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年来财政收支状况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关于下雪的作文
中国近年来财政收支状况
目录
一、 引言
二、 中国的财政收支规模
三、 中国的财政收支结构
四、
中国财政收支平衡的变化
五、 参考文献
一、 引言
自中国成立以来,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中国财政收支规模由小到大不断壮大
,呈
现直线上升的发展趋势;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财政收支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本
文将以时间为主线,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财政收支规模和财政收支结构的变化,并且通过纵
向和横向对比
的方式来揭示我们的主题。
二、 中国的财政收支规模
(一)
财政收入的发展变化
1.财政收入各阶段的发展情况
财政收入既是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
,也是经济发展繁荣的直接体现。从增长速度来看,可分
为三个发展阶段:1950—1977年为第一
阶段,财政收入长期保持在百亿元的水平。1978—1998年为
第二阶段,财政收入走上了千亿元的
台阶。l999—2007年为第三阶段,财政收入跃上了万亿元新高。
其中1994-2007年财政
收入增长最快,是我国财政发展的黄金时代(见表l)。
在第一阶段中,1950年是开国
的第二年,由于经济还处在战火之中,因此是新中国历史上财政
收入最低的一年,总收入只有65.19
亿元。1951和1952年由于长期衰败的经济开始得到恢复,财政
收入上升到了l00多亿元。之后
在逐渐增加,长期保持在200亿元~800亿元之间,最高的是1977年
的874.46亿元。 <
br>在第二阶段中,改革开放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财政收入从
几
百亿元跃上了千亿元大关。l978—1984年,财政收入保持在1000亿元左右,最多是l984年的16
42.86
亿元;1985—1998年,财政收入保持在2000亿元~9000亿元之间,其中19
78—1984年为l000亿元左
右,1985—1990年为2000亿元左右,1991—199
7年为3000亿元—9000亿元之间,最多是l998年的
9875.95亿元。
第三个
阶段从l999年开始,全国财政收入迈上了万亿元的新台阶,由原来的稳健增长转向了快
速增长的轨道。1999—2002年,财政收入保持在10000亿元以上
。其中1999年全国财政收入首创
11444.O8亿元的新起点,比1998年增加1568.19
亿元,比上年增长l5.9%,比1998年提高1.7个百
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了13.
9%,比1998年提高1.3个百分点,比l996年提高3个百分点。
2003年和2004年,财
政收入保持在20000亿元以上。其中2003年是我国财政收入飞速发展的开局
之年,全国财政收入
达到27715.25亿元,比上年增加8811.61亿元,比上年增长l4.9%;财政收入占国
民
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02年18.0%的高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到l8.5%,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20
05
年和2006年,财政收入增加到30000亿元以上。其中2005年全国财政收入从2004年
的2.6万亿元
增加到3.1万亿元,2006年又增加到3.6万亿元。2007年和2008年财政
收入创造了新的奇迹,2007
年财政收入50000亿元以上,2008年达到了60000亿元以上
,是建国60年财政收入的最高纪录。我
国财政收入直线上升的态势,充分显示了财政增长的强劲动力。
从以上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财政收入的特点:一是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仅从1994—2008<
br>年看,l4年间我国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在14%~22%之间。二是财政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国内生
产总值的增长速度。l994年以来,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基本上保持在7%~9%之间,财政收入
以
年均增长l8%的速度持续发展,增长速度最高的年份达到20%左右,最低时也有14%。三是中央
与地
方财政收入同步增长。2002—2006年,中央本级财政收入保持在1万亿元~l.9万亿元之
间,占全国
财政收入的比重年均为54.2%;地方本级财政收入保持在8000亿元~1.6万亿元之
间,占全国财政收入
的比重年均为45.8%。四是财政收入对GDP的贡献不断提高。我国财政收入占
GDP的比重,l994—1998
年年均为11.4%,l999—2005年年均为l6.9%,后
一阶段比前一阶段提高5.5个百分点,对GDP的贡
献是十分显著的。
2.中央财政收入比重与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的变化
从财政收入来看,经历了
中央财政收入比重上升、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下降,直至二者基
本趋同的过程。
1978-199
3 年之间,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一直高于中央财政收入比重:1978-1984
年,
中央财政收入比重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但1985-1993
年,中央财政收入比重又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
降。1994
年进行的财政体制改革,大大提高了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 中央财政收入比重由1993
年
的22%陡升至1994 年的55.7%, 地方财政收入比重则由1993
年的78%降至44.3%,中央财政收入
比重第一次超过地方财政收入比重;1994 年之后,
中央财政收入比重与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的大小关
系虽然略有变化,但大致维持在各占50%。
(二) 财政支出的发展变化
1.财政支出各阶段的发展情况
我国的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基本上步调一致,呈现
持续扩大的态势。其发展过程也经历了三个
阶段:第一阶段为l949—1977年,财政支出大致保持
在几百亿元的水准;第二阶段为1978—1997年,
财政支出上了千亿元的台阶;第三阶段为l99
8—2007年,财政支出突破了万亿元的高峰。其中
1994—2007年是财政支出增长最快的时期
(见表2)。
在第一阶段,财政支出最低年份是1950年,全年支出只有68.08亿元
,最多是l977年的843.53
亿元。财政支出与收入大部分保持平衡,只有11个年份出现过赤字
,主要集中在1955—1960年。财
政支出增长的速度在大多年份里是比较高的,最高年份达到了4
0%左右,但也出现过低增长的年份,
集中在1972—1977年。甚至还有负增长的时期,即196
1—1962年等少数年份,这主要是经济调整政
策所致。这一时期财政支出中央占主导地位,最高年份
占到60%~70%左右,中央和地方的支出相差
悬殊,地方最少时只占23%,充分反映了计划经济时
期统收统支的财政的特点。
在第二阶段,财政支出大致分三个台阶:l978—1984年,连续五年
支出保持在1000多亿
元;l985—1989年,连续五年支出保持在2000多亿元;l990—
1997年,保持在3000亿元~9000亿元以
上,最多的是l997年的9233.56亿元。增
长的速度是不稳定的,最高是l978年增长到33.0%,最低是
1987年的2.6%。负增长的现
象也有发生,如l980年和1981年。在改革开放初期之所以出现这种情
况,主要是“文化大革命”
之后第二次经济调整的结果,缩小了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这一时期财政支
出的比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中央支出的比重由大变小,由50%多逐渐缩小到27%;地方支出比重由
小变大,由40%扩大到70
%。这是财政支出中的重大变化之一,反映了分税制的功能和作用,随着两
个比重的升降,中央支出逐渐
收缩,而地方财力的增加也刺激了地方政府的投资。
第三阶段的财政支出,从10000亿元逐渐增加
到60000亿元。其中1998—2001年保持在10000
亿元以上,2002—2004年保持
在20000亿元以上,2005—2007年从30000亿元扩大到60000亿元,
每年增加10
000亿元。中央支出的比重在30%左右,地方支出占到70%左右,超过中央l~3倍。财
政支出增
长的速度在15%~20%之间,增长的速度是比较稳定的。
从中可看出财政支出的特点在于:一是财
政支出不断增加,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从支出绝对数来
看,除个别年份以外是逐年增加的,如2006年
支出40422.73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6492.45亿元,
<
br>增长了l6.06%。从财政支出增长的幅度看,增长的速度年均在15%左右。二是财政支出占GDP的
比
重呈下降趋势。1978和1979年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为31.O%,l980—1986年
为20%左右,从1987
年开始逐渐减少,以后各年大致在百分之十几,只有2005年超过了20%
。三是财政支出反映了不同
时期财政的特征。建国初期的支出反映战时财政的特征,军费占据首位;之后
反映了经济建设型财政
的特征,经济建设支出占主要比重;l998年以后反映了公共财政的特征,公共
产品领域的支出占主要
比重。
2.中央财政支出比重与地方财政支出比重的变化
从财政支出来看, 经历了中央财政支出比重下降,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上升,形成了二
者之
间的差距逐渐拉大的过程。1979-1984
年,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一直低于中央财政支出比重。
而在1985
年,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与中央支出比重的大小关系出现了逆转,
地方财政支出
比重由1984年的47.5%上升到1985
年的60.3%,中央财政支出比重则由1984 年的52.5%
降为1985
年的39.7%,二者的差距迅速拉大;1985 年之后,
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一直大于中
央财政支出比重,并从1988
年开始,地方财政支出比重基本维持在70%左右,中央财政支
出比重基本维持在30%左右。
三、 中国的财政收支结构
(一) 财政收入结构的变化
改
革开放前,财政收入比较简单,主要来自税收和企业收入(见表3)。在各项税收中主要是工商税收,
每
年大致有几百亿元,农业税最高达到30亿元,关税最高达到20多亿元。
改革开放后,税收来源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收入退出历史舞台,
税收成为天下霸主,这是我国财政
收入结构最大的变化(见表4)。税收中除工商税为主流外,关税、企
业所得税成为主要的来源。2003
年全国税收收入20017.31亿元,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达到92.2%。2006年税收收入34804.35
亿元,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96%。
(二) 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
改革开
放以前,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支出延伸到各个领域,基本涵盖了政府、企业和家庭各个
方面。为了实现
我国的工业化,支出的重点主要在固定资产投资,搞基本建设,教育、文化、科技、
农业、提高人民生活
方面的支出却比较少。 (见表5)
改革
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支出结构逐渐发生变化,支出的重点开始从工业经济领域向农业、
科技、
教育等方面倾斜(见表6)。
四、 中国财政收支平衡的变化
㈠收支平衡总体变化情况
60年问财政收支平衡问题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前近30
年,基本保持了收支
平衡的原则,期间l7个年份收支平衡、略有节余,占60.7%,有的年份节余达
到20亿元~
30亿元;有11年出现有赤字,占到37%,赤字的规模都不大,一般在50亿元之内。
改革开放以来,从l979年至2006年几乎年年有赤字,且规模不断扩大,从几百亿元增
加
到几千亿元,特别是l994—2006年财政赤字急剧增长(如表7所示),2002年超出3149.51<
br>亿元,赤字占总支出的比例越来越大。
在表7中,从赤字增加的数量看,在1994—1998
年之间,每年各几百个亿,从1999
年开始增加到几千个亿,2002年是最多的一年,比1994年
增加了2574.99亿元,增长了
81.76%。2002年以后虽然有所减少,但每年仍然保持在两
千多亿元。从财政赤字占总支出
的比重看,1999—2003年是比重较高的,每年都保持两位数,最
高达到2000年的18.51%。
从2004年开始明显下降,但主要是财政收入快速增加的原因所致
,财政赤字的实际数量还
在增长。2007年没有出现赤字,是1994年以来第一次出现盈余。
㈡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支平衡状况
1978-2007 年,中央财政收支情况和地方财政收支情况出现了不同的变化:
中央财政
由支大于收变为收大于支,地方财政由收大于支变为支大于收,而且转折点都是1994 年。
中央财政收支情况出现了很大的变化。1994 年以前,中央财政收入小于支出,中央政
府的
财力有限,其财政收支缺口需要依靠地方财政的上解收入来弥补,财政资金的流向是从
地方到中央。19
94 年的财政体制改革,使得财政收入大量向中央集中,
中央财政的收支状
况发生了逆转,中央财政收支之差由1993 年的-354.55
亿元变成1994年的1 152.07 亿元。
1994 年以后,中央财政收入一直大于财政支出,
中央财政资金出现盈余。中央财政收支之
差呈现扩大的趋势,2000
年以后,中央财政盈余急剧增长,2007年中央财政收支盈余达16
307.1
亿元(参见图3)。
地方财政收支状况出现了与中央财政相反的情况。1988 年之前(1986
年除外),地方
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其盈余的财政资金由地方流向中央。1988
年之后(1993 年除外),
地方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地方财政出现巨大的收支缺口,地方财政开
始以来自中央财政
的转移支付弥补自己的收支缺口,财政资金由中央流向地方。1993 年之所以出现
反常,是
因为这一年是制定新体制的年份,该年中央财政的净上划收入全部返还给地方。因此,1993
年地方财政收入比1992 年增加了887.58 亿元, 增长了35.45%;1994
年地方财政收入又
比1993 年减少了1 079.84 亿元,减少了31.84%,
地方财政收入又开始小于地方财政支出。
1994 年以来,
地方财政的收支缺口呈逐年扩大的趋势,2007 年地方财政收支缺口达14
766.67
亿元(参见图4)。
五、 参考文献
文中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07》及财务部网站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