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教育史研究学术进展评述

绝世美人儿
791次浏览
2020年08月04日 13:0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北京服装学院网站-英文圣诞祝福语


近年来中国教育史研究学术进展评述
娄岙菲 包丹丹 于述胜

【论文摘要】对近年来CSSCI期刊发表的386篇中国教育史论文进行分析发
现,中国教育史研究注 重新材料的使用,注重历史与当下的联系,研究热点集中
在大学史、科举制、教育人物的思想和课程与教 学论史。大学史的研究在对各大
学历史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注重选择新视角,使旧题翻出新意。针对科举 制的研
究多采用微观视角,以一人或一地之史实丰富或改变既有的历史认识。教育人物
的研究以 同情与理解之心态呈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但关注近人多、关注古人
少,关注专业教育家及教育学家多 、关注通人少。课程与教学论史不满于学科知
识框架来自西方,希求援引中国古代教学思想的资源以为今 用,然中国传统教学
思想还需要深入挖掘。纵观近两年来学术进展,中国教育史研究有待深入拓展之处有四:教育史研究应进一步凸显其人文学特性,古代教育史的研究亟待加强,
教育人物研究应特别 注意那些处于现代学术思想边缘地带而在思想深度和学术
视野上超越了专业教育学者的学人,学术梯队的 建设特别是培养年轻一代的教育
史学者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论文关键词】中国教育史;学术进展;人文学科;学术传统
中国教育史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中国教育史研
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不少学者都对教育史学科百余年的历史与 传统进行了考
察,对学科性质及不同阶段发展特点也多有讨论。[1]
本文以2013年 至2014年3月CSSCI期刊所刊发的中国教育史学术论文为研
究对象,以期反映教育史学科的研究 现状并反思存在的不足。具体分析主要根据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弓l(CSSCI)公布的2012-2 013年度及2014-2015年度来源
期刊及集刊目录,分别按照教育学类(37种)、历史学类( 26种)、综合性社科
期刊(50种)及高校综合性学报(70种)的分类检索中国教育史主题的学术论 文,
并依据篇名及内容进行筛选,最终选定386篇中国教育史研究性论文为分析对象。
―、研究热点问题分析①
(一)大学
高等教育改革问题是当前的研究热点,许多研 究者采取以古鉴今方式,从丰


富的历史传统中寻找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从研究献(占总 数的24.09%)具体讨
论的问题进行了主题出发,本文对涉及大学主题的93篇①文分类统计。(见 表
1)
总体来看,热点集中于近现代高等教育制度、政策的历史变迁以及人物研究。其中晚清民国时段讨论最为丰富深人,涉及高等教育史研究的各个层面,1949
年后的讨论则以发 展历程的梳理及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为主,该主题主要有以
下特点。
1.重视历史与当 下的关联近年对大学章程、高校学费、就业等问题的关注度
逐年增加。有研究者系统梳理了1860-1 937年间由膏火制到收费制再发展为收费
与奖助补减免互补体系的过程,指出对
教育公 平的追求始终是大学学费政策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因和目的。还有
研究者分析了清末国立大学办学章程的差 异,指出正是制度文化的差异对大学发
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3]可以说,中国大学的传统与当下现实 问题之间,在历
史与逻辑上难以割舍的联系,是大学主题关注频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2.对各大学的具体研究持续深人
大学校史向来为学界所关注。研究对象多集中于北京大学、清华 大学、西南
联大等校,主要探讨各校办学特色、行政管理制度、课程设置及教学等。北大因
与近 代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紧密关联,受关注程度一直居高不下。不过就其整体
研究状况而言,仍有不少细节 问题面目甚为模糊。部分教育史论文对北大历史的
讨论,言必称五四,似乎北大于五四之外便无教育可谈 。对一所大学而言,
学术风气的转换,课堂上下师生的讲学论道,校园之内景物的变迁,均是学校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研究者关注了此前较少讨论的北平大学区时期,将北大在
这一特殊时期里的合 并与分离过程中各方各派利益的博弈较为清晰地予以了梳
理。[4]
此外,值得一提的, 还有西北联大研究的兴起。相对于西南联大,西北联大
的研究一直较为沉寂。2012年9月,与西北联 大有直接传承关系的西北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等八所高校,共同发起主办了第一届西北联大与 中国
高等教育发展论坛。藉由此次论坛,一系列有关西北联大的研究论文开始涌现,
开启了西北 联大研究的序幕。[5]


(2)科举
科举制作为延续千年的选士制 度,是文史研究中传统而又重要的研究领域。
2013年度共有27篇文章(占总数的6.99%)探讨 科举制相关问题,其中有史学背
景学者的研究成果占到70%。不同的学科背景以及专业训练使历史学者 与教育学
者呈现出不同的研究取向。历史学者的研究上下勾连、纵横贯通,上考察科举制
与皇帝 的关系,[6]下考察科举制与宗族之间的关联,[7]旁及科举制与出版业的
关系。他们更关注科举制 作为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和社会制度的特性,而不像传
统的教育史研究仅将科举制度视为教育考试制度。 具体研究主题可以划分为两大
类:一类是针对科举制具体问题的研究,另一类是针对科举制以及科举制研 究的
反思。
在第一类研究中,历史学者和教育学者的研究具有共性。科举制度延续千余< br>年,但学者的目光更多地集中于明清,特别是晚清民国时期。作为一项内涵丰富
的重要制度,科举 制遽然废除影响到众多社会领域,并不随制度废除而消失,而
会向后波及。因此,学者将研究时段拉长至 民国时期,科举制与新学传播、知识
转型以及知识分子职业选择等的关联亦得以在更长的观察时段中凸显 。
研究者大多以微观的视角切人,或以一人为例,或以一地或几地为例探讨科
举制中的若 干问题,即个案式、地域性研究较为常见。个案式研究似显微镜般放
大了一些被宏大叙事遮蔽的历史事实 ,丰富或者改变了我们对历史的认识。科举
制废除与新式教育的关系一直是探讨废科举影响的一项重要议 题。有研究者以
相关档案、时人文集等资料为据,重建清季豫、湘、赣三省兴设尊经、景贤、达
材、明经等学堂的相关史实,增进了对清季官方保存国粹的了解。清末废科举、
兴学堂面临着西风压倒东 风的困境。作者通过与张之洞设存古学堂方案异同的比
较,指出是否以及在何等程度上接纳西学,或许并 非存古学堂区别于传统书院的
核心标识。[8]
不管是历史学者还是教育学者都有比较强 烈的经世致用取向,援引科举制的
资源以图解决今日之问题,如教育公平、异地高考等热点问题,尤以厦 门大学高
等教育研究院最为突出。而从具体主题来看,研究者各自为说,彼此之间关联性
不大。
(三)教育人物


教育人物研究是教育史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以教 育人物为研究对象的文
献共有111篇①(占总数的28.76%)。以研究时段区分,晚清民国段人物 出现频
次较高、总人数较多,古代教育人物出现的频次及总人数均较少。先秦时段70%
以上都 是人物研究,关注点集中在孔孟等儒家教育家;宋元明清时段的人物研究
只出现了3次,其中2次与朱熹 的《四书集注》有关。汉唐时段没有对具体人物
的研究。孟子(6次)、蔡元培(6次)及孔子(5次) 为篇名中出现频次前三位的
教育家。
蔡元培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他早年留学德国的经 历被视为缔造北大的重
要思想资源。以往研究对此段经历大多语焉不详,含混带过。而今有研究者追问< br>蔡元培对德系学术、知识乃至教育究竟有多少认知?究竟在多大意义上熟悉和
了解了德系教育?作 者指出,蔡元培思想的基础是德国哲学,倾向以制度模式
引人外来资源,所以,更关注赫尔巴特、福禄培 尔等更具有制度建设功用的思
想者;同时又因学术兴趣在大学,所以,对包尔生代表的德国大学观和伦理 思
想用功更深。[9]针对蔡元培的研究是既老又新的题目,其自身经历和思想的
丰富性,为后 世的解释提供了按需所取的可能。其整体研究状况有相当的代表
性,教育史研究很难在短期内出成果,需 要较长时间的准备和积累,而某些跟风
而上的研究,只知热点和现实需要,只要古人曾说过类似话题、使 用类似词语,
便不问语境与涵义,一股脑拿来为现实需要服务。史学研究一向有鉴于往事,
有资 于治道的传统,不过却只有在对古有充分了解之后,才谈得上以古鉴今
、以史鉴今。
学界 对罗家伦的研究相对较迟,近年发文数量才有所增加。作为五四运动健
将,罗家伦先后出任清华大学和中 央大学校长,却在两校有着截然不同的境遇,
其中存在颇多讨论空间。罗家伦是以革命者的姿态来清华上 任的,因此与清华
自始至终保持极强的内在张力和矛盾。[10]研究者以同情之了解的研究立场
探讨罗家伦的清华改革运动,也揭示了教育史研究某种新的取向:与以往完全依
靠教育学体系而进行的 割裂式的人物研究相比,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依托大量的史
料对历史事实进行爬梳,挖掘历史人物自身丰富 多元的内心世界,也更加注意不
同历史语境中不同人物之间的思想碰撞和观念互动。这一方面使得教育历 史的进
程中多重复杂面相得以呈现,另一方面也可增强对当下教育问题复杂性的认识和

< br>理解。
与罗家伦研究状况类似的,还有对曹云祥、张寿镛、汪懋祖、林文庆、胡先
骑、曾宝荪等人的研究。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此前或因政治立场问题,或因相关
资料难以获取,系统的专 题研究并未全面展开,甚至一直被忽视。如果仅将教育
史理解为对部分着名教育家思想体系的解读,显然 无法更多元地展现出近代以来
丰富的教育历史。这也是教育史研究可待深人拓展之处。
为 了能够提供多维度的审视角度,本文还从研究主题出发,对以人物为研究
对象的文献进行了讨论。①(见 表2)
总体来看,以单篇文章的形式对人物的教育观念进行提纲挈领式的概括和提
炼,在 各时段的研究中所占比例均较高。晚清民国时段人物的研究,不仅数量最
多,主题也丰富多元。
对于教育人物及其思想特别是古代人物的研究,要想卓有成效,要求研究者
有必要的学术素 养,既要对研究对象的思想逻辑有深刻理解,又要对其在教育学
术思想脉络里的定位有准确把握,还需要 对当下学术研究的基本方向和问题有清
晰的认识,贯通历史与现实。譬如,研究以《四书》为重要标志的 传统教育思想,
就需要把握其内在的价值意蕴和思维方式。长期以来,众多教育史教科书把中国
第一本教育专着锁定在《学记》上。可是,《学记》与《大学》、《中庸》同为《礼
记》中之重要篇章, 为什么独取前者而弃置后者呢?这可能是因为《学记》更像
中国的现代教育学,更符合那种目的一手段、 原理一原则一方法的知识一
技术化的现代教育思维。于是,摆脱知识一技术化教育思维的束缚,基于意义一兴发(感通)之学去重新认取中国的教育思想传统,[11]在接续传统中
进一步激活传统与 现代的对话,可能成为改进和发展中国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途
径。
对于留学生群体的考察 ,也是教育史研究的传统题目。近些年来,相关讨论
逐步从整体式通论的研究转向为局部微观研究。有研 究者从社会角色变化和冲突
的角度,讨论了任教于京师大学堂的留学生们的生存境遇。废科举后,京师大 学
堂专设进士馆,由留日归来的毕业生以'学生'之出身担任教师,向科举精英们
传授法政等新 知。年龄、功名、地位、学识、师生观念的差异与错位,折射出了
时代转换中的过渡特征。[12]也有 研究者分别通过对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获博


士学位的49名留学生的博士论文[13] 以及1902年到1928年间的728篇硕士、
博士论文[14]的选题及研究取向进行了分析,指出 以中国问题为选题者占有相当
比例(统计结果分别为60%及28%)。其依据的主要材料是2010年 国家图书馆出
版社出版的袁同礼编着的《中国留美同学博士论文目录》,这也弥补了以往因相
关 资料不足而较少关注留学生在海外求学经历的问题,为进一步拓展留学史的研
究提供了便利。另有研究者 注意到了近代日本军方于1873年年末首次派遣来华
留学学生问题,是前人较少关注的主题。[15]
(四)课程与教学
对百年来课程与教学发展历史的考察也占有不小的比重,涉及该主 题的文章
共计55篇①(占总数的14.2%)。从研究时段来看,晚清民国时期的研究成果占
到压倒性多数(占87.3%),仅有4篇探讨1949年以后的课程与教学问题。由于
晚清民国时期更 重视教材教法而轻视课程,所以,研究教材、教法的文章相对较
多。
总体来看,研究者普 遍认为,晚清民国时期的教学论初步确定了中国近代
教学论的基本内容及构架,并深受赫尔巴特学派的影 响,奠定了百年来课
程与教学论的整体知识结构与框架,但其理论和实践发展都不能令人满意。现代中国教育学具有鲜明的西方印记和致用倾向,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同样如此。学
者的不满主要源于此 ,他们比较一致地认为,隔绝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的路向存在
严重的问题;中国教育与文化传统不仅是建立 具有中国气派的课程与教学理论的
重要资源,甚至能够指引西方教育乃至哲学的发展。[17]学者们意 识到了中国教
育传统的重要性,但还很少真正地与传统对话,深人到教育传统中去,以便古为
今 用。
中国传统经典中蕴含着深刻哲理和教育意蕴,中国的教学传统到底是什么,
它在何种 程度上能够为现代教学理论所援引?这些问题可以深人探讨。《中庸》
以'道'为核心内容、以'尊德性 '和'道问学'为途径方法的生命教学思想是儒家乃
至我国传统生命教学思想的集中和典型概括,具有本 土生长性、适应本土性、实
践操作性等突出特性。生命教育倡导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是针对现代
科技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衍生出的庸俗大众文化而言,其涵义远不如《中庸》丰富
而意蕴深远。但此文援 引《中庸》以为当下教学理论的资源的尝试是非常宝贵的。


该主题的研究大致可分 为三类。第一类研究从哲学高度上思考和把握课程与
教学的百年历程。如有研究者将百年来的教学论分为 四个阶段:知识哲学教学论
一主体性哲学教学论一对话哲学教学论一主客一体教学论,并认为朝向中国教 育
哲学传统的复归正是教学论未来发展的方向。[19]
第二类研究通过回顾和反思百年 历史进程,提炼出若干具有共性的特征和问
题。研究者依据中国近代教育家对西方教学论态度的变化,将 近代教学理论中国
化的历程分为五个时期:观风期(1840-1861年)、尝试期(1862-19 00年)、教授
法时期(1901-1918年)、教学法时期(1919一1936年)和民族化改造 时期
(1937-1949年)。[20]虽然其对中国气论的论述有待商榷,但对于教学论不能
照搬西方理论,应注意对中国传统的吸收之立场是可取的。
第三类研究是对具体的教学与课程问 题探讨,涉及语言、英语、数学、历史、
音乐等诸多学科的教科书和教学论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者 极其关注民国教
科书问题(共计27篇),并且很多学者是把教材、教学问题置于文化转型、价值
观转变、国民意识重塑、社会控制等背景下考察的,使得相关问题在复杂的历史
关联中呈现出丰富的面 貌。21教科书的基本功能除了传授相关知识和生活技能
外,它还是政府对民众进行思想教育的工具,所 提供的是社会上绝大多数人认同
的价值观念。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
中,当时的学者在编写各级各类学堂的新式教材时,固然有知识的考虑,但社会
因素也是考量的 重要方面。不单纯将教科书视为客观的知识文本,便能借由教科
书等观察到时代和社会的变迁。近年《开 明国语读本》等老教材的再版引发了当
下中小学语文教材的讨论。但不少研究者对民国时期的历史投射了 过多的理想色
彩,籍此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致使有些研究成果略有脱离历史情境之嫌。研究
者 对具体论题的关注范围较为广泛,但基本只就各自论题发言,对同行的研究关
注甚为欠缺。另外,对教科 书、教学法的考察,仅围绕着制度文本和教材文本本
身展开,并未真正深人历史情境,在历史与文本、制 度与现实的互动中的讨论也
较少见。
二、讨论与建议
(一)进一步凸显教育史研究的人文性
教育学科既是社会科学,也是人文学科。教育史则是教育学 分支学科中最具


有人文学特性者。从2013年度相关论文的梳理不难看出,中国教育史 研究对于
其社会科学属性之体现比较充分,而对于其人文学特性之展现则相对不足。这也
是百余 年来本学科在研究方式上的普遍趋向。
百余年来,在富国强兵简言之曰富强的国家功利主义目标驱 策下,教育
学在很大程度上被理解成造就教师的知识、技术之学,这使它深陷目的一手段、
原理 一原则一方法之类比较单一的工程一技术话语之中。浸润于这一时代氛
围和学术话语中的中国教育史家, 自然会自觉地把教育史定位于社会科学,而对
于其教育史的人文学特质缺乏真切体会和自觉实践。
教育史作为人文学科的根本特质,在于关注和呈现历史活动主体的生存状态
和发展命运。也 就是说,它要关注和呈现处于特定历史场景中的人们,面对自身
发展过程中的困惑、困难和困境时,所拥 有的情感体验、信念追求,所进行的挣
扎、拼搏和奋斗。为此,它要求研究者本着尊重、同情、体贴、理 解之心,切人
历史活动者的生存境遇之中(简言之曰人境),并依之重构历史情境(简言之
曰构 境)。这也是人文化教育史研究的根本探究方式。在表达方式上,人文化
的教育史研究并不追求抽象的概 念化、普遍化结论或意义,而是在具体中呈现
一般,让读之者在与历史活动主体的生命与情感的共鸣中, 体验、体认那难以
言表的教育之深刻意蕴(不妨称之为引人人境。唯此,教育史研究方能成就其
无法替代的人文化成之功。
当然,凸显中国教育史研究的人文学特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本身 是广
博知识、精密学理与人文情怀、人文化探究和表达方式的有机统一。成就这样的
学术成果, 无论从学术境界还是学术涵养上,对于中国教育史家都是一场新的、
更富有挑战性的考验。
(二)古代教育史研究亟待加强
本文对386篇文章的研究时期也进行了统计:除去没有明确时间 性的教育史
元问题、书评等文章,近现代教育史的文章共有282篇(占总数的73.06%),而古代教育史的文章仅有54篇(占总数的13.99%)。古代教育史研究所占比例过
低,既与教育 史研究者日趋强烈的致用情结有关,也与新一代教育史工作者日益
缺乏古代文字学、文献学和文化经典的 学术训练有关。改革开放以来,古代教育
史研究曾在教育史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国教育史学科的恢复 和重建,首先便


是以古代教育史研究的复兴为起点。老一辈教育史家毛礼锐、陈景磐、顾 树森、
孟宪承等编写的中国古代教育史教材正式出版,开启了古代教育史研究的序幕。
[23] 当时的研究热点集中于教育思想史与教育制度史,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大
多也以古代教育思想与制度为 题。如今,这批学者早已步人中年,仍是从事古代
教育史研究的中坚力量。当下古代教育史研究较多的领 域和主题,正是由20世
纪80年代成长起来的那批学者奠定的。近十余年来,其中部分学者的研究兴趣
发生转移,或转向近现代教育史研究,或转向教育学其他领域,这就使古代教育
史研究相对有所 削弱。而由他们所培养的新一代教育史研究者,其学术训练、研
究领域与选题又常常深受导师当下研究趣 味影响。而且相对于近现代教育史研究,
研究古代教育史需要更长的学术准备和训练,更要耐住寂寞。面 对越来越大的升
学压力和快出成果、多出成果的科研压力,越来越多的学者会避难趋易,选择
研 究近现代教育史,甚至对古代史敬而远之。
古代教育史研究所以值得特别重视,不仅因为中国古代 教育历时更长、遗产
更加丰厚,而且在于中国教育的发展已经到了反思和超越其现代传统、进一步接续古代传统的历史时刻。由于存在着一个移植外来思想和制度的宏观背景,中国
现代教育借来说要比 接着说的成分更多、色彩更重;欲超越此一接续不足、
断裂过甚的现代传统,重视古代教育史研究,在古 今对话中返本开新、重塑具有
中国文化气质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是不得不然的学术选择,也是中国教育史 家责
无旁贷的学术使命。
从论文的学术质量来看,古代教育史研究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第 一,专业的
教育史研究者基本上封闭于本学科的传统研究视野之中,对史学、哲学等相关领
域的 研究成果关注不足,相关学科的新进展尚未及时充实到教育史研究中去,难
以在跨学科对话中凝聚论题, 诸多考古新发现亦未得到充分运用。第二,就思想
史研究而言,一方面,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切人者居多, 却往往难以进人哲理层面
去深人把握古人思想的意义与思维脉络;另一方面,对于思想之历史内涵重视不
够、透视不深,像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那样的成果,在中国教育思想史研
究至今仍难见到 。第三,就研究时段和主题而言,基本集中于诸子学、书院、科
举等主题,视域较褊狭。
要解决古代教育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非一朝之功。重视学术后备人才培


养,应该成为 学科和学术发展努力中的重中之重。
(三)现代教育人物及其思想研究的取材应更为广泛
现代教育史研究中涉及众多的教育人物及其思想,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相
关人物不外两类 :一是专业的教育学家,二是在兴办各级各类教育中有影响的教
育家。这两类人物都关涉以现代学校教育 为主体的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发
展。所以如此,是因为建立一个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现代化的教育 体系,确实是
中国现代教育史的主流和主题。
大致说来,自晚清以来百余年中,中国先后 成长起六代学人。其中,学术和
思想造诣最高的,当属第二代学人。他们的学术和思想基本上成熟于20 世纪二
三十年代,大致相当于陈寅恪那代人。那正是中国现代学术确立的年代,其中如
马一孚、 熊十力、刘咸圻、梁漱溟等人,均学贯古今中西,兼综儒、佛(或儒、
道)且归宗于儒学。与五四后成长 起来的那批镶嵌在西式教育和学术体制之中的
新知识人不同,他们大都努力实践颇具传统色彩的书院或私 塾式教育,对传统文
化和学术精神有很深刻的体认,均以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和学术命脉为己任。在中国现代学术思想史上,他们长期被视为文化保守主义者,处于现代思想、学术
之边缘地带。近些年 来,这些人的学术思想尽管日益为时人所重,但基本上被定
位在思想家或哲学家行列。其实,他们应该被 恰当地定义为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
通人,其学术和思想贡献已超越了现代学术中比较狭隘的学科、专家限 制。教
育史学界虽对个别人物有所涉猎,但研究所重显然在其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一隅。
从教育学术史和教育思想史的角度来看,上述教育人物及其思想所以值得特
别重视,原因有二。其一,他 们坚定守护中国文化命脉,勇于面对现代中国内外
新思潮的冲击,并对新思潮有深刻的理论回应,其教育 见解往往超越了专业的教
育学者,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譬如,刘咸圻仅凭其《一事论》
一文,即可跻身中国现代最杰出的教育思想家之列。其二,他们深厚的文化、学
术素养、敏锐的 理论感觉、深刻的问题意识、从容淡定的文化定力,不仅确立了
中国现代教育学术发展的可能思想典范, 也成为今人重新接续中国教育思想传统
的重要跳板。
(四)进一步重视有特色学术团队建设
本文还对第一作者的第一署名单位进行了统计:浙江大学以 24篇的发文量


居各校榜首,其后为华东师范大学(17篇)、北京师范大学(16篇) 、湖南师范
大学(16篇)及厦门大学(15篇)。在长期历史积累中,这些教育史研究重镇已
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浙江大学教育史学科师承清晰,自改革开放以来
沿着现代化史的研究路径 不断深人和拓展;华东师范大学在教育史学史、教育
史学理论以及叙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方面,均有创造 探索;厦门大学以科举制为
重心进行了长期而富有特色的努力;北京师范大学则关注大学史、学术史。另 有
一些研究团队也在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也逐渐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特色。以侯怀
银教授为代表 的山西大学教育史学研究是以教育学史为研究专长的。福建师范大
学则关注福建地区的教育历史,特别是 科举史,以地域式的探究方式丰富了教育
史研究的成果。各学术团队在自身研究专长的基础上持续努力、 不断积累,是形
成教育学派的重要知识前提。
一个研究方向明确、成员层次分明的研究团 队,应当包括老、中、青三代人。
老一辈的学者引领方向,年轻的学者承继前人。本文对作者的职称分布 及年龄阶
段进行了统计。总体来看,职称与发文量呈现正比关系,职称越高,发文量越多。
年龄 在4655岁、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发文量占到了全部发文量的52.5%,为各
年龄段之最。教育史学 科兼具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两种属性,不仅要求学者的知
识积累,更要求学者的人生阅历与社会经验。四 五十岁正应当是教育史学者开始
或已经取得丰硕研究成果,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和研究特色,并指引学科 发展方
向的黄金年龄。从发文数量上看,该年龄段的学者也起到了学科中坚的作用。
最后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分析主要是基于CSSCI刊物2013年至2014
年3月的数据,不能涵盖 年度全部的学术信息,因此,严格意义上说,并不能反
映当前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全貌,对趋势变化也无法 给出更详细的解释。不过,通
过对这期间CSSCI期刊所发表的386篇论文的统计和分析,可从一个 侧面上揭示
出了中国教育史研究实际现状。根据我们的粗略估计,有较高学术水准的研究性
论文 比例大约占总数的10%左右。不管怎么说,进一步提高中国史学科的学术水
准,都是一项紧迫、艰巨而 又长期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杜成宪,等.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M].上 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田正平.老学科o新气象一改革开放30年教育史学科建设述评J ].教育研究,


2008,(9);于述胜.中国教育史学科结构方式的历史探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1);李涛.百年中国教育史研究高潮的回顾与反思[ J].东北
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03,(2).
[2]李海萍.清末民初1 860-1937年大学学费政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
2013,(10).
[ 3]祝士明,等.清末国立大学章程的差异性及其影响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013 ,(6).
[4]黄启兵.北平大学区时期北京大学的合并与分离[J].高等教育研究,2013,
(7).
[5]潘懋元,张亚群.薪火传承文化中坚一西北联大的办学特色及其启示J].
西北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方光华,梁严冰.西北联大与社会教
育[J].高等教育研 究,2013,(2);储朝晖.寻觅西北联大的生命密码一西北联大
的兴衰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 研究,2013,(4);刘海峰.历史需要诉说:西北联大
的命运与意义[J].高等教育研究,20 13,(9);梁严冰,方光华.西北联大的民族
主义与民主观念[J].高等教育研究,2014(1 ).
[6]龚延明.宋代科举与皇帝[J].浙江学刊,2013(3).
[7]曲晓红.古代宗族与科举仕宦的关系研究-- 以明清徽州社会宗族为例[J].
河南社会科学,2013,(5).
[8]郭书愚.为 旧学应举之寒儒筹出路兼彰存古之义:清季豫、湘、赣三
省因应科举停废的办学努力J].社会科学研究 ,2013(3).
[9]叶隽.王国维、蔡元培等人对德系资源的比较接受及其相关教育理想[ J].
教育学报,2013(3).
[10]刘继青.大学改革的理想与困境--罗家伦 整理整顿清华大学的前前后后
(1928-1930)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 3,(6).
[11]于述胜,包丹丹.儒者之学修身与学艺-- 以《四书》为中心的义理阐
释[J].教育学报,2013(3).
[12]韩策.师乎 ?生乎?留学生教习在京师大学堂进士馆的境遇J].清华大
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3).
[13]丁钢.20世纪上半叶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中国留


学生份博士名单的见证[J].高等教育研究,2013,(5).
[14]林晓雯.1902- 1928中国留美学生学位论文选题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
2013,(3).
[15]谭皓.近代日本军方首批留华学生考略J].抗日战争研究,2014,(1).
[16]肖朗,肖菊梅.清末民初教学论的知识结构、特征及其影响-- 以教材文
本分析为中心J].社会科学战线,2013(1).
[17]靳健.我国教学 论百年发展的哲学转向与特点[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3,(1);李乾明. 近代教学理论中国化的历程[J].教育科学,
2013,(3);荀渊.近代中国知识与教育变革的普 遍化取向[J].大学教育科学,2013,
(5).
[18]李卯.《中庸》尊德性与 道问学:本土生命教学思想初探J].湖南师范大
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1).
[ 19]靳健.我国教学论百年发展的哲学转向与特点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3 ,(1).
[20]李乾明.近代教学理论中国化的历程[J].教育科学,2013(3).
[21]蔡铁权.近代中国文化转型与数学、数学教育的嬗变[J].全球教育展望,
20 14(1);吴小鸥.李想.赋权女性:晚清民国女子教科书的启蒙诉求J].华东师范
大学(教育科学 版),014,(1);刘超.民国历史教科书中的民族认同与政治认同--
以清朝史叙述为中心[J] .学术月刊,2014,(3);石鸥,李水平.民国时期的一
次高强度教科书控制J].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报,2014(2).
[22]曾天山.国外关于教科书功能论争的述评[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
(2).
[23]杜成宪,等.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127-227.

生命的感悟-上海大专分数线


焦作一中地址-英语培训总结


滨州职业学院-山东高考报名网站


露营活动-成都大学录取分数线


高翻院-关于实践的作文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


情人节的图片-老人与海读书笔记


江苏高考作文题目-河套大学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