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教案
晋中市职业技术学院-公司委托书格式
授课题目: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授课方式
理论课□
4学时
课时
4学时
安排 (请打√)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掌握邓小平
关于社会
主义本质的论断和本质论断的含义;理解发展是我国新时期的主题。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
生产力。
教学主要内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和本质论断的含义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教学难点:
社会主义本质发展的曲折历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思考题:
1.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2.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教 学 内 容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在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什么
是社会主义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我们既然要搞社会主义
,那么首先就应该
搞清楚社会主义。我曾经在课堂上问大学生,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重要吗?社会<
br>主义和资本主义能区分开吗?说实话他们的回答很不能令人满意。可见弄清楚这个问
题是多么重要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对在中国如何建设
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哪些艰辛的
探索,有哪些经验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后,邓小平为什么提出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
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并把
它当作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他怎样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
的基础
上,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在坚持和继承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又怎样
在实
践中进一步深化了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对我们理解社会主
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具有
重要的意义。
备 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毛泽东就向全党
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出中
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
下面共分为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提出走自己的路;二是在探索中取得了哪些成
果?
1.中国共产党人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背景
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
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同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执
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相联系的,也是同如何借鉴苏联社会
主义建设的经验相联系的。
在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在当时国内外形势下
,中国共
产党选择了苏联模式,采取了计划经济体制。这种模式在当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
别
是对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
苏联模式也有它的弊端
,如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等。所以毛泽东指
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因为我们没有经验
,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只得照抄苏联”,“这
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
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这当
然不应当是长久之计”。1956年,苏共20大以后,毛泽东认为它对我们
最重要的教益
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提出要“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道路。他明确指出,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我们要进行马
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到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
设的正确道路。
2.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取得的成果
在
1955年下半年和1956年上半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在中央各部门和全国各
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如何对待包括苏
联在内的外国经验问题上形成了共识。
1956年前后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上,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理论成果。
第一,1956
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正式提出了探索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他指出
: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
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
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
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更要引以为戒。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从批
评体
制的弊端入手,初步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
会主义
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
系。
在经济方面
(5对关系),毛泽东指出,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
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轻工业、农
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在沿海
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上,要积极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
;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
系上,要加强国防;在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上,必须兼顾三者的利益;
在中央和
地方的关系上,应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地方的权力。同时还讲了汉族
和
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与非的关系,中国与
外国的关系。他还专门
论述了学习外国长处和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
相结合的问题。
毛泽东强调,我
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但不能盲目地
学,一切照搬。对于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
国家的长处,也应当采取这样的态度。毛泽
东还指出,抵制和批判外国资产阶级的腐朽东西,并不妨碍我
们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
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中的合乎科学的方面。
毛泽东提出的十大
关系,虽然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是初步的,但却已
经指向苏联模式的弊端,从而开启了对适合
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这
篇报告的发表,表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
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
实际相结合,确立了走自己的道路,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
。
《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正如邓小
平在给毛泽东的信中所说,这篇东西太重要了,对当前和今后都有很大的针
对性和指导意义。
第二,1956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的八大,对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中国国内的
主要矛盾作出了正确的
判断,确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新时期的中心任务。八大指出,
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
解决, 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
经是人民对于建设先进的工 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是人
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 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
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 把我国尽快地
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八大强调我们必须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采
取正确的政策,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利用一切有利的条件,来完成这个
任务。
八大总结了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验,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
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 针;着重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问题,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
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 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他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
第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毛泽东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观察和分析社会主义社 会的各种复杂的矛盾,在深刻揭
示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并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两 类不同性质
矛盾的学说,并且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这些理论观 点,集中体现他在1957年2月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发表
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 问题》的讲话及在此前后的一系列讲话中。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 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
断地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
基础之间的 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
身的自我调整和完善不断地得到 解决。
在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毛泽东进一步提出,在我们的面前有两
类矛盾 ,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他
强调,在社会主义社会中, 少量地表现为敌我之间的矛盾,大量地表现为人民内部矛
盾,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 的矛盾,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
的方法也不同。前者需要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来解决,后者只能用 民主的、说服教
育的方法,也就是“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来解决。
毛泽东提出要把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而正确
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总目的,或者说其出 发点和归宿点,是为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
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以发展我们的经济和文化, 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
设我们的新国家。为此,毛泽东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如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等等。目的是造
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
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
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同年
8月毛泽
东又提出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
心
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较快地建设我国的现代工业和现代
农业的思想。此外,毛
泽东还提出了许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观点,涉及政
治、经济、文化、国防、外交、党的建设等
各个方面。1958年,他又提出要把对党
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这些都
是对党的八大路线的继
续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总的来看,我们认为:
以毛
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初步探索中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尽管有
的还是不够成熟的设想,有的
并未付诸实施,有的后来也没能坚持下去,但它们都为
后来的探索做了开创性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
和实践价值。正如邓小平指出的:
“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
他反对错了的改
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
(二) 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改造
基本完成以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
主义建设。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的
十年中,我们虽然遭到过严重挫折,仍然取得了
很大的成就。
1.党对社会主义认识发生曲折的原因和表现
1957年下半年以后,国际国内出现了一些复
杂的情况。在国际上出现了波匈事件;
在国内,从1956年9月到1957年3月的半年时间里,全国
就有大约1万多人罢工,
1万多学生罢课,农村也发生了农民退社、闹缺粮的风潮,知识分子和民主党派
人士
也对党提出了批评;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更短,人们对社
会主义
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些已经比较清楚,但更多的还有待于继续探索;我们党
过去长期处于战争和激烈的
阶级斗争的环境中,对于迅速到来的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
和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
想准备和科学研究,对建设社会主义
的客观规律缺乏深刻的认识。
因此,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
完成以后,认为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有利的
国际国内环境,就可以很快地实现人民群众迫切要求
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愿望,结果,
在经济建设上容易急于求成;在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程中出
现的政治、经
济、文化等方面的新矛盾新问题时,容易把已经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仍然看作是阶
级斗争;在党内生活中,容易把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产生的不同意见视为“路线斗
争”、“阶级斗争
”,导致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渐发生了“左”的偏差,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探索逐渐偏离了正确方向,出现了曲折,以至后来又发展成为“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
br>误。
2.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同志对社会主义继续进行探索,提出了
一系列重要观点
虽然1957年以后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发生了偏差,但并没有停止对中国社会主义
建设规律的探索。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在总结“大跃进”以来我国社
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续
进行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主要包括:
第一,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区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
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两个阶段。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
个阶段是不
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
更长的时间;在我们这样的国家,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任务,坚持社会主义
不要讲的过早了。毛
泽东还多次指出,我们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没有
100年的时间是不行的。1962年1月
,他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回忆和
重申了1960年5月他在会见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时说
的一段话:建设强大的社会
主义经济,在中国,五十年不行,会要一百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在你们国家
,资本
主义的发展,经过了好几百年。从十七世纪到现在,已经有三百六十多年。在我国,
要建
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我估计要花一百多年。
第二,发展商品生产,重视价值规律。
毛
泽东分析了商品生产的性质,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概念。毛泽东认为,
不能孤立看商品生产,
要看它是同什么经济制度相联系,同资本主义相联系就是资本
主义商品生产,跟社会主义相联系就是社会
主义商品生产。毛泽东认为中国的商品生
产很不发达,比印度、巴西还落后,粮食和经济作物等农产品的
商品率很低,农民货
币收入很少,生活难以改善。因此,中国很需要有一个发展商品生产的阶段。针对斯
大林关于商品生产只限于生活资料的观点,毛泽东认为商品生产的活动范围不仅限于
个人消费品
,有些生产资料也是商品。毛泽东特别从广大农民出发论述了发展商品生
产的积极作用。农民通过交换获
得货币收入,换回生产资料和消费品,满足生产和生
活的需要。对农民不能剥夺,通过等价交换可以团结
5亿农民,正常地进行城乡经济
交流,,工农联盟才能巩固。毛泽东提出两种所有制的存在是商品生产和
商品交换存
在的主要前提,其最终的结果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毛泽东认为价值规律在我
国还起作用。价值规律是客观经济规律,不能违背,只能利用,价值法则是客观存在
的经济法则;价值规
律在生产资料各部门之间和生产领域内也发生作用。毛泽东提出
所有的经济部门都要利用价值规律进行经
济核算。
总之,毛泽东认为,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不仅是资本主义及以前小商品生产的重
要经
济规律,也是社会主义生产的重要规律,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仍起广泛的作用。
毛泽东从经济规律的相互联系中研究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际。对于当时的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
上也有承前启后
的意义。
第三,在社会主义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中
共八大以后,党和国家着手对经济关系进行调整,毛泽东就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
优势的前提下,允许非
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存在的问题作了探讨,提出了可以国营,也
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
本主义的设想。他甚至提出可以在一定时
候让外国人来中国办工厂、开矿山,向他们学习技术。这些思考
涉及允许非公有制经
济成分合法存在并充分发挥其作用的问题,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
br>义。
第四,毛泽东还从哲学的高度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有它自身的规律,必须不断从
实
践出发,积累经验,(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从有较少的经验,到有较多的经验,)
逐步克服盲目性,认
识客观规律,(从而获得自由,)才能实现在认识上的出现一个飞
跃;
第五,提出了不搞科学
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建成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
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毛泽东从当时中国的国
情出发,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
中,提出了开展技术革命,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经济的思想。1958
年毛泽东做出了把
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技术革命上去的英明决策,号召全党都要学习科学技术,打好科<
br>学技术这一仗。
除了以上的思想和观点外,毛泽东还提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中国的具体国
情下,应当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同时,从世界范围内两种社会制度的根
本对立与斗
争的角度,提出了要防止和反对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保证马克思主义
执政党的先进性和永不变质的
思想;等等。
3. 我们党许多领导同志也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第
一,刘少奇提出,我们应该学会自己走路,应该根据中国的特点,采取适合中
国情况的方法来进行建设,
要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他认为,农村生产和分配的单位
不能太大,如果生产关系跑到生产力的前头就会
破坏生产力;(这说明刘少奇已经认
识到,生产关系如果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仅不能促进生产力
的发展,还会破
坏生产力。)主张在农业生产中实行同产量联系起来的责任制。
第二,周恩来
提出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的观点,科
学技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
有关键性作用,以及专政要继续、民主要扩大,
反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严重存在的官僚主义的观点。
第三,陈云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主张在工商业经营方面,
国家经营
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
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进行的自由生产是补充;在流通领域,国家市场是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
的自由市场是补
充;计划指标必须切合实际,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人民生活
和国家建设必须兼顾,制定计划必须
做好物资、财政、信贷平衡等观点。
第四,邓小平提出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
职工代表大会
制,以及加强执政党建设,执政党要接受党内外监督等观点。
第五,朱德提出注
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观点;他还强调党执政后纪律
检查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保护生产、巩固和纯
洁党的组织、巩固党同群众的联系、保证
党的集中统一。
邓子恢也提出农业中要实行生产责任制的观点,等等。
所有这些,为毛泽东思想宝库增添了新
的内容,同时也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
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即使在“文化大
革命”期间,毛泽东仍然提出了一些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他(警
觉地注意维护我国的安全,顶住了国外
的压力,执行正确的对外政策,坚决支援各国
人民的正义斗争,并且)提出了党际关系不应影响国家关系
;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
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构想;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
卡翁达时提
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苏联、美国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
加拿大是第二世界;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毛泽东提出的三个世界划分
的理论,改变了传统
的以意识形态为标准划分世界政治格局的思路,主张以经济为基
础的多因素标准划分世界政治格局。同年
4月,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第六次特别会议
上第一次正式向全世界阐明了这一战略思想。提出了我国永远
不称霸的重要思想等
等。
(当然,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也形
成了一些错
误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和实践经验,特别是1957年后,“左”的思想开始抬头,逐渐占<
br>了上风。这些错误的东西,违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脱离了
中国实际,不
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
总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虽然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过程中犯过
包括“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错误,遭受了重大挫折,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在经济建
设上所取得的成就仍然是巨大的。从历史上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经过两次胜利两次
失败的经验教训才
使党逐步掌握了中国革命的规律,领导革命取得成功。在社会主义
建设时期,同样(需要)经过了一个反
复的探索过程,其间也经历过“大跃进”和“文化
大革命”的两次重大挫折,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20
多年的曲折发展也深刻地教育了
全党,为我们逐步掌握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及其所取得的成果,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后邓小平提出“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前提和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实现
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了基础。
二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这一节共分两个大问题,一个是社会主义本
质理论是如何提出的,它的科学内涵
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有什么意义。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我们先简要的回顾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
的有关论述,然后
重点讲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及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
主义的论述很多,但是,他们都
没有直接论述过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也没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这
个提法。马克
思主义的创始人虽然没有直接论述过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但是他们在很多方面论述
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他们正是通过这些基本特征来揭示社会主义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19
世纪40年代创立自己的理论以及在后来建立理论体系的过
程中,首先对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及其特征进
行了阐述。马恩认为,科学社会主义与
空想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它不是从抽象的理性原则出发,
而是从客观的经济
事实出发,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
br>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从而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本质
要求,是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是一种取代资本主义的崭新社
会制度,从而奠定了社会主义本质
的基本思想。对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
发展》等著作中将其思想阐述如下:
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前提
生产资料归统一的全社会所有;
划分为两个阶段,由低级到高级,由按劳分配到按需分配;
按照预订计划进行社会生产;
商品货币关系不复存在;
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差别,国家逐步消亡;
人成了社会和自
然界的主人,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在这里,可以说马克思恩格
斯从总体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
。
2.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实质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列宁是第一个提出社会主
义的实质问题的。1899年
他在《俄国社会民主党中的倒退倾向》一文中两次提到社会主义的实质问题
。他说:“社
会主义的目的(和实质)是把土地、工厂等等即全部生产资料变为社会财产,取消资
本主义生产。按照总的计划进行有利于社会全体成员的生产。”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
,列宁果断地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体制,提出“一切
为了胜利,”“一切为了战争”的口号,
集中一切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为巩固政权,
赢得战争服务。
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没有顾
及到俄国生产力发展比较落后的实际,企图直接而
迅速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
、资本主义等等,代之以新公
有化的、消灭了市场货币的社会经济结构,以便“按照共产主义的原则,来
组织全国
产品的生产和分配”。这种离开生产力的水平急于过渡的想法和做法,违背了社会主义
本质的根本要求,带来了不良后果,出现了农民、工人生产积极性不高等现象。1921
年以后,列宁公
开承认犯了错误,果断决定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所谓“新经济政策”,用列宁的话来说,就是无产阶
级掌握国家政权,坚持大工业、
现代交通运输业、银行、土地国有、对外贸易国家垄断的基础上,不摧毁
旧的社会经
济结构,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
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就是单纯从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生产关系概念出发考虑问题,
安排工作的思路,回到实事求是,一切从现有比较落后的生产力的
实际出发的轨道上
来,在坚持苏维埃政权,坚持无产阶级掌握基本经济命脉的前提下,一切以是否有利<
br>于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为根本标准,把生产关系调整到与现有生力水平相适应的程
度。也就是说,
把考虑问题的基点,从生产关系转移到生产力上来,这是指导思想上
的重要转变。用列宁自己的话来说,
就是“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主要有: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2)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和按每个人的劳动量分配产
品;
(3)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特征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4)小农经济国家必须通过发展商品生产等中间环节走向社会主义;
(5)学会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6)重视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3.从毛泽东的论述看社会主义的本质
像其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样,毛泽东也没有专门论述过社会主义的本质问
题。但是,他在《
矛盾论》一书中,对事物的本质范畴作了科学的界定。他指出:“任
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的
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了一个事
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他接着说:“这种情形
,不但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在社
会现象和思想现象中也是同样地存在着。每一种社会形式和思想形式,都
有它的特殊
的矛盾和特殊的本质。”毛泽东的这一论述
对我们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也具有方法论
的意义。
根据毛泽东的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也就是
社会主义这种社会形式本身所特有的
区别于其他社会形式的特殊矛盾。
那末,社会主义区别于
其他社会形式的特殊矛盾是什么呢?关于这个问题,毛泽
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书
中作了深刻的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的
基本矛盾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
力和生产关系之
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既有基本适应的一面,又有局部不适应的一面;这就与其他剥削社会制度下的情况,有很大不同。在其他剥削社会制度下,其生产力和生
产关系之间、经
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在剥削社会内部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
正是这种不同于其他社会的特殊的矛
盾,或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社会主义与其他社
会的区别,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在实践中毛泽东对社
会主义的探索,一方面取得
了可喜的成就,另一方面,由于受苏联模式的影响,也有许多失误。
4.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新的理论概括,是从我们长
期以来没有完全搞清楚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因而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
的
发挥这一实际出发,经过深入思考,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以后提出来的。这一新的
理论概括
,从历来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方面的特征中,抽象出“社
会主义的本质”这一范畴,从
更深的层次上使人们科学地理解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
从而也为探索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和新方
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刚刚实行改革开放之际,针对一些人因政策的
调整而产
生的困惑和疑虑,邓小平在论述怎样才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问题时,第一次
提
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鉴于我们过去搞了2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人
民生活提高不多、生产
力发展不够理想、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拉大的实际情况,他指
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
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
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他认为,讲社会主义
,首先要使生产力发展,
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
,归
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他把发展生产和增加人民收入称之
为压倒
一切的标准,实际上已经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同时,邓小平对不
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思
想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他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
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
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
就没有社会主义。
发展生产,增加人民收入,最终是为了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1986年9月,邓小平在回答美国记者关于“致富光荣的口号同社会主义的关系”
时说:“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
原则,第
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这段话成为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雏形。
1990
年12月,邓小平又一次强调共同富裕的问题,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
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
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
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
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
的一个东西。”在全面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
新鲜经验的基础
上,邓小平在1992年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
br>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
达到共同富
裕。”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
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与生产
关系的统一,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目标的统一。这一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
的科
学社会主义,同时又赋予了社会主义以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
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
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
点。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是邓小平
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提出的一
个比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更为一般从而具有更高的概括性的范畴
的主要原因。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每一个新的社会制度固有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因此过去
人们不把它作为体现社会制度属性的范畴。邓小平之所以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在
社会主义本质之中,
不是简单地出于社会主义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的逻辑推演,而是
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认真总结了社会主
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地把握中国的具体
国情和当前的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从我
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看,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之所以没有完
全搞清楚,之所以不完全清醒
,最重要的就是脱离了生产力的发展抽象地谈论社会主
义,用阶级斗争为纲取代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任务
,同时也没有认识到在社会主义条
件下还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因而长期以来没有解决好在社会主义
条件下如何发
展生产力的问题。
从中国的具体国情看,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
历史阶段,人民群
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表现得更加突出,解放和<
br>发展生产力的意义也就更加重要。
从时代特征看,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新的科技革命迅
速发展的条件下,
世界各国尤其是我们的周边国家和地区都在研究如何抓住时机、加快发展自己的问
题,只有突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
位和作用,才能自觉地坚持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
最终以实
践来证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发展生产力还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我国原来
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的经济体
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还存在着种种弊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必须通过
改革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出广阔的前景。所以,邓小平强调: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发
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
产力两个讲全了。 <
br>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了社会主义
社会的发展目标,
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是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原来
是经济十分落后的国家,至今还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不可能比较快
地创造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邓小平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把实现共<
br>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的结合。
实现共同富裕
,是走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所必经的阶段。要实现共同富裕,除了要
解决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
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的问题外,从生产关系方面来说,
还有一个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使社会生产力发
展的成果为全体人民所享有的问
题。这又是在存在和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条件下才能
实现。所以,
邓小平一再强调,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
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
分化。他指出,我
们发展生产力,创造的财富归人民所有,不允许出现两极分化。消
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
富裕,是一个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实现的
比较长的动态过程。在中国的具体条件下,在社会生产力没
有充分发展以前,仍然会
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存在剥削现象和出现两极分化的可能性。社会主义的
本质
和优越性将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逐步
完善的
发展过程而逐步地得到充分体现。
第三, 邓小平从目的与手段相统一的角度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
共同富裕是目的,发展生产力是达到这一目的的物质基础和手段,没有这个物质
基础,最多只能
是贫穷的普遍化,社会主义就只能是一句空话,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
产,创造财富,是为了消灭剥削,消
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否则就背离了
科学社会主义。
邓小平从目的与手段相统一的
角度揭示社会主义本质,强调离开共同富裕这一目
标,生产力发展就会失去社会主义方向和性质。离开发
展生产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
分化这些前提,共同富裕是无法实现的。过去我们在建设中的失误,往往是
因为不能
正确处理这个关系。强调消灭剥削,消灭两
极分化而忽视发展生产力,搞所谓贫穷的
社会主义,给我国经济带来严重损失。为了促进生产力发展,邓
小平从我国国情出发,
在分配结构的改革中,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在一定范
围
一定程度上允许剥削的存在,又规范收入分配,使收入差距趋于合理,防止两极分化,
这些举
措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不同程度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第四,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表明社
会主义既要求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
高效率的社会;又要求分配合理,共同富裕,公平公正的社会。但
是社会现实生活与
此存在着鲜明的反差,于是,一部分人对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主义是否符合社会主义的<
br>本质规定不理解。邓小平在概括和界定“社会主义本质”时,一连用了“解放”、“发展”、“消
灭”、“消除”、“最终达到”五个动词,它表明,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社
会主义本
质的充分体现只能是最终的结果。一方面,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既定的,不符
合社会主义本质,就不是真正
的社会主义;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又具有过
程性,它所体现的是由不够充分到比较充分和最终
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这样渐进的阶段
性过程构成的。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是相伴相随的。
既然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那么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也应该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本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现了规定性和过程性的
统一。
从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既定性、客观性来看,现阶段我国社会已经体现社会主义
本质的基本要求,现行
的各项基本的方针政策,是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相符合的,
它证明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
义;从社会主义本质体现的过程性、渐进
性来看,本质的体现不可能一步到位,现在仅是初步的,很不充
分的,要通过改革开
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实现;从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的长期性、艰巨性来看,应
从本国实际出发,凡是有利于体现本质的各种政策和措施都是社会主义所允许和需要
的。总之,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体现需要若干代人进行坚持
不懈的艰苦探索和努力奋斗才能
实现。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
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
断。它使我们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到一个
新的高度,帮助我们自觉地把这一本质
属性的要求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整体布局和奋斗目
标的各个方面,更加清醒、更加努力地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懈奋斗。
(三)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意义
邓小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
60年代提出
“两个中间地
带”的战略思
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
会主义本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
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社
会主义本质理论
的提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历来关注关于公有制、按劳分
配等特征,进一步深入到理解实现共
同富裕这个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目标。过
去由于缺乏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方面,
常常把实现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范围和程度当作目的本身,甚至是在脱离实
际条件的
许可下,盲目扩大公有制的范围,提高公有制的水平,导致远离根本目的的结果。这
在
多次出现的“穷过渡”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对改革开放的一些
政策调整之所以经常
会出现不同的意见,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也是因为离开了社会主
义的根本目的孤立地看待是否符合公有制
、按劳分配等社会主义的特征。因此,提出
一个把建设社会主义的手段和目的统一起来的更高层次的社会
主义本质概念,搞清楚
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目标,对于统一认识,促进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保证
社
会主义改革的正确方向,是十分重要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为判断改革开放
的是非得
失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大踏步地
向前发展。
2.社
会主义本质理论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邓小平提出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针对性,一
方面是过去只着重于关注巩固和扩大公有制、按劳分
配和计划经济,把它当作目的本身,而忽视了更为基
本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
目标;另一方面是防止改革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少部分人富而大部分人穷的
两极分化和
其他消极现象。这两种情况都不可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社
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紧密地结合起来,揭
示了实现社会主义
本质与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社会主义本质理
论的提出,为我们寻找一种能够从更深
层次把握住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为中国的社
会主义建设在改革开放中探索出一条发展更快、人民享受到
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最大、
能够充分体现出对资本主义优越性的道路,奠定了科学基础,开辟了广阔前景。
总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理论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持和
继承,又是发展
和创新,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
义这个问题,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
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想:美苏之外
的国家都属
中间地
带;中
间地带按照
经济发达与
不发达划分
为两部分:第
一中间地带:
指亚非拉广
大经济落后
的国家。第二
中间地带:指
以欧洲为代
表的发达资
本主义国家。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1.毛泽东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反复
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
展经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毛泽东曾经提出,
群众性大规模急风暴雨式的
阶级斗争已经过去,我们的任务是搞文化革命、技术革命,向自然界开战。党
的八大
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后指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
产力
,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毛泽东强调,由
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
立为发展生产力大大地创造了社会条件,因此,我们的根本
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
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关系到
中国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前途。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
能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毛泽东清醒地认识到,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只是对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
的完成,社会主义的物资基础——
大工业还没有建成。因此,中国虽已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与建成社
会主义社会尚
有比较大的差距。毛泽东在1957年说,必须懂得,在我国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基础,从现在起还要用10到15年。只有经过10到15年的社会生产力的比较充分的
发展,我们的
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才算获得了自由的比较充分的物资基
础,我们的国家才算充分巩固了,
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才算从根本上建立起来了。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条件。
共产主义是生产力高度
发达的社会。社会主义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条件。因
此,
我们要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以更快地发展生产力。
现在看来
,尽管后来由于党的指导思想上“左”倾错误的不断发展,“以阶级斗争为
纲”取代了发展生产力这一根
本任务,但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
产力的观点毫无疑问是非常正确的。
2.邓小平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更是一再强
调了发展社会生产力
的重要性。1992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邓小平强调的发展
是硬
道理硬就硬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硬就硬在发展是深刻总结国内外经
验教训
的结果,硬就硬在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硬就硬在发展是消灭贫穷,
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和逐
步进入共产主义的根本依靠点。
总之,硬道理就是强调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人民根本
利益之所
在,是国家命运之所系,是社会主义的活力之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永恒主题,从社
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了发展的重要性。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观点,是由生产力的最终决定力
量规定的。
生产力是社会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所谓
最活跃,就是说生产力具
有明显的变动性,就是不断地把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推向新的层面,引发社会生产
力性质
的变化。也正是因为生产力具有这种不断向上的变动性,才决定了它的革命性。生产
力由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3个要素构成,而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发生巨大的变
动都可能引起社会生产力
性质或水平的相应变化。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是
社会
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最为基本的原理。所谓历史唯物主义,实际就
在于它
是用社会的物质生产及其由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来解释社会的政治生活和
精神生活,强调物质生产和生
产力对理解社会的基础意义和决定作用。综观人类社会
形态依次变更演进,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
动的结果,都是生产力本身发展的客
观要求的反映。建立在社会基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社会,变
革生产关系的方
式不可能使用激烈的阶级斗争,而是通过改革来实现。其改革的出发点是建立和完善与现有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归宿点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共产党人
就是基于这样的
认识,有步骤、有领导地进行体制改革的。
生产力具体而鲜明的实践性。邓小平不仅提出了“三个有利
于”标准,即“应该主要
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
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称为“中国的发
展
路线”,实际就是更明确地将社会生产力的能否发展作为衡量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的标准,作为衡量经济
社会发展的一个标尺。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生产
力不
发达的情况总体上还没有改变,更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的首要的任务。社会主
义在同
资本主义的较量中,能否不断地巩固和发展自己,能否体现出其优越性,最根
本的是它的生产力能否比资
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好。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
性,归根到底是要大幅度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
改善、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
活。”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安定
,为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创造物质条件,从根本上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只有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了,才能使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逐步相信社会主义,使相信
社会主义的
人进一步坚信社会主义。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中国在改革
开
放前的20多年的时间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得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
是在相当
长的时间里没有能切实将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邓小平
指出,如果说新中国成立以后
我们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邓小平
认为,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
人民生活长期停滞在很低的水平总
不能叫社会主义。邓小平说,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国吃了苦头。中
国吃苦头不只
这十年,这以前,从一九五七年下半年开始
,我们就犯了“左”的错误。总的来说,就是对外
封闭,对内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制定的
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直接导致了生产力发展不快,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截止一九七八年,
工人的月平均工
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因此,要迅速坚决地把工作重点<
br>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十一届三中全会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重要转折。社会主
义必须大力发
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生活水平。而且,只有不断发展社会生
产力,国家才能一步步富强起
来,人民生活才能一步步改善。事实也是如此,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
上后,改革开放,中国的生产力犹得神助
飞速发展,人民生活迅速得到改善。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已
经实现,并及时提出
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人民拥护党,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因此,邓小平在19
92
年视察南方谈话中总结说:“为什么六四以后我们的国家能够很稳定?就是因为我们搞
了改
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
从总结苏东欧剧变的教训中也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
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这对共产党人和现实的社会主义来说,无疑是
惨痛的教训。造
成苏东欧剧变的原因有许多方面,但根本问题是经济问题,是发展问题。就拿前苏联来说,从赫鲁晓夫到安德罗波夫,在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一直固守斯大林模式,使
苏联的生产
力始终维持在粗放经营的水平上。上世纪60年代,苏联的国民经济总产值
已相当于美国的50%,到了
80年代仅相当于美国的30%,把本来已缩小的差距又进一
步扩大了。苏联经济每况愈下,人民生活得
不到多大改善,直接使人民群众对苏共及政
府丧失了信心,最终导致解体。正如邓小平所说:“世界上一
些国家发生问题,从根本上
说,都是因为经济上不去,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工资增长被通货膨胀抵消,
生活水平下
降,长期过紧日子”。如果经济发展老是停留在低速度,生活水平就很难提高。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十年有发展,发展很明显。假如我们有五年不发展,或者是低
速度发展,例
如百分之四、百分之五、百分之三,会发生什么影响?这不只是经济问题,
实际上是个政治问题。 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社会主义决不能长期建立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和
贫穷的基础上。社会
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国解决所
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这是对
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科学分
析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带
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作为一个社会主义
国家,中国是维护和平和稳定的力量,是世界和平力量发展的重要
因素。中国发展得
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都是有利<
br>的。等到中国发展起来了,制约战争的和平力量将会大大增强。不仅维护世界和平需
要中国的发展,而且解决全球发展问题,也要中国的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大
的发展
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广阔的市场和不断改善的投资环境,社会政治稳定。
这
里说明中国拥有发展的条件和环境
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的发展,既关系中国自身,也关系亚太
地区和世界
的和平与发展。中国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不仅将造福13亿中国人民,也将为
世界各国带来巨大的商机和市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条件下,中国的发展
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
展新的推动力量。世界各国经济互利合作、相互依存的加深,必
将给全球经济增长创造更加美好的前景。
从这个方面看,中国的发展具有全球性的战
略意义。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br>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
的第一要务,把坚
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
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
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
(在新世纪新阶段,)把发展作为执
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
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
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理解:
1.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是由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
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
中指出:取得胜利、建立政权后的无产阶级
政党要“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
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
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列宁在俄国十
月革
命胜利以后也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
产品
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毛泽东1945年就强调“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
践在中国人民中所
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
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
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邓小
平同志也反复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
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
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
化生活需
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如果经济发展老是上不去,老是停留于低速度,人民生活水平
就很难提高,人民就会对社会主义失去信心,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巩固,共产党的
执政地位也保不住。
在这个意义上说,发展不仅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
的政治问题,是关系到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前途命运的大事。
2.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
发展生产力。离开发展
,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
强都无从谈起。”把发展问题同执政问题联系起来,突出发展在党的执政内容、执政过
程、 执政基础中的重要地位,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从根本上把握了人
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 义现代化的本质。也就是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这个命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题中 应有之义,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体
现。我们党要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必须在理论上和实 践上适应这种要求,不断地向
前发展。我们党执政的目的就是适应中国先进生产力、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 要求,代
表和满足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历史经验证明,在中国,只有共产党,而没有
别 的什么政治力量能够做到这一点。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同社会主义的中国命运相
连,执政是为了使国家 兴旺发达,人民安康幸福,而兴国的基础也在于事业的发展。
我们党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 是把发展作为众多任务中最重要、最紧迫
的任务,这说明了我们对于共产党执政根本任务的正确认识,反 映我们党在这个重大
问题上更加成熟和更加自觉。
3.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要求的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 ,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
大成就,但目前仍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
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把发展作为第 一要务,对于
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就总体而言,我国人民生活达到了小康 的水平。但是正如十六大报告指出的,
这个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因而我们要 用20年的时间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
展中大国领导 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
业兴衰。”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 第一要务,表明我们党对自己国家基本国情的清醒认
识和改变落后面貌的坚强决心,是完全符合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发展要求的。
只有把发展作为主题,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不断巩固和发展党执政的
群众基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并通过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
十代人的努 力,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生产力,使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实际利益,
使社会主义更好地显示自己的 优越性。也只有靠发展,才能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
的人,坚定对社会主义和祖国未来前途的信念和信 心。总之,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都要依靠发展。发展是硬道理,硬就硬在这里 。
4.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对共产党执政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我们党是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为全国执政党的。在党的七届
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提出:党在执 政之后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
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新中国成立后,我 们党把工作中心放在恢复国
民经济、改善人民生
活上,仅用了3年时间就恢复了在旧中国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
济,使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得到基本好转。
接着我们党用三年多时间基本上完成了对生
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实现了我国社会从新民主
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
渡。这种快速、健康发展的事实,是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得到全国人民衷心爱戴
的根本原因。广大人民群众正是在同旧社会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比较当中得出“共产党
就是好”和
“社会主义就是好”的结论。
1956年9月,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
情况的变
化,作出了党的工作中心转移的战略决策。我们党在1957年的工作总体上是好的。
1958年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探索中又有了一些新的进展。但由于毛泽
东同志的指导思想
逐渐偏离了实事求是的轨道,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经济建设急于
求成的错误,特别是发生了长达10年
之久的“文化大革命”,致使国家陷入动荡和混乱,
影响和限制了各项事业的发展。这是一个严重的教训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
果断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重新探索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为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邓小平明确提出
:“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是摆脱落后,使国家的力量增强起
来,人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这表明
,我们党经过经验教训的总结,进一步明确了
执政的目标在于发展,执政的方针政策必须围绕着发展来制
定,执政的成效要用发展
来检验。
回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兴衰历史,对这个问题可以
看得更加清楚。苏东
剧变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关键还在执政党。组织乏力,国家的经济长期得不到
较快的发展,人民的生活长期得不到应有的改善,势必逐渐减弱甚至失去群众的拥护
和支持。
正是基于对自己的和别人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总结,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发展
才是硬道理。
”江泽民同志又进一步提出:“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认
定发展是第一要务,就将一
般的道理具体化为党的工作方针政策,这不仅是从一般到
特殊,也是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认定发展是第
一要务,不仅说明我们党对于发展问
题的高度重视,而且这个问题在新的时间和空间里具有了新的现实针
对性;认定发展
是第一要务,更强调了党的先进性的科学内涵。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发展是“执政兴
国的第一要务”,是对发展重要性的又一次理论提升。
5.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
经验。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无论国内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
正确坚持和贯彻发展
的思想,我们党就能够从容应对挑战,克服困难,不断前进。改
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
以会得到全体人民的拥护,我们之所以能够
战胜各种
困难和风险,都与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密切相关。改革开放20多年来,
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是
人民得到最多实惠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
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
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这些
历史性成就充分证明,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
、发展的办法
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在新的世纪,我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既有过去积累起来的老问题,也有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但不论解决什么
问题,最终都要靠发展。当今许多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需要我们去
解决,而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还是靠
自身的发展。振兴国民经济,使现代化的经济目
标得以实现,靠的是发展;推进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说
服那些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
性有怀疑的人们,靠的是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靠的
是发展;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靠的是发展;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实
现祖国的完全统一,靠的是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靠的还
是发展。一句话,加
快发展是我们的惟一出路,是我们的惟一选择。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伟大旗帜,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
、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
,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
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
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同时
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
展;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
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
资源、环境相协调,
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基本涵义,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
方针、政策和各
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
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
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特别
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始
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
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
性的根
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1.正确认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的区别和联系
“先进生
产力的发展要求”主要指先进生产力自身要获得发展所需要的各方面的条
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单纯
是生产力自身结构发育和发展的问题,它是一个综合
而又复杂的社会关系系统协调的结果。生产力的实际
效果和功能,只有在社会诸多因
素整体性发挥的前提下才能存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什么强调的是
“先进生产力的
发展要求”,而不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呢?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指生产力发展<
br>
的程度和结果。在世界不同国家,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
期,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很不一
致的。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发达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来要求发展中国家,并以此
衡量我们
党在比较落后的经济环境中的活动和政策。我们党的一切活动都要立足于中国国情,
所
代表的只能是在中国这样一个范围内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但同时,作为努力方
向,我们也应当瞄准世
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方向,力求尽快地达到和赶上世界
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此,“先进生产
力的发展要求”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是有区别的:前者是指生产力获得解放和发展的条件,是过
程实施的前提;后者是指
生产力的发展程度,是过程实施的结果。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内因是根据,
它既
不可能来自民族的消极等待和历史的自然进化,也不可能来自国外的完整输入,而需
要先进
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对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重视,并率领全国人民为提
高生产力的综合水平而努力
2.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促进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中国共产党从建立时就是
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党领导的新
民主主义革命,目的是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
,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
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建立在这种经济基础之上
的腐朽的上层
建筑,确立以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新的政治制度,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新中国成立以后,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确立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并在这种经济基础上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
和发展生产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也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
展生产力。
总之,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先进生产力的
发展是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不断完善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党
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就要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不断
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
,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
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开辟更广阔的途径。江泽民指出,全
党同
志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经常加以检查和总结,看看是不是符
合先进
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符合的就实事求是地纠正。
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共产党
人的先进性和时代精神。
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
、
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
想道德素
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要积极营造尊重
人才、鼓励创业的社会环境,
形成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机制,开创人才辈
出并能充分发挥各种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新局面
,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
大的人才保证。
3.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努力实现生 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改
革,不断促进先 进生产力的发展,在我国形成发达的生产力。现阶段我国经济文化发
展很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总 体上还没有改变,生产力在不同的地区呈现出不
同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发 展先进生产力。对于仍然存
在的不适应先进生产力和时代发展要求的一些落后的生产方式,既不能简单化 地加以
排斥,也不能采取安于现状、保护落后的态度,而要立足实际,创造条件,通过长期
努力 ,逐步使它们向先进适用的生产方式转变。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总
的目标是改造落后生产力 ,提升传统生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最终整体达到发达生
产力的水平。
先进生产力是用先进 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生产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给生产力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 动,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从来没
有像现在这样突出。未来的科学技术发展还将产生新的重大飞跃。 党必须敏锐地把握
这个客观趋势,始终注意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掌握、运用和发展先< br>进的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学技术改造
和提高国民经 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向我们
如何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提出 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向我们如何促进先进生产力
发展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课题。
4.坚持代表 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紧密结合我国以及世界生产力的最新
发展和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的实际,认真 研究和解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一系列重大问
题。
第一,研究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基本状况和 特点,按照现代化的要求,改进生产力
的配置,进一步提高工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的程度。根据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实际,
在目前情况下,我们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首先是要立足于提高现有生产力
的总体水平。为此,针对手工劳动仍较普遍、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情况,要尽快完
成由农业国 向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内的工业化国家的转变;针对小农经济式
的孤立、封闭与地方保护主义相 结合的情况,大力加强专业化的分工和协作,合理配
置生产力的各种要素,尽快提高社会化的水平;针对 计划经济遗留的弊端和相当程度
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状态,大力推进市场化的进程,主要通过市场来实现 生产、流通、
交换、消费的循环,并扩大这种循环的空间和时间范围;针对不同领域和地区的发展
程度很不平衡的状态,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继续鼓励发达地区和领域向生产力的更
高水准发展,同时 加快落后地区和领域向先进生产力的转变。
第二,关
注和研究世界科技和生产力发展的最新趋势,根据这一趋势提出我们的
对策。我国生产力基础薄弱、起点
较低,因此不可能按世界生产力水平衡量中国生产
力的发展状况。但是,我们的努力目标应该是赶上和超
过世界最先进的水平。尽管我
们暂时还无法位居前列,但我们的方向、路径应该与最先进的生产力要求相
一致,我
们的各种政策、措施都要有利于赶上和达到世界最先进的水平。所以,我们要密切关
注
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最新动向和趋势,抓住机遇,瞄准目标,力求在
可能的领域实现跨越式
的发展;要抢占科技领域的制高点,争取在某一个或一些领域
取得较大的突破,形成最新型的高科技产业
,占领国内和国际市场;要充分利用科学
技术的最新成果,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网络经济、生物经济、环
境经济等新型的经济
形式,争取在某些领域与发达国家同步前进;要根据世界市场的供求状态和产业结构
的变动趋势,大力推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
质和在世界
上的竞争能力;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按照趋利避害的原则,充分利用
国际国内两种市场、两种资源,包括培植我国自己的
跨国公司,在世界舞台的拼搏中,提高我国生产力的
总体水平。
第三,深化改革,建立起能够促进生产力较快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生
产力的发展,要求有相应的生产关系相适应和配套。我们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要求,就必须通过改
革开放,建立起最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坚持发展和巩
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
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
和发展,建立起比较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分配结构和分
配方式,把按劳分配和
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改革价格、流通、金融、财税、保险、社会保障、医疗
卫
生等体制,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
我们党
应该发挥好领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
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始
终走在改革的前列。
第四,研究世界和中国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和最新要求,制定和实施最适当的经济<
br>发展战略,促进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生产力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
生产力各要
素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也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代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
要认真研究和把握生产力发展的
规律,顺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
使生产力能按照最合理、最有效的方式组合起来,
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已经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发展战略,如分“三步
走”基本实现社
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科教兴国的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br>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等等。对这些战略或国策,我们要继续坚持,并不断解决新形
势下遇到的新
问题。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根据国际国内的新情况,抓紧研究和实施一
些新的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战略
。按照中央的决策,我们要抓紧实施西部大开发战
略,争取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我们党历来重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
马克思根据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提出
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部分、生产力
中包含科学的论断,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中国共产党历来
重视科学技术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实践中<
br>丰富和发展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1953年,新中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
时,毛泽东
就提出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建设我们的国家。1956年,周恩来代表
党中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
的口号。1958年初,毛泽东又提出现在要来一个技术革
命,并要求把党的工作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江泽
民、胡锦涛先后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
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
主要标志”、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等重要论断,成为中
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
邓小平十分重视发展科学技术在建设社会主义中的地位和作
用。他指出,现代科
学技术正在经历一场伟大的革命,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
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只是有了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改革,而是几乎各个科学
技术领域都
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了并且正在继续产生一系列新
兴科学技术。根据现代科技革命
与生产力发展的新趋势,1988年9月邓小平进一步
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
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
是第一生产力。”后来又强调,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
教育。要提倡科学,
靠科学才有希望。
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力”的思想,面对科技进步
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
力的集
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强调迎接当今世界科
学技
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科学的本质是创
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
人才的成长靠教育。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
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
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
少的飞轮。为此,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科教兴国和人才
强国的战略。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主要内涵
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
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生产力的基本
要素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其中的生产资料是同一定
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
劳动者也同样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
产
力迅速转化,改变了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管理水平。科学技术
为劳动者
所掌握,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提高了
生产劳动能力。在生产力系统
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
主导性的要素。
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
一要素。过去,生产力发展和
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
代的到来,
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
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更
是如此。
第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 19 世纪末发生
的第
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
生产、科学、技术三者
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
的发展。例如,蒸汽机技术革命主要是从工
匠传统发展而来,在生产经验积累的基础
上摸索出技术发明,然后才总结出热力学理论。以电力技术革命
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
革命以来,这种生产带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发生改变,现在是科学推动技术进步,
再推动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走在社会生产的前面,开辟着生产发展的新领域,
引导生产
力发展的方向。如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它先主要是通过科学实验探索出电磁
学理论,通过促进电力技术的
革命,并最终引发电力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邓小平在
总结科学技术这一发展趋势时深刻指出:“现代科
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
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
创造出来。“大量”
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实在,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
巨大的进步。”
3.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当前,以
微电子技术为
基础,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的
各个领域。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给
人类经济生活方式带来质的变化。未来的科技发展
还将产生新的重大飞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代
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
要重视科技创新,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现代科技每
前进一步,
都引起社会生产力的深刻变革,特别是本世纪以来,量子力学、相对论等具有划时代
意义的科学成果,孕育产生了第三次新技术革命,以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为核心的当
代科学和高新技术突
飞猛进,使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初见端倪的
知识经济,更是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
的文明进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产生了深刻
的巨大的影响。总之,科学技术已越来越成为生产力解放和发
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
特别是高新技术,已成为当代人在社会生产力上的制高点。
当今世界各
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其核心和关键在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及高
新技术产业化。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
当今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
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如果不
能创新,一个民族就能难
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
林。因此,在当代历史条件下,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
力的发展方向,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必须高
度重视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谁
掌握了高新技术的优势,谁就掌握了经济和政治竞争的主动权。我国作为
独立的社会
主义大国,必须在高科技的发展上占有自己的位置。只有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发展高
科技,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抢占当代先进生产力的制高点,才能代表先进社会生产
力的发展要求,才能
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科学技术从“间接的生产力”到“直接的生产力”到“第一生产力”说
明社会生产力内
涵的深刻变化。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它揭示了近现代人类社会所以发生如此迅速和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作为无产阶级的政党,一定要跟上时代发展
的步伐,不但要
认识到生产力的关键作用,还要认识到现在的世界,什么是“先进”的
生产力。在马克思的时代,先进的
生产力反映在传统的工业产业上,如钢铁、铁路……
而在今天,先进的生产力是指以高科技如信息、生物
工程、新材料等为基础的高新技
术产业。现在关注发展生产力,不只是一般的生产力,特别要关注作为第
一生产力的
科学技术的发展。 为此,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必须敏锐地把握这个客观趋势,始
终注意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掌握、运用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
地结合起来,大力
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
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这是我们
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生
要职责。”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
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科学技术实力和国
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
要标志,也是每个国家走向繁
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为此,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科教
兴国和人
才强国的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含义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坚持教育
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
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
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
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含义是: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
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
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
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
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把
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进入21世纪,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
猛,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
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汹涌澎湃的世界
新科技革
命浪潮,胡锦涛强调,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奋起直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