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武汉开放职业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后,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B.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C.开展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决战
D.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2.党在实践中开始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是( )。
A.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
B.中共八大召开
C.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中共中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3.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是( )。
A.把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
B.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
C.照着马克思所说的去做
D.以苏联为鉴戒,建设社会主义
4.中共“八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方针是( )。
A.大干快上,赶美超英
B.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C.力争高速度,快压倒一切
D.慢一点,稳一点
5.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
A.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B.不断解决仍然存在的敌我矛盾,同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集中力量解决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
间的矛盾
6.毛泽东第一次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著作是( )。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矛盾论》
D.《论人民民主专政》
7.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毛泽东在社会主义<
br>的建立、建成和发展阶段问题上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是( )。
A.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B.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
C.社会主义“又可能分
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
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下一步是为向共产主义社会迈进奠定基础
8.在中共“八大”上,提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应实行“三个主体,三个补
充”重要思想的是(
)。
A.陈云 B.周恩来 C.刘少奇 D.毛泽东
9.与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相比较,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最突出的
特点体现在(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
C.消除两极分化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0.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上的重大发展体现
在提出了(
)。
A.建立创新型国家 B.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的本质属性
C.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D.科学发展观
11.邓小平多次指出,在经济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
( )。
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 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D.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1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 )。
A.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共同属性
B.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
C.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D.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范畴
13.科教兴国战略主要是指(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C.坚持对外开放引进先进技术
D.加快实现高技术产业化
14.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远保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根本体现
是( )。
A.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推进先进生产力发展
B.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构建先进文化的价值理念
C.代表人民根本利益,使人民获得切实利益
D.代表先进社会制度,推动社会主义不断自我完善与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
1.毛泽东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背景和条件是( )。
A.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B.需要总结“一五”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C.“波匈事件”的发生,使我国需要认真思考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D.苏共二十大的召开,暴露了苏联的问题和矛盾,我们应该“以苏为鉴”
2.1957年2
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
系统阐述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的
基本观点是( )。
A.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
础之间的矛盾
B.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非对抗性矛盾
C.社会主义社会的
基本矛盾具有基本适应、部分不适应的特点,又统一又
斗争,推动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巩固
D.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3.1959年底至
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认
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有( )。
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B.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C.发达的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4.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重要思想是指
( )。
A.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营
B.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
C.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
D.在分配方面,以按劳分配为主补充一定的其他分配形式
5.在毛泽东提出的“三个世界”的理论中( )。
A.苏联属于第一世界
B.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
C.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一世界
D.亚洲(除日本)、非洲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
6.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是( )。
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摆脱单一的苏联模式
B.开始寻找独立自主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探索中正确的、有价值的思想观点和创造性的思考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
要组成部分和新财富
D.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就起了指导作用
7.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 )。
A.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C.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统
D.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
8.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 )。
A.肯定了社会主义制度对促进生产力的巨大作用
B.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据
C.说明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指明了消除两极分化和消灭剥削的根本途径
9.根据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断,共同富裕是( )。
A.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B.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
C.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D.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
10.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重要意义在于( )。
A.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B.是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问题和重要组成部分
C.是20世纪国内外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
D.反映了时代要求和人民的愿望
三、辨析题
1.“发展才是硬道理。”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既是一个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又是分
层次的。
3.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是社会
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
四.论述题
1.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2.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B 4.B 5.C 6.B 7.B
8.A 9.A 10.B
11.D 12.D 13.B 14.A
二、多项选择题
1.ABD 2.ABCD 3.AB
4.ABC 5.ABD
6.ABCD 7.ABCD 8.ABCD
9.ABCD 10.ABCD
三、辨析题
1.“发展才是硬道理。”这里所说的“发展”是指经济发展。不正确。
(l)“发展才是硬
道理”,这是邓小平同志在总结了社会主义事业历史经验
的基础上所提出的科学论断,是我们党必须始终
坚持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
(2)发展必须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并发挥其优越
<
br>性,实现民富国强,说到底都必须以经济实力为基础。国际竞争说到底是经济实
力的竟争。经济发
展是整个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 步的基础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
件。
(3)“发展才是硬道理
”,不仅仅是指发展经济。而是包括了社会主义物质
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进步、协调发展,
包括了理论观念的创新和人
的全面发展。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本身就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理
论
的创新指引着我们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进
程,而经济和社
会的全面发展,又必将促进人本身的全面 发展。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既是一个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又是分
层次的。正确。 <
br>(1)在邓小平理论中,社会主义本质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它们各自有特
定的地位和作用。“解
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基础、前提、根本。它是实现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的物质基础。“消灭剥削,消
除两极分化”是条件,是途径,它是生产力充分发展的根本
要求和必然结果,
它规范制约着解放和发 展生产力的方向、道路。
(2)在上述内在统一
的基础上它又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社会主义本
质,它是社会主义的最高层次,它从功能、价值、目
标、任务的角度,揭示了社
会主义各 。种制度、形式、特征的内在联系,提供了社会主义最基本的内
容;
第二个层次是社会主义特征,它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重要层次,是社会主义共
同属性的概
括,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形式和制度体系的主要特征;第三个
层次是社会主义的实现形式,社会主
义在不同国家和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有
不同的实现形式,它表现为一定的体制、模式。社会主义模式
是社会 主义特征
在不同方面的展开和表现。
3.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劳动
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是社会
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不正确。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
根本要求。但是共同富裕不等于也不可能是
完全平均和同步富裕。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
,会使一部分地区。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就能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劳动者学习先进,提高经济效益,<
br>从而也逐步富裕起来、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是有先有后的。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
区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非
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而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四.论述题:
1.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总结多年来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
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
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
则”加以固守,把许多在社会主
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作“资本主
义复辟”加以反对的历史教训,经过深邃的思考,创造性
地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
了新的概括,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首先,为了推动全党对社会主
义进行再认识,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
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
产力,消灭剥削,消
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其次,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
内涵。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又赋予社会主义以新
的含义和时代内
容。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
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邓小平强调:只讲在
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
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
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其二,突出
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两
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最后,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意义。其一,社会
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
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把我们对
社会主义的认识,从主要强调关于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特征,进一步深入到理解
实现共同富裕这
个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目标。其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
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搞清楚“什么是
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紧密地结合起来,揭示了实现社会
主义本质与建
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总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理
论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
持和继承,又是发展和创新,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
样建设和发
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
基础
。
2.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改革开放以来,邓
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了发展社会
生产力的重要性。1992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
理”的著名论断。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
义的较量中,能否不断地
巩固和发展自己,能否体现出其优越性,最根本的是生
产力能否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好。只有生产力
发展了,才能从根本上巩固社
会主义制度。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
训的深刻总结。中国在改
革开放前的20多年的时间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得不尽如人意,一个重
要的原因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能切实将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
本任务。社会主义决不能长期建立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和贫穷的基础上。中国解决
所有问题的关键
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这是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
科学分析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
界的两大主题。作为一个社
会主义国家,中国是维护和平和稳定的力量,是世界
和平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发展正在成为世界
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量。
(2)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
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
人民的选择,而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从根
本上说是因为它能够领导中国实现民富国强、振兴中华
。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
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
的历史责任。
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是人民得到最多实惠
的时期,是我国社会
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
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这些历史
性成就充分证明,坚持以发展为主
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
把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马
克思曾经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部分、生产力中包含科学的论断,强
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
的强大动力。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科学技术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科
学技
术和社会发展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1953年,毛
泽东就提出要学习先进的科
学技术来建设我们的国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
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继承和
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科学技
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
主
要标志”等重要论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有其丰富的内涵,择其要者:第一,社会主义的
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必须注重发展科
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
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第二,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
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科学的本质是
创新,创新的关
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
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
重要
标志,也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在“科学技术是第一
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党中央相继提出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
4.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
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
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
动社会生产力的
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
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第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
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第二,人类社会的发展,
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社
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 <
br>第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不断完善密切地联系在
一起的。党要始终代表
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的各个方面不断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第四,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
求,就必须充分发挥
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工人、农民、
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
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
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第五,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
的发展要求,
还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先进生产力是
用
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