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学会分析事物的本质综合能力测试题.doc

余年寄山水
874次浏览
2020年08月04日 09:0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老乡会致辞-军训诗歌


学会分析事物的本质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 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道路问题,指导中国人民
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 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因为 ( )
A.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理论,它能解决我国的一切实际问题
B.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邓小平理论正确地揭示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
D.真理是人对事物及其本质的正确认识
2.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这说明 ( )
A.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深刻、更可靠
B.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C.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难理解
D.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形象、更生动、更正确、更真实
3.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毛泽东说:“多想出智慧”。
这 说明 ( )
A.凡有重大发现创造的人,都是勤于思考、善于分析的典范
B.思考过程就是一个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动脑筋、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和综
合的过程
C.思考在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D.凡事应该用脑筋好好想一想,就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4.从“5公斤大米=4双袜子”这个等式,引出商品价值这一概念的过程,从认识论上
说属于 ( )
A.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B.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
C.由抽象到具体,由想象到现实
D.由主观到客观,由具体到抽象
5.我国有“ 小儿辩日”的故事:小儿甲认为早晨的太阳离人近,因为早晨的太阳比中
午的大,近大远小;小儿乙认为 中午的太阳离人近,因为中午的太阳比早晨的热,近热远凉。
两小儿的辩论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去
D.认识事物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6.“客观形势 发展了,主观认识也应跟着发展。认识新形势的新矛盾与新联系”。毛泽
东的这段话说明了 ( )
A.认识要不断地深化
B.认识要不断地扩展
C.认识要不断地向前推移
D.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需要不断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
得以完成
7.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
A.只看部分现象就下结论,难以抓住事物的正确本质
B.全面把握了事物的现象,自然就得出了关于事物本质的正确结论
C.随着感觉和印象的增长,认识就上升到了本质阶段
D.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
8.人们获得的认识、理论、科学理论、真理的共性是( )
A.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
B.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反映
C.直接来源于社会实践


D.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认识,能指导人们正确地改造客观世界
9.进入 人脑的感性材料,往往是个别的、彼此分离的。这就需要把它们综合起来进行
思考,从总体上进行研究。 我们把称之为 ( )
A.去粗取精 B.去伪存真
C.由此及彼 D.由表及里
10.“股份制是现代化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 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
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是看控股权掌握 在谁手中。”这段话体现了下列
哲理 ( )
A.假象以歪曲的形式反映本质
B.有些事物本质不同,但现象上可能有某些类似之处
C.事物的现象不一定要反映事物的本质
D.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教育的观念和方法都相应变化,传统的应试教育正向素质教
育转变。从哲学上说 ,这一观念的转变表明了 ( )
A.矛盾既是普遍存在的,又各有其特点
B.认识是一个由浅到深、由比较深刻到更为深刻的过程
C.认识如果总是停留在表面上,就无从认识事物的本质
D.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12.真理、科学之所以对于人们的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是因为它 ( )
A.是理性认识
B.科学理论是真理,不会发生变化
C.能够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指导人们实践活动的正确开展
D.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13.1999年8月2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科学认识的有限性和客观世界的无
限 性的矛盾是存在的,但人的认识的有限性并不意味着它只是把握了有限对象,而恰恰是对
无限对象的把握 。”这一论断说明 ( )
A.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客观世界的发展是无限的
B.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人有主观能动性,能通过抽象思维活动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14.俗话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这里的“看门道”是指 ( )
A.现象离不开本质,认识了现象就认识了本质
B.它属于感性认识
C.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从现象入手
D.认识事物把现象只看做入门的向导,一进门就抓住它的本质
15.目前,一些地方考查干 部只看上升“数字指标”,出现“数字升官”现象。这一做
法的错误是 ( )
A.混淆本质和现象,只看现象不看本质
B.无视联系的普遍性,孤立地看问题
C.否认发展变化,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D.忽视规律的客观性,没从运动中把握规律 16.历史事实说明:人们认识自然规律,并不总是即时即刻就能全面把握它的,规律性
的东西往往 通过现象的不断往复才能更明确地被人们认知。这告诉我们 ( )
A.认识了事物的诸多现象就认识了事物的本质
B.现象是不断变化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
C.人们的认识需要经过现象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D.人们的认识需要在实践基础上由现象到本质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17.门捷列夫在对各种 化学元素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的递增
而呈周期性的变化”的元素周期律。随着 科技的发展,人们又进一步认识到:引起元素性质
周期性变化的本质原因不是原子量的递增,而是核电荷 数的递增。人们对元素周期律的认识
过程表明 ( )


A.门捷列夫对事物的认识还停留在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的感性认识阶段
B.人们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比较深刻到更为深刻的过程
C.人们应当不断扩展认识,以便在更广阔的领域内掌握不同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人们应当随客观世界的变化发展,把认识不断向前推移
18.据专家介绍,消费4000 张贺卡就等于毁掉一棵大树。为了保护环境,今年元旦前
后,一些大中小学开展了“减卡救树”活动,倡 议“少寄一张贺卡,多留一片绿色”。这件
事情说明 ( )
A.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和提高的
B.科学的预见离不开对客观规律的认识
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D.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的根本任务

(二)不定项选择题
19.爱因斯坦说:“知识不能单从经验中得出,而只能从理智的发明同 观察的事实两者
的比较中得出。”这说明( )
A.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要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实现对事物的本质认识,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勤于思考,善于分析
C.事物的本质只能靠人的思维去把握
D.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不一定能认识事物的内在规律
20.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必须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因
为 ( )
A.现象是入门的先导,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只能从认识它的现象开始
B.只有具备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感性认识才能上升为理性认识
C.发挥主观能动性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前
D.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付出艰苦劳动,
不断创造条件 的过程
21.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
事实为根据。而实际生活总是在不停地变动中„„因此,马克思主义必然随着时代、实践和
科学的发展 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这说明 ( )
A.时代、实践、科学是发展的
B.客观事物的变化发展是认识发展的根源
C.认识要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D.马克思主义要随时发生变化
22.在当前的激烈市场竞争中,企业促销方式多种多样:有 奖销售,让利销售,“十点
利销售”、还本销售等。对这一问题不正确看法有 ( )
A.是现象,在其背后隐藏着价值规律的本质
B.是本质,必然要通过商品的价格表现出来
C.既是现象,又是本质,因为现象与本质是相互联结、不可分割的
D.无论销售手段怎么变,其本质——价值规律是不变的
23.下列属于感性认识的有 ( )
A.韩娥歌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B.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世界上的树叶既相同又不同
D.炼钢工人辨别出钢炉中浅蓝色火焰的微小差别
24.有人说:“既然现象是片面的、多变 的、容易消失的东西,那么任何人的言行都是
虚假的,只有它的本质才是真实可靠的。”这种说法 ( )
A.承认事物都有自己的现象和本质
B.违背了本质决定现象,现象表现本质的辩证关系
C.错误地把现象和假象混为一谈
D.符合本质与现象相互关系的原理


25.十五大报告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 同中国实际的结合有两次历史飞跃,产生了两大
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被 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
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 它是指导中国人民在
改革开放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 主义在
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表明 ( )
A.理论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C.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26.上题中的“两次历史飞跃”体现了 ( )
A.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B.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C.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
D.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统一

(三)简答题
27.毛泽东说:“我们看事物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 只看做入门的向导,一
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依据你学过的哲学道 理简要回
答:
①为什么“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
②“把它的现象只看做入门的向导”意味着什么?
③怎样做到“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


(四)辨析题 28.“感性认识在数量上的总和并不等于理性认识,它们之间不是量的区别,而是质的
不同。”


(五)论述题
29.材料一:毛泽东说:“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 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有所前进。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 ,都是错误的。”
材料二: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 根
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
了 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
材料三:江泽民说:“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 际问题,
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 br>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勇于开拓前进。”
阅读上述三则材料后请回答:
①三位领导人的观点共同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②运用哲学道理说明你对上述观点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C 4.A 5.B 6.C 7.A 8.B 9.C 10.B 11.B
12.C 13.D 14.D 15.A 16.D 17.B 18.A
(二)不定项选择题
19.ABCD 20.ABC 21.BC 22.BCD 23.AD 24.ABC 25.ABC
26.ABCD
(三)简答题
27.①因为认识的根本任务就在于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使人们的感性认识上升为
理性认 识。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人们对本质的认识即理性认识是更高级的认识,这种认
识对人的实践活动有 巨大的指导作用。
②“把它的现象只看做入门的向导”意味着:第一,认识事物的现象是认识事物本质 的
必要条件,因为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只有通过实践,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并对之
加 工制作,才能上升为认识事物本质的理性认识阶段。第二,人们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感性认
识阶段,因为对 事物认识的理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对实践有更大的指导作用。
③在获得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对感性 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即分析综合,做到:“去粗取
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四)辨析题
28.①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存在着质的差别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片面和外部联系的反
映,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全体和 内部联系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阶
段。
③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一个质的飞跃。必须经过 头脑的思考,对丰富的感性材料
进行加工制作,即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的思维过程,才能
实现这个飞跃。
(五)论述题
29.①三位领导人的观点共同体 现了认识是不断发展的哲学道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任何一个具体的认识只是对整个世界一个层次上 的认识、一个方面的认识、一个发展阶段上
的认识。而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因此,就对整个 世界的认识而言,人的认识运
动没有也不可能结束,人们应当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地深化认识、扩展认识, 把认识向前推进。
②因为每个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面对的具体问题的复杂程度、变化状况虽然很不 相
同,但都需要去深入地研究它、思考它,依照它的变化而改变我们的认识。这样,人们的工
作 才会有所改造、有所前进。一切浅尝辄止、满足现有认识状况的态度,都不符合人们认识
世界、改造世界 的根本要求。所以说,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
点,都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是从客观实际中概括总结出来的最一般规律,它必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
地发展,马克思主 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必须和我们当今时代不断
变化的客观实际相结合,探索解 决新问题。这样马克思主义才有它强大的生命力。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伟大的事业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征途
中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它要求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最一般原理 ,着眼于对实际问题
的理论思考,结合当今时代的特点,勇于开拓、积极进取,把我们的伟大事业推向新 的世纪。

小升初试题-兴安学院


郑州市事业单位招聘-英国硕士留学费用


服务行业工作总结-艺术专业留学


泉州中考-读后感作文500字


劳动节作文-梅花魂教案


史蒂文斯理工学院-说说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社团活动策划书模板


成长故事作文400字-校园相声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