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课内阅读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过年的味道
1.课文以“阿长与《山海经》”为题有何用意?
课文以“阿长与《山海经》”为题是
为了突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赞美阿长的
真诚、善良、能干和乐于助人,表达“我”对阿长
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2.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
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
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
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
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
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
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
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
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
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
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
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
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
的神力。谋害隐
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写叔祖
的“疏懒”,别人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这同表现阿长有什么关系?请联系
上下文简要加以说明。
【解析】对于“叔祖”这个无关紧要的人物,文章却着墨甚多,仿佛“闲笔”,实则“闲笔
不闲
”,起到了对主要人物的衬托作用。
答案:从侧面衬托阿长对“我”的关爱。因为下文写到“连阿长也
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
回事”,后来竟然买到作者渴望已久的书。这同叔祖和其他人漠不关心形成鲜明
对比。
(2)为什么“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答案:因为长妈妈送给“我”渴慕已久的《山海经》,,“我”万分激动和欣喜。
(3)“她
确有伟大的神力”中“神力”指代什么?(作者为什么说“她却有伟大的神力”?)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
想感情?
【解析】此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内涵及表达效果掌握。
答案: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喜爱与感激。
(4)“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样说?
【解析】此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内涵的理解及对文章主旨的领会。
答案: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
,但却是“我”渴慕已久的,最初想得到的,而且是由一个谁也
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
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感激和“新的
敬意”。所以对“我”来说是“最为心爱的宝书”。
3.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①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
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
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
衫回来了,
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③“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④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惊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
略略一翻,
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⑤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
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
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当阿长问《山海经》时,表现了她对
“我”的关心,而“我”却认为“她并非学者,
说了也无益”,这种想法表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
?
说明“我”当时没有把买书的希望寄托在阿长的身上,只是随便说说而。表现了“我”对
阿
长不以为意乃至轻视。
(2)品味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说说它们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此句从描写的角度看为心理描写)
..
“震悚”在这里指“身体因过度兴奋而颤动”,表现了我”听到阿长买回书时的震惊、惊喜
和感激之情。
(3)第⑤段中画线句子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是议论,“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中的“这指
代
的是阿长为“我”买来了《山海经》
4.文章在开头写道:“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请在后文中找
到和它照应的句子,并说说这
样写有什么好处。
【解析】照应,指文章有些内容前后呼应,前
面讲了,后面也有着落。照应不是重复,而
是对前文内容的补充,前后映衬,加深读者的印象。后文是这
样照应的,结尾处“我终于
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
孤孀。”通过
照应强调了阿长的不被人重视,地位低下。
5、“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
里永安她的魂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全文
中起到什么作用?
表达了对长妈妈深切的怀念和感激之情。深化了文章主旨。
6.读文中下列语句,说说其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1)一到夏天
,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
身。(第三自然段中) 这里是对阿长睡姿的细节描写。一个“大”字,把阿长伸手伸脚的睡姿写得生动传神。通
过“伸”“
摆”“挤”,以及对“大”字的特写,可以看出阿长的粗俗、不拘小节,也可以看
出“我”对阿长的厌烦
。
2)“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第七自然段)
这里是对阿长的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其中
,“郑重”是神态描写,表现了阿长倔强、
严肃的性格特点。“就得”“要记着”“不许说别的话”突出
了阿长烦琐的特点、强硬的态度,
从中也透露出阿长对“我”的爱,以及对幸福的渴望,符合底层劳动妇
女的身份。
7.作者运用了些什么手法来写这篇文章?你如何理解这些手法的运用?按要求完成下列练
习
(1)联系上下文看,第三至十二自然段运用了什么手法?作者这样写有怎样的作用?
运用了
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我”讨厌背地里说人长短,反感她的睡姿,不满她对“我”
的管束,再写长妈懂
得的繁多礼节也让“我”不耐烦,但这都是为了反衬后文“我”对她
的敬佩和怀念
(2)第十
九至二十九自然段作者记叙阿长买《山海经》一事,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
表达效果?
这
几段运用了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详写了阿长买《山海经》前后的内容,在具体怎样买
《山海经》上并没
有花太多笔墨,仅仅是简单的一句话“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求给你
买来了!”但因前面有书不好买
的铺垫和后面“我”的震撼及这书对我的影响,使阿长的这
句话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8.说说文中下列各处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这又使
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
大的神力。(第二十六自然
段中)
议论。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阿长却能够做成功,这让“我”既惊又喜。这表现了
“我”对长妈妈的敬佩和爱戴之情。
(3)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第三十一自然段)
抒情。这句话流露
出作者对长妈妈深切的感激与怀念之情。它凝聚着“我”对长妈妈的全
部情思,寄托着“我”对善良的人
的衷心祝愿。
9. 为什么课文题目中不用“长妈妈”而用“阿长”呢?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不同的称呼,标志不同的身份、地位。课文前部分所写的人物行为,多用抑笔,又是“不
大佩服
她”又是“讨厌”,又是“不耐烦”,又是“麻烦”,用“阿长”称呼,名副其实所以,
这个题目其实标
示文章的一半是抑笔。再则,将一个文盲妇女“阿长”与一本古典名著“《山
海经》”连接,是一个看似
矛盾的联系,能引起悬念,令人好奇。再则,这是作者46岁写
作时用的口吻宜用“阿长”称呼,而“阿
”字又有亲昵的意味。
10.
作者注重选取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形象。通过七个典型事例,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阿
长?
我看到了一个饶舌多事、不拘小节、关爱孩子、淳朴善良、真诚热情的阿长。
11.作者是以怎样的心态和眼光来写课文的?我们应怎样看待作者笔下阿长的缺点?
作者是
以儿时的心态回忆阿长的,又是以写作时的眼光去观照自己的儿时和阿长的。作者
怀念自己的保姆,但在
前半篇用抑笔,大写阿长的缺点,是因为:第一,这些确实是缺点,
但在这些缺点中,可以看出阿长那种
难能可贵的淳朴和直率。由于有淳朴和直率做内核,
她的切切察察、“大”字睡相、麻烦的规矩和讲“长
毛”时所表现的愚妄,都是值得同情、
可以原谅的。第二,这些缺点,都是由阿长所具有的知识文化水平
以及她的身份与地位决
定的,与其说是阿长的过错,倒不如说是阿长的不幸
11.
第二十二自然段中“说了也无益”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因为“我”对阿长心存隔膜,甚至对她很轻视,“说了也无益”说明“我”认为和阿长说了
没用
12. 当“我”听到阿长买来《山海经》后,是怎样的一种精神状态?请用原文回答并指出这
句话所用的修辞手法。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3. 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
朴实、善良、关爱帮助孩子。
14.概括选文中“我”对阿长思想感情的变化:由鄙视到产生新的敬意。
15.选文最后两段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在选文中有什么作用?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
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
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
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记叙、抒情。交待了长妈妈的身世,表达了对长妈妈的同情、怀念之情,并且收束全文。
16. 从选文看,“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长妈妈又是怎样的一个人?
“我”是一个对新
奇事物充满好奇心,爱憎分明的孩子;长妈妈是一个真诚、善良、热情、
关心帮助孩子的劳动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