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高分宝典:新题型 成语、病句、连贯及参考答案
高二语文试卷-中秋主持词
成语、病句、连贯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在
历史的进程中,我们同样需要守望者。守望是一种角度。当我这样说时,我已经承认对待
历史进程还可以
有其他的角度,它们也都有存在的理由。譬如说,你不妨做一个战士,甚至
做一个将军,在时代的战场上
,发号施令。你不妨投身到任何一种潮流中去,去经商,去从
政,去称霸学术,统帅文化,叱咤风云,,
去充当各种名目的当代英雄。但是,在所有这些
显赫活跃的身影之外,还应该有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
守望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并不直接投身于时代的潮流,毋宁说往往与一切潮流保持着一个
距离
,但他们也不是旁观者,相反对于潮流的来路和去向始终怀着深深的关切。他们关心精
神价值甚于关心物
质价值,在他们看来,无论个人还是人类,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
( )。所以,他们虔诚地守
护着他们心灵中那一块精神的园地,其中珍藏着他们所看重
的人生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同时警惕地瞭望着
人类前方的地平线,注视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基
本走向。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
着忧虑之心守卫土地,仰望天空,
他们守的是人类的生命之土,望的是人类的精神之天。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赴汤蹈火
指点江山 安居乐业 超世绝伦
B.冲锋陷阵 指点江山 安身立命 超凡脱俗
C.赴汤蹈火 高谈阔论 安身立命 超世绝伦
D.冲锋陷阵 高谈阔论 安居乐业
超凡脱俗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如果心神难定,意识不明,就绝无幸福可言
B.无论是精神流于平庸,还是灵魂变得空虚,都绝无幸福可言
C.无论是心神难定,还是意识不明,都绝无幸福可言
D.如果精神流于平庸,灵魂变得空虚,就绝无幸福可言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在土地和天空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守卫土地, 仰望天空
B.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
C.在土地和天空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空,
D.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空
答案;B[“赴汤蹈火”指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
赴,走往;汤,
热水;蹈,踩。“冲锋陷阵”形容作战勇猛。“指点江山”指评说国家大事。指点,评说
;江
山,国家。“高谈阔论”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安身立命”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安居乐业”指生活安定,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满意。“超凡脱俗”即超出常人,
脱离
凡俗。指与众不同,超脱世俗的高雅境界。“超世绝伦”指超出世人和同辈。]
18.D(根据上下文
这应该是表假设关系的复句,而不是表条件关系的复句,可以排除B、C
项,“精神”“灵魂”是与“物
质”相对的概念;“心神”“意识”虽然也属于“精神”范畴,
但不与“物质”概念相对,因而排除A。
)
19.A(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缺少介词“在”,导致出现了两个主语;二是照应不当,前面是“土地和天空”,后面也应是先“土地”,后“天空”。)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19题。
日前,有媒体报道,谈到境内的旅游商品时,经常听
到的负面评价是:做工粗糙,
_________,性价比不高。对境外旅游商品的评价则正好相反,往
往包装精美、商品精致。
按说,以中国如今的经济实力和制造能力,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商品,实不
在话下。
然而,现实情况却令人感到尴尬。最为游客所诟病的是,多数文化旅游商品缺乏创意,设计粗糙。( )。比如,各地的土特产商店、纪念品商店看似_________,但其中所出售的旅游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在全国各大景区皆_________。
反观其他一些旅游发
达国家的旅游商品,且不论其创意水平的高低,就其所显示出的地
域特色,可说是让人过目难忘。为国人
熟知的瑞士手表、军刀、瑞士旅游商品等,都承载着
当地的风土人情,具有不可复制性。游客在原产地购
买这些商品,一来价格比较优惠,二来
独具纪念意义。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国外旅游产品的质
量胜于国内。事实上,受到不少游客交口称赞的
国外旅游产品,往往是由国内厂商加工制造的。____
_____,一件旅游商品的灵魂在于其文
化内涵,这也正是旅游商品不同于一般商品的根本特点。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千篇一律
丰富多彩 云泥之别 追本溯源
B.如法炮制 琳琅满目
云泥之别 归根结底
C.千篇一律 琳琅满目 大同小异
归根结底
D.如法炮制 丰富多彩 大同小异 追本溯源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更糟糕的是,同质化现象使旅游商品对游客失去了吸引力。
B.同质化现象使旅游商品对游客失去了吸引力,这是比较糟糕的事。
C.比较糟糕的是,同质化现象使旅游商品对游客失去了吸引力。
D.同质化现象使旅游商品对游客失去了吸引力,这是最糟糕的。
19.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为国人熟知的瑞士手表、军刀等商品,都承载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具有不可复制性。
B.
为国人所熟知的瑞士手表、军刀、瑞士旅游商品等,都承载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具有不
可复制性。 C.被国人所熟知的瑞士手表、军刀、瑞士旅游商品等,都承载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具有不
可复制性
。
D.为国人所熟知的瑞士手表、军刀等商品,都承载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具有不可复制性。
答案:C(“千篇一律”指事物形式陈旧呆板、呆滞。“如法炮制”指按照现成的方法办事。
此处突出
旅游商品形式陈旧,应选“千篇一律”。“丰富多彩”形容内容丰富,花色繁多。
不用于形容物品。“琳
琅满目”形容美好的东西很多。符合语境。“云泥之别”形容有极大
的差别。根据语境,看似“琳琅满目
”,其实“差不多一样”,可知并没有突出差别之大。
“大同小异”指大体相同,略有差异。符合语境。
“追本溯源”比喻追寻根源。不合语境。
“归根结底”指归结到根本上。符合语境。)
18.A
(“更”递进关系,“同质化现象使旅游商品对游客失去吸引力”恰好引出下文的例
子。)
19.D
(“为……所……”结构,以及“瑞士旅游商品”与前面内容出现“包含关系不当”
的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19题。
最为动人的当然是极光运动所造成的的奇妙景象。我们
形容事物变得快时常说:“眼睛
一眨,老母鸡变鸭。”极光可真是这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而这一
切又往往发生在几秒
钟或数分钟之内。极光的运动变化,是自然界这个魔术大师,以天空为舞台上演的一
出光的
活剧,( )。这种宏伟壮观的自然景象,好像沾了一点仙气似的,颇具神秘色彩。令人叹
为观止的则是极光的色彩,早已不能用
去描绘。说到底,其本色不外乎是红、绿、紫、蓝、
白、黄,可是大自然这一超级画家用
的手法,将深浅浓淡、隐显明暗一搭配、一组合,好
家伙,一下子
变成了万花筒啦。根据不完全的统计显示,目前能分辨清楚的极光色调已达一
百六十余种之多。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瞬息万变
变化莫测 五光十色 入木三分
B.千变万化 高深莫测
五颜六色 出神入化
C.千变万化 高深莫测 五光十色
入木三分
D. 瞬息万变 变化莫测 五颜六色 出神入化
18.文中划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根据不完全的统计,目前能分析清楚的极光色调已达一百六十余种之多。
B.
根据不完全的统计,目前能分辨清楚的极光色调已达一百六十余种。
C.
根据不完全的统计显示,目前能划分清楚的极光色调已达一百六十余种。
D.根据不完全的统计,目前能认识清楚的极光色调已达一百六十余种之多。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上下纵横近万公里,
甚至还存在成百上千公里的极光带
B. 极光带上下纵横成百上千公里,甚至还存在近万公里长
C. 上下纵横成百上千公里,甚至还存在近万公里长的极光带
D.
极光带成百上千公里上下纵横,甚至还存在近万公里长
17.D.
18.B.
19.C.
四、网络并不是文学经典遭遇尴尬的 ,但网络
的癖性,确实
将文学经典本来就脆弱的存在又推到了一个更加感伤的历史时空。文学经典名著在各种符号
纷争的网络版图上、在精神需求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还有没有统领群雄的权威性呢?这个问
题本
应该交给厚重的文学史去裁决,( )文学原来固有的对象(客观世界)和功能(审
美教化)已经
退化,文学经典名著的价值取向也不再显得那么冷艳而高傲了。“高处不胜寒”
的姿态在百草丛生的网络
文学社区里只剩下了没落后的哀怨和叹息, 的世界正
在数字化媒介的包围中变成一个众声
喧哗的群欢空间。文学经典名著,在平民起义般的网络
革命中,露出无奈的眼神。文学已不再是文学大师
们的专属品,而且已成为平民大众的指尖
玩意。专职作家大量“死亡”,网络写手
。一个高傲,一个时髦,文学经典
名著遭遇时尚网络:一声叹息……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元凶巨恶 无所不至 孤芳自赏 水到渠成
B.罪魁祸首 无孔不入
顾影自怜 应运而生
C.元凶巨恶 无所不至 顾影自怜 水到渠成
D.罪魁祸首
无孔不入 孤芳自赏 应运而生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但在网络符号浪潮汹涌澎湃的面前,已经由不得“权威”的文学史慢悠悠地来回答了。
B.但在网络符号浪潮汹涌澎湃的面前,已经由不得慢悠悠的“权威”的文学史来回答了。
C.但在汹涌澎湃的网络符号浪潮面前,已经由不得“权威”的文学史慢悠悠地来回答了。
D.但在汹涌澎湃的网络符号浪潮面前,“权威”的文学史已经由不得慢悠悠地来回答了。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文学已不再是文学大师们的指尖玩意,也已成为平民大众的专属品。
B.文学已不再是文学大师们的专属品,也已成为平民大众的指尖玩意。
C.文学大师们的专属品已不再是文学,而是成为平民大众的指尖玩意。
D.文学已成为平民大众的指尖玩意,不再是文学大师们的专属品。
答案: D(元凶巨恶:
指为人所憎恶的恶势力头子。罪魁祸首:作恶犯罪的头子,或指坏事
的根子。“元凶巨恶”强调程度,而
“罪魁祸首”强调最先,更符合语境。“无所不至”指
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也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此
词强调范围。“无孔不入”比喻有空子就
钻。符合语境。“孤芳自赏”泛指自命清高,自我欣赏的人。也
指脱离群众,自以为了不起。
符合语境。“顾影自怜”:意为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多用
于形容女子孤独
失意的样子。“水到渠成”指条件成熟,更强调自然而然的状态和听凭事物发展的趋势。
“应
运而生”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符合语境)
18. C(关键点在
前半句,由原文“文学经典名著在各种符号纷争的网络版图上”说明前半
句中心词为“网络符号浪潮”,
故选“但在汹涌澎湃的网络符号浪潮面前”,排除A、B;D
项后半句语序错)
19.
B(关键点有二:一是“指尖玩意”指网络文学;二是语序)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蓝蓝的天空,白云悠悠,草原上各色的野花盛开,牧民,载歌载舞……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70
周年之际,人们不难发现,科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乌兰察布市兴和县苏木山人工植树造林为例。苏木山位于内蒙古东南,属阴山山脉,
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最高峰黄石崖为2334.7米。如今,(
),但当年植树造林之
路并不顺利。刚开始,当地政府并不知道苏木山上适合种什么树种,尝试过很多种
树,种植
效果都不好。直到偶然发现苏木山脚下有一棵长势良好的华北落叶松,人们才意识到问题所在。后来,当地政府请来林业专家,在专家的指导下,大家开始学习落叶松栽培技术,这才
有了今天
苏木山的郁郁葱葱。如今,一千多万株树木迎风而立,。
而合理利用生态资源更离不开科学技
术的支撑。比如商都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
壤类型以栗钙土为主,对发展冷凉蔬菜有的自然优势。
当地,依靠农业栽培技术,大力发展
冷凉蔬菜、甜菜等特色富民产叶,实行品牌化营销、集团化运作,走
出了一条富民之路。还
有,乌兰察布市回收草原上的风力资源和日照资源,打造“清洁能源输出基地”,
并在集宁
区率先采用清洁能源供暖,完成了630万平方米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衣食无忧 蔚为大观 得天独厚 因势利导
B.安居乐业
蔚为大观 得天独厚 因地制宜
C.衣食无忧 声势浩大 天时地利 因地制宜
D.安居乐业 声势浩大 天时地利 因势利导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当地的生态恢复因为这里漫山遍野的松树而起到了重要作用
B.当地的生态因为这里漫山遍野的松树而恢复了
C.这里漫山遍野的松树对当地的生态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D.这里漫山遍野的松树起到了重要作用,恢复了当地的生态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乌兰察布市接受草原上的风力资源和日照资源,打造“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并在集
宁区率先采用清洁能
源供暖,实施了630万平方米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
B.乌兰察布市接受草原上的风力资源和日照
资源,打造“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并在集
宁区率先采用清洁能源供暖,实施了630万平方米煤改电清
洁能源供暖工程。
C.乌兰察布市利用草原上的风力资源和日照资源,打造“清洁能源输出基地”,
并在集
宁区率先采用清洁能源供暖,完成了630万平方米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
D.乌兰
察布市利用草原上的风力资源和日照资源,打造“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并在集
宁区率先采用清洁能源供
暖,完成了630万平方米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工程。
17.(3分) B(①衣食无忧:不愁吃穿,
形容生活小康,基本生活无忧。②安居乐业:安
定地住在一起,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形容社会治理得
好,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于正常。
③蔚为大观: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④声势浩大
: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
⑤得天独厚:独具特殊的优越条件,指所处的环境特别好,也指人的天赋、机遇
非常好。⑥
天时地利:常与“人和”连用,指作战时的自然气候条
件、地理环境和人心的向背,引申为
成功要具备的条件。⑦因势利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于实
现目的的方向加以引导。
⑧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18.
(3分)C
19. (3分) D(A项“接受草原上的风力资源和日照资源”动宾搭配不当,“实施
了630
万平方米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缺宾语;B项动宾搭配不当;C项缺宾语)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小题。(6分)
瓦,素朴的瓦,安静的瓦,远离世俗的瓦,随遇而安的瓦,是日见老迈垂暮了。( )。他
们像明媚阳光下晒着太阳的百岁老人,,活菩萨一般令人感到亲切。瓦把一生都交给了人和
房子,像的
女子。房子是土巴墙的,它安贫;是的宫廷,它安然。房子是怎样形状,它就是
个啥形状,或歪七斜八,
或端庄雄伟,这些都改变不了它承天接地、遮风挡雨、营构温馨家
室的本性。瓦是多么慈和啊,排列成人
字形的屋脊,盘龙的屋垛,吉祥鸟的屋角,怎么着都
不会,都能给人一种熨贴。屋场里的静谧或偶尔高一
声低一声的俚语,瓦的庇护,更加深了
时光慢慢、日子长长的味道。每一条东流水与西流水,都会很好地
配合老屋倾诉乡村的厚重。
每回路过乡下屋场,我总忍不住停下来,好好看上村庄几眼,用眼睛和心灵说
上两句话。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慈眉善目三从四德珠围翠绕杂乱无章
B.和蔼可亲逆来顺受金碧辉煌杂乱无章
C.和蔼可亲逆来顺受珠围翠绕张牙舞爪
D.慈眉善目三从四德金碧辉煌张牙舞爪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瓦的庇护,更增强了时光慢慢、日子长长的味道。
B.瓦的庇护,使时光慢慢、日子长长的味道加深了。
C.在瓦的庇护下,更加深了时光慢慢、日子长长的味道。
D.在瓦的庇护下,使时光慢慢、日子长长的味道增强了。
2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但老了并不总是遭人嫌的,我对于瓦的感觉亦是
B.而且老了并不总是遭人嫌,这是我对瓦的感觉
C.我对于瓦的感觉是,虽然老了并不总是遭人嫌的
D.但是老了并不是遭人嫌的,这是我对瓦的感觉
19.(3分)D。(“和蔼可亲”指人态度温和,性格善良容易接近;“慈眉善目”形容人
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样子;语境中强调的是活菩萨般的亲切之感,是从外貌而言,因此选择“慈
眉善目”。“三从四德”是古代到解放前妇女应有的品德,该词相当于百依百顺的意思;“逆
来顺受”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语境中并未强调环境恶劣或
遭受不公待遇,因此选择“三从四德”。“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珠
围翠绕”形容妇女妆饰华丽,也形容富贵人家随侍的女子众多;此处修饰的对象为“宫廷”,
应用“金碧辉煌”。“张牙舞爪”形容猛兽凶恶可怕,张开嘴巴又挥舞着爪子的,也比喻猖
狂
凶恶;“杂乱无章”形容乱七八糟,没有条理;根据前后语境,“瓦是多么慈祥啊”“都能
给
人一种熨贴”,“怎么着都不会”后的空缺应为意思相反的词,即“张牙舞爪”。)
20.(3分)C。(A错在句子主语不是“瓦的庇护”,而且“增强”,是“增进、加强”
之意,与“味道”搭配不当。B错在句子主语不是“瓦的庇护”,而是“静谧和俚语”。D
“增
强”与“味道”搭配不当,“加深”是“加大深度,变得更深”的意思。)
21.(3分)A,(B错在“而且”,根据前后语境,此处与上句应是转折关系。C不恰当
之处在于叙述主体“我的感觉”同上文的叙述主体“瓦”不吻合。D错在“并不是”否定不
当表述不严谨。)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古代人没机器,想要
看什么书,非得自己挽起袖子抄不可,就算家里有钱,用得起雕版
印刷,也得请刻工一个字一个字地雕在
版上。在这种情况下,复制的质量就很难保证。因为
传抄的人也是普通人,会写错别字,会犯懒,会突然
走神而漏掉个把字,会因为急着出去吃
饭而擅自把笔画减掉几笔……如果是大部头著作,改动一两个字或
许,但如果是诗歌在传抄
时被改了哪怕一个字,那作品本身有可能“”乃至面目全非。要知道,(
),一字之差,
可能就会改变整首诗的格调,可谓。
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唐朝,信息辗转
传播,中间历经战乱变迁,许多唐诗作品的版本
与其最初已大不一样。我们的经典语句,也许只是一个美
丽的误会。如李白的《将进酒》里
有个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清代人查过古本诗集,发现这句诗居
然还有好几个版本:“天
生我身必有财”“天生吾徒有俊材”和“天生我材必有开”。可见版本之间的差
异有多离谱。
直到有近代学者在敦煌唐人手抄诗卷里发现这首诗的踪影,知道了这首诗叫作《惜樽空》,
这句诗写成“天生吾徒有俊才”,我们今人才搞清楚这首诗在唐诗的真正模样。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无伤大雅 伤筋动骨 一字千里 耳熟能详
B.无关大局
遍体鳞伤 失之千里 耳闻则诵
C.无关大局 伤筋动骨 失之千里
耳熟能详
D.无伤大雅 遍体鳞伤 一字千里 耳闻则诵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诗歌贵在含蓄,言在此而意在彼
B.诗歌的特点是以最少的篇幅表达最微妙的含意
C.诗歌创作需要极其认真的严谨态度与作风
D.诗歌与小说、散文、戏剧等都有明显的不同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
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信息辗转传播,中间历经战乱变迁,许多唐诗作品与其最
初的版本已大不一
样。
B.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唐朝,中间历经战乱变迁,信息辗转传播,许多唐诗作品与其
最初的版本已大不一样。
C.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唐朝,中间历经战乱变迁,信息辗转传播,许
多唐诗作品的版
本与其最初已大不一样。
D.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中间历经战乱变迁
,信息辗转传播,许多唐诗作品与其最
初的版本已大不一样。
17.A (无伤大雅
:指虽有影响但对主要方面没有妨害。无关大局:对整个局势没有关系或
没有影响。第一横线处事针对改
动大部头著作,并非针对整个局势,填入“无伤大雅”恰当,
填入“无关大局”则无用对象,不合语境。
伤筋动骨:比喻事物受到重大损害。能与后面的
“面目全非”构成递进关系。遍体鳞伤:形容受伤很重。
但与后面的“面目全非”不构成递
进关系。“一字千里”是说差一个字意思就会相差很远。失之千里:意
思是失误虽小,结果
损失很大。比较二词,前者强调相差很远,完全切合句意;后者强调损失很大,不合
语境。
耳熟能详:指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切合句意。耳闻则诵:是说记忆力好。不合语境。)
18.B(依据文意,第一段是在阐述很小的错漏都会对诗歌产生极大影响。前有“
……改了哪
怕一个字,那作品……面目全非”,后有“一字之差,可能就会改变整首诗的格调”。B项符
合前后语意。而其他几项所言均与本文无关,本文没有涉及。)
19.D(原句犯有语序不当的语病,不合句内逻辑,更有甚者不合整个语段的主旨和逻辑关系。
A、B、C三项的修改仍然存在原句的毛病。A项“信息辗转传播,中间历经战乱变迁”应调
换语序,
“中间历经战乱变迁”为因,“信息辗转传播”为果。B项“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
唐朝”将原本是唐
朝以后1000多年的时空纳入了唐朝之内。整个语段意在说明我们今天看
到的许多唐诗作品与最初的版
本的作品大不一样,而C项“许多唐诗作品的版本与其最初已
大不一样”,这就偷换了“大不一样”的内
容。D项修改了上述所有语病。)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 题。
在西安的大
雁塔南边的大唐不夜城中,游客,他们扎堆在一个个临时搭建的工坊前,看
得出神。麦草工艺工坊里,陕
西渭南一位村民将麦草剪成细细的“牛毛”拼贴在画纸上,一
幅牛耕图,在日光下熠熠闪光,他的麦草工
艺品已成为陕西“一村一品”特色产品……各具
特色的工坊组成了本届匠人大会的核心活动——“守艺长
安—大唐工坊”。活动以西安本地
匠人展示为主,通过技艺工坊的形式零距离与游客进行互动,向来自各
地的世界游客表现中
国的匠人精神。对于工匠精神,《诗经·国风》中这样描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在已
出土的中央官府烧制的秦代瓦当上,常会发现有一两厘米大小的不起眼的印文,包括编号、机构、工匠名等。难道2000 年前匠人的产权意识就已觉醒?答案并非如此。秦始皇统一中
国之
前,吕不韦要求器物的制造者在产品上刻下己名,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考核工匠
技艺。这种制度客
观上造就了中国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之后的历朝历代,不管工料、工艺
如何,不管是玉器、青铜器,还
是瓷器丝绸,()。
“纵观中外历史,当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对文化艺术的审美需求就会变
得强
烈。今天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年,工匠精神被标举,是必然结果。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
一群的人,需要一个具有匠心的群体。”参会的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说。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络绎不绝
呼之欲出 推陈出新 卓尔不群
B.不绝如缕 惟妙惟肖 推陈出新 特立独行
C.络绎不绝 惟妙惟肖 革故鼎新 特立独行
D.不绝如缕 呼之欲出 革故鼎新
卓尔不群
18.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活动以西安本地匠人展示为主,通过技艺工坊的形式零距离与游客进行互动,向来自世
界各地的游客展示
中国的匠人精神。
B.通过技艺工坊的形式与游客进行零距离互
动,以西安本地匠人展示为主,向来自世界各
地的游客展示中国的匠人精神。
C.活动以西安
本地匠人展示为主,通过技艺工坊的形式与游客进行零距离互动,向来自世
界各地的游客展示中国的匠人
精神。
D.活动以西安本地匠人展示为主,通过技艺工坊的形式与游客进行零距离互动,向来自各地的游客表现中国的匠人精神。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匠人的初心始终是追求精益求精的匠心
B.精益求精的匠心,始终是匠人们的终极目标
C.匠人们精益求精的匠心,始终是其终极目标
D.精益求精的匠心始终是匠人的初心
17.A【解析】
① 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符合语境。
不
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不能
形容人来来往往不断
。句子强调的是人来人往,故不合语境。
②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不符合语境。
呼之欲出: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似乎一叫就将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肖像十分
生动。也
指某件事即将揭晓或出现。符合语境。
③ 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
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
此处形容工料、工艺,符合语境。
革故鼎新:去掉旧的,建立新的。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变革。不能用来形容“工料”“工
艺”。
④ 卓尔不群:优秀卓越,超出常人。符合语境。
特立独行:保持独特高尚的品行,不随波逐流。此处没有“随波逐流”的意思。
18.C【解
析】文段画线的句子中,“零距离与游客进行互动”语序不当,“向来自各地的世界
游客表现……精神”
搭配不当。A项语序不当,“零距离”应放在“互动”之前。B项主语残
缺,应在句首加“活动”。D项
搭配不当,应将“表现”改为“展示”。
19.D【解析】从语意连贯程度上看,本段强调的是“匠心
”,而不是“匠人”,而且括号前说
的是玉器、青铜器和瓷器丝绸,所以括号内的文字应以“匠心”为陈
述对象,由此排除A、
C两项。B、D的区别在于“终极目标”,
这个目标对于“历朝历代”的匠人而言有些空洞,
所以,“初心”比“终极目标”更贴合文段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