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几个有社会影响的经济理论新观点

巡山小妖精
660次浏览
2020年08月04日 12:3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教务管理系统-梧州学院网


近年来几个有社会影响的经济理论新观点

摘要:近几年来,经济学 界关注和讨论的问题中已产
生或将产生许多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新观点(不包括解读中
央文件提 出的新观点),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这些新观点进
行评析:一是对“中国模式”的明确肯定和科学界定 。二是
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创新性研究与评析,彰显
与发展了马克思的有关理论。 三是提出与评析了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模式;经济危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
要矛盾
中图分类号FO―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7685(2011)01-0001-05

一、对“中国模式”的明确肯定和科学界定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已 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岁月,取得了举
世瞩目的重大成就,经济增长年均达9.8%。这在世界经济
发展史上是没有先例的,而且预计还可以快速增长十年以
上。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也只出现于上 世纪五十年
代到七十年代的二十年中。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空前成就
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 注与研究,并提出了“中国经验”、


“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等概念,其中尤以“中 国模式”
引人关注。但究竟什么是“中国模式”?它的内涵是什么?它
与“中国经验”、“中国 道路”是否是内涵相同的概念,还是
含义有所不同?这些问题需要深入探讨。
笔者认为 ,这三个概念的内涵有联系,有交叉,但又有
所区别。如果讲“中国经验”,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的
报告中所概括的十条“宝贵经验”就很全面。在纪念党的十
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 讲话中,胡锦涛同志将
十条经验进一步展开论述。他说:“在30年的创造性实践中,
我们经过 艰辛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概括起来说,就是党
的十七大阐明的‘十个结合’”。如果讲“中国道路” ,就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共十七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也做了概括的说明:就 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
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
改革开 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 义先进
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
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模式” 应当是而且已经是别有内涵的
独立概念。但怎样科学界定和表述?它具有什么意义和价值?
还存 在不同的认识。
近年来,主流观点在肯定“中国模式”的共识下进行了
研究与论述。对 “中国模式”研究卓有成效并具有代表性的


成果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张宇教授和中 国社会科学
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教授的论著。2010年由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一书转
载了张宇教授发表于《政治经济学评论》2009年第1辑的《中
国模式的含义与意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一文。该文系统
地分析了中国模式的形成,并指出,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
增强,其意义和价值更加显著,人们逐步摆脱了从转轨经济
学的角度考察 转轨的特殊模式的思维方式,开始探索中国经
济改革和中国经济模式所体现的一般规律和普遍意义;特别
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引起了人们对经济
发展制度和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新 自由主义的体制模式也
受到了广泛的质疑;而“中国模式”在危机中经受了考验,
彰显其意义, 也激发了人们对“中国模式”新的关注和思考。
论文摆脱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话语系统,提出只 有把握
了“中国模式”的主题和目标,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中国
模式”的本质特征。“中国模 式”的主题是:(1)从传统计划
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2)从传统农业社会
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3)从封闭半封闭到全面开放和融入全
球化的转型;(4)社会主义制度自我 完善的转型,也就是把工
业化、市场化、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统
一为一体。 论文同时阐述了“中国模式”的内涵与特征:(1)
公有制为主体、与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 度;(2)


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结合的新型市场经济体制;(3)
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渐进式道路;(4)坚持独立自主
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模式;(5 )实现自我发展
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6)开辟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和形 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论文指出,“中国模式”从根本上说就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发展与改革模式。具体而言,“中国模式”包括改革
模式、发展模式、开放模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模式四个方
面的内容。论文分析了“中国模式”的意义,认为应从两方
面的统一中看待这一问 题:一方面,对中国成功的模式和经
验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国家(笔者补充一句:不能也不应自我
宣扬适用于其他国家)。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模式和经验只
是一种特例而没有任何普遍意义,特殊性 中包括着普遍性,
个性中体现着共性。因此,另一方面,中国的模式和经验中
必然包含着某些具 有普遍意义的东西。中国模式的形成既体
现了经济现代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反映了中国特殊的制度和国情及历史需求;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中国的经济模式为发展中国家走向工业化 、市场化,实现经
济发展和制度创新开辟了一条新的可供借鉴的道路,展现了
一种新的可能。
程恩富教授发表了几篇分析“中国模式”的论文。《马
克思主义文摘》2010年第8期转 载了他的《坚持完善“中国


模式”是一个重大课题》一文。他不赞同有些学者否定“中< br>国模式”的存在,并系统论证了应当肯定“中国模式”的事
实。程恩富教授指出,讲“中国模式” 就是指中国经济模式,
它有两种含义:一是从经济或产业发展的道路和特征来界
定,如工业化、 城镇化、经济外向度等。二是从经济制度和
经济体制发展的特征或内涵来界定。“中国模式”四个方面< br>的显著特征是:(1)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产权制度;(2)劳动主
体型的多要素分配制度;(3 )国家主体型的多结构市场制度;
(4)自力主导型的多方位开放制度。经济发展中的“中国模式”是一种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是一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
式;是一种经济转轨的经济模式。程恩富教 授对此进行了系
统论证,并特别指出,如果私有制经济的比重不断上升,公
有制的比重不断下降 ,达到私有经济在量和质上都超过了公
有制经济,这时则是“私有主体型的产权制度”。如何保持
和完善经济发展中的“中国模式”是需要学者和我国政府进
一步深入思考的问题。
笔 者认为,在国外政要和学者纷纷议论和评述“中国模
式”的境遇下,我国明确肯定并科学界定“中国模式 ”的内
容和意义是一种必要的理论创新工作。
国外的不同人士从各自的角度对“中国模 式”进行了不
同的解读。有的解读虽未从整体着眼,但也有一定道理。如,
韩国全成兴教授认为 ,“中国模式”的重要特征包括:通过


强有力的领导实现政治稳定、渐进式改革、在创新 中考虑国
家的实际情况及其历史沿革等;“中国模式”对于韩国 的
借鉴意义是多元化的, 如“政治安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及渐进式的改革,但最重要的是必须摆脱一味“追逐发达国
家”的发展模式。南非前总统塔博?姆贝基曾在一篇文章中说,
“中国模式”适用于非洲。世界银行也认 为“中国模式”对
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示范效应。高盛公司的顾问拉马用汉字
“淡”来解释中国 模式,认为正如“淡”字融合了水和火一
样,“中国式”的发展试图完美地实现“效率”与“公平”这两种截然相反的价值;中国通过“中国模式”走出了一条
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此外,国外媒体也 在评论“中国模式”
的世界意义。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在2010年11月16
日的文章 评论中国模式时说:中国崛起取得了如此辉煌的胜
利,以至于现在受到的考验不是北京的体制,而是我们 的体
制;“中国模式”成为强有力的替代模式和一种挑战,甚至
让西方国家以及我们有关民主自 由怡然自得的想法相形见
绌;“中国模式”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原因何在?主要因为西
方主要经 济体美国、日本和欧洲仍然不景气,而中国却很兴
隆。评论认为,美国领导层明显觉察到“美国模式”受 到了
挑战。当然,也有人不愿看到中国模式在国际范围内的吸引
力,习惯于又拿“自由”、“人 权”说事。
从国外政要与学者对“中国模式”的热议和解读来看,


我国 学者从正面系统而科学地论证和界定“中国模式”的内
容及其意义,梳理和澄清国内外的某些认识模糊与 偏误,的
确是一件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理论工作。它的社会影响必将扩
展到国内外。

二、国际金融危机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新彰显与创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是1929~1933年
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以来时隔七十多年的又 一次大危机,它
引发了国内外学者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多年来,“马克思主
义过时了,它的危机 理论不灵了”的声浪在国内外高调传播。
而这次危机的突然爆发,蔓延的范围又是空前广泛,引发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危机理论的再学习、再研究。国外一些
国家出现《资本论》热销,并议论马克思 的回归。中国马克
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在研究与应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既着
眼于新旧危机的一 般规律性,又着眼于这次危机的特殊规律
性,运用马克思主义进行分析,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由于当代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出现了与马克思、恩格斯
所看到的资本主义经济不完全相同的情况,如,经济全球化
的新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存在与发展,虚拟 经济的膨胀及


其与实体经济的新的关系,金融衍生品的创新与发展,等等。
因此 ,危机的爆发也显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我国学者和决策部门研究和应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
理论与实践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与阐明资本主义经济及其
危机的理论的科学性,并有所创新和 发展。这次由美国次贷
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不是直接表现为生产过剩、有效
需求不足的危 机,而是表现为消费需求过度、贷款消费导致
信用链条断裂,进而导致金融机构破产或遭遇危机。危机不
是像过去从实体经济开始,然后波及金融系统;相反,危机
从虚拟经济开始,传导至实体经济。 然而,这种危机的新特
点正是实体经济危机扭曲的表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过度
消费和大规模 举债消费,表明原来没有消费能力的人们也靠
举债进入消费领域。而大规模举债消费的实质是由于有支付
能力的需求不足,只有靠贷款去购买房产和其他重要消费
品。因此,大规模贷款消费掩盖了生产 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
的事实,表现为虚假消费需求的旺盛。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
义的经济理论和 危机理论,阐明了这次危机的根源依然是资
本主义制度性原因,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 br>占有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需要分清危机的表层原因与深层
原因、技术性原因与制度性原因、诱发 性原因与规律性原因。
对危机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影响、我国应对危机的理论与政策


措施、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怎样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共同应对危机等问题,都有系统的新的研究 与评析。对包括
经济危机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所发展与创新。
第二,国际金融危 机进一步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的破产,
证明我国学者开展批判新自由主义的正确性和必要性。这与
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相联系的。新自由主义鼓吹私有化、自由
化、市场化(市场万能),反对在微观领域和 宏观层次政府对
经济的调控。新自由主义的集中表现是“华盛顿共识”。它
的核心思想,是由曾 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和世界
银行副行长的斯蒂格利茨所概括的三句话:“政府的角色最
小化”、“快速的私有化”和“快速的自由化”。我国马克思
主义学者鉴于新自由主义在导致前苏联瓦 解、东欧剧变中的
推波助澜作用,鉴于拉丁美洲国家推行新自由主义酿造的苦
果,也鉴于国外许 多有识之士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的积极意
义,多年来在报刊上也进行了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明确了我国的改革与发展不能以新自由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个别学
者曾反对批判新自由主义,认为批判新自 由主义是批判改
革。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应分清新自由主义的改革与发展
的观点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改革与发展观点的区别与对
立。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用铁的事实证明新自由
主义在全球的失败;证明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需要政府的
有效调控;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应对 危机中的有效


性和优越性。中国率先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漩涡就是最有力
的证明 。反对和批判新自由主义对我国改革与发展的影响,
以“中国模式”走自己的路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是 中国马
克思主义学者和决策层的理论贡献与创新。
第三,“中国模式”在经济发展中的 作用和应对国际金
融危机中的作用,是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所
不能解释和论证的 。我国学者以坚持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精
神,在研究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提出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分析。决策层也出手快、力度大,及时采取了
一整套应对危机的有效措施,获得了成功 ,并在发展马克思
主义经济理论中做出了贡献。我国学者在研究国际金融危机
中发表过一些有理 论价值和创新思想的论著。如,收入由李
慎明主编的《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2009~2010 (社会
科学出版社,2010年)一书中的一批学者关于资本主义经济
危机的论文就可作为代表 ,其中包括如李慎明、王伟光、张
全景、汝信、刘国光等的论文。另外,吴易风教授的《当前
金 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下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中国经济出
版社,2010年)系统研究了当前金融危机 和经济危机的起因、
发展轨迹、根源及当前危机背景下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
赵剑英等主编的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2009卷(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收录了何秉孟、卫兴华与 孙咏梅
研究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论文。这些都是力求将坚持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 济理论统一起来的论著。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转化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确
定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
盾。这一矛盾的表述与中共八大报告中关于主要矛盾的表述
既有联系又有 区别。1956年中共八大报告中提出:社会主义
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 于经
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
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 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
会生产力。这一矛盾的表述并没有将其规定为整个社会主义
历史时期的 主要矛盾,只是从当时的矛盾转换,即由过渡时
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一主要矛盾转换为社会主义制度
建立起来后的新的主要矛盾进行论述,论述的是“当前”经
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实际状况 。中共八大关于主要矛
盾的提法,与改革以来主要矛盾的提法,其内容是相近的。
提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在当时是有针对性
的,是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改革开放前,我们固然取 得了
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但由于“左”的干扰,特别是“文
革”十年,搞阶级斗争为纲, 批判“唯生产力论”,忽视了
大力发展生产力的任务。这导致当时产品严重供不应求,“短
缺经 济”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特点。什么都得凭票证和凭副


食本供应,买什么都得排队。人民 的最基本生活消费需求都
得不到满足。实行改革开放后,为扭转这一状况,国家强调
解放和发展 生产力。对此,当时还需要理论界展开讨论“社
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明确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的需要 ,
而不是为生产而生产。由此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
矛盾是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为 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
质文化需要,就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然 而,经过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和新的发展,目前出
现了新的状况和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快速发 展,财
富大量增加,但出现了收入差距过大和贫富分化的情况。既
出现了一批大富豪,又出现了 低收入乃至温饱问题还未解决
的弱势群体。一方面,生产力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所生产
的产品 不能主要由国内消费需求消化,还需要依靠国外市场
消化,导致出口依存度过高。原来提出和存在的主要 矛盾,
与目前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了。
刘国光同志敏锐地观察到当前主要矛盾转变的问 题,并
在讲学和发表的论文中提出了这一问题。他说:“当前有一
个理论上的问题――就是内需 不足,产能过剩,国内生产能
力大于国内的需求。这好像与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有点脱
节,现实 跟我们的理论相脱节。所以这样的事情很需要政治
经济学从理论上来解释,来证明。”(《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
主要矛盾问题》,《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为什


么会出 现当前关于主要矛盾的表述与实际脱节的问题?刘国
光同志认为:无论如何社会主义社会一般不应该发生 有效需
求不足和生产过剩,不会发生这个现象,只会是需求过大,
生产不足。这个现象是同社会 主义本质、宗旨相扭曲的现象。
这个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了
公有 制的经济成分外,还允许一些资本主义的经济形式存在
和发展。因此,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的作用就渗透 到我们现
阶段的经济中,就产生了局部的生产过剩。
笔者认为,刘国光同志提出的这一 问题,是一个重要的
理论和现实问题。当前的主要矛盾,实际上已转化成生产快
速发展与分配关 系偏离共同富裕目标的矛盾。而问题产生的
原因,同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分化的根源是一致的。其原因< br>固然可以罗列多条,但最主要的根源是以公有制及按劳分配
为主体的制度即社会主义经济关系被削 弱了。根据有关资
料,包括人民日报2010年7月28日发表的《民营经济是富
民经济》一文 所提供的资料,我国城镇私营经济与外资经济
已占GDP的65%~70%,城镇劳动者的70%~80 %在非公
有制经济中充当雇佣劳动,按劳分配已不是主体,而是转化
为按生产要素所有权分配为 主体了。正是这种所有制与分配
制度的主体性转化,必然导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
转化 。
如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如


何确保国有经 济为主导、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
制度?如何判断与表述当生产力快速、持续发展起来,产品 日
益丰富以后,社会主义制度中的主要矛盾会是什么?原有的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 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
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
主要矛盾依 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这是无疑的。但
这一矛盾的具体化的表述是什么?这又是摆在理论界面前 的
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责任编辑:杜磊)

摩擦起电-雷雨读后感


春夏秋冬的诗句-三江学院教务网


此致敬礼的正确格式-四川导游考试网


关于真情的作文-汉口学院分数线


节后收心-职业资格许可


美国风暴-生活美好的句子


家长发言稿-重阳节的诗句


白羊座性格特点-工作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