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第五章部分答案

别妄想泡我
880次浏览
2020年08月04日 06:4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部-依法治校工作总结




4、试述EMP途经在微生物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答:EMP途经又称糖酵解途径或己糖二磷酸途径。是多种微生物所具有的代谢途径。
(1) 供应ATP形式的能量和NADH
2
形式的还原力。
(2) 是连接其他几个重要代谢途径的桥梁,包括三磷酸循环(TCA)、HMP途径和ED
途径等。
(3) 微生物合成提供多种中间代谢物。
(4) 通过逆向反应可进行多糖合成。

5、试述HMP途经在微生物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答:(1)供应合成原料:为 核酸、核苷酸、NAD(P)
+
、FAD(FMN)和CoA等生物合成提供戊
糖-磷 酸;途径中的赤藓糖-4-磷酸是合成芳香族、杂环族氨基酸(苯丙氨酸、酪氨
酸、色氨酸和组氨酸)的 原料。
(2)产还原力:产生大量NADPH
2
形式的还原力,不仅可供脂肪 酸、固醇等生物合成
之需,还可供通过呼吸链产生大量能量之需。
(3)作为固定CO
2
的中介:是光能自养微生物和化能自养微生物固定CO
2
的重要中介
(HMP途径中的核酮糖-5-磷酸在羧化酶的催化下可固定CO
2
并形成核酮糖-1,5-
二磷酸)。
(4)扩大碳源利用范围:为微生物利用C
3
~C
7
多种碳源提供了必要的代谢途径。
(5)连接EMP途径:通过与EMP途径的连 接(在果糖-1,6-二磷酸和甘油醛-3-磷酸处),
可为生物合成提供更多的戊糖。

6、试述TAC循环在微生物产能和发酵生产中的重要性。
答:TCA位于一切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中的枢纽地位,产能效率极高,不仅可为微生物的
生物合成提供各种碳架原料,而且还与人类的发酵生产密切相关。

7、什么叫呼吸?什么是呼吸链(电子传递链)?呼吸连有哪些组分?
答:呼吸,又称好氧呼 吸,是一种最普遍又最重要的生物氧化或产能方式,其特点是底物按
常规方式脱氢后脱下的氢(常以还原 力[H]形式存在)经完整的呼吸链传递,最终
被外源分子氧接受,产生水并释放ATP形式的能量。
呼吸链,指位于原核生物细胞膜上或真核生物线粒体膜上的、由一系列氧化还原势呈梯度差
的、 链状排列的氢(或电子)传递体,其功能是把氢或电子从低氧化还原势的化合
物逐级传递到高氧化还原势 的分子或其他无机物、有机氧化物,并使他们还原。在
氢或电子的传递过程中,通过与氧化磷酸化反应相 偶联,造成一个跨膜质子动势,
进而推动了ATP的合成。
呼吸连的组分除醌类是非蛋白质类和铁硫蛋白不是酶外,其余都是一些含有辅酶或辅基的
酶。

8、什么是氧化磷酸化作用?什么是PO比?什么是化学渗透学说?
答:氧化磷酸化作用:又称电子传递链磷酸化,是指呼吸链的递氢(或电子)和受氢过程与
磷酸化反应相偶联并产生ATP的作用。递氢、受氢即氧化过程造成了跨膜得质子梯度即质
子动势,进而质子动势再推动ATP酶合成ATP。

PO比:每消耗1mol氧原子所产生的ATPmol数,表示呼吸链氧化磷酸化效率的高低。




化学渗透学说:在氧化磷酸化过程中,通过呼吸链有关酶系的作用,可将底物分子上的质子
从膜的内侧传递到膜的外侧,从而造成了膜两侧质子分布不均匀,此即质子动势(质子动力,
pH梯度)的由来,也是合成ATP的能量来源。通过ATP酶的逆反应可把质子从膜的外侧重
新输回到膜的内侧,于是在消除了质子动势的同时合成了ATP。

10、试列表比较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的异同点。
答:

呼吸
无氧呼吸
环境条件
有氧
无氧
终电子受体 来源
环境 外源性
分子氧
专性好氧微生物
兼性好氧微生物
微嗜氧微生物
性质
环境 外源性
化合物(通常视为
无机物)
专性厌氧微生物
兼性好氧微生物
能进行代谢产能
方式的微生物
胞内 内源性
代谢中间物
兼性好氧微生物
耐氧厌氧微生物
专性厌氧微生物

发酵 无氧


14、试列表比较同型异型乳酸发酵。
答:

类型
同型
途径
EMP
产物葡萄糖
2乳酸
1乳酸
1乙醇
1CO
2

异型
HMP
1乳酸
1乙醇
1CO
2

1乳酸
1.5乙酸
产能1葡萄糖
2ATP
1ATP
2ATP
2.5ATP

15、试比较“经典”异型乳酸发酵与双歧杆菌异型乳酸发酵途径的异同。
同型乳酸发酵与异型乳酸发酵异同点
不同点 同型乳酸发酵 异型乳酸发酵
参与发 酵的乳酸菌类类如(双球菌、链球菌、乳杆菌等肠膜状明串珠菌、番茄乳杆菌、短乳杆菌、甘露醇
微生物 类群
关键酶
发酵途径

兼性微生物)
磷酸果糖激酶、乳酸脱氢酶
EMP途径
乳杆菌、双歧杆菌及真菌中的根霉
磷酸戊糖(或己糖)解酮酶
PK、HK途径



途径中参与
的辅酶类型
NADH(辅酶I)
(电子供
体)
过程途径
产物
理论发酵率
葡萄糖——丙酮酸——产物只有乳酸
只含乳酸
100% (高)
葡萄糖——乳酸、乙醇等
乳酸、乙醇、CO2等
50%(低)
NADPH(辅酶II)
C6H1 2O6+2ADP+2Pi——2CH3COCOOH+2C6H12O6+2ADP+2Pi——CH3COC OOH+CH3CH2
总反应式
ATP

OH+CO2+2ATP
相同点:1、两者均以葡萄糖为原料且产物中均有乳酸
2、同型乳酸发酵和异型乳酸发酵均需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3、两过程中净生成+2ATP

16、细菌的酒精发酵途径如何?它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有何不同?细菌的酒精发酵有何优缺
点?
答:究竟发酵途径ED,酵母菌的酒精发酵EMP
优点:代谢速率高;产物转 化率高;菌体生成少;菌体副产物少;发酵温度高;不必定期供
氧;细菌为原核生物,易于用基因工程改 造菌种;厌氧发酵,设备简单。
缺点:生长pH为5,较易染菌;细菌耐乙醇力较酵母菌低;底物范围窄(葡萄糖,果糖)。

18、在化能自养细菌中,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是如何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和还原力
[ H]的?
答:亚硝化细菌引起的反应为:
1) NH
3
+O
2
+2H++2e--- 氨单加氧酶(在细胞膜上)--NH
2
OH+H
2
O
2) NH
2
OH+H
2
O-- 羟胺氧还酶(在周质上)--HNO
2
+4H++4e-
从反应看出O2中的1个原子还原成水时,须耗去2个有羟胺氧化是产生的外源电子,然后
从羟胺氧化还原酶流经细胞色素C在供应给氨单加酶。同时还可以看到,由NH3氧化为
NO
2
-的过程中,共产生4 e-,其中仅2e-到达细胞色素aa3这一末端氧化酶。在整个过程中,
公产生1ATP。硝化细菌 可利用亚硝酸氧化酶和来自H
2
O的氧把NO
2
-氧化为NO
3-,并产生
少量ATP。其反应为:NO
2
-+H
2
O—亚硝 酸氧化酶(在细胞膜上)--NO
3
-+2H++2 e-

19、什么叫循环光合磷酸化?什么叫非循环光合磷酸化?
答:循环光合磷酸化:一种存在于 光合细菌中的原始光合作用机制,因可在光能驱动下通过
电子的循环式传递而完成磷酸化产能的反应。特 点(1)电子传递途径属循环方式,
即在光能驱动下,电子从菌绿素分子上逐出,通过类似呼吸链的循环 ,又回到菌绿
素,期间产生了ATP(2)产能ATP与产还原力[H]分别进行(3)还原力来自H2 S



等无机供氢体(4)不产生氧。
非循环光合磷酸化: 是各种绿色植物、藻类和蓝细菌所共有的利用光能产生ATP的磷酸化
反应。特点(1)电子传递途径属 非循环方式(2)在有氧条件下进行(3)PSⅠ和
PSⅡ2个光合系统,PSⅠ含叶绿素a,反应中心 的吸收光波为P700,有利于红光的
吸收,PSⅡ含叶绿素b反应中心的吸收光波为P680,有利于 蓝光吸收(4)反应中
可同时产ATP(产自PSⅠ)、还原力[H](产自PSⅠ)和O2(产自PS Ⅱ)(5)还原
力NADPH2中的[H]来自H2O分子的光解产物H+和电子。

21、试述嗜盐菌紫膜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
答:一种只在嗜盐菌中才有的唔叶绿素或菌绿素参与的独特光合作用,也称光介导ATP合

(1)在无氧条件下
(2)利用光能使紫膜蛋白上视黄醛辅基构象变化,质子不断去向膜外
(3)建立的质子动势推动ATP酶合成ATP

24、什么叫乙醛酸循环?试述它在微生物生命活动中的重要功能。
答:乙醛酸循环:在异柠 檬酸裂解酶的催化下,异柠檬酸被直接分解为乙醛酸,乙醛酸又在
乙酰辅酶A参与下,由苹果酸合成酶催 化生成苹果酸,苹果酸再氧化脱氢生成草
酰乙酸的过程。
是TCA循环的一条回补途径,可使 TCA循环不仅仅具有高效产能功能,而且还兼有可为许
多重要生物合成反应提供有关中间代谢物的功能 。


26、什么是CO
2
的固定的厌氧乙酰-CoA途径? < br>答:又称活性乙酸途径,主要存在于一些产乙酸菌、硫酸盐还原菌和产甲烷菌等化能自养细
菌中。
(1)甲基来源:1个CO2先还原为CHO-THF,转变为CH3-THF 然后CH3-B12
(2)羧基来源:另一个CO2脱氢形成CO- X与CH3-B12一起形成CH3-CO-X进一步形
成乙酰-CoA
(3)最终产物:乙 酰-CoA可进一步形成乙酸,或与第3个CO2结合,形成合成代谢中
的关键中间产物—丙酮酸
关键酶:CO2脱氢酶 同化2个CO2不消耗ATP 消耗4个H2

27、什么是CO
2
固定的逆向(还原性)TCA循环?
答:逆向TCA循 环又称还原性TCA循环,在称作chlorobium(绿菌属)的一些绿色硫细菌
中,CO2固定是 通过逆向TCA循环进行的。该循环起始于柠檬酸(6c化合物)的裂解产物
草酰乙酸(4C)以它做C o2受体,每循环一周掺入2个CO2,并还原成可供应各种生物合
成用的乙酰-COA(2C),由它 再固定1分子Co2后,就可进一步形成丙酮酸,丙糖,己糖
等一系列构成细胞所需要的重要合成原料。 存在一些绿色硫细菌中,Co2固定是通过逆向
TCA循环进行的。

31、什么是固氮酶?它含有哪两种化学组分?各组分的功能如何?试列表加以比较。
答:固氮酶是一种复合蛋白,由固二氮酶和固二氨酶还原酶两种相互分离的蛋白构成
固二氮酶是一种含铁和钼的蛋白,铁和钼组成一个称为Femoco的辅助因子,它是还原N2



的活性中心。而固二氮酶还原酶则是一种含铁的蛋白,具有适应在极度缺钼环 境下还能正常
进行生物固氮的功能。

固氮酶两个组分的比较
比较项目 固二氮酶(组分1) 固二氮酶还原酶(组
分二)
蛋白亚基数 4(2大2小) 2(相同)
相对分子质量 22万左右 6万左右
Fe原子数 30(24-32) 4
不稳态s原子数 28(20-32) 4
Mo原子数 2 0
Cys的SH基 32-34 12
活性中心 铁钼辅助因子(Femoco) 电子活化中心
(Fe4s4)
功能 络合,活化和还原N2 传递电子到
组分1上
对O2敏感性 较敏感 极敏感


37、试用简图表示细菌细胞壁上肽聚糖的合成途径。哪些化学因子可抑 制其合成?其抑制部
位如何?
答:

抑制因子 抑制部位
环丝氨酸 细胞质中Park核苷酸过程中合成D- 丙胺酰-D-丙氨酸两步反应
万古霉素 细胞膜上由太聚糖类脂到磷酸类脂的过程
杆菌肽 细胞膜上由二磷酸类脂脱Pi生成一磷酸类脂的过程
青霉素 细胞膜外转肽酶的转肽作用过程

38、什么叫类脂载体(细菌萜醇)?其结构与功能如何?
答:细菌萜醇是一种含11个异戊二烯单位的C55类异戊二烯醇,
其结构如下:

功能:它可通过2个磷酸基与N-乙酰胞壁酸分子相接,使糖的中间代谢物呈现出很强的疏
水性 ,从而使它能顺利通过疏水性很强的细胞膜而转移到膜外。除此之外它还可参
与各类微生物多种胞外糖和 脂多糖的生物合成,包括细菌的磷壁酸,脂多糖,细菌
和真菌的纤维素以及真菌的几丁质和甘露聚糖等。

39、什么叫派克(Park)核苷酸?它在肽聚糖合成中处于什么地位?
答:“Park”核苷酸即UDP-N-乙酰胞壁酸五肽。
由“Park”核苷酸合成肽聚糖 单体是在细胞膜上进行的。因细胞膜属疏水性,故要把在细胞
质中合成的亲水性分子----“Park ”核苷酸掺入细胞膜并进一步接上N- 乙酰葡糖氨和甘氨酸
五肽桥,最后把肽聚糖单体(双糖肽亚单位)插入细胞膜外的细胞壁生长点处。



40、青霉素为何只能抑制代谢旺盛的细菌?其抑制机制如何?
答:原因:青霉素抑制肽聚糖 的合成过程,形成破裂的细胞壁,代谢旺盛的细菌才存在肽聚
糖的合成,因此此时有青霉素作用时细胞易 死亡。
作用机制:青霉素破坏肽聚糖合成过程中肽尾与胎桥间的转肽作用。




4、试述EMP途经在微生物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答:EMP途经又称糖酵解途径或己糖二磷酸途径。是多种微生物所具有的代谢途径。
(1) 供应ATP形式的能量和NADH
2
形式的还原力。
(2) 是连接其他几个重要代谢途径的桥梁,包括三磷酸循环(TCA)、HMP途径和ED
途径等。
(3) 微生物合成提供多种中间代谢物。
(4) 通过逆向反应可进行多糖合成。

5、试述HMP途经在微生物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答:(1)供应合成原料:为 核酸、核苷酸、NAD(P)
+
、FAD(FMN)和CoA等生物合成提供戊
糖-磷 酸;途径中的赤藓糖-4-磷酸是合成芳香族、杂环族氨基酸(苯丙氨酸、酪氨
酸、色氨酸和组氨酸)的 原料。
(2)产还原力:产生大量NADPH
2
形式的还原力,不仅可供脂肪 酸、固醇等生物合成
之需,还可供通过呼吸链产生大量能量之需。
(3)作为固定CO
2
的中介:是光能自养微生物和化能自养微生物固定CO
2
的重要中介
(HMP途径中的核酮糖-5-磷酸在羧化酶的催化下可固定CO
2
并形成核酮糖-1,5-
二磷酸)。
(4)扩大碳源利用范围:为微生物利用C
3
~C
7
多种碳源提供了必要的代谢途径。
(5)连接EMP途径:通过与EMP途径的连 接(在果糖-1,6-二磷酸和甘油醛-3-磷酸处),
可为生物合成提供更多的戊糖。

6、试述TAC循环在微生物产能和发酵生产中的重要性。
答:TCA位于一切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中的枢纽地位,产能效率极高,不仅可为微生物的
生物合成提供各种碳架原料,而且还与人类的发酵生产密切相关。

7、什么叫呼吸?什么是呼吸链(电子传递链)?呼吸连有哪些组分?
答:呼吸,又称好氧呼 吸,是一种最普遍又最重要的生物氧化或产能方式,其特点是底物按
常规方式脱氢后脱下的氢(常以还原 力[H]形式存在)经完整的呼吸链传递,最终
被外源分子氧接受,产生水并释放ATP形式的能量。
呼吸链,指位于原核生物细胞膜上或真核生物线粒体膜上的、由一系列氧化还原势呈梯度差
的、 链状排列的氢(或电子)传递体,其功能是把氢或电子从低氧化还原势的化合
物逐级传递到高氧化还原势 的分子或其他无机物、有机氧化物,并使他们还原。在
氢或电子的传递过程中,通过与氧化磷酸化反应相 偶联,造成一个跨膜质子动势,
进而推动了ATP的合成。
呼吸连的组分除醌类是非蛋白质类和铁硫蛋白不是酶外,其余都是一些含有辅酶或辅基的
酶。

8、什么是氧化磷酸化作用?什么是PO比?什么是化学渗透学说?
答:氧化磷酸化作用:又称电子传递链磷酸化,是指呼吸链的递氢(或电子)和受氢过程与
磷酸化反应相偶联并产生ATP的作用。递氢、受氢即氧化过程造成了跨膜得质子梯度即质
子动势,进而质子动势再推动ATP酶合成ATP。

PO比:每消耗1mol氧原子所产生的ATPmol数,表示呼吸链氧化磷酸化效率的高低。




化学渗透学说:在氧化磷酸化过程中,通过呼吸链有关酶系的作用,可将底物分子上的质子
从膜的内侧传递到膜的外侧,从而造成了膜两侧质子分布不均匀,此即质子动势(质子动力,
pH梯度)的由来,也是合成ATP的能量来源。通过ATP酶的逆反应可把质子从膜的外侧重
新输回到膜的内侧,于是在消除了质子动势的同时合成了ATP。

10、试列表比较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的异同点。
答:

呼吸
无氧呼吸
环境条件
有氧
无氧
终电子受体 来源
环境 外源性
分子氧
专性好氧微生物
兼性好氧微生物
微嗜氧微生物
性质
环境 外源性
化合物(通常视为
无机物)
专性厌氧微生物
兼性好氧微生物
能进行代谢产能
方式的微生物
胞内 内源性
代谢中间物
兼性好氧微生物
耐氧厌氧微生物
专性厌氧微生物

发酵 无氧


14、试列表比较同型异型乳酸发酵。
答:

类型
同型
途径
EMP
产物葡萄糖
2乳酸
1乳酸
1乙醇
1CO
2

异型
HMP
1乳酸
1乙醇
1CO
2

1乳酸
1.5乙酸
产能1葡萄糖
2ATP
1ATP
2ATP
2.5ATP

15、试比较“经典”异型乳酸发酵与双歧杆菌异型乳酸发酵途径的异同。
同型乳酸发酵与异型乳酸发酵异同点
不同点 同型乳酸发酵 异型乳酸发酵
参与发 酵的乳酸菌类类如(双球菌、链球菌、乳杆菌等肠膜状明串珠菌、番茄乳杆菌、短乳杆菌、甘露醇
微生物 类群
关键酶
发酵途径

兼性微生物)
磷酸果糖激酶、乳酸脱氢酶
EMP途径
乳杆菌、双歧杆菌及真菌中的根霉
磷酸戊糖(或己糖)解酮酶
PK、HK途径



途径中参与
的辅酶类型
NADH(辅酶I)
(电子供
体)
过程途径
产物
理论发酵率
葡萄糖——丙酮酸——产物只有乳酸
只含乳酸
100% (高)
葡萄糖——乳酸、乙醇等
乳酸、乙醇、CO2等
50%(低)
NADPH(辅酶II)
C6H1 2O6+2ADP+2Pi——2CH3COCOOH+2C6H12O6+2ADP+2Pi——CH3COC OOH+CH3CH2
总反应式
ATP

OH+CO2+2ATP
相同点:1、两者均以葡萄糖为原料且产物中均有乳酸
2、同型乳酸发酵和异型乳酸发酵均需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3、两过程中净生成+2ATP

16、细菌的酒精发酵途径如何?它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有何不同?细菌的酒精发酵有何优缺
点?
答:究竟发酵途径ED,酵母菌的酒精发酵EMP
优点:代谢速率高;产物转 化率高;菌体生成少;菌体副产物少;发酵温度高;不必定期供
氧;细菌为原核生物,易于用基因工程改 造菌种;厌氧发酵,设备简单。
缺点:生长pH为5,较易染菌;细菌耐乙醇力较酵母菌低;底物范围窄(葡萄糖,果糖)。

18、在化能自养细菌中,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是如何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和还原力
[ H]的?
答:亚硝化细菌引起的反应为:
1) NH
3
+O
2
+2H++2e--- 氨单加氧酶(在细胞膜上)--NH
2
OH+H
2
O
2) NH
2
OH+H
2
O-- 羟胺氧还酶(在周质上)--HNO
2
+4H++4e-
从反应看出O2中的1个原子还原成水时,须耗去2个有羟胺氧化是产生的外源电子,然后
从羟胺氧化还原酶流经细胞色素C在供应给氨单加酶。同时还可以看到,由NH3氧化为
NO
2
-的过程中,共产生4 e-,其中仅2e-到达细胞色素aa3这一末端氧化酶。在整个过程中,
公产生1ATP。硝化细菌 可利用亚硝酸氧化酶和来自H
2
O的氧把NO
2
-氧化为NO
3-,并产生
少量ATP。其反应为:NO
2
-+H
2
O—亚硝 酸氧化酶(在细胞膜上)--NO
3
-+2H++2 e-

19、什么叫循环光合磷酸化?什么叫非循环光合磷酸化?
答:循环光合磷酸化:一种存在于 光合细菌中的原始光合作用机制,因可在光能驱动下通过
电子的循环式传递而完成磷酸化产能的反应。特 点(1)电子传递途径属循环方式,
即在光能驱动下,电子从菌绿素分子上逐出,通过类似呼吸链的循环 ,又回到菌绿
素,期间产生了ATP(2)产能ATP与产还原力[H]分别进行(3)还原力来自H2 S



等无机供氢体(4)不产生氧。
非循环光合磷酸化: 是各种绿色植物、藻类和蓝细菌所共有的利用光能产生ATP的磷酸化
反应。特点(1)电子传递途径属 非循环方式(2)在有氧条件下进行(3)PSⅠ和
PSⅡ2个光合系统,PSⅠ含叶绿素a,反应中心 的吸收光波为P700,有利于红光的
吸收,PSⅡ含叶绿素b反应中心的吸收光波为P680,有利于 蓝光吸收(4)反应中
可同时产ATP(产自PSⅠ)、还原力[H](产自PSⅠ)和O2(产自PS Ⅱ)(5)还原
力NADPH2中的[H]来自H2O分子的光解产物H+和电子。

21、试述嗜盐菌紫膜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
答:一种只在嗜盐菌中才有的唔叶绿素或菌绿素参与的独特光合作用,也称光介导ATP合

(1)在无氧条件下
(2)利用光能使紫膜蛋白上视黄醛辅基构象变化,质子不断去向膜外
(3)建立的质子动势推动ATP酶合成ATP

24、什么叫乙醛酸循环?试述它在微生物生命活动中的重要功能。
答:乙醛酸循环:在异柠 檬酸裂解酶的催化下,异柠檬酸被直接分解为乙醛酸,乙醛酸又在
乙酰辅酶A参与下,由苹果酸合成酶催 化生成苹果酸,苹果酸再氧化脱氢生成草
酰乙酸的过程。
是TCA循环的一条回补途径,可使 TCA循环不仅仅具有高效产能功能,而且还兼有可为许
多重要生物合成反应提供有关中间代谢物的功能 。


26、什么是CO
2
的固定的厌氧乙酰-CoA途径? < br>答:又称活性乙酸途径,主要存在于一些产乙酸菌、硫酸盐还原菌和产甲烷菌等化能自养细
菌中。
(1)甲基来源:1个CO2先还原为CHO-THF,转变为CH3-THF 然后CH3-B12
(2)羧基来源:另一个CO2脱氢形成CO- X与CH3-B12一起形成CH3-CO-X进一步形
成乙酰-CoA
(3)最终产物:乙 酰-CoA可进一步形成乙酸,或与第3个CO2结合,形成合成代谢中
的关键中间产物—丙酮酸
关键酶:CO2脱氢酶 同化2个CO2不消耗ATP 消耗4个H2

27、什么是CO
2
固定的逆向(还原性)TCA循环?
答:逆向TCA循 环又称还原性TCA循环,在称作chlorobium(绿菌属)的一些绿色硫细菌
中,CO2固定是 通过逆向TCA循环进行的。该循环起始于柠檬酸(6c化合物)的裂解产物
草酰乙酸(4C)以它做C o2受体,每循环一周掺入2个CO2,并还原成可供应各种生物合
成用的乙酰-COA(2C),由它 再固定1分子Co2后,就可进一步形成丙酮酸,丙糖,己糖
等一系列构成细胞所需要的重要合成原料。 存在一些绿色硫细菌中,Co2固定是通过逆向
TCA循环进行的。

31、什么是固氮酶?它含有哪两种化学组分?各组分的功能如何?试列表加以比较。
答:固氮酶是一种复合蛋白,由固二氮酶和固二氨酶还原酶两种相互分离的蛋白构成
固二氮酶是一种含铁和钼的蛋白,铁和钼组成一个称为Femoco的辅助因子,它是还原N2



的活性中心。而固二氮酶还原酶则是一种含铁的蛋白,具有适应在极度缺钼环 境下还能正常
进行生物固氮的功能。

固氮酶两个组分的比较
比较项目 固二氮酶(组分1) 固二氮酶还原酶(组
分二)
蛋白亚基数 4(2大2小) 2(相同)
相对分子质量 22万左右 6万左右
Fe原子数 30(24-32) 4
不稳态s原子数 28(20-32) 4
Mo原子数 2 0
Cys的SH基 32-34 12
活性中心 铁钼辅助因子(Femoco) 电子活化中心
(Fe4s4)
功能 络合,活化和还原N2 传递电子到
组分1上
对O2敏感性 较敏感 极敏感


37、试用简图表示细菌细胞壁上肽聚糖的合成途径。哪些化学因子可抑 制其合成?其抑制部
位如何?
答:

抑制因子 抑制部位
环丝氨酸 细胞质中Park核苷酸过程中合成D- 丙胺酰-D-丙氨酸两步反应
万古霉素 细胞膜上由太聚糖类脂到磷酸类脂的过程
杆菌肽 细胞膜上由二磷酸类脂脱Pi生成一磷酸类脂的过程
青霉素 细胞膜外转肽酶的转肽作用过程

38、什么叫类脂载体(细菌萜醇)?其结构与功能如何?
答:细菌萜醇是一种含11个异戊二烯单位的C55类异戊二烯醇,
其结构如下:

功能:它可通过2个磷酸基与N-乙酰胞壁酸分子相接,使糖的中间代谢物呈现出很强的疏
水性 ,从而使它能顺利通过疏水性很强的细胞膜而转移到膜外。除此之外它还可参
与各类微生物多种胞外糖和 脂多糖的生物合成,包括细菌的磷壁酸,脂多糖,细菌
和真菌的纤维素以及真菌的几丁质和甘露聚糖等。

39、什么叫派克(Park)核苷酸?它在肽聚糖合成中处于什么地位?
答:“Park”核苷酸即UDP-N-乙酰胞壁酸五肽。
由“Park”核苷酸合成肽聚糖 单体是在细胞膜上进行的。因细胞膜属疏水性,故要把在细胞
质中合成的亲水性分子----“Park ”核苷酸掺入细胞膜并进一步接上N- 乙酰葡糖氨和甘氨酸
五肽桥,最后把肽聚糖单体(双糖肽亚单位)插入细胞膜外的细胞壁生长点处。



40、青霉素为何只能抑制代谢旺盛的细菌?其抑制机制如何?
答:原因:青霉素抑制肽聚糖 的合成过程,形成破裂的细胞壁,代谢旺盛的细菌才存在肽聚
糖的合成,因此此时有青霉素作用时细胞易 死亡。
作用机制:青霉素破坏肽聚糖合成过程中肽尾与胎桥间的转肽作用。

嘉积中学-顾小白经典语录


国庆节板报-中国豪车排名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报名网站-西游记中的故事


十大高薪职业-土地租赁协议


中山大学教务管理系统-雷锋的名言名句


大雪山-校本研修


肇庆教育查分在线-曲阜师范大学招生办


张韶钢-七年级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