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读后感
中国网站排名-讲文明讲礼貌
新形势下我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读后感
网络101:刘响中 单安乔 李凯 朱利宇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
主题,也是邓小平
新的社会主义观的理论表现。深入研究邓小平新的社会主义观,搞清楚什么是社
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既是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必须解决的首要的
基本的理论问题,也是
加深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基础性的理论问
题。
一、怎样看待社会主义这一历史现象
实质上是一个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问题
。它既是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赖以确立的思想基础,又是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重要组成部
分。社会
主义制度的出现,究竟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到
底是对还是错?自从70年末80
年代初以来,国内和国外不断有人提出非议,
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反对社会主义。那么邓小平是怎样看
待这个问题的呢?首
先是怎样看待中国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的基本观点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为什么?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至少谈了以下五点理由
:(1)资本
主义道路行不通。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证明:“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
了
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2)不
搞社会主义,中国发展不了,独立不了,国际上就没
有中国的地位。“ “为什么说我们是独立自主?就
是因为我们坚持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道路。”(3)不搞社会主义,中国稳定不了,四个现现代化也就
实
现不了。(4)只有搞社会主义,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穷。邓小平认为,中国是
一个有十多亿
人口的落后国家,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只能是少数人更快地富起
来,而大量的人仍然摆脱不了贫穷,甚
至连温饱问题都不可能解决,“不坚持社
会主义,中国的小康社会形成不了。”(5)只有搞社会主义,
才能集中力量办
大事。邓小平一直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有许多优越性,其中之一就是“能够集中
力量办大事”。正由于这样,所以邓小平的结论是:“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
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
。”
其次是怎样看待世界社会主义?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
br>体,世界社会主义转入了低潮。在这种情况下,怎样看待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命
运,就成了全世界
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话题。在这个事关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问
题上,邓小平指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
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
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
逆转的总趋
势。”与此同时,他还提出并阐明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然是曲折的原理。他认
为,
社会主义社会也同其他社会一样,在其历史发展的初期阶段,出现“严重曲
折”乃至“某种暂时复辟也是
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因此,邓小平对世
界社会主义总是抱着乐观的态度。他再次指出:一些国
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
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
康的方向发展。
二、什么是社会主义
从《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我
认为它至少包含以下三个层次的含义:社会
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和社会主义模式。
第一个层次:社会主义的本质。应该说,前此以往的马克思主义者没有从总
体上对社会主义作出质的规定
性,而往往是从某一方面来规范社会主义的本质特
征。例如,马克思从生产关系方面把共产主义规定为一
句话:“消灭私有制。”
恩格斯则是在这个基础上推导出社会主义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列宁
曾经从阶级关系的角度提出了“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邓小平的理论贡献是
从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的结合上揭示出社会主义的本质。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
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
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人们在理解和实际操作邓小平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这五
句话的过程中,提
出一个怎样看待公有制的问题。
第二个层次: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所以他
们在概括社会主
义的基本特征时,首先着眼于经济关系。恩格斯说,社会主义同
资本主义制度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
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先
是单个国家实行)的基础上组织生产。”邓小平也是这样的,他在
阐述社会主义
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时,从来就没有抛开所有制这一基本的经济关系,相反地,
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不止一次地指出,坚持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多次提到改革的成败问题。邓
小平说:“如果我们
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
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中国
的改革开放政策会不会导致两极分
化,会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邓小平认为,关键就在于我们是不是始
终坚持
“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也就是说是不是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
主体”,
也就是说是不是始终坚持“基本的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归集体所有,
就是公有制。”
第三个层次:社会主义模式
在过去很长的时期内,人们总是把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原则的社会
主义
基本制度,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赖以存在和实现的具体体制即社会主义模式混同
起来。邓小
平的理论贡献就在于,他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的基
本制度和社会主义的具体体制区别开
来。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
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
满生机和活力的社
会主义经济体制。”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不能变的,改革不是要
改变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社会主义的制度的自我完善。”对于社会
主义的模式,邓小平则
认为应该是多样的和可变的。他曾经多次谈到不能搬用别
国模式的问题。他强调指出,由于各个国家的国
情不同,就是同一国家在不同发
展时期的历史条件也是不同的,因此,“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
会主义。
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墨守成规的观点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
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落后国家如何建成社会主义,是前此以往的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国家都
没有解决的课题。邓小平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探索了中国怎么搞社
会主义。归根结
底,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逐步发展中国的经济。”应该说,这是
邓小平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
心思想。这一核心思想的展开,就构成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主要内容。在这里,我把邓小平的基本思路归
结为“三点一
线”,即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两手抓和党的基本路线。
第一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第二点: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第三点: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第四点:只有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
最终达到共 同富裕
。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进一步分析研究,详细回
答了现阶段对人们于社会主义本质存在的模糊
认识:为什么我国生产力还不发
达,为什么要积极鼓励非公有制的发展 ,以及如何看待 目前 中国社
会收入差
距等问题,从而解决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现实存在的差距,提高了人们对社会
主义本
质理论的认识水平。
指导老师:顾习龙
电话:
新形势下我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读后感
网络101:刘响中 单安乔 李凯 朱利宇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
主题,也是邓小平
新的社会主义观的理论表现。深入研究邓小平新的社会主义观,搞清楚什么是社
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既是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必须解决的首要的
基本的理论问题,也是
加深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基础性的理论问
题。
一、怎样看待社会主义这一历史现象
实质上是一个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问题
。它既是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赖以确立的思想基础,又是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重要组成部
分。社会
主义制度的出现,究竟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到
底是对还是错?自从70年末80
年代初以来,国内和国外不断有人提出非议,
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反对社会主义。那么邓小平是怎样看
待这个问题的呢?首
先是怎样看待中国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的基本观点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为什么?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至少谈了以下五点理由
:(1)资本
主义道路行不通。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证明:“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
了
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2)不
搞社会主义,中国发展不了,独立不了,国际上就没
有中国的地位。“ “为什么说我们是独立自主?就
是因为我们坚持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道路。”(3)不搞社会主义,中国稳定不了,四个现现代化也就
实
现不了。(4)只有搞社会主义,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穷。邓小平认为,中国是
一个有十多亿
人口的落后国家,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只能是少数人更快地富起
来,而大量的人仍然摆脱不了贫穷,甚
至连温饱问题都不可能解决,“不坚持社
会主义,中国的小康社会形成不了。”(5)只有搞社会主义,
才能集中力量办
大事。邓小平一直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有许多优越性,其中之一就是“能够集中
力量办大事”。正由于这样,所以邓小平的结论是:“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
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
。”
其次是怎样看待世界社会主义?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
br>体,世界社会主义转入了低潮。在这种情况下,怎样看待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命
运,就成了全世界
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话题。在这个事关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问
题上,邓小平指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
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
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
逆转的总趋
势。”与此同时,他还提出并阐明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然是曲折的原理。他认
为,
社会主义社会也同其他社会一样,在其历史发展的初期阶段,出现“严重曲
折”乃至“某种暂时复辟也是
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因此,邓小平对世
界社会主义总是抱着乐观的态度。他再次指出:一些国
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
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
康的方向发展。
二、什么是社会主义
从《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我
认为它至少包含以下三个层次的含义:社会
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和社会主义模式。
第一个层次:社会主义的本质。应该说,前此以往的马克思主义者没有从总
体上对社会主义作出质的规定
性,而往往是从某一方面来规范社会主义的本质特
征。例如,马克思从生产关系方面把共产主义规定为一
句话:“消灭私有制。”
恩格斯则是在这个基础上推导出社会主义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列宁
曾经从阶级关系的角度提出了“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邓小平的理论贡献是
从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的结合上揭示出社会主义的本质。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
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
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人们在理解和实际操作邓小平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这五
句话的过程中,提
出一个怎样看待公有制的问题。
第二个层次: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所以他
们在概括社会主
义的基本特征时,首先着眼于经济关系。恩格斯说,社会主义同
资本主义制度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
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先
是单个国家实行)的基础上组织生产。”邓小平也是这样的,他在
阐述社会主义
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时,从来就没有抛开所有制这一基本的经济关系,相反地,
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不止一次地指出,坚持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多次提到改革的成败问题。邓
小平说:“如果我们
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
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中国
的改革开放政策会不会导致两极分
化,会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邓小平认为,关键就在于我们是不是始
终坚持
“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也就是说是不是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
主体”,
也就是说是不是始终坚持“基本的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归集体所有,
就是公有制。”
第三个层次:社会主义模式
在过去很长的时期内,人们总是把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原则的社会
主义
基本制度,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赖以存在和实现的具体体制即社会主义模式混同
起来。邓小
平的理论贡献就在于,他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的基
本制度和社会主义的具体体制区别开
来。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
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
满生机和活力的社
会主义经济体制。”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不能变的,改革不是要
改变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社会主义的制度的自我完善。”对于社会
主义的模式,邓小平则
认为应该是多样的和可变的。他曾经多次谈到不能搬用别
国模式的问题。他强调指出,由于各个国家的国
情不同,就是同一国家在不同发
展时期的历史条件也是不同的,因此,“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
会主义。
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墨守成规的观点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
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落后国家如何建成社会主义,是前此以往的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国家都
没有解决的课题。邓小平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探索了中国怎么搞社
会主义。归根结
底,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逐步发展中国的经济。”应该说,这是
邓小平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
心思想。这一核心思想的展开,就构成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主要内容。在这里,我把邓小平的基本思路归
结为“三点一
线”,即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两手抓和党的基本路线。
第一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第二点: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第三点: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第四点:只有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
最终达到共 同富裕
。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进一步分析研究,详细回
答了现阶段对人们于社会主义本质存在的模糊
认识:为什么我国生产力还不发
达,为什么要积极鼓励非公有制的发展 ,以及如何看待 目前 中国社
会收入差
距等问题,从而解决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现实存在的差距,提高了人们对社会
主义本
质理论的认识水平。
指导老师:顾习龙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