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及近年来的变化趋势综述
牧师证婚词-广东高考吧
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及近来的变化趋势
重视和强化农业面源污染
治理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提升农村环境品质,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面对日益严
峻的农
业污染成为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加快
治理农业污染步伐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可回
避的
现实问题。
一、农业污染的根源及危害程度
一般来说,农业污染分
为天然和次生的。天然的是指一
些地区土壤中本身就含有带毒的重金属元素;次生的是指健
康的
土壤被人为伤害而造成的。
1、来自农药的污染
据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提供的资料称,
我国每年生
产的农药品种有2500多个,加工制剂500多个,年产量40
多万吨,居世界第
二位。由于农民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安全、
合理使用农药,农药喷雾实际附着于作物上的只有50%左右,
农药的利用率只有30%左右,尚有70%的农药残留于农业环
境中。更有甚者,有些农民在农
作物收获前还施用农药,结
果一部分直接污染粮食、水果、和蔬菜等,另一部分则污染
土壤、空
气和水,引起人和动植物造成急慢性中毒现象。
2、来自化肥的污染
1
因农民施肥方法不科学,化肥有效利用率低。据有关报
道显示,2011年我国化肥产
量达6027万吨,居世界首位,
全国化肥年施用量达4000万吨以上,氮肥利用率仅30-40%,
磷肥利用率为10-15%,钾肥利用率为40-60%,流失的很大
部分则残留在土壤中,造
成土壤盐渍化,使土壤中氮、磷养
分富集,致水体富营养化,使农产品和饮用水中有毒成分增
加
,影响农产品质量,危害人体健康。我市总体上看肥料利
用率比较低,氮肥利用率为22.8%;磷肥利
用率为8.7%;钾
肥的利用率为21.3%,与全国、全区相比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3、来自地膜的污染
随着地膜种植技术的推广,地膜带来的农田“白色污染”
日趋严
重,在农产品产量增加的同时,农膜污染己成为土壤
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农膜年
残留量
高达35万吨,有近半农膜残留在土壤中,给土壤带来了批
量污染,使过去零星的易降解
的农膜污染被批量的难以降解
的污染所取代,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2008年全
国
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显示,我市废旧地膜的残留率高达
46.2%,在全区12个盟市中列第一,2014
年残留率仍高达
40%,每亩农田土壤地膜残留量为3.4kg。
4、来自养殖业方面的污染
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和规模不断扩大,使得原本用于蓄水
用途的水库、山塘开辟为养殖场使用,有
的配套养殖鱼类,
2
有的在沿河两岸和人口密切生活区旁进行规模
养殖。有的养
殖场在饲料中滥用添加剂,还有的在畜禽用药时人药兽用,
畜禽养殖业产生的废水
、废渣和恶臭对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
主要集中在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上。如此养殖业排出的污
水
、冲洗物、部分粪便及食物残渣,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
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和重金属等。这些未经处
理的污水排放
后会污染地表水、地下水、河流、水塘,不仅对畜禽质量和
人民群众健康造成很大
影响,更是污染了农业生产和人民生
活的环境。据环保部和农业部公布的数字显示,2010年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别达到1184万吨
和65万吨,占全国排放总量的比例分
别为45%和25%,占农
业源的95%和79%,养殖业污染成为农业污染的主要源头。
5、来自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污染。
由于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不少小城镇在发展过程
中没有配备完善的垃圾处理体系,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
散落在农村周边,污染农田、湖泊、
河道、水塘,加之工业
园区未经处理的废水排放,给农业灌溉带来的污染,使生产
出来的农产品
得不到质量保证。据我国农业部全国污灌区调
查表明,在约140万公顷的污灌区中,遭受金属污染的土
地
面积占污灌区面积的64.8%,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每年多达
1200万吨。
二、农业污染的治理及相关措施
3
农民不合理和不规范使用农药
、兽药、化肥、地膜、激
素等农业投入品是造成农产品安全的直接隐患,使农业生产
的水环境、
土壤环境、大气环境等都不同程度地遭到了污染,
在这种环境下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也很难有安全保证。全
国各
地一再发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警示我们,治理农业污染
刻不容缓。为此,我市农牧业局
积极探索推进农业节能减排
工作,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利用、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
防治、生
态农业等技术,我市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工作取得
了较好的效果。
1、户用沼气池推广情况
按照养殖场—沼气—农田“三位一体”的模式,依托联
户工程和养殖小区,大力发展循环产业,
集中建设连体沼气
池和大中型沼气工程,拓展沼气利用新途径,实现了农田增
产,农牧民增收。
目前,我市户用沼气池保有量5万余座,
有30050座户用沼气池能够正常产气。一座8--10m沼
气池,
每天可处理3-5口猪所排的所有粪便(每口猪每天排粪量一
般为2.5公斤左右),全
年可处理粪便3650公斤。按照使用
新型高效沼气池技术,一年可产沼气380--450
m,提供的
热能能够解决3--5口人的农户5---6个月的生活燃料,可
节约煤炭1吨左右
,可节省燃料费约760元。30050座沼气
池全年可节约煤炭3.005万吨煤,折合标煤2.15
万吨,可
节约燃料费2283.8万元。
4
3
3
为了使节能低碳的理念真正深入人心,我市充分利用电
视、报纸、组织培训班以及现场会议等
形式,宣传沼气安全
使用常识及发展农村沼气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对沼气建设在
改善生态环境、
改变农村卫生状况以及农牧业增效、农牧民
增收、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进行了广泛宣传。利用<
br>村级展示栏对项目户进行统一公示,告知项目建设内容、资
金补助标准,项目建设任务数。以沼气
使用技术为主,组织
科技直通车,送科技下乡,现场发放技术挂图、明白纸等宣
传资料,选派技
术人员进行不定期检查回访沼气户,最终形
成“村村有专人管、户户有明白人”的良好局面。
2、农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情况
我市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调查、宣传、推广已有五年时间,由于对国家相关政策的宣讲及时到位,农牧
民对秸秆综合利用意识不断增强,在地方
政府和有关部门的
推动和支持下,某些地区或个人正引进先进水平的秸秆转化
设备,促进了我市
农村牧区的过剩秸秆进行综合有效利用。
目前,我市农作物秸秆回收利用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秸秆饲料化。这是我市秸秆综合化利用最有效、也是利
用量最大的一种方式。通过将秸秆青贮、氨化
、微贮处理,
饲喂畜禽,发展畜牧增值增收,转化过剩农作物秸秆。实践
证明,充分利用秸秆养
畜,实行农牧结合,形成环保型农业
结构和节粮型畜牧业结构,是一条符合我市市情的可持续
5
农、畜牧业发展道路。
秸秆原料化。在农村能源建设中利用秸秆
厌氧发酵产出
沼气。即通过作物秸秆适配人畜粪便在厌氧条件下发酵产生
出含甲烷为主要成分的
可燃气体。以沼气为重点的农村可再
生能源建设,适应了现代化新农村的发展需求,同时消耗掉
了大量的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可实现秸秆处理规模化的方
式。
秸秆肥料化。秸秆在微生物菌种
、净化剂等的作用下,
定向转化成植物生长所需的CO
2
、热量、抗病孢子、酶、有<
br>机和无机养料,进而实现作物高产、优质和有机生产。该技
术方便简单,运行成本低廉,增产增收
效果显著,且每亩投
入较少,即可达到增产增收、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减少秸秆
焚烧的目的,适
用于从事温室大棚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生
产的农户应用。我市在鄂托克旗和达拉特旗建设有日光温室<
br>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增施二氧化碳气肥的示范点,通过
试验示范对照比较,群众认识到此项技
术是一个集生态、环
保、经济等效益与一体的良性循环好技术。
3、新型再生清洁能源的推广
将沼气池建设、三沼综合利用、太阳能灶、太阳能供热
取暖系统、风能利用,秸秆等生物质能利
用等一系列的措施
进行创新和整合,使综合的节能环保模式广泛的应用于广大
农村牧区。这正是
我市农村目前推广的“农村牧区节能环保
6
模式示范项目”的理念。
由市农村生态能源环保站站长组建的农村牧区节能环
保模式创新团队已成功研发了自动跟踪太阳能灶和太阳能
取暖自循环系统,且获得了国家专利。
围绕太阳能灶、太阳
能取暖自循环系统和“四位一体”沼气建设模式的推广,我
们制定了详实具
体、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技术方案。在
节能环保模式推广的关键时期,项目组深入项目区蹲点开展<
br>政策宣传、技术指导和农民培训。实行分片负责、责任到人
的管理制度,重点普及推广“一池三改
”、“四位一体”的技
术集成化、生产集约化和发展持续化的节能环保模式,充分
体现项目、技
术、资源的“三集成”。目前,项目区已推广
太阳能取暖自循环系统3000平方米。
4、节水灌溉在节能减排方面的贡献
通过推广应用高标准节水灌溉设施,节约了农业
用水
量。2007-2014年,逐步完善规模经营基地基础设施建设,
共发展喷灌基地148
万亩、渠衬基地95万亩、管灌基地6
万亩、滴灌基地6万亩。通过采取节水灌溉措施,节约了30%<
br>左右的用电量和30%以上的用水量,平均每亩地较常规灌溉
模式年可节约用水70吨,255万
亩基地每年可节水1.8亿吨。
5、测土配方施肥措施及成效
通过玉米施肥指标体
系建立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应用
项目9年的实施,科学施肥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化肥利用
7
率显著提高。据2006~2014年8个旗区肥料贡献率的试验
研究结果表明,我市的肥料贡献率由原来的29.2%提高到
35.4%。化肥贡献率提高了6.2%,
意味着肥料资源得到了较
好的利用。同时,也平衡了作物营养供给,增强了作物的抗
逆性,减少
了农药使用,提高了农产品品质。目前,我市测
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了70%,农作物化肥用量增
幅下
降1%以下;畜禽粪便养分还田率达到50%,农作物秸秆养
分直接还田率达到35%,机
械施肥达到30%。
6、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作
用日益凸显 近几年,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组织逐步成为蝗
虫、草地螟、粘虫、玉米大斑病、马铃薯晚疫病
等重大病虫
应急防控突击队。通过试验示范,防病杀虫效果显著,平均
每季减少用药次数2-3
次,减少农药使用量30%;杀虫灯每
年2-10月每盏灯诱虫量9000头左右,大约可减少农药用量
30%,品质提高了1个等级,并新增经济效益420万元,病
虫综合损失率低于3%,社会效
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都
很显著。药效持续期比对照增加5天,病虫损失降低16.7%,
增
产15%。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工作的融合推进,在
防虫、防病、防草过程中,使用药量减少30
%以上,成本降
低,效率提高,农药污染减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
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