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及答案
关于感谢父母的作文-简历中的个人评价
朱集中学“学案导学-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七年级( 语文) 导学方案设计
学习内容
审 核
学习目标
教研组
主
备
课 型
初一组
新授
使用者
时 间
1、识记重点字词,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记叙的顺序。
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以及详略得当的写法。
认识阿长的品格风貌和作者对阿长的思想感情,感悟作者对长妈妈的真切怀
念之情。
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教师点拨
学 习 活 动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法导航
环节一:激趣导入,目标领航(明标)
1、给下列字注音
骇( ) 掳( ) 悚( ) 絮说( )
惶急( ) 疮
疤( ) 诘问( ) 霹雳( ) 辟头( )
画舫( )
2、鲁迅,原名( ),( )人,我国现代伟大的(
)、
( )、( )。
3、本文选自(
)。这是鲁迅唯一的一本( )集。全书( )
篇文章,外加一篇(
),一篇( )。是鲁迅回忆( )
( )(
)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
4、根据具体语境,解释加粗词语的意思。
1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疏懒:
2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惶急:
3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渴慕:
5、熟读课文,用“阿长是一个的 人”说话。可以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以自己
概括。全方位感知人物,可以从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各方面说。
环节二:学案导学,自主学习(自学-查)
1、本文主要刻画了哪个人物围绕着这个人物写了哪几件事哪些详写为什么详写
2、这些材料表现了长妈妈怎样的品格风貌
3、你从这些事中,看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
4、这些材料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的
环节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互学-查)
1.课文题目为什么称长妈妈为“阿长”
2、为什么作者说“使我发生了新的敬意”
1
寄语:自主、合作、探究、展示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朱集中学“学案导学-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七年级( 语文)
导学方案设计
3、.文中最后一段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作用是什么
4、题目中“与”表示两者有并列关系,作者用意何在
5、作者在刻画阿长这个人
物形象时,用了一种什么写法作者叙述的几件事情中,属于“抑”
的方面的事件有哪些属于“扬”的方面
的事件有哪些
6、 “我实在不大佩服她。”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环节四:精讲点拨,释疑解难(导学-查)
买《山海经》部分,
学生朗读19~29段,思考下列问题:
(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
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
么心理
(2)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
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
的心情
(
3)“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
大的神力。”
为什么会产生“新的敬意”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环节五:学以致用,巩固拓展(测评)
(4)“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么说
(5)文中哪句话抒发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
(6)划出描写阿长的句子,判断这些句子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
(7)分析“哥
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一句有哪些精妙之处,写出了人物的
哪些特点
2
寄语:自主、合作、探究、展示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朱集中学“学案导学-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七年级( 语文)
导学方案设计
教(学)反思:
二、整体感知 学生带着问题速读课文。
1、本文主要刻画了哪个人物围绕着这个人物写了哪几件事哪些详写为什么详写
阿长;写了阿
长名字的由来、说话切切查查、睡相不好、吃福橘、讲长毛的故事、买《山海经》;
后三件事详写;这三
件事能突出中心,因为这三件事有一个共同点:都有神秘莫测的特点,深深
地吸引着童年作者的心,导致
作者怀念之情油然而生。
2、这些材料表现了长妈妈怎样的品格风貌
淳朴、善良、关心他人、乐于帮助他人。
3、你从这些事中,看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
从不大佩服——厌恶——憎恶——有新的敬意——怀念
4、这些材料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的
以感情变化为线索。
三、合作探究
1.课文题目为什么称长妈妈为“阿长” 1
文中抑笔较多,既然又“不大佩服她”,又是“讨厌”,又是“不耐烦”,又○
是“麻烦
”,当然不能用“妈妈”称呼
2
题目用的是46岁写作时的口气,宜用“阿长”称呼,这样写显得亲切些。
○
2、为什么作者说“使我发生了新的敬意”
因为《山海经》很难找,别人不能做,不愿做,而没有文化的阿长却能买到。
3、.文中最后一段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作用是什么
对阿长崇敬和怀念;作用是点明中心。
4、题目中“与”表示两者有并列关系,作者用意何在
用意是表明阿长与《山海经》都有相似之处:都有神秘莫测的东西深深地吸引着作者的童心。
5、作者在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时,用了一种什么写法作者叙述的几件事情中,属于“抑”的
方面的事
件有哪些属于“扬”的方面的事件有哪些
用了先抑后扬;抑的是阿长名字的由来、说话切切查查、睡相
不好,扬的是“逼我”吃福橘、讲
长毛的故事、买《山海经》。
6、
“我实在不大佩服她。”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这是作者从童年的眼光看的,不满她的切切查查、睡
相不好,但从成年的眼光来看,作者还是持
怀念态度的。
四、重点研读
买《山海经》部分, 学生朗读19~29段,思考下列问题:
(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
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
心理
“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因为阿长没文化,不知道《山海经》是怎样的一
3
寄语:自主、合作、探究、展示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朱集中学“学案导学-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七年级( 语文)
导学方案设计
部书,更何况她一向似乎并不善于关心“我”,因此她也不会理解“我”渴望得到
《山海经》的
心情。
这表现了“我”对阿长轻视的心理。
(2)当阿长说“哥儿,
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的
心情
反应是:“我似乎
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
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
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
了。”真可谓又惊又喜,感激不尽。 <
br>(3)“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
的
神力。” 为什么会产生“新的敬意”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因为有画的《山海经》很难找,
没有人像阿长这么热心,这件事“别人不肯做”,“不能做”,
而阿长不识字,居然买来了。所以说,阿
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4)“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么说
表达作者对童年、阿长的怀念。
(5)文中哪句话抒发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文中最后一段
(6)划出描写阿长的句子,判断这些句子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
文中写了关于阿长的几件事,运用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7)分析“哥儿,有
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一句有哪些精妙之处,写出了人物的哪
些特点
1
称鲁迅“哥儿”,说明阿长有爱心
○
2
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说明她无文化
○
3
买来《山海经》说明她乐于助人。 ○
【教学反思】:
4
寄语:自主、合作、探究、展示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