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完整版)

余年寄山水
793次浏览
2020年08月04日 05:1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营养膳食-个体营业执照年检



2017秋季学期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 窃读记
学习目标
①认识“窃、腋”等七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 盆大雨、饥肠辘
辘”等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③重点感悟描写“我” 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 造句的精妙。
课前准备
①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②自学生字新词。
③ 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教学时间:2017年9月4日
第一课时
↘直奔“窃读”,整体感知
①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 ”可换成一个什么词?(偷读),你知道课文记叙了一
件什么事?
②整体感知课文。
◆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认读生字词。
◆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我” 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
↘品味“窃读”,感受渴望
①边默读课文边用“____”画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 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
组交流、汇报)
②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a.“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 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
来了。”
◆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什么?
b.“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
◆根据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
c.“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还像在说 :‘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
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读了 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
可这句话神 态和内心是相违背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 < br>d.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生读,师评:同学们的朗读,把一个
渴望读书、热爱读书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窃读”,我的心理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吗?
③自主品读“窃读”的滋味。
a.课件出示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b.从课文中找到有关语句,自主交流:“我”为何快乐,又惧怕什么?
c.相机指导朗读。
↘深悟”窃读”,回归整体
出示课文插图,激情: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书店“窃读”, 在你的眼里,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生答)确实是这样,她为了读书可以忍受饥肠辘辘、腿酸脚木,为 了读书可以连跑几家店才看完一本书,
为了读书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难!让我们再次投入地捧起书,读好课 文,共同品味“窃读”的“快乐”与“惧
怕”。
第二课时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①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是怎样“窃读”以及“窃读”的滋味,请同学们把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
再读一读。
②生自由读文。
③这节课我们要探究是什么原因鼓励“我”窃读。
↘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①合作小组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课件显示):
a.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b.交流课前搜集读书名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②汇报交流
③总结:“书籍 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让我们时刻铭记
这句至理名言──“ 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④诵读句子。
↘回归整体,理清层次
①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这件事的吗?
②尝试分段。
↘积累内化,课外拓展
①自选感兴趣的、欣赏的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进行美读积累,并摘抄在作业本上。
②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学习目标
① 认识本课生字。
②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
做一个全面的学生。
课前准备
① 收集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
② 布置学生列出清单:自己喜欢的课外书书名。
教学时间:2017年9月7日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① 齐读课题: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② 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一些什么?小苗是谁?大树又是谁?



③ 互相交流:把收集到的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与大家分享。
④ 指名读导语,明确学习要求。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①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做好批注。
② 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互相评议。
③ 指名站起来逐节朗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④汇报: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 你是从哪些词句了解到的。
↘深入感悟,明白道理
① 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课文,边完成表格。


















② 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③ 重点围绕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a 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读书。
b 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
c 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d 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积累运用,培养能力
① 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划下来,多读几遍。
② 结合自己的 学习生活实际,谈谈多读书、读好书的体会。
↘拓展活动
① 向大家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书。
②向大家推荐一些书目:《古文观止》《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利用课余时间读读。
3 走遍天下书为侣
学习目标
1.认识“侣、娱”等4个生字,会写“侣、娱”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的乐趣,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一块抄有重点词句的小黑板
3.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017年9月12日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①一 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从童年时的“窃
读” 到 季先生对读书的见解,可以看出他们都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从而走上了成功之路。今天,我们
学习第3 课,让我们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
②齐读课题。释题:侣:伴侣。
③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②请8位同学读课文,正音。
③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④默读课文,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在书上做上批注。
↘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①小组合作读课文,交流: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他旅行的理由、“一遍 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分
别在课文的哪些段落,做上记号。
②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与大家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③课件出示关键句子:



a.你喜欢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b.你是早已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c.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光线怎么那么美!”
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让大家充分说说自己的感受。(鼓励大家畅所欲言,抓住“朋友”“家”“一
百次 ”“多少年”,发表不同的见解)
④齐读第6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新东西”指的是什么。
⑤有表情地朗读4—6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第二课时
↘激趣课文,深入感悟
①配上课件,朗读课文1—6自然段。
②自由读第7自然段 ,想一想“我”读那本书的方法到底是怎样的?从哪些词句看出“我”是在“一
遍又一遍”地读。(抓住 “首先、然后、最后”这三个表示顺序的词语感悟。)从这“一遍又一遍地读”,
你们感受到什么?
③联系实际,同学们交流作者读书的方法。用上“首先„„然后„„最后„„”说一说。
④自己试着背背第7自然段。
⑤默读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除了把书比作一位朋友,还比作 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比?这样比的好
处是什么?
⑥有表情地朗读最后一节。
↘积累运用,升华认识
①划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再与伙伴比赛,看谁 记得又快又牢,并谈谈自己的
感受。
②合作交流:作者读一本书的方法对自己有什么启示?说 说如果有一本书陪伴自己去旅游,你会怎样
去读?(用上“首先„„然后„„最后„„)
③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
↘拓展活动
①读一读“阅读链接”──《神奇的书》,把自己的感受用几句话写下来。
②向大家介绍你是怎样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并说说你喜爱它的原因。
↘布置作业
①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②抄写生字词。



4* 我的“长生果”
学习目标
①认识“扉、瘾”等生字。并通过互相提醒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
教学时间:2017年9月14日
↘谈话导入
①同学们都听说过长生果吗?(板书:长生果)吃了长生果会怎么样?板书课题,并指名读课题。
②读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要求同学们运用平时的学习方法自己读懂课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②提醒注意的字音:心扉的“扉”读第一声,水浒的“浒”不读许,过瘾的“瘾”是前鼻音,馈赠的
“馈”声母是k,酵母的“酵”不读xiào。
③默读思考:“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作者写了童 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到了哪些道
理?找到有关的句子划下来。
↘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①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书是“我”的“长生果”。)
②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作者写了童年读“香烟人”小画片,读连环画,到小镇的
文 化站读图书、文艺书籍。作文常常居全班之冠,作文《秋天来了》得了“甲优”,作文《一件不愉快的
往 事》老师夸我“嵌”字用得传神。)
a.作者是怎样读这些书的?板书:津津有味、如醉如痴、牵肠挂肚。
◆从作者这样读书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非常喜欢书)
◆指导朗读相关的句子。
b.作者从作文中悟到了什么道理?读11.14自然段。
理解:别出心裁、呕心沥血
③读书和作文有什么联系吗?从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并谈谈理解。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 世界的营养品。”像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
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 (我读了许多的书,使我的作文写得很好,书就像是我的营养品一样。)
◆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 和模仿。(作者就是因为读了巴金的《家》这本书,并且里面的句子作
者很喜欢,念念不忘,自己作文中 不仅用了,而且用得非常恰当,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④作者为什么说书是“我”的“长生果”?(书像长生果一样,对我有好处。)



为什么又把书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的呢?(书是可以流传下来的,我们 通过看书可以知道过去
发生的事情,书就像“长生果”一样不老。)
↘感受全文,积累语言
①认真读自己感受较深的句子或段落,与同学交流体会。
②课外积累和读书有关的格言警句。
口语交际·习作一
学习目标
①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 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
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②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课前准备
自由组成小组开展“我爱学习”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教学时间:2017年9月15日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同学们,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在这次“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吧?
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组内讨论,人人参与
①你们小组开展了哪些活动,有什么收获呢?请同学们在组内交流。
②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 巡视检查、督促,要求人人发言。对个别表达、交流有困难的学生,可采用
个别辅导或同学互助的方法, 让其发言。
③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④推荐代表参加全班交流。为 了使代表的发言能取得好的效果,小组成员可集体出主意、想办法,使
发言的内容更全面、更精彩。
↘全班互动,交流评价
①提示互动内容:
◆《窃读记》中的小女孩,在书店里品味 了“窃读”的快乐,在你的读书经历中,有什么样的故事和
大家一起分享呢?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的小女孩,在对长辈的访谈中获得了读书的启示。 如果你采访了身边爱读
书的人,你可以和同学交流采访的经过,谈谈采访的心得体会。
②全班互动。
◆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介绍,小组成员互相补充。
◆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自由交流评价,感受阅读的快乐。
↘开展辩论,启迪思维 ①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你对
这个问题怎么看?请同学们摆事实、说道理,咱们可以展开一次辩论。
②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教师及时指导、点拨。
③师总结: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 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
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 有什么理由不和好书交朋友呢?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
生都与好书相伴吧!
第二、三课时 习作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通过讲述读书 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体会
到读书带给我们的乐趣。大家的发言都各有 见地。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
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选择一个角度, 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
↘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①学生默读提示,划出习作内容。
②投影出示习作内容:
◆读书故事;
◆采访记录;
◆记一次辩论活动。
↘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①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②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③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④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每小组推荐一至二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 是片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
析。



↘誊写作文,制作小报
①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抄写在作文本上。
②整理习作和资料,小组合作办一期“读书乐”为主题的手抄报。
回顾·拓展一
学习目标
①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体会读书的乐趣,并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
②读背古诗句,积累古诗句,品味读书的好处及方法。
↘回顾“词语盘点”
①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②组织一分钟记忆竞赛、一分钟抄写竞赛。
↘交流平台
①“温故而知新。”学完一单元后, 我们应当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小结, 看看有 哪些收获和体会。如:
喜欢本组的哪篇课文?积累了哪些好词佳句?习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有没有提高?围 绕本专题,在课外又阅读
了哪些文章或书籍?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 你对读书带来的乐趣是否有了更深 的体会?你是否学到了一些
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我们可以围绕某一方面的收获展开讨论, 也可以多方面交流各自的体会。
②小组内交流。
③全班交流。
◆赏析佳句。
◆赏读美文。
◆研讨读书方法。
◆交流收获、体会。
↘ 日积月累
①激情导入。
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素以乐学好读为高尚美德,古代许多贤人学士写了许 多这方面的警句,激
励我们做个热爱读书的人。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②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
◆学生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
◆尝试理解:学生交流对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
◆学生质疑,组织解疑。



③背诵名言。
④出示课外有关读书的名言, 拓展积累。请同学们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英)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联)高尔基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瑞士)凯勒
◆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
◆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 为难;用书不难,能记为难。──张

⑤请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共同进行赏评。
⑥鼓励学生课后将自己最喜欢的读书名言制作成书签。
5 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1.自读中识记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2.感悟中学习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3.朗读中体会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教学时间:2017年9月18日
课前预习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收集、背诵以前学过的他写的古诗
2.了解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阅读他们的作品。
第一课时(《泊船瓜洲》)
↘ 导游介绍,激趣导入
(出示地图标明“瓜洲”“京口”的大略位置。)
1.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当导游,好不好?
A“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镇头。”这 首传唱了千年的歌谣向我们介绍的是──(生答:瓜洲)
川流不息的长江水见证了瓜洲的兴衰,瓜洲曾经 是“江北重镇、千年古渡”。
B 而“京口”不仅是东汉吴国第一古都,更是文气洋溢的灵秀地。许多诗人在此流下千古绝唱的诗
句: < br>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宋代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课
件展示诗句)而其中最为人们传诵的就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2.板书诗题,读题。
3.过渡:为什么人们最喜欢这首诗呢?先去读一读吧。
↘ 整体感知,直扑重点
1.用自己的方式读古诗。
2.指名读,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间 (jiàn)、数(shù)重(chóng)山、照我还(huán)”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学生多读。
4.指名答。(我觉得它写得很美、我觉得写出了诗人想念家乡的感情)
5.你最欣赏诗中哪句呢?
↘ 赏析诗句,感悟诗境
1.刚刚同学说的最多的就是 这句,(课件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们一块
儿来读一读吧。齐读。
2.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吗?指名答。
3.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那 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在你的头脑
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说什么。
4.同桌之间互相读与练说。
5.指数名说。
6.小结:你们的回答很精彩!原来 短短一句诗可以在人的头脑中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画面,文字的魅
力真是无法想象。
7. 那就用读把感受表达出来吧。小组内练读,指名读。
8.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一派色彩斑 斓的绮丽风光。可为什么诗中只有一种“绿”色呢?
仔细观察一下书上的插图,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9.指名答。(在江岸两边大面积出现的是草地、树木、青山„„)
10.是呀,作者放眼望去,看见了──
练习题:你能填入表示不同绿色的词吗?
近处( )的小草( )的柳树,远处( )的树林( )的高
山。
学生口述。
11.诗人此时正遇早春时节,站在──(手指课题“船” 字)(生答:小船上)举目四眺,满眼皆是
──
(生答:绿色),让作者那么明显地感受到──(生答:春天到了、来了)。



12.你可别小看了这个“绿”字哦,它仅仅是告诉你春天来了吗?它还能让你感受到什么呢?。 13.指名答。(感受到春天就单单是个“绿”也各有各的美;这个“绿”有着层次美,远近各不相同;”
绿”也写出了春天景物的变化„„)
14.同学们理解的多准确呀!把你感受到的“绿”再读出来吧。分男女生赛读。
15.小小的“绿”字却有大大的文章!介绍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
16.听完“绿”字的故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指名答。
17.小结:是呀:一位如此 优秀的诗人能为了一个字更改十多次,难道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不能做到
吗?
我想,“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18.这首诗正是因为这个故事,让人们更加赞赏。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出你的赞叹吧。
↘ 品评诗句,升华情感。
1.过渡:这么美的绿,这么迷人的风光,谁不想多看两眼?谁不想留恋其中诗 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在
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吗?指名答。
2.诗人想回哪里去?诗中的家乡是指哪 ?引导从课题的船停靠在“瓜洲”“钟山只隔数重山”等处
理解。
3.你能到这个地图上找到它大概的位置吗?先好好读读古诗。
4.学生上台指明。(师点击课件,显示“钟山”的位置)
简介钟山:王安石的父亲曾在江苏 南京为官,他是在那儿长大的,对钟山有着深厚的感情,可以说是
他的第二个故乡。
7.你从哪里能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到家乡呢?
8.指名答。引导从“一水间”“只隔几重山”“又”“何时找我还”这些词句理解。
9.练习读出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
↘ 回归整体,深化体验
1.这真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呀!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牵肠挂肚呀!让我们
一 块再来感受一下诗人的情感吧。
2.有感情地读。
3.学到这,我们再来想想为什么人们对这首诗如此偏爱?
4.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 生答:文学家,诗人)政治家,立志于国家改革。这首诗是他第二
次出任宰相途经瓜洲时所写。短短28 个字展现了早春江南的一片嫩绿,抒发了久思故乡的一寸衷肠,更
暗示了他对自己前途的担忧。此去京城 ,真能大展宏图吗?千头万绪涌上心头„„更让我们惊叹的还是他
对文字的讲究,一个“绿”让“万千宠 爱于一身”,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风范!:不要放过这么优秀的诗
篇,赶快背下来吧。



第二课时 (《秋思》《长相思》)
↘ 乐调情
1.播放歌曲《故乡的云》。
2.听!来自远离家乡游子们的声声呐喊。故乡的云总是那样的 白,故乡的人总是无比的亲!王安石
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 性德他们又是如何表达胸中满溢的情
怀呢?
↘ 读入情
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首读一读,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查不懂的词。
2.指数名读,正音。(注意读准“意万重”“聒”)
3.自由选择其中一首齐读,再交换朗读一次。
4.看看诗题,你发现什么了?指名答。 < br>5.那么,这相同的两个“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和你的伙伴一起反复读上三遍之后,再好
好想想。
6.这么多遍的读让你感受到了什么?任选一首说。指数名答。
↘ 品悟情
1.诗人那浓厚的化不开的思乡之情,都藏在哪个句子中呢?课件出示两首古诗。默读,划出来。
2.指名答。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4.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5.哦,原来诗人来到了──(生答:洛阳城)行色匆匆 的他看见──(生自由回答)而拂面而来的
是阵阵──(生答:秋风),这秋风是那么的(生答:凉爽、 舒服、惬意),让他禁不住地提笔──(生
答:写家书),提起笔来才发现要写的──(生答:要写的实 在是太多太多了。)这真是──(生读:洛
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6.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满腹惆怅、心事重重的感觉。
7.这句诗中诗人是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指名答。
8.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吗?小组内交流。
9.引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0.这一次又一次的开封、密封的过程中 ,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生答: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挂念),
这真是说也──(生答:说不完)道也─ ─(生答:道不尽)。
11.就让我们一起走入这理还乱的情感中,去感同身受一番吧。



12.王安石见明月而惆怅,张籍见秋风而感慨,这都是──(生答:借景抒 情)。那么,清朝的纳兰
性德又是如何将情巧妙的藏与诗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吗?
13.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14.全班交流,师引导注重体会“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 议深情
1.学生任选一首配乐背诵。
2.在你背诵时,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指名答。
3.总结: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就不同。我们不可能到达诗人生活当中去,不可能看到那个朝代诗人面前真实的景色,但是,诗人们那份浓浓的思乡情,我想无论是谁都能感悟的到!因为诗中的字字句句无不包含着──(生答:对故乡的想念、对家乡的思念„„)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么感人的诗吧。
↘ 记生字
1.找到本课四个生字,读读相关句子。
2.正音。注意读准“畔” 声母是p”帐”的翘舌音zh。
3.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指名答。
4.指导书写,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写得左窄右宽。
5.学生练写。
6梅花魂
学习目标
①认识“魂、幽”等12个生字,会写“魂、缕”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飘泊、玷污”等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能从句子中感受外祖父的思乡之情。
③从课文中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领悟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
教学时间:2017年9月20日
课前准备
①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了解梅花的特点。
②自学生字词。
③回忆已在古诗中品味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第一课时
↘导入揭题



①(教师板书“梅花”二字)你见过梅花吗?你知道梅花的品格吗?
学生相互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资料。
② 查字典说说“魂”字的解释。
③ 揭题释题。(教师板书“魂”字)“梅花魂”
◆ 读课题,你的心中有疑问吗?
◆ 学生针对课题进行质疑。
教师过渡语:是啊,梅花只不过是一种植物,它何来之魂?带着“?”让我们 走进课文,来解答心中
的困惑。
↘初读感知
①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② 小组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交流自读生 字新词的效果,教师重点指导“缕、葬、腮、甚、眷、飕、
衰”的读音,指导“幽、衰、葬”的字形。
③ 全班交流,指名分段读。
④ 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全文,想一想课文内主要写了几件事?
(五件事:a、外祖父常常教“我”读唐 诗宋词,还常流出眼泪。b、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珍惜,“我”
不小心弄脏,他竟大发脾气。c、外祖父 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了。d、外祖父将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了“我”。
e、分别那天,外祖父有把绣着 梅花的手绢送给“我”。)
↘合作交流
① 讨论交流:比较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作者由梅花想到了 外祖父,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又由梅花图想到了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
的心。)
② 教师导语: 是啊,看到梅花,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会让作者忆起已葬身异国的外
祖父,外祖父留下的 一方梅花图与手绢,让作者永远感受到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同学们,让我们和
作者一起穿越时空隧 道,走近外祖父,去感受一下吧!
③ 分小组学习课文,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
④ 自己读一读所画的句子。
第二课时
↘读“三哭”,感悟真情
①读课文,找出并用”“画出有关描写外祖父哭 了的语句,读一读,共有几处?(共有三处:教我读
诗词时;得知不能回国时;送“我们”上船时。)
②学生听录音跟读第二自然段,交流体会外祖父”一哭”时的情感。



◆了解外祖父教我吟诵的三句诗的出处,读懂它们的意思。
(“独 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意思是“独自一个人在远方居住,
每到过节的 时候就格外思念家乡的亲人”)。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也是王维的诗句,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不回来?”)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猛,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
◆ 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的用 意所在。(这三句诗都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外祖父叫“我”
的目的在于借诗句表达他对家乡的 思念。)
◆ 说说“外祖父哭了”的原因。(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情感,教“我”读着诗句, 他心里
涌动的是对家乡,对家乡亲人的怀念,泪水就不知不觉流了下来。)
③ 探究外祖父的“二哭”,体会他无法回归家乡的情感。
◆ 教师读这部分内容,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看见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 学生交流。(在我眼 前出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竟不顾自己的形象在自己的外孙女面前“呜呜
呜”地哭着,他哭得是那样伤 心。)
◆ 你能理解这位老人此刻的心情吗?(自己的儿孙要回到日夜思念的家乡,可 是因为自己 年纪太
大,无法和他们一起回到家乡,无法实现自己心中由来已久的心愿。同时,因为年纪太大,自己将 永远不
可能回到家乡,心里当然十分悲切。)
过渡语:久居异乡的外祖父日夜思念着自己的家 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无法回到故里,于是他将
这种思乡之情寄托在某种事物之上,请大家再认真读 读课文,
(A)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读出体会和感受。
“惟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分外珍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出示一个句子进行比较:“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很珍惜。”
◆说说这两个句子的异同,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 ‘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
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 抹净。”
◆从外祖父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外祖父的动作中你看出了什么?你能读好它吗?
(B)品读外祖父送画时的话,体会老人对梅花别样的情感。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话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 你发现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最多?
◆ 再读一读这句话,说说有怎样的感受?
◆ 此刻,在你的心目中,梅花具有怎样品格呢?用外祖父的话回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他们”是指谁?为什么把他们比喻成“这梅花”?
◆ 联系我们已有的知识说说中华民族中涌现的有气节的人物。相机指导朗读。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 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怎样理解外祖父的这句话?
◆ 在外祖父的眼睛里,梅花代表着什么?
(外祖父把梅花看作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千千万万华夏子孙的“魂”。他珍爱梅花,赞美梅花,
实 则是在表现他那颗拳拳爱国之心。)
◆ 美读升华:你能似外祖父般把他的这番话读出来吗?。
④ 再探外祖父的第“三哭”,深入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
◆ 哪个词使我们感受到了老人的“哭”?(泪眼蒙胧。)
◆ 外祖父把珍爱的梅花图及手绢送给我是不是 不再思念家乡了?你如何理解外祖父的这一举动。(他
借“我之手”把他那颗眷恋祖国的心带回祖国,让 他也能“魂”归祖国。)
↘品语句,升华情感
① 教师导语:从外祖父的一言一行中,我们 不仅深深体会到了他对梅花的爱,对具有梅花秉性的中
华儿女的爱,更体会到了他的爱是对中华民族精神 的爱,是对 祖国的深深的眷恋。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有
感情地读读外祖父的话和外祖父为我们送行的有关句子。
②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③教师导语:面对这样一位身居异乡的老人,我们的心中能不 对他产生敬意吗?让我们饱含敬意之情
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
④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归整体,理清层次
① 读到这儿,你发现课文首尾两个自然段有什么联系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② 尝试分段。
↘重积累,延伸拓展
① 从文中找出让自己感动的语句或段落,抄写下来。
② 教 师导语:“故乡、祖国”让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子拥有无尽的相思与眷恋,几千年来,多
少文人墨客 吟诵出了无数“思乡爱国”的诗篇,你会吟诵吗?
③ 学生吟诵熟知的有关诗篇。
7* 桂花雨



学习目标
①学会“箩、杭”2个生字。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学会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边读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①按要求语系课文,自学生字词 料。②查找有关桂花数的资料。
③准备“摇花乐”的课件
教学时间:2017年9月21日
↘自读提示明要求
①师生谈话:说说在儿时曾发生过些什么有趣的事?
②教师导语:童年曾发生过的趣事令我们 难忘,只要一想起它,我们仍会感受到一种快乐。今天我们
要读的课文的作者就用手中的笔把童年趣事记 录了下来,让我们走进课文,共同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板
书课题: 桂花雨)
③快速默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想一想:“提示”告诉了我们什么?提出了那些要求?
④全班交流,明确阅读要求。
⑤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桂花树的资料后,针对课题说说想了解哪些内容。
↘初读课文知大意
①学生自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②小组合作交流学习: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纠正字音,再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③全班交流: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品读语句悟情感
①读课文,看“摇花乐”的挂图,在课文找出有关的语句画下来。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数,使劲地摇。”
◆“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②分小组读所画的句子,边读边想象语句中 所描绘的情景,再说一说此刻在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
画面,从画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练习有感情朗读“摇花乐”这一段。
③教师导语:多么令人难忘 的摇花乐,它同样也把童年的快乐带给了我们。然而,作者仅仅为了写摇
落的阵阵桂花雨吗?联系上下文 ,读读有关语句,再说说你的感受。
◆“我喜欢的是桂花。”
◆“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④学生边读有关语句,边谈自己的体会。教师适 时引导学生通过这几句话,联系上下文,如与“梅花、
梅树”的对比,体会出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⑤理解母亲对故乡的怀念:
◆找出有关描写母亲的语句。
◆读母亲的话“这里的桂 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说说你的感受,◆试着用“这里的
再,也比不上 。”这样的句式说说母亲还可能会说些什么。
◆与同学交流:母亲的话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⑥听着母亲的话,“我”不禁又想起了“摇花乐”,你能通过读向同学们表达出“我”的思乡之情吗?
( 引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⑦难忘童年的画面,难忘母亲的话语,更难忘故乡的桂花 ,读读课文中的语句,想一想,课文中是否
还有让你回味无穷的句子?在哪里?找出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再评议为什么要这样读。
↘积累语言求发展
①读了这篇课文,你的内心会产生怎样的感受呢?
②在课外阅读中,在你的生活实际中,你有没有感受到人们对家乡的怀念呢?说一说。
③把自己得到的感受记录下来。
8* 小桥流水人家
教学目标
1.认识“潺、婀、粼、涸、缀、螃、蟹”八个生字。正确认读“词语盘点”中有关本课的词语。
2.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理解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3.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浓浓思乡情,以及用具体的景物表达思乡之情的写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具体的景物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
教学时间:2017年9月25日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我”忘不了家乡的桂花雨,下面这篇课文的作者对故乡的哪些景致又久久不能忘怀呢?
板书课题:小桥流水人家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2.互相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3.指名朗读课文,然后交流: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着重写“小桥流水”,哪几个自然段着重写“人家”?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自由、反复地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感兴趣的同学还 可以根据文中的描写画一画自己
最喜欢的景致。
2.互相交流:作者故乡的这些景致给你怎样 的感受?(那么美,那么自然。)你从这些景致描写中
体会到作者的什么情感?(对故乡的无比热爱和怀 念。)
3.请你通过朗读表达出你的感受。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课文。
四、再读课文,体会表达方法
交流:作者表达的是思乡之情,他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通 过对故乡的具体的人、事、景、物的
描写来表达的。)再读一读有关的句子。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不空洞,更真实,更感人。)
教师点拨:希望同学们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板书设计
小桥流水人家
那么美,那么自然
“我”热爱,“我”思念
口语交际·习作二



学习目标
1.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楚自己的活动安排。
2.能与同学进行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
3.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能就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胆的发挥想象,写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 爱之情。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于“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的内容。(诗词、歌曲、故事等等)
2.了解班级同学的一些特长,以便有利于自己策划活动。
3.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介 了解怎么样策划才能把一次活动搞成功,可以事先参阅一些好的经
验。
教学时间:2017年9月27日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的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因为如此,每个人对家乡都有着深 厚的感情。古人就用诗句“举

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而这诗句 也成了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名句。今天也
让我
们来畅谈一下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
↘畅所欲言,抒发情感
1.同学们,请你们来说说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
2.既然 大家都这么热爱自己的家乡,那么现在我们就以“浓浓的乡情”为主题来策划一次活动吧。
既然是活动, 形式就要丰富多彩,通过丰富的内容,精彩的节目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小组交流讨论
1.明确小组讨论的内容(投影)。
表演哪些节目,由哪些同学表演,怎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
2.组长是小组策划的组织者,还要安排一名记录员和一名同学汇报。
3.重点讨论怎样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
4.根据讨论列出节目表,老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指导。



5.小结过渡:刚刚老师参与了部分小组的讨论,看得出来同学们都事先做了精心的准备,而且在讨论的过程中非常热烈,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考虑到。每个小组都希望通过策划这次活动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那现在就请我们同学们来展示一下自己策划的活动方案吧。
↘展示活动方案
1.以组为单位,展示活动方案。重点要说说怎么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
2.其他同学可以质疑,可以和同学进行交流。
3.师生共同评议。综合大家的意见,班长制定一个活动方案。
↘总结
同学们,今 天的口语交际课,通过策划“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组织策划能力,
而且还激发了 同学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相信“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第二、三课时 习作
↘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在策划“浓浓的乡情”活动中,同学们尽情的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之情。是呀,谁不爱自己的家
乡呢?在活动中我们有同学立志从小努力学习,长大建设祖国,建设家乡, 让我们的家乡变的更美好。那
今天就让我们先来大胆的想象一下,通过我们的努力,二十年以后的家乡会 是什么样子呢?
↘大胆想象,畅所欲言
1.想象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
2.想象家乡的新面貌。
3.想象久别重逢的亲朋好友,会有怎样的感慨。
↘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学生默读提示,画出习作要求及内容。
2.投影出示,让学生明确习作要求及内容。
↘试写初稿,自行修改
1.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2.回忆这组课文中作者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小组评议,互改
1.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2.根据建议,再次进行修改。
↘佳作赏评



1.每个小组推选好的作品进行全班赏评,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评。
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成功的原因,对其它同学进行一个启发。
回顾·拓展二
学习目标
1.回顾本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课文作者怎样用具体的景物或事情表达思乡之情的。
2.拓展学生视野,引领学生积累有关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佳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课前准备
1.查找有关故乡情诗文。
2.布置学生留心观察自己家乡的变化,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记下自己的所见。
教学时间:2017年9月29日
↘ 谈话导入明内容
①”望着云彩,思念故乡。思念故乡,望着云彩”这诗句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
② 这思乡情 是人世间一种美好的情感,本组课文表达的都是思乡之情。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收获
了什么呢?让我们 共同走进──板书课题:回顾·拓展。
↘ 赏读片段悟乡情
①读着一篇篇思乡的课文,一些 感人的描写会深深地印在我们脑海里,下面这些内容还记得吗?出示
相关语句。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 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
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思雨细
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 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
② 这些语句出自哪些课文?从这些描写中我们读到了什么? (A诗人触景生情。B 通过写具体的事
表达外祖父思乡之情。C通过写景物抒发怀念故乡之情。)
过渡:课文中这样的描写还有哪些呢?本组的几篇课文是通过哪些人、事、景、物来表达思乡之情的?
↘ 交流平台抒己见
①回顾课文内容,找出作者或写事或写景表达思乡之情的内容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批注。
②你找到了哪些这样的描写?从这些描写中读到了什么?小组里互相交流。畅所欲言。
③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



A 课文中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表达思乡之情的语句。
B 课文中通过写景表达思乡之情的语句。
④小结:表达思乡之情不能空泛地抒情,应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或景物来体现。作家的作品是这样,
我 们的习作也要这样。
⑤ 平时我们的习作是怎样表达感情的?(指名说一说)。
↘ 诗文链接内化积累
①回顾课文的学习,通过交流平台,我们收获了很多,不仅明白了抒情要用具体的事 物或景物来表达,
还积累了不少感人的片段。谁能背诵一两段?
②表达思乡情的诗文还有很多 很多,读一读下面的诗句(日积月累中的),能把它们印在脑海里吗?
练习背诵。(个人背,同桌背)
③你还读到过哪些这样的诗文?也能把它们记下来吗?(指名读背)
↘ 作品展示家乡美 < br>①爱家乡,是每个公民应有的一种感情。读着美文,看看我们的家乡,热爱之情定会油然而生。我们
的家乡美不美,拿出我们的作品,以小组为单位,尽情展示。
②欣赏作品之时,不要忘了献上你的评价花。
9 鲸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捕获、倾斜、哺乳动物”等词。
2.朗读课文,了解鲸 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表现事物,并
用打比方、举数字等说明方 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课前准备
①一些鲸的图片。
②有生字、新词和重点语句内容的课件。
教学时间:2017年10月10日

第一课时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①出示鲸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动物吗?你们对它有什么了解吗?请和同桌谈一谈,自由发言。
②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鲸》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你对鲸有了什么更深入的了解。



↘学习生字,读顺课文
①自由读课文,认准本课生字,不认识的字 可在小组解决,也可查字典解决。有些字的音容易读错,
需要注意。
出示要求写的字10个, 注意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如:“肺”字右边不是“市”,而是””,右
半边的笔顺是。
② 认识生字后再来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画出来,一会儿提出来大家说说。
教师 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
理解 。
③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正确、
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对鲸有了哪些了解?
↘精读课文,体会写法
①自由读第 一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然后读一读。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
出体会。
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重。
②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是太大了,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字吗?
出示句子:我国发现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体会用列举数字方法加以说明的好处。
③你还从哪儿看出鲸很大,把有关语句读一读。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
④小结写作方法: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和举数字的方法把鲸的大小描写得非常具体。
第二课时
↘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①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一说出鲸是怎样进化的?把你自己当作鲸鱼, 给同组同学说一说你的进化过
程。
学生汇报:我们鲸在很远古的时代和牛、羊一样生活在陆地 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就生活在了靠
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时间,我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 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就成了现在的样
子,适应了海里的生活。所以,我们并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
②快速读第三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你是从哪了解到的,把这些读给大家听一听。 < br>③鲸生活在海洋里,可它又不是鱼,这真是太神奇了,它在生活习性方面又有什么特点呢?默读四至
七自然段,想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课文从吃食、呼吸、睡觉、生长这四个方面介绍
了鲸的生活习性。



④鲸分为两类,它们在生活习性上有什么不 同吗?自由读第四、五自然段用“~~”画出须鲸的生活
习性;用“──”画出齿鲸的生活习性。读一读 填好表后在小组内交流。

共同点
须鲸
齿鲸
吃食(吃什么,怎么吃,特点)
都吃鱼虾
小鱼小虾 吞进 吃的多
大鱼海兽 咬住 凶猛
呼吸(用什么怎么呼吸)
用肺呼吸浮上海面从鼻孔喷气
喷出的水柱垂直细高
喷出的水柱倾斜粗短

⑤鲸在睡觉时是什么样呢?自习第六自然段,想象一下鲸睡觉的样子,并把它画下来。
⑥轻声读一读第七自然段,说一说你还知道了什么?
↘回顾内容,朗读记忆
我们对 鲸的生活习性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哪个方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把这部分读给小组的人
听,看看那 个同学能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背下来。
↘出示资料,延伸扩展
①出示“资料袋”的内容,自由朗读,谈谈感受。
②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鲸已经有了一些了 解。其实,我们人类对鲸还有许多地方都不够了解,这些
都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布置同学搜集课外资料 ,以“鲸的自述”为题,围绕一方面的内容写一篇短文。
10* 松鼠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
2.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松鼠的外型特征、生活习性,知道松鼠 是一种很讨人喜欢的小动物。了解
本文的说明顺序,培养学生学会鉴赏和写作说明文的能力。
3.增长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仔细观察生物的兴趣。
教学时间:2017年10月12日
课前准备
①教师准备关于松鼠形态及生活习性的课件。
② 学生查找有关松鼠的资料
③学生自读课文,准备字典帮助扫清生字障碍。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①出示松鼠的图片:同学们,你了解松鼠吗?请把你知道的给大家说一说。
② 今天,我们学 习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布封所写的《松鼠》,让我们看看,他给我们介绍了松鼠哪
些方面的内容。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①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 分小组自学生字、巩固记忆生字。自己读书,画出不懂的词语,利用
查字
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决问题。
②自由朗读课文,做到通顺、流利。标出自然段序号,再想一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
↘默读思考,合作交流
①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
②在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学结果,教师参与交流,适当点拨。
↘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学生围绕提示问题在小组内交流后,在全班进行发言
①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学生很容易找出答案。齐读第一句话,体会它统领全文的作用。
②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鼓励多人从不同方面回答,教师加以归纳。
漂亮: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尾巴,形体等方面表现它的特点。
驯良:从在高处 活动、不接近人的住宅、晚上活动、常吃的食物,是从活动的范围、时间、吃食物方
面表
现它的特点。
乖巧:从过水、警觉、跑跳、叫声以及搭窝、窝口设计方面表现它的特点。
最后写繁殖、换毛等方面是补充说明其习性。
↘阅读感悟,体会写法
①松鼠为什么 讨人喜欢?你喜欢它哪些方面?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这段话。学生自由 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表达特点。
②把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进行摘抄、积累。
↘思维拓展,练习表达
①作者向我们准确、生动地介绍了松鼠的特征及生活习性。除了文章中 介绍的松鼠特点外,你知道松
鼠还具有哪些特点吗?请学生补充课外资料
②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你该如何介绍自己呢?
11 新型玻璃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通过阅读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3.了解课文中所介绍的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想象自己将要创造设计的新型玻璃,说清楚这
种玻 璃的特点和作用。
课前准备
书写生字的小黑板或投影片。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①同学们,你能说说日常生活中,玻璃有什么作用吗?
②教师板书课题点明“新型”。“新型”是什么意思?
③“新型玻璃”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抓住学生的质疑,进一步启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学习了课文我们就明白了。
↘自学生字,读顺课文
①读课文,在文中画出生字、新词及不理解的词。
②不认识的字可在小组解决,也可查字典解决,注意要读准字音。
(“看守”中的“看”读k ān;“粘在一起”中的“粘”在本文中读zhān,“调节”中的“调”读
tiáo)
③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难写的生字。
④巩固练习,教师可出示小黑板或投影片,检查学生生字掌握的情况。
认识生字后再来读一遍 课文。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画出来,一会儿提出来和大家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 ,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
理解。
⑤指名 逐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请大家拿好书,我们一起来读一
遍课文,要 把生字读准。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①学生读书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用笔画下来。
(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吸音玻璃。)
②这几种新型玻璃,课文是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中介绍的?
(课文是从1.2.3.4.5自然段中介绍的。)
③第6自然段讲的是什么?(新型玻璃在现代化建筑中所起的作用和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布置作业,练读课文
①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②自己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重点讲读,体会写法
①老师导语引入 :“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传来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
赶来,抓住了一个划 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罪犯。同学们,你们知道是谁报的警吗?”请大家快速读课文
第一自然段,从中找 答案。
②这是什么玻璃呀?怎么一接触它就发出报警声呢?自由读第1自然段。思考:夹丝网防盗玻璃 有什
么特点?它有什么作用?划出有关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③学生汇报,再讨论的基础上教 师归纳。引导学生理解“夹丝网防盗玻璃”特点和作用的关系。(由
于这种特殊的玻璃在里面夹一层极细 的金属丝网,金属丝网又和电源相接通、和自动报警器相接通的特点,
才有它自动报警防盗的作用,由此 可见,“夹丝网防盗玻璃”的作用是由它的特点决定的。)
④在学生理解了“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 和作用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夹丝网防盗玻璃”
有什么用途?划出有关句子读一读,指导朗读 句子。(“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
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
⑤思考:这句话中用了几个“可以”说明了什么?四个可以说明了这种玻璃的用途广泛,你能结 合生
活实际想一想,用上“„„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说一句话 吗?
⑥指导朗读第一段。
↘利用表格,自主学习
①除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外, 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新型玻璃呢?我们来开个新型玻璃展销会吧!
请各个厂家把自己玻璃的特点和作 用向大家介绍清楚,以便大家购买。分组读书讨论,要求:读课文,画
特点,想作用,填表格。
新型玻璃名称
加丝网防盗玻璃
夹丝玻璃
吸热玻璃
消音玻璃
变色玻璃
特 点
玻璃中夹一层金属丝网
非常坚硬 藕断丝连
使房间冬暖夏凉
消除噪音
反射阳光 改变颜色
作 用
防盗
高层建筑采用,安全
阻挡强光和冷气
闹市临街建筑物采用,减少噪音
调节室内光线
②哪个厂家先来介绍自己生产的新型玻璃,注意说清楚这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学生发言,教师引导
学生理解“藕断丝连”的意思?变色玻璃是怎样随着阳光的强弱调节室内光线的?
③板书,小结各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这些新型玻璃在现代化的建筑中,发挥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呀!
↘课外延伸,鼓励创新
同学们,通过作者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在现代化的建筑中,新型玻璃 正在起着重要作用,在新型玻
璃的研制中,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你想设计出什么样的新型玻璃呢 ?教师要肯定学生的创新想象,
让其充满自信。



12* 假如没有灰尘
学习目标
① 认识4个生字
② 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学会辩证的看待事物。
③ 巩固本单元学到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领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2017年10月16日

课前准备
收集资料了解灰尘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教师说:“平时屋里有土可不太舒服,我想大家一定和我一样都讨厌灰尘。那假如没有灰尘是不是很
好 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假如没有灰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①朗读课文,读完说说没有灰尘行不行?
②出示生字生词指明带读:勿 尘埃 拂拭 饱和 依附 湿漉漉 朝晖 日晕 单调
三、依照提示,自学讨论
①指明读阅读提示。
②先默读思考:灰尘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然后与小组同学讨论,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些特点和作用的?
③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灰尘的特点


灰尘的作用


使用的说明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要及时表扬合作很好的小组。
四、全班交流,点拨指导
小组汇报时,要通过读表现出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五、小结感悟,延伸拓展



①指名读4.5.6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人们看成 有害的东西往往有其不可
忽视的存在价值,要正确认识。)
②你还能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被看成有害的东西其实也有很大的作用呢?
③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说说灰尘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板书设计:
灰尘的特点
细小
易吸收光波较长的其他色光
具吸湿性
灰尘的作用
削弱阳光
使天空呈蔚蓝色
调节气候,气象万千
使用的说明方法
列数字、做假设
做假设
做假设
口语交际·习作三
教学目标
1.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际,提高学生表达、应对、倾听、提问等语言能力。
2.运用本单元学习的说明文的方法,学习写一篇说明文。
3.学习用列表格的形式做单元小结。
4.背诵“四季之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关注与热爱。
5.推荐好书《森林报》,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课前准备
每人准备一两件“小商品”,可以是吃的、玩的、用的„„如果有产品说明书也可以带来。
教学时间:2017年10月17日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激发情趣 < br>今天同学们带来了很多“小商品”,你想让你手中的物品也得到别人的喜爱,让别人心甘情愿地把他
买下来吗?那我们今天就试着做一名“小小推销员”。
↘精心准备
1.熟悉“商品”。对 你的“商品”进行全面了解。从外观、规格、到用途、使用方法、以及价格,
做到心中有数。可以通过阅 读说明书和向别人询问,得到真实的情况。
2.找出产品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准备做精彩的描述。
3.面对“顾客”,你用怎样的表情,怎样的语气,怎样的语言推销你的商品,请做好充分的准备。
4.思考“顾客”针对产品会提出那些质疑?你将如何解答。
↘小组试买



1.在小组中试着推销你的商品,让同学们针对你推销产品的内容、语言、语 气、表情提出中肯的建
议。
2.认真聆听同学们的建议,合理采纳。
↘班级特卖场
1.每组选出最优秀的“推销员”,推销自己的产品。
2.“顾客”认真聆听“推销员”的介绍,对产品提出质疑。
3.耐心、机智的回答“顾客”的问题,抱着即对消费者负责,又对产品负责的态度。
↘总结
1.评出最佳“推销员”
2.你认为怎样才能过做一个优秀推销员?(优秀推销员的标准是什么?)
第二、三课时 习作
↘审题,确定习作内容
1.默读本次习作的要求,和同学交流一下。
2.确定习作内容。
作文指导:怎样写说明文
1.回忆一下什么叫说明文。
2.写说明文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3.你准备从哪些方面介绍物品,用上哪些方法?(你的物 品有哪些特点?如:外形、质量、用途、
价格等,抓住突出的特点,用数字、举例、对比、打比方、生动 描写等方法,具体描述物品的特点。)
4.可以适当运用一些资料,但不要大量抄录
↘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相互修改,完善习作
回顾·拓展三
学习目标
1、学习用列表格的试做单元小结。
2、推荐好书《森林报》,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学习列表格。



教学时间:2017年10月18日

↘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组说明性 的文章,你一定增长了不少知识,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这方面的收获
吧!
这一单元我们主要 学习了一些说明文的方法,你能填写一下这张表格吗?(课文中涉及到的尽可能都
填上)
说明的方法
举例子
用数字
做比较
打比方
课文中的例子




除了课文中的,在其他的习作或课外书中的例子你还能找到吗?
除了以上四种方法,你还发现什么好方法了吗?是这填一填。
说明的方法
举例子
列数字
做比较
打比方


习作或课外书中的例子






除了用表格的方式小结单元的学习内容,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向大家介绍一下。
↘日积月累
1.读读这首小诗,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查查字典。
2.这首小诗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画面?和你的同桌说说。
3.你还知道描写四季的谚语和诗歌吗?向大家推荐推荐。
↘课外书屋
1.默读课外书屋的介绍,明确阅读要求。
2.你喜欢《森林报》吗?挑选你印象最深的章节介绍给同学听。
13 钓鱼的启示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
守纪 的人。
教学时间:2017年10月20日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
2.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体会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1.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在学习本组课文时有什么要求。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课文中描述了怎样一件事?(板书课题)
↘检查预习,通读课文
1.检查预习情况:生字字词,标自然段。
2.理解重点词语: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
3.检查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语气。
4.通读全文,思考课文大意。
↘揭题质疑
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教师归纳:“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中作者受到了什么启 示?为什么钓鱼会
使我
从中受到启示?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解决疑问。
↘初读理解
1.“启示”的意思是:
2.再读课文,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画出有关语句?(“道德只是 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
来却很难。”)
3.在我钓到鱼、放走鱼的过程中受到启示。
↘复习生词



1.认读生字、词语:捕捞、鱼饵、溅起、 鱼钩、小心翼翼、操纵、鱼腮、皎洁的月光、嘴唇、沮丧、
诱惑、告诫、实践、抉择、翕动。
2.谁还记得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情景导入,细读感悟
在我十一岁那年的一个夜晚,和往常一样我和父亲来到了附近湖中的小岛上钓鱼,而三十四年前的那
个月 光如水的夜晚,却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这是为什么呢?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①“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诱人的大鲈鱼: 来之不易:“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
拉上岸来。”
诱人的大鲈鱼:“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 这条漂亮的
大鲈鱼,看着鱼腮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②分别指导朗读相关句子,体会鲈鱼的来之不易和诱人。
③整读第三自然段。
2.多诱惑人的鱼呀!我和父亲是多么兴奋、得意呀!可不久父亲却让我把这条鲈鱼放回湖里去。
请默读第4自然段,同桌说说这是为什么?
3.读5至8自然段,思考:11岁的我好不容 易钓着了一条漂亮的大鲈鱼,父亲却要我放回湖里去,
假若你就是文中的“父亲”和“我”,请你们讨论 讨论“这条如此诱惑人的‘鱼’该不该放”?各说出自
己的理由请联系上下文,与周围的同学合作、讨论 !
小组汇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找到描写我心情的词语,一起来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4.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 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
知道我是在距捕捞鲈鱼还有两个小时 的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在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依依不舍地
把鱼放回到湖中。
对读第3.9段,对比感受我钓到鱼时的喜悦以及放鱼时的不舍。
5.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 ,当年沮丧的我,已经成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对父亲当年的举动有
了新的理解。
① 出 示:“我再也没有钓到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
却不止一次 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② 默读感悟:这里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究竟指的是什么呢?结合父亲告诫我的话谈感
受:放不放鲈鱼只是个简单的对与错、是与非的问题,但是 做起来却是那样的艰难!
③ 齐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正因为如此,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 晚在作者的脑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我相
信,这个故事也一定给大家带来了启示。读了父 亲告诫“我”的话,你是怎么想的? 这篇课文对你有怎样
的影响?请同学们结合今天你所感受到的对文 中的作者或父亲说一句话,还可以写一句话,送给你的朋友;
也可以背诵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两句话。
14*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挑 ”。能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借助成语辞典,理解文
中成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父亲教导“我”的话。
3.联系课文内容,再 结合生活实际,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说说自己以后对
困难挫折应该如何去面对, 树立积极奋进的生活态度,从中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在生活中的含义。
教学方法:自渎自悟
教学准备
1.让学生课前了解教堂、罗马广场、巴黎相关知识。
2.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时间:2017年10月23日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
同学们,一次钓鱼的经历,给作者留下了永久的记忆,也使同学们受到了 很深的启发。生活中还有许
多感悟,那要靠细心的人去体验。当我们面对理想目标前进时,总会遇到一定 的困难和挫折,是以怎样的
心态去面对人生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入14课,让我们在学习这篇有哲理的 文章中去寻找答案吧!
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便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自认生字,相互交流。从读音上看:黛 、挑、两个字 的音容易发错。同学们要看准拼音,多
读几遍,尤其是“挑”这个多音字,它有不同的读法,可以借助字 典看看在什么情况下该读哪种音。
3.同学之间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星罗棋布:像天上的群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罗列分布。形容数量众多,散布的范围很广。
环抱:围绕,多用于自然景物,如“群山环抱”。
大喜过望:望:希望。所得超过了原来的期望,因而特别高兴。
心灵手巧:心思灵敏,手艺精巧。
货轮:运输货物的轮船。
挑拨:搬弄是非,引起纠纷。
布样:裁好的、准备制做衣服的布料。
络绎不绝:络绎,往来不断,前后相继。形容过往的人或车辆连接不断。
三、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1.师: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是一篇极富哲理的文章,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生自由发言。
2.下面就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段落来分组自学。
教师出示自学提纲:
1)读一读,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
2)读一读,把你学懂的地方通过画画展示出来。
3)读一读,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
学生按自学提纲分组自学,教师指导。
四、品读,引导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1.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的吗?
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
①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 交流体会:(这是父亲带女儿登上教堂塔顶后对女儿说的话。前一句,是父亲设法让女儿看到的事实
──条条道路通罗马;后一句是父亲道出了他之所以要把女儿带上高高的塔顶,俯瞰全城的真正用意。)
联系实际生活,想想通往学校的路止不止一条?试讨论讨论。又有什么收获?
②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
此时作者为什么“大喜”?“幸福的云”指什么?



(这 句话写出了“我”当时异常兴奋的心情。做一名时装设计师是“我”的梦想,从毛衣入手,设计
时装,走 的已经不是一条寻常的路,但“我”决定大胆一试,没想到一举成功。幸福来得那么快,就像一
朵从天空 飘来的云,难怪“我”大喜过望。)
③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
作者为什么而懊恼?用心读读作者的心情。
(正当成功像一朵云一样幸福地向“我”飘来── 与一家大商场一下订购了40件时装毛衣时,维黛
安太太告诉“我”,两周内交货“根本没有可能!”独 具匠心开辟的幸福之路,一下被堵住了。“大喜过
望”之后的失望,特别让人沮丧。)
④从此,一条时装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从我的时装店里流了出来。
读读这句子,说说好在哪里?“河流”一词蕴含着什么?
(这句话写出了“我”的毛衣时装打 向市场后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河流,水量充盈,源源不断;时装
能像河流那样,可见品种之多,订货量之 大。当然,不难看出,流出的除了源源的毛衣时装外,还伴随着
的是成功的喜悦和继续寻求发展的信心。 事实证明:到达目的地的途径的确不止一条。)
⑤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说“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含义。
(条条道路通罗马另一 条路也许不那么直接,但几经周折,还是能够到达你想要去的地方;而且还完
全有可能找到比原先更快地 到达目的地的捷径。要是因为一条路不通,你不再去走第二条,那么你就永远
到达不了目的地。人就是在 此路不通,走彼路;彼路不通,再走另一彼路的不断探索中逐步接近目标,走
向成功的。)
五、拓展实践
(1)假如时光已经飞速,现在已经是2025年,这个时候同学们已经30岁 左右。有的是事业有成的
建树者,有的也许还深处逆境。当2年后同学聚会上,成功人士将怎样对失败的 同学劝慰勉励呢?
(2)假如你就是那位失败者,听了同学的鼓励,你将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什么新打算呢?
六、拓展总结
同学们说得真好!这节课我们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了“通往广场的路 不止一条”这句含义
深刻的话,给我们的人生上了很好的一课,相信同学们将感悟终身。成功是一种态度 ,只要带着希望出发,
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顽强的意志可以帮助人克服许多困难,当再一次冲破艰难 险阻,经历了苦难后,
通往广场的路就会又多了一条。
七、尝试运用
1.尝试练笔。
师:学了这一课,相信同学们心中一定有许多话要对自己说,请拿起手中的笔 写一写吧?生练笔,师
巡视学情。
2.班级交流。演读课文。




15 落花生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 字,正确读写“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
辨”等词语。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好处 ,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
只讲体面,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作者和有关落花生的资料,教师准备关于落花生的课件。
2.准备一块小黑板,上面抄写好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时间:2017年10月24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解题导入
1.齐读课题,你知道“落花生”是什么意思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落花生的图片,教师补充讲解花生为什么叫做“落花生”。
3.本篇课文的作者是许 地山,他有个笔名叫落华生,他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
们一起走进文中,走进许地山 童年的时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主识字:
1.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指名读课文,全班正音。(如,“空地”的“空”读四声 kòng,“吩咐”的“咐”和“便宜”的
“宜” 在文中读轻声。)
3.拼读生字,着眼学法,重点强化。(由学生提出易错的字,并展示自己的学法)
4.在预 习的过程中,你都理解了哪些词的意思,用什么方法理解的?(注重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
理解词语的意 思和用法,不要死背词典中的解释)
(2)读顺课文,感知文本内容
1.同桌互读,把课文读通读顺。(给足时间让学生读书)
2.由同学互相推荐读,老师要鼓励读书不太好的同学展示自己,多鼓励他们。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看看你对课文都有了哪些了解?
↘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大家默读课文之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准备怎样给本文分段,为什么?(讨论并明确分段)
↘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回忆课文内容,整体感知
齐读课题,回忆课文内容,想想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 细读课文、突破重难点
默读课文,看看你对哪部分内容更有感受,再好好读一读。(根据学生发言情况相机引导)
1 .种花生、收花生:(略处理)利用评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抓住“居然”读出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意外、
欣喜
2.充分读书、突破重难点:
(1)自由读、指名读出花生的好处。
(2)学生根据收集的课外资料补充花生的好处。
(3)出示第10自然段,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
① 填表助学,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花生的可贵之处:(在同学自由读之后填表)

位置
外表
印象
花生
埋在地里
矮矮地长
挖起来才知道
桃、石榴、苹果
高高地挂在枝头
鲜红嫩绿
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② 出示花生和桃、石榴、苹果的图片,同桌对比着读。一个读桃、石榴、苹果,一个读花生
③ 指名读,评读: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或者通过他的朗读你感受到什么?
④ 再次读,看看你对花生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引导学生体会出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它非常实用,

默地为人类奉献)
(4)对比读句子,体会父亲对我们的希望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两 句话意思不一样,“只”
是单单的意思,爸爸的意思是做人不能只追求外表的体面,更重要希望我们做一 个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不计名利,像花生一样的对别人有用的人)
(5)通过填空,加深理 解:在你身边一定有许多像花生一样的人,让我们来赞美花生,赞美像花生
一样有用的人。
“我爱花生,它的好处很多,它虽然没有( ),但可贵的是( )。我们的( )不正像花生一样吗?
他( )。我赞美花生,我更要赞美( )。”
↘召开小辩论会,张显学生个性
在当今的社会你想做一个像桃子、石榴、苹果一样的人呢,还是做一个像花生一样的人呢?为什么?
↘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那一夜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印在我的心上。
许地山这 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长大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
了个笔名叫落 花生,这就是他笔名的由来。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年仅48岁,
他的确是一位 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让我们来一起读读他说的这句话:“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
一个淳朴的人 ,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16* 珍珠鸟
教学目标
1. 知道珍珠鸟很怕人,了解由于“我”为它们创造了一个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使它们与“我”越
来越亲近 。
2.领悟课文是怎么具体表达“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意思。
3.帮助学生 将文章描绘的“我与珍珠鸟相处的情景”整合成三、四个画面,感受我们“日渐亲近的
情谊”。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珍珠鸟的生活习性。
2.准备将自己与小动物间的生活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教学时间:2017年10月26日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这两天,我们又结识了一个新的小伙伴──珍珠鸟。他娇小、 可爱,就是特别怕人。作家冯骥才用他
的笔,他的心为我们讲述了他与珍珠鸟之间动人的故事。
↘初读



1.请大家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看看文中“哪些画面”或者“哪些语言形成的画面”
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2.这一幅幅画 面描绘出“我”与珍珠鸟一家和睦相处的情景。你们能不能从中选取三、四幅印象最
深的配成课文的插图 ,连起来展示“我”与珍珠鸟“日渐亲近”的情谊?
↘细读
1.学生讲解自己打算怎样配插图。教师整合学生的”配图方法”。
2.学习第一个画面内容。
1)我们先进入展现“小家伙爸爸、妈妈生活环境的画面”。自己 轻声读读课文与这幅图关联的内容,
一会儿请你谈谈感受。(学生自由朗读3~5段)
2)当 学生品味到“我为珍珠鸟创设了一个安全、自在的生活环境”时,引导学生想象:如果你就是
生活其中的 珍珠鸟,你有什么感受?
3)教师小结:是关爱、理解与尊重,使他们与我熟悉起来。
2.学习第二个画面内容。
1)这幅图展现了小珍珠鸟“远远观望”的画面,还有谁为这个画 面配了其他插图?引导学生根据课
文6~9段内容,用不同的画面展现“人与鸟的关系”。
2 )根据学生描画的不同”插图”,引导学生回到文本:文章中用了怎样生动的语言描绘这幅图?指
名朗读 。
3)当学生用“小家伙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柜上”作为文章插图时,引导学生想象:“神气十足的小家
伙” 什么样?让我们欣赏一下吧。指名朗读相关文字。
4)教师小结:小家伙生活的多么的快乐,虽然还在远远的观望,但离我越来越近了。
3.学习第三个画面内容。
1)“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小家伙亲近的情谊。”这份亲 近的情谊谁还能用其他图画展示?
引导学生根据10~11段内容描画插图。
2)在这看似不 动声色中,流露出我对小家伙深深的情谊,让我们也来分享分享吧。同座位两个人,
一个人是小家伙,一 个人是大作家,亲近地交流一下吧。学生对读这两段。
3)指名朗读,并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4)教师小结:小家伙感受到这份情谊,更信任我;我也感受到这份信任,获得无限享受。再指名读
这句话。
4.学习第四幅画面。
1)有了这份信任,有一天,小家伙竟赖在我身上睡着了。 多么温馨的画面!让我们静静的欣赏,默
默地读读书中描写这一画面的语句。(加配乐)
2)谁来把你的感受分享给大家?指名朗读。
↘总结



1.这是信赖创造的美好的境界,能谈谈你对作者流泻下的这一时感受的理解吗?
2.欣赏了这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写在书上。
3.学生朗读自己写的内容。
口语交际·作文四
学习目标
运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流生活中获得的启示,想 一想生活中给你以启示的小事,给你启发最大
的名言警句,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表达练习。
课前准备
1、留心生活中带给自己启示的事情或漫画。
2、搜集平时在书中和生活中读到的有启示意义的句子。
教学时间:2017年10月27日
↘引入新课,明确要求
①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小事、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画引起 我们思考,获得启示。今天我
们就来交流一下吧!
②请同学们三位同学阅读一下书上的要求。
③明确要求:
生活中给你启发的事情要求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把得到的启示说明白。 交流给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要先说说是什么,再说是怎样理解的,还可以联系生活,通过事例来说
一说对自己的启发和帮助。
介绍一幅漫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直接写漫画给自己带来的启示,也 可以根据画意编一个故事,
让 读故事的人自己体会漫画的含义。
↘自主选择,分组交流 < br>①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面的建议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交流:生活中给你启发的事情;给你启发
最大的名言警句;给自己带来启示的一幅漫画。
②自己根据要求先想一想怎么说,再练一练。
③在小组内和同学进行交流,听别人讲的时候要认真倾听,相互补充,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
↘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①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
②师生评议:不仅要评同学说得怎么好,还要说说自己听后说到了什么启示。



③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的不同角度给予不同的提示评价。
↘教师总结,提示积累
看来在生活中会给我们带来启示的东西还真有不少,一件小事,一句名 言,一幅图画,甚至一件东西
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积累和思考。
第二课时习 作
↘结合口语交际,引入写作
在进行口语交际时,同学们有的选择了 一些小事、有的选择了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画引起我们思考,获
得的启示。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好吗?
↘自主汇报,确定习作内容
学生汇报本次习作想写的是什么。
↘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相互修改,完善习作初稿
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以当 堂课点评一、两篇习作,还可以把巡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
问题讲一讲,引导学生修改。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鼓励优点,培养兴趣
①教师发下习作本,学生阅读批语和自己的习作。
②请学生展示自己在本次习作中的优点:表 达准确的词语,语言优美的句段,成绩优秀的作文,以培
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为下一步学生自己修改作文 ,拓展思路。
↘教师点评,好文欣赏
①教师从优略得失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
②提出学生的共同问题,在全班进行集体评议、修改。
③宣读优秀习作,学生进行欣赏。
↘小组合作,自己修改
自己朗读自己的习作,再读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请他们帮着评改,自己进行修改。
回顾·拓展四
学习目标
①积累、交流课文、课外书中的的重点语句。
②了解、积累生活中的座右铭。



③阅读成语故事《水滴石穿》。
课前准备
搜集平时在书中和生活中接触到的有启发的句子。
↘交流平台
①从课文中找出使你受到启发的句子,读一读,说说感受。
②把你平时从课外书中积累的使你受到启发的句子进行展示,和同学进行交流。
③把从课文、课外书中找出的语句,摘抄在本上。
↘日积月累
①自己读一读5个句子,注意读准字音。
②说一说5个句子分别是什么意思。
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
④在本上进行抄写。
↘成语故事
①自己练习读短文,读准生字“吏、懈”。
②跟同桌合作练习读,互相帮助、点评。
③指名读,比一比谁的读音最准确。
④交流一下怎样理解“水滴石穿”这个故事。
⑤齐读第二自然段,理解成语的含义。
⑥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学习目标
1.学生能从总体上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为今后进行综合性专题学习打
下良好的基础。
2.学生通过综合性学 习,能够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参与,勇于承担一定的任务,
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 ,较好地完成任务。
3.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提供的相关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
4.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从而树立从小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贡献意识。



5.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探究意识的形成。
课前准备:相关的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2017年10月31日
第 一 课 时
↘激趣导入,揭示学习内容
1.导语: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看, 老师在黑板上就写了两个汉字,即
“汉字”。你们对汉字有更多的了解吗?
(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拨)
2.打开书P77页,指名读关于汉字的介绍。 3.揭示内容。同学们,你们的发言,再加上刚才书上的介绍,这仅仅是对汉字的初步了解,你们想
不想更多的了解汉字?好,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
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纯洁祖国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板书课题 遨游汉字王国)
↘整体阅读,感受汉字的神奇
(一)教师谈话:首先,请大家一起走进课本P79—85页, 让我们共同阅读“阅读材料1—4”,真
实地感受汉字的神奇吧。
(二)教师出示阅读要求:
1.认真阅读“阅读材料1—4”,思考:这四则材料分别从哪个方面说明汉字有趣的?为什么说是有< br>趣的?
2.除了上述四种汉字有趣的现象外,你还知道哪些汉字有趣现象?
3.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三)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四)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学生汇报第一题。
[要点:A字谜;B谐音;C仓颉造字;D“册、典、删”的来历]
(1)关于字谜:请学生先独立猜出谜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全班汇报。
[答案:萌;曼;日;香;;;刘、孙、杜、林]
(2)关于谐音:
师问:课本中例举了几种有趣的谐音?
[答案:歇后语;古诗;对联;笑话]



师问:能说出是哪两个字谐音吗?
(3)关于仓颉造字:学生读完后,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传说。
(4)关于“册 、典、删”的来历:学生读完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这几个字是怎么造出来的,然后说
一说
自己知道的其他汉字的来历。注意检查几个生字的读音。
2.学生汇报第二题。教师作适当评点。
↘总结拓展,激发学生探究
教师谈话:通 过上面内容的学习,我们已经充分感受到汉字的有趣,的确,这也为我们进一步探究汉
字的奥秘,进一步 学习汉字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下面的学习中,我们将利用这些有效途径开展丰富多彩
的活动。
第二课时
↘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引语:这是我们遇到的第一次以综合性学 习为主线进行整组学习的单元。那么如何开展好综合性
学习呢?
2.提示:在我们的课文中,有对我们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本P78页。
3.学生自由读P78页上面一段话。
4.学生汇报从这段话中知道的要求。
(教 师相机强调:(1)自由组成小组(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计划包括:活
动时 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5.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指名读“活动建议”。
(2)汇报读懂的要求。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围绕“汉字的有趣”,有选择地开展活动,注意要认真阅读提供的材料)
6.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整)
7.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课外实践,搜集、查找、整理资料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第三、四课时
(说明 :在确保活动中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教师要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在课外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
需要安排两 课时的时间进行活动。)
第五课时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几节课我们 认真制订了小组活动计划,大家一定按照计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
中,我们一定体会到了汉字 的有趣。这节课,我们就来汇报大家开展活动的情况。
↘展示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一)字谜大擂台。
1.教师引言:首先,我们从汉字的猜字谜开始。同学们,大家在课外一 定收集了不少汉字字谜,还
有的同学自己编写了一些字谜呢。现在,我们要举行字谜大擂台活动,大家准 备好了吗?
[活动说明:教师事先将学生收集和编写的字谜和谜底集中进行整理,按照一定的比例确定 必答题、
抢答题个若干道,分别用不同的信封装好,以便主持人活动时使用。]
2.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1)全班分成四个活动大组。将每个小组成员进行编号,每个组人数尽可能相等。
(2)在班级选出一位活动主持人,五位裁判员,一位记分员。
(3)必答题每题5分。答对加5分,答错不扣分。
(4)抢答题每题8分。答对加8分,答错扣8分。
3.活动开始。
(1)第一轮必答题。每组的1—4号选手回答。
(2)第一轮抢答题。选手进行抢答。
(3)第二轮必答题。每组的5—8号选手回答。
(4)第二轮抢答题。选手进行抢答。
[说明:教师根据活动的效果和学生人数进行控制,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
4.交流体会,感受乐趣。



活动结束后,可以请自编字 谜的同学介绍编字谜的过程和自己的体会,也可以介绍自己在收集字谜的
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
(二)谐音俱乐部
1.教师谈话:刚才我们进行了紧张激烈的字谜大擂台,大家不仅通过猜字 谜积累了汉字的知识,而
且从中感受到了汉字的无穷乐趣。下面让我们轻松一下,进入我们的谐音俱乐部 ,再次享受汉字给我们带
来的快乐吧。
2.互动游戏:
(1)歇后语:一生说自己搜集的歇后语前半句,指名其他人说后半句。
(2)古诗:一生读自己搜集的古诗,指名其他人说其中的谐音字。
(3)对联:一生说自己搜集的对联上联,指名其他人说对联下联,并说出其中的谐音字。
(4)笑话:一生介绍自己搜集的笑话。其他人说笑在何处。
↘拓展延伸,激发学生实践 < br>教师谈话:同学们,通过上面的活动,我们充分感受到汉字的无穷乐趣,让我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做学习的主人。课下,大家可以把自己收集的字谜,有趣的谐音现象,整理归类,然后在教室里出一期黑
板报。
↘总结全课
同学们,大家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性学习,我们不仅学会了制订活动计 划,我们还通过搜集大量的学
习资料,感受到祖国文字──汉字的有趣。我们的收获真大。大家还想继续 进行综合性学习,进一步了解
汉字,加深对汉字的热爱之情吗?好,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六、七课时
↘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前面几节课,大家通过搜集、 整理、交流,进行了一个阶段的综合性学习,相信大家
对综合性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将 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2.导入新课:同学们,汉字不
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 文化呢!只要我们主动地了解,积极地搜集,相信大家
一定会了解到更多的历史。那么,在汉字几千年的 历史中,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去了解呢?请大家一同走
进课本的P85—90页的“阅读材料”。
↘整体阅读,了解汉字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一)教师谈话:首先,请大家一起走进课本 P79—85页,让我们共同阅读“阅读材料1—7”,具
体地了解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吧。
(二)教师出示阅读要求:
1.认真阅读“阅读材料1—7”,思考:这七则材料分别从哪个方面介绍汉字的历史和文化的?
2.除了上述七个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外,你还知道哪些?
3.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三)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四)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学生汇报第一题。教师作适当点拨。
[要点:汉字的演变;甲骨文的发现;一点值万金; 街头错别字;赞汉字;古代书法作品赏析;我爱
你,中国的汉字]
(1)关于“汉字的演变” :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请学生说一说演变的过程,教师可以再找一两个汉
字的演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中 国汉字演变的规律。
(2)关于“甲骨文的发现”: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然后请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一 说,最后请学生在
全班说一说。
(3)关于“一点值万金”:先由学生自读,然后互相说一说 为什么“一点值万金”?最后和同学交
流一下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
(4)关于“街头错别字 ”: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中出示的街头标牌,说一说哪些字错了,并给予改正,
然后对自己的作业本进行检 查(检查方式可以是自查,也可以是同学互查)。
(5)关于“赞汉字”: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在全班汇报读。
(6)关于“古代书法作品 赏析”:学生仔细观察两种字体的不同,说一说各自的特点,然后教师再
出示其他具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 共学生欣赏。
(7)关于“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A、教师谈话:这是一篇很有感情的文章,让我们认真读一读,在遇到生字的地方多读几遍。
B、学生自主读课文。
C、检查课后生字表中生字掌握的情况。
D、学生再读课文 ,注意将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划下来,多读几遍,认真体会作者热爱汉字
的感情。
E、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点。
F、全班集体朗读课文。
G、学生将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抄下来。
↘总结回顾,布置任务
教师总结:通过上 面“阅读材料”的学习,我们不仅增长了更多的汉字历史和文化方面的知识,而且
更增进了对汉字的了解 ,加深了对汉字的热爱之情。大家学习得很有收获。
布置任务:下节课,我们将围绕这些方面的内容,制定活动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第 七 课 时
↘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引语: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已经进行了综合性学习,大家对综合性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那
么在 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定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
活动 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2.学生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
(教师相机强调:(1)自由组成小组(2)讨论活动内 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计划包括:活
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5)活动结 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3.教师提示: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 议,请大家一同走进
课本P84页。
4.学生根据要求自由读P84页的“活动建议”。
[要求:从活动建议中知道一些什么?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
5.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指名读“活动建议”。
(2)汇报读懂的要求。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围绕“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可以有选 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
动。)
6.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整)
7.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课外实践,搜集、查找、整理资料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和资料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第九、十课时
[说明:因为要进行社会用字调查活动,同时为确保活动中学生的安全,教师要有组织地带领学生走上街头,进入社区,所以需要安排两课时的时间进行活动]
第十一、十二课时
↘激趣谈话,明确任务



1.教师谈话:同学们,经过一 段时间的实践活动,大家一定积累了不少关于汉字历史和文化的资料,
在活动中一定有不少收获。这节课 ,我们就来进行学习成果的汇报。首先,请大家讨论一下,你打算怎样
汇报?
2.学生讨论,师生共同评点。
[说明:若学生提出合理的、科学的建议,教师可以予以采纳;若没有,则按照如下建议进行]
↘展示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一)小小展示台──汉字历史大揭秘
1.教师引导: 同学们,汉字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从最早的甲骨文开始,其间走过了一条有趣
的发展之路。在我们 人类一步步揭开汉字神秘面纱的过程中,也有着许许多多动人的传说。下面请大家将
搜集到的相关资料拿 出来和其他同学一同分享。
2.分组交流,共享资料。学生在小组内由组长组织进行交流,要求每个学 生都要介绍,介绍完后,
大家可以互相传看。
[说明:学生提供的材料最好是多种多样的,如 有一般文本的文字、图片的,有在网上搜集到的电子
文本,也有口头介绍的„„]
3.全班汇报展示。由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汇报。
(二)小小故事会──“一字之差”的教训
1.教师引导:正确使用汉字,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大家一定还记得“一字值万金”< br>的教训吧。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的教训还有很多很多。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实践活动,相信大家< br>一定搜集到不少这样的事例吧。
2.组内互说,推选代表。
3.全班赛说,评选“故事大王”。
4.说说听完故事的体会和感受。
(三)小主人在行动──我为用字规范出点力
1.教师引导:同学们,在我们的综合性学习的 计划中,安排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社会调查活动。大家
是如何开展这一活动的呢?请每个组的组长汇报一下 活动开展的情况。
2.组长汇报活动开展情况。教师给予适当点拨和评价。
3.教师小结,并提出展示社会调查成果的要求:
(1)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打算怎样汇报;
(2)然后进行合理的分工;
(3)在小组内进行预演;
(4)小组合作在全班汇报。
[教师提示注意的几点:



▲ 展示的形式要多样:
A、实物类:书籍报刊、小型招牌广告、商标„„
B、照片类:大型招牌广告、大型商品的商标、各种食物菜谱、各种商品信息„„
C、记录类:电视字幕、各种公文、信函„„
D、其他。
▲ 展示的内容要全面:
A、不规范的字与规范字对比表
B、简单的调查报告
C、给有关部门的建议书
D、有关部门的回信或答复书
E、不规范用字单位的整改意见及整改反馈书]
(四)小小书法展──感受书法艺术美
1.教师谈话:同学们,中华汉字不仅是文明的使者, 也是一种特殊艺术的重要载体。历来,书法作
为一门艺术为众多文人墨客所喜爱。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 ,崇尚书法艺术的人数不胜数。在综合性学习
的活动计划中,我们安排了举办一次书法作品展览。看,我 们的教室被大家布置得宛如书法艺术的殿堂。
大家可以自由参观。
2.教师提出参观要求:
(1)参观时,注意言行文明,不要拥挤,不要大声喧哗。
(2)参观时,注意认真欣赏,了解各种书法艺术的特点。
(3)参观时,可以向班上有书法特长的同学请教练字的方法。
3.学生进行参观活动,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1.总结回顾 :同学们,我们又一次经历了综合性学习,大家通过认真拟订计划,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不仅增 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而且受到了情感熏陶。希望大家将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到的本
领应用到日常的 学习中去。
2.拓展延伸:这次综合性学习虽然结束了,但对汉字的探究并没有结束。有兴趣的同学还 可以继续
探究汉字的相关问题,可以参考教材中的提示,想一想自己最想探究哪些方面,利用课余时间继 续学习。
有趣的汉字
一、活动目标
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2. 通过了解字谜、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
的兴趣。
3.认识10个生字。
二、课时安排
“有趣的汉字”整个综合实践活动安排五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
第二、三课时:分组活动 。根据制定的计划,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调查、整理学习的资料。
第四、五课时:展示、交流活动成果。
教学时间:2017年11月7日

三、活动过程
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一课时)
1.激趣:汉字距今已有三千多 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
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 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
2.介绍活动内容: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体会汉字的有趣;查 找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
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和同学交流;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了解汉字的 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
3.分组:自由组合成合作小组。每组7-8人,选出小组负责人。
4.制定计划:

“有趣的汉字”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 x月x日
活动地点: x x家
活动内容: 1.搜集或自编字谜
2.查找谐音
笑话、谐音歇后语
3.了解汉字的起源
成果展示: 把搜集到的资料编成小报,贴在教室里。
分 工: 组长:xx 搜集资料:xx
编辑:xx 抄写:xx



插图:xx
日期:x月x日

5.交流:各小组交流计划,并张贴在教室里。
搜集和调查资料(两课时)
通过上网查询,阅读书籍、采访、看电视等多种途径进行探究,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
相关资源介绍。
网站:
http:esearts?nav=writing
http:eriencehanzi
交流活动成果(两课时)
一、猜字谜 1.激趣:现在请大家张开想象的翅膀,一起领略汉字的魅力。请以小组为单位猜字谜,看哪组猜得
又快又多。
2.猜教材中列出的字谜。
(1) 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2) 千字头,木字腰,太阳出来从下照,人人都说味道好。
(3) 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
(4) 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
(5) 这里是两幅画:一个人靠在树旁休息,钟指向了十二点
(6) 一些运动员在运动场接受记者采访。当 记者问及他们的姓氏时,他们笑而不答,各自做了一个
动作,让记者自己猜。
篮球运动员指了 指前面的两棵树;跳高运动员顺手捡起一根木棍,放在一个土堆旁;武术运动员信不
过教练的书,放在剑 的旁边;围棋运动员捡了一颗棋子放在瓷盆上。猜一猜,这几位运动员分别姓什么?
3.小组同学间相互猜字谜。
4.公布答案:(1)日(2)香(3)立(4)曼(5)休(6)林 杜 刘 孟
5.刚才 猜的字谜都是书本上的,1-4是文字谜,5-6是图画谜,第7题是动作谜语。大家肯定也搜
集或编制 了许多字谜,哪一组给大家猜?
二、 有趣的谐音



1.说谐音性歇后语
(1)引言: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形象而俏皮的口头 用语。它浅显易懂,语言幽
默,深受人们的喜爱。
(2) 读歇后语。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小葱拌豆腐──清(青)二白
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3)介绍:歇 后语两部分之间有间歇,说的时候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隐去,
让听的人去猜测, 所以叫歇后语。以上六组是谐音性歇后语,借助同音或音近的联系,产生俏皮风趣的表
达效果。
(4)猜一猜:以下四组都是谐音性歇后语,看哪一小组猜得又对又快?
A 一连三座庙──
B 石头蛋腌咸菜──
C 隔着窗户吹喇叭──
D 关公打喷嚏──
(5)宣布答案:A 妙(庙)妙(庙)妙(庙);B 一言(盐)难尽(进);C 名(鸣)声在外; D
自我吹嘘(须)
(6)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每个小组都搜集了不少谐音性歇后语,哪一组先来出题?
(7)小结:歇后语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好好继承和发扬。
2.谐音笑话
(1) 读一读。
(2) 交流:看了笑话,你有什么感想?
(3) 小结: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否则会成为笑话。
(4) 讲述:前一阶段搜集到的谐音笑话。
三、汉字的起源
1.指名讲述:《仓颉造字》的故事。



2.介绍:“仓颉造字”是一个传说。其实,汉字不可能是由仓颉 一个人创造的,也不可能是在一个
时期创造的。很多人都参与了这项伟大的创造活动。
3.交流:关于汉字的起源,还有许多传说呢。哪一组给大家讲一讲?
4.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默读《“册”“典”“删”的来历》。你还知道其它汉字的来历吗?
5.以小组为单位介绍。
6.认读课后的十个生字。
四、畅谈收获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你有哪些收获呢?
综合性学习:“我爱你,汉字”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综合性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通过社会用字调查,增强学生规范用字的意识,努力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在书法作品的欣赏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4.在活动中,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5.学会14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我爱你,汉字》,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资源
1.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学生多途径搜集到的有关汉字起源、造字形式、因为写 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
发生的笑话、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等资料。
2.搜集的优秀书法作品,寻找身边的小书法家。也可聘请有书法特长的老师、家长作指导。
3.相关网站:
http:
http:
http:
http:
http:
三、活动开展
第一阶段: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一)走进汉字



导语: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 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有人说,汉字堪称中国的第五
大文明。她每一个字都有一段故事。她记载 着我们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历史,她蕴涵着中华民族独特审美
性格的精灵,不是僵硬的无生命符号。汉字 有形象、有色彩、有气味。让我们继续走进汉字,研究汉字,
走进汉字的缤纷世界吧!
(二)制定计划
1.读教材中的活动建议,看看可以研究哪些问题。
(了解汉字的 历史、搜集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社
会用字调查、搜集 书法作品,学会欣赏作品。)
2.设疑。
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你还想查阅哪些方面的资料?
3.学生按共同研究的内容自愿组合 成学习小组、讨论确定研究专题和研究具体目标。小组内明确分工,
组织协调。
了解汉字历史:搜集资料了解汉字的演变,绘成表格,搜集趣事:搜集笑话或趣事。
调查社会 用字:去大街、家庭、校园、同学的作业本等寻找、拍摄,学会分析问题、学习撰写调查报
告。
搜集书法作品:报刊杂志、字帖寻找名家或优秀书法作品,寻找伙伴优秀的书法作品
„„
4.完成小组活动计划的制定。
________________小组活动计划
组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活动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活动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展示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分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学阅读资料。(汉字的演变、甲骨 文的发现、一点值万金、街头错别字、赞汉字、书法作品欣
赏、我爱你,汉字)



6.小组开展研究:
(学习方式:观察了解、请教师长、上网搜索、查阅资料、互相交流、社会调查等等)
第二阶段:活动展示
活动一:汉字历史、趣事知多少
1.猜一猜
中国最早的汉字是什么?
2.说一说
甲骨文是怎样发现的,听我来介绍。
3.看一看
汉字的发展历史,你知道多少?各种字体大约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金文又叫钟鼎文,盛行于西周;
大篆是西周晚期周宣王时的一种 文字,小篆是秦代实行书同文政策时颁行的统一字体;隶书产生于秦
代,盛行于汉代;楷书又名真书、正 书,产生于汉末,盛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唐代,楷书和草书、
行书也一直沿用到今天。)
从这演变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从以上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七 种汉字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汉字
字形的总变化是由繁到简,每一种新字的出现,都改变着前一种 字形难写、难记的特点;同时,汉字不断
趋于定型化、规范化。汉字的发展是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化,从 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
便捷)
4.故事串
①一个汉字记载一段历 史。通过一个个汉字,我们能够看到祖先是怎样生活的,这种生活又是怎样变
化的,甚至能够“看”到, 他们是怎样思想的。(讲解“监”、“国”、“女”等汉字故事)
②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
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一字毁千军、一点值万金„„)
活动二:火眼金睛
1.创意寻找
组织活动:带学生去走上街头,调查招牌、广告等 用字情况;或让学生分析本班同学作文班或作业中
的错别字。
2.实践指南
现在, 你是否愿意把观察到的错别字情况记录下来?你可以采用记录表的形式(如下表),可以拍摄
下来,也可 以采用其他的方式记录。



3.撰写报告
学习调查报告
3.指导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一般可以分三个部分:
(1)调查的时间、地点、调查的目的──发现招牌广告上的错别字,向有关单位提出改进建议。 (2)对调查到的材料作分析,主要是统计和分类,如调查了多少商店,发现了招牌广告上有错别字
的有多少家;这些错别字大致有哪些类型;产生这些错别字的原因有哪些。
(3)提出整改建议。提出防止和减少错别字的建议。
4.小组汇报调查情况。
5.小小建议书
在社会用字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可以给有关部门、当地政府或你的同学写一 封建议书,建议改正错别
字。
活动三:书法作品赏析
1.欣赏教材作品
阅读课本:欣赏课本上提供的优秀书法作品,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
2.拓展书法文化
你知道的书法家有哪些?了解他们有名的碑帖。
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勤礼碑》、柳公权《玄秘塔碑》„„
3.读读背背《赞汉字》, 结合诗中的词语欣赏搜集碑帖和书法作品,如行书流畅,楷书端庄,草书
奔放,篆书隶书,古色古香等。 赏析书法既要对作品宏观的把握,如气势、神采、布白,又要细微的观察,
如用笔、用墨、结构、线条等 等。其次是由线条点画组合的汉字结构,艺术型的意趣和哲理。第三是布白,
包括结字、行气、章法。第 四是神采,就是指书法的精神气质、格调风韵。
4.举办小型书法展览
可以欣赏有书法特长的同学的作品,也可邀请同学或老师、家长现场挥毫。
活动四:诗文诵读
1.激情导读
一个个方块字,就是一幅幅跳跃的画。细细读她,如同一段隽永秀美的小诗;用 心品她,好似一则意
蕴深远的故事;静静赏她,仿佛走进了多彩的历史画卷„„读读诗人刘湛秋的散文《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你一定会为自己面前的这一个个方块字而动情!
2.体验



汉字在作者眼里,一个个“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像一朵朵 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
的眼睛”。作者还觉得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读读这14个生字,张开想象的翅 膀,你从哪些字中感受
到、回味到怎样的风韵?
3.感悟
交流自己静心品读的感受。
4。交流
读完课文我最想
(有感情地读、体会热爱文字的情感,摘抄喜欢的句子,背诵喜欢的句子„„)
5.出手不凡
汉字多奇妙,它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它以无限活力和奇特魅力吸引着你,它以不同的风韵展示它的灵性,你觉得汉字带给你的是怎样的感受?
第三阶段:活动评价、活动续曲
1.你在本次综合性学习中最大的收获或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说一说,写一写。
2.小组完成活动评价表。
“我爱你,汉字”活动评价表
自评能提一些好的主意
与组员愉快地合作
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
同学对你在这次活动中表现的评价
老师对你在综合性学习过程的评价
3.总结本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的成果。
运用自己写的文章,加上搜集的资料、图片,制作小报、班级举办展览、总结本单元学习的成果。
4.学习中继续探究有关汉字的问题。
如识记汉字的方法,防止错别字的办法等。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洛杉矶、混乱、昔日、废墟、爆炸、瓦砾”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运用提问题的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感受父子的亲情,学会爱别人,增强做人的责任感。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同类的颂扬亲情的故事。如学生搜集有困难,教 师可提供《背影》《血泪亲情泣天地》
《无私母爱创造生命奇迹》《7岁女孩拯救母亲的感人故事》等文 章给学生。
教学时间:2017年11月16日
第 一 课 时
↘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明确专题:各自默读本组课文的导语,说说本组专题的内容及学习要求。 < br>2.介绍资料:可以先各小组推荐代表汇报用课余时间搜集到的有关地震及其危害的资料,也可以教
师播放地震的相关影像资料,还可以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并对图片进行解说;然后谈谈自己对地震
的认识与感受。
3.教师导入:是啊,地震是多么地残酷,它使多少人失去了亲人,流离失所。19 89年,当巨大地震
地危
害侵袭美国洛杉机时,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地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十一课
──《地震中地父与子》[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 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①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生字和新词;②用“~ ~~”画出自己深
受感动的句子;③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内互读课文,交流学习收获。
3.全班交流:(1)检查生字、新词的读音,重点记 住“墟、砾、颤”等字形。(2)初步汇报自己
深受感动的句子。
↘ 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①用比较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②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③划出不懂的词语、句子,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
2.全班讨论:(1)用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谈谈读了课文,自己有什么感受。
第 二 课 时
↘ 听写词语,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新词。
2.复习内容: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 品读感悟,深入情境
1.自主读读课文,将自己感动的句子多读几遍,想一想为什么感动;对不懂的词 语、句子根据自己
的提问,试着回答一下。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通过 读感动的句子,说感动的原因,讨论不懂的词语、句子,体会父亲救助儿子过程
中心理变化。估计学生会 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 。”(这个句子说明
父亲关爱孩子,担心孩子会有危险了。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冲”字,这个动作体 现了这位父亲急切的
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够平安。)
(2)当看到教学楼已成为一片废墟时,“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①从这里可以看出父亲见到废墟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痛心,体现了他失去儿子的悲痛心情。
心爱的儿子不在了,父亲那嘶心裂肺的喊叫声。②该怎样读呢?指名读,评议,齐读。) < br>(3)”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
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①从这儿可以看出父亲看到了希望,他相信儿
子会记住他的话,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所以他──坚定地站起身。当父亲坚信儿子在等他时,就
疾步走到那里,可见父亲救儿子的急切心情,他想快些救出儿子。父亲坚信儿子仍然活着,是因为他记得
儿子说的那句话。②那我们该怎样读这段话呢?请大家分小组讨论后练读,个人读,评议,齐读)
( 4)“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
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①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父亲坚信儿子没有死,奋力
拯救儿子,顾不得休息,可见父亲对儿子爱的伟大。②是什么使父亲没完没了地挖呢?是一个信念,
── “儿子在等我”。这是多么伟大的父爱!这是多么坚定的信念。③与其他失去孩子的父母相比,你还
能体 会到什么?有些父母看到废墟后绝望地走了。而这位父亲不理他人的劝阻,只有一个信念──儿子在
等他 。④而且这位父亲见人就问你是不是来帮我的?可见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他坚信儿子仍然活着。⑤
引读 :是呀,这深深的爱,坚定的信念──儿子在等我。而且这位父亲见人就问你是不是来帮我的?可见
父亲 对儿子深深的爱。他坚信儿子仍然活着。⑥引读:是呀,这深深的爱,坚定的信念使这位年轻的父亲
不停 地挖,挖了8小时„„。这伟大的力量正是源于那句最真挚朴实的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
跟你 在一起!”
(5)儿子看到爸爸来救他,自信地告诉爸爸,他曾经对同不说的话:“只要我爸爸活着„
„,他总会和我们在一起。” (①从这儿可以看出儿子对父亲的信任,他坚信父亲会来救他。即使在最危险,最艰险的时刻,儿子的信念都没有动摇。②儿子深深地信任父亲也正是由于那句话──生说③指导读:这句朴实的话终于让父子团圆,此时心中有千言万语,又激动人心的场面往往通过言语来表现,读一读父子间的对话,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惊喜,自信,激动。)
(6)儿子还是个无私的人, 在父亲救他的时候,他让同学们先出去,要父亲先救他人,而这又是那
朴实但又强有力的话语。──(生 说)。(①是呀!父亲与儿子都是了不起的,父亲对儿子的爱让我们感
动,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更让我们 感动。一句平实而强有力的话连接着两颗心,因此,阿曼达被救后,这
对——引读“了不起的父与子,无 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投影:图片、音乐。)
↘ 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速读课文,夸夸这对父与子。



2.质疑:①课文结 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②“不论
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 一起!”课文中为什么反复出现类似的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交流: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 课后拓展,延续“亲情”
1.自由组成小组,在课后排演广播剧,制成录音带,然后大家在一起听一听,评一评。
2.阅读同类的颂扬亲情的故事。
18 慈母情深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深沉的母爱,唤起热爱母亲的情感。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作者梁晓声的资料,阅读有关歌颂母爱的文章。
教学时间:2017年11月18日
↘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 我们刚学了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感受到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父爱迸发
出巨大的力量;在日常生 活中,我们感受到的母爱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这课一定使你感受到母
爱的深沉。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展示资料,交流预习
1.简介作者。学生先介绍各自收集的作者资料,然后教师可作适当的补充。(梁晓声 1949年出生
于哈尔滨一个建筑工人家庭,山东荣城人。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 ,梁晓
声的创作以小说为主,现已创作长篇小说六部。至1994年初已发表六百余万字。其作品大多被 香港、台
湾出版,并译为英、日、法、俄等国文字。他的名字被收入到英、美、澳三国“世界名人录”。 著有短篇
小说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一 个红卫兵
的自白》 、《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 ,及中篇
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奖。现在儿童电影制片厂任职,任儿童电影制片厂艺术 委员会副
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2.开火车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3.交流预习感受:(1)课文主要讲什么?(2)预习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4.质疑: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呢?



↘ 品读课文,感受母爱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在自己感受特 别深刻的地方作简
单的批注。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一)感受最深的地方是哪些?依据学生发言,让学生读中体会,其主要为:
1.“我穿过一 排派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
周围几只灯泡烤着 我的脸。”(反映出妈妈工作的辛劳,劳动环境极差。)
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 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
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段话突出了母亲工 作的劳累,还看出母亲为“我”的到来感到惊讶;通过
省略号还可以体会到“我”为母亲这样的劳动而感 动,为自己冒然要钱而内疚。)
3.“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说明母亲的钱来之不易,是
一点一点劳动得来的。通过“龟裂”一词看出母亲的艰辛。)
4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从中可以
看出母 亲为儿子爱读书而兴奋不已。)
5.“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 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
忙碌„„”(这段话运用排比句将母亲为了整个家的生活而不知疲倦地劳动 ,珍惜一点一滴的劳动时间。)
6.“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 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
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从这两段话中可以 看出“我”当时为母亲辛勤劳作的场面所感
动,为自己不能体贴母亲而内疚。)
(二)画出了哪些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
1.指名读句子,体会从这些描写中知道了什么。
2.小组分角色朗读对话。
3.全班分角色朗读,评议。
↘ 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总结:(1)说说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2)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 拓展:读一读“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纸船──寄母亲》是
冰心早期 时期写的一首诗,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亲爱的母亲的一曲深
情的颂歌 。运用借物抒情的写法,借含泪叠的纸船纸船抒发了作者对母亲、对祖国的那一片深深的诚挚的
思念之情 。)
3.延伸:课外读一读歌颂母亲的文章。
19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糟糕、誊写、出版、慈祥、谨慎”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默读课文,把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大家讨论。
4.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爱。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查阅作者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2017年11月20日
第 一 课 时
↘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说出“糟糕”的反义词和“极”的近义词。
2.导言: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这篇文章 ,题目就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过带
有这样有趣题目的文章吗?你猜猜课文所讲述的到 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
↘ 初步感知,理清层次
1.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将课文分为“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部分。读了课文,你知
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默读课文中遇到的问题。
3.全班交流:(1)朗读课文,重在校正 字音和纠正读破的词。(2).学生当场识记生字词。(3)
课文怎样分成“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 识”两部分。(4)课文主要讲什么?
↘ 品读文章,体会情感
1.出示阅读提示,要求学 生小组合作学习。阅读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1—14自然段,把
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画 出来并读给同学听,想想从巴迪父母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2.学生自由朗读、批划、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
3.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4.点拨引导(根据学生品读的句子自由调整)
(1)语段一:“母亲一念完那首诗„„再次拥抱了我。”
引导: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你能给同学们读一读吗?
[齐读提示:注意母亲这时的表情,“眼睛发亮,兴奋地嚷着”]



导读:你还从母亲的哪些话中体会出母亲对巴迪的爱?
(2)语段二:引导理解母亲本来知道 巴迪的诗写得并不怎样,但她觉得巴迪是个孩子,应该鼓励,
这样巴迪才更有信心。
(3)语段三:“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放回原处。
引导: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其他同学有不同感受吗?
导读:父亲还说了什么?找出来读一读。
导读:父亲这句“糟糕透了”听起来好象对一个七八 岁的巴迪来说很苛刻,但实际上这里包涵着父亲
对儿子的爱,一种深沉的爱。你们还能从课文中哪些地方 体会到父亲对巴迪的爱?
(4)语段四: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诗只有十行, 可我觉得他读了很长的
时间。
↘ 布置作业,体会情感
1.有情感朗读课文。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是否与小巴迪有一样的经历
第 二 课 时
↘ 披文得意,自我感悟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迪的第一首诗引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 那么,你们对这两
种评价有什么看法?
2.文中两种“评价”竟然引起了我们的不同评价。谁 对谁非呢?老师建议大家再认真读一读课文中
关于写母亲评价的句子。想一想,母亲这样评价的用意。
3.对于母亲评价的语句,我们来读一读,加深体会,读出母亲的情感。
4.母亲的评价是一 种鼓励,是一种爱,那么对父亲的评价又该怎样看待呢?真像有些同学所说的那
样“ 残酷无情”吗?父亲为什么这样评价?
5.父亲的评价与母亲的评价有关系。那就是说,父亲的评价也 是事出有因,他不想让巴迪走向极端,
陷入自我陶醉中不能自拔。从根本上讲是出于父亲的一种责任心, 对巴迪严格要求。现在我们分角色读1—
14自然段,感受一下人物的不同心理,好吗?
↘ 联系生活,加深体验
1.文中父亲母亲的两种评价的真正目的,我们清楚了,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一 件招来截然相反评
价的事情吗?
2.现在大家明白了这两种评价的好处,要是问你到底喜欢哪 种评价,你能说出你的真实想法吗?要
求说出自己的观点,并说一说理由。
3.看来大家倾向 于鼓励性的评价,这不奇怪,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心理,这也许是大多数的共性。
可是假如生活只有一种 评价行吗?大家读一读16—17自然段,看一看你又获得了什么新的启示?读完后,
小组交流一下。



4.大家理解得真深刻,找到了巴迪成功的原因—正确理解父母的用意。
↘ 反思文本,内化情感
1.通过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和体会,让老师突然感觉到同学们一下长大了许多,成 熟了不少。大家都
想发表自己的见解,却没有得到机会,现在老师就给每个同学都有一吐为快的机会。结 合自己的生活经历,
以《爱的启示》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可以写对课文的感想,也可以写 自己在生活或学习中遇
到的类似情境的新认识。
2.互相交流所写短文,相互评议。
3.小结:生活中有许多爱的不同表现形式,当我们遇到鼓励式爱的时候,应戒骄戒躁;当我们遇到
严 格要求的爱的时候,我们要正确地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0 学会看病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激发独自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情感。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作家毕淑敏的资料,阅读有关独立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文章。
教学时间:2017年11月22日
↘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旧知。先复习四年级上册《乌塔》一课,感受对乌塔的敬佩之情。
2.谈话导入。在 中国有位著名女作家,她为了锻炼儿子学会看病,竟然在儿子发烧生病时,让他独
自去医院看病。今天, 我们就来读读这位作家写的这个故事。
3.揭示课题。
↘ 交流成果,初步感知
检查交流预习成果。
(1)用卡片认读十二个生字;
(2)读课文中生字所组的词语;
(3)说说自己是怎么预习的,或者说说预习后知道了什么。
↘ 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各自用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 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
么事。
2.交流:(1)说说你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 动的句子。(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可 以是对母亲的敬佩,可以是对文中儿子的赞扬,可以是对自己现实
生活中的某些现象的看法等等。)
↘ 再读课文,体会母爱
1.各自再读课文,说说从文中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中,自己 知道了什么;在自己感受最深的
地方写一两句话。
2.小组合作,交流各自阅读所得。 3.全班讨论。(1)你从母亲的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交流中读有关语句。)
(2 )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交流后就读有关句子。)
↘ 分角色朗读,体会母爱感情变化
1.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2.全班交流。指名几组分角色朗读朗读课文。
3.说说从课文中,你体会到母亲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 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 .总结: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可以是对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敬佩,可以对儿子独立面
对生活 的称赞,可以是每个孩子都有巨大潜能等等。)
2.拓展:(1)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类似的母爱 或父爱吗?(2)你看见过独自面对生活、自觉
磨炼自己意志的孩子吗?或你读过哪些这样的故事?
3.延伸课外:课后,请同学自己参加一次磨炼自己意志活动,说一说或写一写自己的亲身经历。
口语交际·习作六
学习目标
1.围绕“父母的爱”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 做到内容充实,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听
他人说话时,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
2.根据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写出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真情
实感。
3.能感受父母的爱,与同学、父母沟通情感,建立良好的关系。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回忆自己生活中父母对自己关爱的事例。



教学时间:2017年11月23日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 谈话导入,再现情境
1.谈话导入。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 爱的方式却不尽相同,今天我们
就谈谈父母的爱。(板书:父母的爱)
2.再现情境。多媒体出示“口语交际”中的三个生活中的小故事。
↘ 创设情境,展开讨论
1.提出问题:你怎样看待上述故事中爸爸妈妈的做法?
2.小组交流,形成观点。
3.全班交际,模拟交际情境。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让不同观点进行辩论,在观点的碰撞中形成正
确 的观点。
↘ 联系实际,感悟父母之爱
1.联系实际。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事吗?给同学讲讲你和父母之间的故事,在谈谈自己的想法。
2.小组合作,互说互评。
3.全班交流,互为补充、质疑。教师注意交际时的习惯的培养。
↘ 拓展延伸,沟通情感
1.模拟场景。如果我是你的爸爸,你给怎么把这三个故事讲给我听 ,并请我谈谈看法。(师生模拟
交际)如果我是妈妈呢?
2.拓展延伸。今天回去我们将这三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请他们谈谈看法。
↘ 表扬激励,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 创设情境,诱发动机
1.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交流了父母的爱以及对父母爱的看法,知道世上最爱你的人就是你的父
母。可是,在生活 中,有没有你不理解父母或者父母不理解你的时候呢?让我们借这次习作的机会,和他
们交流、沟通一下 吧。
2.创设情境。出示话题:(1)曾经有过不理解父母的时候,但通过一些事情,体会到了父母的 爱;
(2)对父母提出一些建议,比如,请他们改进教育方法,或劝说他们改掉不好的习惯;(3)你想 和父母
说的其他心里话。
3.诱发动机。针对这些话题,你准备选择什么话题来与自己的父母沟通呢?
↘ 自主选择,小组合作
1.自主选择。各自思考选择适合自己的话题,准备写什么内容。



2.汇报话题。请一小组开火车,说说自己选择什么话题,了解话题选择情况 ,鼓励每个话题都有人
选择。
3.小组合作。请前后四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说说自己习作内 容,互相评议一下,看看需要哪些改
进的地方,并推选代表准备全班交流。
↘ 全班交流,师生互动
1.代表交流。每个话题选择一个小组代表交流,要求把内容尽量说具体。 2.师生评议。要点:(1)是否自己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2)是否表达出自己真情实感;(3)是否有具体事例,或事例是否具体;等等。
↘ 明确要求,学生写作
1.明确要求。读 读“习作”提示的最后一段话,说说给我们作了哪些提醒?(写最想对爸爸妈妈说
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 实感;写完后读给爸爸妈妈听,和他们交流意见。)
2.各自习作。
3.修改草稿。各自或者互相修改习作草稿。
4.誊写习作。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 小结习作,提出任务
1.小结习作情况。运用激励机制,总结这次习作情况,并表扬习作优秀、进步的同学。
2. 提出任务。这次习作评讲的重点是:(1)是不是自己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2)是不是表达
了真情 实感。
↘ 欣赏佳作,师生互动
1.欣赏佳作片断,共同评议。(选择3-4位学生习作片 断,进行欣赏,说说值得学习的地方,指出
其中的不足。)
2.赏析两篇学生整篇佳作,共同抓住上面两点评议。
↘ 小组交流,互评互议
1.自读习作,互相指出优点和不足。
2.各自修改,继续完善习作。修改中,提醒如语句、 标点、字等也要修改;订正同学、老师修改中
指出的问题。
↘ 拓展练习,强化运用
1.谈话引入。习作是最主要运用在我们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达到互相交流沟通的目的。 2.布置任务。今天回去将自己的习作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意见。如果你觉得不便当
面交流,也可以将自己的习作给爸爸妈妈看,让他们将自己的意见写在习作后,然后自己再来看。



↘ 展示习作,激发兴趣
1.将自己的习作修改好后,可以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上。
2.可以将自己的习作抄好后,向报刊杂志投稿。
回顾·拓展六
学习目标
1.交流描写课文中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以及这些语句的好处,发现描写人物的方法。
2.熟读并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
3.读懂漫画内容,了解漫画集《父与子》。
课前准备
1.准备自己的习作本或读过的课外书。
2.了解“日积月累”中全诗的内容。
3.准备漫画集《父与子》。
教学时间:2017年11月27日
↘ 交流平台
1.谈话导入。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有不少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
2.读悟范 例。首先出示“交流平台”中的例句,各自读一读,说说这些语句好在哪里,然后全班交
流。
3.迁移练习。各自找一找本册课文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句子,可以包括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语句,体
会好 在什么地方;然后全班交流。
4.拓展练习。在自己的习作或读过的课外书中,找一找描写人物外貌、 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语
句,和同桌交流交流。
↘ 日积月累
1.各自读一读,想一想这些诗句的意思。
2.小组内互相说说这些诗句的意思。
3.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背诗句。可以默读、默背,可以是大声读背,可以是同桌互读互背等。
4.展示。运用各种方式检查积累。如齐背、开火车背、指名背等。
5.拓展。你还能背诵哪些富有哲理的诗句。
↘ 课外书屋



1.看漫画,说说漫画的内容。
2.说漫画,体会父子的形象。重点讨论父子的外貌、性格等。
3.拓展漫画。向大家介绍你 从漫画集《夫与子》读懂的其它漫画,一边说,一边向大家展示漫画内
容。
或者向大家介绍其它你感兴趣的漫画内容。
4.课后延伸。利用课后的时间阅读有关自己感兴趣的漫画。
21 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
责 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时间:2017年11月29日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本114页的插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然后告诉学生,这 就是曾被誉为“万园之
园”的圆明园。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残墙断壁。那么圆明园以前是什么样儿,它又 是怎样被毁灭的呢?今
天我们就来学习21课《圆明园的毁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标出 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课文主要讲了几部分内容?
(两部分:(1)圆明园 以前的辉煌景观;(2)圆明园的毁灭。)
3.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抽读生字词卡片,可采取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比赛读等方式。)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
三、自学课文,小组交流讨论
1.自学生字词,不懂的词语可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2.默读课文,想想当年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3.遇到不懂的问题,在小组讨论后,把你们认为有价值的记录下来。



(1)小组讨论:每人提出自己的问题后,小组进行整理,写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大问题。
(2)出示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并对所有问题进行分类归并,归纳整理出几个大问题。
四、交流自己从课外书中查到的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
一、质疑,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把你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互相交 流一下,通过交流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
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
2.明确本节课主要解决的问题。(投影出示)圆明园以前是如何的辉煌,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
二、讨论、交流、解决难点
1.自读课文,自己思考上面的问题。
2.小组讨论,相互交流。
(四个人为一小组,由小组长进行组织,争取小组成员共同参与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
(1)通过交流体会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
①先从圆明园的布局来理解它的辉煌。
(简单说说圆明园的布局是怎样的,然后画圆明园的平面图,教师作简单解说,重点理解“众星拱月”
一词,通过这个词,体会两点a.小园多;b.当时景色美。)
②通过想象,描述圆明园的美景,以体会它的辉煌景观。
(结合第三自然段,先找出说感受的 一句话,然后对这句话简单理解。老师读这一段,请同学们充分
展开想象,看看在你头脑中的圆明园是什 么样的。老师读时要把学生带入情境。)
③学生交流自己想象到的圆明园的美景。
(用投影 出示一些美丽的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想象美景,然后指导他们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描
述时不必每一 处景点面面俱到,可选择学生熟悉的:如“金碧辉煌的殿堂”“买卖街”“平潮秋月”“狮
子林”等。同 学之间可互相补充。对于“西洋景观”等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学资料谈谈。)
④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把圆明园梦幻般的美读出来。)
⑤结合第二、三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可先 引导学生找出书中评价圆明园的这句话,然后在理解“瑰宝”“精华”的意思后,让学生简单
概括。)
⑥通过了解圆明园的文化,以体会它的辉煌。



结合第四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主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回答:a.东西多;b.物品珍贵;c.年代久远。
⑦此时,当你了解了圆明园的灿烂文化和辉煌景观之后,你对它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可自由发言,结合学生回答板书:爱)
⑧教师点拨: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介绍了圆 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请同学们想一想:课文题目是
“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 过去?
(2)通过交流体会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①出示圆明园被毁灭后的图景,引导学生观察。
(在出示图景之前,教师可用语言进行过渡,感染学生由爱到恨。)
②结合第五自然段,谈谈英法联军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
(在学生简单概括后,放录像,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恨并产生共鸣。看完录像后,说说自己此时的心情。)
(学生畅所欲言,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恨)
③联系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这一自然段。
(引导学生抓住“闯进、凡是、统统、实在、任意”等词语谈理解。)
④烧掉一幅历史名画 只用几秒钟,烧掉一个建筑,比如“平湖秋月”只需几分钟。(放无声录像,
纯粹是大火焚烧圆明园的镜 头)“火烧”半分钟,想象会烧掉什么?大火连烧三天会烧掉什么?
至此,圆明园所拥有的一切,现在 都“没有了”──(在三自然段的景物前前面加“没”、“了”。
一边添加一边让学生跟读。比如,圆明 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
楼阁„„;没有了„„也没有了„„, 没有了„„还没有了„„)
师:还可以换一种说法,比如,金壁辉煌的殿堂──没有了”,玲珑剔透的 亭台楼阁──“也没有了”!”
⑤教师:圆明园,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样一座世 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竟然在几天之内化为一片灰烬。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奇耻大辱,是英法 列强侵略中国。践踏人类文明
的铁的罪证。
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带着无比痛恨之情来读。
(3)理解第一自然段
① 齐读,说说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有多大?
(理解“不可估量”)
②联系全文说说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为什么是不可估量的?(学生联系板书说。)
(4)联系时代背景,进行思想教育。
① 联系当时的背景,谈谈侵略者为什么胆敢如此为非作歹



(补充资料):圆明园是皇帝享用的。当圆明园被烧,咸丰皇帝
无奈,只好带着慈禧等仓皇逃 跑了。在皇帝看来,圆明园被毁是他最大的屈辱。为了这“屈辱”,皇
帝以平民的生命为代价,发动“复 仇”战争,反而却丧失了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惨痛的损失永远
无法弥补!
英法联军 以什么借口烧毁圆明园?人们想当然的认为:帝国主义对外扩张的本性决定了他们的野蛮行
径。其实真正 的原因是“奉行‘磕头外交’”与“国际外交惯例与国际法准则”这两种不同文明所导致的
行为冲突。在 清朝皇帝看来外国使臣在他面前不磕头有失天朝“天下一统”尊严;在英法国家看来,拘禁、
虐杀外交官 违反国际法与人类文明的。本来要烧故宫紫禁城,为了给皇帝点颜色看看,才决定烧毁圆明园。
焚毁圆 明园的前几天,英法联军列队入城,清军士兵夹道跪迎,北京居民观者如市。英法联军两次洗
劫圆明园的 其间、其后,中国平民也成群结队闯进去,带走他们所能找到的一切。军阀混战时期,一些军
阀又进行洗 劫,圆明园最后只剩几块残垣断壁。据说,中国人龚橙──著名诗人龚自珍的儿子是火烧圆明
园的主谋, 因他带的路。
师:当我们的思维视角停留在一个方面的时候,我们的思考就会停止。刚才的体验只是让 我们对照一
下历史。读了上面的词条,现在,再读“圆明园”这三个字的时候,难道你心中仅仅是自豪和 愤怒吗?
② 师过渡:这痛苦的耻辱一直刻在我们心里整整144年了,让
我们“走出圆明 园”(出示文字课件)。我想,无论怎样,我们走不出历史的阴影。如果历史可以改
写,现在,让我们假 设一下历史,回到144年前做一次小小的体验。如果你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一国之
君──“皇帝”; 如果你是辅佐皇帝参与国家管理的大臣(展示课件);如果你是保卫国家领土的士兵;
如果你是普普通通 的生活北京的老百姓──
师:面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行径,你会怎么做?请自己选择一个角色静静 想一想,一会请你实话
实说。(学生讲其中的一个角色的时候,老师紧紧围绕这个角色进行讨论,直到完 了再下一个角色。)
三、总结全文
1.总结;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 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
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拓展延伸
关于要不要重修圆明园,有几种不同的意见,你的意见呢?和同学们讨论讨论,说说你的理由和主张。
五、布置作业
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把想到的写下来。

22 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按照课后提纲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2.懂得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教学重点:读懂 课文内容,通过理解五壮士英勇歼敌、壮烈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课文的中
心思想。
教学难点:学习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2017年12月4日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一)谈话引入
在抗日战争年代,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 八年抗战。八年中,中
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涌现了千千万万民族英雄。今天,我们 要学习的15课《狼牙
山五壮士》,就是发生在河北省保定地区狼牙山的一个真实故事。
(二)板书课题
“狼牙山”在哪里?“壮士”指什么人?
二、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一)默读预习要求,联系课前预习,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二)放录音,听课文,感知课文
1.这五名战士是怎样完成任务的?结果怎样?我们一起听录音。
2.说说五壮士的英雄事迹。
3.课题中哪个字最能体现他们的精神?什么精神?
(三)自学课文
1.投影表示自学要求,指名读。
2.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对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4.结合课后思考练习题,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练习说段意。
5.学生自学课文。
6.分小组学习,讨论重点词语和分段情况,练习说段意。



7.交流学习情况。
8.指名读准生字的字音。
9.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10.画出你认为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读一读。
11.分段,说段意。(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四)指名读课文
1.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哪些段落写得详,哪些段落写得简略。
三、质疑问难
四、作业:朗读课文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一) 复习提问: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哪些段落比较详细?哪些段
落比较简略 ?
(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课文为什么要把五位战士称为“五壮士?
他们有哪些勇敢的表现和壮烈的举动?表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
(三)自读课文,讨论交流
(四)全班交流学习情况
1.五位壮士的勇敢和壮烈表现在他们引敌上山、痛击敌人的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上。
(1)出示课文内容,指名读。
(2)找出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的动作和神态的词句,从他们不同的神态和动作你感到了什么?
(3)同学们带着满腔的仇恨,一起朗读课文。
2.课文的第三段也表现了五壮士的勇敢和壮烈。



(1)讨论回答:他们完成任务后,为什么往三面都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棋盘陀转移?
(2)出示课文内容,指名读。
(3)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3.课文的第四段写五壮士在峰顶歼敌,没有了子弹,他们就用石头砸,更表现了他们的勇敢和壮烈。
(1)默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分层
(2)在峰顶歼敌是从几方面来写的?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五壮士最后英勇跳崖,这是多么悲壮啊!
(1)哪些词语表现了五壮士的英勇悲壮?
(2)讨论回答:说说“屹立“的意思。
五壮士为什么“露出胜利的喜悦”?
为什么说“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总结全文
三、质疑问难
四、作业
朗读课文

23* 难忘的一课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会用“真挚”、“意外”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教学难点



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教学时间:2017年12月6日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引入课文
审题:难忘的一课。设问: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 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么
令人难忘呢?这些问题大家想不想知道啊?请大家赶快打开课 文。
二、范读课文,初识文意
老师范读,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位船员在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上了一节令他终生难忘的语文课。)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
1.按生字表自学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词语。读课后词语。
2.读通课文,思考:①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四、检查掌握情况
1.字音:指名拼读,直读生字,注意纠正。
2.字形:说说易错的字,易错的地方。
如:“葛”注意笔顺,与“蔼”区别。“崇”与“祟”的区别。
3.词义:结合课文理解。
4.读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5.指名读课文,回答刚才的问题。
五、朗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再问: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那么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请你划出来,并读一读。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质疑,做标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
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一)谁来说说“难忘的一课”是怎样的一个故事?(注意说明时间、地点。)
那么这节“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3次)
(二)三次出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划出来。
请同学自己读一读这句话出现的地方?怎样出现的要读出来。
二、读讲第一次出现
1.指名读出这句话出现的地方。
2.问:老师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说明什么?“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自然段),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读讲第二次出现
1.自己朗读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划出这些词语。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4.“我”这时有什么的感受?(感动)
5.进行感情朗读训练。
四、按刚才学法学习第三次出现



1.指名读。
2.思考:“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
3.“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4.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问:“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读训练。
五、朗读全文,总结提高
1.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
(表达了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围绕这个中心,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为了突出中心。)
3.朗读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在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六、总结深化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也将于1999年回归祖国。我想 ,
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24* 最后一分钟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时间:2017年12月8日
教学过程
最后一分钟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三年级学习过《东方之蛛》,对香港有所了解了。谈谈你所了解的香港。
二、交流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
学生从“香港回归之后的繁荣”、“香港回归历程”、“香港被 割让的历史”等,从而加深对香港的
了解。
三、品读课文
1.通读全文,全文写了几节,每节主要写了什么?
2.再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1)抓住作者直抒胸臆的诗句体会情感。如 ,“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是万众欢腾中刹
那的寂静”;“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 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 香港,香港,我们的心灵”;“然后
去奔跑,去拥抱 去迎接„„”。
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把那种激动、自豪的感情与热切之情溢于言表。教师适时的进行点拨。
( 2)联系所收集的资料理解诗句,体会情感。教师播放自鸦片战争以来那一段屈辱的历史。多年的
屈辱终 于挥之而去,“使大海欢腾”的那种场面。让学生理解“使大海欢腾”的意思
四、指导学生朗读 “三分诗,七分读”。结合诗歌内容引导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抑扬顿挫:注意节与节之间以及每一节之
内诗词句间的停顿。
口语交际·习作七
学习目标
1.通过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能力,增长见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2.通过口语交 际,培养学生初步的演讲能力,增进学生对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了解,培育学生的民
族精神与爱国热情, 增强历史责任感。
教学时间:2017年12月12日
习作
一、阅读提示,了解读后感
1.学生自读习作提示,勾画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语句。
2.交流:什么是读后感?
写读后感有什么作用?
小结:读后感的基础是“读”, 只有仔细地阅读,认真地思考,深入地感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了自 己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有感而发写好读后感。



3.点拨:平时阅 读文章或书籍时,在文旁圈点批注,随时记下瞬间的思考与感受,遇到相关的资料
随时积累下来,有助于 写好读后感。
二、赏析范文,学习写法
1.自由阅读范文《愤怒与妥协》,引导学生发现读后感的写法
2.归纳小结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紧扣原文,抓住重点;联系实际,情感真实;叙议结合,以“感”为主。
三、明确要求,开启思路
1.独立选材,尽量做到新颖。
2.学生互相说。
3.学生选好材料,独立写作。
四、自改互评,定稿誊抄
1.写完后自己阅读,修改。
2.学生分作文小组互评互改,根据同学指出的不足进行修改。
3.选择典型作文,示范如何修改。
4.学生再次修改,定稿誊抄。
板书参考:
读熟原文是基础,抓住感觉是关键;
根据文意想开去,结合实际是重点;
表达形式多样化,勿忘真情与实感;
若想写得不一般,感受真实独特点。
口语交际
(课前布置:学生结合自己的习作和搜集的资料,拟定一个简单的提纲。)
一、揭示演讲活动的主题
1.回顾本单元课文,说说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揭示本次演讲活动的主题: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二、读题,了解题意
1.独立审题,勾画要求。



2.交流:说什么?怎么说?
三、指导演讲
1.交流课前拟定的提纲,互相启发,开启思路。
2.完善提纲,分组试讲。
3.各组推荐一人在班内进行交流,学生评议。
四、总结评议
回顾·拓展七
学习目标
1.通过交流平台,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小结,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积累词汇,丰富语言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爱国主义思想的感悟。
教学时间:2017年12月13日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读题,了解要求。
2.讨论:通过阅读课文和搜集资料,你对旧中国所受的屈辱和新中国取得的成就有哪些了解?
独立准备;分组交流。
3.交流:在资料的搜集和运用方面,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引导学生从搜集、处理、运用等方面进行小结,注意点拨:
⑴资料分类的方法:主题分类法─ ─根据每个单元不同的主题对资料进行分类;项目分类法──本单
元“勿忘国耻”可分“列强欺辱”“中 华儿女抗争”等。
⑵学会建立自己的资料目录。
⑶养成定期整理资料的习惯。
⑷从多种渠道获取资料。
二、日积月累
1.自读成语,读准字音,了解这些成语的共同点。
2.同桌对读,分组比赛,熟读成诵。
3.任选一个成语为同学做讲解。



4.勾画出讲解后仍不懂的成语,查词典解决(家庭作业)。
5.拓展:尝试说同类的其他成语。
三、展示台
1.学习本组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畅谈收获,引导归纳出需要展示的项目。
以下活动可结合班队会活动在平时进行:访问老红军、抗日老战士;参观烈士陵园等。
2.根据学生具体的准备情况,课堂上可进行以下活动:
抗战英雄故事会、手抄报评比等。
3.评选活动:
评选各项活动的能手;评出最有创意的活动小组;评出最佳作品,如手抄报。
25 七律·长征
学习目标
1.认识“礴”等3个生字。会写“丸”等3个字。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诗句意思,能联系重点词语体会诗歌的感情。
3.初步理解诗歌具有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
课前准备
1.课前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有关红军长征和毛泽东主席的相关资料。
2.准备有关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巧渡泸定桥的录像。
3.准备“长征组歌”中的歌曲《七律·长征》。
教学时间:2017年12月18日
第一课时
↘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出发,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千余里。
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逶迤: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乌蒙: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
走泥丸:《汉书?蒯通转》,“阪上走丸”,从斜坡滚下泥丸,形容跳动之快。



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一九三五年九月红军长征经此。
↘诵读品悟,领略诗境
1.听一听《长征组歌》中的段落,谈一谈你所了解的长征。
2.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初步渗透与本诗歌相关的知识
指导朗读:从节奏、重音、韵脚、感情几方面考虑
红军 不怕 远征难,
万水 千山 只 等闲。
五岭 逶迤 腾 细浪,
乌蒙 磅礴 走 泥丸。
金沙 水拍 云崖 暖,
大渡 桥横 铁索 寒。
更喜 岷山 千里 雪,
三军 过后 尽 开颜。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播放长征歌曲,以唱配诵,以唱带诵
↘讨论
在现在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学习和发扬长征精神,磨炼意志, 培养乐观向上的情感态度。
26 开国大典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发解文章的记叙顺序,学习文中的排比句。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引导学生背诵6-8自然段。
课前准备
看有关开国大典的录像片。
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历史状况。



教学时间:2017年12月20日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开国大典”。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推 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
争。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 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
介石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 典”的盛况。从此,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中
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自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
要求:
1.通读课文2-3遍,利用字典自己学会字词。
生字:檐、江、擎、泽、钮、瞻。
新词:典礼、协商、汇集、擎着、诞生、瞻仰、迎风招展、排山倒海、徐徐上升。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自主提出课文中不懂的问题,能自己找到答案的先努力自行解决。
↘交流
1.读课文第一句话,解释课题意思。
2.理清文章思路。
(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部分)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自由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成员多,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而来; 来得早:早上六点钟就入场;人数多:成了
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次序好:按照预定的地 点排列。)



3.指导朗读。注意体会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2.书写生字及词语。
3.练习读熟全文。
第二课时
↘精读第二部分
1.请学生默读,自主理清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 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
(宣读公告)
练习用自己的话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体会开国大典盛况。
2.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朗读。
重点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 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
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毛主席的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
立 了!”用“庄严”和“雄伟”形容这声音不是一般的声音,它是非常庄重、严肃、雄壮、伟大的,这一
宣 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这声音“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说明这一宣告已传遍中华大地。“长
城内外”、“大江南北”指全国各地。“长城”、“大江”代表中国,再用“内外”、“南北”这样相对
的词语,既表达了全国各地的意思,又使语言非常生动、整齐、有力。“全国人民一齐欢跃起来”,“欢
跃”,欢腾跳跃。毛主席的宣布,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欢快、无比激动、无比自豪,它
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联系下文,课文对天安门广场庆典的描述,正是“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
起来”的写照和缩影。)
3.指导朗读课文,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激动、兴奋、喜悦)
4.练习用“人民群众为„„而激动”而说话。
重点练习朗读: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感受自豪,扬眉吐气)
5.找出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的语句,初步了解课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
排比:四个“传到”。体会排比句的气势,练习朗读排比句。
(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 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
义。)
4.试练习背诵6~8节。



↘阅读第三段
1.自由朗读描写阅兵式的语句。
2.画出写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
3.小组合作,讨论试写排比句:
全场30万人,为____________而_____ _______;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而 ____________。
↘阅读第四部分
1.默读,划出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
2.朗读第14小节,读出欢庆的气氛。
3.读结尾两句,领会句子的意思。
重点:“两股红流”指什么?这样比喻写出了什么?“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练习读好这两句话,读出句子包含的意思。
↘总结全文
1.连起来说说课文记叙了4个怎样的场面。
2.作者为什么反反复复写广场的“红旗”、“ 红灯”,群众的“掌声”、“欢呼声”?反映了什么
思想感情?
讨论内容:了解中华人民共和 国开国大典的情况,知道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使学生了解新中国的成立
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 和生命换来的,从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继承革命传统,激发热爱社
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初步学习表达的方法:作者是怎样把这么盛大的庆典活动描述清楚的?(a.选择最能表现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的场面。b.选择最能体现中国人民欢欣鼓舞的激动而热烈的场面。c.按大会的进程逐项描述。)
↘作业
1.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背诵、抄写课文第7自然段。
2.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
27* 青山处处埋忠骨
教学目标
①认识“拟、勋”等8个生字。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毛泽东在爱子毛岸英牺牲后的一段 情感波澜,从中领略他那伟大的慈父形
象。
③初步领悟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课前准备
①课前发动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有关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
②搜集了解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而牺牲的6位烈士的资料。
教学时间:2017年12月22日
教学过程
↘出示资料,导入新课
①师生一起阅读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
②导入:我们怎么能忘记抗美援朝中 为了保家卫国浴血奋战而牺牲了的几十万中华儿女?这些中华儿
女中有普通劳动人民的子女,也有毛泽东 同志深爱的长子--毛岸英。
↘自主阅读,读通全文
①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拼音,遇到生词查查字典、词典。
②反馈自学情况。
读字词:拟定、殉职、奔赴、踌躇、黯然、功勋
读诗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③在四人小组内分段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
④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个性阅读,自主感知
①默读课文,把自己深受感动的部分划下来多读几遍,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在文中做批注。
②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感知毛主席内心的情感波澜。
a.毛主席在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
(1)从收到这封电报 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一支地吸着烟。桌上的饭菜已经
热了几遍,还是原封不动地 放在那里。
(2)“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体 会要点:岸英从小就颠沛流离,在父亲身边并没有多少时间,慈父毛泽东深爱他的儿子。此时毛
泽东已是 近60岁的老人了,老来痛失爱子,使他悲痛欲绝。)
b.当“彭老总请求将遗体运回国”、“金日成 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时,毛主席是什么心情?从哪
里看出的?
(1)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2)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 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
见儿子的遗容吗?
(体会要点:作为一国的领袖、国家的主席,毛主席 把牺牲的儿子埋在国内是无可厚非的。但他强忍
悲痛,一切从大局出发,理智地处理了自己的情感。)
c.当毛主席要在电报记录稿上签字时,毛主席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
(1)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
(2)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
(体会要点 :毛岸英是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而牺牲的6位烈士中的一位,毛主席在做最后
的决定时心底又 流露出对亲人的无比眷恋。)
d..当毛主席在记录稿上签字时,他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 < br>(1)第二天早上,毛主席已经出去了,放在枕头上的电文稿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2)电文稿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体会要点:“青山处处埋 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铮铮的言语下,是毛主席那宽阔的胸怀的和
那深深的慈父之情。)
↘感情朗读,深化感悟
师:毛主席把一生奉献给了新中国,奉献给了中国的劳苦大众。此前, 他的五位亲人为了中国的革命
已经相继献出了生命。此时,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又失去了他挚爱的长子, 这是多么剜心的疼痛啊!他不
说一句话、不吃一口饭,他黯然神伤,他泪水涟涟。但他却毅然决然地把儿 子的尸骨留在了远在千里的异
国他乡,他的爱似山般的厚重,他的情如海般的深邃!他的革命胸怀如海似 山!
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一次去体会毛主席他那凡人情感中的伟人风范吧!
↘布置作业,领悟写法
找出本文中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侧面描 写,并将其中自己喜欢的语句
摘抄下来。
28* 毛主席在花山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
2.知道本文写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了解到毛主席平易近人和真切关怀人民的美好品质。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课前准备
搜集毛主席的生活小故事。
关于“花山”的背景资料。



教学时间:2017年12月26日
教学过程
↘自由读课文,认清生字生词,自主提出不懂的问题
比如:
(1)毛主席为什么要请群众回来碾米?还给群众沏茶喝?
(2)毛主席说服警卫员的那段话怎么理解?
(3)怎样理解课文结尾的那一句话?
(4)这篇课文表现了毛主席怎样的优良作风?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板书:请群众回来碾米,给群众沏茶喝,帮母女俩推碾子。)
↘再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受比较深刻的句子
(建议:画出毛主席对警卫员说的一段话和课文结 尾的那一句话,留待再读时深入理解;其余语句可
引导学生自己去体会理解。)
↘进一步自学课文,并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挑选课文中的某一部分来练习朗读,解决问题
↘在四人小组中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全班交流
(从毛主席让警卫员请群众回来碾 米和给群众沏茶、替母女俩推碾子这三件事上可以看出来,他不愿
为自己一个人的工作而耽误全村群众吃 饭,还给群众沏茶喝,帮他们推碾子,充分表现出毛主席关心群众,
把自己视为群众中的普通一员的好作 风。)
(从毛主席教育警卫员的那一段中也可以看出来。这段话讲了三层意思:一是革命需要老百姓的 支持,
二是革命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三是教育警卫员不要把他摆在特殊位置上,这也说明毛主席充 分认识
到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他更愿意和群众打成一片。)
(理解最后一句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说老人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
↘课外延伸
让学生拿出自己搜集的小故事,讲给大家听,可也谈谈自己的感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写一篇读后感。



口语交际·习作八
学习目标
①交流自己爱看的有关毛泽东或其他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影视作品或故事。交流时 做到内容充实、
表达流利。
②从本组课文中学习一些写作方法,从“描写一个场景”、“写一 个性格突出的人”、“写一篇文章
或影视作品的梗概”中任选一个角度进行写作。
课前准备
课前观看或阅读有关毛泽东或其他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影视作品或故事。
教学时间:2017年12月27日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谈话导入
①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在课内外阅读了不少有关毛泽东主席的故事,了解了这个伟人平凡而又不平凡
的事迹 ,感受了他那普通又不普通的情怀。你还看过哪些毛主席或其他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电影、电视
呢?
②学生汇报已看过的影视作品。
↘分组交流
在你们看过的这些影视作品中,哪一部 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让我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没看过影
视作品的话,可以讲述自己听过或读过的相 关故事。可参考交流提示进行交流。
提示:
讲清影视作品的名称,主要讲了谁的什么事。
讲述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情节,还可以谈谈自己的感想。
认真听别人的讲述,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询问。
↘全班交流
推荐同学在全班交流。
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给讲述的同学评选出“内容充实奖”、“感受真实奖”、“表达流利奖”等等。
↘拓展交流
①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此时此刻,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②其实,在当 今社会也有许多令人感动的英雄事迹。如果你是一个摄影记者,你会拍摄我们周围的哪
些英
雄人物的哪些事情呢?



第二、三课时 习作
↘提炼写作方法
回忆本单元课文中的一些写作方法:
《开国大典》:开国大典的过程和场景写得很清楚。
《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 中人物描写的方法: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刻画
人物性格。
↘运用写作方法
a.可以运用《开国大典》中描写场面的方法,选取一个场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
①师生共同回忆记忆深刻的场景,要紧密结合学校生活或者社会生活。
②要将场面描写得真实、具体、清楚。
b.可以借鉴人物描写的方法,写一个性格突出的人。
①说说你要写谁的什么性格。他有哪些最能表现他性格的事例。
②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等,将人物的性格写生动。
c.把你在课堂上介绍的一部影视作品或者一本书,用写梗概的方法用文字介绍给大家。
①把 你在口语交际课上讲到的或听到的一部影视作品或一本书的主要内容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请同
学提出意 见。
②根据同学意见进行修改。
↘进行写作练习
从以上提供的三个角度任选一个进行写作。
回顾·拓展八
学习目标
①交 流自己眼中的毛泽东。结合自己的习作,交流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收获和运用。交流本学期的
语文学习 感受。
②朗读背诵毛主席诗词。
③阅读成语故事,感受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宽阔胸怀。
教学时间:2017年12月28日
课前准备
①课前阅读有关毛泽东的相关资料。



②准备好本单元的习作练习。
↘交流《我眼中的毛泽东》
①谈话导入
a.通过我们在课内课外阅读的有关毛泽东 主席的资料,我们开一次演讲会,题目就是“我眼中的毛
泽东”。
b.提出演讲要求。
演讲时语言要通顺,材料要翔实。
②小组交流
在四人小组内先演讲,评出本组的演讲代表。
③全班交流
在全班的交流演讲中,评出演讲优胜者。
↘交流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收获和运用
在小组内读出自己习作中的场面描写或者人物描写,请同学帮你评一评你描写得怎样。
↘本学期语文学习的感受
说说在这学期的语文学习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试着填写下面的内容。
我最喜欢的课文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我从中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 _。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我从他的身上_____ ________________。
我印象最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有很多的收获: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朗读背诵毛主席诗词
①朗读《卜算子.咏梅》, 要读得准确、有韵味。
②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展示读,配乐读。
③交流毛主席的其它诗词。
↘阅读成语故事
①阅读成语故事,说说你对祁黄羊的印象。
②谈谈你对“大公无私”的理解。

假如我是一匹马-二年级班务工作计划


贵州警官学院-校内兼职


重阳节的图片-爱的教育读后感600字


物流管理专业就业方向-我的学习计划


武汉理工大学分数线-爱情微小说


推销话术-四年级学生评语


中餐特色-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时评怎么写-成人小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