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绝世美人儿
676次浏览
2020年08月04日 07:5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生活秘诀-北京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


论社会主义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读《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有感

姓名:户晓莉
学号:MG09001011
专业:产业经济学
院系:国经贸学院
1992年1月,邓小平同志在南巡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非常精辟的论
述。他指出:“社会主义的 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
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 同志的论述言简意赅。在这个论述中,邓小平同志把解放和发展生产
力,看成是社会主义本质内容的前提 和基础。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要消除两极
分化,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这些本质的生成和表现 ,有赖于解放和发
展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首项内容。
我认为,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首项内容,思想非常深刻,
很值得深入研究。
一、邓小平同志提出这项观点的立场
纵观邓小平选集,追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建和 发展过程,他根本
蔑视那种从主管设定出发,从原则出发,从本本主义出发的错误思想和方法,二
是从现实的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出发。邓小平同志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确定事物的
本质属性,要把人的实 践作为实际的确定者的科学立场和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告
诉我们,人们是为了实践的需要而去认识事物的 ,去区分事物的本质和属性的。
我们知道,70年代末,中国改革潮初生,一些地方的农民冲破人民公 社所
有制束缚,创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符合农村生产力状况和农民需要的生产
关系。这种 改革在农村迅速推广。几年时间,农村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农村改
革的巨大成功,解放了全国人民的思 想,农村改革的思路引入城市,出现了现代
中国进程中的第二次“农村包围城市”的壮观。
同 时,对外开放,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引进人才,使中国与世界连
成一体。这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使我国的经济实力有很大的
提高,社会主义基础更巩固了。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 政治、文化等主要生活
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社会主义赋予新的内涵,大多数人对社会主义有了< br>新的认识。


但是,由于“左”的思想和做法的长期影响,有些人对改革开放不理 解,不支
持,不参与,甚至提出非难。动辄指责这是资本主义的,是资本主义复辟,认为
和平演 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长期纠缠于“姓社”和“姓资”问题。这些看法
的实质在于,改革开放是不 是搞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践是否符合社会主义的
本质。就是在这样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在对改革 开放的不同争议中,邓小平
同志以新的视角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他从改革开放的实际进程和 巨
大成就中看到,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各种东西正在被击破,我国的人力、物力、财
力和科学技术 较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人们找到了致富的正确道路,认为这就是人
民所需要的社会主义,是当代的社会主 义本质。这确实与我们过去五十到七十年
代所理解的带有许多空想成分的社会主义有许多不同,也与资本 主义有质的区
别。邓小平站在时代的最高点,深刻地考察了社会主义及其本质的发展变化,把
以 往的社会主义理论放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加以检验和发展,在实践中推进理论
的发展,为改革开放的进一 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二、邓小平提出这项观点的依据
首先,要对中国的国情进行 深入的研究认识,真正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最重要的国情就是生产力状况,就是我国既有 的生产力水平,以及生
产力发挥作用的环境。正如大家所知道,我国当时的生产力社会化程度不高,农< br>业生产基本用手工工具,工业生产有大量落后于现代水平的生产工具和工艺,劳
动者整体素质不高 ,生产力中人与物的结合还不太科学,生产关系还有还有很多
不适合生产力状况的地方。上层建筑与经济 基础还有很多矛盾,上层建筑有不适
合经济基础的种种表现,进而通过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种种副作用。 在改革开放
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研究和解决。在改革开放的三十二年里,我们曾有过不少
积极 的研究成果,成果是喜人的。但是,改革开放还在继续,对国情的研究还有
更深层次的工作。
其次,邓小平同志的论断是对全党和全国进一步排除“左”的影响的动员,澄
清对坚持社会主义的模糊认 识,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坚持社会主义论争的总结。
改革开放开始之后,一些“左”倾坚定分子,特别是 为“左”倾着书立说的极少数理
论家,对一项项改革横竖看不顺眼,以“左”的理论去裁剪改革开放实践 ,以空想
的社会主义对比改革开放实践中的社会主义。这确实是对改革开放的一种严重干
扰。作 为改革开放的统帅和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同志,当然不能容忍,拍案而起。
对“左”倾坚持者以判决性的批 判,对改革开放的广大人民以巨大的精神鼓励、打
气。
再次,邓小平同志的论断是要消除一般 人的疑惑,告诉人们共同富裕的社会
主义目标没有变,要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先富”和“共同富”的关 系,提出共同富


的根本途径问题。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 ,先发
展地区带动后发展地区,先富裕地区多交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而目的就
是要解放 和发展生产力,为生产力去掉束缚和增强动力,实现和扩大物质生产,
较大限度地增加物质资料,使共同 富裕成为事实。
三、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理解
(一)对“解放”的理解
解放生产力,就是去掉加在生产力上的束缚,解除对生产力的禁锢。社会主
义解放生产力具有多 层次的含义。
其一,通过社会主义革命。砸尤当丈时的生产关系,把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
系的 束缚中解放出来。社会主义革命就是从这个目标出发的,就是要把社会化生
产力从日渐成为束缚的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这个解放,就是要确立社
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关于这层解放的含义,于产阶和广 劳动人民,早已明了的。
其二,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确立并有一段经历的社会主义国家中,要使人们从< br>不正确的社会主义观念中解放出来,从“左”倾思想和教条主义中解放出来,从认
识的误区中解放 出来,冲破束缚生产力的思想囚笼。这一点“解放”之义,在改革
开放的实践中尤为重要。不理解这一点 ,就不可以真正认识和理解今夭的改革开
放的伟大实践,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发展变化着的社会主义本质。 由于实践的初步
性,理论的不成熟。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参照物—先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不完
善,人们陷入“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人们对社会主义存在着种种有浓重幻想成
份的设定,超越了国家 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去构建它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认
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越纯越好,不承认所有制的 差别进而否认商品生产、否认市
场、否认价值规律,导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和铁工资。这是在生产关系上 对社会
主义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在上层建筑中,政府职权过大、过分集中,形成对生产
部门过大 、过细的干预;政府官员稳坐铁交椅,滋长官僚主义,“主”“仆”易位;
不注重法制建设,以政代法, 以政压法,人民主权不能落到实处二在意识形态中,
存在着等级观念、宗法观念。正是对这些的反思和冲 破,才有改革的思路,才有
改革的实践和成就。
其三,我们要认识到,思想上和文化上解放生 产力,远比政治上解放生产力,
时间要长得多,情况要复杂得多。因为思想上和文化上的解放,要牵涉到 人们的
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要触及传统、习惯、习俗,还有人们对这些因素的对
比、体验 和取舍。
其四、这种“解放’是不断的,是发展变化的。人的认识,人的思想总有“惯性”,
很难摆脱原有的定势。解脱这种“惯性”和定势,才能使“解放”有新的起点和新的
内容,使生产加勺发 展水平逐次提高,步入新的天地。所以,“解放”是个过程。


(二)对“发展”的理解
社会主义本质就是发展生产力。其意思就是,社会主义要使生产力不断地进
步,不断地 提高,逐步积累新质要素,使之逐渐强大。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发展
生产力的科学主张,我认为有下面丰 富的具体内容。
第一,社会主义要发展生产力,一定要从现实的生产力出发。社会主义是人
类 社会发展的延续,它一定要继承人类以往所创造的生产力成果。生产力是一种
既得的力量,是一种物质性 的东西,有鲜明的继承性。它预先地规定着新一代人
的生活,人们是不能自由选择的。正由于这样,社会 发展有着不可抗拒的客观性
和必然性,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当家的社会主义国家,要保护和继承既有的生 产
力,在这个基础上去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力。而且,这种继承不是狭隘的,而是世
界视野的,要 继承整个人类当时所达到的生产力成果。
第二,发展生产力还要从“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着手。邓 小平同志首先提
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他对现代社会深刻认识的结果。现代是社会科学
技术化,科学技术社会化的时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科学技术,极广极深地
渗透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 域,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教育方
式、交往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新的科学 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生产力
和生产率提高。因此,我们要发展生产力,就要发展科学技术。
第三,要从建立和加强科学管理方面发展生产力。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
的生产,是人流、物流和信息 流交互流向的过程。这就要求对人、财、物和信息,
进行科学的组织和调度,使其产生较大的生产能力。
第四,要从生产关系上做工作,改革不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使生产
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 展.从1979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在不断地做好这方面工作,
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生产关系的改革还 要深入,还要做艰苦的工作。在生产资
料所有制关系上,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由于建 立现代企业制
度的提出,碰到许多新问题。生产关系的改革是改革的重头戏,现在已经到了关
键 的时刻。
第六,要从上层建筑上做工作,改革不适合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上层建
筑,并 通过经济基础反作用于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上层建筑领域的改
革,也是我们现在的伟大改革活 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即
生产关系决定的。上文所提到的生产关系的种种发展,必 然会推动上层建筑的发
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恨本政治制度,对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家的经济建< br>设具有巨大的推动和保证作用。但是,还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政治上层建筑还
要深入改革,才能 反映经济,推动经济。思想上层建筑是各种观念体系,是对经
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理论反映和科学指导。 我们的许多观念体系,带着“计划经


济”的深刻烙印,否定商品生产,否定价值规律,否 定市场作用,否定健康的
多种生活方式的选择。改革开始后,对“左”的理论已作了大量的清算,提出 了许
多新理论。但改革开放还在进行,有大量新鲜的实践经验有待总结和概括,生产
力和其他方 面的发展还要前瞻和预见。所以,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发展马克
思主义的哲学、政治和法律、道德、 宗教、艺术等理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这个看似不成问题的问题,却还大有学问。只要 我
们不断实践,不断总结,随时代而前进,就能把握住变化中的社会主义本质。

70周年阅兵观后感-交通事故反思


入伏吃什么-情人节活动策划方案


炒汇率-临别赠言给同学


培训感想范文-七夕节祝福语


新年快乐英语怎么写-嘉兴学院分数线


斯洛伐克的首都-qhzk


黑板报边框-学术会议主持词


2018国家公务员职位表-朴智星年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