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呼吸”一节教学设计
国庆节快乐动态图片-社区居委会职责
“细胞呼吸”一节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细胞呼吸”是人教版高中课程标
准实验教科书《生物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三节
的内容。本节介绍了生物异化作用的一个重要过程,
为学生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奠
定了基础。它与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主动运输、新陈
代谢与ATP、光合作用、
植物对矿质离子的吸收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
律奠定基础。
2 学生分析
细胞呼吸是一个微观的化学反应过程,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
的困难,需要教师借助
于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把细胞呼吸的过程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 <
br>高中学生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求知欲旺盛,自学能力较强,因此可尝试引导学生对细胞呼吸的
知识进
行归纳总结以及对两种呼吸方式进行比较,提高学生分析总结以及表达的能力。
3 教学策略
3.1 课前引导学生开展“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活动,了解酵母菌作为单细胞
生物采
取何种方式进行细胞呼吸;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是什么。
3.2
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有氧呼吸的过程。
3.3
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尝试自主归纳无氧呼吸的过程及特点。
3.4 通过比较两种呼吸方式的异
同,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出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
进而概括细胞呼吸的概念。
4
教学目标
4.1 知识目标
(1)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原理和过程。
(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获得细胞呼吸的概念
4.2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讨论活动,学会与人交流,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4.3情感目标
(1)在教学中,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
展变化以
及适应的特性,逐步学会自觉地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
(2)通过联系生
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养成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
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生命科学价
值观。
5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有氧呼吸的过程
2.教学难点
细胞呼吸的原理及本质
6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 目标达成
培养学生实
验的探究能
力、动手能力
和观察能力
课前活动
引导学生开展“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活动 实验
导入
复习提问,引入本课课题
(1.细胞中的能源物质有哪些?2.主要的能源
物质是什
么?3.主要的储能物质是什么?4.直
接提供能量的物质是什么?5.ATP的合成需要哪
些
条件(酶、原料、能量)? 6.其中能量的来
源有哪些?(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细胞呼吸在
哪里发生,又是怎样进行的呢?)
学生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向同学介绍实验“探究酵
母菌细胞
呼吸方式”的结果。导出引出细胞呼吸
的两种方式。
1、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师生共同分析、理解有氧
呼吸的过程(见附件1)
2、讨论有氧呼吸过程的特点
( 讨论:①比较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反应有哪些
共同
与不同之处?②为什么第二、第三阶段的反应
必须在线粒体中进行?
③你认为有氧呼吸的目
的是什么?除了葡萄糖等糖类外,还有哪些物质
可以进行有氧呼吸?)
3、列表总结有氧呼吸
过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场所 条件 反应物 反应产物
提问
提出问题,引
起思考。激发
探究的欲望
实验展示
小组汇报
多媒体演
示
学生的语言
表达能力得
到进一步的
提高
利用多媒体
增加教学的
直观性,促进
学生对知识
的理解。
有氧呼吸
的过程
多媒体软
件展示。
板书其要
点
4、引导学生根据上表,尝试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
应式
学生小组合作,介绍无氧呼吸
的过程,仿照有氧
呼吸的示意图,尝试自主绘制无氧呼吸的过程示
意图,将其过程直观形象地表
示出来。
无氧呼吸
教师评价学生的活动,并对学生所总结的内容适
赏识性评
当进行补充。
价
(评价的内容包括:1、对学生的活动给予肯定;
2、对学生介绍中的闪光点进行评价;3、对学生介绍中的不足进行纠正和补充,提出建议)
列表
有氧呼吸
有机物
彻底氧化分
解
CO2、H2O
无氧呼吸
有机物
不彻底氧化分解
CO2、酒精或乳酸
小组汇报
培养学生主
动获取知识
的能力,学会
与人交流的
能力。
两种呼吸
方式的比
较
反应物
反应条件
反应程度
产物
需酶、氧气 需酶、缺氧
培养学生求
分析、回答
异求同的思
维
产能多少 大量 少量
学生通过归
归纳、总结 纳总结,主动
获得概念
巩固提高
获得概念
根据上述列表,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出有氧呼吸与
无氧呼吸的概念
在归纳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概念的基础上,引导
学生尝试得出细胞呼吸的概念
反馈练习
7 教学反思
:
7.1 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课
前,我引导学生开展“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活动。结果学生不仅顺利完成
了实验,而且在实验的
过程中,指出了教材中存在的一个错误,并对教材的实验装置进行了
改进,使实验更加严谨、科学。在实
验过程中,学生体现出来的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品质,正是学生独特个性的良好展现。
实验完成后,为了向同学介绍好实验结果,学生亲自制作了课件,并写好演讲稿反复预讲,
通过介绍,学
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
7.2 把赏识性评价引入到课堂教学中
一个恰
当的评价,应当促进学生知识、情感与能力三维的和谐发展。在本节课上,我尝
试把赏识性评价引入到课
堂教学中。如某组介绍完“无氧呼吸”的内容后,我这样评价该小
组的活动:“刚才这一小组的介绍非常
精彩:一,他们的语言风趣幽默;二,他们根据自己
的理解,用示意图的形式把无氧呼吸的过程表示出来
,增加了知识的直观形象性,有助于同
学们的理解;三,他们在介绍中引用了两个典型的例子,来说明无
氧呼吸的两种情况,这两
个例子贴近生活、有说服力。”在肯定完学生的介绍后,我对学生介绍的内容作
了两点补充。
师生在这种和谐互动的氛围中完成了有关“无氧呼吸”内容的学习。
赏识性评价
不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赞扬或肯定,而是对学生活动的总结和升华。使学生在评
价过程中,既看到自己的
成功,又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所思,有所得,促进学生知识与
能力的良好发展。
7.3
重视学生对概念的主动获得
在这节课上,我把学生对概念的主动获得和理解作为教学的一个重点,并对
教材内容作
了相应的调整:先和学生分析过程,然后通过列表比较两种呼吸方式的异同,在比较的基础<
br>上,让学生尝试自己归纳出相关的概念。从教学的效果来看,学生不仅能够自主、准确地概
括出概
念,更重要的是,学生对概念的获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通过自己的分析、总
结,主动地归纳得出
,学生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获得的概念,是深刻的,持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