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教案

萌到你眼炸
662次浏览
2020年08月04日 07:5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党课教案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本质、根本任务和“中国梦”的实质。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本质的含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教学时间:4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对比法、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由邓小平同志提出的。
(一)提出过程:四个阶段
1、第一阶 段: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在论述怎样才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的问题时,第一次提出了社会 主义本质这个概念。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 能
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那么,应该怎么“正确理解”社会主
义呢 ?他认为,讲社会主义,首先要使生产力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
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 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
邓小平把“发展生产”和“增加人民收入 ”称之为压倒一切的标准,实际上已经提出了
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同时,邓小平还对不符合社会主 义本质要求的思想进行了深
刻的剖析提出“四个不是”和“一个没有”的观点,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发展太慢
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一个没有”就是“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2、第二阶段:1986年9月,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雏形”。
1986年9月,邓小 平指出:“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
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 第二是共同致富。”这段话成为社会主义本质论
断的雏形。
3、第三阶段:1990年12月,提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
1990年12 月,邓小平又一次强调共同富裕的问题。他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
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 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我数人
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 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
个东西。”
4、第四阶段: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 谈话中明确提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
论断(五句话)。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容
这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 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
(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
1 10


1、 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 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创造,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的一个突出特点。
2、邓小平所 以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之中,是在认真总结社会主义
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地把握中国 的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从国情
看,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 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
产之间的矛盾,表现得更加突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意义也就更加重 要。从时代特征
看,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新的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世界各国尤其是我< br>们的周边国家和地区都在研究如何抓住时机、加快发展自己的问题。只有突出解放和发
展生产力在 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自觉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
遇,加快发展,不断推进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并最终以实践来证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
主义。
(二)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目
标。
邓小平指出,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要实现共同富裕包括两个途径,
一是从生产力方面 来讲,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加社会财富;另一方面要从生产关
系来讲,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使全体人民都能享有社会生产发展的成果,也是社
会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体现。
党的十六大以 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深化了对 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 的重大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
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把我 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主要强调关于公有制、按劳
分配等特征,进一步深入到实现共同富裕这个建设社会 主义的根本目标上。从最深层次
认识社会主义,对统一认识,判断改革开放得失,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事业发展具
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这个理论把搞清楚“什么是社会
主义、怎样建 设社会主义”紧密地结合起来,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与建设社会主义
道路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什 么是社会主义”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前
提,“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 动态体现。所以,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探
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开辟了广阔前景。 总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理论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持和继
承,又是发展和创 新,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在实
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 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第一,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必须
建立在一定的 物质基础之上,即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这就是该社会的
生产力。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 会发展的最高社会形态,它的物质基础,是远远高于以
往一切社会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 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
2 10


量,是全部社会历史的物质基 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
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建立 起共产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从
而人类社会才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所以,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是实现共产主义社
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
第二,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关系一 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关系落
后或超越生产力的水平,都会影响生产力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经过了社会主义
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但由于当时认为公有制程度越高越好,对非公有 制经
济采取了简单排斥的做法,使生产关系超越了我国生产力的实际水平,这不但没有进生
产力 的发展,反而极大地影响了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通
过改革,下气力多方面 地改变了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生产力
的发展扫除了障碍,开辟了道路。
第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是 实现共同富裕,进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要实现这些目标,根本途径是解放
和发展生产力。邓小 平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是要大幅度发展社会生产
力,逐步改善、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 精神生活。”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
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才能最终实现 共同富裕的目标。只有解放和发展
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充分显示其优越性,才能不断得到巩固和发 展。
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一)马克思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一部分、生产力中包含科学的论断
(二)毛泽东、周恩来等十分重视科学技术
早在1953年,新中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建 设时,毛泽东就提出要学习先进的科学
技术来建设我们的国家。1956年,周恩来代表党中央提出了“ 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强
调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1958年,毛泽东提出,现在要来 一个技术革
命,要把党的工作重点放在技术革命上来。1963年,他在一次谈话中说:“科学技术这< br>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 我国在核技术、
人造 卫星和运载火箭等尖端科技领域取得了“两弹一星”等一批重要成果。首次完成人
工合成牛胰岛素,处于 世界领先地位。一些重要的科学分支和新兴应用技术,如生物物
理学、分子物理学、地球化学、射电天文 、高能物理以及喷气技术、计算机技术、半导
体技术、自动化技术、无线电技术等,也逐步发展起来。
(三)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88年9月,邓小平进一步强调:“马 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
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四)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党中央提出了科技兴国和人
才强国的战略
江泽民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
标 志;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强调迎接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 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提出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
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科学技 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
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 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
(五)进入21世纪,党中央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
胡锦涛 提出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习近平提出“科技兴则民
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等 重要论断,进一步强调了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极端重要性。

3 10





为了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党中央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又实施了科教兴国战
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要求,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
技和教育摆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
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 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建设创 新型国家。
人才强国战略强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
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
拔尖创新人才。 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
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 转化为人才强国。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取
得了长足的发展,科技实力迈上了一个大台阶,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国际竞争力、国
际影响力 有了很大的提高,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三、坚持科学发展
改革开放以 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
性。1992年他提出了“发展才 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
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第一,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
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 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实
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协调,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生态建设 的各个环节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各构成要素的良性互动
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三,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设全局的高度,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 国治
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
展和 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
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 相处的局面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难探索
①新中国成立前夕,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把我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实现国家现
代化的构想。
②新中国成立 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在20世纪内,
分两步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 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构想,并设想用100年时间赶上
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4 10


③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 实现工业、农业、交通
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1956年又把这一任务列入党的八大所通过 的党章中。
④1964年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宣布:“从第三个五年计
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
工业体 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
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 列”,
1
并把它作为在20世纪内奋斗的目标。
1975年,当人们对“文化大革命 ”中在阶级斗争名义下人为制造的无休无止的争斗十
分不满、对中国的前途感到渺茫的时候,周恩来在四 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重
申了这一目标,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精神,鼓舞了人民的斗志。 但由于对我国社会主
义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等重大问题缺乏始终一贯的科学认识, 使十
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2.“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提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开始进一步思考如何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 研究四个现代
化的进程问题。他在访问美国、日本,加深了对现代化的认识。
①1979年3 月,他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现在搞建设,也要
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 的现代化道路。”
同年10月,他在谈到实现现代化时第一次明确提出要修改原来关于现代化的具体目
标。他说:“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
化,就 是把标准放低一点。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来说不会很高。”
②1979年12月,他第一 次使用了“小康”的概念。“小康社会”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
所熟悉的一个概念,邓小平同志指出:“所 谓小康,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年人均达到
八百美元”,这样就必须是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 ,“这一万亿美元,反映到人民生
活上,我们就叫小康水平;反映到国力上,就是较强国家”。他指出: “所谓小康社会,就
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 ,没
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更重要的是,那时我们可以进入国民
生 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以上的国家的行列,这样的国家不多。”
③1980年1月,他把到20世纪末 的20年分为两个10年,初步提出分“两步走”达
到“小康水平”的战略构想。这个战略构想,后来在 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党的十二大
的报告中得到肯定。
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分两步走,20 世纪末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工农业总产
值翻两番,实现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战略,并确定了我 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
战略步骤和一系列正确方针。
20世纪末,人民生活总体 上达到小康水平以后,再往前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在党
的十二大召开前夕,邓小平曾指出,如果能实 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就取得了一个新的
起点,再花30年到50年时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 不是说赶上,更不是说超过,
而是接近。
1987年2月,邓小平更切合实际地把接近发达国 家水平改为,到21世纪中叶我们建
成中等发达水平的社会主义国家。
1987年4月,他在 会见西班牙客人时,第一次使用“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这样的提法,明确了分三步走、基 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



5 10


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
现代化。
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对我国到2010年、2020年和
新中 国成立100周年的发展目标做出了展望,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①21世纪第一个
10年,实现国民 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
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 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
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③到21世纪中 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
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而使“三步走”的战 略和步骤更加具体明确。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课堂提问:为什么在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 到小康水平之后,十六大还提出要用大体
20年的时间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呢?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性
我国总体上实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低水平的小康,是指刚进 入小康的门槛,只是解决了衣食无虞的基本生存需要,离宽
裕还较远。我国的人均GDP还比较低。据世 界银行测算,1998年我国人均GDP为750美
元,世界排位第149;2000年,人均GDP为 800美元,2005年,人均GDP为1703美元,
在世界范围内属于中低收入国家的水平。 不全面主要是指已经达到的小康侧重于物质文明方面,对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
环境可持续发展 方面关注不够。总体小康主要偏重于经济方面,偏重于物质消费、生存性
消费,而精神消费和享受消费, 特别是发展性消费还得不到有效满足。
发展很不平衡是指进入小康的人口在全国分布是不平衡的。20 02年农村年贫困人口为
2800多万。城镇有将近2000万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城乡失业人 口还相当多。还
有更多的人口,尚未达到小康。不同省市、东中西部和城乡的小康实现程度存在着极不平
衡性。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具有 鲜明的中国特色,充分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社
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时代精神。
第一,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民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
番,综合国力和国际 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城镇人口的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
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 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
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第二,社会主 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
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 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
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第三,全民族的 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 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
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 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
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 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可望又可及的,它蕴含了十项具
6 10


体指标。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越过3000美元;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 8000
元(2000年不变价);三是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纯收入8000元;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 %;
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六是城镇化率超过50%;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
及率达到20%;八是大学入学率20%以上;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以上;十是城镇居民
最低生活 保障率95%以上。总体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
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 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挑战
从国际看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
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 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
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从国内看,经 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
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 我国发展进步带来了巨大活力,
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
第一,人口问题,形势严峻。
人口高峰:2000—2030人口仍然处于上升阶段,保持 现在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2的水
平,2030人口增长峰值期14.5亿,2050为15亿. 中国资源环境的最大人口容量为15--16
亿人.
就业高峰: 2000年我国15— 64岁人口为8.5亿,2010年将达到9.7亿,2020年将达
到9.97亿。预计今后几年,全 国新生劳动力供给将达到4650万,城镇现有下岗职工和失
业人员14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1.5 亿以上。劳动力总供给明显大于总需求。
人口老龄化高峰:我国65岁以上人口已经达到总人口的7 .1%,按照国际标准,开始步
入老龄化社会,2020年老年人口2.3亿,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也尖 锐地摆在我们面前。
人口高峰、就业高峰和人口老龄化高峰将同时而至,人多资源少、就业岗位 少、赡养
成本高等将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难题。
第二,“三农”问题: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农 业:发展不稳定、后劲不足
农村的主要劳动力外流,水利失修,土地撂荒。中国的耕地 面积连年减少,1996年以
来已经减少了670万公顷,2003年已降到建国以来的最低点。200 3的粮食产量是4.3亿吨,
创14年来的最低水平,中国的粮食储备2003降低到20年来的最低点 。2004年中国谷物
丰收,粮食增产,总产量能达到4.55亿吨,但仍不能满足4.93亿吨的需求 ,供应缺口达
3800万吨左右。
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落后
经济落后。 乡 村负债问题十分突出。乡村两级的政府穷,集体穷。监利县85%的村
有亏空,平均每村每年亏空四十万 元,90%有负债,平均负债六十万以上;90%的乡镇财
政有赤字,平均年赤字不少于四百万元,平均 负债不少于八百万元,靠借高利贷维持。
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社会落后。
第三,地区发展不平衡。
经济总量:1980-2003年,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中 的比重从50%增加到59%,
上升9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相应下降。这种趋势90 年代以来明显加剧。
人均GDP:1980年东部地区比全国平均数高34%,2002年高53% ;同期,中部地
区从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8%下降到75%,西部地区从70%下降到59%。
人均GDP相对差距:1980-2002年,西部和东部由1:1.92扩大为1:2.59,中部 和东
部由1:1.53扩大为1:2.03;西部和中部 由1:1.25扩大为1:1.27。
这既有自然地理条件、原有经济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市场潜力等方面的客观原因,
7 10


也有经济体制、政策选择和发展战略等方面的主观原因。
第四,收入差距扩大。
按1998年的数据,城镇人口中收入最高的20%人口的收入是收 入最低的20%人口的
9.6倍,收入最高的20%人口的收入占总收入的52.3%,收入最高的10 %的人口占总收入
的38.4%,而收入最低的20%人口仅占有总收入的5.5%。从全国的居民存款 看,1.26%的
人口占有7万亿元存款的27%。7.8%的人占有7万亿元存款中的65%。中国1 5%的人拥有
85%的财富;另外85%的人拥有15%的财富。
基尼系数1988年为 0.341,1990为0.343,1995为0.389,1999为0.397,2000为0.417。
第五,经济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低,资源消耗高,经济效益差。
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 基础薄弱、第二产业质量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劳动力资
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经济增长过分依赖 “资源、资本密集型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
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相对不足。
知识积累缓慢,技术水平低下,导致资源消耗高,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后劲疲软”。
资源消耗高, 国内重点钢铁企业每吨钢可比能耗比国际水平高5倍,电力行业中火电
煤耗比国际水平高30%,万元G DP 的耗水量比国际水平高5倍,万元GDP 的总能耗是
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
质量效 益差,中国经济增长成本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5%以上,是世界上创造GDP代
价最高的国家之一。我们 生产同样一个单位的产值,消耗却是日本8倍、美国的4倍以及
印度的2.5倍。中国的大气污染损失已 经占到GDP的3%-7%,延续下去到2020年估
计将高达13%,经济损失惊人。
第六,资源不足和生态恶化——可持续发展最大的“硬约束”。
中国人口密度是世界均值的 3倍,人均资源是世界的12。中国人均耕地0.1公顷,相
当于世界水平的42%。人均淡水资源量为 2257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7%。我国是
少林国家,现有森林面积1.59亿公顷,约占世界 森林面积的4%;人均森林面积仅为0.12
公顷,人均蓄积量8.9立方米,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 0%和12.5%。
酸雨面积已占全国面积的13。水土流失面积已达到3.6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 的38%。
国沙漠化土地面积达1.7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8.2%,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达到4亿 。
目前我国日排污水量1.3亿吨左右,七大水系近一半河段严重污染。近岸海域水质恶化,
赤 潮频繁发生。物种濒危现象十分严重,我们目前约有4600种高等植物和400种野生动
物已经处于濒 危或临界状态。
4.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的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21世纪的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
以大有作 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个论断,是在对国际环境、国内形势和我国现在已经展
现出来的发展态势作了科 学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第一,从市场需求看,巨大的国内市场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最大战略优势。我国有 近13
亿人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张,
不仅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商品市场之一,而且正在成为世界最大的投资市场之一。
第二,从人力资源看 ,潜力巨大的人力资本是经济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按照
新的发展理论,影响增长和福利的要素包 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本。从1982年
到2000年,我国的总人力资本存量已经由28.8 2亿人年提高到63.14亿人年,增长了1.19
倍,占世界总人力资本存量的比重也由17.5%提 高到25%。本世纪头20年,我国劳动
年龄人口比重最高,被抚养人口比重最低,人均受教育年数提高 最快,乡村向城镇转移人
口最多,是加快推进现代化的“人口机遇窗”。
第三,从科技发展看,新科技时代将为我国跨越式发展提供更多的战略选择。新科技
8 10


革命方兴未艾,我国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为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当前,信息技术、
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领域正在酝酿新的重大突破。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路,
我国完全可 以在若干关键科技领域和科技发展前沿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形成新的强劲
的经济增长点,对经济发展 和社会变迁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第四,从经济结构看,制造业全球大转移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 战略性调整。无论从
投资环境还是从市场潜力看,我国既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条件,也有大规模承接新 一轮
国际产业转移的优势。抓住这一契机,加快信息化进程,用信息化改造制造业,有助于我
国 扩大经济规模,调整经济布局,优化产业结构。
第五,从对外开放看,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拓展了经济 发展的战略空间。加入世贸组
织提供了稳定的对外经济贸易环境,我们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国外市场和资源 ,更广泛地参
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更好地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同时,加入世贸组织要求我们转变政< br>府职能,遵守国际经贸规则,这可以推动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进一步消除阻碍生产力发
展的体制 性障碍。
第六,从国际环境看,世界多极化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较好的世界战略格局。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今后一
个时期,国际 局势的基本态势仍将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
定、局部动荡,大国之间不大 可能发生全面战争形式的对抗。
第七,从领导力量看,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 为现代化建设
提供了正确的战略指导。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 br>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不断提
高。 < br>21世纪头20年,我国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2003年我国人均国民
生产总 值已达到1000美元,到2020年要达到3000美元以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
程昭示我们: 在这个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与压力同在的黄金发展期、矛盾凸显期,如果
举措得当,经济社会发展将实 现新的跨越;如果应对失误,很容易导致经济徘徊、社会动
荡。我们面临的仍将是一个总体上有利于我们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但不利因素可能增多的
环境。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发展的机遇不是很多 的。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和
切实利用好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实现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又好
又快地发展。
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鲜明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新要求:一是经
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二是人民 民
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民文明素质和社
会文 明程度明显提高;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五是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 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 览时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
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 br>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2.中国梦的思想内涵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
强、民族振兴、人民幸 福
3.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9 10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道路,就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
根本途径,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 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坚定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自信就是凝聚力,自信就是精气 神。有了坚定的自信才有自
觉,有了坚定的自信才有自强,才能矢志不渝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而奋斗,
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 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凝聚了强大的民族精神,其中爱国主义是 中
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改革开放30多年的理论和实践,铸造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
代精神。 改革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中国梦的实现,
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必须永 远保持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并为之提
供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中国力 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是与国家和民
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中国 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努力,涓流汇海、
聚沙成塔,中国力量就是13亿人心往一处想、劲 往一处使,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大团
结的力量,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梦想。
四、教师总结全文




10 10

欢欣鼓舞-辽宁省考试之窗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4级准考证


陕西二本院校-会议接待欢迎词


碘伏的作用-临清一中


广西公务员考试试题-门面房租赁合同范本


英语四级流程-加拿大驻华大使馆


关于环保的作文-贵州银行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四川文理学院招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