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 第一课时自学任务单 附答案
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录用系统-事业单位工资表
第9课 阿长与《山海经》第1课时导学案 自学任务单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积累“憎恶、粗拙、震悚、霹雳、诘问、渴慕”等词语。
2.通过梳理典型事例和细节,把握阿长的形象特点。
3.通过勾画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了解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资料补充】
※作者其人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
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五四新文化运动
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说:“鲁迅
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受
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
又因受守旧势力的排挤,作者不愿意想到目前,只能借回忆少
年生活写点文章聊以自慰。于是写出了回忆
散文集《朝花夕拾》(共十篇散文)。本文是《朝花夕拾》的
第二篇,回忆自己童年时期与家里女工阿长
相处的一段生活。
※关于阿长
阿长,汉
族人,1860年出生于浙江绍兴东浦大门,鲁迅称她为长妈妈,是浙江绍兴东浦大门人。她是
鲁迅儿时
的保姆。她是鲁迅儿时的保姆。长妈妈的夫家姓余,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叫五九,是做裁缝的,她
有一个女
儿,后来招进了一个女婿。“长妈妈只是许多旧式女人中的一个,做了一辈子的老妈子(乡下叫
做‘妈妈
’),平时也不回家去,直到临死。”长妈妈患有羊角风,1899年4月“初六日雨中放舟至大树
港看
戏,鸿寿堂徽班,长妈妈发病,辰刻身故”。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朝花夕拾》中,有
好几
篇文章回忆到与长妈妈有关的往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五猖会》中就有提到。其中《阿
长与
〈山海经〉》是专门回忆和纪念她的。其实,这个来自东浦的长妈妈身材矮小,周家原先的保姆个子
高大
,按周家工友王鹤照的说法:章福庆的妻子阮氏──“庆太娘”才是真正的长妈妈,只是叫惯了,也
把东
浦的那位叫做长妈妈。不过,笔者曾特地为此函询周建人夫妇,回答是否定的意见,周作人日记里的
“章
妈”也是东浦的那位长妈妈死后再雇请的。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
令
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
的
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基础知识】
1、了解作者作品。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 ,这是一部
集,作者 ,原名周树人,
1
我国伟大的
、 、 。
2、给相应的字注音,或写出相应的汉字。
憎恶( ) 疮疤(
) 诘问( )
...
掳去( )
震悚( ) 粗拙( )
...
掷过来(
) 试帖诗( ) 骇破胆( )
...
烦suǒ( ) 胸pú( ) 渴
mù( ) xù( )说
福j ú ( )
惧dàn ( ) 霹 l ì ( ) 孤shuāng( )
3、在括号里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
(冷淡、淡薄、冷漠)起来,但完全
(消失、消灭、消亡),大概是在知
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
(询问、审问、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
4、刻画人物形象,常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等方法。指出下列各句分别运用了
什么描写方法。
(1) 她生得黄胖而矮。(
)
(2)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
,
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
(3)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
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
经’,我给你买来了!”( )
【课文探究】
一、初读文章
完成以下任务,要求:
1.在课本上,给每一段都标上序号。
2.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人物、所写的事情、作者的情感变化等,并把初读收获整理在下
面。
二、整体感知
1、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
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2
2、鲁迅怎样描写阿长?这些描写有什么特色?试举一例。
3、通过事件的叙述和细节的描写,作者表现了阿长怎样的品格风貌?
4、作者先是“不大佩服”,后来发生“新的敬意”,到最后发出深沉的祝福。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方法?
有什
么好处?
二、局部探究
但是她懂得许多规
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辞
岁之后,从长辈得到
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睡在枕上,看着红包,
想到明天买来的小
鼓,刀枪,泥人,糖菩萨……。然而她进来,又将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
“哥儿,你牢牢记住!”
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
‘阿妈,恭喜恭喜!’记
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
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
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
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
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
“阿妈,恭喜……”
“恭喜恭
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
西,塞在我
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
可以下床
玩耍去了。
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
子的屋子里,
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
可钻过去的……。
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
今想起来还觉得非
3
常麻烦的事情。
1、选文写长妈妈“懂得许多规矩”, “我”对这些规矩的态度怎样?
2、作者写这些规矩的用意是什么?
3、文段详写长妈妈教我说恭喜的
话和吃福橘的情节,从文中找出写长妈妈动作的几个动词和有代表性
的语言。
动词:
语言:
阿长的心情:
作用是:
【我的疑惑】
可以将自己的学习疑惑记录下来,课下找老师一起探讨。
第9课
阿长与《山海经》课后检测(第1课时)
参考答案
一、
1、朝花夕拾
回忆性散文 鲁迅 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2、 zēng chuāng jié
lǔ sǒng zhuō zhì tiě hài
4
琐 脯 慕 絮 橘 惮 雳 孀
3、淡薄 消失 诘问
4、肖像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二、
1、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对她的称呼的由来,写了她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写了她的睡
相,写了元旦的古
怪仪式,写了她一肚子繁琐的道理,写了她给“我”讲长毛的故事,写了她谋害“我”
的隐鼠,重点是写
她给“我”讲长毛的故事以及给“我”买来了《山海经》。
详略得当,突出了对阿长的感激之情。
2、作者描写阿长运用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可以使人物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
①文中反复描写阿长的睡相,那是静态描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大”字,好就好在这个“大”字的
比喻,单说“伸开两脚两手”,还不清楚,打个比方,怎么个伸法就一清二楚。可见描写一种状态,有时打个<
br>比方,就很传神。
3、虽卑微粗俗,却内心丰富;虽愚昧可笑,却真诚淳朴;虽没有文化,却善良、仁慈,用爱温暖他人。
4、欲扬先抑。不虚美、不隐恶,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
不平淡、不单调,使文章波澜起伏,给人意
外的惊叹。
三、
1、认为“不耐烦”,“烦琐之至”,“非常麻烦”。
2、有些迷信,意在说明长妈妈有着跟千百万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普通劳动者一样的特点。
3、动词:伸出,按住,摇,笑,塞 语言:“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
阿长的心情:高兴,兴奋。
作用是:表现阿长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同时反映了阿长守旧的一面。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