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巡山小妖精
911次浏览
2020年08月04日 05:3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托福阅读算分-延期审理申请书


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第 一 单 元

一、词语
招牌 担忧 急切 惧怕 环境 知趣 光顾 恐怕 充足 理由
屋檐 其实 支撑 鼓励 环绕 娱乐 感叹 周游 思考
品味 片段 忽略 意义 方式 窃读 炒菜 锅勺 饥饿 踮起
皱眉 一碗 酸痛 某种 书柜 伴侣 盒子 零件 背诵 一趟
经历 选择 欣赏 续编

倾盆大雨 毫不犹豫 饥肠辘辘 滚瓜烂熟 流光溢彩 不求甚解
津津有味 天长日久 如醉如痴 浮想联翩 囫囵吞枣 悲欢离合
牵肠挂肚 如饥似渴 不言而喻 千篇一律 别出心裁 与众不同
大显身手 心安理得 念念不忘 呕心沥血
造句:津津有味 囫囵吞枣 如饥似渴 别出心裁 呕心沥血

二、默写内容
1、《走遍天下书为侣》中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书的方法(第七自然段)。
2、日积月累中的读书名言。
补充
(1)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2)书是营养面包。-----鲁迅
(3)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4)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三、课文理解
《窃读记》 林海音


1、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这句话将“我”比作一匹饿狼,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2、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窃读的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
3、我有时还要装着 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 !再大些!”
这句话通过神态和心理不一致地对比描写,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的程度。
4、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
放回书架。 作者用“咽了一口唾沫”这样一个动作,写出了她在两个多钟头的饱读之后有一种满
足感、充实感。 这种窃读犹如一次精神的盛宴,收获了知识与智慧。
5、 “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吃饭长大”指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
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
健康成长的人。
《走遍天下书为侣》
1、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这是一个比 喻句,作者将书喻为朋友和家,充分表达出了对书的喜爱,生动而又巧
妙地说明了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 百读不厌。
2、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想去就去的故地。
表达出了作者对书浓郁的情感,对一本书喜爱到百读不厌的程度。
3、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
本书.
作者指的是每个人都有个性化的读书方式、方法,收获也是独特的。以自己的方式
阅读,对书有 独到的见解,才能使书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

第 二 单 元
一、词语
洛阳 榆树 河畔 帐篷 一缕 幽芳 忧愁 漂泊 唯独 顿时 慈祥 稀罕 离别 大抵 精神
品格 灵魂 埋葬 腮边 鱼鳃 甚至 丝绸 呜咽 骨气 民族气节 磨难 欺凌 境遇 毕竟


所谓 梳理
衰老 珍藏 手绢 华侨

能书善画 风欺雪压 顶天立地 低头折节 颇负盛名
香飘十里 守望相助 愁眉苦脸 泪眼蒙眬 不甚在意

二、默写内容
1、《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2、《梅花魂》中外祖父赞美梅花秉性的段落(第13自然段)。
3、日积月累思乡诗句。
补充: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唐代 王维《山中送别》
(3)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宋代 秦观《浣溪沙》)

三、课文理解
1、《古诗词三首》诗词的意思要会说,诗词下方的注释要记住。
2、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香气的浓郁。
3、“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这个“浸”字,说明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
4、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这是母亲内心的感受, 因为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是和母亲朝夕相处的,有着深厚的感
情,她是用心体味两地桂花,所以才会有这样 的感受。

第 三 单 元
一、词语
目前 上腭 哺乳 退化 垂直 经验 判断 胎生 特征 寿命 珍
贵 急促 报警 盗窃 犯罪 嫌疑 金属 银行 图纸 即使 规定
窗帘 保持 噪音 废水 集中 处理 对付 研制 奇迹 齿


鲸 肥猪 过滤 肚子 心肺 高矮 夹丝 博物馆 粘在一起 安然无
恙 藕断丝连 古往今来 庞然大物 恍然大悟 气象万千
造句:安然无恙 藕断丝连 恍然大悟

二、带“然”的词语
庞然大物 恍然大悟 安然无恙 索然无味 怡然自得

三、背诵内容
日积月累的《四时之风》

四、课文理解
1、重点文章《鲸》和《新型玻璃》中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要能找出,并能判 断用了
哪种说明方法。(主要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

2、《鲸》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其中鲸的生
活习性主要从进 食、呼吸、睡觉、生长四方面介绍的。

3、《松鼠》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 性都较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
小品)。作者是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布封,他的著作是《自然 史》。
《蟋蟀的住宅》作者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他的著作是《昆虫记》。

4、
新型玻璃名称
夹丝网防盗玻璃
夹丝玻璃
变色玻璃
吸热玻璃
吃音玻璃

特点
自动报警
作用
防盗
坚硬、打碎后仍然粘在一起 安全、可靠
反射阳光,改变颜色
阻挡阳光和冷空气
消除噪音
调节室内光线
使房间冬暖夏凉
使房间减少噪音



第 四 单 元
一、词语
附近 捕捞 鱼饵 辉映 剧烈 上钩 操纵 摆脱 鱼鳃 争辩 皎洁 乞求 嘴唇 沮丧 旅

诱惑 告诫 溅起 实践 严格 永久 启示 品尝 茅亭 收获 吩咐 榨油 便宜 可贵 石榴
爱慕 分辨 体面
银光闪闪 小心翼翼 不容争辩 依依不舍 星罗棋布 大喜过望 心灵手
巧 源源不断 络绎不绝 受用不尽 轻松自在 不动声色
造句:小心翼翼 不容争辩 依依不舍 络绎不绝

二、默写内容
1、15课《落花生》的第十自然段
2、拓展四的日积月累(座右铭)

三、课文理解
1、《钓鱼的启示》告诉我们的道理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 起来却很
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
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2、《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告诉我们的道理是“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3、《落花生 》给我们的启示是“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
的人。”
4、《珍珠鸟》告诉我们“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钓鱼的启示》 < br>1.“我”不愿意把鲈鱼放回湖里是因为“我”钓了很长时间才钓到的,而且鲈鱼很大
很漂亮。而 父亲坚持要“我”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父亲想让“我”从小就受到严格的教
育,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 气和力量。

2.“我”心情的变化过程是:得意——急切——乞求——依依不舍



3.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我 小心翼翼地
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也许是鱼想摆脱我的鱼钩,不停地甩动着鱼尾并跳跃着,湖
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不少水花。
从“大家伙、小心翼翼、摆脱、跳跃、溅起”这些词 语可以表现出“我”钓这条大鱼的
不容易,为下文的不舍得放做好了铺垫。

4、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得意、欣赏”这两个词表现出“我”和爸爸对这条鲈鱼的喜爱。

5、父亲盯着鲈 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从“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 儿”可以体会到两层意思:第一,父亲也很喜爱这条漂亮
的大鲈鱼;第二,父亲也在经历道德的考验,在 决定放还是不放。
“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这句话让我们体会到父亲的坚决,“得”——必 须、
一定,不容争辩、没有商量的余地。

6.“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这句话表现出当“我”听到父亲让“我”把鱼放回时的不解与焦急。

7.“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表现出“我”的难过及对父亲的不理解。

8.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
这处环境描写突出了父亲在道德抉择面前的坚决态度。

9.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 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
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
“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表现出父亲的态度坚决,不允许争辩和商量。“依依
不舍”表现出了“我 ”的舍不得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10.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 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诱惑人的“鱼”指吸引人的,让人心动的事或物,如 金钱、地位、名利……甚至是那些
暂时能带来一点方便的事。学校里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没人知道; 买东西时,售货
员多找了钱,去归还,还是将错就错?过马路时,红灯亮了,但周围没有交警,冲过去,
还是等?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在我们的生活中的确会经常碰到。

11.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道德认识、道德抉择只是简单的应该还是不应该的问题,但实践起来就需放弃
个人利益,这就难了。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假如你发现 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
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父亲的教导让我一生受用不尽——通往广场 的路不止一
条!”
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不向困难屈服,不把自己堵死在一条路上。人就 是在不断探
索中逐步接近目标,走向成功的。

《落花生》
1、本文作者 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许地山,笔名落华生。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种花生、
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四件事 情。

2、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 ,
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
上,等 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这里父亲把花生和桃子、 石榴、苹果进行对比,表现了花生即使成熟了,也无
声无息,不急于表露的可贵品格。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花生的外表不美,但内在很美,我们要像花生一样做一个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人。

3、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外表好看,却没有实际用处的人。

《珍珠鸟》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无论是人与鸟,还是人与人之间,都需要真诚的信赖。信赖,是创造美好境界的基础。


第五单元
一、默写内容
1、谐音歇后语
2、《赞汉字》

二、读一读,记一记。(1-3必背)
1、从甲骨文到现在的楷体,字体的演变经 历了五个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主要
指小篆)、隶书和楷书。

2、人们把刻 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王懿荣第一个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人,
后来,人们找到了龙骨出土的 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从此,我国文化领域又多了一
门新学科——“甲骨文学”

3、中华汉字,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连缀成句,顿挫抑扬。书法字体,各
具特长。篆书隶 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狂草奔放,凤舞龙翔。对联形式,
汉字独创。左右工整,能简能详 。既便言志,又供观赏。

4、它们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 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
睛。这时我真不忍将它们框在方格里,真想叫它们离开格子去舒展,去不受拘束地享 受
自己的欢乐。

5、真的,它们可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你 看吧,每个字都有不
同的风韵。“太阳”这个词,使你感触到热和力,而“月亮”却又闪着清丽的光辉。


“轻”字使人有飘浮感,“重”字一望而沉坠。“笑”字令人欢快,“哭”字一看就像< br>流泪。“冷霜”好像散发出一种寒气,“幽深”两个字一出现,你似乎进入森林或宁静
的院落。当 你落笔写下“人”这个字,不禁肃然起敬,并为“天”和“地”的创造赞叹
不已。

6、这是一些多么可爱的小精灵呵!而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能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
化,或挺拔如峰, 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滑如脂。它们自身就有一种智慧的力
量,一个想象的天地,任你尽情飞翔 与驰骋。在人类古老的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
中华民族拥有这么丰富的书法瑰宝?
7、像徜徉在夏天夜晚的星空下,为那壮丽的景色而迷醉,我真的是无限钟情我赖以思
维和交往的中 国汉字,并震惊于它的再生活力和奇特魅力。我想,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
这种文字将越来越被世人所珍 惜和喜爱。

第六单元
一、词语
地震 混乱 安顿 昔日 废墟 坚定 挖掘 绝望 爆炸 叹息 悲痛 颤抖 拥抱 糟糕 确实
自豪 誊写 荣誉 敬仰奇妙 出版 戏剧 严厉 灵感 创作 源泉 警告 提醒 歧途 谨慎
把握 极端 断言 曼妙疾步 瓦砾 砸着 启迪 搂住 位置 公司 奇妙 慈祥 洛杉矶
欢声笑语 破烂不堪 满怀信心一如既往 失魂落魄 震耳欲聋 大吃一惊 喋喋不休
雪上加霜 来日方长 忐忑不安聊胜于无

二、词语理解
昔日:指往日,从前。 一如既往:跟过去一样。
失魂落魄:形容极度惊慌,行动失常的样子。 毫无疑义:一点不怀疑。
震耳欲聋:耳朵都震得快要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喋喋不休:说话没完没了。
得意扬扬:称心如意,感到非常满意的样子。 忐忑不安:心神不定,心中不
安。
雪上加霜:比喻由于另外的原因使祸事加深。
按图索骥: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求好马。本文是说照样子做。



三、默写内容
1、《“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17自然段。

2、日积月累的名言警句
(1)关于诚信的:兄弟敦和睦,朋友笃信诚。
意思是:兄弟之间要崇尚和睦,朋友之间要注重诚信。
(2)关于孝敬的:孝在于质实,而不在于饰貌。
意思是:孝敬父母在于内心充满敬意与爱心,而不只在于礼节上做得十分周全。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意思是要爱自己的父母,必须爱天下所有的父母 ,不敢对于他人的父母有一点厌恶。
要敬自己的父母,必须敬天下所有的父母,不敢对于他人的父母有一 毫的怠慢。
(3)关于立志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意思是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补充:一个作家,应该 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
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 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
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 结,提高。”

四、课文理解
《地震中的父与子》
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
“冲”字体现了父亲急切的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够平安。

2、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从“眼前一片漆黑”可以感受到父亲的悲伤、绝望。

3、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这样描写时间,可以突出挖的时间长,过程艰难,更能体现父亲为救儿子所克服的巨大
困难。


4、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外貌描写既真实再现了当时父亲的样子,又体现了父亲执著的信念和救儿子时所克服的
巨大困难。

5、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说父亲了不起,是因为 他为了儿子决不放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他是一个坚忍不
拔、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说儿子了不 起,是因为他在只有恐惧和危险的情况下,
却能告诉同学们要勇敢坚持,当得到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 同学们。

6、“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文中3次反复出现类似的 话,因为它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
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 因。反复出现,多次呼应,通过父亲的
责任感充分表现了崇高的父爱,通过儿子对父亲诺言的深信不疑说 明了对父亲多么信
赖。

7、父亲在救助儿子是的心理变化是怎样的?
悲伤、绝望——坚决、决不放弃——喜悦、幸福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1、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
体现时间漫长,突出巴迪的迫不及待。

2、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作者的幸运表现在,一是“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的鼓励和肯定给我力量;二是“我”
还有一个严厉 的父亲,他的警告和教育使我不走向歧途。

3、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
“两股风”指的是母亲的表扬鼓励和父亲的警告教育。

4、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每一个人都需要来 自慈祥的母亲的鼓励、赞扬和严厉的父亲的警告、教育,这样在成长
过程中,才不会产生自傲和自卑,在 爱的鼓舞下,健康成长,不断前进。

5、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 ”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
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这一句话写出了“我”对母 亲的赞扬声和父亲的批评声,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那就是父母共同的出发点,一个“爱”字。正因为“我 ”明白了父母的爱心,所以在成
长的过程中才不会产生自傲和自悲。平常有父母时常的提醒,在爱的鼓舞 下,不断前进。


第七单元

一、词语
估量 损失 殿堂 宏伟 侵入 销毁 瑰宝 灰烬 进犯 转移 掩护 任务 崎岖 尸体 坠
落 雹子 仇恨 眺望 豪迈 杭州 宋代 统统 寺庙 怒吼 圆明园
蓬莱瑶台 皇家园林 举世闻名众星拱月 玲珑剔透 亭台楼阁 诗情画意 天南海北
奇珍异宝 满腔怒火 斩钉截铁 悬崖绝壁全神贯注 横七竖八 热血沸腾
居高临下 粉身碎骨 昂首挺胸 坚强不屈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二、默写内容
1、《圆明园的毁灭》第3、4自然段。
2、《狼牙山五壮士》跳崖部分。(6至9自然段)
3、日积月累(描写英雄的成语)

三、课文理解
《圆明园的毁灭》
1、“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圆明园内收藏的文物历史久远、品种多。

2、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写出了圆明园的毁灭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的损失巨大,无法计算。

3、他们把院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
运不走的,就任意 破坏、毁掉。
写出了侵略者的疯狂、野蛮以及贪婪。

4、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这是为了让读者更深刻地体会到这座园林艺术的举世无双,以便引起读者的
共鸣,从而让读者记住这段屈 辱的历史,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热爱祖
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

《狼牙山五壮士》
1、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概括为: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 路——顶峰
歼敌——跳下悬崖。其中,接受任务、引上绝路是略写,痛击敌人、顶峰歼敌、跳下悬
崖是详写。

2、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 !”带头
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这两句话表现了五壮士为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不畏牺牲的
精神。

3、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
砸去。山坡上传 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常密集, 非常迅猛,非常有力。这两句
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4、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充分赞扬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5、课文中两次讲到完成掩护任务,哪一次是作为重点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第二次作为重点写,因为五壮士虽然第一次完成了任务,但他们如果当时就去追赶部队,
敌人有可能 尾随而来,使群众和主力部队重新陷入危险境地。为了更好地保证群众和连
队主力的安全,他们决心把敌 人引上绝路,并做好了与敌人决一死战的准备。

第八单元
一、词语
远征 典礼 委员 协商 外宾 汇集 按照 预定 排列 波浪 爆发 诞生 奋斗 庄严 宣告
欢呼 电钮 肃立 瞻仰 肃静飘拂 选举 骑兵 高潮 次序 光明 磅礴 逶迤 共产党 万
水千山 四面八方 排山倒海 夜以继日 端端正正

二、 背诵内容
1、《七律·长征》

2、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 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
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 全中国人民的心一
齐欢跃起来。

3、日积月累《卜算子 咏梅》

三、课文理解
《七律·长征》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不怕长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只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只等闲:只当作平平常常的事。等闲:平平常常。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连绵不断,可在红军眼里不 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
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是小泥球在脚下滚过。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腾细浪:翻腾的细小浪花。
磅礴:气势雄伟,山势高大险峻。 走泥丸:小泥球在脚下滚过。



3、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江湍急的流水拍击 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暗示红军巧渡金沙
江后的欢快心情);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 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
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4、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全都喜笑颜开。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5、《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概述了二万五千里 长征的艰难历程,赞扬了中国工
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开国大典》
1、文章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

2、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直奔”反映了人们参加开国大典的急迫、喜悦之情。

3、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一齐”说明了人民群众的心是一致的,对国家领袖都充满了崇敬与爱戴之情。

4、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
和激动。
用夸张的写法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无比信赖和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5、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光明充满了整个 北京城”,不仅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成立,使北京城、使全中国永远 摆脱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



6、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事情发展 ),先讲了开国大典前广场的情况,然后讲
开国大典时的盛况,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

7、课文梗概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 首都天安门广场举行典
礼。下午三点整,典礼开始,首先奏国歌,接着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央人
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然后,升国旗。升旗以后,毛泽东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宣读 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受检阅的有海军、步兵、炮兵、战车、骑兵,还有人民空
军的飞机。阅兵式之后 ,开始了群众游行。直到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天安
门广场。

四、读后感的写作方法
第一部分:概括读后感受。
第二部分:简单介绍文章内容。
第三部分:具体议论,包括谈文章读后的感受和联系自身、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
第四部分:再次总结感受。
其中第三部份是重点内容,要用较多的文字来叙述,第二部分应作 为略写内容简单介绍,
记住,读后感重点在谈感受,而不是介绍文章内容。

句子
1、会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

2、能够仿照例子改写句子: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或者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把陈述
句改成感叹句;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能对“把”字句、“被”字 句灵活转换。能
够缩写句子,能够扩写句子。

3、缩写句子学生有一定的难度,特 别有些句子,在确定主语上学生会出现错误。陈述
句和反问句互改的方法教师可以板书,再进行训练。扩 写句子和选择关联词相对来说容
易一些。



4、能够改病句:改病句 首先要确定句子的毛病,这个学期重点训练修改用词不当、词
语顺序颠倒、词语重复及缺少主语或宾语的 句子。

阅读
1、通过阅读,既要理解内容,体会情感,还要领会作者表情达意和 写作的方法。本册
重点是教会学生领会两点:一是学习基本的说明方法,一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
阅读方法(可以通过上下文来体会,可以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体会,还可以通过相似
文章的阅 读来体会,等等)。可用圈点、勾画、批注等方法,读、思、记课文中需重点
领悟的部分。

2、结合单元训练提示,我们知道抓重点句来学习课文,研读重点段来学习课文,学会
用摘录法 和概括法概括段落大意,是学习的重点。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找重
点句、段,会概括段意。

3、给短文加题目可以选用文中的词句,词语要有概括性,句子不宜过长。短文一定要
读,不能漏做,有拼音注着的要你选择正确的读音,要看清楚是划去错的,还是划出对
的,还是给对的 打“勾”。











三联职业技术学院-留言板留言大全


专家指导-新西兰留学申请条件


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学习雷锋寄语


晚会开场曲-平安建设述职报告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分数线-在校大学生入伍


户口迁移申请-献爱心作文


公务员工资标准-关于诚信的格言


通告怎么写-生日快乐的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