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萌到你眼炸
930次浏览
2020年08月04日 07:3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微电子专业-工作总结模板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教学目的与要求
基础知识
通过教学使大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本质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重 要地位,掌
握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容、特点、伟大意义;把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了解努力促< br>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思想教育
破除过去脱离生产力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种种错误观念,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及其本质。
能力培养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国际国内存在的种种社会现实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教学难点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本章结构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的初步认识
第二节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第四节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讨论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
6学时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幽灵,在欧洲徘徊。从18 40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经过一个
半世纪历程,共产主义从一个幽灵变为若干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 ,其间有高潮,也有低谷。特
别是 在经济落后的国家能否实现社会主义?这个普列汉诺夫的大问号总是 挥之不去。
90年代初苏联和东欧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倒向了资本主义怀抱。
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经济落后的国家,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对什么
是社会主义,怎样在经 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实践中提出的首要的根本问题,从理
论与实践两方面做出回答。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的初步认识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虽然没有直接论述过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但是他们在很多方面论
述了社会主义社会 的基本特征,他们正是通过这些基本特征来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
对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 征,马克思、恩格斯将其思想阐述如下:(1)生产资料
归统一的全社会所有;(2)在个人消费方面, 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3)按照预订计


划进行社会生产;(4)商品货币关系不 复存在;(5)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差别,国家逐步消亡;
(6)人成了社会和自然界的主人,实现了人的 全面发展。在这里,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从
总体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
二、列宁对社会主义实质的论述
早在19世纪末,列宁就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实质问题。1 989年他在《俄国社会民主党中
的例退倾向》一文中两次提到社会主义的实质问题。他说:社会主义的 目的(和实质)是
把土地、工厂等等即全部生产资料变为社会财产,取消资本主义生产。按照总的计划进 行有
利于社会全体成员的生产。苏俄的革命和建设中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提出了
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光辉思想。
列宁在苏联革命和建设时期,只要有可能,他就把 经济建设作为中心,把发展生产,提
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中心。在处理生产关系与生产 力的关系问题上,列宁
曾经有过失误。这主要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直接过渡思想。1921年以后, 列宁果断决
定开始实行新的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就是单纯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生产关系概< br>念出发考虑问题,安排工作的思路,回到实事求是,一切从现有比较落后的生产力的实际出
发的轨 道上来,在坚持苏维埃政权,坚持无产阶级掌握基本经济命脉的前提下,一切以是否
有利于生产力的恢复 和发展为根本标准,把生产关系调整到与现有生力水平相适应的程度。
这就较准确地抓住了社会主义本质 这个核心。
三、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与其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样,毛泽东 也没有专门论述过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但是,
他在《矛盾论》一书中,对事物的本质范畴作了科学的界 定。他指出:任何运动形式,其
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的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了一个事物区 别于其他事物的特
殊本质。他接着说:这种情形,不但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在社会现象和思想现象中也是 同
样地存在着。每一种社会形式和思想形式,都有它的特殊的矛盾和特殊的本质。毛泽东的
这一 论述对我们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中指出,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
盾有其特殊性。即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 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既有
基本适应的一面,又有局部不适应的一面;第二,社会主义社会人际之间的利 益关系,既有
基本一致的一面,又有局部不一致的一面。正是这种不同于其他社会的特殊的矛盾,或矛盾
的特殊性,决定了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的区别,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案例
社会主义是什么样的?
社会主义是什么样的?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实践中,有不同的理解。
欧洲社会民主党: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福利国家
列宁时代: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 按劳分配 + 苏维埃政权 + 全俄电气化
乐于吸取外 国的好东西: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
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 ......=总和=社会主义
斯大林时代与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 计划经济 + 按劳分配 + 无
产阶级专政
邓小平时代: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
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共产党领导、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多
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全体社会成员谋取共同富裕和民主。


通过分析结论如下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
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
问题。邓小平不断提 出和反复强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理
论问题,原因主要在于:
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从1957年到1978年的20年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 业曾出现过许多严重的挫折和
失误。这就说明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 题没有搞清楚。
所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是邓小平再三提出这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最直 接
原因。
2、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前苏联和东欧一系列社会主 义国家的历史悲剧,原因很多,但根本的原因在于没有完全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 样一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3、非洲一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
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非洲一些国家搞社会主义越搞越穷,根本原因也在于没有真正搞清
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 设社会主义这样一个基本理论问题。
可见,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不能正确的认识到 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
建设社会主义就必然是一句空谈。所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尤 其是什
么是社会主义这个命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涵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 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
裕。这一新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 关系为基础的社
会关系问题,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的统一体。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
(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2)生产力发展速度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3)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解放生产力。
(4)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辩证的统一。
2、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1)消灭剥削是指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现象。
(2)消除两极分化,是指消除在财富的占有和使用上的严重不平等。
(3)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 分化的关系。剥削是两极分化的基础,是两极分化的温床:
而两极分化产生于剥削,必然加深剥削,强化 剥削,甚至出现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
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2)共同富裕强调共富,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
(3)共同富裕强调共富与共同贫穷的假社会主义划清了界限。
4、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特点
(1)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2)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手段和目标的统一。
(3)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关系的统一。
(4)体现出逻辑上层层递进的关系。


在这个问题上,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片面强调生产关系一大二公三纯,忽视生 产
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只顾发展生产力,忽视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导致生产关
系 难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贡献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 质论,反映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时代要求,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
体模式,而忽视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 倾向,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在理论和实践上
有着重大意义。
1、纠正和澄清了对社会主义的错误认识和模糊观念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习 惯停留在或偏重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
层面上,把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阶级斗争、无产阶级 专政、集体主义等,当作社
会主义内在的本质属性。忽视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共同富裕排斥在社会主 义本质之外。
把工作重点长期放在改变生产关系上,过分夸大意识形态的作用上。这种认识脱离了社会主
义的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客观实际。
2、坚持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提出了新的社会主义基本范畴。
(2)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指出了社会主义存在
的根据。
(3)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这一新的视角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
史观的重大发展。
(4)展示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
3、奠定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基石
邓小平以社会主义本质为本原和基准,科学地阐明了中国社会主 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
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 ,以及祖
国统一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一系列重大问题,从根本意义上讲,都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和制约的,都必须贯彻、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决不能背离社会主义的本质。
4、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方法论原则
邓小平首先抓住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从社会主义制度的层面来认识社会主义,从而把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手段与目的、过程与结果、特征与本 质统一起来,从特征深入到本质。
这对于我们在理论上深化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在实践中始终坚持社会主 义的正确方向,具有
重大的意义。
5、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1)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
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整体。
(2)为我们坚持、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明了方向。
(3)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把市场经济
当作资本主义本质特征的思想束缚,使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总之,这一概括 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廓清了不合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
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 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深化了对科
学社会主义的认识。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可能快地增
加生产力的总量。列宁更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后,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社


会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 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年,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把解放、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 并放在首要地位,
对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赋予了新的内涵。
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要求
发展生产力之所以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要求,根本原 因在于,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
立的条件下,只有通过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加社会主义的物质财富,进 而不断提高人民的
物质文化生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真正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3、发展生产力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
我国是在经济文化相当落后的基础上建立社会 主义的,这一国情不仅要求我们必须坚持
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更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生 产力作为长期坚持的首要历
史任务来抓。只有这样才能赶上和超过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才能谈得上是够 格的社会主
义,才能在此基础上最终取得对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
4、发展生产力是由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 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
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只能靠发展生产力,来改变生产落后 的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满
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5、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总结
20世纪后半叶,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剧变 解体。原因好多,但根本的一条是不注重发展
生产力并在此基础上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而把僵化的 社会主义体制作为社会主义的本
质要求长期固守。结果不仅引起人民的不满,而且最终在资本主义的强大 压力下垮台。
小组讨论(案例)
从数字看变化:中国成为世界发展最快国家之一

案例呈现:
国 家统计局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发展,综合国力持续增强,经
济结构逐步合理。国 内生产总值从 1978 年的 3 624 亿元人民币增加到 2001 年的 95 933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为 9.4 %,超出世界同期年均增长率 6.1 个百分点,
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在产业发展方面,国家统计局认为,目前中国三大产业全面发展,买方市场基本形成。
2001 年农业增加值达 14 610 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 1978 年增长 1.85 倍,比 1989 年
增长六成,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截至 2001 年,谷物、棉花、油菜籽、水果、猪牛羊肉等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粮食供求实现由短缺向总量平衡,丰年有余转变。 1979 年至
2001 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达 11.5 %; 2001 年工业增加值已达到 42 607 亿元。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截至 200O 年,彩色电视机、煤、水泥、化肥、钢产量居世界第一
位。
从 1978 年到 2001 年,中国共安排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基本建设投资达 67 793 亿元,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经济发展后劲持续增强。中国最大的两项水利工程--长江三峡工程和黄河小浪底工程都实现了截流并进入施工高峰,其中小浪底工程已经发电;世界最大的抽水蓄
能电站 --广州蓄能水电站竣工;全长 1262 公里的第一条国道主干线京沪高速公路全线贯通。
此外,邮电通信设施发展迅速,覆盖面迅速扩大。 2001 年中国的移动通信用户已达 1 亿
多户,位居世界第一位。
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进出口总额 2001 年为 5
000 余亿美元,由 1978 年的第 25 位,上升到仅次于美国、德国、日本、法国和英国的
第六位。 2001 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为 497 亿美元,世界 500 强企业中已有约八成


在华投资。外汇储备 2001 年达到 2122 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总体上基本实 现小康。国家统
计局称,从农村居民看, 1978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 134 元, 2001 年达到 2366 元,
其收人水平实现温饱有余,部分地区已实现小康。城镇居民 2001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6860
元。已经整体上实现小康。
当然,国家统计局也不讳言 :中国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诸如结构不合理
造成的经济增长质量不高问题,城乡之间、地 区之间、各收入阶层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社
会保障滞后加大了城乡部分群众生活的困难,以及环境保护 和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等,并提
请有关方面继续给予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小组讨论:
( l ) 从这些统计数字中,你看到了怎样的变化?
( 2 ) 我国成为世界发展最快国家之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3 )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教师点评: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 最终决定力量。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最终
达到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 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根据世界银行 2002 年发布的数据,按照购买力评价法计算, 1980 年至 2000 年,
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为 14 %,仅次于美国;对全球贸易增长的贡献是 4.7 %,仅
次于美国和日本,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
2001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 1990 年增长近两倍,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六位,在发
展中国家中排名第 一,这标志着中国已名副其实跨入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这是当代世界经
济发展史上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 伟大事件,是一个人口众多、底子相对薄弱、国土辽阔的发
展中大国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实现现代化进 程中取得的一个值得骄傲的伟大成就。正是不
自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了生产力发展的大跨越,才为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奠定了雄厚的
物质基础,而人民生活的日益改善正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的根本 目的,是社会主义
本质的体现。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其解放和发展生产 力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日
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 富裕。一种社会制
度是否先进和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创 造出
比先前的经济制度更高的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 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取得了丰
硕的成果。综合国力持续增强,经济结构 逐步合理;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 9.4 %,
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外汇储备居世界第 -位;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总体
上基本实现小康。 这不争的事实雄辩地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说明了社会主义的
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
能逐 步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设;只有大力发展 生产力,才能为共产主义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 才是硬道理。这是邓小平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的著名论断。江泽民
也反复强调:发展是硬道 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战略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
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做出了一 系列有关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科学论断,丰富和深
化了对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认识。


1、发展是解决中国目前所有问题的关键
(1)只有发展经济,才能振兴中华,实现现代化。
(2)只有发展经济,才能解决国内各种矛盾,保持稳定局面,做到社会长治久安。
(3)只有发展经济,才能促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
(4)只有发展经济,才能更好地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2、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开发展 ,坚持党的先进性、发
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
(2)党的 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
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 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结底要看党在推
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
(3 )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
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 人心向背、事业兴衰。
(4)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始终紧紧 抓住发展这
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先进生产力代替落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所谓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主要指先进生产力 自身要获得发展所需要的各方面的条件。先进的生产力必须有先进的生产
关系及其上层建筑即先进的政治 、文化制度与之相适应。因此,不断改革与先进生产力发展
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就是先进生 产力发展的根本性要求,也是先进生产力快速
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必须首先发展先进生产力。
第四节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 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
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 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政治、
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 ,社会的物质文
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 进
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大力发展物质文明,而且还要大 力发展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实现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形
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
有 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
习型社会。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就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伟大创造精神,使人
民群众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情 ,实现自己的愿望和利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
主义法制,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 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就要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 的文明发展道路。要坚持可持续发
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 和美化生活环境,改
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 中工作
生活。
二、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
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


是 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人
越全面发展,社 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
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 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
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 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小结: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 一个逐步加深的过程;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
主题,邓小平理论的内容是对这一主题展开和深化 ;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
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是 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努
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思考题:
1、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
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阅读书目:
1、《一心一意搞建设》,《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

3、《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发展要有新思路》,《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遍)》,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年 版。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学院-年会开场词


走遍天下书为侣读后感-中考化学实验操作


房地产销售方案-会计基础考试试题


乘法口诀表下载-节目主持词


我身边的感动-114号码百事通


卡内基美隆大学-计算机实践报告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借物喻人的作文500字


两会议程-教师年度考核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