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阿长与山海经习题新人教版(I)
武夷学院分数线-建筑法规试题
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作者第
一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5.学完这篇课文后,你们班级开展了一次“走近鲁迅”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
任务.
(1)请你推荐一篇(本)课外读过的鲁迅的作品,并写一句推荐语.
作品:[示例]《野草》
推荐语:一部深刻优美的散文诗集.
(2)下边是出自鲁迅《自嘲》中的两句诗的书法作品,对其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C)
A.采用楷体,中正平稳. B.用笔饱满,形神兼备.
C.字形瘦长,笔画飘逸. D.大小匀称,徐疾有致.
02 课内精读
阅读“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最为心爱的宝书”回答问题.
6.阿长问《山海经》,表现了她对“我”的关心,而“我”却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
益”,这种想法表明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
[示例]表明“我”没有把买书的希望寄托在阿长的身上,表现了“我”对阿长的轻视心
理.
7.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示例]“震悚”是震惊的意思,形象地表现了“我”听到消息时的震惊和感激的情态,
十分凝练又极具震撼力.
8.选文第①段与第⑤段之间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示例]前后照应.第①段写阿长过问《山海经》,“我”不以为然;第⑤段写阿长为“我”
买到《山海经》,“我”对她产生敬意.
9.选文最后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示例]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却是“我”渴慕已久的,而且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
“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感激之情和“新的敬意”.
03
拓展阅读
第28个“馅饼”
乔 叶
天上不会掉下馅饼.在碰到哈提雅之前,我是一直信奉这句话的.
在等导游买票的工夫,有人
拽我的衣襟.是一个维吾尔族小姑娘,高高的鼻子,深陷的欧式
眼窝,戴着镶着珠片的黑色小帽,手里拎
着一串铃铛做的饰物.她是向我兜售东西来了.我摇摇
手.
“阿姨,你是老师吗?”
“我当过老师.”我有点儿惊诧,我有过四年的乡村教书的历史,可她怎么能看出来?
“你一看就像老师,像好人.”她甜甜的小嘴很会说.
“你的东西怎么卖?”我心想干脆买一个.
她解了一个,递给我:“给你,不要钱.”
我不理她,径自去掏钱包.
她拦住我,态度很认真地说:“真的不要钱.”
“那我不要了.”我也很干脆地说.
导游在招呼大家了.我随着队伍进去,朝她挥挥手.玩了
两个多小时后走出来,我一眼就看
见那个小姑娘还在出口处站着.
“给你.”她又来了. <
br>我仍然没要.沿着周围的小摊走了一圈,我了解了一下这种铃铛的价格,要价最高的是五元.
于是
,当她再次递给我的时候,我把五元钱递给她.
1 3
“不要钱.”她着急地说,“送你的.”
“送我?为什么?”
“因为你是老师,好人.”
我笑.
我接过那个铃铛,吊坠上刻着一只老鼠.我正好
就是属鼠的.她看出了我的疑惑,指指我的
胸前.我戴着一个鼠头木制项链.
“好,我收下了.”我说.我打定主意,上车后把钱从车窗递给她.
车开动了,我和她在车窗
处依依惜别.我握住她有些脏的小手,把钱也握了过去.她一怔,
明白了,泪水一瞬间从她的眼眶里涌出
来.
“不要!老师!”她举着钱喊,然后她奔跑起来,跟着我们的车.车轮喷吐出的灰尘涤荡着
她的小脸.
司机把车停下来,我走下车,接过她手里的钱.她笑了,满是灰尘的小脸笑得像一朵淡黄
色
的雏菊.
“你必须告诉我,你喜欢什么?回家之后我也要寄礼物给你.”我说.
她推却了半天,直到我以不要铃铛威胁她,她才羞涩地告诉我她喜欢文具和书.在我的要求
下,她写下地
址.
从新疆回来,我洗好了照片,买了一套童话集和文具,想邮寄却发现地址找不到了.
最后我还是寄了出去,地址是“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哈提雅(收)”.
一个月之后,我收到了一大包葡萄干,还有一封信.
“阿姨,谢谢你.听很多人告诉我说有我
的包裹,跑了好多家才找到.我送了28个铃铛,你
是第一个寄礼物给我的人.你长得很像我的汉族老师
,她很爱我们.后来她走了,我就不再上学
了,我很想她.我想只要我好好读书,就有机会去看看外面的
世界.”
我呆住了……
她给我的,确实是一块香醇的“馅饼”.这块“馅饼”是她和她的汉
族志愿者老师共同做
的,我只是一个享用者.但是我把这块“馅饼”糟蹋了.
平生第一次,我
开始为自己一向得意的所谓智慧和经验而自卑起来.我方才发现:虽然我四
处游历,但我心舌的嗅觉已经
逐渐荒芜成为一座巨大的废墟,如高昌故城.而她虽然守着高昌
故城,但她小小的心,却是一片纯美碧青
的无垠草场.
哈提雅,你以自己都不知道的方式让我品尝了世界上最美味的“馅饼”——这第28个“
馅
饼”.
10.选文与课文都使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这种手法,可以使故事情节多变,使文章波
澜起伏;前后鲜明的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真实,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3分)
11.结合全文,说说标题中“馅饼”的含义.(2分)
[示例]指哈提雅送出的第28个铃铛,即第28个礼物(1分);象征着哈提雅纯洁美好的
心灵(1分).
12.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示例]①开篇点题;②设置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引出下文;④与结尾“品尝
了世界上最美味的馅饼”相呼应.(每点0.5分)
13.赏析下列句子.(4分)
(1)她一怔,明白了,泪水一瞬间从她的眼眶里涌出来.(加着重号的词语运用了什么描
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示例]神态描写(1分),具形象体地写出了小姑娘因“我”给钱而吃惊的表情(1分).
(2)她笑了,满是灰尘的小脸笑得像一朵淡黄色的雏菊.(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
什么表达效果?)(2分)
[示例]比喻,将哈提雅的笑容比作一朵“淡黄色的雏菊”(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
了哈提雅获得“我”的信任时喜悦的样子,传神地描摹出一个纯真淳朴的维吾尔族
2 3
小女孩形象(1分).
14.结合具体内容,说说哈提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3分)
[示例]①懂得感恩(0.5).她以送陌生人礼物的方式默默表达对汉族老师的感激之情
(0.5).②执着、细心、聪明(0.5).即使“我”几次拒绝接受她的礼物,她依然执着地
送出刻有老鼠吊坠的铃铛(0.5).③自尊自强,热爱学习(0.5).她坚决退还“我”五元
钱,百般推却才告诉“我”她喜欢文具和书(0.5).
04 写作创新
15.本文塑造“阿长”这一人物形象时,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请你也运用这种手法写一
个片段.
【写法分析】文章的前半部分着重写了阿长称呼的由来和她的外貌特点,以及她的
一些不好的习惯、做法,表现“我”对她的“憎恶”与“讨厌”.后半部分着重写长妈
妈为“我”买《山海经》,表现“我”对她的佩服和敬意.这是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
此写法的运用使文章跌宕起伏,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要注
意以下几点:①“抑”和“扬”的前后,必须具有对照性,且大多是采用相反对立的形
式构成对照.这种对照越鲜明越好.②“抑”“扬”两者,应该重点写“扬”,“抑”
只是衬托.
【例文】蓬乱的头发,细小无神的眼睛,扁塌的鼻子,很不成比例地镶在一张皱巴
巴的脸上——他的确很丑,加上天生不会说话,人们都叫他“老哑巴”.老哑巴是小镇
上唯一的摆渡人.人们都说他“傻”.
那天,我和村民一起到渡口坐船.我为了免睹老哑巴的“尊容”,特意坐到船尾,
不料,一不小心,新买的鞋掉到了河里.我急得大叫,那是妈妈早晨刚给我买的,丢了
肯定会挨骂的.正在这时,老哑巴纵身跳进了河里,帮我捡起了鞋,我激动得快哭了.
后来,我从村民口中听说,“老哑巴”在搭救一个落水儿童时,因体力不支,静静
地安息在伴随他渡过千万次船的河里.当我再一次走过这个渡口的时候,静静地站在渡
船上,在心里轻轻地说:“老伯伯,谢谢您!”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