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有制看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公有制非社会主义本质驳论

别妄想泡我
768次浏览
2020年08月04日 08:3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女工工作计划


从公有制看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公有制非社会主义本质驳论
【 作 者 】肖松柏
【作者简介】肖松柏(1964-),男,湖南邵阳人,广州大学社科部讲师。 广州大学社科部,
广东广州 510091
【内容提要】文章对公有制非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种 种错误思想进行了批驳,对于端正人们的
思想,坚定公有制社会主义本质思想,使人们避免误入歧途有指 导意义。
【关 键 词】公有制社会主义本质
【 正 文 】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594(2000)06-0054-03
一、问题的提出:公有制非社会主义本质
自从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讲话 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重新概括以来,社会反响不一,
不理解者有之,怀疑者有之,反对抗拒者亦有之, 一时理论界和社会上对此有种种说法。一
曰,非本质论。有论者认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包含的生产 力内容是社会主义社会和资
本主义社会所共有的,因而不能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二曰,本质回避论 。认为邓小平
社会主义本质论中不包括公有制为主体这个根本前提或规定,至少是回避它。三曰,本质消
融论。认为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使公有制变为极其次要的东西,变得无足轻重,被消融了。
赞成拥护者中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涵特别是对其中没有明确提出公有制的理
解也不一。有人认为 ,邓小平之所以没有把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公开列在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
括之中,是因为它们属于社会主义 的特征而非本质,它们是对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占有形式和
收入分配形式基本属性的提炼,是属于社会主义 特征的范畴。有人认为,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要 求,只有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
配,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还有人认为它们只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 要求的前提条件、
途径、手段和方式,而不是社会主义本质本身,所以,没有必要将它们纳入社会主义本 质之
中。
二、问题的回答:公有制内在于社会主义本质
根据历史 唯物主义原理,认识一个社会的本质,最主要的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决定
这个社会的上层建筑、意识 形态的经济基础上认识社会本质,另一方面从社会运动的基本经
济规律上认识社会本质。邓小平关于社会 主义本质的概括,是从最根本、最实质的深刻层次
上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经济是基础,社会主义 首先和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制度,而社
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公有制,所以,从经济上来概括社会主义本质就 是最深层次上的概括,
这一概括也就内含着公有制的本质规定。这样,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必然要体现出它 与资本主
义等一切剥削制度的经济区别,包括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制度、经济基础、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等。同时,社会主义本质必然要反映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
上层建筑 的内在联系和矛盾及其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性。可见,社会主义本质必然是社会主
义内在的人民性要求和 规律性要求的有机统一。
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是广大劳动人民阶级意志和阶级利 益的集中体现,它
顺应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要求而产生,构成社会主义之所以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前提和 基
础,是孕育社会主义本质的出发点,又贯穿于社会主义本质发展和完善的全过程。因而成为
邓 小平反复强调的社会主义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原则之一。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
则就是要发展生 产力。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目的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生
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 [1](P116)“社会主义原则,第一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
[1](P172)“一个公 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1](P111)“社会 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
[1](P138)他认为, 离开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离开了公有制


为主体和共同富 裕,社会主义就有丧失经济基础而产生两极分化的危险。“如果我们的政策
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 ;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
[1](P111)邓小平在这里反复强 调的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原则:发展生产力、公有制主体和共同
富裕目标,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方 面。据此,我们有理由得出这样的结论:社会主
义生产力和公有制内在于社会主义本质之中。正是从上述 角度,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
了全新的概括。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内涵着三个 方面两个层次的本质规定:一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
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二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 济制度: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在理论逻辑上内含着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社会主义从根 本上消灭了私有制,因
而消灭了制度剥削和产生两极分化的制度根源,但还不可能完全消灭剥削现象和两 极分化现
象,但是,只要我们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就能够确保剥削现象和两极分化现象的量变不会演变成根本质变。所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是社会主义本质不可逾越的逻辑
界限。三 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几个方面都贯穿着社会主义生产关
系这条红线:谁来解放 和发展生产力?当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别是公有制。社会主义
生产关系具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 本属性,必然能够创造出新的高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力,
而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背后,就必然是公有制的 完善和发展。谁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
化、推动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呢?当然还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因 此,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
既没有回避公有制,也没有消融公有制。不仅没有削弱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而且更加巩固了
它的这一地位。
虽然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是由生产力状 况决定的,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
公有制主体的根本要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不开公有制,强调生产力 的解放与发展,就必
须强调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则是社会 主义生
产关系的明确体现。它是公有制的不同表述方式而已,其实质是公有制的同义语。由上可见,公有制主体不仅构成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基础、根本保证和逻辑界限,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
本质的全 过程,并通过与生产力不同层次的运动关系,在理论总体和现实逻辑上内在于社会
主义本质之中,在具体 实践中它又存在多种形式并且是变动的。由此可见,坚持公有制和按
劳分配主体,也就坚持了社会主义本 质的本身。
从邓小平理论对生产力作用的完整论述来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理应包括生产力, 同时
也包括生产关系。所以,邓小平把发展生产力放在社会主义本质的首位,并且把解放生产力
和发展生产力统一起来,概括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特点及其变动规律。同时强调了社会主义
生产关系中消 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制度特性和目标性要求,突出了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别是公 有制的特点及其变动的规律。最后,邓小平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统一起来考察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的内在联系及其变动的规律性,从而科学地得出
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结论。这个结论把社会主义本质描述 为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动态过程,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一个过程,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 共同富裕也是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也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不断发展、完善和巩固的过程。
由上可见,在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坚持了生产力标准和公有制标准的综合统一,
按照它们的内在 逻辑关系把它们有机联结起来,并使之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否则,单纯讲
生产力标准,既不能把社会主 义与资本主义区别开来,也不能真正解放、发展生产力;只讲
公有制标准,既不能与社会主义“空想论” ,也不能与“贫穷的社会主义”区别开来。所以,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中生产力标准和公有制标准的统 一,是效率社会主义与公平社会主义
的统一。
三、邓小平的策略:公有制以隐含方式被限定于社会主义本质内涵中
我们不能因为邓小平在社 会主义本质论中没有明确提出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概念,就否认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内 容,而把它当成社会主义本质的特征或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
手段和方式。邓小平之所以在社会主义本 质论中没有明确提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就是为了避
免过去那种把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结构形式凝固 化、单一化的错误倾向。如前所述,
公有制主体是内在于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公有制结构形式是公有制主 体这一社会主义本质内
容的实现或表现形式,从这个角度来讲,公有制结构形式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的手段或
方式,是社会主义的特征,公有制主体仍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方面。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之所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占主体地位,前提是它们能比私有制及其分配方式更好地解放和发展
生产力, 生产力状况又决定公有程度的高低,决定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所以,应
根据生产力解放和发展 的程度来选择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结构形式。正是从这个角度,邓小
平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以隐含方式把 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结构形式理性限定为:一是有利于解
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二是有利于不断消灭剥削、消 除两极分化的;三是有利于最终达到共同
富裕的。而其中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正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中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特点及其规律性的动态表达。可见,邓小平是从对公有制 结构形式的现
实限定中把公有制主体以隐含的方式表述在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之中。
公有制不仅一般地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
心。在经济、文化比 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应是社会主义最核心的
本质,而在初级阶段之后的社会主 义社会中,这一核心本质就会发生历史性变化,公有制就
会跃居成为社会主义最核心的本质。如果把社会 主义本质看成是一个动态发展完善的过程,
那么,从前提和过程上来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核心本质; 从目的和结果上来看,消灭剥
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核心本质,而这其中的核心就是公 有制。所以,公
有制主体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规定具有历史必然性。
收稿日期:2000-05-01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33.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北京师范大学招生网


北京吉利大学地址-毕业赠言给同学的


元宵节作文-长征资料


杨震暮夜却金-不良贷款清收措施


会计专业自荐书-我爱nba


长春中医药大学地址-初中文言文虚词


安徽涉外-圣约瑟


重庆会计网-国际贸易实训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