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期末考试题库
成本管理论文-高考数学复习公式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一、单选题
1.()这一重大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A.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D.实现什么样的改革,怎样改革
答案:B
参见教材111页
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出了总结性的理论概
括。
A.1978
B.1981
C.1992
D.1997
答案:C 参见教材111—114页
3.1956年,周恩来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强调实现四个现
代化关键是()
A.工业现代化
B.农业现代化
C.国防现代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
答案:D 参见教材116页
4.()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
出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
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
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A.习近平
B.胡锦涛
C.江泽民
D.邓小平
答案:D 参见教材113页
5.()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A.周恩来
B.毛泽东
C.邓小平
D.习近平
答案:C
参见教材116—117页
6.党的十八大强调,()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必须摆在
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A.改革开放
B.科技创新
C.文化创新
D.战略创新
答案:B 参见教材118页
7.()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A.稳定
B.改革
C.发展
D.创新
答案:C 参见教材119—120页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B.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C.坚持科学发展
D.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答案:B 参见教材115—116页
9.( )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
明确提出:第一步,从
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
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
三步
,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
实现现代化。
A.党的十三大
B.党的十四大
C.党的十五大
D.党的十六大
答案:A 参见教材120—121页
10.()把“三步走”战
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21
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
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
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
,到建党
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守着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
立1
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党
最初提的“两个一百年”的奋
斗目标。
A.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六大
C.党的十七大
D.党的十八大
答案:A 参见教材120—121页
11.()从
我国总体上实现的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的实
际出发,提出大体用20年的时间,全
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
小康社会。
A.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六大
C.党的十七大
D.党的十八大
答案:B
参见教材120—121页
12.()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鲜明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A.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六大
C.党的十七大
D.党的十八大
答案:D 参见教材120—122页
13.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是(),它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的必由之路。
A.自治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D.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答案:B
参见教材122—125页
14.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提出“小康”及“小康社会”系列概
念的是()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答案:A 参见教材120—121页
15.()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
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
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
西。”
A.习近平
B.胡锦涛
C.江泽民
D.邓小平
答案:D 参见教材111—114页
16.邓小平曾经指出:社会主
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社会主义
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它体现社会主义本质。
A.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B.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C.共同富裕
D.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答案:C 参见教材111—114页
1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发展问题,将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
切问题的关键。邓小平提出
了()的著名论断。
A.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发展才是硬道理”
C.科学发展观
D.发展就是不断改革创新
答案:B
参见教材119—120页
1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发展问题,将发展作为解决
中国一
切问题的关键。江泽民提出了()的观点。
A.“发展才是硬道理”
B.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科学发展观
D.发展就是不断改革创新
答案:B 参见教材119—120页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
发展问题,将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
切问题的关键。()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答案:A 参见教材119—120页
2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发
展问题,将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
切问题的关键。胡锦涛提出了()。
A.发展才是硬道理
B.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科学发展观
D.发展就是不断改革创新
答案:C 参见教材119—120页
二、多选题
1.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
社会主义原则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A.一是发展生产力
B.一是建立起公有制
C.一是不断深化改革
D.一是共同致富
答案:AD
参见教材122—125页
2.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出了
总结性的
理论概括。社会主义本质,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答案:ACD 参见教材111—114页
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科学涵义体现
在()
A.突出强调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B.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C.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D.社会主义财富属于全体人民
答案:ABC 参见教材111—114页
4.为了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党中央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又实施了()
A.科教兴国战略
B.可持续发展战略
C.文化发展战略
D.人才强国战略
答案:AD 参见教材116—118页
5.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坚持科学
发展主要体现在()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B.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
C.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D.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答案:ABCD
参见教材119—120页
6.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
是()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文化繁荣
答案:ABC 参见教材122—125页
7.习近平指出,中国梦的实现途径是:必须()
A.保持中国特色
B.坚持中国道路
C.弘扬中国精神
D.凝聚中国力量
答案:BCD 参见教材122—125页
8.中国精神的两个核心是()。
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奉献精神
C.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敢为天下先的开拓进取精神
答案:AC 参见教材122—125页
9.改革
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发展问题,将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
问题的关键。几代领导人在发展问题
上提出了()等观点和理论。
A.发展才是硬道理
B.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科学发展观
D.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答案:ABCD 参见教材119—120页
2015-2016年毛概期末考试论述题及答案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⑴突破了过去
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
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
手段。
⑵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br>还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
经济发
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但两者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
如计划经济不能有效
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短
期行为、道德缺失等。
⑶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
而形成的经济体制
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
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
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
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2、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
的关系?
就其联系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和要
求。
⑴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
⑵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
⑶从经济活动上看,市场经济规律起支配作
用⑷从微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
通过经济手段实现的⑸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
用。正是由于市场经济具有共
性,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应该按照这些特征和要求来进行建设。同时,
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切有益的作法和经验也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在这一
层
次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可以接轨的。
就区别而言,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又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市场经
济的结合,它们体现的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
下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经济制度结合
就会体现出不同的制度特征。市场经济与
社会主义制度结合,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
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
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
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
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
够把人民的
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
br>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社会主义的优势与市场经
济的优
势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按劳
分配为主体,坚持以
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离开了这些特征就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资
本主义市场经济则不具有这样的特
征。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
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
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前五点可加可不加)
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什么什么样的基本经济制度,根本问
题是如何正确认识非
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前,即使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
和一定
的发展,也只能是暂时的权宜之计。
⑵十二大已经开始肯定“劳动者的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补充“。
⑶十三大把私营经济、中
外合资合作经济、外商独资经济同个体经济一起作为公有制经
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⑷十四大强调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方针。
⑸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
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提升到了一
个新高度。
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既
包括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础的公有制经济,
也包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非公有制经济。
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兼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
义两种不同的经济。既不能因为公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而将
它们
排除在基本经济制度以外,也不能因为它们属于基本经济制度而认为它们也是社会主义
性质的经济。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能够把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初级阶段
的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的,因
而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
会主义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划清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
4.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⑴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
⑵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
上,坚持公有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国家和
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⑶所有制作为生
产关系的基础,有公有制与私有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而所
有制的实现形式是采取怎样的经营
方式和组织形式问题,它不具有“公“与”私“、”社“与”资
“的区分。同样的所有制可以采取不同的
实现形式,而不同的所有制,可以采取相同的实现
形式。因为实现形式要解决的是发展生产力的组织形式
和经营方式问题,只有能够有利于生
产力的发展。
⑷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
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
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根据社会化生产规律的要求采取
多样化的经营方式和资产组织形式,
使国有经济在更大的范围内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5、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
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
象进行分析。
⑴正确认识收入分配差距,⑵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
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
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
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原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
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
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①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
不同,实行按劳
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②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
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
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
人在富裕程度上必
然出现差距。
④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
观
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后三个方面不仅是产生收入差距的经济条件,而且必然在一定时期内导致收入差距的扩
大。
措施:规范收入秩序,调整分配格局
①依法保护合法适度收入②取缔非法收入③整顿不合理收入④调整过高收入⑤保障低
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6、为什么要强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如何理解提高自主创
新能力、建设
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又好又快发展:⑴又好又快发展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⑵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重大
成就为前提的,
⑶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也是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
⑷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不意味着发展速度问题无足轻重。
如何理解:⑴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
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
的关键。既反映了我们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
规律的准确把握,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基本
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
⑵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
业更新换代的周期
越发越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⑶提高自主
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而且
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
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7、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
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
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⑴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这是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一个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提出转变
经济发展方
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观察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
br>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
⑵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
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
三农”问题的重大战
略部署和新的基本途径。
⑶【区域经济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
动。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
小区域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改革
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
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不仅是经济问
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⑷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
建设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奋斗目标。这是继新世纪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以
来
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的重大举措,是
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
材料分析题
1
.(1)这一判断是正确的。因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已经被打倒,民主革命的任务
已经完成,而资
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
(2)因为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要
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
座大山统治的任务,民族资产阶级虽与它们有着千丝万缕
的联系,却有着反对它们的一面,
革命的一面,是无产阶级应该争取和团结的力量,所以称为中间阶级。
(3)刘少奇所作的中共八大政治报告对“国内的主要矛盾”的分析是正确的,因为此时国
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
决。
(4)即把私营工商业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改变为公私合营企业,对资本家进行思想改造,
依据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2. 答题提示:(1)对外开放提高了我国贸易水平,提升
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坚持对外开
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这是
深刻总结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的结果;这是
敏锐把握当代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的结果;这是
清醒判断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国情和长远
发展目标的结果。
(2)第一,我国对外开放中还不太适应国际市场规则的一些要求,国际贸易摩擦增多。
第二,许
多出口产品附加值低,质量安全问题突出,国际声誉和口碑不好。第三,许多
出口产品在国际上占据一定
位置,但由于对外依存度过高,缺乏相应的话语权,国家经济安
全受到威胁。第四,我国吸引外资占国内
总投资比重呈下降趋势,利用外资的结构僵化,利
用外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转
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强对外资的产
业和区域投向引导,促进
国内产业优化升级;切实维护国家利益。
3. 答题提示:
(1)
第一,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
主义社会不具对抗性,集中表现为具体体制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而不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社会生
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解决的办法和途径不是革命和阶
级斗争,而是改革。通过改革来自觉调整生产关
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调整上层建筑以适
应经济基础的变化,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实践证明
,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
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2)解决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
路;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证明和检验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3) 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
稳定是前提;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来,
在改革和发展
中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
的重要结合点。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一、单选题
1.()这一重大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A.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D.实现什么样的改革,怎样改革
答案:B
参见教材111页
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出了总结性的理论概
括。
A.1978
B.1981
C.1992
D.1997
答案:C 参见教材111—114页
3.1956年,周恩来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强调实现四个现
代化关键是()
A.工业现代化
B.农业现代化
C.国防现代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
答案:D 参见教材116页
4.()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
出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
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
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A.习近平
B.胡锦涛
C.江泽民
D.邓小平
答案:D 参见教材113页
5.()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A.周恩来
B.毛泽东
C.邓小平
D.习近平
答案:C
参见教材116—117页
6.党的十八大强调,()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必须摆在
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A.改革开放
B.科技创新
C.文化创新
D.战略创新
答案:B 参见教材118页
7.()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A.稳定
B.改革
C.发展
D.创新
答案:C 参见教材119—120页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B.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C.坚持科学发展
D.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答案:B 参见教材115—116页
9.( )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
明确提出:第一步,从
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
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
三步
,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
实现现代化。
A.党的十三大
B.党的十四大
C.党的十五大
D.党的十六大
答案:A 参见教材120—121页
10.()把“三步走”战
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21
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
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
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
,到建党
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守着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
立1
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党
最初提的“两个一百年”的奋
斗目标。
A.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六大
C.党的十七大
D.党的十八大
答案:A 参见教材120—121页
11.()从
我国总体上实现的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的实
际出发,提出大体用20年的时间,全
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
小康社会。
A.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六大
C.党的十七大
D.党的十八大
答案:B
参见教材120—121页
12.()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鲜明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A.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六大
C.党的十七大
D.党的十八大
答案:D 参见教材120—122页
13.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是(),它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的必由之路。
A.自治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D.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答案:B
参见教材122—125页
14.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提出“小康”及“小康社会”系列概
念的是()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答案:A 参见教材120—121页
15.()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
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
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
西。”
A.习近平
B.胡锦涛
C.江泽民
D.邓小平
答案:D 参见教材111—114页
16.邓小平曾经指出:社会主
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社会主义
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它体现社会主义本质。
A.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B.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C.共同富裕
D.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答案:C 参见教材111—114页
1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发展问题,将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
切问题的关键。邓小平提出
了()的著名论断。
A.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发展才是硬道理”
C.科学发展观
D.发展就是不断改革创新
答案:B
参见教材119—120页
1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发展问题,将发展作为解决
中国一
切问题的关键。江泽民提出了()的观点。
A.“发展才是硬道理”
B.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科学发展观
D.发展就是不断改革创新
答案:B 参见教材119—120页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
发展问题,将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
切问题的关键。()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答案:A 参见教材119—120页
2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发
展问题,将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
切问题的关键。胡锦涛提出了()。
A.发展才是硬道理
B.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科学发展观
D.发展就是不断改革创新
答案:C 参见教材119—120页
二、多选题
1.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
社会主义原则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A.一是发展生产力
B.一是建立起公有制
C.一是不断深化改革
D.一是共同致富
答案:AD
参见教材122—125页
2.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出了
总结性的
理论概括。社会主义本质,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答案:ACD 参见教材111—114页
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科学涵义体现
在()
A.突出强调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B.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C.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D.社会主义财富属于全体人民
答案:ABC 参见教材111—114页
4.为了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党中央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又实施了()
A.科教兴国战略
B.可持续发展战略
C.文化发展战略
D.人才强国战略
答案:AD 参见教材116—118页
5.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坚持科学
发展主要体现在()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B.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
C.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D.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答案:ABCD
参见教材119—120页
6.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
是()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文化繁荣
答案:ABC 参见教材122—125页
7.习近平指出,中国梦的实现途径是:必须()
A.保持中国特色
B.坚持中国道路
C.弘扬中国精神
D.凝聚中国力量
答案:BCD 参见教材122—125页
8.中国精神的两个核心是()。
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奉献精神
C.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敢为天下先的开拓进取精神
答案:AC 参见教材122—125页
9.改革
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发展问题,将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
问题的关键。几代领导人在发展问题
上提出了()等观点和理论。
A.发展才是硬道理
B.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科学发展观
D.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答案:ABCD 参见教材119—120页
2015-2016年毛概期末考试论述题及答案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⑴突破了过去
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
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
手段。
⑵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br>还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
经济发
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但两者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
如计划经济不能有效
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短
期行为、道德缺失等。
⑶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
而形成的经济体制
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
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
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
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2、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
的关系?
就其联系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和要
求。
⑴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
⑵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
⑶从经济活动上看,市场经济规律起支配作
用⑷从微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
通过经济手段实现的⑸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
用。正是由于市场经济具有共
性,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应该按照这些特征和要求来进行建设。同时,
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切有益的作法和经验也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在这一
层
次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可以接轨的。
就区别而言,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又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市场经
济的结合,它们体现的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
下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经济制度结合
就会体现出不同的制度特征。市场经济与
社会主义制度结合,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
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
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
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
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
够把人民的
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
br>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社会主义的优势与市场经
济的优
势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按劳
分配为主体,坚持以
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离开了这些特征就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资
本主义市场经济则不具有这样的特
征。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
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
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前五点可加可不加)
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什么什么样的基本经济制度,根本问
题是如何正确认识非
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前,即使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
和一定
的发展,也只能是暂时的权宜之计。
⑵十二大已经开始肯定“劳动者的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补充“。
⑶十三大把私营经济、中
外合资合作经济、外商独资经济同个体经济一起作为公有制经
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⑷十四大强调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方针。
⑸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
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提升到了一
个新高度。
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既
包括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础的公有制经济,
也包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非公有制经济。
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兼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
义两种不同的经济。既不能因为公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而将
它们
排除在基本经济制度以外,也不能因为它们属于基本经济制度而认为它们也是社会主义
性质的经济。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能够把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初级阶段
的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的,因
而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
会主义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划清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
4.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⑴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
⑵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
上,坚持公有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国家和
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⑶所有制作为生
产关系的基础,有公有制与私有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而所
有制的实现形式是采取怎样的经营
方式和组织形式问题,它不具有“公“与”私“、”社“与”资
“的区分。同样的所有制可以采取不同的
实现形式,而不同的所有制,可以采取相同的实现
形式。因为实现形式要解决的是发展生产力的组织形式
和经营方式问题,只有能够有利于生
产力的发展。
⑷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
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
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根据社会化生产规律的要求采取
多样化的经营方式和资产组织形式,
使国有经济在更大的范围内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5、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
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
象进行分析。
⑴正确认识收入分配差距,⑵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
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
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
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原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
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
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①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
不同,实行按劳
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②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
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
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
人在富裕程度上必
然出现差距。
④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
观
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后三个方面不仅是产生收入差距的经济条件,而且必然在一定时期内导致收入差距的扩
大。
措施:规范收入秩序,调整分配格局
①依法保护合法适度收入②取缔非法收入③整顿不合理收入④调整过高收入⑤保障低
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6、为什么要强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如何理解提高自主创
新能力、建设
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又好又快发展:⑴又好又快发展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⑵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重大
成就为前提的,
⑶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也是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
⑷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不意味着发展速度问题无足轻重。
如何理解:⑴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
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
的关键。既反映了我们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
规律的准确把握,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基本
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
⑵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
业更新换代的周期
越发越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⑶提高自主
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而且
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
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7、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
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
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⑴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这是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一个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提出转变
经济发展方
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观察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
br>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
⑵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
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
三农”问题的重大战
略部署和新的基本途径。
⑶【区域经济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
动。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
小区域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改革
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
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不仅是经济问
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⑷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
建设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奋斗目标。这是继新世纪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以
来
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的重大举措,是
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
材料分析题
1
.(1)这一判断是正确的。因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已经被打倒,民主革命的任务
已经完成,而资
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
(2)因为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要
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
座大山统治的任务,民族资产阶级虽与它们有着千丝万缕
的联系,却有着反对它们的一面,
革命的一面,是无产阶级应该争取和团结的力量,所以称为中间阶级。
(3)刘少奇所作的中共八大政治报告对“国内的主要矛盾”的分析是正确的,因为此时国
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
决。
(4)即把私营工商业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改变为公私合营企业,对资本家进行思想改造,
依据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2. 答题提示:(1)对外开放提高了我国贸易水平,提升
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坚持对外开
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这是
深刻总结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的结果;这是
敏锐把握当代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的结果;这是
清醒判断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国情和长远
发展目标的结果。
(2)第一,我国对外开放中还不太适应国际市场规则的一些要求,国际贸易摩擦增多。
第二,许
多出口产品附加值低,质量安全问题突出,国际声誉和口碑不好。第三,许多
出口产品在国际上占据一定
位置,但由于对外依存度过高,缺乏相应的话语权,国家经济安
全受到威胁。第四,我国吸引外资占国内
总投资比重呈下降趋势,利用外资的结构僵化,利
用外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转
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强对外资的产
业和区域投向引导,促进
国内产业优化升级;切实维护国家利益。
3. 答题提示:
(1)
第一,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
主义社会不具对抗性,集中表现为具体体制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而不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社会生
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解决的办法和途径不是革命和阶
级斗争,而是改革。通过改革来自觉调整生产关
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调整上层建筑以适
应经济基础的变化,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实践证明
,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
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2)解决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
路;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证明和检验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3) 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
稳定是前提;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来,
在改革和发展
中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
的重要结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