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箴言-初中美术教学总结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
2、使学生懂得平时要认真,持之以恒,形成良好习惯。
3、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使学生了解小学阶段应哪些工具书和为什么使用这些工具书。
4、使学生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做读书笔记时要专注、认真。训练学生查工具书解决读书时的实际问题。逐步养成做读
书笔
记和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教具准备:高年级优秀作业若干。每人准备好读书笔记和卡片。准备一些
工具书:《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
《成语词典》等。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1、老师想讲一个有趣的故事,请同学们听完后告诉大家,你明白了什么。
2、故事:从前,有人
叫汪得净的人,非常喜欢读书,而且态度很认真,分析起他人的文章来头头是道,
朋友们都很佩服。他有
一个缺点,就是懒得动笔墨,不愿写读书笔记。有一次,他看到一首诗,认为写得特别
好,就认认真真地
研究了一番,把这首诗记在脑子里,准备适当的时候介绍给朋友。一天,朋友来看他,他就,
两人月前读
过一首咏虎的诗,虽然只有四句,却把老虎写活了朋友请他说出来听听,他想了想,说:“第一句
好像是
什么什么虎,第二句大概是什么什么苦。”朋友不满地说:“既然前两句忘了,就说后两句吧。”他抬起
头,来回踱着方步,好半天才说:“第三句真是忘了,好在第四句记得明白些,是狠得很的意思。”
3、学生说说听了故事后明白了什么。
4、引导学生谈谈读书笔记的重要性。
5、
小结:读书做笔记可帮助我们加深理解,增强记忆,积累资料,因此,我们应当养成读书做笔记的好
习惯
。
二、指导观察,适当讲解做笔记的方法。
1、指导观察第一页的图。
上面一幅图上的同学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老师在干什么?说说黑板上写了些什么。“不动笔墨不读书”
什么意思?
下面一幅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态度怎样?
圆形特写图上有什么?这告诉我们,读书做笔记要准备好哪些东西?
2、指导观察第2页和第3页的通版图。
第2页上的图中,同学们在哪里?干什么?你觉得他们的态度怎样?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第3页下面的图上画的是什么?看了这幅图,你明白了什么?
第2页和第3页的读书笔记,分别是读后感和摘抄。
3、讲授做读书笔记常用的方法。
①摘抄。②编写提纲。③写读后感。
第 1 页 共 1 页
三、引导学生谈谈收获。
第二课时
一、看图揭题,了解使用工具书的意义。
1、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谁,他手里拿的是什么。
2、启发: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一个人不可能
门门知识都精通。要学习各种知识,就离不开书本和老师,
工具书就是我们不说话的老师。
二、指导看图,教给学生一些常识。
1、先观察P4的图画,说说图上有哪些工具书,自
己现在有哪些工具书,还准备购买什么工具书,框内中
间两幅小图上画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告诉:购买、借阅工具书应去书店或图书馆专门的柜台或书架选择,借阅图书时应保持安静。要
先确
定自己需要的工具书属于哪一类,按类找到后,将要的工具书从书柜或书架上轻轻抽出来。
3、观察P5上部的两幅图,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4、口述怎样选择和购买工具书。
5、老师点拨:有礼貌,讲文明。
6、观察P5下部的图,谈谈这两位小学生是怎样使用工具书的。
7、讨论,总结:工具书的种类很多,用途很广。
三、分角色表演,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1、一名学生安静地在“书店”的柜台旁选择工具书。
2、他在认真听“营业员”介绍工具书。
3、他选中了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到“收款台”交款。
4、他“回家”后阅读《去打开大自然
绿色的课本》一文,不理解“温馨”这个词,用上了工具书,准确
地理解了这个词语,并在书上摘抄了这
个词的解释。
5、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懂得了使用工具书的各项基本要求,并努力运
用工具书解决读书时
的难题。相信今后同学们会在平时的学习中认真对待,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打好
语文基础。
第三课时
一、观摩优秀读书笔记,激发学生做读书笔记的兴趣。
1、展示优秀读书笔记若干份,让学生仔细观摩。
2、告诉:这些都是读书笔记的主人优秀的学习成果。
3、学生展开讨论:我们应该怎么办?
二、引导尝试。
1、打开课外阅读材料。
2、学生阅读材料,做读书笔记。
要求:⑴认真阅读材料。⑵用上常用的三种做笔记的方法。
⑶要求不必太高。摘抄的内容只要是有代表性的词句即可。编写的提纲只要能抓住大体意思就行。写
读后
感不必写评论性质的长文章,只要能写出自己的收获和感想,三言两语,四行五行都可以。
3、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小组交流所做的读书笔记,相互取长补短。
5、展示。
6、小结,鼓励。
第 2 页 共 2 页
三、训练使用工具书。
1、拿出自备的《新华字典》。
2、出示“浩han”这个词语,知道了读音,却不会写“han”的字形,怎么查?这个词语什么意思?
3、出示“洋溢”这个词语,“溢”怎么读?它的意思是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查的?
4、学生动手查找工具书。
5、总结评比。
四、全课总结,勉励鞭策。
1、通过这三节课的学习,你们懂得了什么?
2、你准备怎样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呢?
3、老师相信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能认真学做读书笔记。本学期,我班将进行优秀读书
笔记
展览,我们看谁读书笔记做得最好。
4、工具书,这个不说话的老师,会给你带来很多便利。
教学随笔:
1 师恩难忘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已经五年级了,从幼儿园到现在,老师一直伴随着你们一起成长。对
于老师,有许多赞美、歌
颂的文字。其中,我最喜欢著名语言大师、北京大学校长季羡林先生说的一句话
:“恩师是人不可缺少的机遇。”
(出示“恩师是人不可缺少的机遇”)你们理解这句话吗?读一读,说
一说你的理解。
2、是啊,没有老师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是老师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
茁壮成长;是老师
让我们认识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去神奇的天地玩耍,探索一个个未知世界;是老师让我
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
理,给我们的生活抹上绚丽的七彩之色。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我想和同学们一
起来写一位给自己印象最深
刻的老师,写一写他的事,表一表对的感谢与怀念之情。
3、今天
我们要学的课文叫《师恩难忘》,也是一篇怀念老师的文章,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的。
请同学们
自己读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注意生字新词。
二、初读全文
1、检查读书情况(a、出示生字新词 b、指名分节读,相机正音)
第 3 页
共 3 页
2、大家都读了几遍书了,下面我想考考大家。请合上书本。请听题: <
br>(1)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相机介绍刘绍棠:刘绍棠,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3岁开始就发表作品,2
0岁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被誉为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长篇小说《京门脸子》获北京优
秀长
篇小说奖。《敬柳亭说书》获首届中国大众文学奖。《蒲柳人家》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多部中、
短篇小说
被译成英、法、德、俄、日、西班牙、泰国、孟加拉、阿尔巴尼亚文出版。)
(2)这篇课文的原题是什么?(老师领进门下一句是什么?知道这句话什么意思吗?)
(3)作者“难忘”的是什么?为什么会难忘?这个问题比较难,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第二课时
一、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1、学生通读课文。
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
二、交流
1、田老师会讲、爱讲故事。
引
导深思: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文中有关描写田老师讲故事和我当时表现的词语或句子。想一
想,
从这些词语或句子中你们读懂了什么。
(1)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A、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娓娓动听”是什么意思。
B、给“娓娓动听”换个词语。(绘声绘色、有声有色、眉飞色舞„„)
C、从这个词你能感受到什么。
(2)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A、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怎样的故事就叫“引人入胜”。
B、如果你听了这样“引人如胜”的故事,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3)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引导学生抓住“入了迷、身临其境、仍在发呆、捅、惊醒”体会。
(4)用上“娓娓动听”、“引人入胜”、“身临其境”等词语来说一说田老师讲课的情景。
总结写法:作者为了写清田老师故事讲得精彩,不但用了“娓娓动听”、“引人入胜”等词语直接写出,
还通过我沉醉其中的反应衬托出来了。这个方法值得学习、运用。
过渡: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作者难忘的仅仅是这些吗?还有什么?
播下文学的种子。
引导学生联系刘绍棠的介绍谈谈自己的理解。
2、总结、过渡:正是因为有了田老师那上千个
引人入胜的故事的引领,作者才一步步迈进文学的殿堂,
取得巨大的文学成就。因此,40年后的再相遇
,作者——(引读第八节)也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出示第九节)
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一节,你是怎样理解
的。
板书:师恩难忘
师:口才好文笔好生:难忘师恩
编故事娓娓动听如春雨滋润
第三课时
第 4 页 共 4 页
一、课文学到这里,请同学们回顾全文,想一想作者
是怎样来表达这份难忘的师恩的,有哪些方法值得我们借
鉴。
(1)抓住了田老师爱讲、会讲故事这个特点,还写了具体的事例来表现这个特点;
(2)田
老师讲了上千个故事,而作者只具体写出了其中一个故事,没有面面俱到,通过这一个故事就能感受
到田
老师的精彩,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叫“点面结合”。
(3)除了通过“娓娓动听”、“引人入
胜”等词句直接写出田老师讲故事的精彩,还通过我沉醉其中的反应来
衬托,更加表现出田老师故事讲得
精彩。
2、尝试运用这些方法来修改课前写的文章,修改好后将这篇文章作为教师节的礼物送给所写的
这位老师。
二、实践活动:自制贺卡,在教师节前夕送给你现在和以前的老师,写上你由衷的祝福,表
达对老师的敬意。
课后练习4:
娓娓动听--
每天中午一打开电视机,总能看到说书人娓娓动听地讲着《水浒传》。
身临其境--
在立体声电影院看电影,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就在电影中一般。
教学随笔:
2 陶校长的演讲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会认2个二类字,理解有关新词。
3、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自己、鞭策自己成为习惯。
4、感受演讲稿的情真意切,乐于模仿迁移运用,体会“学做真人”,交流陶行知其人其事,激情。
教学难点:学演讲,学自励 问什么 为什么问 希望怎么办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
1、 课文配套录音带。
2、陶行知资料,“学做真人”演讲稿。
3、话筒,录音机录制磁带,演讲稿四人合作一份。
第一课时
一、板题、交流资料、听范读
1、板书解疑,陶校长(交流资料)
原名文睿
,后改名陶行知。安徽翕县人,近代教育家,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生活教育理论,教学经验,
小先生
制,育才学校,“公德”和“私德”。
2、听演讲(录音范读)
小结: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主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说话方式。
二、了解演讲知识,引入课文
1、谈演讲的特点
第 5 页 共 5
页
(1) 真实性(贴近生活,讲真话)
(2)
鼓动性(激烈感情,感召力)
(3) 礼仪性(称呼、交流、有祝语)
2、文中陶校长怎样注意这三点的,自读(1)通读正音(2)划标题
三、检查初读理思路
1、出示生字词正音。
2、按四部分抽个别读,点评后四人小组分别读,并解疑。
3、交流分段知大意
(1)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
(2)是分哪儿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
(3)填充概括段意
一(1)开门见山提出了( )
二(2—5)分别要求学生从( )、( )、( )、(
)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
了多少,并讲了这样问的( )。
三(6)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 )的好习惯,争取在( )取得( )。
4、引读全文
5、质疑留疑
四、学字词
1、讨论书写要点。
2、归类写字:
左右结构:演、锻、稳
3、比较组词:
陶 ( )炼( )彼(
)
葡 ( )练( )履( )
4、完成习字册。
5、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大意,相机板书:健康、学问、工作、道德
二、教学第一问
1、作者为什么要先问身体有没有进步?(默读圈画中的词句)
2、交流导读卡片:健康第一 健康是生命之本 健康堡垒
3、再读体会关联词的作用(填空比较,谈重要性)
因为„„有了„„才有„„,否则„„将
4、怎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抓住两个“离不开”,导读)
5、三读本段(引读)理清层次:先问什么?再问为什么这样问?最后提出什么希望?
三、教学第二问、第三问、第四问
1、默读圈画方法同上
2、交流讨论,学生为主
(1)问什么?
第 6 页 共 6 页
,( ) )
(2)为什么要这样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3)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学问有进步?
3、点拨关键处
(1)公德——公共道德,观念
(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现的道德品质
(3)真人——真诚不虚伪的人
四、以读比感悟,深化倾吐
1、各组派一代表读(同内容的挑战读,点评有层次)
2、男女生各派代表读,并谈谈陶校长为什么要作这篇演讲?体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3、填空总结
陶校长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 ),筑起( ),学习上认准(
),刻苦钻研;工作上要培养( ),
认真负责地做好( ),要学做(
)。这样就可以( )。
他的演讲言真意切,使我们感受到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
)。
4、激情齐读出这种关怀、爱护和演讲的语气。
5、倾吐练习
A、《陶校长的演讲》读后感
B、《我也要每天四问》
C、陶校长,您听我说„„
五、作业:填空(课后4)
教学随笔:
3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3、凭借语言文字,想象诗歌所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
2、通过思索、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环境、心情,并反复吟诵、回味,理解诗人的言外之意、意外之情。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我们曾经学习过不少古诗,谁来背背?大家想想,我们以前是怎样来学习古诗的?
2、导入新课。
第 7 页 共 7 页
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两首古诗。
二、学习《寻隐者不遇》
(一)初读感知
1、出示古诗。
2、初读诗歌,学习生字。指名读,齐读,读准生字。
3、简介作者。
4、解题。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
(二)细读理解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这首诗里都写了些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
2、指导理解。
(1)“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松下问童子”告诉我们什么?由“言师采药去”可知道什么?还可以推测诗人问了些什么?
(2)“只在此山,云深不知处。”
这是谁说的?由此推测诗人问了些什么?从童子的回答
中,我们可以想象到什么?(童子的语气、
神态)诗人听了童子的回答,想象一下诗人可能会做些什么动
作?心里会想些什么?(诗人听后的动作、神态,
看到山的幽深„„)
(3)指导朗读。
3、感悟诗情。
(1)读完全诗,你们觉得作者所抒发的感情是什么?请谈谈理由。
(2)学生自主思考,小组交流。
(3)讨论交流。
隐者沉醉于山林之中
,诗人对隐者充满了敬意,也洋溢着羡慕之情。当然,由于“不遇”,多多少
少有些怅然若失,但观赏了
山中美景,忘却了世俗的烦恼,心中更多的是兴奋、开朗。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三、作业
1、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2、试着把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朗读、背诵《寻隐者不遇》。
2、同学们,如果说中国悠悠
五千年的文化是一串珍珠,那古诗就是其中的一颗美丽的明珠,古诗的魅
力就在于能用最少的文字,展现
出丰富的画面,让有多产生无尽的想象。今天,我们用读诗句、想画面的方法
再来学习一首古诗。
3、解题。“所见”是什么意思?想知道作者看到了些什么吗?读了这首诗就会明白了。
二、初读感知
1、自读古诗,读准生字,读通诗句。
2、指名读、齐读。
3、读了这首诗,你知道诗人所看到的是什么了吗?
三、整体感悟
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