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年来的经济金融形势
试卷-企业管理专业介绍
第二部分货币政策操作
2014
年第三季度,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
统一部署,
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针对经济运行面临一定下
行压力、物价涨
幅有所走低的形势,保持定力、主动作为,不断创新
宏观调控思路和
方式,丰富政策工具,优化政策组合,瞄准经济运行
中的突出问题,
用调结构的方式适时适度预调微调,注意保持流动性
适度充裕和货币
市场利率平稳运行,引导信贷平稳增长和结构优化,
特别是加大对小
微企业、“三农”和中西部地区的信贷支持,在促进实
体经济发展中
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继续发挥公开市场操作的预调微调功能,结合各阶段
流动性供求
变化合理把握公开市场正回购操作的力度和频率,有
效应对多种因素
引起的短期流动性波动。第三季度,累计开展正回购
操作4380 亿元。
不断优化操作期限品种。根据短期流动性供求复杂多
变的特点,适时
将公开市场正回购操作期限由28 天期缩短至14 天
期,进一步提高流
动性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加强对市场环境和市场利率走势的分析监测,结合市
场利率走势
14
变化适时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弹性,第三季度公开
市场14 天期正
回购操作利率先后两次分别下行10 个基点和20 个
基点,既实现了对
市场预期的有效引导,也有助于促进货币市场的平稳
运行。截至9 月
末,14
天期正回购操作利率为3.5%,较二季度下降
了30 个基点。10
月份14
天期正回购操作利率进一步下行10 个基点。
适时开展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操作。第三季度共开展了
3 期国库现
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操作规模共计1600
亿元,其中3 个
月期1100 亿元,6 个月期500 亿元。
二、创设和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
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不仅面临来自资本流动变
化、财政支出
变化及资本市场IPO 等多方面的扰动,同时也承担着
完善价格型调控
框架、引导市场利率水平等多方面的任务。为保持银
行体系流动性总
体平稳适度,支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中央银行需要
根据流动性需求
的期限、主体和用途不断丰富和完善工具组合,以进
一步提高调控的
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基于上述考虑,2014 年9
月,中国人民
银行创设了中期借贷便利(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MLF)。
中期借贷便利是中央银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
策工具,对象为
符合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采
取质押方式发放,
并需提供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高等级信
用债等优质债券
作为合格质押品。
9 月和10
月,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中期借贷便利向国
有商业银行、
股份制商业银行、较大规模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
业银行等分别投
15
放基础货币5000 亿元和2695 亿元,期限均为3 个
月,利率为3.5%,
在提供流动性的同时发挥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引导
商业银行降低贷
款利率和社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增长。总体看,
在外汇占款渠
道投放基础货币出现阶段性放缓的情况下,中期借贷
便利起到了补充
流动性缺口的作用,有利于保持中性适度的流动性水
平。
根据货币市场流动性总体情况,第三季度人民银行未
开展常备借
贷便利操作,常备借贷便利余额保持为0。
三、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继续发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
整机制
的逆周期调节和结构引导作用
继续运用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宏观审慎管
理。根据国内
外经济金融形势变化、金融机构稳健性状况和信贷政
策执行情况,对
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有关参数进行调整。第三
季度,人民银行
进一步调整了与小微企业、涉农贷款等信贷政策执行
情况相关的政策
参数,并适当加大了对支小支农贷款较多的中小金融
机构的调整力
度,继续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提高对小微企业、“三农”
及中西部欠
发达地区的贷款比例,引导信贷合理增长。
专栏 3 关于合意贷款问题
近期媒体多次提及的所谓“合意贷款”,实际就是指差
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
制,其核心内容是指金融机构适当的信贷投放应与其
自身的资本水平以及经济增
长的合理需要相匹配。其中,资本约束不仅包含过去
8%的最低资本要求,还包
含逆周期资本、系统重要性附加资本、储备资本等基
于宏观审慎的资本要求;经
济增长的合理需要意味着整体信贷增速不应过多偏离
经济预期增长目标。信贷扩
张越快,偏离合意水平越多,未来积累的风险就可能
越大,因此资本要求就会相
16
应提高,以此来抑制金融扩张的顺周期波动,防范系
统性风险积累,保障金融支
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合意贷款是建立在资本约束
基础上的一种透明、规则化
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有别于行政性的规模管制。
合意贷款工具在当前宏观调控环境中仍有其合理性,
是以新型宏观审慎工具
消化前期刺激政策影响的一种选择。应当看到,调控
框架的选择要综合考量各方
面制约因素,并符合经济发展阶段的要求。在应对国
际金融危机一揽子刺激措施
显现成效、经济复苏态势逐步巩固后,人民银行按照
国务院部署即开始引导货币
条件回归常态。但当时各方面意见不统一,来自市场
的压力很大,而利率、准备
金等工具的信号作用又比较强,需要借助于宏观审慎
措施,通过引导商业银行更
稳健经营来抑制其过度扩张。人民银行多年来都强调
向市场化的间接调控方式转
型,包括更多发挥流动性管理和价格型工具的作用。
但价格工具的运用也受到多
种因素掣肘,如流动性约束和较大幅度调整利率难以
被接受、部分微观主体对利
率敏感性不够、汇率市场化进程仍需推进等,因此还
必须借助于宏观审慎等政策
工具发挥必要作用。未来随着形势变化和改革推进,
调控工具自然会有不同选择。
合意贷款具有透明、规则化以及动态调整的特点。金
融机构可根据既定公式
和相关参数自行测算合意贷款增速,并了解宏观政策
取向和导向。这在最大程度
上限制了人为的自由裁量权,也体现出其与传统贷款
规模分配的根本区别。当然,
执行中也存在一些复杂因素,如部分农信社资本充足
率长期低于监管要求甚至为
负,若严格执行规则标准,本应收缩贷款,这在一些
缺乏金融服务的偏远、贫困
地区可能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再如,近年
来村镇银行等新设机构较多,
缺乏足够历史数据。这些特殊性要求有一定灵活度。
合意贷款也是动态调整的,
能够适时反映宏观形势以及金融机构自身经营状况的
变动情况。一方面,金融机
构自身资本充足水平等因素的动态变化,会引起合意
贷款变化;另一方面,央行
根据宏观形势等变动也会适时调整宏观审慎政策参
数。整体看,宏观审慎工具实
施以来,信贷投放总体适度,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
结构也更趋合理。
合意贷款增速通常是年度贷款增速,年内的贷款进度
由金融机构根据实体经
济的实际贷款需求以及自身流动性状况和经营战略等
自主安排。总体上,合意贷
款按照大体均衡、不大起大落的原则把握,但根据实
体经济的实际贷款需求情况
也有一定弹性和灵活度。尤其是农村金融机构可结合
农业季节性规律,灵活安排
17
贷款节奏。一般而言农村金融机构前几个季度贷款比
例较高,与季节性规律基本
相符。
对合意贷款和定向降准之间的关系也要合理看待。在
保持宏观稳定、货币信
贷增长不过快的前提下,2014 年以来人民银行根据经
济形势变化数次调整了宏
观审慎管理指标,适度拓宽合意贷款空间,增量大于
定向降准释放的资金量。一
些金融机构主要由于资本实力不足,信贷扩张受到限
制。定向降准主要发挥信号
作用,通过建立信贷结构优化的正向激励机制,引导
金融机构进一步提高小微企
业、涉农信贷投放比例,并不能理解为“放水”扩张
总量。不少金融机构的小微
企业、涉农贷款比例还有提升空间,潜力在于存量结
构的改善,如果能够压缩其
他类贷款,将收回再贷以及新增贷款中的更高比例投
向小微企业、涉农贷款,就
能在总量一定的条件下使这些领域得到更多支持。定
向降准可以起到辅助作用,
但不能取代市场对资金流向的决定作用。提升金融机
构支小支农意愿和能力,还
需治本措施切实跟进。如落实小微企业财税支持政策、
增强中小金融机构资本实
力、加快设立民营中小银行、解决财务软约束主体无
效占用过多资源等。
四、加大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发放力度,支持金融机
构扩大
“三农”和小微企业信贷投放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加大支农、支小再
贷款和再贴
现力度”的要求,提高金融服务“三农”、小微企业等
国民经济薄弱
环节的能力,第三季度,人民银行加大支农再贷款和
再贴现支持力度,
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三农”、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同时,
进一步完善
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管理,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借用支
农再贷款发放的
涉农贷款平均利率低于其他同档涉农贷款平均利率;
对涉农、小微企
业票据优先办理再贴现并要求再贴现票据的贴现利率
低于同档平均
利率,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对鲁甸地震灾区金融
机构发放的支农、
支小再贷款利率分别在正常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基
础上降低1 百分
18
点,支持灾区恢复重建工作。9 月末,全国支农再贷
款余额2148 亿
元,比年初增加464 亿元;支小再贷款余额465 亿元,
比年初增加
465
亿元;再贴现余额1257 亿元,比年初增加120 亿
元。
五、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
中国人民银行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工具
以及信贷政
策的信号和结构引导作用,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
的协调配合,继
续开展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
探索创新组织、
机制、产品和服务模式,优化信贷结构。积极采取多
种措施,改进和
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不断完善银行间债券市
场体制机制,拓
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
发行专项用于小
微企业贷款的金融债券。加大对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
经营主体和现代
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发展消费金融。继
续完善就业、助
学、少数民族、农民工、大学生村官等民生金融和区
域经济协调发展
的金融服务工作。加大对有市场发展前景的先进制造
业、战略性新兴
产业、现代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消费、文化产业、服
务业、传统产业
改造升级以及绿色环保等领域的资金支持力度。保证
符合条件的在建
续建工程和项目的合理资金需求,积极支持棚户区改
造、铁路、地下
管网等既惠民生也能提升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大基础
设施和民生工
程建设。进一步健全14 个连片特困地区金融服务联
动协调机制,切
实提高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水平。做好金融支持鲁甸地
震灾后恢复重建
的金融服务工作。做好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金融
服务工作,支持
对整合过剩产能的企业定向开展并购贷款,对产能严
重过剩行业中有
19
市场有效益的企业不搞“一刀切”。加快推进扩大信贷
资产证券化试
点,发挥其盘活存量信贷资产的作用。
从实施效果看,信贷结构出现积极变化,对“三农”、
小微企业
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继续增强。一是小微企业贷款
增速高于各项贷
款平均水平。9
月末小微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4.55
万亿元,同比
增长13.5%,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
4.1 个和1.8 个
百分点,比各项贷款增速高0.3 个百分点。二是涉农
贷款增速继续高
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9 月末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为
22.92 万亿元,
同比增长13.7%,增速比同期各项贷款增速高0.7 个
百分点。三是信
贷资金向西部倾斜,区域信贷不平衡状况继续得到改
善。9 月末西部
地区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9%,比同期东部和
中部增速分别高
4.7 个和1.1 个百分点。
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继续按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进一步完善人
民币汇率形
成机制,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
币进行调节,增
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
上的基本稳定。
第三季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最高为6.1425
元,最低为6.1707
元,65 个交易日中27 个交易日升值、38 个交易日
贬值。第三季度最
大单日升值幅度为0.30%(187 点),最大单日贬值幅
度为0.10%(61
点)。
人民币对欧元、日元等其他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双向波
动。9 月末,
人民币对欧元、日元汇率中间价分别为1 欧元兑
7.8049 元人民币、
20
100 日元兑5.6242 元人民币,分别较6
月末升值
7.56%和8.13%。2005
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14 年9 月末,
人民币对欧元汇
率累计升值28.31%,对日元汇率累计升值29.90%。
为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自2014 年9 月30 日起中
国银行间外汇
市场推出人民币对欧元直接交易。银行间外汇市场人
民币直接交易成
交活跃,流动性明显提升,降低了微观经济主体的汇
兑成本。2014
年第三季度,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欧元成交495.1
亿元人民币。
表 5
2014 年第三季度银行间外汇即期市场人民币对
各币种交易量
单位:亿元人民币
币种 美元 欧元 日元 港币英镑澳元新西兰元加元林
吉特 卢布 泰铢
交易量
56722.0 495.1 1110.4 558.3 571.9 301.6 47.7
4.8 2.0 26.6 0.75
数据来源: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第三季度,在人民银行与境外货币当局签署的双边本
币互换协议
下,境外货币当局共开展交易2940 亿元人民币,对
促进双边贸易投
资发挥了积极作用。
七、深入推进金融机构改革
资产管理公司转型改制工作进一步推进。8 月28 日,
华融资产
管理公司与中国人寿保险(集团)、美国华平投资集团、
中信证券国
际、马来西亚国库控股公司、中金公司、中粮集团、
复兴国际、高盛
集团八家战略投资者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人
寿保险(集团)
增持以及其他七家新增战略投资者投资共计145.4 亿
元,占华融资产
管理公司增资后股份总额的21.0%。
21
农村信用社改革进展顺利,资产质量持续改善,涉农
信贷投放大
幅增长。9
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比例为
3.9%,比上年末下
降0.2
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0.8%,比上年末提
高0.4 个百分点。
全国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为10.4 万亿元,占同期
全部金融机构
各项贷款的比例为13.0%,比上年末上升0.3 个百分
点。涉农贷款和
农户贷款余额分别为6.9 万亿元和3.4 万亿元,比上
年末分别增长
11.6%和12%。全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
进,明晰产权关
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内控管理制度建设等取
得一定成效,经
营管理水平有所提高。截至9 月末,全国共组建以县
(市)为单位的
统一法人农村信用社1574 家,农村商业银行574 家,
农村合作银行
106
家。
2014 年以来,部分地区、行业景气度下降,一些企业
面临生产
经营困难,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面临一定压力。截至6
月末,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余额为6944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24 亿
元;不良贷款率为
1.08%,比上年末上升0.08 个百分点。商业银行不良
贷款反弹压力加
大是经济结构调整加快、部分企业利润下降在金融领
域的直接体现,
但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相比仍
处在较低水平。
同时,商业银行盈利水平、资本充足和拨备水平持续
较好,2014 年
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8583 亿元,同比增
长14.0%;6 月末
商业银行加权平均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1%,比上年末
上升0.2 个百
分点,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2.4%,比上年末上升
0.2 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为262.9%,比上年末下降19.8 个百分点,
贷款拨备率为
22
2.8%,与上年末基本持平。总体看,商业银行风险抵
补和损失吸收能
力较强,为承受信贷资产损失积累了一定能力,银行
业信贷风险总体
可控。
八、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积极推进外汇管理制度改革,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一是继续深
化贸易外汇管理改革。深入推进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外汇管理制度改
革,促进外贸健康发展。二是扎实推进资本项目可兑
换。开展外商投
资企业外汇资本金意愿结汇改革试点,便利外商投资
企业经营与资金
运作需要;改革境内居民通过特殊目的公司进行投融
资的外汇管理制
度,优化管理流程,简化管理手续,拓宽资本流动渠
道。
加强跨境收支监管体系建设。一是加强对跨境资金流
动和国际金
融市场的监测,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预案,丰富政策
工具储备。二是
通过优化系统建设、加强外汇监管信息数据共享,为
强化事后监测分
析和非现场监管能力奠定基础。三是严厉打击外汇领
域违法违规行
为,开展虚假转口贸易和远期结汇等专项检查。截至
2014 年三季度
末,已查实85 家涉嫌违规企业,涉案金额8.51 亿美
元,处罚金额
1.06 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