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教程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三单元 第二讲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限时检测
陕西招办-学先进找差距心得体会
【导学教程】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三单元 第二讲
ATP的
主要来源-细胞呼吸限时检测
[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满分55分)
1. (2015·聊城月考)早春开花植物——雪
滴兰,雪落花开,开花时花序细胞的耗氧速
率远高于其他细胞,但ATP的生成量却远低于其他细胞。据
此推知,雪滴兰的花序细胞
A.依靠无氧呼吸为生命活动供能
B.比其他细胞中的自由水含量低
C.比其他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低
D.呼吸释放的热能比其他细胞多
解析 雪滴兰开花时花序细胞的耗氧速率远高于其他细胞,
说明花序细胞有氧呼吸旺
盛,A错误;细胞自由水的含量越高,代谢越强,B错误;叶肉细胞能进行光合
作用,花序
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花序细胞有氧呼吸旺盛,但ATP的生成量却
远低于其他细胞,说明花序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转移到ATP的很少,大多以热能形式散失,
D
正确。
答案 D
2. 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都会产生[H],下图是[H]随化合
物在生物体内的转移
过程,下列对其分析错误的是
A.[H]经①→②转移到葡萄糖,首先[H]与C
3
结合,该转变过程属于暗反应
B.[H]经②→①转移到水中,此过程需要氧气参与
C.[H]经②→④过程一般在缺氧条件下才能进行
D.②→①产生的[H]和①→②产生的[H]全都来自水
解析 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属于暗
反应;[H]经②→①转移到水中属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
段,需要氧气参与;葡萄糖氧化为酒精或乳酸属
于无氧呼吸,不需要氧气;②→①产生的[H]
来自于葡萄糖和水,①→②产生的[H]全都来自水。
答案 D
3.研究表明,某些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
差异,
但癌细胞即使在氧供应充分的条件下也主要是通过无氧呼吸途径获取能量。据此判断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A.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比正常细胞多很多
B.癌细胞的线粒体可能存在功能异常
C.有氧条件下,癌细胞中与无氧呼吸有关的酶仍有较高的活性
D.原癌基因位于线粒体内,癌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同于正常细胞
解析 在消耗相同量葡萄糖
的情况下,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产生的ATP总量要多得多。
癌细胞由于发生癌变,导致癌细胞的能量主
要由无氧呼吸提供,因此在与正常分化细胞提供
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的情况下,癌细胞需要消耗更多
的葡萄糖,所以A对。由于在氧供应
充分的条件下癌细胞也主要是通过无氧呼吸途径获取能量,所以癌细
胞即使在有氧条件下与
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活性仍然较高。又因为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因此癌细
胞中的线
粒体可能存在功能异常,所以B和C对。原癌基因应位于细胞核内,由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导致癌细胞的呼吸作用发生异常。所以D错。
答案 D
4.(2014·北京西城一模)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呼吸速率没有明显变化
B.细胞中ATPADP的比值下降可促进细胞呼吸
C.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CO
2
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D.检测CO
2
产生可判断乳酸菌是否进行细胞呼吸
解析 细胞中ATP的
合成与分解保持动态平衡,ATPADP的比值下降可促进细胞呼吸,
B正确;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CO
2
的场所不只是线粒体基质,C错误;乳酸菌进行细胞呼吸
产生乳酸,不产生CO2
,D错误。
答案 B
5.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类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假设装置一中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红色液滴不动,则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
<
br>
氧呼吸
B.假设装置一中的红色液滴不移动,装置二中的红色液滴右移,则说明酵母菌只进行
无氧呼吸
C.假设装置一中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红色液滴右移,则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
氧呼吸又
进行无氧呼吸
D.假设装置一、二中的红色液滴均不动,则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只进行无氧
呼吸
解析 两套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里面放的液体。装置一中放的是NaOH溶液,能吸收CO
2<
br>,
如果红色液滴左移,则说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即根据装置一可以判断酵母菌是否进行有氧呼吸。装置二中是清水,如果红色液滴右移,则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或同时进行有
氧呼吸和
无氧呼吸;如果红色液滴不动,则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两套装置结合起来
就可以判断出酵母菌的
呼吸方式。
答案 D
6.将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均分为4份,分别置于甲、乙、丙、丁四
种条件下培养,
测得CO
2
和O
2
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图。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A.甲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除CO
2
外,还有乳酸
B.乙条件下,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C.丙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的ATP最少
D.丁条件下,产物中的CO
2
全部来自线粒体
解析
答案 D
7.(2014·临沂模拟)下图
表示生物体内进行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过程。下列有关
叙述正确的是
A.a过程的完成一定伴随H
2
O和CO
2
的生成
B.在人体剧烈运动过程中,肌肉细胞产生的甲中不含有乳酸
C.人体细胞中完成c过程的场所主要是线粒体
D.人体内的a过程会受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解析 a过程可表示有氧
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无氧呼吸过程不产生H
2
O,无氧呼吸中
的乳酸途径也不产生C
O
2
;在人体剧烈运动过程中,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c过
程表示ATP水
解释放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而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是主要的
产能场所,不是主要的耗能
场所;在人体内,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可以使机体细胞代谢加
快,故a过程会受到二者的影响。
答案 D
8.下图为晴朗白天植物叶肉细胞的有氧呼吸过程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6来自叶绿体
B.3全部释放到大气中
C.产生的8主要用于合成ATP
D.催化2→3的酶全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
解析 由图示信息结合有氧呼吸过程分析可知,1表示葡萄糖,5表示还原氢,6表示
氧气,2
表示丙酮酸,4表示水,3表示二氧化碳,8表示有氧呼吸三个阶段产生的能量。白
天植物叶肉细胞有氧
呼吸产生的3(二氧化碳)供应给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释放的8(能量)
多数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只有
少部分用于合成ATP;催化2→3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基质;晴
朗白天植物光合作用旺盛,叶肉细胞呼吸
所需氧气来自光合作用。
答案 A
9.(2014·佛山模拟)某同学在研究马
铃薯块茎无氧呼吸产物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取
新鲜马铃薯块茎,洗净、切成碎屑。向锥形瓶中放入适量
的马铃薯块茎碎屑,并向瓶中充入
N
2
,安装成如图所示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锥形瓶中充入N
2
的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B.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不变色,则说明马铃薯块茎细胞进行的是酒精发酵
C.实验前应对马铃薯块茎碎屑消毒
D.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也可以换成澄清的石灰水
解析 根据实验目的“研究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产物”,则应对其创设无氧
环境,故
充入N
2
的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是鉴别CO
2
而不是酒精;为防止马铃薯
块茎上杂菌呼吸作用对实验造成干扰,实验前需对其消毒;检验CO
2
也可用澄清的石灰水。
答案 B
10.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是为保证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
B.要及时为板结的土壤松土透气,以保证根细胞的正常呼吸
C.皮肤破损较深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
D.慢跑可以促进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使细胞获得较多能量
解析 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
”,是为抑制厌氧菌的生存;及时为板结的土壤松土透
气,可保证根细胞的正常呼吸;皮肤破损较深的患
者,应及时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
慢跑可以促进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使细胞获得较多能量。
答案 A
11.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液中分别加入a、b、c、d四种抑制剂,下列
说法正
确的是
A.若a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使丙酮酸的消耗增加
B.若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使丙酮酸增加
C.若c能抑制ATP形成,则使ADP的消耗增加
D.若d能抑制[H]氧化成水,则使O
2
的消耗减少
解析 a抑制丙酮
酸分解,可使丙酮酸的消耗减少;b抑制葡萄糖分解,可使丙酮酸减
少;c能抑制ATP形成,可使AD
P的消耗减少;d能抑制[H]氧化成水,则使O
2
的消耗减少。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45分,每小题15分)
12.(2014·天津二模)甲、乙两个生物兴
趣小组分别利用图Ⅰ、图Ⅱ装置对酵母菌细胞
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甲利用图Ⅰ装置探究酵母菌在有氧与无氧的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的热量多少。
材料用具:500 mL保温桶、温度计、活性酵母菌、0.1 moLL葡萄糖溶液、棉花、石
蜡油。
实验步骤:
①取A、B两套装置按下表的设计进行实验。则X
是____________;Y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
A
B
液面
步骤一
加入200
mL的葡萄糖溶液
加入200 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
液
步骤二
加入10 g活性酵母菌
Y__________
步骤三
X____________
加入石蜡油铺满
②B装置中步骤一的主要
目的是______________,这是控制实验的________________变
量。
实验结果:略
(2)乙利用图Ⅱ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
探究酵母菌的细
胞呼吸类型。
①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实验
装置(假设该装置编号为
Ⅲ)如何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②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是否产生CO
2
时,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或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CO
2
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产生的颜色变化是______
____________。
(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时,定期用显微镜检查得到相
关数据绘成如下
图,则第4时段酵母菌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
,若镜检3时段得到酵母菌
细胞平均数为M个,则此时段活酵母菌个数应__________。
解析 (1)探究酵母菌在有氧与无氧的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的热量多少,该实验的自<
br>变量是O
2
的有无,其他无关变量都相同。(2)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本实验
需设置
对照,装置Ⅲ中用清水代替NaOH溶液。CO
2
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
变绿再变黄,据此
可以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是否产生CO
2
。(3)当培养液中营养物
质减少、有害物质积累会使酵
母菌种内斗争加剧,酵母菌数量下降。
答案
(1)①不加入石蜡油 加入10 g活性酵母菌②去除氧气 自
(2)①装置Ⅲ除用
等量清水代替NaOH溶液外,其他设计与装置Ⅱ相同②由蓝变绿再变黄
(3)营养物质减少、有害物质积累、种内斗争加剧(任选两个,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小
于M个
13.下面甲图为不完整的呼吸作用示意图,乙图为线粒体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X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E代表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
(2)甲图中有氧呼吸的途径是__________,其中产生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
_阶段(填
字母)。
(3)甲图中C、D阶段发生的场所依次对应于乙图中的_____________(填序号)。 <
br>(4)A阶段与E物质产生阶段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有
关的反应
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5)叶绿体中产生的氧气进入到相邻细胞中被利用的过程中,氧气分子通过的生物膜共
有________________层,通过这些膜的方式是____________。
解析
由图分析可知,乙图中①是线粒体内膜,②是线粒体基质,③是线粒体外膜;甲
图中的A、C、D分别代表了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反应、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反应(在线粒体基质
中进行)
、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反应(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最
多。图中的X应为丙
酮酸,E为酒精和CO
2
。叶绿体中产生的O
2
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相邻<
br>细胞中被利用的过程中,O
2
通过生物膜共有6层(两层叶绿体膜,两层细胞膜和两层线
粒体
膜。)
答案 (1)丙酮酸 酒精和二氧化碳 (2)A、C、D D (3)②、①
(4)无氧呼吸
酶
C
6
H
12
O
6
――→
2C
2
H
5
OH+2CO
2
+能量 (5)6 自由扩散
14.(2015·南昌一模)酵母菌是研究细胞呼吸常用的实验材料。请分析回答:
(1
)酵母菌有氧呼吸过程中[H]在______________处与氧结合生成水,水中的氢来自于
反
应物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适宜温度下,在锥形瓶中加入
含有酵母菌
的葡萄糖溶液并密封(如图1),图2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__________
______。
图1
图2
(2)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3
所示装置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的研究。图中刻度玻璃管可以
用来读取液面的高度(假设水压对气体体积变
化的影响忽略不计)。
图3
实验步骤:
a.
将10mL酵母菌培养液和10mL加热煮沸后冷却的酵母菌培养液分别加入甲、乙两个
烧杯中。
b. 将甲、乙两个烧杯分别放入气密性完好的两个气球中,排尽空气后分别向两个气球
内注入
等量且适量的氧气,扎紧气球保持密闭状态,再分别放入如图实验装置中。
c.
两组装置均放入20℃恒温水浴中。从注水口注入等量的温水,调节刻度玻璃管液
面至起始刻度。
d. 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分析:
①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
② 实
验刚开始的短时间内,两组装置的刻度玻璃管液面均不发生变化的原因分别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一段时间后,装有甲烧杯的装置中刻度玻璃
管液面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有氧呼
吸中生成水的反应发生在线粒体内膜,水中的氢来自于反应物中的葡
萄糖和水。密闭容器中培养的酵母菌
,其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呈“S”型增长,当达到K值之
后,由于葡萄糖的过度消耗、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量
的增加和种内斗争的加剧,酵母菌数量下
降。由于呼吸作用产生的CO
2
,培养液pH
变小。
(2)根据实验步骤a可以确定该实验自变量为酵母菌培养液是否煮沸,因变量是刻度玻
璃管液面高度。实验刚开始时,添加有活性酵母菌的装置中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O
2
量和<
br>产生的CO
2
最相等,气球体积不变,刻度玻璃管液不变。对照组酵母菌死亡,不能进行
细胞
呼吸,气球体积不变,刻度玻璃管液面不变。当装有甲烧杯的装置中的O
2
消耗殆
尽后,由
于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
2
使气球体积增大,故刻度玻璃管液面上升。
答案 (1)线粒体内膜 葡萄糖和水 ②③ (2)①酵母菌是否煮沸
刻度玻璃管液面高
度②甲中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O
2
和产生的CO
2
相等,
气球体积不变 乙中酵母菌死亡,
不能进行细胞呼吸 ③上升
甲中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
2
使气球体积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