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近年来中国地方政府的“圈地活动”
龌龊是什么意思-整改情况汇报
龙源期刊网 http:
浅析近年来中国地方政府的“圈地活动”
作者:刘满成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25期
摘 要:土地乃国民之本,国家之根。但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来,地方政
府非法圈地、占
地现象愈演愈烈,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着重论述近年来出现的地方政府非
法圈地、占地发展现状及其
原因,以及如何采取措施改革和完善土地管理机制。
关键词:地方政府;“圈地活动”;土地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5-0142-02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衣食之源离不开土地。而土地具有面积的有限性、供给的稀缺
性等属性。保护
有限的耕地,对于13亿人口的中国,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英国历史上
出现的“圈地运动”,是资
本原始积累过程中资产阶级剥夺农民土地的运动,它为资本主义的发
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原材料的同
时也极大的损害了人民的利益。近些年中国地方政府的
“圈地活动”,尽管与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
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地方政府在“圈地活动”中所
表现出的不合理、不合法的行为,极大地损害了人民群
众的利益,引发的问题值得深思。
一、圈地的方式及其利用方向
从目前来看,中国地方政府的“圈地活动”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行政强征,即利用行政强
制手段,将農
民拥有的土地征收过来。二是以租代征,即通过租用农民集体土地进行非农业建
设并擅自扩大建设用地规
模的一种普遍的违法征地形式,其实质是规避法定征地审批,逃避缴
纳有关税费、履行耕地补偿的法定义
务。三是低价购征,即政府通过低廉价格从农民手中买进
土地,高价卖给开发商。
圈地之后不合理、不合法的土地使用主要有四类。一是用于奢侈建设,即地方政府负责征
地给开发商建高
尔夫球场和开发别墅楼盘。以高尔夫球场建设为例,国家三令五申亦没能阻止
各地高尔夫球场的快速增长
。2011年,“全国327个高尔夫球场总共占用了640 176亩土地,
其中北京市132
257亩,山东省74 749亩,广东省70 045亩,江苏省53 997亩,海南省46
973亩” [1]。二是用于囤积抬价,即地方政府征地后先把良田变成荒地,经过“包装”后高价卖
给开发商搞房地产开发,如河北廊坊香河县“一亩粮田只给农民1 200元,以每亩60万元卖给开发商”[2]。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00—2009年十年间,全国房地产企业一共购<
br>置土地近33亿平方米,而实际完成开发的仅有近21亿平方米,这意味着有近12亿平方米被
闲
置。这种圈而不用的行为,“一头严重浪费城市化的机会,一头大量浪费农地”[3]。三是用于
造湖工
程,即地方政府在征来的土地上开挖人工湖,在湖周边建设高档房地产项目。这种乱象
频频出现,如20
11年云南昆明宜良县千亩良田变人工湖,安徽马鞍山市东孟村近600亩良田
被占用于开挖人工湖。四
是用于政府扩建,即地方政府强征土地为自己修建豪华办公大楼,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