过综合性学习,学会制订活动计划,积极、主动
地参与活动,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 .

76


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
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
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
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能 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
习的能力.
课前准备
相关的教学挂图、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的关于汉字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揭示学习内容
导语: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 开汉字.
看,老师在黑板上就写了两个汉字(即“汉字”).你们对汉
字有哪些了解呢?(学生 可以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拨.)
打开书第76页,指名读关于汉字的介绍.
揭示 内容.同学们,你们的发言,再加上刚才书上的介
绍,仅仅是对汉字的初步了解,你们想不想更多地了解 汉字?
好,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
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 了解汉字文化,并为纯洁祖国
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板书课题“遨游汉字王国”)

77


整体阅读,感受汉字的神奇
教师谈话:首先,请大家 一起走进课本第78~83页,让
我们共同阅读“阅读材料1—4”,感受汉字的神奇吧.
教师出示阅读要求.
a.认真阅读“阅读材料1—4”,思考:这四则材料分别
从哪个方 面说明汉字的有趣的?为什么说是有趣的?
b.除了上述四种有趣的汉字现象外,你还知道哪些有
趣的汉字现象?
c.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a.关于字谜:请学生先独立猜出谜底,然后在小组内
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全班汇报.
b.关于《有趣的谐音》:
师:课本中例举了几种有趣的谐音?(答:歇后语和
笑话.)
师:能说出哪些字是字谐音吗?
c.关于《仓颉造字》:学生读完后,可以让学生用自己
的话讲一讲这个传说.
d.关于 《“册”“典”“删”的来历》:学生读完后,同
桌互相说一说这几个字是怎么造出来的,然后说一说自 己知
道的其他汉字的来历.注意检查几个生字的读音.

78


总结拓展,激发学生探究
通过上面内容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 汉字的有趣.
的确,这也为我们进一步探究汉字的奥秘,进一步学习汉字
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 下面的学习中,我们将利用这些有效
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第二课时
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引语:这一个单元的学习主要是开展活动来进行综合性
学习.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开展好综合性学习呢?
提示:在我们的课文中,有对我们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指
导,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本第77页.
学生自由读第77页上面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学生汇报从这段话中了解到的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教师相机强调:a.自由组成小组;b.讨论 活动内容;
C.制订活动计划;d.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
参加人员、分工情况 等;e.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a.指名读“活动建议”.
b.汇报读懂的要求.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围绕“汉字的有趣”,有选
择地开展活动,注意要认真阅读提供的材料.)

79


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作适
当调整.)
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
人负责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师生共同评议.(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
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课外实践,搜集、查找、整理资料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搜集、查找、整理等
工作.










80


第三、四课时
教学时间:
(说明:在确保活动中学生安全的前提下 ,教师要有组织地
安排学生在课外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需要安排两课时的
时间进行活动.)

第五课时

同学们,上几节课我们认 真制订了小组活动计划,大家
按照计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体会到了
汉字的 有趣.这节课,我们就来汇报大家开展活动的情况.
展示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字谜大擂台.
a.教师引言:首先,我们从汉字的猜字谜开始.同学们,
大家在课外一定 收集了不少汉字字谜,还有的同学自己编写
了一些字谜.现在,我们要举行字谜大擂台活动,大家准备< br>好了吗?
(活动说明:教师事先将学生收集和编写的字谜和谜底
集中进行整理,按 照一定的比例确定必答题、抢答题若干道,
分别用不同的信封装好,以便主持人活动时使用.)
b.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1)全班分成四个活动大组.将每个小组成员进行编号,

81


每个组人数尽可能相等.
(2)在班级中选出一位活动主持人,五位裁判员,一位
记分员.
(3)必答题每题5分.答对加5分,答错不扣分.
(4)抢答题每题8分.答对加8分,答错扣8分.
(说明:教师根据活动的效果和学生人数进行控制,尽
量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
c.交流体会,感受乐趣.
活动结束后,可以请自编字谜的同学介绍编字谜的过程
和自己 的体会,也可以介绍自己在收集字谜的过程中发生的
一些有趣的事.
谐音俱乐部.
a.教师谈话:刚才我们进行了紧张激烈的字谜大擂台,
大家不仅通过猜字谜积累了汉字的 知识,而且从中感受到了
汉字的无穷乐趣.下面让我们轻松一下,进人我们的谐音俱
乐部,再次 享受汉字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吧.
b.互动游戏.
(1)歇后语:一学生说自己搜集的歇后语前半句,指名
其他人说其中的谐音字.
(2)古诗:一学生读自己搜集的古诗,指名其他人说后
半句.
(3)对联:一学生说自己搜集的对联上联,指名其他人

82


说对联下联,并说出其中的谐音字.
(4)笑话:一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笑话.其他人说为什么
好笑.
拓展延伸,激发学生实践
教师谈话:同学们,通过上面的活动,我们充分感受到
汉字的无 穷乐趣.让我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做学习的主人.
课下,大家可以把自己收集的字谜,有趣的谐音现象 整理归
类,还可以在教室里出一期黑板报.
总结全课
同学们,大家经过一 段时间的综合性学习,我们不仅学
会了制订活动计划,我们还通过搜集大量的学习资料,感受
到 祖国文字——汉字的有趣.我们的收获真大.大家还想继
续进行综合性学习,进一步了解汉字,加深对汉 字的热爱之
情吗?好,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六、七课时
教学时间:


83


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前面几节课,大家通过搜集、整理、交流,
进行了第一个阶段的综合性学习.
下面,我们将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
导入新课:同学们,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
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只要我们主动地了解,积极地
搜集资料,相信大家一定会更多地了解汉字 .那么,在汉字
几千年的历史中,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去了解呢?让我们一
同走进课本的第85 —90页的“阅读 材料”.
整体阅读,了解汉字文化
教师谈话:首先,让我们阅读“阅读材料l一7”,具体
地了解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吧.
教师出示阅读要求:
a.认真阅读“阅读材料1—7”,想一想这7则材料分别
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汉字的历史和文化的?
b.除了上述7个有关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外,你还知道
哪些?
c.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a.关于《汉字的演变》: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请学生说一说演变的过程,教师可以再另找一两个汉字的演变,让学

84


生进一步体会中国汉字演变的规律.
b.关于《甲骨文的发现》: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然后请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讨论.
c.关于《一点值万金》:先由学生自读,然后互相交流
一下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
d. 关于《街头错别字》: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中出示的街
头标牌,说一说哪些字错了,并给予改正,然后对自 己的作
业本进行检查.(检查方式可以是自查,也可以是同学互查.)
e.关于《赞汉字》:学生自由读一读.
f.关于《书法作品赏析》:学生仔细观察两种字体的不
同,说一说各自的特点,然后教师再出示其他具有代表性的
书法作品供学生欣赏.
g.关于《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1)教师谈话:这是一篇很有感情的文章,让我们认真
读一读,在遇到生字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自主读文章.
(3)检查课后生字表中生字掌握的情况.
(4)学生再读课文,注意将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
子画下来,多读几遍,认真体会作者热爱汉字的 感情.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点.
(6)学生将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抄下来.
总结回顾,布置任务

85


教师总结:通过上面“阅读材料”的学习,我们不仅增
长了更多的汉字历史 和文化方面的知识,而且更增进了对汉
字的了解,加深了对汉字的热爱之情.大家在学习中有了很
多收获.
布置任务:下节课,我们将围绕这些方面的内容,制定
活动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





第八课时
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引语:同学们,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
分重要的 工作,就是制定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
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制 定综
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学生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
( 教师相机强调:a.自由组成小组.b.讨论活动内容;
c.制订活动计划;d.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 间、活动内容、
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e.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教师提示: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向

86


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看一看第84页.
学生根据要求自由读第84页的“活动建议”.
(要求:从活动建议中知道一些什么?哪些建议要特别注
意?)
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a.指名读“活动建议”.
b.汇报活动的要求.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围绕“汉字的历史和文化”,
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 何开展活动.)
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做适
当调整.)
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
人负责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师生共同评议.(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
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课外实践,搜集、查找、整理资料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和资料的搜
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87



第九、十课时
( 说明:因为要进行社会用字调查活动,同时为确保活
动中学生的安全,教师要有组织地带领学生走上街头 ,进入
社区,所以需要安排两课时的时间进行活动.)




第十一、十二课时
教学时间:
激趣谈话,明确任务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活动,大家一定搜集了不
少关于汉字历 史和文化的资料,在活动中一定有不少收获.
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学习成果的汇报.首先,请大家讨论
一下,你打算怎样汇报?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评点.
(说明:若学生提出合理的、科学的建议,教师可以予
以采纳;若没有,则按照如下建议进行.)
展示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小小展示台——汉字历史大揭秘
a.教师引导:同学们,汉字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

88


从最早 的甲骨文开始,其问有着许许多多动人的传说.下面
请大家将搜集到的相关资料拿出来和其他同学一同分 享.
b.分组交流,共享资料.学生在小组内由组长组织进行
交流,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介 绍,介绍完后,大家可以互相传
看.
(说明:学生提供的材料最好是多种多样的.如,有 一般
文本的文字、图片的,有在网上搜集到的电子文本,也有口
头介绍的……)
C.全班汇报展示.由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汇报.
小小故事会——“一字之差”的教训
a.教师引导:正确使用汉字,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
是十分重要的.大家一定还记得“一字值万金”的 教训吧.其
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的教训还有很多很多.通过前
一段时间的活动,相信大 家一定搜集到不少这样的事例吧.
b.组内互说,推选代表.
C.说说听完故事的体会和感受.
小主人在行动——我为规范用字出点力
a.教师 引导:同学们,在我们的综合性学习计划中,
安排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社会调查活动.大家是如何开展这一
活动的呢?请每个组的组长汇报一下活动开展的情况.
b.组长汇报活动开展情况.教师给予适当点拨和评价.
C.教师小结,并提出展示社会调查成果的要求:

89


(1)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打算怎样汇报.
(2)然后进行合理的分工.
(3)在小组内进行预演.
(4)小组合作在全班汇报.
教师提示注意的几点.
展示的形式要多样.
实物类:书籍报刊、小型招牌广告、商标……
照片类:大型招牌广告、大型商品的商标、各种食物菜
谱、各种商品信息……
记录类:电视字幕、各种公文、信函……
其他.
展示的内容要全面.
不规范的字与规范字对比表.
简单的调查报告.
给有关部门的建议书.
有关部门的回信或答复书.
小小书法展——感受书法艺术美
a.同 学们,中华汉字不仅是文明的使者,也是一门特
殊的艺术.历来为众多文人墨客所喜爱.无论是古代,还 是现
在,喜欢书法艺术的人数不胜数.在综合性学习的活动中,
我们将举办一次书法作品展览. 看,我们的教室被大家布置
成了书法艺术的殿堂.大家可以自由参观.

90


b.教师提出参观要求.
(1)参观时,注意言行文明,不要拥挤,不要大声喧哗.
(2)参观时,注意认真欣赏,了解各种书法艺术的特点.
(3)参观时,可以向班上有书法特长的同学请教练字的
方法.
C.学生进行参观活动,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总结回顾:同学 们,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通过认
真拟订计划,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不仅增长了知识,培养了
能力.希望大家把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
常的学习中去.
拓展延伸: 这次综合性学习虽然结束了,但对汉字的探
究并没有结束.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继续探究汉字的相关问< br>题,可以参考教材中的提示,想一想自己最想探究哪些方面,
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



单元后记
本组教材围绕着“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引导学生
进行综合性学习,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加深学

91


生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
性。同时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 用资料的能力。
“遨游汉字王国”分成“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
字”两大板块。每个板 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希望学生
根据这些建议的提示,按照当地实际情况自主地开展活动。
“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对于了解必要的知
识、启发思路是很有帮助的。当然,开展活动 的材料不止于
此,学生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师也可以补充提供。这是学生
第一次开展较长时间的 综合性学习,为保证活动的效果,活
动前要制订计划;活动结束后,展示和交流活动成果。每个
板块后有一些要求认读的字,让学生结合阅读学会认读,也
可以在活动结束后集中认读。
这次 综合性学习可以开展的活动主要有:(1)小组讨论
和制订活动计划。(2)举行猜字谜游戏;搜集有汉 字谐音
特点的歇后语、笑话;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了解汉字
的起源。(3)搜集汉字字体 特点及变化的资料,了解汉字
的历史;进行社会用字调查,写简单的调查报告;搜集书法
作品, 举办书法展览。(4)用多种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
成果。
教学反思:



92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学时间:
教学要求: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父亲抢救儿子的
画面。
2、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体会含义深
刻的句子,感受父爱的伟大。

93


3、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含
义。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爱的伟大。
2、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板书:地震]师:同学们,大家用课余 时间搜集
了有关地震危害的资料,谁愿意把搜集到的信息告诉大家?
(学生谈论)
2、师:老师也带来了相关影片资料,请看……(播
放影片片段)大家看了有什么感受?
(学生谈感受)
3、揭示课题:是啊,地震是多么地残酷,它使多少
人失去了亲人,流 离失所。1989年,当巨大地震地危害侵袭
美国洛杉机时,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地故< br>事。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十一课——《地震中地父与子》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由读文,初步感知
1、自由读文,要求:①自由读文,借助字典,结合

94


课文中地句子认识本课地生字和新词,②课文讲了一件什么
事? ③用“”画出使你深受感动地句子,在小组内交流。
2、学生自由读文,交流学习收获。
三、品读感悟,深入情境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从一次大地震中,一对父子靠着互相坚定地信念,
父亲终于救出了儿子和儿子的14各同学的事情)
2、文中的哪些描写使你深受感动?
估计学生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
子,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 (这个句子说明父亲关爱孩
子,担心孩子会有危险了。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冲”
字,这个 动作体现了这位父亲急切的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
子能够平安。)
(2)当看到教学 楼已成为一片废墟时“他顿时感
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从这里可
以 看出父亲见到废墟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痛心,
体现了他失去儿子的悲痛心情,是去,心爱的儿 子不在了,
父亲那嘶心裂肺的喊叫声,该怎样读呢?(绝望、失去了一
切……)指名读,评议, 齐读。
(3)“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
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 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95


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从这儿可以看出父亲看 到了希望,他相信儿
子会记住他的话,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所以他——
坚定地站起身) 你看得真仔细,你的确体会到的。
(学生补充:当父亲坚信儿子在等他时,就疾
步走到那里,可见父亲救儿子的急切心情,他想快些救出儿
子。)
父亲坚信儿子 仍然活着,是因为他记得儿子说
的那句话。那我们该怎样读这段话呢?请大家分小组讨论后
练读 ,(个人读,评议,齐读)
(4)“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
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
堪,到处都是血迹。”
(父亲坚信儿子没有死,奋力拯救儿子,顾不
得休息,可见父亲对儿子爱的伟大)
是什么是父亲没完没了地挖呢?(是一个信
念,——“儿子在等我”)
这是多么 伟大的父爱!这是多么坚定的信念,
与其他失去孩子的父母相比,你还能体会到什么?(有些父
母看到废墟痛苦后绝望地走了。而这位父亲不理他人的劝
阻,只有一个信念——儿子在等他)(而且这位 父亲见人就
问你是不是来帮我的?可见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他坚信儿

96


子仍然活着)
引读:是呀,这深深的爱,坚定的信念——儿子在等我)(而且这位父亲见人就问你是不是来帮我的?可
见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他坚信儿子仍然 活着。)
引读:是呀,这深深的爱,坚定的信念使这位
年轻的父亲不停地挖,挖 了8小时……(生接)这伟大的力
量正是源于那句最真挚朴实的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
总 会跟你在一起!”
(5)儿子看到爸爸来救他,自信地告诉爸爸,他
曾经对同不说的 话:“只要我爸爸活着……,他总会和我们
在一起。”(从这儿可以看出儿子对父亲的信任,他坚信父亲
会来救他。即使在最危险,最艰险的时刻,儿子的信念都没
有动摇。)儿子深深地信任父亲也正 是由于那句话——(生
说)
指导读:这句朴实的话终于让父子团圆,此时
心中有千言万语,又激动人心的场面往往通过言语来表现,
读一读父子间的对话,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 ?(惊喜,自信,
激动)
(6)儿子还是个无私的人,在父亲救他的时候,
他让同学们先出去,要父亲先救他人,而这又是那朴实但又
强有力的话语。——(生说)
是呀!父亲与儿子都是了不起的,父亲对儿子

97


的爱让我们感动 ,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更让我们感动。一句
平实而强有力的话连接着两颗心,因此,阿曼达被救后,这< br>对——(引读)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拥抱在一起。(投
影:图片、音乐)
四、总结全文,发散思维。
1、总结: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故事,学习后,你有
什么感受?
2、学生讲。
3、感受多深呀,回家后把你们的感受对父母说一说,
或是记在日记中,这就是一种积累
教学反思:
18.慈母情深
教学时间: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
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深沉的母爱,唤起热爱母
亲的情感.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98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同学们,我们刚学了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
感受到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父爱进发出的巨 大力量;在
日常生活中,我们感受到的母爱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学
习的这篇课文,将使你感 受到母爱的深沉.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展示资料,交流预习
◆简介作者.学生先介绍各自搜集的作者资料,然后
教师可作适当的补充.(梁晓声,当代作家.197 9年开始发表
作品,梁晓声的创作以小说为主,现已创作长篇小说六部.
其作品大多被香港、台 湾出版,并译为英、日、法、俄等国
文字.著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 br>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
复旦到北影》《雪城》等.其短篇 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父亲》,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
奖.)
◆交流预习感受:课文主要讲什么?预习了课文后,
你有什么感受?
◆质疑: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呢?
品读课文.感受母爱
◆用自己喜欢的 方式读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外貌和
语言的语句,在自己感受特别深刻的地方作简单的批注.

99


◆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
a.你感受最深的地方是哪些?依据学生发言,让学
生在读中体会,其主要为:
( 1)“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
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 围
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反映出妈妈工作的辛劳,劳动环境
极差.)
(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
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 望着我,
我的母亲……”(这段话突出了母亲工作的劳累,还看出母
亲为“我”的到来感到惊讶 ;通过省略号还可以体会到“我”
为母亲这样的劳动而感动,为自己贸然要钱而内疚.)
(3)“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
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说明母亲的钱来之不易,是一 点一点
劳动得来的.通过“龟裂”一词看出母亲的艰辛.)
(4)“母亲却已将钱 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
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从中可以看出母亲支
持儿子 读书,反映出她内心的喜悦.)
(5)“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
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
碌……”(这段话运用排比句讲母亲为了整个家而 不知疲倦

100

一分一档-华中农业大学招生网


给祖国母亲的一封信-动员会主持词


四风问题-商铺租赁意向书


班级管理心得体会-大班教学计划


提示-课题研究总结


民族礼仪-山东国家税务局


陕西中医学院图书馆-查会考成绩


北方民族大学研究生院-孩子教育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