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全册

温柔似野鬼°
530次浏览
2020年08月04日 20:5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巴黎圣母院观后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小学部电子备课教案


五年级 语文
年第二学期
课堂教学十条要求
1、 每堂课都要备课,老教师都要用旧教案,新教师的教案也不用写的太详
细,但一定要有备课簿。
2、 每堂课至少要有三类不同的教学目的,以供同学们选择。最优秀的同学
会了可以不听课 ,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更深更难的题。后进同学听不懂也
可以不听,要选一些适合自己的浅题来做。老师 一定要帮助陪坐的、“待业
的”、“失业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选择不同的学习目标,提高学< br>生的“就业率”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3、 教师讲授时间别超过20分钟。近五年又提出了 别超过5分钟。大部分学
生能看会的,老师不要讲,更多时间,还给学生去读、去想、去查资料、
去讨论、去练习。
4、 如果是讲新课,学生发言别少于10人次。学生也可以替老师讲难点、讲
重点;当然也可以提问题,谈看法。
5、 学生动笔练,包括板书时间别少于10分钟。
6、 处理偶发事件别超过20秒,以减少老师们发火的机会,增长教师智慧。
7、 请学生做课堂教学总结,每堂课请一两名学生谈一两条看法。
8、 至少留三类不同层次的作业,以使不同水平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循
序渐进的作业。
9、 下课后的课间十分钟,不离开学生,学生们做操就和学生们一起做操,学
生在室内,就坐在教室里找三五 个学生谈谈心,聊聊天。商量商量怎么学
习更愉快,效率更高
10 、备课簿上写一句话。这 节课成功在何处。教师固然要反思,但我觉得首先
要正思,找到自己的优点。找到学生喜欢的环节,坚守 坚守再坚守,发展
发展再发展。这样反思发现的那些不足才会一点点的减少。
这十条要求,① 符合师生眼前利益和国家利益;②可持续发展;③时间成本
很低,不然也要度过45分钟;④经济成本很 低,有钱能做,没钱也能做。越做
距离学生越近,效率越高,上课越快乐,时间久了,还会形成自己独特 的教学模
式。
老师们守住先贤先哲揭示出的教育常识,守住建国60周年中国人创造的经验,再守住自己的教学特长。结合十条标准,再适当引进国外经验,我们的课堂
就会越来越美好和谐 、顺畅、高效,课堂就能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灵魂家园。
新课标对本册教材的要求




认识200个字,会写150个字,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 立
识字的能力。
二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 默读有一定速度,并能抓住文章大意。
四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五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 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
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
说明方法。
六 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七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八 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方
法。
九 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十 能写简单的记时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
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十一 在综合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
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进度表
2010﹒ 3﹒ 1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备注
1 3月1日---3月5日 第一组
2 3月8日---3月12日 第一组-——第二

3 3月15日---3月19日 第二组
4 3月22日---3月26日 第二组——第三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3月29日---4月2日
4月5日---4月9日
4月12日--- 4月16日
4月19日---4月23日
4月26日---4月30日
5月3日 ---5月7日
5月10日---5月14日
5月17日---5月21日
5月24---5月28日
5月31日---6月4日
6月7日-6月11日
6月14 日-6月18日
6月21日-6月25日
6月28日—7月2日
7月5日---7月9日
第三组
第三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四组——第五

第五组
第五组——第六

第六组
第六组——第七

第七组
第七组——第八

第八组
第八组 复习
复 习
总复习 考试
















第一组课文
1 草原 (3课时)
2 丝绸之路 (2课时)
3 白杨 (3课时)
4把铁路修道拉萨去 (2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回顾。拓展一 (3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
2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3了解简单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把具体的景、人、事与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结合起来。
教学准备: 投影
第( 十 )册( 语文 )教案
课 题 1草原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
主备教师 张敏娜 复备教张凤娟 李珍 李平 郑希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
感情.
过程与方法: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着重理解书后读读写写中
的词语。练习用关联词语造句。
2、领会课文中对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描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活情景。
2.具体体会课文中的静态、动态描写。
教学方法 六步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投影 图片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时间分配
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2分
定向示标 在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有辽阔的草原。作家老舍
访 问内蒙时,身临其境,处在草原这一特定环境之中,
油然产生了特殊的感情,目睹了蒙族人民待人接物的
风俗习惯,又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深厚情意。作者把
这些内容都活灵活现地来了。
我 们学习的这组课文读写训练的重点是:事物的静
态和动态。我们前面学的《鸟的天堂》和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草原》都是本组课文的示范文。学习著名作
家老舍先生的这篇访问记,不仅要理解课文内容 。而
且要认真学习作者是如何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对事
物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描写的,使我们读 后觉得又具体
又生动。
1.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 1---2分
自学指导 2.草原人民是怎样待客的?
学生自学生字、新词。 5—8分
自学督查 检查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下面生字、新词:“渲染、勾勒、迂回、
鄂温克、天涯”,先正 音、正形、再讲词义。
2.让学生自己提出不懂的生字、新词。
弄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分段。 15分
导学释疑 1.这篇访问记按什么顺序记叙了访问的过程?
2.按访问的过程。课文可以分为几段?为什么?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并说说每一段段意。同时检查
合作探究 字词掌握的情况。

练习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自主测评 熟读课文第1段。

板书设计
1草原
翠色欲滴 一碧千里

教学回顾
我利用自学生字词,发现规律的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第( 十 )册( 语文 )教案
课 题 1草原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2
主备教师 张敏娜 复备教张凤娟 李珍 李平 郑希良

教学目标 1感情朗读,体会课文内容。
2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
教学重、难点 体会蒙汗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方法 六步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歌曲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时间分配
1—2分
定向示标 1. 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欣赏草原风光。
2. 引导学生在图片欣赏中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细读、思考: 2分
自学指导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景物的?
(2)作者是怎样从天空到地面,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
运用
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的?
(3)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默读、思考、朗读: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产生了什么5—8分
自学督查 样的感情?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15分
导学释疑 (1)作者乘汽车进入草原,最初有什么感觉?从课文
哪些语句看出草原十分辽阔? “洒脱”是什么意思?
(2)“初入草原,听不到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
西,除了一些忽 飞忽落的小鸟。”这些描写说明草原环
境有什么特点?
(3)初入草原,环境的特点是辽阔、 静寂。后来呢?
草原环境有什么变化?从什么地方开始变化的?
(4)看到了河,环境有什么变化?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说明了什么?
(5)为什么有 了河,草原的环境就有了变化?(有了
河流、水草长得茂盛,蒙族人民就会把牛、羊、马群
赶到 这儿来放牧。)

(1)指名学生读第2层。 5分
合作探究 (2)“疾驰”、“襟飘带舞”是什么意思?
(3)作者为什么用一条彩虹比喻来欢迎远客的蒙族男
女老少?
1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10分
自主测评 2你体会到怎样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教学回顾

1草原
自由、无拘无束
热情好客。


本节课我利用配乐朗读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草原的
兴趣,使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第( 十 )册( 语文 )教案
课 题 1草原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3
主备教师 张敏娜 复备教张凤娟 李珍 李平 郑希良

教学目标 进一步体会草原的美。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方法 六步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投影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时间分配
2分
定向示标 课文第1、2自然段,作者抓住访问的经过和草原环境
的变化,让我们读了觉得祖国草原的景物是多么美。
现在学习课文后三个自然段,我们会进一步知道草 原
的人更好。

(1)这三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2分
自学指导 (2)主人热情好客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表现蒙族人
民热情好客的词句。

读后讨论交流。 5---8分
自学督查 (1)主客是怎样见面的?作者运用哪几个动词来表现激情洋溢的气氛?手是怎么握的?怎么笑的?怎么说
的?这些表现什么?你体会到主客见面时大家的 心情
怎么样?用欢乐、热情的感情朗读这一节课文。
(2)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招待客人的? 从这节中哪些地
方可以看出蒙汉两族人民情谊很深?为什么“不管唱
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 心的微笑”?
(3)客人告别时的情景怎样?“蒙汉情深何忍别,天
涯碧草话斜阳!”诗句中 的“何忍别”是什么意思?第
1句怎么讲?(蒙汉两族人民的情谊如此深厚,怎么
舍得分别呢? )第2句中的“话”是什么意思?这句
话怎么讲?(“话”是互相攀谈,送别的意思。这句话
的 意思是:在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直到夕阳西
下,人们还在互相攀谈,依依不舍地告别。)用在诗句



结尾的作用是什么?(这两句诗表达了蒙汉两族人民
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4)哪些地方体现了蒙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
习惯表现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从全文看,前面两段主要是写什么?后面三段主要12分
导学释疑 是写什么?
2.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但
为什么要以草原为题呢?
提出不同的建议。 5分
合作探究 小组交流
1.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句,读一读,想一想把什么比作10分
自主测评 什么,
然后抄写在摘抄本上。
2.练习课后练习题第4题。
板书设计
1草原
热情
深情
尽情


第( 十 )册( 语文 )教案
课 题 2丝绸之路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
主备教师 张敏娜 复备教张凤娟 李珍 李平 郑希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矗凹”等九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
过程与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丝绸之路的伟大意义,激发民族自
豪感生为祖国腾飞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3、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资
料,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运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读
自悟理解课文内容及思想感情,培养独立阅读的能 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六步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投影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时间分配
谈话引入 1---2分
定向示标 1.导语: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
向西一直延伸到 罗马。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
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
承了东 西方的友谊与文明。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
道。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2.出示“丝绸之路”路线图,大致了解“丝绸之路”
的地理位置。

交流资料,深入理解 2分钟
自学指导 1.交流小组内搜集到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2.相机介绍:张骞、班超、玄奘与丝绸之路。
3.自由读13自然段,讨论:
(1)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
(2)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
(3)再读全文,谈感受。
同桌检查生字词。 5—8分
自学督查 和同学交流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读给他听一听,钟
最好能说说理由。

阅读课文,交流体会 12-15分
导学释疑 师:古代的丝绸贸易,骆驼与商旅的情形,我们没钟
有机会再看到。而现在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的巨型
石雕,在默默地给我们讲述着丝绸之路上那 古老而美
丽的故事。(出示挂图)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一幕古老的
风景,重温那动人的一幕幕。
(一)体会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价值。
1、出示表现“丝绸之路”繁荣景象的图画或影像。 3-5分钟
合作探究 2、重点抓住“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
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这句话,

1、安息国与中国进行交流的时候,两国人民都是怎样10分钟
自主测评 的心情呢?
2、小组内进行分角色朗读,注意模仿一些动作与表情,
体会一下两国人民的心情。

板书设计
东西方友谊交流之路
丝绸之路 东西方经济交流之路
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

教学回顾 在教学中,我利用西游记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产生了解历史
的兴趣,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练习课
一、 看拼音,写词语。
Qie du ji e chōng zú diǎn jiǎo
( ) ( ) ( ) ( )



二、 比一比,组词语。
炒( ) 碗( ) 惧( )
吵( ) 婉( ) 俱( )
三精挑细选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如果。。。。。。就。。。。。。。
1.( )口袋里有很多钱,我( )能买很多我喜欢的书。
2.( )口袋里没有很多钱,( )我不能买我喜欢的书。
四句子练习
例: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美丽的家乡。
我离开家乡。
我舒舒服服地坐在松软的沙发上。
( )
四 把下面的句子补充成比喻句。
1.小艇和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
2.威尼斯的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
3.下课了,操场上成了

第( 十 )册( 语文 )教案
课 题 3 白杨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
主备教师 张敏娜 复备教张凤娟 李珍 李平 郑希良

教学目标 知 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边疆建设者服从需要,扎
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从而使学生感染,陶
冶高尚的情操。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概括课文中心思想,初步掌握概括中心思
想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爸爸借白杨表白自己的心的有关句子。
2、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方法 六步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投影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时间分配
1---2分
定向示标 一、揭示课题,释题。



二、作者和时代背景。
三、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2分钟
自学指导 1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你有什么感想?

5—8分
自学督查 课后第四题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钟
范读课文。
继续自学课文,小组讨论交流。 12-15分
导学释疑 课文后分段,概括段意。 钟
3-5分钟
合作探究 共同探讨,有什么疑问?

10分钟
自主测评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内容。

板书设计
3白杨
直 挺拔

教学回顾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 十 )册( 语文 )教案
课 题 3白杨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2
主备教师 张敏娜 复备教张凤娟 李珍 李平 郑希良

教学目标 1、爸爸借白杨表白自己的心的有关句子。
2、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重、难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方法 六步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投影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时间分配
1---2分
定向示标 复习课文,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出学习目标:作者通过这些内容,想表达怎样的思
想感情呢?
1、感情导入现在,我们坐火车和作者一起到新疆去,2分钟
自学指导 好不好?我们不但看到了茫茫的大沙漠,还听到一位
旅客为他的孩子介绍白杨呢。
2、在课文中找出爸爸介绍白杨的话,用直线划出来。
3、读课文1-4自然段,找出描述白杨特点的句子,



通过理解词语,体会白杨的特点。
(1)“茫茫”、“浑黄一体”结合录像画面理解。
(2)“卫士”在课文里指什么?为什么?
5—8分
自学督查 1、边听课文朗读边看录像,想想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钟
地方,向老师提出来。
2、质疑。小组讨论提出的问题。
(1)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指谁?几棵小树指谁?
(2)为什么爸爸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
棵小树
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嘴角会浮起一丝微笑?
3、引导学生体会爸爸的心愿:相信自己的孩子 在父
母的影响教育下,一定能够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建
设边疆。
4、看板书总结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2-15分
导学释疑 爸的做法和白杨的特点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从爸爸的 钟
做法可以看出,爸爸具有怎样的精神?

3-5分钟
合作探究 板书小结。爸爸不只是介绍白杨,赞美白杨,他也在
表白着自己的心愿,就是像白杨那样,服从需要,扎
根边疆,建设边疆,作无私的奉献。


10分钟
自主测评 辨析课后第3题。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板书设计
3白杨
服从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作无私的奉献。


教学回顾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分小组自学,找出喜爱的句子并谈谈感受,
提高了教学效率。


第二课时
练习课
一、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绿林好汉(lǜ lù) << 水浒传 >>(chuàn zhuàn )
..



二、 根据要求写词语。
写反义词: 喜欢---( ) 短暂---( )
困难--( )
写近义词:赶紧--( ) 鼓舞--( )
喜欢--( )
三、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您小时候,最感兴趣的是看闲书,您喜欢看《三国演义》,还能将《水浒 传》
里绿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
....
绿林好汉:( )。
滚瓜烂熟:( )。
2、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偏科:( )。
四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草原》一课中,“天涯碧草话斜阳”的“话”是说、谈的意思。( )
2.《草原》一课记叙述作者老舍访问陈巴尔虎旗的经过,主要描绘了草原的
美景。( )
3.《威尼斯的小艇》的作者是美国的马克。吐温。( )

检查时间:2010年 月 日
检查人 :
第( 十 )册( 语文 )教案
课 题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
主备教师 张敏娜 复备教张凤娟 李珍 李平 郑希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妖娆”等14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
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
感受建设
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
教学重、难点 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的困难,感受勇克难关的英勇气概,
体会含义
深刻的句子。
教学方法 六步教学模式



教 学 内 容 时间分配
情景导入,引入课题 1---2分
观赏了一碧千里的大草原,游览了神秘的丝绸之
路,祖国的西部真是景色奇丽,蔚为奇观。现在,让
我们一起去欣
赏西部的雪域圣城──美丽的拉萨。
指名谈拉萨印象。

1.自读阅读提示,看看学习这篇文章有几个方面的要2分钟
自学指导 求。
2.交流。阅读提示中共有3个要求。
(1)默读课文,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
路。
(2)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
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3)将收集到的有关西部大开发的资料,讲给同
学听。

5—8分
自学督查 1.自学课文:请按阅读要求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 钟
音,读通句子,并作批注。
2.检查自学:自学生字,生词的情况。
3.整体感悟:你觉得阅读提示中哪个问题对读懂全文
最重要?
直击重点,自学探究 12-15分
导学释疑 过渡:是啊,要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钟 < br>件简单的事!在修建过程中,建设者都遇到了哪些困
难,是怎样克服的?自读课文,勾出课文相关 语句,
联系实际或资料进行
批注,小组交流。

想象情境,领悟内涵 3-5分钟
合作探究 拓展教学资源,丰富形象
10分钟
自主测评 默写本课生字词。

板书设计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共同心愿
风火山 勇气 毅力 智慧

教学回顾
本节课,让学生抓住不懂得问题来理解课文,体会思想。

教具准备
教学环节

定向示标
投影





第二课时
练习课
一、 看拼音,写词语。
Bâi song yú lâ hã zi
“( ) ( ) ( )
Bànlǚ yóu yù biānxiě
( ) ( ) ( )
二、 给多音字组词。
zhī( ) chǔ ( )
只{ 处{
zhǐ( ) chù( )
三、 找出下列各组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敢叹 欣赏 似乎 继续 ( )
2、思考 片段 忽略 经厉 ( )
四、 找出下面句子中的比喻句。
1、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个朋友。
2、 我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
3、 你喜爱的书就像你的家。
五、加标点,使句子意思与括号的要求相符合。
1.王红 李艳参加演出了 (别人向王红说)
2.王红 李艳参加演出了 (陈述王李二人都参加了)
3.王红 李艳参加演出了 (王红告诉别人李艳参加了)
4.王红 李艳参加演出了 (王红喊李艳参加演出了)

《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策划一次和远方小学生的“手拉手”活动,商量、讨论活动的方案。
过程与 方法:1、能有条理、较为具体地说出自己的活动方案。2、能通过书
信的方式与他人沟通,并把“手拉 手”活动开展下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在信中把自己对活动的打算做具体清楚的描述,同时
能合理地提出可行性建议。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发兴趣,组织讨论
1.出示各地风土人情方面的图片,了解祖国各地的特色。说说自己的向往:
最想去哪里?了解哪里?
2.如果自己有一个在远方的同龄朋友,你觉得会有什么好处?你想要这样的
一个朋友吗?
3.组织学生讨论:用哪些方式才能与素不相识的远方小学生建立联系呢?
可以通过远方的一个朋友介绍认识;
可以通过爸爸妈妈来联系;
可能通过媒体来认识;
可能通过学校与学校之间建立联系
二、合作讨论,汇集精华
1.联系上以后,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呢?同学合作讨论,策划活动方案。
2.教师到各组听到方案,参与讨论、合作。
3.全班交流活动方案:
(1)首先写信,建立联系。
(2)比较熟悉后,发出邀请,一同参与活动。
(3)若对方生活困难,我们就对他给予生活上的资助。
三、选择方案,付之行动
1.讨论刚才提出的方案,你觉得最可行,最好的是哪一个方案?并说明理由。
2.如果你们真的联系上了,成了一对好朋友,你们会怎么做?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上节课我们已经讨论过活动的方案了,今天就开始行动,第一步──写信,
建立联系。
二、讨论内容,激发写作灵感
1.小组讨论:信的内容包括哪几方面?
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情况(学习、生活,生活的小环境、大环境)
把自己班级策划的方案详细地进行介绍。
提出自己认为比较可行的建议。
希望以后能如何进一步地相互了解。
想了解对方的哪些情况。
2.注意书信和信封的格式
(1)书信的格式:书信由称谓、正文、敬语、落款及时间四部分组成 。称
谓应在第一行顶格写,后加冒号,以示尊敬;正文是信函的主体。可以根据对象
和所述内容 的不同,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文笔和风格;敬语在书信结束时向对方表
达祝愿、勉慰之情的短语。落款及时 间在信文的最后,写上写信人的姓名和写信
日期,写在敬语后另起一行靠右位置。
(2)信封的格式:左上方写收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
三、动笔写作,开启心扉
1.写 信方式:可以小组合作写信,分工合作,一人写一个部分。比如有的写
自己的情况介绍,有的写活动设想 ,有的对对方的请求等,最后一起修改合成一



份完整的信;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
2.开始写信。
四、典型评价
(1)回顾交流:写好这封信要注意哪些?
①学生讨论。
②出示。
(2)出示一篇中等程度的习作。
全体学生自由读这篇习作,对照评议标准进行评价 。引导学生先评议这篇习
作的成功之处,有什么不足,说说理由,并且加以修改。
(3)出示一篇较优秀的习作。
①让小作者本人朗读全文。
②学生再次根据评议标准思考,评议。
③学生听完后各抒己见。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典型评价
1.回顾交流:写好这封信要注意哪些?
2. 出示一篇中等程度的习作。
全体学生自由读这篇习作,对照评议标准进行评价 。引导学生先评议这篇习
作的成功之处,有什么不足,说说理由,并且加以修改。
3. 出示一篇较优秀的习作。
(1)让小作者本人朗读全文。
(2)学生再次根据评议标准思考,评议。
(3)学生听完后各抒己见。
二、继续写作,在交流中充实内容
1.交流第一部分内容:自我介绍。
在交流中知道自己还需要如何修改,如何补充材料,才能让对方更了解自己,
了解我们的大家庭。
2.交流第二块内容:活动的方案
学生各抒己见,过讨论边修改,把自己的内容改得更加丰满。
3.注意检查信的书写格式。
三、合作交流,在修改中完善
1.小组合作写信的同学,把自己所写的一个部分与其 他几位同学合起来,再
读一读,一同修改:是否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文章内容是否饱满。
2.课堂交流。
把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一部分文章与大家一同分享。
小组合作写的文章就把自己组认为比较有新意的语句读给大家听。
回顾·拓展一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学习与感悟。
过程与方法:积累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趣味语文”的学习,感受到标点符号的魅力。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想一想,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2.自由地进行课堂交流。
3.选择重点展开讨论。
(1)说说对西部的认识和感受。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 路,让学生有条
理地表达对西部的认识,比如:西部的历史;西部的自然环境;西部的发展。
(2)说说对课文写法特点的认识。
①《白杨》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在课文中找出相关 的例证。(以
白杨的品格来比喻、暗示西部建设者的品质等。)
②《草原》这篇文章在写 法上有什么特点?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例证篇。(景
色的铺陈,直抒胸臆的抒情等。)
(3)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体会。
①找一找在这组课文中有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简要的说说其中的含义。
②说说你是怎样去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
理解个别字记词的含义等。)
二、日积月累
1.导入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可见积累的重要性。今天,我
们就来学习一首中唐时期素有诗豪之称的大诗人刘禹锡写的《浪淘沙》。
2.学生自由朗读,如果有不理解的,老师可作适当补充性讲解。
“九曲黄河万里沙 ”,写黄河弯弯曲曲地流经万里,夹带着大量泥沙。“浪淘”,
波浪翻卷;“风簸”,风浪滚动。“浪淘 风簸自天涯”,写黄河波涛汹涌,来自天边。
“如今直上银河去”,是诗人一种浪漫的想象,说黄河一直 走到银河那里去。“同
到牵牛织女家”,夸张地说可以到达牛郞和织女的家了。前两句描写黄河奔腾万< br>里的雄浑气势;后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黄河源远流长,仿佛是从银河里流下
来的。
此诗写九曲黄河的雄伟气势,并展开奇特的想象,表现作者的向往与追求。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4.引导学生课外找一些刘禹锡的诗来读一读。
第二课时
趣味语文
1.谈话导入。
师:批改作文时,常发现有些学 生对标点符号的使用随心所欲。或一“,”
到底,或通篇不用,想起来了就随手点一下,说明这些学生对 标点符号极不重视。
今天我们来读一则关于标点符号的故事,读完之后,谈谈你的感想。
2.学生读文中故事。
3.交流读后感受。
4.教师提供故事:
有 一个富翁生性吝啬,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供给很微薄。当时,这位
教书先生一口应允了。但借口恐 怕口说无凭,写了一张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合约: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富翁根据自己 主观愿望。理解为“无
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欣然签字。那知吃第一顿饭时,教书< br>先生就大喊大叫:“怎么尽是素菜,没有荤菜?我们不是约定了‘无鸡鸭也可,



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的么?”弄得这个富翁哭笑不得,只好照合约
上的办。
5.动手练习加标点,使之成为不同意思。
①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②过路人等不得在此小便
③某家有少女人材十分丑陋全无一双好脚
④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6.小结。
标点一定要恰当,它就像一个人的五冠,不能因 为它不是字就显得无足轻重,
标点错了,意义也就变了。

第二组课文
5 古诗词三首 (3课时)
6冬阳。童年。骆驼队 (3课时)
7祖父的园子 (2课时)
8童年的发现 (3课时)
9儿童诗两首 (2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回顾。拓展二 (3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2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
3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交流自己的童年生活。
教学准备:投影。
第( 十 )册( 语文 )教案
课 题 5古诗三首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
主备教师 李珍 复备教张凤娟 张敏娜李平 郑希良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默写《牧童》,能用自
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的含义
教学方法 六步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时间分配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2分
定向示标 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是一幅幅美丽的
画,而我要说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只要用心去读,
就能读出歌,读出画,读出许多美好的事 。今天,咱
就一起来试试。
自学要求: 2分钟
自学指导 (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
词,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2)交流 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
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



情感?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形象、流畅地描述
出来。
1.自由朗读两首古诗。注意“蓑”、“遮”的读音和写5—8分
自学督查 法。 钟
2.指名诵读,读出诗歌的节奏。全诗节奏可以这样划
分:
指名诵读,读出诗歌的节奏。全诗节奏可以这样划分: 12-15分
导学释疑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 钟
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
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精读诗句,理解诗意,领略诗境,领悟诗情 3-5分钟
合作探究 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你感受到了
什么?
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
是一种野趣。
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两句。
10分钟
自主测评 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呢?从哪里看出来
的?
板书设计 牧童
悠闲自得
教学回顾
学生能够在本节课中背诵古诗。。

第( 十 )册( 语文 )教案
课 题 5古诗词三首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2
主备教师 李珍 复备教张凤娟 张敏娜李平 郑希良

教学目标 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
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方法 六步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时间分配
1---2分
定向示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牧童》,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这节课继续学习以下两首。

2分钟
自学指导 初读全文,读准读通。



(1)自由读词,读准字音。(注意:醉、媚、锄、媪、
亡赖、剥)
(2)合作探究,理解字词。(可以查字典、看图、联
系上下文,也可以相互讨论)
(3)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且读且评,
读出韵律节奏。

品读全文,获得美感 5—8分
自学督查 1.边读边想象画面,谈谈有什么感受,试着用一个 钟
词语概括。
2.课文中,什么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12-15分
导学释疑 (1)“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钟
溪头卧剥莲蓬。”
(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他们会亲热地说些什么呢? 这句中的哪个字生动
地写出了他们的心情?(“醉”。) 难道仅仅是酒使
他们醉了吗?
说说你的体会。
(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3-5分钟
合作探究 再读全文,升华情感
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悟情。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欣赏到
的画面描绘出来吗?

1.背诵这首词。 10分钟
自主测评 2.把这首词改编成一篇优美的短文。
3.改编歌曲,用自己喜欢的曲调唱《清平乐?村居》。
4.收集、背诵其他描写童年趣事的古诗词。

板书设计
悠闲自得 田园乐趣。

教学回顾
同学们都能感受到童年生活的快乐。


课 题
主备教师
第( 十 )册( 语文 )教案
6冬阳。童年。骆驼队 课 型 新授课 时 1

李珍 复备教师 张凤娟 张敏娜李平 郑希



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9个认识的字。正确、流
利、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喜爱,想象课
文描 写的童年生活画面,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背诵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 的句子。有兴趣
的同学可以读读小说《城南旧事》。
教学重、难点 能从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
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

教学方法 六步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投影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时间分配
谈话导入,营造氛围 1---2分
定向示标 1.时光悄悄流逝,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藏在我们每
个人的记忆深处。你还记得小时候哪些有趣的事呢?
2.看来,幸福的童年真是各有各的幸福 。这节课,我
们再一起走进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童年。(出示课
题,生齐读课题。) 冬阳,童年,骆驼队,三个词组成了文章的题目。从
这三个词语当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就 让我
们和作者一起
回忆他那充满稚气的童年往事吧。
交流信息,了解作者与背景

2分钟
自学指导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借助文中注音和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思考: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
别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

汇报、交流(教师及时板书) 5—8分
自学督查 (1)注意“嚼”字的读音和写法。 钟
(2)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这四个片断。

1、再读课文,边读边划,体会感悟。 12-15分
导学释疑 2、汇报、交流 钟
(1)“学骆驼咀嚼”
①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
咀嚼 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
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从骆驼咀嚼的样子中
体会作者观察仔细、描述生动。)
②“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想到这时
教学目标




合作探究

自主测评
板书设计
教学回顾
候我
牙咧嘴的样子,怪怪的、傻傻的,体会我看得很投入。)
③教师范读,学生想象。
④生交流:想象到的“我”学骆驼咀嚼的画面。

(2)“想象驼铃用处” 3-5分钟
①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
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
②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 匹,长
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
“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我不懂 的事就要问一问。
(体会“我”对骆驼的关注。)
③)“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 软软的沙漠
上„„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从“想象铃铛用处”
体会“我”大胆
丰富的想象力及童心的天真、幼稚。)
④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在这里,爸爸会想些什么?笑的是什么?

10分钟
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写自己观察小动物的一个场
面。


6冬阳。童年。骆驼队
关心骆驼
喜欢骆驼


我采用倒叙的方法,让学生抓住课文脉络,理解了课文。


第( 十 )册( 语文 )教案
课 题 冬阳。童年。骆驼队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2
主备教师 李珍 复备教张凤娟 张敏娜李平 郑希良

教学目标 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喜爱,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
生活画面
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六步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时间分配
1---2分



定向示标 回忆本课主要内容,复习学习方法。

(1)自由朗读这个片段。
自学指导 (2)从“总是问,总是问”联系全文内容,想想,“我”
可能还会问些什么?
(3)从“追问骆驼去处”这个片段体会到“我”的好
奇心和对骆驼的喜爱。
(4)分角色感情朗读。


自学督查 这么多的为什么,长大后的“我 ”还会再问吗?“学
骆驼咀嚼”、“想替骆驼剪毛”这些事还会再做吗?请
找出文中相应的自然段。

导学释疑 全班交流:
(1)“夏天过去, 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
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
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①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每个人都得长大,童年也
就一去不还。了
②童年可以有漫无边际的想法,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
情。长大后却离我们渐行渐远。
③那些童年往事仅管傻,仅管幼稚,却都是我们最美
好的回忆。

﹙1﹚交流
合作探究 (2)“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
队走过来,又听 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
的心头。”(当“我”又看到冬阳下的骆驼队,触景生
情,就又想起了难忘的童年生活。)
(3)细细品读这两个句子,体会作者情感。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
自主测评 2.写一段自己的童年中最有情趣的事情。

板书设计
6冬阳。童年。骆驼队
淡淡的忧伤。
暖暖的心情。
失落和怀念。

教学回顾 通过多读体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2分钟
5—8分

12-15分

3-5分钟
10分钟




一,填写成语

流光( )( ) 如( )如( )
( )肠( )肚 ( )( )有味
( )( )联翩 如( )似( )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因过于沉迷、陶醉而神态失常。 ( )
2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 )
3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 )
三、成语接龙。
例:长年累月——月下老人——人定胜天1.三心二意—— ——2.
美不胜收—— ——3.海阔天空—— ——4.目瞪口呆——
——
四、照样子,用反义词组词。
例:惊(天)动(地)
积( )成( ) ( )惊( )怪 出( )入( )
深( )浅( ) ( )尽( )来 水( )石( )
第( 十 )册( 语文 )教案
7祖父的园子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
李珍 复备教师 张凤娟 张敏娜李平 郑希

知识与技能:会认读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
瓜、水瓢”
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 “我”在祖父园子里的
生活情景,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
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文中优美的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
课 题
主备教师
教学目标



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从哪些情景表现“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
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
的感情。

教学方法 六步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卡片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时间分配
1---2分
定向示标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随着台湾作家林海音一起感受了她在
北京城南的那段美好时光。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另一
位女作家萧
走进《祖父的园子》,一同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思
考: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试着用一
个词语概括,
并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谈谈理解。

2分钟
自学指导 三、研读课文,体验情感
1、默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刻的情景,体会“我”的
心情。
(学生自主学习)
2、汇报交流:
(1)对园子的印象(1—3小节)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什么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花
园里边明晃
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①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祖父 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昆虫非常可爱;祖父
的园子充满生机、热闹、美丽„„我对园子非常喜爱,
难以忘怀。)
②有感情的朗读,读出热闹和生机勃勃的感觉。

5—8分
自学督查 “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还是干活?你从中感受到了 钟
什么?
④选择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我”的快
乐。(3)
感受园子里所有生命的自由。




导学释疑

合作探究

自主测评
板书设计
教学回顾

①思考:从这两段话中读出了什么?是从哪些句子读 12-15分
出来的? 钟
②交流、讨论:
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一切都活了,
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
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
房。黄瓜愿意 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
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
花 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
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重点朗读17小节,体会其中的自由和快乐。 3-5分钟
(4)有感情地朗读后面三段话,通过适当的语气把
“我”的快乐心情读出来。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兴趣的,还可以背一背自己10分钟
喜欢的段落。
2.摘抄课文中体现童真童趣的句段。
3.课外阅读有关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尔基的《童年》,
为口语交际学习作准备。


7祖父的园子
丰富多彩
自由自在

通过一个大问题,让学生抓住课文脉络,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练习课)
教学目标:复习巩固本课所学知识。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 在( )里填写合适的叠词。
()花雨 ()冷艳 ()幽芳

()流水 ()波纹 ()秋风
二选词填空。
1,妈妈夸我办事很(武断 果断 )
2,老师耐心地(教训 教育)我们。
3,我们要有远大的(理想 理解)。
三照样子,加偏旁写新字,再组词。
俞(榆)(榆树)(愉)(愉快)
鬼( )( ) ( )( )
半( )( ) ( )( )



周( )( ) ( )( )
乔( )( ) ( )( )
四改病句
1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证。
2同学们要尽快改正,及时发现作业中的错误。
第( 十 )册( 语文 )教案
课 题 8童年的发现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
主备教师 李珍 复备教张凤娟 张敏娜李平 郑希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读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
祸患、
滑翔、天赋”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求知
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积极关
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
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2.感受人物特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
教学方法 六步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卡片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时间分配
1---2分
定向示标 读题质疑,激发兴趣
难忘的童年生活中, 我们不知不觉得成长着,有笑,
也有泪;有喜,也有忧„„今天我们学习《童年的发
现》,不知 它又能带给我们哪些感受。(出示课题)从
课题中,你最想了解什么?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分钟
自学指导 2.“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
子。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 成小鱼,经过了很
长的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
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 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
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3.仔细读读这几句话,理解句子意思,并带上自己的
理解转述这几句话。

5—8分
自学督查 围绕“发现”,精读课文 钟
1.默读课文,思考:“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
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哪象?谈谈



自己的体会。
2.探讨交流,理清脉络

导学释疑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
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12-15分
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钟
“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
到哪里。”
(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那么为什么 人在生
长的时候就要飞呢?这究竟是什么道理?”“人怎么会
是鸟?”
(3)老 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
“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以
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
的某些特征。
“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 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
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
的人应具备的某些特征。
(4)“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转述发现,小结课文 3-5分钟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我”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体会作者执著探究的精神。

10分钟
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的朗读。

8童年的发现
胚胎发育的规律。

我利用发现教学法帮助学生理解较难懂的问题。


合作探究

自主测评
板书设计
教学回顾

第( 十 )册( 语文 )教案
课 题 8童年的发现 课 型 新授课 时 2

主备教师 李珍 复备教师 张凤娟 张敏娜李平 郑希

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
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方法 六步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教学环节

定向示标
卡片
时间分配
1---2分

教 学 内 容

回忆导入,激趣朗读
“我”的发现有趣吗?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
朗读。

再读课文,体味感受
自学指导 学生自读课文说说作者的秘密被是怎样被证实的。
2.引导理解“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
3.不怀好意。”
当老师讲到“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
人的过程”时 ,“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居然跟进化论
的观点完全一致,因此,“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
这里丝毫没有恶意。
那么,为什么老师会以为“我”不怀好意呢?
3.引导理 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
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
意思。

(1)结合自己的实际回忆讲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
自学督查 事。
(2)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通过哥白尼、布
鲁诺、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用自己 的话举例说说对这
句话的理解。
(3)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

导学释疑 结合课文,赏析作者
从“我”的发现和发现过程,你觉得“我”是一个怎
样的孩子?找出相关的句子来理解,并带着理解有感
情地朗读。
1.“我”是一个富于幻想的孩子
“每天夜里做梦我都会飞„„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
哪里。”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
正好是九个月。”

“我”是一个执着探索的孩子
合作探究 “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
这个奇妙的问题„„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
都会给你们讲解。”
“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恨不得从鱼
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3.“我”是一个幽默风趣的孩子
2分钟
5—8分

12-15分

3-5分钟




自主测评
板书设计
教学回顾
“听完这句话,你大概会忍不住哈哈大笑„„竟使我
当众受到了惩罚。”
“幸亏他没有容我解释„„我明白了──大的发明
或发现,有时还会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联系生活,总结交流 10分钟
1.从“我”的童年发现中,你有什么启发或体会?
2.你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自己的发现?说出来和大
家交流交流。

8童年的发现
童年的胡思乱想就是一种发现。
童年很美好。


这节课学生理解困难,一些问题比较抽象,对于这样的课文应该
让学生多读多练,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


第二课时
练习课
一 用下面的字各组三个词语。
桂 ( )( )( ) 童( )( )( )
乡 ( )( )( ) 盛 ( )( )( )
二、照样子写一写,读一读。
指点(指指点点) 开心( ) 摇晃( )
欣赏( ) 收拾( ) 张罗( )
三、在下面的( )里填写关联词语,再用所填关联词造句。
1、小时候,我( )对什么花,( )不懂得欣赏。
( )
2、( )让桂花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
( )差多了。
( )
四 查字典,弄懂下面句子中字的意思。
1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 赏( )
2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浸( )
3这下,我可乐了。 乐( )
五、选择下列字的正确读音,对的打“√”
挎(kua kua)着 话匣(jia xia)子 情不自禁(jin jin)
画卷(juan juan) 水泡(pao pao)子 翠绿(lu lu)色膝(qi xi)




不掺(can chan)假 俺(an an an)这儿
第( 十 )册( 语文 )教案
课 题 9儿童诗两首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
主备教师 李珍 复备教张凤娟 张敏娜李平 郑希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
柔软、柳
絮、喧闹、梳妆、水墨画”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 体会儿
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背诵喜欢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
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
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方法 六步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时间分配
1---2分
定向示标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此时,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帮你实现一
个愿望,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
2.是啊,美好的愿望有那么多,要是都能一一实现那
该多好啊!这不,有一个孩子就把自己的 愿望写进了
诗里,他的愿望是什么呢?赶紧去读读吧。

指名分小节读诗(注意“丫”、“汲”的读音)。 2分钟
自学指导 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并想一想,孩子的愿望
是什么?
交流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
(三)精读诗歌,进入情境
1.那么多愿望中,哪一个最令你神往?说说理由。
2.诵读最神往的愿望,品读这一节诗句,想象画面。
3.想象“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愿望?

1.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这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5—8分
自学督查 点? 钟
2.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每一小节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




导学释疑

合作探究

自主测评
板书设计
教学回顾
想。
每一小节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
──”
这样的语句。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3.生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4.全体齐读。

1.画出文中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 12-15分
2.欣赏交流佳句。如:“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忽钟
然扑腾一声人影碎 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像
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等语句,体会诗
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天真有趣。
3.感情朗读。

3-5分钟
1.默读两首诗,比较这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区
别?
2. 交流感悟。
3.小结:
第一首,每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并且都围绕“这一
主题,语言比较跳跃。
第二首,主要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一种动
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

10分钟
模仿这两首诗中的其中一首,记录下自己的童与童年
趣事。


9儿童诗两首
自由浪漫
丰富多彩


采用配乐朗读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减轻的
了教学任务。


第二课时
一、 你能写出【偏旁相同的词语吗?
灌溉 ( )( )( )
玻璃 ( )( )( )
杨柳 ( )( )( )
二从课文中选取合适的词语填写在()里。



( )的印象 ( )的舞姿 ( )的小溪
( )的平房 ( )的清风 ( )的杨柳
三连一连 读一读
灌溉 风景 粼粼的 流水
清洗 田园 潺潺的 柳枝
点缀 衣物 长长的 波纹
四 把句子换一种说法,看看意思有没有不同。
例夏天,清凉的风从南窗里吹进来。
太舒服了!夏天,凉爽的风从南窗里吹进来。
1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 )
2为了美丽的明天,为了祖国的未来,努力把!
( )
五 用下列字组词。
豪( ) 茫( ) 掺( ) 挎( ) 凉( )
毫( ) 忙( ) 参( ) 跨( ) 谅( )
壕( ) 芒( ) 渗( ) 垮( ) 晾( )
口语交际。习作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学会倾听、交流、互动。
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感受童 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
指导学生具体有序地写出童年有趣的事情,表真情实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围绕是否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是否表达了童年生活的有趣,
认真修改自己 的习作。重点:通过讲述童年故事,收集反映童年难忘的生活片断,
通过交流,拓展学生的思路,使他们 从不同角度讲述自己童年的故事,在交流中
表现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进一步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激 发学生珍惜童年,
热爱生活的情怀。
教学难点:把故事讲述具体,清楚,并能注意表达方式, 使其能引起听众的兴趣。
并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交际与习作的能力。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引导回顾,体验童年情趣
1.回 顾学过的《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等课文,说
说这些文章给你留下最 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2.你能说说这些场景为什么能使你印象深刻吗?(有趣、天真、可爱„„)



二、打开记忆闸门,回忆自己童年
1.我们的童年生活又是怎样的 ?是不是也有很多有趣、天真、可爱的故事?让我
们静静地回到回忆的深处,去找回我们的童年。
2.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童年难忘的故事。要求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
3.学习小组内相互说说自己最难忘的事情。
三、课堂交流,分享童年
1.评选出最难忘的童年故事(在学习小组内进行)。
2.班级交流最难忘的童年故事。组内其他的同学说说推荐的理由。
3.师生共同评议,并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
四、修改提高,难忘童年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修改,把童年故事说得更清楚更具体。
2.开展童年故事会。
3.从内容、态度、表情达意等角度评选“最佳”童年故事。
五、课外延伸,生活中说。
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共同回忆自己童年发生的有趣的事。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同学们,还记得《童年》这首歌吧!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 童年,那许许
多多的童年往事,会不时地在我们的眼前浮现,你看,那会飞的梦,那冬阳下的
骆 驼队,那一声“精彩”和“糟糕”„„今天,老师让同学再来回忆一下童年那
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往 事,并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板
书:童年趣事)
二、自由交流,拓展思路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明确图画内容。再引导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
用自己的话,编 成一个内容具体的故事。
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以前的有趣的事情。
三、班内交流,评价指导
1.指名学生叙述刚才准备的有趣的童年往事。要求把故事的过程说具体、清楚。
2.组织评 价:“他说的童年往事是不是有趣?”“他是不是把故事发生的过程说。
鼓励学生在习作中用上平时积累 的词语,选择喜欢的表达方式。具体清楚?”或
者“你说的什么地方你最欣?”“你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听 清楚?”“你对怎样说得
更好有什么建议?”等。
四、明确要求,草拟作文
1.读“作文内容”,明确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什么要求。
2.把自己的童年趣事写下来。
3.交流习作,提出修改建议。写好之后,可以同学之间互相交换着看,并展开评
价,欣赏写得 好的地方,指出不足之处,提出修改建议。
五、小结谈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仿佛又回 到了有趣的童年。由于时间关系,大家还没有
把全文改完,可以在课后继续修改完,让老师和同学们最后 也能分享到你们的童
年趣事。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导入课题,组织典型作文的讲评
1. 同学们,老师阅读了同学们的作文,就好像走进了你们的童年,感受到了大



家童年的纯真和美好。
2.出示教师事先从学生的初稿中发现典型。
3出示优秀习作,可以让作者朗读。
4.师生共同评议。
二、组内评改
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要求学生先在小组内读自己的习作,再指出自己习作的优点
和不足,然后让其他同学 评一评优缺点,提出修改建议。
三、佳作欣赏
1.小组推荐优秀习作,让大家赏析。
2.作者谈自己在修改习作过程中的收获。
3.朗读作品,佳作上墙。
二回顾.拓展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回顾与整理,并 能就自己喜欢的段落入情
入境地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积累名言警句,初步了解名言警句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兴趣,积极开展课外阅读。
教学重点:能入情入境地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对名言和诗句的理解,能用名人名言
导行。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感受
1.同 学们,最近几天,我们学习了几篇描写童年的课文,这些课文深深地感染了
我们。小林和小东也被哪些事 感染了,并留下了深刻印象。请大家自由阅读小林
和小东的对话,看看他们交谈的内容。你对哪些话有同 感呢?
2.学生阅读。
3.全班交流汇报,说说自己的独特发现与体会。
4.你读本单元课文,还有哪些发现,哪些独特的感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5.教师小结: 作者写的都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我们读课文时,就要入情入景,
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传达出作者的真 情实感。本单元的每篇课文都值得我们有
感情的再读一读,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有感情的 朗读。
二、交流读书方法
1.说说我们应该怎样读好这样的课文呢?
2.全班交流。
3.归纳读书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首先要读正确、读通顺;深入 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读的时候脑
海中要呈现出课文描写的场景;把自己融入故事情境中,或者联系自己 的生活实
际,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读出来。)
三、小结本课内容。

第二课时
一、日积月累



1.读“日积月累”,读准确,通顺。
2.自由诵读,初步理解句子含义。
3.指名读,注意朗读的节奏、韵律。
4.交流句子含义。第一句:君子处世,就应该像天一 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止
息。第二句:不一定年龄大的人才有理想,一个没有远大的志向的人,即便是 活
到很大的岁数也是虚度光阴。第三句:不要虚掷光阴,否则到老的时候,后悔也
无济于事。第 四句:时间是过得很快的,一转眼就告别少年时光了,但要掌握一
门学问却是很难的,所以请珍惜时间, 不要浪费光阴。第五句:追寻真理的道路
是很漫长的,我将不断地追寻、探索。第六句:不积累半步一步 行程,就无法到
达千里远的地方;不汇集涓细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河大海。
5.指名背诵,要求读出感情。
6.从这些句子中你受到什么启示,你会在怎样的情况下使用这些话语,为什么?
7.练习背诵。
8.外收集有关励志、劝学的名言警句。
二、课外书屋
1.引入:给学生介绍高尔基和他的自传体小说──《童年》,有听说过这本书吗?
2.请学生谈谈对《童年》这本书你都了解了些什么?你还知道什么?
3.师生根据自己已有 的阅读经验推荐其他名人、伟人传记,并介绍其主要内容,
将书目板书于黑板上,供学生阅读时参考。
4.学生讨论如何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5.教师小结。

第三组课文
10 杨氏之子 (3课时)
11 晏子使楚 (3课时)
12 半截蜡烛 (2课时)
13 打电话 (2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回顾。拓展三 (3课时)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
2 通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
教学准备:投影。
第( 十 )册( 语文 )教案
课 题 10杨氏之子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2
主备教师 李平 复备教张凤娟 张敏娜李珍郑希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故事中孩
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
教学方法 六步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环节

定向示标
教 学 内 容

谈话导入:
1.我们 每天都在用语言交流,精练得当的语言,能使
我们有效地与人沟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我们
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
悦我们的身心。古代有一个九岁的孩子,回答别人时语言风趣机智,妙趣横生。他的故事被记录在刘
义庆的《世说新语》里,大家想听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文,也叫文言文――《杨氏之子》。
2.读题,解题。( “之”相当于“的”,“杨氏意思是
姓杨人家的儿子。)

读通课文 2分钟
自学指导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读通
课文。
2.检查读通情况
(1)着重强调以下字的读音:惠 曰 禽 诣 为

(2)引导学生读准停顿:
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
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
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
是夫子家禽。”

理解文意 5—8分
自学督查 1.参考注释,自学课文。 钟
要求: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批注在文中,据此初
步理解句意。
2.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词

(1)其父:他的父亲。其,他。 12-15分
导学释疑 (2)为设果:小儿(杨氏之子)为他摆出水果。设, 钟
摆设,摆出。
(3)以示儿:以便给小儿看。以,来,以便。
(4)此是君家果。此,这;君,您,古代对对方尊敬
的称呼。
(5)未闻:没有听说。未,没有;闻,听。
(6)夫子家禽:您家的鸟。夫子,先生,您,对人尊
敬的称呼。禽,鸟类。

3-5分钟
合作探究 体会语言精妙
1.这个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人的是哪句话?为什么?
时间分配
1---2分




自主测评
板书设计
教学回顾
2.如果杨氏之子回答“孔雀是夫子家禽”,与“未闻
孔雀是夫子家禽”比较,你认为哪一句更好?
3.想像:孔君平听了孩子的话后,会是什么反应?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0分钟
解说课文内容。


10杨氏之子
杨氏之子 杨梅
孔君平 孔雀


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分小组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复习巩固本课所学内容。
教学准备:测试提单。
教学过程:
一补充成语。
不求甚( ) 不屑一( ) 不足为( )
不攻自( ) 不善言 ( ) 不欢而( )
二分类
七上八下 日新月异 千山万水 五光十色 千奇百怪 七手
八脚 颠三倒四 千变万化 五花八门 三心二意 七嘴八舌
表示“多”( )( )( )
表示“乱”( )( )( )
表示“变”( )( )( )
三补充格言。
一日无书,( )。
( ),下笔如有神。
黑发不知勤学早,( )。
第( 十 )册( 语文 )教案
课 题 11晏子使楚 课 型 新授课 时 1

主备教师 李珍 复备教师 张凤娟 张敏娜李平 郑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改色、安
居乐业”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1.分角色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能
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教学环节

定向示标
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
六步教学模式
卡片
教 学 内 容 时间分配
1---2分
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二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 群雄纷争的
春秋战国时代,其中齐国和楚国是大国。说到齐国
就会让人想起一个人,他虽然身材 矮小,但能言善
辩,口才极好,被派到其它国家执行外交任务,帮
2.助齐国解决了许多外交上的
3.争端。
4.他就是“晏婴”,人们都尊称他为“晏子”。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他的文章——《晏子使楚》
2.你能根据自己的预习向大家介绍一下晏子吗?
3.“使”是什么意思?课题又是什么意思呢?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分钟
自学指导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1)根据拼音,读准
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通 顺。(2)想想课文讲了什
么事?
2.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新词(注意“大夫”的读音,现在读“dài fu”,
是“医生”的意思,过去读“dàfū”,是官职的称呼。)
(2)请同学读读难读的段落,检查课文读通情况。
(3)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研读楚王,感受前后变化 5—8分
自学督查 1.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呢?请画出有关的句子。 钟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 开了一
个五尺来高的洞,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楚王瞅了他
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 有人了吗?既然有
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
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
2.(屏幕出示这几句话)我们来读读这几句话,说说你
体会到了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
12-15分
导学释疑 他的目的达到了吗?请浏览课文,把他每次侮辱晏子的 钟
结果画出来。
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三句话中都有“只好”一词,说明楚王不得不甘拜
下风。)




合作探究

自主测评
板书设计
教学回顾
3-5分钟
最后的结果是——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有感情地朗读这几句话。

10分钟
分角色朗读课文。


11晏子使楚
怒发冲冲地
心平气和地
冷静地

我觉得这些历史故事,如果让学生多收集资料效果远远大于教师
的讲解。


教学目标:第( 十 )册( 语文 )教案
课 题 11晏子使楚 课 型 新授课 时 2

主备教师 李珍 复备教师 张凤娟 张敏娜李平 郑希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
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难点 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方法 六步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卡片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时间分配
研究晏子语言,体会智慧 1---2分
定向示标 引: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最后都反被晏子侮辱。那么
晏子是怎样实现反侮辱的呢?让我们跟随着个引人 入
胜的故事,走近这个历史上熠熠生辉的人物,去感悟
他的语言艺术,去体会他的铮铮铁骨!

2分钟
自学指导 1.从三个故事中任选一个,找出晏子的话,想想晏子的话到底有什么样的威力,能化楚王对他的侮辱为尊
重呢?
2.学生自由读课文,自主探究

(一)第一个故事 5—8分
自学督查 “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钟




导学释疑

合作探究
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
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1)学生通过推理得出这句话的意思是“楚国是狗
国” 。楚王不想当“狗王”,自然就大开城门,迎接晏
子进来了。
(2)晏子这句话发挥了它巨大的威力,分析一下,你
认为晏子聪明在哪里?
(晏 子将计就计,将五尺来高的洞定位为“狗洞”。有
了“狗洞”一说,自然就引出了“狗国”之说。)
(3)感情朗读:晏子说这句话的时候,会是怎样的语
气呢?(不卑不亢、绵里藏针)

12-15分
(二)第二个故事 钟
句一:
“这是什么话 ?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把袖子
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
街 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
说齐国没有人了呢?”
(1)引导学生抓 住“住满”、“就是一片云”、“就是一
阵雨”、“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等理解“齐
国人多”。
(2)“大伙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人们都甩
一把汗,就能够下 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
脚尖碰着脚跟。”这三个分句分别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
括, 你知道是什么吗?(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摩肩
接踵)
(3)晏子的这一说法又巧妙在哪里呢?
(采用夸张说法,说明齐国人多,反驳了楚王“齐国
没有人”一说。)
(4)感情朗读。

(1)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 3-5分钟
①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说晏子“想了想”,而是用
了“看了看”?
(只是看了看,就想对对策来了,说明晏子智慧超群。)
(2)晏子严肃地回答„„晏子装作很为难的样子
说„„
①晏子在楚王面前说这一段话时为什么要严肃呢?
②后来为什么要装作很为难的样子呢?
(3)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
①从“面不改色”中读懂了什么?
②晏子不改的是什么?(超人的智慧和爱国的情怀)




自主测评
板书设计
教学回顾

1、角色朗读,课堂表 10分钟
2、分角色朗读三个故事。

11晏子使楚
临危不惧 口齿伶俐 足智多谋 能言善辩

我让学生多次的分角色朗读,大大增强了对课文的理解效果。
第( 十 )册( 语文 )教案
课 题 12半截蜡烛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
主备教师 李珍 复备教师 张凤娟 张敏娜李平 郑希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
的不同。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读课文,并能演一演。
3.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勇敢和热
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握剧情,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机
智、勇敢和爱国情怀。

教学方法 六步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投影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时间分配
1---2分
定向示标 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通过课前预习和自己已有的知识,说说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多少?谁来汇报一下你掌握的资料。
2.师小结。
3.在法国,人民忘记不了这样一件事,这就是今天我
们要学习的课文——《半截蜡烛》。

初读课文,了解剧本 2分钟
自学指导 1.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这课文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交流看法。学生的意见会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
(1)课文的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2)整篇课文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
(3)课文的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
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5—8分
自学督查 1.轻声读读剧本,想想这个剧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钟
事?




导学释疑

合作探究

自主测评
板书设计
2.指名回答。
3.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故事情节富有如此曲折的变化,可以用哪些成语来
形容?
1.同学们想不想根据剧本来演演一家人巧妙与德军周 12-15分
旋这一幕呢?可是要想把它演好,先得认真地研究一钟
下剧中人物的
形象,怎么来研究呢?
2.引导学生可以抓住剧本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揣测 心理等来研究人物形象。请同学们择文中的一
个人物,进行深入研究。
3.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
4.集体交流,尝试表演

(1)语言: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点灯。瞧,这灯3-5分钟
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
要说得不引起德军的怀疑,关键读好哪个词?为什
么?
(学生各自试读后指名朗读,评价)
(2)动作:(急忙取出一盏油灯)、(吹熄了蜡烛)。 请
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思考:你认为是急速吹灭
还是轻轻吹灭?为什么要轻轻吹?
(3)神态:(不动声色地慢慢说道)
怎样才是“不动声色”?为什么要“不动声色地
慢慢说道”?
(4)揣测心理:在敌人面前,伯诺德夫人如此镇静,
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拓展想像(任选一题): 10分钟
1.望着这盏在最后一级楼梯熄灭的蜡烛,你想说什
么?(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2.想像:当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阶梯时,蜡烛熄灭了。
故事还会怎样发展呢?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12半截蜡烛
太对不起了。
天太冷。


第二课时
练习课
一、 选择正确的读音
哺乳(bǔ pǔ) 捕获(bǔ pǔ)
....
上腭(â ã) 倾斜(qīng qǐng)



二、比一比,再组词。
虑( ) 委( ) 台( )
滤( ) 矮( ) 胎( )
鲸( ) 肚( ) 腭( )
掠( ) 杜( ) 愕( )
三量词填空。
一( )鲸 一( )大象 一( )水柱
一( )鱼 一( )海洋 一( )舌头
一( )牛 一( )海兽 一( )牙齿
四找出句子中的反义词。
1、 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
( )--( ) ( )--( )
2、 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
( )--( ) ( )--( )
第( 十 )册( 语文 )教案
课 题 13打电话 课 型 新授课 时 1

主备教师 李珍 复备教师 张凤娟 张敏娜李平 郑希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2.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
说话的重要性。
3.了解相声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语言表演艺术,
能对相声感兴趣。
教学重、难点 在笑声中得到启迪,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
教学方法 六步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卡片 投影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时间分配
1---2分
定向示标 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深受人们的喜
爱。今天,我们就一块来学习由我国著名相声表演 艺
术家马季、郭启儒合说的相声《打电话》,领略相声这
门艺术独特的语言魅力。(板书课题)

2分钟
自学指导 1.浏览全文,想想这则相声说的是件什么事?
2.相声里打电话的年轻人说话的特点是什么?(说话
啰唆、废话连篇)

再读课文,深入品悟 5—8分
自学督查 1.正像同学们所说的,课文中打电话的这个人说话啰钟
唆,废话连篇,你从哪儿感受到他的啰唆?请先浏
文找找依据,说说你的理由。




导学释疑

合作探究

自主测评
板书设计
教学回顾
2.学生自主学习。
3.集体交流:(这样的例子课文中比比皆是,只要学
生能找到并说明理由均可)
例如:
(1) 你贵姓呀?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
老张呀。哎呀,我没听„„呃,不是老张,是老刘呀。
呃,不是老刘。是耗子呀。„„
(2)甲:不知道你猜猜。猜不着?猜不着使劲猜。呃,
猜不着我告诉你。我姓啰,我叫啰嗦。

想像:听电话的小王会有什么感觉?假如你是旁边准备
打电话的人,你会怎么样? 12-15分
师小结:所以到最后不但浪费了自己和他人的时间, 钟
还耽误了事情。
通过学习相声《打电话》,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

3-5分钟
了解特点,学习表演
1.学了这个相声,你现在觉得相声的语言有什么特
点?
(通俗易懂、贴近生活、风趣幽默、极其夸张,有很
浓的讽刺意味)
2.小结:是 的,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它以反映现实
生活为主要内容,表演中说、学、逗、唱是它的主要
形 式,常常在最后要“抖包袱”,引人发笑,让观众们
在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中,在阵阵笑声中得到启
迪。
3.学习表演

10分钟
(1)观看录像(或听录音)《打电话》。
(2)同桌合作或自已找伙伴分角色读相声《打电话》。
(3)找学生上台试着说一说这个相声。


13 打电话
年轻人 打公话 说话啰嗦


我利用学生的表演,来理解相声的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复习巩固本课所学知识。



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看拼音写词语。
Tǎo yàn piāo fú guāng yuán
( ) ( ) ( )

Fǎn shâ kē lì miàn lín
( ) ( ) ( )
二, 多音字组词。
Xiāo( ) tiá( )
削{ 调{
xūe( ) diào( )
三, 补充词语。
( )的水滴 ( )的彩虹
( ) 的灰尘 ( )的气候
( )的情形 ( )的阳光
四, 按要求作答。
假如空中没有灰尘,大自然将多么单调啊!(改陈述句)

口语交际.习作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怎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 劝说别人,了解规劝语言的
特点,体会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2.让学生学会写发言稿,体会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
3.继续引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具体清楚,把句子写通顺。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学会根据具体情景、具体需要写发言稿。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了解意义,揭示课题
1.讲述晏子劝说齐景公不杀养鸟人的故事。
2.教师小结:成功的劝说能帮我们解决一些实 际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在很多
情况下,我们需要“劝说”,但也可能失败。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劝说别人 呢?今
天,我们就来学习“劝说”。(板书课题)
二、观看小品,探究方法
1.颖的爷爷特别爱抽烟,你看,刚刚吃完饭,他就抽上了。
爷:(坐在椅子上,抽出一支烟点着)饭后一支烟,胜过活神仙! (吸了一口,
咳嗽。)
颖:爷爷,您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爷:什么日子?
颖: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这一天,全世界的人都不能吸烟。



爷:谁规定的?谁能管了全世界?
颖:联合国规定的。
爷:联合国能管了咱们中国?
颖:爷爷,抽烟的害处很大,我求您别抽了!
爷:没事! 我抽了几十年了,身体不照样好好的?咳,咳„„就是有点小咳嗽。
颖:反正抽烟没一点好处。
爷:颖颖,天不早了,你该上学了;我呢,到公园溜达溜达。
2.小组讨论,交流:为什么颖没有说服爷爷?
3.集体交流:我们来帮帮颖,说说怎样才能劝服爷爷不抽烟?
(以理服人,列举出抽烟的害 处,让爷爷从内心里真切地感受到抽烟有害无益;
以情感人,注意说话要情真意切,让爷爷感到你是真心 为他好。还要注意劝说的
对象和方式,乐意接受你的劝说。)
4.师总结:劝说也是一门艺术 ,得讲究方法,以大话套话压人、说软话求人都
不大可能奏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对方心服口服 。另外,劝说还要注意
对象、场合、方式方法。
三、创设情境,尝试实践
1.模拟角色劝爷爷:假如你是颖,你怎么来劝爷爷?
(1)老师给大家提供吸烟害处的资料,阅读了解吸烟的害处。
(2)在小组内模拟劝说,评选出最佳劝说者。
(3)全班交流,比比哪个小组的劝说更容易奏效,体会劝说的艺术。
2.联系实际,实践劝说
(1)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也会碰到很多类似的问题,说说在哪些情况下都需
要进行劝说?
(2)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先说说你打算针对什么事进行劝说,再商量一
下怎样劝说会更 有效。
(3)模拟表演:请若干小组上讲台进行模拟表演。
(4)全班评议:让学生评一评谁的劝说效果好,为什么好?
四、小结:
生活处处 有语文,现在我们在课堂上劝说,走出课堂,我们将劝说引向生活,希
望同学们能学以致用,让我们的生 活变得更加和谐。
板书设计: 劝 说
以理服人 以情感人
态度诚恳 注意对象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谈话引题:
在重大节日来临时,在庆祝某项活动时,会有一些教学代表或学生代表发言, 这
时候就要写发言稿。那发言稿怎么写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二、明确发言稿特点
1.老师带来一份教师节到来时学生代表的发言稿,请同学们看看,你们能发现
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这庆份祝教师节的发言稿先向老师送上节日的祝福,再向老
师表明自己的感激之情 等,最后再一次祝福。发言稿的语言热情洋溢,情感真挚。
3.讨论:那要是写竞选干部的发言稿,应该写什么内容,怎么写呢?
学生交流得出:为竞选准备的发言稿,要讲清楚为什么竞选这个岗位,自己有



哪些优势,如果竞选成功怎样为同学服务。
4.写过发言稿或读过发言稿的同学讲一讲,你们 写过或读过什么发言稿?都写
进哪些内容?要注意什么?
5.教师总结:不同场合所写的发言 稿内容是不同的,要根据具体需要、具体环
境而定。注意语言要简洁明快。发言是直接面向听众,所以, 发言的语言一定要
简洁明快,尽量不使用冗长罗嗦的句子,更不要使用一些深奥难懂的词句,话要
说得准确、易懂,最好运用大众语言。
三、尝试习作
1.学生根据习作提示选择写作情景,选择相同情景的同学可以组成合作小组一
起写作。
2.明确习作要求:①内容具体、适合当时需要;②感情真实;③语句通顺。
3.学生尝试写作。教师作巡回指导。
四、评改交流
1.教师根据巡视观察,指名 几个学生读习作草稿,指出问题,然后让学生结合
评改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自己修改作文草稿。
评价方向:不必拘泥于字数多少,以符合当时的发言要求为评价标准,以发言稿
是否符合当时的场景,内 容是否具体、语言是否通顺为评价重点。
2.小组交流评改。
3.全班学生互评互改。
4.推选几名学生根据情境说一说自己的发言稿。(老师可作为主持人创设一下情
境)
5.教师小结作文情况。
回顾。拓展三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围绕语言艺术这个专题,交流读了那些具有艺术魅力语言后的感受
与体会。
2.让学生积累形式不同的对联,感受中华语言文字的优美。
3.启发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 学习成果,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
兴趣,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围绕语言艺术这个专题,交流在读了那些具有艺术魅力语言后的感受与
体会。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交流平台)
一、激情导入
在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中 ,我们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到机智巧妙、幽默风趣的语言艺
术。小林和小东两位小朋友学完课文后很有自己 的感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读对话,交流感受
1.学生自读“交流平台”,想想是否也有同感,或者还有自己的独特的体会与感
受。
2.交流自己的读文感受。



(1)说话要机智巧妙、简练得体
例1:《晏子使楚》中晏子三次回答都很机智„„
例2:《半截蜡烛》中一家三口的说话都很巧妙,特别是杰奎琳说的 “司令官先
生,天晚了, 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去楼上睡觉吗?”很巧妙地迷惑了德军;
“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司令官先生 。和您聊天真有趣,可是我实在太困了。”
更是迎合了德军的心理,实现自己的目的,保护了蜡烛。
例3:《打电话》中的年轻人说话不简练,太啰嗦了:
如:“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 吗?学习吗?不学习呀„„票价八毛一张
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了我三块四。”
例4:《请客》一文中不得体的语言表现:
“该来的怎么还不来?”意思是“来的都是不该来”,得罪了到场的客人。
“不该走的又走了。”意思是“没走的是该走的”,又得罪了没走的客人。
“我说的不是他们。”意思“他说的是最后没走的”,于是他就得罪了所有的人。
(2)剧本、相声的特点
剧本:课文的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 情节,中间
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相声:通俗易懂、贴近生活、风趣幽默、极其夸张,有很浓的讽刺意味,给让人
在笑声
中受到启迪。
4.结合课外的知识与资料谈感受。
(1)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或见闻 谈怎样说话。如同学之间有时因为一句话不中听而
闹矛盾;有时因为话说得委婉巧妙而化干戈为玉帛。
(2)结合课外阅读知识谈怎样巧妙说话。
5.教师小结:希望同学们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 能继续关注、学习语言,在交流
中有意识地练习用得体、精当的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不断丰富自身的语 言,提
高口头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日积月累和展示台)
一、日积月累:
1.引对联:同学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 式,
那就是对联。能谈谈对对联的了解吗?
2.读对联: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流利。
3.想意思:读对联,想想它们的意思,然后交流。
4.悟特点:认真读读这几句对联,看看有什么发现。
(1)生自读,反复吟诵,感悟特点。
(2)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讨论。
回文联:由前往后读,由后往前读都是一样的。
数字联:联中有数字,并且对仗整齐。
叠字联:联中有叠词出现,并且对仗整齐。
顶针联:前一句的尾字为后一句的首字。
(4)再读对联,加深认识,熟读成诵
5.课外拓展:
(1)教师提供对联,学生诵读,感悟特点:



叠字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绿绿红红处处莺莺燕燕;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杭州西湖联)
顶针联:大肚能容,容天下能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数字联:一掌擎天,五指三长两短;六合插地,七层四面八方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回文联:楼望海海望楼;水连天天连水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厦门鼓浪屿鱼腹浦联)
歇后联:醉汉骑驴--颠头簸脑算酒账
艄公捋橹--打拱作揖讨船钱
(2)学生交流课外收集的对联。(只要是学生喜欢的,各种形式的对联都可以)
6.自由选择老师提供或同学交流的对联抄写背诵。
二、展示台
展示、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展示方式可以:
1.表演课文中剧本或故事中的片断。
2.相声表演。
3.展示自己收集的谚语、歇后语、广告词等等,并交流看法。
4.播放收集的相声或小品、电视剧的精彩片断,观看并交流。
5.动手设计广告词、提示语
6. 朗诵、讲故事等。
第四组课文
14 再见了,亲人 (3课时)
15 金色的鱼钩 (2课时)
16 桥 (3课时)
17 梦想的力量 (2课时)
口语交际 (2课时)
回顾。拓展四 (3课时)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阅读这些生动感人的故事的同时,思想受到感染熏陶,情
感得到陶冶升华。

2引导学生阅读的时候既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要注意领悟作者的表达方
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收集一些感人的故事。
教学准备:投影
第( 十 )册( 语文 )教案
课 题 14再见了,亲人 课 型 新授课 时 1

主备教师 李珍 复备教师 张凤娟 张敏娜李平 郑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噩耗、
刚强、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
的段落,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词句。
3、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



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
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谊。
教学方法 六步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投影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时间分配
揭题激发兴趣 1---2分
定向示标 1.每个同学都在爱的海洋里成长,最关心你、与你最
亲的人是谁?他们是怎样关心爱护你的?这些有 血缘
关系、关系亲密、给了你无限帮助的人,我们都称之
为“亲人”。
2.我们中 国人民与邻国的朝鲜人民跨越国界,并无血
缘关系,可是当年,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却把朝鲜人
民 称为至亲至爱的亲人,分别时情真意切地说“再
见了,亲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学
习魏巍写的《再见了,亲人》。(板书课
题,齐读课题)
3.学生简介时代背景,教师作适当补充。

提出初读要求: 2分钟
自学指导 (1)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
词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 思考:课文中“亲人”指谁,想想他们的哪感
动了你?
学生初读课文,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5—8分
自学督查 反馈、交流 钟
(1)教师抽读 生词,强调“妮”(ní)、“谊(yǐ)”、
“耗”(hào)等生字读音,注意“噩”、 “嫂”的写
法。
(2)学生汇报:课文中的“亲人”有——大娘、小金
花、大嫂
用课文的语句说出她们为志愿军战士所做的感人的
事。

品读感悟亲情 12-15分
导学释疑 1.是什么使不是亲人的两国人却比亲人还亲呢?带着钟
这个问题学 习最使你感动的小故事,划出让你特别感
动的内容,抓住词句说说体会,并把自己的体会用朗
读表达出来。
2.学生交流,抓重点词句感情亲情:
句子: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3-5分钟
合作探究 这真是雪中送炭哪!




自主测评
板书设计
教学回顾
A. 引导学生抓住“带着”、“顶着”、“冒着”、“穿过”
等词语,想象当时这样做的危险和艰难,从而体 大
娘为志愿军不顾生命危险的精神。
B.抓住“雪中送炭”这个成语来体会,先理解字面意
思,再理解成语的含义,接着联系句子具体谈谈这个
成语“雪”、“炭”分别指什么,最后想象 “雪”——
志愿军当时的困境及困境会给他们带来的后果,从而
进一步体会大娘想志愿军所想, 急志愿军所急,为他
们而将自己生命置之度外的品质。
C.感情朗读:朝鲜大娘愿意为志愿军 付出生命,给了
志愿军及时的帮助,她把志愿军看成比自己还要重要
的人,能不算“亲人”吗?读出你的感动吧!
(3) 句子: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
休养„„
您为了我们失去了惟一的亲人。 < br>A.引导学生抓住“惟一”、“丢”、“背”等词来体会,
先理解“惟一”的意思,再谈谈“惟一 的亲人”对大
娘意味着什么,接着体会大娘这一“丢”丢下的是什
么,“背”起的又是什么,
从而理解大娘对志愿军的感情胜过亲人。
B.感情朗读:朝鲜大娘为救志愿军不顾最亲最爱的小
孙孙,
这能不算“亲人”吗?
(3)朗读比较,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师引:大娘为志愿军所做的一切,怎么能不感人呢?
难怪志愿军对大娘说一一

抒情赞颂亲人 10分钟
1.前来送行的人只有三个吗?课文为什么只写这三个
人呢?
2.这三个人代表着千 千万万的朝鲜人民。光她们三个
就为志愿军战士做了那么多的事,付出了那么多的血
汗,可想而 知,当年的朝鲜人民为志愿军付出了多少
代价,怎么不令人感动呢?说出你们的感动,说出心
中的赞扬,最好能合适地选用反
14再见了,亲人
大娘,停住脚步。
小金花,擦干眼泪。

我用感情朗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中我时刻抓
住重点语句多读多练。

第( 十 )册( 语文 )教案



新授课 时 2

主备教师 李珍 复备教师 张凤娟 张敏娜李平 郑希

教学目标 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
用。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
教育。
教学方法 六步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投影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时间分配
一、有感情地朗读第1-3自然段 1---2分
定向示标 二、课内链接课外,仿写段落
1为了志愿军,朝鲜大娘、小金花、大嫂可以超越国2分钟
自学指导 籍,不顾惜自己的身体,不顾惜 亲人的生命。她们为
什么能为志愿军付出这样高的代价呢?能结合课文内
容谈谈吗?
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故事?
1读《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片断(节选志愿军战士5—8分
自学督查 感人的故事),读后谈感想。 钟
2.师引:想一想,在依依惜别的时候,朝鲜人民会说
些什么?请选择小金花、大娘、大嫂 三者之中的人为
角色,以她们的口吻,写一个片断,题目也是《再见
了,亲人》,同样可以按“ 劝慰――叙事――抒情”的
结构,用第二人称来写。
3.交流评析。
学习最后三个自然段 12-15分
导学释疑 1.战士即将启程,列车就要开动,两国人民捧着一钟
颗颗赤诚的心向最亲最爱的人告别!请同学们有感情
地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体会怎样才能读出 这份感情。
2.指名朗读,学生评读。

创设情境引读。 3-5分钟
合作探究 (1)师:战士们登上了列车,望着这些可敬可爱的亲
人,望着这片曾经洒过鲜血的 土地,志愿军从心底里
发出了喊声――生: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
土地!
(2)师:列车开始启动,紧紧拉着的手松开了,列车
前行,亲人向后退去。战士们多想再看他们一眼呀 !
于是,他们只好请求隆隆前进的列车――生:列车呀,
请开得慢一点,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 亲人,让我们
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4) 师:然而,列车飞快地向前驶去,亲人离我们
越来越远了。战士们只好挥手,大声呼喊着――
课 题 14再见了,亲人 课 型




自主测评
板书设计
教学回顾
生:再见了,亲人!
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4)告别的情景感人至深,现在你就是志愿军战士中
的一位,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向朝鲜亲人挥 手告别――
生齐读4-6自然段。
列车开走了,然而中朝两国人民的心永远连在一起。
正如金日成首相所说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10分钟
之间结成的深厚友谊将永远留在朝鲜人民子子孙孙的
心中。”


14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抓住重点语句来理解课文。


第3课时
一、补充词语
( )是( )非 ( )不转( ) 指( )划( ) ( )
( )相印( )( )是道 评( )论( ) ( ) 瞪( )
呆 笑( )常开( )绵( )断 名( )其( ) 天( )
( )接 举( )无( )
二、读下面的句子,说明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括号里。
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
2.太阳被裹上橘黄色,没有了刺眼的光芒,稳稳地站在那排杨树的树梢上,
没有丝毫衰老的样子。( )



3.不一会儿,夕阳越来越红,成了小姑娘脸上害羞的红云了。( )
4.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一抖。( )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用序号表示。
“透”字:①穿②透彻③显露④暗地里告诉⑤达到充分的程度1.这件事儿,
我给你先透个消息。( ) 2.这个小姑娘的脸儿,白里透红,真美!( )
3.汗水湿透了抗洪战士们全身的衣服。( )
4.爸爸的脾气,我已经摸透了。( )
5.月光透过玻璃窗,照亮了我的小屋。( )
第( 十 )册( 语文 )教案
课 题 15金色的鱼钩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
主备教师 李珍 复备教张凤娟 张敏娜李平 郑希良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读读记记“颧骨、两鬓、抽噎、喜出望外、
奄奄一息” 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
己为人的品质的教育。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
法。
4.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六步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投影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时间分配
揭示课题 1---2分
定向示标 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一个由伟
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在这个奇迹的背后,< br>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
故事。今天就让我们
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




自学指导
1.请同学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
事。
2.再次快速默读课文,读时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变
化,读后谈谈感受。

自学督查 精读品析,体会情感
1、同学们都被班长尽心尽力地照顾伤员而不顾自己
的崇高品质所感动。带着这份感动再次走进课文,
细细品读描写老班长的句子,想想它们为什么让你感
动。
2、品读重点句:---从外貌体会中心

(1)“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脸上布满皱纹,两鬓
导学释疑 斑白,显得十分苍老。”
A.三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
特征?
( “满脸的皱纹”证明他经历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
“斑白的两鬓”说明他饱经风霜的考验。他“比我们
还瘦得厉害”,
反映他内心为病号的担忧和焦虑。)
B.抓住表现“苍老”的重点词朗读,读出感动。
(2)“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还
一直用
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老班长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可自己已
经衰 弱到不能支撑的地步。这充分说明他对战友的满
腔热爱,对党的高度忠诚。)
-――从语言、行动、神情体会中心
(1)学习“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
合作探究 A.指名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段落令人感动?
B.感情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
(2)学习“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
A.自由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片段令人感动?
B.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地摸”等重点词
朗读。
(3)学习“耐心劝导小梁”片断
“小声点儿,小梁!咱们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
可不要告诉别人。”
“指导员把你们三个交给我。„„我怎么向党汇报?
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
己克服困难出来了’?”

1.把最让你感动的地方用最富深情的朗读来体现。
自主测评 2.课后实践活动:可组织长征题材故事会、图片展览
2分钟
5—8分

12-15分

3-5分钟
10分钟



会等。

板书设计
15 金色的鱼钩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引导学生抓住外貌描写理解课文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三课时
一、查字典,写出带点字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
教学回顾
1.大家不要辜负了人民对我们的期望。( )
负 2.在野营活动中,我们负重前进。( )
3.小明以较大的比分负于小军。( )
4.爸爸肩负着重任,勤奋地工作着。( )
1.只缘身在此山中。( )
缘 2.他怎么无缘无故地生气了。( )
二、补全诗句,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1.天门中断楚江( ) 碧水东流至此( )
2.不( )庐山真面目 ( )身有此山中
第( 十 )册( 语文 )教案
16桥 课 型 新授

课 题 课 时 1



复备教师 张凤娟 张敏娜李平 郑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
狞笑、拥戴、放肆、呻吟、搀扶、祭奠、势不可挡、跌跌撞撞”
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品味语言中深刻感悟老支书
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
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累课文特色语言,了解课文布局谋篇、人
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

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
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方法 六步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投影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时间分配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2分
定向示标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有关“桥”的课文?这几篇课文
分别写的是什么内容。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桥》,这篇课文又会写
些什么内容呢?
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2分钟
自学指导 1.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不
理解的词语可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式自己解
决,也可向学习伙伴请教,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认读和课文朗读情况。
(1)检查字音、字形
(2)学生提出难理解的词语,共同帮助解决。
(3)请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检查朗读。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根据故事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给课文分段。 5—8分
自学督查 (突遇山洪1~6;疏导撤离7~13;桥塌殉职14~23; 钟
祭英灵24~27)
感受险情
1.让我们走进那个特殊的黎明,感受灾害突然降临时
可怕的一幕。读课文 第一段,找出文中描写洪水(或
雨水)可怕的句子,用心体会。
2.汇报交流谈体会,感情朗读促感悟: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抓住“像泼”、“像倒”谈感受。

A.理解“咆哮”是什么意思?山洪是怎么咆哮的?
主备教师 李珍



导学释疑

合作探究

自主测评
板书设计
教学回顾
B.比较“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12-15分
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 钟
C.指导读出洪水的凶猛。
(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A.“跳舞”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
B.指导朗读。

A.读着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5分钟
B.朗读:把你看到的就像魔鬼一样露着狰狞面目的洪
水读出来。

(1)当时的人们是怎样的反应?(随机理解“你拥我10分钟
挤”、“跌跌撞撞”、“拥”)
(2)你能想象出男女老少惊慌失措的样子吗?(引导
学生想像体验情势危急)
(3)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你是什么感受?(转换角色,
体验危急)


16桥
突遇山洪→疏导撤离→桥塌殉职→祭奠英灵


能够利用感情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 十 )册( 语文 )教案
课 题 16桥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2
主备教师 李平 复备教张凤娟 张敏娜李珍 郑希良

教学目标 积累课文特色语言,了解课文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
方面的表达特点。

教学重、难点 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方法 六步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投影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时间分配
一、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1---2分
定向示标 二、感悟老支书的崇高精神

交流汇报。 2分钟
自学指导 (1)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A.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B.不说话的老汉会想些什么?



C.朗读。

(2)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5—8分
自学督查 党员排在后边!” 钟
(3)老汉冷冷地说:“可以TUI党,到我这里报名。”
(4)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 揪出一个小伙子,吼
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快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
像只豹子。

A.抓住“冲”、“揪”、“凶得像只豹子”体会老汉对不 12-15分
导学释疑 服从命令者的态度。 钟
B.指导表情朗读,读出老汉的凶。 C.可是老汉揪出来的人是谁?把儿子揪出来排到后
面,就意味着他死的危险更大,他不爱自己的儿 子吗?
从哪里看出来?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地把小伙子推3-5分钟
合作探究 上木桥。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
吞没了。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 然间,一个浪头也吞
没了他。
① 抓住“吼”、 “少废话,快走”、“用力推”、“似乎
要喊什么”等词来理解老汉爱儿子。②
喊什么”,如果
他还来得及喊,他会喊什么?)
D.既然老汉这么爱自己的儿子,为什么要把他从队伍
中拉出来呢?

10分钟
自主测评 1.师配乐朗诵,再学生朗读。
2.文章为什么要在最后才交待两人的关系呢?
3.想像说话:祭奠时,老太太会在坟前说些 什么呢?
那些搀扶着老太太前来祭奠的乡亲们会怎么哭诉呢?
4.写话抒情:此时此刻,假如 你就在老支书的坟前,
你又想怎么赞颂这位老共产党员呢?大家想一想,把
它写下来,最好用上“桥”这个字。

板书设计 桥―――――老支书
窄窄的木桥前 像一座山
开始发抖 冲上去揪出儿子
痛苦呻吟 用力推儿子上桥
轰地塌了 被洪水吞没了
(不朽的生命桥)

教学回顾 本节课文较难理解,所以除了让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
外,还要抓住重点语句理解加深。





第三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
ju shu jie zou dan wu pu su pan deng( )
( ) ( ) ( ) ( )
tai shan bao lan bao yun ai dai zhui dao( )
( ) ( ) ( ) ( )
ai dai zhui dao ai fu ba she zhang guan li dai
( )
二、照样子组词。笑(眯眯)
沉( ) 光( ) 绿( ) 明( )
红( ) 晃( ) 白( ) 清( )
三、改写句子。
1.那平静的“湖面”难道不是被踩碎的吗?(改为陈述句)
2.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四、记一记,填写完整。
. .



第( 十 )册( 语文 )教案
课 题 17梦想的力量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
主备教师 李平 复备教张凤娟 张敏娜李珍 郑希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
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
语。
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 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
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
想成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
习作中去。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 六步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卡片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时间分配
揭题质疑 1---2分
定向示标 1.教师板书“梦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
你有什么梦想。
2.出示课题――梦想的力量。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
么?
梳理归纳:(1)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2)这个梦
想是怎么实现的?(3)这个梦想力量究竟有多大?

速读课文,理解“梦想” 2分钟
自学指导 1.自由快速读课文,自学生字,读通课文,想想“课
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划出有关句子。
(1)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又干净的
水喝。
(2)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
一口井。
(3)那我攒钱买钻井机吧„„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
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2.补充非洲缺水的资料,。
再读课文,明晰“梦想之路” 5—8分
自学督查 1.加拿大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要为遥远的非洲孩子钟
们挖一口井,还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 洁净
的水,听起来,这肯定是一个梦,一个小孩子的
个无法实现的梦。那么,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
(1)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2)指导朗读最后四个自然段。
2.快速默读课文,思考: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实现的?
3.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导学释疑

合作探究

自主测评
板书设计
教学回顾

①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
a 妈妈的一位朋友被瑞恩的执着感动了,她决定帮这 12-15分
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于是她把瑞恩的事写成文章, 钟
登在当地的报纸上。
b 一周以后,瑞恩受到了一张25元的支票„„瑞恩
筹齐了大一口井的钱。
c 瑞恩的老师没想到„„使瑞恩和同学们跟非洲的
孩子们通上了信。
② 想像:当人们在报刊、杂志、电视电台中听到瑞恩
的故事后,他们会怎么想的?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三段话。

感悟“梦想的力量” 3-5分钟
1.再次朗读最后四个自然段,感受梦想成真的喜悦和
激动。
2.当瑞恩来到非洲后,站在“瑞恩的井”边时,他会
想些什么?
瑞恩和他的父母为什么而激动?为什么而幸福地流
泪?
3.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
不流泪呢?默读课文,深入思考:梦想的力量究竟有
多大?
5.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
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读完这篇课文,同学们的心中一定有很多话想说,你10分钟
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来谈,还可以扩展开去,结合自己
的实际来谈你的理解和感受。


17 梦想的力量
“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
ju jiao shen yin zeng tian jie shi diao yan( )
( ) ( ) ( ) ( )



jian ren shen sheng qiang han gao liang ji li( )
( ) ( ) ( ) ( )
二、组词。
悼( ) 抚( ) 逝( ) 枣( ) 悟( )
掉( ) 扰( ) 浙( ) 束( ) 梧( )
三、把能搭配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喧闹的 古松 宝贵的 品质壮丽的
溪流 珍贵的 经验奇特的 山色 高
贵的 礼物
口语交际,习作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交流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或者经历过 的感动的事,训练学生思维
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并感受人与人之间令人感动的真情。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做到表达时有条
理、有感情;在听他人说 话要认真,有耐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人感动的小事记下来。内容< br>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
教学重点: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完整清楚的叙述出这件感动或难
忘的事。
教学难点:善于表达,说话有顺序,条理清楚,有重点。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激发情趣
感动是人间最美好的情 感,我们的心湖会不断地因一些人和事而荡起阵阵涟漪。
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令人潸然泪下 ,草地上的老班长为小战士而放
弃自己的生命的故事感人至深,在生死关头,无私无畏、舍生忘死的老支 书形象
让人久久挥之不去,而6岁的小瑞恩为梦想不懈努力的决心让我们每个人为之动
容。我们 的身边,时时会发生许多令人感动的事,它让我们感到人世间最美好的
情感。你们看,一个五六岁的男孩 ,用他稚嫩的双手颤巍巍地打来一盆洗脚水,



要给妈妈洗脚。再看,一个穷苦 的学生为了完成学业,背着病患的父亲去上学。
当我们被一幕幕感动着,我们的心灵也正一次次得到洗涤 。
二、拓展思路
1.像电视广告中这样的令人感动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古今中外有许多令 人感
动的故事,你都知道哪些?
2.指名回答,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而感动。
3.小结:一切真善美的事情都能触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为之震颤。
三、互动交流
1.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经历过让自己感动的事呢?想一想曾经看到、
听到或亲身经历过的 事情中,哪些深深地触动过你的心灵,令自己特别感动,难
以忘记。从这些事情中选出一件最使你感动的 事情,认真回顾事情的经过,要把
事情的经过想清楚、想具体,然后再想一想应该怎样讲述,才会打动别 人。
2.指名回答,其他同学当记者,现场进行“答记者问”。教师引导学生说说最令
自己感 动的地方,说清楚受感动的原因。
3.在小组里说说感动的故事,然后推选其中说得最好的一位同学参 与集体交流,
评选出最让人感动的小故事。评选条件:把感动的事件说清楚,说具体;表达时
口 齿清楚,声音响亮,语句通畅。
4.集体交流,注意评价
四、教师总结。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谈话揭题
从同学们上一节课的讲述中,老师知道你们在 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经历过
一些让自己深受感动的事情,可是我无法完全分享咱们班的每一位同学 记忆中精
彩纷呈的感人故事。这样吧,把你们那精彩而具体的,最令人感动、难忘的事写
下来, 老师就全知道了。我们今天就来进行一次习作《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二、明确要求
1.看了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① 这是一篇记事的文章;② 应把自己的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
2.课文中又告诉我们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呢?
三、指导构思
1.回忆从这组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2.想一想自己准备怎样写,才能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写得打动人心。
四、独立试写
学生独立习作,教师巡视,重点帮助习作有困难的学生。
五、讲评修改
1.按这次习作的重点讲评。
请学生把自己写的片断展示出来,读后请同学评一评,哪里写得好?哪里还可以
改进?
2.自评自改,小组互评互改。
六、布置作业
将修改好的习作认真誊抄到作文本上。
回顾。拓展四
教学目标:
1.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明白写文章要有真



情实感才能感动别人,读文章要入情入境才能够被感动。
2.积累16个成语。
3 .懂得“程门立雪”的意思,懂得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激发学生
尊敬教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交流平台)
一、朗读对话,畅谈体会
1.自由朗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
2.指名分角色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
3.你从他们的对话中发现了什么?
4.小结、归纳:
(1)要让文章感动自己必须入情入境地读,设身处地地想。
(2)要让文章感动自己必须要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
(3)要注意表达的方式:①把 思想感情含在事情的叙述或环境描写中;②直接
抒发感情;③借景抒情„„
二、联系课文,深化认识
1.从这一组课文中选择典型的句段,朗读、体会表达思想感情的不同方式。
──直接抒发感情
(1)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我们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 。(《再
见了,亲人》)
(2)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没得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再见了,
亲人》)
──在故事的叙述中表达感情
(1)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可是你把脚一跺,嘴角抽动两下 ,狠狠地说:“妈
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再见了,亲人》)
(2)五天以后,洪水退了„„她丈夫和她的儿子。(《桥》)
──寄情于物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金色的鱼钩》)
„„
2.回忆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哪些课文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感情的?
3.还有哪些其他的表达感情的方式?给出实例体会。
(借景抒情、寄情于物、情景交融„„)
三、拓展课外,加深理解
交流课外书中自己发现的一些表达方法,进行佳作欣赏。
第二课时(日积月累 成语故事)
一、日积月累
1.读正确
(1)自由读一读这些成语,把字音读正确。
(2)指名读,正音。
2.解词意:
(1)你知道哪些成语的意思?说给别的同学听。
(2)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可以提出来向同学请教,也可以借助成语词典加以理



解。
3.加速记:按自己的方法把词语进行归类
(1)比较适用于形容和平时代的精神。
(2)比较适用于形容战争时代得精神。
(3)比较适用于形容坚强意志的成语。
(4)比较适用于形容思想境界方面的成语。
4.说故事:
如“精卫填海”、“愚公移山”、“鞠躬尽瘁”等。
5.巧运用:你能不能选用其中的几个成语说一段话?
二、成语故事
1.自由读故事,思考:“程门立雪”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用一两句话简单地说一说“程门立雪”的大意。
3.这个成语现在多用来称赞什么精神?
4.速读全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杨时非常尊敬老师?
5.有感情朗读课文。
6.全班畅谈班级中尊敬老师的典型事例。
7.练习讲讲这个故事。
三、布置作业
1.将“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讲给父母或好朋友听。
2.继续收集成语故事,与同学互相交流。
教学反思:


第五组课文
18 将相和 (3课时)
19 草船借箭 (3课时)
20 景阳冈 (2课时)
21 猴王出世 (2课时)
口语交际 (2课时)
回顾。拓展五 (3课时)
教学目 标:通过体会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达到感受名著
的魅力、激发阅读名著兴趣的目 的。
教学重点: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
教学准备:投影
第( 十 )册( 语文 )教案
课 题 18将相和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
主备教师 李平 复备教师 张凤娟 张敏娜李珍 郑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隆重、胆
怯、诸位、和氏璧、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同心协力”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课文内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
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从多角度去发现、领略蔺相如的形象与
品质。
教学方法 六步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卡片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时间分配
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对历史故事的兴趣 1---2分
定向示标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历
史长河中有许多熠熠生辉的人物让今天的我们依
然崇敬不已,你们知道哪些历史人物的故事请简单介
绍一下。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历史故事,是根据司马
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
3.板书课题。
4. 同学们已预习过课文,“将”、“相”各是谁?“和”
在这里应该是什么意思?对于题目你是如何理解的?
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2分钟
自学指导 1、“将”与“相”之间为什么和好,他们之间为什么
曾经不和?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理清课文围绕廉颇和
蔺相如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
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2、讨论交流:

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5—8分
自学督查 第一个故事(1—10自然段)完璧归赵。 钟
第二个故事(11—15自然段)渑池之会。
第三个故事(16-18自然段)负荆请罪。

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12-15分
导学释疑 (1)读准字音,“诸位”应读“zhū”“负荆请罪”读为” 钟
jīng”;多音字,着(zháo)急、上当(dàng)、答应(yì
ng )、为(wãi)难、便(pián)宜、上朝(cháo),据词定
音。
(2)认清字形,比较形近字,璧(壁)、秦(奏)、归(旧)、
克(刻)。
(3)体会词语的意思,找出课文中带这些词的句子读一
读。

攻无不克:攻城夺地,没有拿不下来的。 3-5分钟
合作探究 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
本 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
这个成语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自主测评
板书设计
教学回顾

1、蔺相如的出色表现在课文中还有很多,请同学们在10分钟
课下读一读有关于他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下来。
2.提出自己感兴趣或者不懂的问题,跟大家讨论。

18将相和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运用六步教学法,让学生抓住自己喜欢的小故事自学,找出重点
句子的含义。



第( 十 )册( 语文 )教案
课 题 18将相和 课 型 新授课 时 1

主备教师 李平 复备教师 张凤娟 张敏娜李珍 郑希

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从多角度去发现、领略蔺相如的形象与
品质。
教学重、难点 把握“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之间复
杂的因果关系。
教学方法 六步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投影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时间分配
复习引入 1---2分
定向示标 1.认读“召集、商议、隆重、胆怯、能耐、诸位、和
氏璧、完璧归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负荆请罪、
同心协力”等词语。
2.回顾课文内容。
3.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受到了廉颇知
错就改的 大将风度以及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
高贵品质。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再次零距
离接触这些历史人物。
二、研读人物,体会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

1.“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中蔺相如的卓越表现令赵2分钟
自学指导 王对他刮目相看,于是赵王 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
廉颇高。这引发了廉颇的不满,他是怎么说,怎么做
的?
2.研读人物,体会表达




(一)分析蔺相如的语言、行动:
自学督查 行动:“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远远看见廉< br>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
语言:“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将军吗?„„我所以避着
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从蔺相如的语言、行动你感受到了什么?
3.再读蔺相如的语言,感悟人物形象。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蔺相如的语言。

(二)分析廉颇的语言、行动:
导学释疑 1、画出描写廉颇的语言、行动的句子,说说廉颇的性
格特点。
语言: “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
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① 在这里“嘴”指什么?蔺相如真的只是靠他的
“一张嘴”吗?
②从廉颇的话中,你发现廉颇有什么特点?
行动: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① 出示幻灯片,观察第二幅插图,想象人物当时的言
行,说说廉颇负荆请罪的情景。
[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各抒己见,只要合文章情理可。]
②从 “负荆请罪”,可以看出廉颇是一个怎样的人?
③廉颇为什么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讨论、交流、点拨:

思维扩展,深化认识
合作探究 1.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你为赵王感到幸
运吗?
为什么?
2.讨论: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将相和好的根本
原因是什么?
交流、点拨:
① 蔺相如“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的两次立功,被
赵王封为上卿,致使廉颇不服气才有了“负荆请罪”
的故事。因此,这三个小故事之间有着什么关系?
②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们的爱国。

鼓励编排课本剧,分角色朗读课文
自主测评 练习
板书设计 18将相和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5—8分

12-15分

3-5分钟
10分钟



负荆请罪
爱国

教学回顾
我引导学生抓住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性格,品质。


第三课时
一、按要求写词。
1.写反义词。
深奥—— 爱戴—— 团聚——详细——
微弱—— 模糊——2.写近义词。
惊异—— 悔恨—— 羞愧——
二、选字填空。
坚 艰:( )决 ( )持 ( )巨 (
竞 竟:( )然 ( )赛 ( )争 究(
幼 幻:( )想 ( )儿 ( )小 梦(
旅 族:( )行 ( )社 民( ) 回(
三、填空,搭配词语。
神圣的( ) 庞大的( ) 坚忍不拔的(
鲜明的( ) 强悍的( ) 鹰爪般的(
)难









贫瘠的( ) 硕大的( ) 饱经风霜的( )
第( 十 )册( 语文 )教案
课 题 19草船借箭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
主备教师 李平 复备教张凤娟 张敏娜李珍 郑希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 写“妒忌、
都督、推却、迟延、探听、私自、调度、水寨、擂鼓、呐喊、支
援、丞相、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体现在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感悟人物形象,从“草船借箭”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方法 六步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投影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时间分配
激趣导入,简介背景 1---2分
定向示标 1、板书课题,启示谈话。
我们国 家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我国的“四大名著”
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你知道四大名著
指哪些书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草船借箭》这个故事
就节选自著名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谁来说说这 个故
事主要写了哪几个人?谁向谁借箭?
2.简介时代背景。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分钟
自学指导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
么事?
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检查预习,巩固生字词。
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5—8分
自学督查 1.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 钟
序写的?
重点写了哪些内容?
2.“草船借箭”这个题目的题眼是哪个字?围绕“借”
课文讲了哪些内容?
四、品读借箭原因,感受人物特点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诸葛亮的才干怎样?周瑜妒忌诸葛亮是一般的妒忌
吗?文中哪些词可说明请画出来。
3.自读第二自然段段
周瑜的真正目的是陷害诸葛亮,而诸葛亮为什么不拆 12-15分
导学释疑 穿他,反而接受赶造十万枝箭的任务,并且立下军令钟
状?




合作探究

自主测评
板书设计
教学回顾
5、周瑜居心叵测,诸葛亮运筹帷幄,请同学们体会他
俩每次对话时,各人 心里可能想些什么?他们在说话
的时候会是什么表情?什么语气?试着读一读

分角色朗读1、2自然段,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3-5分钟
小组交流
1. 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只要三天就造好十万支箭,他10分钟
答应的是否太多草率?他将怎样做呢?下节课我们将
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2自然段,体会周瑜、诸葛亮
的不同心理。


19草船借箭
妒忌 神机妙算 服气


充分调动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句意。



新授课 时 2

主备教师 李平 复备教师 张凤娟 张敏娜李珍 郑希

教学目标 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现在知天文、
懂地理、识人心。

教学重、难点 通过具体语句感受人物特点,并通过读表现人物个性。
教学方法 六步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卡片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时间分配
1--- 2分
定向示标 激趣导入,简介背景
1、板书课题,启示谈话。
我们国 家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我国的“四大名著”
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你知道四大名著
指哪些书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草船借箭》这个故事
就节选自著名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谁来说说这 个故
事主要写了哪几个人?谁向谁借箭?
2.简介时代背景。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分钟
自学指导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
第( 十 )册( 语文 )教案
课 题 19草船借箭 课 型



么事?
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检查预习,巩固生字词。
(1)指读课文,正音 5—8分
自学督查 (2)结合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意思。 钟
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本
课指周瑜因诸葛亮比自己强而忌恨他。
惩罚:严厉地处罚。
自有妙用:自然巧妙的用处。
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
善于估计客观形势,决定策略。

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2-15分
导学释疑 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 钟
序写的?重点写了哪些内容?
2.“草船借箭”这个题目的题眼是哪个字?围绕“借”
课文讲了哪些内容?
四、品读借箭原因,感受人物特点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诸葛亮的才干怎样?周瑜妒忌诸葛亮是一般的妒忌
吗?文中哪些词可说明请画出来。
3.自读第二自然段。

诸葛亮算好了大雾天,那么他又是怎样找准借箭的地 3-5分钟
合作探究 理位置的呢?
1、“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
开去。”
(把船只用绳索连接起来,一字儿摆开,既便于统一
行动,避免走散,又不 留空档,使受箭面积大。)
2、“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
又叫船上 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3、“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
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为什么?
(两面受箭,既能多受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
可见,诸葛亮方方面面考虑得那么周密、那么成熟、
那么滴水不漏,安排巧妙,你们说诸葛亮神 不神?妙
不妙?
4、“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可是这边的船顺风
顺水,已经 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长江水流方向向东,风向向东,
因此 船受箭归来才会顺风顺水,这就是诸葛亮的神机
妙算。)
看来诸葛亮也早已算准了借箭的地 理位置。难怪周瑜
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自主测评
板书设计
教学回顾


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10分钟
(①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利用有雾的天气,其借
箭的妙计才能实施。②利用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特
点,大雾满天,曹操看不清虚实,不敢轻易 出兵,只
得放箭。③考虑周全,安排巧妙,诸葛亮用二十条船
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受箭。)
四、链接诗句,扩展文本
1、课文学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认为诸葛亮挺有才干?
请你选用一些四字词语来形容诸葛亮。
(足智多谋 智慧超群 精明能干 知识渊博 神机妙
算)

19草船借箭
知天时
懂地利
识人心



第三课时
一、你能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吗?
张( )李( ) ( )经风( ) ( )( )吞枣 ( )然大悟
千( )万( ) 千( )一( ) 千( )百( )
一( )( )( ) 二( )( )( ) 三( )( )( )
四( )( )( ) 五( )( )( ) 六( )( )( )
七( )( )( ) 八( )( )( ) 九( )( )( )
十( )( )( )
二、修改病句。(用修改符号)



1.张小华因为刻苦学习,而且成绩提高得很快。
2.只要你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才会得到群众的信任。
3.如果我们班级得到表扬,就不能骄傲。
4.即使你对干部有些意见,你就提出来。
5.东北的高梁是我国产量最多的地方。
6.他穿着一件白上衣,一顶小黄帽。
第( 十 )册( 语文 )教案
课 题 20景阳冈 课 型 新授课 时 1

主备教师 李平 复备教师 张凤娟 张敏娜李珍 郑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11个生字。读读记记“吓唬、诡计、霹雳、
踉跄跄” 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能够绘声绘色讲述“武松打虎”
的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
智的英雄性格。

教学重、难点 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是课文的重点,而“打”则是“重中之重”。
教学方法 六步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卡片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时间分配
谈话引入,激趣读文 1---2分
定向示标 1、同学们,刚刚欣赏了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的片
段“草船借箭”。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清晰 地感受
到了诸葛亮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今天,让我们走
进罗贯中的老师施耐庵所作的古典小 说《水浒传》,习
节选自《水浒传》的一篇课文。
2、简介《水浒传》
《水浒传 》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
程的长篇小说,它讲述了北宋末年宋江等一百零八条
好汉在封建统治者的残暴迫害下起义的故事。书中刻
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你知道哪些?在说这个人



物名字的时候最好加上一个修饰语。
2、今天我们学习的《景阳冈》写的是哪位英雄?请同
学们快
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武松的什么事?

自学生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分钟
自学指导 1、这篇课文节选自古典小说,里面有不少文言色彩的
词、句也有一些容易 读错的词语。让我们来读一读,
争取读正确、流利。
2、体会词语的的含义。

默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 5—8分
自学督查 1、武松急着赶路,是回清河县寻找自己的哥哥武大郎,钟
却在景阳冈意外遭遇老虎,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
理清文章的
叙述顺序,给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
2、讨论,交流。
按事情发展顺序,理清文章脉络。

品读“打虎”,体验精彩 12-15分
导学释疑 1.通过刚才的读书,你认为课文中哪部分的描写最精钟
彩?(打虎)请同学们 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段落多读
几遍,可以边读边批注。
2. 你对“武松打虎”中哪些语言最感兴趣,请读一读,
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课件中相应内容,点拨引领。
(1)„„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 大虫扑过来,一闪,
闪在大虫背后。„„原来大虫抓人,只是一扑,一掀,
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就泄了一半。
①.“般”是什么意思?大虫抓人都有哪“三般”?为
什么“三般”都抓不到武松?
(“般”,指种、样。武松灵巧闪过体现出他的机智灵
敏、有勇有谋。)
②.体会“闪”用词的精当,感悟武松的机智灵敏。

③同学们,你们认为老虎凶猛吗?作者描写虎的凶猛3-5分钟
合作探究 其实是为了表现什么?
(写虎是为了突出人物的特点,用虎的“猛”衬托了
人的“勇”。)
④朗读第九自然段。提示:读出虎的凶猛以及武松的
灵活机智。
(2)凶猛残暴的 老虎,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
不着,劲儿先就泄了一半。武松开始反守为攻,武松
的哪些 动作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读一读。




自主测评
板书设计
教学回顾

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力
气,从半空劈下来。
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
揪住,按下地去。
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武松„„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
打。

1、“武松打虎”让我们认识了一个豪放而又勇武机智10分钟
的武松。《景阳冈》这篇课文 主要写打虎,却为什么用
了7个自然段很大的篇幅来写武松冈下喝酒,以及不
听劝告执意上冈?
2、如此无所畏惧而又骁勇的传神人物,最后却一步步
挨下冈来, 你认为这么写是不是会有损于武松这个英
雄的形象呢?

20景阳冈
一扑 一掀 一剪




第二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
su mu jian yue jiao ji wei yi you yi( ) ( )
( ) ( ) ( )
ku qi zan shi e hao zhu she shen cha yuan( )
( ) ( ) ( ) ( )
hun zhen jian lan za( ) 乱 地( )
( )难 ( )漫 ( )碎xu qi jue li
zu废( ) ( )黑 挖( ) 瓦( ) ( )挡



二、比一比,组词。
渐( ) 详( ) 挥( ) 骄( ) 嫂( )
惭( ) 祥( ) 辉( ) 矫( ) 搜( )
役( ) 硝( ) 阻( ) 决( ) 陈( )
设( ) 消( ) 组( ) 诀( ) 阵( )
三、补充词语。
泪( )满面 庄严( )穆 不( )而同 雪中送( )
第( 十 )册( 语文 )教案
课 题 21猴王出世 课 型 新授课 时 1

主备教师 李平 复备教师 张凤娟 张敏娜李珍 郑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灵通、迸裂、避暑、楷
书、造化、顽劣、明明朗朗、喜不自胜、天造地设、伸头缩脑”
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石猴出世的经过,体会石猴性格特点。
教学重、难点 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特点,
感受其形象,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 六步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时间分配
漫谈“悟空”,揭示课题 1---2分
定向示标 1. 你们谁看过《西游记》,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
印象最深的是哪个人物?(孙悟空)语来说一说
你心目中的孙悟空吗?
2.同学们 ,这个嫉恶如仇、英勇无畏、而又极具反抗
意识的孙悟空从哪儿来?又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
今天我们就学
《猴王出世》,了解石猴变成美猴王的经过。




自学指导
初读课文,读通语句 2分钟
1.自由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师生交流。
2. 交流自学情况,汇报难懂的字词和和句子,教师引
导学生大概了解词语与句子的意思。

5—8分
自学督查 默读课文,感知内容 钟
1.同学们,默读是一种很好的读 书方法,不仅速度快,
而且便于感悟课文内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 件什么事?通过读你明白了什
么?
2.交流讨论
(1)课文主要一件什么事?
(2)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学生自主交流,
教师相机引领。
预设交流:
① 明白了石猴是从哪里来的,课文第一自然段前七句
② 话介绍了石猴的来历。
②懂得了石猴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是从课文第二自
然段中“‘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 不
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
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 去!我进去!’”
课文第三自然段中“石猴笑道:‘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
里面且是宽阔,容得 千百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也
省得受老天之气。’”课文第四自然段中石猴端坐桥头
要求众猴 信守承诺拜他为王等语句感受到的。

品读课文,细节中感悟“悟空”形象 12-15分
导学释疑 1. 明白了孙悟空由石猴变成美猴王的过程,你对这个 钟
孙悟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吗?
2.再读课文,从课文的哪些细节描写中可以看出他的
这些个性、品质特点?
3.交流,指导朗读

(1)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3-5分钟
合作探究 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
径跳入瀑布泉中„„
a.读到这里,联系你平时在电视中看到的孙悟空,说
一说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情景?
b.眼前的孙悟空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c.想象当时的情景读一读相关语句。
(2 )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
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 ,




自主测评
板书设计
教学回顾
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
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
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
a.通过石猴的语言,你感受到了什么?
b.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美猴王的个性特点。

1.用自己的话说说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 10分钟
2.比较课文的叙述和我们 的叙述有什么不同之处?感
受古代白话文的语言简练、概括,我们现在使用的语
言浅显、易懂。

21猴王出世
“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 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
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
来,寻 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
为王?”



2010年 月 日
检查;
第二课时
一, 填写词语
( )功( )绩 ( )( )尽瘁 死( )后( ) 肝胆( )( )
( )情( )谊 骨肉( )( ) ( )欢( )合 ( )( )惜
别( )草春( ) 体贴( )( ) ( )( )无常 ( )( )与共
二选词填空。
慈祥 安祥
1.老人手里拿着一本书,( )地坐在那里。
2.老人看着小孙,脸上露出( )的微笑。



刚强 坚强 顽强
1.经过( )努力,他终于获得了胜利。
2.他是个性格( )的孩子。
3.面对困难,我们不能退缩,要( )。
严肃 肃穆
1.王老师在告诉我这件事时表情很( )。
2.大厅布置得庄严( )。
口语交际,习作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编排、演出课本剧,尝试运用个性化 语言、动作、神情展
现人物特点,深化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与表演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习缩写方法,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适当删减,做到意
思准 确、完整,语句连贯通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缩写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理解和
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感悟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叙述语言改编成人物对话,把人物的特点通过动作、表
情彰显出来。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激趣,畅谈演技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剧吗?有没有看过根据四大名著改编的 电视连续
剧?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部大型连续剧中, 你
最喜欢哪部?喜欢里面的哪个人物呢?
2.据闻由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剧、影片举不胜举, 可是中央电视台拍摄的收
视率却最高,于是人们记住了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诸葛亮的扮演者( 唐
国强)。为什么人们对他们的表演记忆犹新呢?
二、细读文本,播放影片,探讨演出 1.同学们,还记得《草船借箭》中的诸葛亮吗?请找出描写他带领军士们“雾
中借箭“的段落,细 细去读,想象他的动作语言。
2.请同学们观看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精彩片段。
3.课文 与电视剧演绎的同一故事,但却风格不同,电视剧与课文有哪些区别,
我们要把课本排成课本剧需要哪些 准备呢?师生探讨



(1)把文中的叙述性语言改编成人物的对话。
(2)利用提示语加上表情或动作。
(3)准备些简单的服装、道具。
三、合作创编,赏析表演
1.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自由组合。
2.分组创编,感悟角色
(1)按照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分组,推选出一名小导演。
(2)选择角色,将自己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情了解透彻。
(3)交流讨论各自的角色体验,小组内进行整体性创编。
(根据故事情节,安排好各种人物的对白、出场顺序以及剧本内容。)
3.欣赏表演,评价表演。
(1)请同学们仔细欣赏表演者的每一句话、每个动作、每个神情 ,看编排
是否有创意,准备推选出最佳演员、最佳导演奖。
(2)分组表演。
(3)评价表演。
4.评选最佳创编奖,最佳演员、最佳评论员。



四、拓展延伸,丰富角色形象
1.通过这节课的表演, 老师发现我们同学中有极富表演天才 的“小演员”
也有善于揣摩文本,能够把枯燥的叙述性语言变为生动鲜明的动作、神情的“小
导 演”。同学们可以在课下找出自己喜欢的文章,编排成课本剧。
2.祖国的语言博大而精深,祖国的文 化灿烂而辉煌,希望同学们尽情遨游在
祖国灿烂的文化中,多读一些我国经典的古典名著。
第二、三课时(习作指导)
一、谈话引入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老师欣喜地发现很 多同学在阅读四大名著。同学们也
特别希望有交流自己阅读内容的机会,可是名著篇幅很长,不容易交流 ,怎么办
呢?那就需要我们学会缩写,什么是缩写,怎样缩写呢?
二、自主学习,相机点拨
1.自读习作要求,感悟缩写方法。
2.交流:
①什么是缩写?
②缩写前要多读抓要点,根据主要内容,考虑删减、改写。
③缩写后要对照,修改。



三、结合《景阳冈》缩写,掌握缩写的要领
1.读《景阳冈》缩写稿,与原文对照,辨析原文与改写后语言的同异。
2.全班交流讨论,初步掌握缩写的方法。
四、交流讨论怎样缩写,试写初稿
1. 每位同学将准备缩写的文章(《草船借箭》、《金色的鱼钩》或其他文章)
多读几遍,理出要点。
2.小组讨论交流。
3.试写初稿,教师巡视 指导。
五、讲评缩写初稿
1.出示学生写的缩写片断。
2.再读习作提示,缩写内容与原文对照。
明确要求:
(1)修改后的段落是否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
(2)语句是否简洁、通顺、连贯?
3.全班同学提出修改意见。
六、学生修改,展示



1.听老师、同学讲评片断后,修改自己写的片断。
2.四人小组对照要求,评价同学的片断。
3.展示与点评
回顾,拓展五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物的评价、探讨,深入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2.积累歇后语,感受中华民族丰富的语言文化,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厚
的底蕴。
教学重点: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教学难点:评价人物时语言的形象生动是交流中的难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评价人物
1.本单元我们认识了不 畏强敌、机智勇敢的蔺相如,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以及
忠厚老实的鲁肃,顽皮勇敢的美猴王。在这些人物中 ,你最喜欢谁或者最不喜欢



谁,为什么?
①小组合作评价人物,互相完善。
②选派代表发表本组对人物的评价。
③评一评哪个小组的表达的最生动、精彩,更有独到的见解。
2.从文中选取两三个人物,加以比较,说说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
①同桌交流、讨论。
②举行小小辩论会,对同一人物不同的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扩展阅读,鼓励记录
1.你还读了哪些中国名著,向大家介绍,同时谈谈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及困
惑。
2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赖笔头”,希望同学们在读书的时候,能够记录下你
的感受,你对人物的评价,做 好读书卡片。
第二课时
一、激发兴趣,巧对歇后语
1.“歇后语”是我们中华民 族独有的一种文化,在民间广为流传。大家听说
过这些歇后语吗?现在老师说出上半句时,请大家对出下 半句。



三个臭皮匠——
周瑜打黄盖——
关公面前耍大刀——
2.同学们知道哪些有关于古典名著的歇后语?
二、学习“歇后语”,合作交流
1.出示文中歇后语,准确流利朗读。
2.交流对歇后语的理解,讲一讲背后的典故。
3、多种形式的读,鼓励背诵。
三、联系生活,鼓励运用
1.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会听到人们运用歇后语,课文中这六个歇后 语可能会
在什么样的场合用到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试着说一说。
2.学生交流,对运用恰当的语言环境给予表扬。
四、课外扩展,鼓励搜集
1.有关于古代名著的歇后语还有很多,你知道哪些?可以说出上半句,让大
家猜一猜下半句。
2.请同学们课下搜集有关于古典名著的歇后语,并试着明白这个歇后语的出



处。
五、自学“课外书屋”,鼓励读原著
1.自读课外书屋相关提示,谈一谈你的感受。
2.《西游记》的电视剧,动画片同学们看得 已经很多了,可老师觉得只有品
读原文,感受原汁原味的《西游记》才能真正读懂唐僧、孙悟空、猪八戒 、沙僧。
请同学们找来《西游记》原著来读一读,感受那扑朔迷离的神话世界。
第六单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及这些变化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认识19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1.了解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利用媒体,学会选 择信息,
趋利避害。2.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运用信息,善于
和别 人交流信息。
情感与价值观:初步学会有目的地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教 学重点: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快速发展,体会信息给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带
来的影响,并学习搜集和处 理信息,还可以利用获得的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有目的地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课时安排:14课时
教学过程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感知教材,明确活动内容
学习过程
一、 激发兴趣,揭示主题
1、师生共同回顾综合性学习的经历。
(1)以前,我们开展过哪些综合性学习?
(2)说说在综合性学习中感受到的快乐或难忘的事。
(3)谈谈开展综合性学习要注意的事项。
2、揭示主题,明确活动内容。
(1)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开展一次新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
(2)说说对“信息世界”的了解。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可补充以下资料:
信息 ,不是新冒出来的事物,本来就广泛存在于自然与社会之中。古人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正是依靠太阳东 升西落带来的信息确定时间的。南雁告春,是动物带
来了春天的信息;一叶知秋,是植物送来了秋天的信 息。



资料链接:
我们坐在教室里学习,与亲友、朋友们通信,看 电影、电视,也是在接受信息。
信息包含了人们以往不知道或者不能确定的东西。因此,消息、新闻、报 道、资
料、情报都是一种信息。知识也是一种信息,是经过人们提炼、加工、系统化了
的信息。
(3)明确活动内容。
当今世界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和我们息息相关。现代社会信息量越来 越大,信
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
对社会 和个人的发展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我们先来学习本组综合性学习的第一
个板块《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 生活》(板书: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让
我们共同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传递方式 的变化,体会信息在人们
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影响。
二、浏览教材,初步感知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
1、浏览阅读材料,感兴趣的地方可以读得仔细些。
2、简单交流各自的感受与收获。
三、明确本周本板块的主要活动要求。
A、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了解信息传递的方式及其 变化。调查家人感兴趣的
信息,并进行简单分析。
B、开展调查,了解现在主要是通过哪些途 径来获取信息,认识信息与我们生活、
工作和学习的密切关系。
C、通过讨论或辩论,能够正确使用媒体,辨别信息的良莠,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布置作业:收集资料:你知道人类或者动物传递信息有哪些方法?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阅读交流资料,了解传递信息的各种方法以及方式的演变。
学习过程:
一:引入:
信息的传递,使人们互相交流,互相了解、互相学习、互相 帮助。人们怎样把信
息告诉别人,又是怎样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的呢?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二: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人类或动物传递信息的各种方式。
1、小组内交流、整理、归类。
2、全班交流:收集各种传递信息的方式和信息的表现形式。
如:飞鸽传书、驿站传递、放火箭信号弹、锣鼓传令、书刊、报纸、广播、电视、
电脑、网络等 方法传递信息。
三、阅读课文《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
1、扫清阅读障碍:把文中生词找出,读读,质疑。
2、默读课文,思考两篇课文中介绍的传 递信息的方式的优缺点。划出有感触的
句段,写上批注。备交流。
3、交流阅读收获。
四、整理全课。
小组合作,整理本节课各自收集的资料,归类,用自己的方法体现信息传递方 法
从古到近的不断进步,体会信息传递速度、质量的飞速发展。
提示学生,可以制表。



交流:展示各组的资料整合情况。
3、出示表格,总结归纳。
时代
信息传递的方式
评 价

远古
口耳相传或借助器物
信息传递速度慢、不精确。

古代
靠驿差长途跋涉
信息传递速度慢、信息形式单一。

近代
依靠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
信息传递速度相对快一些、距离远相对就慢、且费用高。

现代
电报、电话
速度快、信息单一文字。

当代
计算机网络
传递的信息量大、信息多样化,传递速度极快、不受地域阻隔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学生初步学习收集信息的方法,为回家调查家 人一天中从什么渠道获
取哪些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做简单分析而做准备。
学习过程:
一、引入。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只要我们留心,就可以找到不少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你< br>喜欢了解哪些方面的信息呢?
学生小组里自由谈论自己最近知道的新的信息。
二、全班交流,对信息进行分类。
如:体育类、军事类、交通类、生活故事类„„
学生谈谈信息都是怎么得知的。师相机板书,将常用的获取信息资料的方法整理
出来。
获得信息的渠道分类:
亲自看到或听到;如:
②电话或短信;如:
③报刊和书籍;如:



④广播和电视;如:
⑤网络;如:
⑥其他:如。
资料链接:
三、布置活动任务:
回家后,自己设计一个表 格,记录家人一天得到的信息,进行简单分析,从家人
感兴趣的信息可以发现什么?下节课把调查表带来 交流。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交流家庭信息记录表,指导学生把调查表修改规 范,学会使用所调查
信息进行简单分析。
学习过程:
一、出示一张学生制作的比较规范的调查表进行评价。
调查后的分析:
1.通过这 次调查,我知道信息无处不在,只要稍加留意,就能获得很多信息,
对学习、生活很有帮助。如,妈妈知 道了明天天晴,准备洗晒衣服。
2.从家中每个人了解的信息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如,爸爸
喜欢体育和了解国家大事,妈妈关心跟家庭生活有关的信息,我比较注意有趣的
信息。
3.我们家的信息主要来自广播、电视和报纸,也有一些是直接看到或听到的,
来自网络的信息 不多,因为爸爸妈妈都没有上网的习惯,家里也没有装宽带网,
上网不方便。
二、学生各自修改自己的调查表。
三、展示各自的调查表,谈谈收获与疑惑。


第五课时
学习目标:阅读课文资料《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把握自 己》明白合
理利用信息、传递信息的好处,了解不良信息传播给青少年的不好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引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研制成功了集多媒体功 能于一身的电脑。如
今,这种电脑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人们可以使用它看电视,听广播,打电话,发传真,听CD,看VCD,唱卡拉OK„„要是你的多媒体电脑连接了贯通全球的
信息高速公路, 还可以在家中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最新信息。那才真叫秀才不出
门,尽知天下事呢!”
神奇的 网络——信息高速公路,叫多少人着迷,因为它为人提供了那么多方便。
有时候就像天使一样帮你做你想 到的许多事情。可是,网络有时候也会变成魔鬼,
让人迷失方向甚至走如歧途。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快速浏览课文资料《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把握自己》。
1、扫清阅读障碍:读生词,质疑。
2、自由浏览课文,以“网络是天师还是魔鬼”为主题,在文中找资料做批注,
准备发言。
三、全班交流。



1、电脑和网络在文中帮助人们做了什么?
读读感触深的句子,谈谈感想。
你还能利用网络做什么?
小结:利用网络实现的现 代信息传递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很大,给人们的工作、生
活带来巨大的方便。比如,银行用网络实现在AT M机上存取款,邮局用网络快速
汇款,医生利用网络给在家中的病人看病,观众在家中通过网络观看演出 „„只
要我们想得到,网络就能做到。
2、《把握自己》一文中,举了哪些“电子杀手”做的坏事?(有的„„有的„„
有的)
班级或其他班级有同学已经开始被“电子杀手”盯上了吗?举例说一说。
小结:不健康网站、 沉湎于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很大,同学们要把握好自己,
利用好网络资源,而不要被它控制和奴役。
四、布置课外活动任务和下节课内容。
我们下节将围绕“怎样正确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 开一个辩论会,下面大家
设计一个辩题,以便课外找好有用的信息资料当辩论用的证据。
如: “小学生上网聊天好处多/小学生上网聊天坏处多”“小学生应该多看电视/
小学生不应该多看电视”„ „
辩题订好后,学生交流如何找自己需要的信息。
第六、七课时
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大量收集辩论所需的材料、整理材料,开展辩论会。
学习过程:
一、激起学生参与辩论的愿望;
出示辩题,如“小学生上网聊天好处多/小学生上网聊天坏处多”。
同学们,到底那种说法正 确呢?我很想听听你们的看法。下面,一场精彩的辩论
会即将开始,请大家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确定自 己是支持哪一方。
二、学生分组整理资料,师到小组内指导学生,学会分类整理信息,并由相关信息得出自己需要的结论。为等会有理有据的开展辩论做准备。
三、开展辩论会。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五、 师进行总结发言。1、肯定辩论双方的成绩! 2、提出希望——快乐上网,
健康上网!远离网吧。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阅读《奇怪的东南风》和《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了解 搜集和利
用信息进行研究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研究报告的写法。
学习过程:
一、引入谈话:
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有目的地去寻找、调查,获得相关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 能
够帮助我们解决不少问题。如果把我们的调查研究过程记录下来,就是一篇有价
值的研究报告 。今天就来看看怎么做简单的研究报告。
二、阅读《奇怪的东南风》《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1、齐读生词。
2、自由读课文。



3、小组合作,把两个作者的调查步骤、方法列出来。
4、全班交流,展示小组成果。
5、小结:
《奇怪的东南风》它研究的问题是爸爸奇怪的咳嗽的原因。
作者的做法是
1、先自己实地观察和记录,把观察得到的信息做成记录表,从中发现了爸爸的
咳嗽与东南风有关,
2、然后请教医生,终于弄明白工厂的气体污染是爸爸咳嗽的病因。
归纳一下作者的做法是:1、记录信息 2、分析信息 3、请教别人得出结
论。
《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是一则规范的研究报告。
这个研究报告分四部分:1 、问题的提出;2、调查方法;3、调查情况和资料整
理;4、结论。可以从这个研究报告中学习简单研 究报告的写法。
这两个研究的结论,都是以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为基础的,具有科学性,这是进
行简单的科学研究和撰写研究报告最重要之处。

第二、三课时
学习目标: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拟订活动计划。指导学生收集信息。
学习过程:
一、根据提示,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当小组研究报告的主题。
提示:1、我们家生活的变化。
2、身边同学的近视情况的调查极其原因的分析。
3、成语中的名人故事。
二、小组再次深入对比、分析两篇课文的异同。讨论一下本组的研究报告是比 较
接近哪篇课文的风格。
三、 指导学生根据主题收集信息。
这次活动,搜集资 料是中心环节。各小组要事先拟订一个简单的计划,要讨论清
楚需要搜集什么资料和到哪儿去搜集资料。 搜集的资料应当和研究课题有关,尽
可能多一些和全面一些,正面的反面的都要。搜集资料可以自己调查 、访问、记
录,可以从有关的书籍报刊上摘录,还可以利用网络搜指导学生讨论各种收集资
料的 方法:
小结:
出示表格:
搜集资料的方法
优点
不足
适用范围

自己观察、记录
第一手资料,真实
费时多
可以直接观察的对象

调查、访问



比较真实可信
工作量大
小范围调查

从书籍报刊上摘录
材料集中,信息较多
寻找费时
需要较多资料时

利用网络搜索
速度快,信息量大
需要设备
需要大量资料时

四、 小组内的同学充分讨论、分好工、做好收集资料计划表,每人负责搜集某
一方面的资料,或根据自身优势,每人负责从某一种渠道搜集资料。
五、 学生各自根据分工计划表,可以发动家长,课外开始大量收集资料。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指导学生收集好的资料分类整理。
学习过程:
一、 各组成员将收集的资料汇集起来。
二、 梳理筛选资料:
1、是否与研究的课题有关。有关的保留,无关的删除。
2、这个资料已有还是未有。没有的留下,已有的删去。
3、要注意资料中是否与自己有不同的看法,要把不同的观点保留下来。
三、 整理筛选好的资料。反复阅读,交流对资料的看法,交流收集资料中的收
获,为写研究报告做准备。

第五、六课时
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学习过程:
一、出示一份研究报告,指导学生观察其结构。
二、交流研究报告的写法;
研究报告是一种应用文,有约定俗成的格式。研究报告的一般格式是:
1.标题。研究报告的 标题常常直接采用研究课题的名称,这样,显得精确、明
了,使别人能对所研究的问题一目了然。
标题下是署名。一般应写明研究人员所在的单位,如,××学校××班。
2.前言。报告的第一部分,常常以前言的形式简要地
说明下列内容:(1)课题提出的缘由 ;(2)研究这一课题的意义;(3)该项研究所
要解决的问题。也有人直接以“问题的提出”作为这部 分的标题。
3.研究方法。介绍研究是怎样进行的,主要包括:研究对象的选取、研究的方
面 、资料的搜集和处理等。
4.结果。这一部分将研究结果作为客观事实呈现给读者。主要包括对资料加 工
分析和由分析得出的结论。




第七课时
学习目标:交流做好的研究报告。交流本次活动的收获。
学习过程:
一、引入。
经过大家的努力,每个小组都在收集整理信息的基础上,将自己有用的信息进行
分析整理,完成 了各自的第一份研究报告。今天,我们一起来交流,把自己的收
获告诉大家,把自己的疑惑提出来一起解 决它。让我们在交流中,获得更多的信
息。
二、各组相继展示调查报告,组员分工介绍完成报告的过程、方法和想法。
三、 其他组的成员在听了别组的报告后,提出看法和疑问互相解答。
四、各组对自己组员在本次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与自我评价。
1、收集信息的能力、2、分析信息的能力、3、合作的能力、„„
五、小组之间对其他小组的研究报告和合作情况互相评价。
六、教师总结、评价。
1、肯定学生的积极性和收获。
2、根据各组情况,单独表扬各组的优势。
3、提 出希望:信息世界是无穷无尽的,我们要学会有效地、正确地收集信息,
在生活中多听、多读、多看、多 想、多摸、多闻„„做生活的有心人,多掌握收
集检索自己需要的信息的本领,学会分析信息,善于从信 息世界得出新的发现,
为人类做更多的贡献。
七、畅谈综合性学习体会
1、自由交流: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师生共同提出今后活动的方向。
(1)经常浏览报刊、杂志、书籍、网络,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随时保存有
价值的信息,建 立自己的信息库,比如:简报本、信息卡片等,并能对其中的信
息进行整理、归类,以便今后查找。
(2)经常和其他人进行信息交流,养成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合理的使用各种
信息的习惯。
(3)经常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并试着写写研究报告,到时候还可以
汇编自己的研究 报告集。
八、拓展延伸活动:
学习做资料卡片、剪报„„设一个资料收集本,收集自己感兴 趣的资料。可以建
立自己的博克,收集喜欢的信息资料,如:旅游资料、运动资料、学习方法资料„„< br>同学之间常互相交流。

第七组课文


22 人物描写一组 (3课时)

23 刷子李 (2课时)

24 金钱的魔力 (2课时)



口语交际 (3课时)

回顾。拓展七 (3课时)



教学目标:1注意整合提升,注重将学生已有的关 于写人的读写经验与本组教材的学习有机
结合,提高阅读能力。
2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理解和评价。


教学重点:充分理解人物对话。


教学准备:投影。





第( 十 )册( 语文 )教案
课 题
主备教师
教学目标
22人物描写一组
张凤娟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
复备教师 郑希良
知识与技能: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 “侄儿、破绽、
穿梭、郎中、媳妇、辉煌、苗条、风骚、打量、标志、气派、祖宗、可怜、
精神 抖擞、手疾眼快、膀大腰圆、敛声屏气、
放诞无礼、转悲为喜”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
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
肖像、心理活动等描 写人物的方法。2、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
物的方法。
六步教学模式
投影
教 学 内 容
1.导语
你们看了《小兵张嘎》后,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张嘎与胖墩儿摔跤比赛的情景。老师
出示

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学生读,正音。如“擞”,应读“sǒu”,不要读成“sh
时间分配
1 ---2分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教学环节


定向示标


自学指导
2分钟



ǒu”;“绽”,应读“zhàn”,不要读成“zàn”,也不要读成“d
ìng”;“扳”,应读“bān”,不要读成“bāi”。
3.思考:文章的主要写了什么
4.组内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自学督查
精读课文,感受形象
1.再读课文,边读边在头脑里浮现小嘎子与胖墩摔跤
的情景,
读后可以模仿小嘎子的动作体会。
2.播放小嘎子与胖墩摔跤的电影片段让学生观看。
3.再次模仿小嘎子的动作
4.谈谈:读了课文,小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课文又是通过什么方法塑造这一
形象的。
出示重点语句:

①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
气,自然不跟他一*一搂。
②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
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 冷绊子,仿佛很
占了上风。
① 两个人走马似的转了三四圈,„„小嘎子摔了仰面
朝天。
写小嘎子摔跤时的动作描写,作者用了“站、围、蹦、转、
揪、推、拉、拽、 顶、扳”等表示动作的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人物形象和描写人
物的方法。
1.组内进行朗读,各组推荐最佳选手进行比赛。
2.体会人物形象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体会人物形象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5—8分





导学释疑
12-15




合作探究
3-5分钟



自主测评
板书设计
10分钟

22 人物描写一组

小嘎子 严监生 王熙凤





教学回顾














第( 十 )册( 语文 )教案
课 题
主备教师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教学环节


定向示标
人物描写一组
张凤娟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2
复备教师 郑希良
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六步教学模式
投影
教 学 内 容

一、谈话引入
1.导语
你们看了《小兵张嘎》后,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张嘎与胖墩儿摔跤比赛的情景。老师
出示

时间分配
1---2分



自学指导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2分钟
利用上下文或者查字典的方法查不懂的字词。
2.指名学生朗读,正音
3.交流: 短文主要写了什么?短文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
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 了一
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


再读课文,想象人物外部形象 5—8分
1.师范读课文,生想象画面:边听边想象严监生临死前的样 钟
子.
2.交流,达成共识
出示课文插图学生仔细观察。作者对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
神态 作了细致的描写,请同学们先找出有关语句细致地读一
读,并根据他的动作、神态的变化揣摩揣摩他临死 前的心理
活动,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出示句子: 12-15分

自学督查

薪酬报告-中考备考


春节灯谜-带动物的四字词语


南大自主招生-团组织活动


计算机网络毕业论文-餐桌礼仪ppt


札幌市-母亲节主题班会


玻利维亚总统-小学周记300字


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做汤圆作文


开心网站-平安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