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网络热词”的价值观分析

别妄想泡我
545次浏览
2020年08月04日 12:0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徽商学院-外交部副部长傅莹


龙源期刊网 http:
近年来“网络热词”的价值观分析

作者:邱红霞 王习胜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05期

[摘要]“网络热词”是当前流行的网络语词,具有生成方式的即时性、观点表达的委婉性,
以及语义信 息的碎片化、热词创造的平民化等特征。近几年,“从伤不起”到“吃瓜群众”,热词
频频,广泛渗透于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生众多领域,从价值观层面分析热词背后的大
众心理和社会诉求,对于我们 准确把握当前社会普通民众的价值取向具有风向标的意义。
[关键词]网络热词;大众心理;社会诉求;价值观;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6121(2017)05000506
一、网络热词的内涵及主要特征
(一)网络热词的内涵
目前,对于网络热词还没有公认的权威定义。有学者认为,网络热词可以称为社会热词 ,
往往反映某一个或一些成为一时焦点的社会现象与事件,并且这种反映是即时性的[1];也有
人将网络热词作为一种词汇现象,认为它们反映了一个时期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众普遍关注的
问题和事 物,[2]而所有的“热词”均来源于新闻事件或某种社会现象,以形象生动的词给予“恰
当”鲜明地概 括之后,能够让人们深刻地记住其中的关键信息,这也成为重要的文化现象;也
有人认为网络热词就是在 网络上使用频率很高的词语或被网民热炒、并受到狂热追捧的网络语
言;还有人将网络热词和网络流行语 等同,网络热词主要体现的是该词所依托的背后事件或现
象在某个时期内具有高传诵度和高关注度,与当 前使用的网络流行语是有区别的。他们认为,
网络流行语更重在形式上的流行,强调的是被网民大范围的 使用而不一定有词语的生成依托。
[3]本文认为,网络热词以一定的社会事件和社会现象为依托,是网 民对社会事件或社会现象
的民意趋向以语词方式给予的集中表达,是当今社会心态与价值诉求的实时反映 。
(二)网络热词的主要特征
网络热词与日常用语、科 学语词等相比,语形上短小精悍,语义上简洁明快,因而易被人
们接受和传播,扩散迅速,影响面广。同 样,因其新潮而容易被更新,很快会淡出人们的视
野。笔者搜集了近六年使用频率较高的网络热词(见表 1),不难得出其主要特征。
1.热词生成的即时性
网 络热词总是反映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现象,跟社会时代发展紧密联系。如2013年网络热
词“中国梦”就 是习总书记在中国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很大发展,中国人民充满自信的基础上提
出的,它不仅仅是整个中 华名族的梦想,也是每一个老百姓的梦想,这个语词概括得到了广大

阅兵感想-兵团公务员


情人节送男友什么-放假安排2020


河南美术高考-对照检查剖析材料


我最崇拜的名人-qq抢红包


幼儿园听课心得-荏苒什么意思


国庆节习俗-高中入团申请书


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寒假日记300字大全


劳动节手抄报-西安医学院成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