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如何读懂诗歌整理完整版解析
爱国作文800字-卫视电影台
精品文档
补习中心2015届暑期补课专题(二)
如何读懂诗歌
古诗鉴赏,其基础是要读懂诗歌。对于考生来说,能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作品的内容和技巧,
读懂诗歌
是关键。怎样算是读懂诗歌?
(1)、明白表层意思
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2)、领会深层意思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读懂一首古诗,应该由表及里,综合把握。
一、抓语言,读懂诗句
考生读不懂诗歌,很大程度上是读不懂诗歌的语言。诗歌语言与其他文
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
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古典诗歌凝练含蓄,言简意丰,往往对语言
作出变形处理,在语
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
就能迅速进入诗
歌的语境。
1. 变“性”——改变词性。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
王维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
何逊的“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常健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2. 变序——改变词序句序。
(1)主语后置。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宾语前置。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3)主、宾换位。叶梦得《贺新郎》词:“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卢纶《塞下曲》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4)定语的位置。王昌龄《从军行》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古人写诗改变词序语序
,既是诗歌语言新奇的需要,又是声律的要求和修辞上的特殊需要,更是
表情达意的需要。如2012年
湖北卷“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中“藏”“透”和 2014湖北卷
“独
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
3. 省略。
诗歌语句之间往往具有
跳跃性,产生了省略现象,出现了空白,从而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如
贾岛《访隐者不遇》:“松下问
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中国古典诗词借助
了汉语语法意合的特点,词语与词语
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合,省略起连接作用的词语。
例如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
灯”,上句追忆京城相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相思之深。全
用名词意象组合在一起,写出了两人友谊的深
厚。其他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更是如此。
因此要读懂诗歌的表层含义,我们可以像文言文翻译一样运用以下方法:
实词推断---
字形推断、知识迁移、联系上下文
填充内容——诗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
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
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
如《山居秋暝》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新,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泉在大石上(叮咚)流淌。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下(水撒网)。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例(2012年广东)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
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答案:使用了对比(映衬)手法。(1分)如上下句之间的朱樱与绿草,青豆与白鹅鲜明对比,表现
出景
物色彩的鲜丽。(2分)或:使用渲染手法。(1分)用丰富的色彩去描写初夏的水果菜蔬朱樱
和青豆、
悦目怡情的青草与白鹅,渲染生命勃发的气息。(2分)
或:使用了名词排列(意象并列)的组句手法
。(1分)如上句由朱樱、青豆、酒三个名词(意象)
组成,下句由绿草、白鹅、村三个名词(意象)组
成,使人产生一种画面感。(2分)
(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一晴生意繁”的意思是:雨过天晴,到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2分)
“一晴生
意繁”体现在:①初夏成熟的樱桃鲜红,豆子青青,绿草茵茵,白鹅成群;②雨过天晴,江河
水满,船只
轻快地行使,微风吹拂,袖影飘动;③村庄门户紧闭的人家寂然无声,而里面蚕事正忙呢。
(回答1点1
分,2点2分。)
[即时应用]1
(2014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望江怨 送别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①。愁云清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注] ①杪:树梢。
(1)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3分)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4分)
二、抓暗示,捕捉信息
1、读标题
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
信息,或揭示内容,如《春日忆李白》《别董大》;
或展示思路,如《望月怀远》;或流露情感,如《春
夜喜雨》《西宫春怨》;或显示诗歌题材,暗示诗
歌内容。如《鹧鸪天·送人》《在狱咏蝉》《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标题往往给我们留下了猜想
揣摩诗的内容的空间,是我们读懂诗歌的重要向导。另外
,古人还有一个写作习惯,通常在诗的开头
一两句就破题、点题。这样,我们就可以依据标题,了解开头
的内容。
以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2014广西卷)为例。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读标题
①事件(寻人);②地点是常山;③人物:隐居道人。(向往隐逸生活?)
猜想
①作者寻到隐者没有?②寻访中有哪些见闻感受?
① “一路经行处” (点题)
;“春草闭闲门”(寻访不遇)
读诗
②莓苔、履痕、白云、静渚,春草、松色、溪花(隐居清幽环境,隐者雅洁脱俗)
③作者是怎样的心情呢?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芳草松色、白云溪花
的清新,“禅意”默想的清享,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恬然自得。
[即时应用]2 近试上张水部
(唐)朱庆馀
昨夜洞房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思考: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2. 知作者
要真正读
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
格流派及其创作的
时代背景、目的等。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
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
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如陶渊明的诗表现田园生活的安适,对官场
的厌弃,常采用白描手法,
语言清新自然。杜甫的诗则忧国忧民,厚重沉郁。生活在南宋的诗人词人,
陆游、辛弃疾等,则有着共同
的心中块垒,那就是因山河破碎而带来的忧国的激愤,因志存恢复而不
得产生的报国无门之憾。
例(2013年新课标I)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
占断:占尽。苹洲烟雨:指
长满苹草、烟雨空濛的风光。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
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
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1)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解析】陆游杰出的爱国诗人
,生活在北宋后期至南宋前期,江山支离破碎,百姓苦难深重,诗
歌的内容也极为丰富,其中最重要的是
爱国主题的日常生活和情景的吟咏,回荡着爱国忧民的激情,
在描写湖山胜景,闲情逸趣的同时,往往蕴
含着壮志未酬、壮心不已的幽愤。
【参考答案】: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
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
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即时应用]3、 (2014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①(其二)
苏轼
总角黎家三小童,口吹葱叶送迎翁②。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1)指出“溪边自有舞雩风”一句所用典故的出处。(2分)
(2)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6分)
3.读注释
高考所选诗歌的题材多种多样,大多附有注释。注释对理解诗句和读懂诗歌有着重要作用。
注释 作用
介绍疑难词语、地名 帮助读懂诗句
介绍写作背景
暗示本诗的思想主旨
介绍相关诗句 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介绍作者
暗示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例·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10分)(2008年北京卷)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
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
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
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第②问:“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
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解析:注释中提供的信息,对回答第②问有很强的提示作用。
答案:肝胆,指自己的爱国之志
,或对于故国的赤胆忠心。阅,见证。表出了作者虽已衰老,且
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
的决心。
[即时应用]4 (2014北京卷)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①—②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1】
杜甫
韦曲【1】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2】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释:【1】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2】禁:消瘦。
①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消受春光。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
②前
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谈谈
诗的最后两
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4、读题干
所谓题干,即命题的语言文字,包括三大要素:指向要素(回答什么问题)、解说
要素(解释题目要
求)、限制要素(哪一联、哪一句等)。抓住题干的暗示信息可以让你进一步读懂诗歌
。这也叫借题解文
法。试卷中的题干表述形式往往是“阅读下面一首×(朝代)诗,然后回答问题”,朝
代的不同,国力
的差别,往往会影响诗人的艺术风格,乃至形成相应的诗歌流派,暗示着诗歌的内容范围
。
诗题 题干 启示
13浙江卷
21.这首诗揭露了中唐尖锐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
主题
《秦中吟歌舞》
与杜甫名句“ ”一脉相承。
情感
题材
13课标卷2《次韵雪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
后书事二首(其一)》
内容
14安徽卷《阮郎
8.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
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
对象
要分析。(下片)
归
西湖春暮》
内容
9.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上片)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三、抓内容(写了什么)
诗的正文是阅读的核心,读懂正文也是读懂诗歌的关键所在。这一环节是以平时的积累和素养为基础的,不过,方法上还是有几点很关键:
1、理对象——景、物、人、事、情
诗歌一般都
离不开“景”“物”、“人”、“事(典故)”“情”等要素,其中“景、物、人、事”
是表象,“情”
是诗的内核。我们要做的就是,仔细阅读全诗,对文字信息进行检索分类,梳理诗中
出现的景物意象、人
物、事件,辨析它们与情的联系,揣摩推导出诗的主旨。
例 (08江苏卷)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解析:这里
的景是:空荡荡的台、千古自流的江水、落日下的山峦、青天、长江水、水中白鹭洲。
这里的事件是:诗
人游凤凰古台、看到吴宫上演的今昔变化、感受晋代衣冠成冢。不难看出,前者写
的是南京的自然景色依
旧,后者写的是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经历由盛到衰的变化往事。有变的,有不变
的,人世沧桑巨变,自然景
物亘古永恒,古今对比,推导出诗人在抒发古今兴亡盛衰之感。
【参考答案】: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
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
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即时应用]5、 (2013 辽宁)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
2、悟关键
中国古典诗歌大都篇幅短
小,钱钟书用“闪电战”来形容古诗鉴赏。而其语言高度凝练、概括、
含蓄而有跳跃性。因此,读诗时千
万不能匆匆一扫而过,这样绝对是读不懂、读不透的。而应一个字
一个字地品读,边读边想其意,力求还
原诗歌画面。当然,最重要的是抓住关键诗词句,迅速定位情
感基调。如:
方 法 举 例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结句和其他表明诗眼的字句,往往直接透露了诗
的主旨。
诗词中的一两个字往往揭示
了其情感,这样的字
叫“情感语言”。如抓住了这些字,把握思想感
情往往既快又准。它不单单
是诗眼词眼,有时藏
在写景叙事句中。
[即时应用]6
(2013年湖北卷)
王维的《山居秋暝》最后一联“随意春芳歇,王孙
自可留”是
诗眼句,而“留”则是诗眼,表达了对
山水田园的留恋和对官场的厌恶。
“细草微风岸,危樯
独夜舟”中的“独”字,揭示
出了诗人的孤独感;“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中的“独”“闲
”,揭示出诗人的孤独、无聊之感。
临江仙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欧阳修贬
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
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
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
的地方。
(1)
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3. 析意象 “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趣。“象”,就是物象、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
客观
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古诗意象丰富,无论是自然届大漠孤烟、长河
落日、春
光秋露、鸟啼蝉鸣、柳絮榆荚、清霜白露、冷雨寒窗、银烛青灯、晨钟暮鼓、古寺幽径、橙
黄桔绿、小荷
残菊、鹧鸪杜鹃、山水烟花雪月风。还是生活中的羌笛、羌管、凭栏、折柳、床前明月,
都被古代诗人赋
予特定的情感内涵。了解这些常见意象代表的含义,能够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诗歌。如
折柳代表送别,凭栏
代表吊古怀远、羌笛羌管代表边人思乡等。
例、(2009年湖北卷)
临 江 仙 [宋]侯 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写作背景】
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
画其形貌于风筝上,
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⑵《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
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
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
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
的比较。(4分)
【解析】(2
)①“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借“夕阳红”表现自己了的自信、憧憬,
有一种大
器晚成的欣慰在里边。
②沧海桑田,历史演变。《三国演义》开篇词“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中的“夕阳红”,它象征的就
是历史不断的更替变化。
【答案】①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
②《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即时应用]7.( 2013年湖南卷)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1)
探究本词的思想感情。(4分)
4. 明典故
诗词中往往引用一些典故,用典的好处是能以少数文字表达比较丰富的含义,增加表达的生动性、
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
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
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
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
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
外。
例、(2013年 江西卷) 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
餐英②。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
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
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
②“余既”三
句《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1)指
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6
分)
【参考答案】两个典故分别出自《论语》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前者以楚狂接舆的典故,
表达了词
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后者以陶渊明自况,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
怀。
四、抓技法(怎样写的?)
1、结构章法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绝句:前两句写景次,后两
有的诗讲究
句抒情第四句最重要
诗
近体诗
起承转合律诗:前四句写景
次,后
四句抒情主
古体诗:以自然段为层
首句渲染气氛
上片阕
主句写景
写景次
词
尾句过渡
下片阕:抒情主
基本特点:情景结合
①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乐情,哀景哀情。
②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等。
“起承转合”是古人写诗填词所遵循的结构章法。“起”即开篇,“承”是对“起”句的承接
、
拓展,“转”是诗意的跳宕转折,“合”是收束全诗。从“起承转合”的写作思路入手,读懂思路层<
br>次、大体内容,协助解答某类试题。
例(2011年江苏卷)
春日忆李白
杜 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第(3)问: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解析:首联从赞美李白诗才超群“起”,颔联指出其清新俊逸的风格为“承”。颈联为转,开始由赞李<
br>白的诗才诗风转为写对李白的思念:从空间阻隔写两人天各一方。尾联是“合”,渴望相见,对酌、切磋诗艺。全诗以赞诗起,以“论文”结,由诗转到人,由人又回到诗,通篇始终贯穿着一个“忆”字,把对人和对诗的倾慕怀念,结合得水乳交融。明白了该诗的起承转合,自然很容易做“说说这首诗的构
思脉络”题目了。
参考答案: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
渴望相见、
切磋诗艺作结。
2、表达技巧。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
修辞格:对偶、排比、反复、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互文、叠词。
表达技巧:赋、
比、兴,渲染与烘托,对比与衬托,联想与想象,象征与用典,动静结合,虚
实相生,化抽象为具体,托
物言志,借古讽今,寓情于景等。炼字也常常作为鉴赏的考查点。
在一首诗中,“表达技巧”的使用显
得最丰富、最灵活;对于一首诗的理解,“表达技巧”常
常最关键、最重要;高考中,“表达技巧”的考
查“设点”最多、“考频”最高。考生如果对这些表
达技巧不熟悉、不了解,就会出现答题障碍,不能真
正读懂一首诗,更谈不到上升到理论层面去鉴赏
了。
例·(2011湖北)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登 城
望湖楼晚景
刘敞 苏轼
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4分)
答案:①刘诗通过写雨
映寒空,山深树幽,倚楼眺望的一幅水墨画,运用白描手法,描绘出一幅
江南水墨图。
②苏诗通过写横风斜雨,潮江涌动,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雨前雨后的壮观美景。
[即时应用]8 (2013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6分)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选自《宋诗精华录》)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
(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分)
读懂这首诗歌的全程剖析:
(1)读题目:
(2)读注解
(3)试着翻译全诗:
(5)悟关键
(4)读题干
(6)析意象
(7)综合以上各点,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如何读懂诗歌
参考答案
[即时应用]1
解析:(1)本题通过概括诗
歌画面考查赏析诗歌意境。对场景画面的描述要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
补充想象,抓住春江、愁云、扁舟、
残照、沙鸥这些意象,描述画面。
【参考答案】主人公伫立江边目送朋友离去(1分),一叶扁舟渐行
渐远(扁舟越过林杪,船帆比沙
鸥还小)(1分),直到看不见(仍久久不愿离去)(1分)。
意思答对即可。
(2)(4分)夕阳还有一竿高,离天黑尚早。这时主人公后悔不应该让朋友这么早
离去,转而埋怨催朋友
离去的人。(3分)这句词进一步抒发了主人公对朋友难舍难分的深厚情谊。(1
分)
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即时应用]2
【解读】此为干谒诗。诗人以“新妇”自比,以“舅姑”比主考官,以
“画眉”比自己的诗文。
以“夫婿”喻指当时在诗文上颇有名气而且又乐于提拔后进的水部郎中张籍。含
蓄表达考前担心作品
不一定合主考心意,求张指点。通过优美的诗韵,巧妙地表达了一名应试举子,在面
临关系到自己仕
途的一场考试前,那种特有的不安和期待心情。
[即时应用]3
(1) 【答案】《论语》
【解析】舞雩,出自新课标《先秦诸子选读·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
【答案】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和黎
民百姓的热
情欢迎,因此表现出曾点曾经有的那种逍遥自在、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或诗人被流放到
万里之遥的天涯
(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民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仍然
向往曾点描述的礼乐
之治,表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即时应用]4
①(3分)C
②(4分)要点一:借向往隐居生活,表达对韦曲春景的喜爱。(或:因韦曲春色美景而生隐居
山林之情)要点二:隐含求仕未果的复杂心情。
[即时应用]5 解析:考查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这首诗题为“竹轩诗兴”,写竹轩景物和诗人兴致,必须梳理提
炼出
每联的写作对象和内容:前两联写竹轩环境(柴门、狭径、梢影、叶声),颔联重写诗人活动(倦
卧、闲
吟),尾联的梅和诗中的竹、雪等意象也暗示出诗人的志趣。
参考答案: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
人形象。(2分:答全得2分,少1关键词扣1分)通过
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
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
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
“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4分:答全得4分,2条3分,1条2分。)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即时应用]6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把握,结合小注中的提示,抓住体现诗人感情的关键语句:
“记得”句
写相聚忆旧的喜悦。“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写宦海浮沉的无奈;还有“离
愁难尽”,我
们大体可推测,这首词蕴含的情感主要有:①久别重逢的喜悦;②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
③离别在即的愁
绪。事实上,抓住了关键情感语句,差不多读懂了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1)①久别重逢的喜悦;②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③离别在即的愁绪。
[即时应用]7
【解析】这首词,只有词牌、没有题目,没有提供注解、对作者了解
甚少,谈不上知人论世,
也没有明显的表情达意的关键词,那现在能做的就是抓住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
来揣摩情感。从“钓
船”“柴扉”“白鸥”“鳜鱼”可以看出诗人正过着隐居生活,且自得其乐。 【参考答案】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
然之美
,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4分)
[即时应用]8
读懂这首诗歌的全程剖析:
(1)从题目的“送”可以看
出这是一首送别诗,可以推断它可能具备送别诗的几种情感。从“山
人”二字可以看出诗人要送别的友人
是一位“隐士”也可略见诗人的人生志向。
(2)对于作者,平时没有都少理解,且注解没有介绍,虽
能看出是宋朝,但对理解诗歌内容暂
时看不出作用。
(3)注解对词语的解释,能让我们更加轻松读懂诗歌的最后一句话。
(4)试着翻译全诗:
春风吹来了,染绿了树林,孩子们看着柴门(①应该是何遁山人的暂居之
处)。远方山谷传来杜鹃的鸣叫
,那声声“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触痛了山南蜀客(②根据题目,应
该是何遁山人,而不是诗人自己)似
箭归心。(③根据一般送别诗的“套路”,以下四句应该是诗人
设想友人回家之后的生活)你到家的时候
应该遇到家乡的燕子,你跨下马儿浣洗沾满灰尘的征衣。从
此以后每天独自面临溪水,应该可以认为你已
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了一切世俗活动。
注:在翻译的过程中,有三处需要进一步的推断。见上面的翻译。
(5)命题人题干中“三、
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的提问也明显暗示最后四
句是想象友人到家后的生活。 (6)在初步翻译,理解了大体意思之后,进一步寻找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在这里我们可以抓
住最
后两句,可以推测出作者在写友人归家后悠闲生活的同时,也表达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但值得
注意的是
这里虽有“客”字出现,但综合整首诗来看,并不是表达羁旅思乡之愁。
(7)然后再看看所写的景和
意象,从这里的“绿树”“燕子”的描写,可以看出整首诗并不是
笼罩在离别的哀伤之中。同样这首诗中
,虽有杜鹃出现,但是它只是触发何遁山人归乡的一个媒介,
并不能说明整首诗都有一种思乡之情。。
(8)综合以上各点,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在美好的春日,诗人送别友人归乡,并通过想象
友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
脱世
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参考答案】
(1)【要点】“绿”字写出了春风
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
增强了诗的韵味。(2分)(意思对即可。其
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答题要点】
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
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
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
自由生活的向往。(4分)(意思
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