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泥板上不朽的苏美尔文明》解读
我的班级我的家-沈大教务网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
本文,请下载--------------
对《泥板上不朽的苏美尔文明》解读
本文从网
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
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
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
如意!
苏美尔(Sumer)一词是古代的地域名称,其苏
美尔语形式是 ki-en-
gi。苏美尔文明则是指以苏美尔
语文献为主要标志的文明,其历史时间大约是从乌鲁
克 IV
到伊辛—拉尔萨时期(公元前 3200 年到公元
前 18 世纪)这千余年的两河流域文明(拱玉书
2001 :2)。对苏美尔文明的研究是属于古代两河流域
文明(亚述学)研究的范畴,它是
世界上古史研究中
的一个重要方向。
《泥板上不朽的苏美尔文明》一书的出版适逢世<
br>界史学科升级成一级学科,而世界上古史领域恰恰又
是我国世界史研究中的薄弱之处。有鉴于古代
文字的
艰难生涩,文献资料的匮乏等原因,古代近东文明研
究(包含亚述学、埃及学、赫梯学等
)更是我国世界
上古史研究的软肋。因此,该书的出版确实填补了我
国在这一领域研究的诸多空
白,其意义无疑是十分重
大的。
该书第一作者吴宇虹教授是目前国内楔形文字
研究领域的权威,他能够熟练阅读楔形文字文献,掌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
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
载--------------
握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历史脉络,同时也关注着当前
国内外
学术界的动态。因此该书应该是作者立足于对
一手的楔形文献史料以及最新的国际学术研究动态的
基础之上而完成的。该书作者试图做到集通俗趣味和
学术知识于一体,将枯燥乏味的楔形文字以及历史
文
明的研究栩栩如生地展现给广大读者。因此它应该是
一本既适合广大普通读者阅读,又可以为
专业研究人
员提供参考的书籍。
本书一共有八个章节,对最古老的苏美尔文明进
行了全方位、详细的介绍和阐述。作者首先介绍了古
代两河流域的地理概况、自然物产资源、商贸路线
等
方面内容,并由此得出苏美尔文明从一开始就具有强
烈的贸易和商业特点(吴宇虹等
2013 :7)。这一结
论是作者基于翔实的文献资料并分析而提出的,这是
目前国内首次对
苏美尔文明的特点进行的定性。此后
作者简要地概述了古代两河流域的考古挖掘以及楔形
文字破
译的历史过程,其中有些地方也给读者提供了
非常详尽的历史细节描写。但较为遗憾的是,该书并
没有将近七十年以来的考古和学术研究状况进一步详
细地介绍给读者,从而弥补目前国内学界对西亚考
古
研究的不足(拱玉书 2002)。
本书的一个亮点在于从苏美尔语楔形文字本身<
br>---------------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
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入手,详
细地介绍了楔形符号的产生和演变过程,并
对苏美尔楔形符号的功能变化进行了介绍。此后,作
者利用古代两河流域历史发展中的史实,结合苏美尔
语楔形符号对其他使用楔形符号的语言(闪米特阿卡
德语、印欧赫梯语等)的影响,从而得出了结论——
苏美尔语楔形文字是古代西亚诸文明的母亲
(吴宇虹
等 2013 :31)。 最后作者还根据考古挖掘出土的材
料将楔形文字的书写载
体细分为泥板、石板、柱石、
砖块、陶载体、浮雕等类型,并对每个类型的书写载
体进行了详细
的解说。
该书其他的章节分别从宗教、政治、经济、社会、
军事和文学艺术这六个方面
详细介绍了苏美尔文明及
其文化。第三章首先围绕苏美尔人的众神体系而展开,
详细地介绍了上
至众神之父的天神安(苏美尔语:
An)、下至各个城市和地方的保护神的苏美尔神灵体
系,并
且每位神灵几乎都配以图片,从而具体形象地
向读者展示了古代苏美尔人所信奉的诸位神灵。此外,对于苏美尔人所信奉的魔鬼这一问题的阐述,在国内
的相关著作中是为数不多的。作者又围绕着苏美
尔人
的祭祀建筑——神庙和塔庙,全面介绍了古代苏美尔
人的宗教历史和生活。
从文学作品的角度来解读国家的政治发展是本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
、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
书另一个特色,该书第四章通过苏美尔人的史诗和赞
美诗来考察了
苏美尔人早期城邦时期以及帝国时期的
政治状况。除了对苏美尔人国王的政治、军事、宗教
和社
会等职能的研究,作者还把苏美尔人的公民大会、
长老会以及中下层民众也列入了研究的对象,这也体<
br>现了作者对古代国家政治中的民主、公平和法治等因
素的关注。作者在第六章第二节中关于一位贵
妇人()
和一位王妃的母子(ETCSL )情深主题的优美诗篇,
既表现苏美尔妇女的美丽、
贤惠和柔情,又间接地反
映了苏美尔女性在国家政治和宗教生活中所扮演的角
色。
该书对苏美尔人的农林渔等经济生活的介绍在
国内学术界尚属首次。作者以两篇出土的泥版文献《农夫的家训》(ETCSL )和《冬天和夏天的辩论》
(ETCSL )为基础,展开了对苏美尔人
农业以及农业
技术和工具、农业灌溉等方面的介绍。苏美尔人有着
发达的渔业,其经济文献和词
汇文献中就有多种鱼类
的名称,他们甚至还有不少以鱼类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虽然农业和渔业在
苏美尔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
要的作用,但也正是过度的农业开发导致了其文明的
灭亡。作
者结合国外学者的研究和一些楔形文献材料,
认为苏美尔人农业生产所导致的土地盐碱化问题是当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
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时环境恶化的
主要表现,而环境的恶化可能使苏美尔
文明的人口减少,一些城市被放弃,而文明中心也由
此向
北部地区转移,这最终导致了苏美尔人种、语言
和文明的过早灭亡(吴宇虹等 2013 :116)。
本书的第六章和第七章从文献入手,着重讲述了
苏美尔人社会和军事生活。较为新颖的是
第七章中作
者从战争所带来的灾难和破坏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苏
美尔人的“挽歌”这一特有的文
学形式来描述了苏美尔
人对战争与和平的观念。《苏美尔和乌尔的毁灭之挽
歌》(ETCSL
)中有人们对战争破坏性的细节描写,
而《被诅咒的阿卡德城》()则描绘了战争带来的通货
膨
胀、人们生活艰难的情形。通过描写战争的破坏性,
更加衬托出苏美尔人对和平繁荣生活的向往。本书的
最后一章是对苏美尔的文学、艺术和医学文化的介绍。
对国内学界而言,苏美尔人的医药文化是
比较陌生的,
作者认为苏美尔医学不仅包括正常的医疗手段,还包
含了一些宗教巫术的手段,因
此这也是学术研究的一
个新角度。
本书在这八个章节之中配以 110 多张图片和表
格,极大地丰富了读者对苏美尔文明的感官认识,这
无疑是本书的特色之一。本书的另外一个显
著特点是
它着重点在于苏美尔人文明中的社会生活等文化要
---------------本
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p>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
如需本文,请下载--------------
素,而淡化了传统的历史政治等要素。从所采用的学
术观点来看,本书也存在着诸多体现了作者本人或者
是国际前沿学术研究成果的观点。例如第二
章第一节
关于苏美尔楔形文字的发明、字体简化和演变的认识,
作者就将国际学术研究成果与中
国古文字研究相结合
进行了探讨。第四章第三节关于苏美尔城邦的公民大
会和长老会的探讨是作
者以往研究成果的一部分(吴
宇虹 1997),同时这部分也是对古代两河流域的长老
会制度
更进一步的详细分析和补充。第四章第四节是
关于苏美尔国家和社会保护弱势公民的公平和公正理
念,不同于以往从法律和政治文献的角度对公平和公
正原则的讨论(吴宇虹 2007),本书还从一
个新的角
度——文学中的赞美诗进行了探讨。这些研究角度和
方法对专业学术研究人员来说是具
有借鉴意义的。
不可否认,本书对学术界和普通读者而言是都一
场文化大餐。然而也正
是它兼具学术与通俗的特性又
使得这本书挣扎在学术与通俗之间,从而陷入了两难
的尴尬境地。
在其从纯学术到公众读物的转变中,依
然存在不少“拦路虎”。首先,本书中存在诸多的外文
杂
志缩写,而这些专业杂志的缩写对普通读者而言肯
定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如果能在附录里增加杂志缩写<
br>的全名,以及苏美尔语、阿卡德语等古代语言的关键
---------------本文为网络
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
,请下载--------------
词索引,就能更加方便普通读者的查阅。除此之外,
本书更加侧重于苏美尔文明的社会文化的介绍,在历
史脉络以及地理概况方面则显得比较薄弱,而普通的
读者又很难理解苏美尔文明乃至整个古代两河流域当
时的历史和地理状况,因此倘若能附录一张
历史年表
和一幅历史地图的话,无疑将是锦上添花。这些不足
之处恰好也正是大部分学术研究走
向公众舞台时必经
的一种挣扎。另外,书中汉译了大量的苏美尔语铭文
和经典文学作品,但却没
有给出楔文原文的拉丁化,
这对亚述学研究者来说,失去了评价翻译高超与否、
或是有无舛误、
抑或试图解决其研究难点的原始材料。
然而楔形原文拉丁化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却又毫无意
义。因
此在这二者间如何取舍,对精通楔形文字的作
者应该是个两难之选,而或许出于符合中国普通读者
的需求,本书中的这些应该拉丁化之处也只能割爱了。
此外,本书也存在一些错误及不足之处。有一处
打印错误,第 46
页的“神明(diir)”应该为苏美尔语
的 diĝir 或者
dingir。其参考书目稍显陈旧,本书定
稿于 2008 年,其参考目录中共有 8
本参考书,其中
只有《古代西亚北非文明》一本是 2008 年的书;最
早的书是1954
年,另有几本分别是 1997 年、1995
年、1990 和 1981 年。由此可见本书参考
的外文书籍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
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
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大多是十多年前的书目,这和研究成果突飞猛进的国
际亚述学背景其实是不甚相称的。
不管怎样,这部《泥板上不朽的苏美尔文明》是
中国亚述学专家诠释两河流域文明的一次
尝试,它正
试着把亚述学的学术研究从偏僻冷门的角落带向公众
眼中的舞台,虽然它仍然没有完
全褪去学术研究的面
纱,在学术与通俗之间依然有着挣扎,但却为普通读
者展现了苏美尔文明社
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专业研
究提供了解读和研究问题的视角,同时也体现了该领
域的研究正从
传统历史政治研究向社会文化研究的一
种转变。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
请点击下载按钮
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
如意!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