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4 昆虫备忘录
华裔和华人的区别-骆驼祥子读后感
4 昆虫备忘录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
[教学重难点]
1.默读课文,说说你最感兴
2.默读课文,说说你最感兴趣的内容。
趣的内容。
2.用喜欢的方式做一份自己
3.用喜欢的方式做一份自己的昆虫备忘录。
的昆虫备忘录。
3.培养多多观察,探索昆虫
4.培养多多观察,探索昆虫奥秘的兴趣。
奥秘的兴趣。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写几个自己熟
1.观察图片,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昆虫吗?你知悉的昆虫名称。
道哪些昆虫?了解它们的什么?(课件出示多种常
见的昆虫图片。)
2.小组同学交流组内同学普遍感兴趣的昆虫,教师
巡视,参与交流。
3.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导入课题:从
交流中可以看出同学们
都非常喜欢昆虫,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学习汪曾祺的
《昆虫备忘录》,进一步了解几个昆虫。(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
二、自主读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给加粗字选择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默读课文,学会文中的生字新正确的读音。
词,读通句子,读懂课文, 看自己通过读课文能记录(lù lǜ)
了解到些什么。有不懂得问题可以随时询问老师。 款款(kuǎn
qi
2.学生自由默读课文,教师巡视,随即解决学生提àn)
出的疑难问题。
丝绸(chóu zh
3.分节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够准确óu)
的字音。
三、互相交流,学习第一部分“复眼”。
大约(yuē yāo)
3.写出下面词语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部分,看作者主要介绍了的近义词。
昆虫的什么?
2.小组交流,小组长做好记录。
3.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4.教师评议,随机小结。
(1)蜻蜓有复眼。(板书:复眼)
琢磨( )
凡是( )
灵敏( )
4.用简短的话介
绍你喜欢的一种<
/p>
(2)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板书:昆虫身体的某一
视觉灵敏)
部分。
5.查字典了解什么是复眼?(学生发言,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节肢动物的一个典型的眼,尤其在昆虫
和节肢动物内,而主要包括大量的(有时几千个)小
单眼,密集在一起,但是视觉上由暗色细胞分开,在
凸出的基底膜上排列,而在外部遮盖着一个几丁质
的角膜。)
6.作者是怎么研究复眼的?
(1)琢磨。(琢磨是什么意思?思考;
研究。)(板
书:琢磨)作者是怎样琢磨的?(“复眼”,想必是
好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
那它怎么看东西呢?
是每个小眼睛都看到一个小形象,合成一个大形
象?还是每个小眼睛看到形
象的一部分,合成一个
完整的形象?)(板书:合成)
(2)观察。作者是怎样观察的?(板
书:观察)(你
走近蜻蜒和苍蝇,还有一段距离,它们就发现了,噌
——飞了。)(板书:视觉
灵敏)
(3)想象。(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
7.你认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善于观察和思考。
板书:善于观察思考)
8.再读课文,看还有什么发现?
9.学生发言,教师小结:希望同学们做生活的有心
人,养成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
四、作业: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昆虫。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作者在“复眼”一部分主要
介 绍了什么?(蜻蜓有复眼,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
觉都很灵敏。)
2. 教师评议,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汪曾祺
的“昆虫备忘录”,去了解更多的昆虫的秘密。
二、独立学习,自主探究。
1.投影自学要求。
(1)小组同学从课文后三部分选择小组同学普遍感兴
趣的一部分交流探究。
(2)看小组同学都发现了什么?小组长做还记录。
2.小组同学互相合作,交流探究。教师巡视,个别指
导。
三、全班交流,深入探究。
1.预设一:“花大姐”探究小组(板书:花大姐)
1.把下面的
词语补充完
(1)瓢虫的膜翅: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整。
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 )(
)溜
①拟人: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溜
膜翅,顺顺溜溜。(板书:拟人
语言生动) ( )丝()
②词语:顺顺溜溜(这里指平整,变化不大。)严丝合缝
缝(指缝隙严密闭合。)<板书:顺顺溜溜 严丝合缝 2.仿写词
用词准确>
③动词:落 折 收拢 细节描写(板书)
语。
咯咯
(2)外形: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小圆
点,特别漂亮。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小圆点,
叫做“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
瓢虫就分为两大类。(板书:外形 观察细致) 3.写出下面
(3)习性:有的瓢虫吃蚜虫的
,是益虫;有的瓢虫吃词语的近义
马铃薯的嫩叶,是害虫。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词。
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板书:益虫 害可能( )
虫 喜爱之情)
2.预设二:“独角仙”探究小组(板书:独角仙)
(1)作者介绍了独角仙的哪些方面?
讨厌( )
4.选择“挺”
在不同词句
①笨重:吃晚饭的时候,呜—
—扑!飞来一只独角仙,中的意思。
摔在灯下。它摔得很重,摔晕了。轻轻一捏,就捏住①笔直;②
了。
②体长:约有两寸(板书:体长 约有两寸)
伸直;③很;
④量词。
③甲壳:深色 挺硬(挺硬,指很硬。)(板书 甲壳:(1)一挺机
深色
挺硬)
④头部:尖端有角(板书:头部 尖端有角)
⑤力气:很大(板书:力气
很大)
(2)作者是怎样介绍独角仙的?
①用词准确:(板书)
枪
(
)
(2)挺立
( )
(3)挺腰
约有两寸(“约”用词准确,是坐着的估测,不是( )
实际测量的数据。) (4)挺好
北京隆福寺过去有独角仙卖,据说给它套上一辆( )
泥制的小车,它就拉着走。(据说:听说,听他人说。
意思是不是自己亲眼所见,不一定真实。)
②对比:(板书)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形
象说明独角仙角的坚硬。)
3.预设三:“蚂蚱”探究小组(板书:蚂蚱)
(1)作者介绍了蚂蚱的哪些方面?
①别称:挂大扁儿(板书)
②形态:好画(板书)
③飞起来:咯咯作响(板书)
④膜翅:桃红色(板书)
⑤土蚂蚱:身体粗短(板书)
(2)作者是怎样介绍蚂蚱的?
①举例:(板书)尖头蚂蚱是国画家很喜欢画的。画草
虫的很少有没画过蚂蚱。齐白石、王雪涛都画过。我
小时也画过不少。(“画草虫的很
少有没画过蚂蚱。”是
什么意思?<画草虫的画家很少有没画过蚂蚱。>)
②用词准确:(板书)咯咯作响(象声词)
四、练习全文,继续探究。
怎样写好昆虫备忘录?
1. 细致观察。
2.善于思考。
3. 描写准确
4. 恰当修辞
5.用自己喜
欢的方式,
做一份自己
的昆虫备忘<
br>录,如表格、
配有文字说
明的图片
等。
五、总结全文,感情朗读。
1.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随着作者汪曾祺了解了
几种常见的昆虫,学习了怎样写好昆虫备
忘录。希望
同学们养成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也能写出自己
的昆虫备忘录。
2.利用网络阅读更多的有关作品。
课堂小结
[教学板书]
昆虫备忘录
[教学反思]
《昆虫备忘录》
花大姐 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
复眼 琢磨 合成
善于性和创造性性,使语文教学在师生平等对
思 话的过程中进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
观察
视觉灵敏 善于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思考
拟人
语言
生动
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较好地处理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
的关系。在教学中,注重了语言的积累、
顺顺溜溜
严丝合缝 用词感悟和运用,注重了基本技能的训练,给
准确 学生打下了扎实的语文基础。
落 折 收拢 细节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
描写
独角仙
外形:观察细致
习惯的养成教育。无论是人格上的,学习
及方
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视,努力从多方
面去积极引导,从点点滴滴严格要求,严
习性:益虫
害虫 喜爱格训练,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尤其要
之情 指出的是,培养习惯,正面引导固然重要。
体长 约有两寸 用词 培养学生基本的读书技能。学生要会
准确
默读,要能做到默读中注意力集中,不动
甲壳 深色 挺硬
观察指、不动唇、不回视,抓住主要内容等;
细致
学生要学会在读中思考、质疑、解疑,学
头部 尖端有角
观察会在读中圈点、批画;尤其是要在读书中,
细致
逐步使学生形成较敏锐的语感,即基本的
力气 很大 用词感悟语言的能力。
准确
蚂蚱
别称 挂大扁儿
形态 好画
对比
飞起来 咯咯作响 用词
准确
膜翅 桃红色
观察
细致
土蚂蚱 身体粗短 观察
细致
参考答案
阅读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鼓励他们
多读多看,养成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
多总结的良好习惯。
第一课时
1.蜜蜂、马蜂、蜻蜓、苍蝇、蚊子、牛虻、蝴蝶等。
2. 记录(lù) 款款(kuǎn) 丝绸(chóu) 大约(yuē)
3.琢磨(思考) 凡是(通常) 灵敏(敏捷)
4.范例:蜻蜓的飞行绝技来自于一对
极其出色的翅膀,它轻而薄,长不
到5厘米,重量只有0.005克,但每秒钟却扇动30——50次做
高速飞
行,其中的奥秘足够我们人类研究一阵子了。
第二课时
1. 顺顺溜溜
严丝合缝
2. 隆隆 啪啪 哗哗 叽叽 呼呼
3.可能(或许)
讨厌(厌恶)
4.(1)一挺机枪( ④ ) (2)挺立( ① ) (3)挺腰( ② )
(4)挺好( ③ )
5.例文:我发现了蜻蜓的秘密
炎热的夏天里,有许多美丽的昆虫在空中飞来飞去,其中最引人
注目的是蜻蜓。
每到
这时,我经常到外面捉蜻蜓玩。一次,我看见一只蜻蜓落在
花朵上,就躲在他的身后,心想:看你往哪跑
,没有想到的是还没等
我捉到它,它就飞了。就这样连续捉几只都没捉到。我就去问爸爸说:
“
爸爸,为什么我捉蜻蜓还没有碰到它,他就飞了呢?”爸爸回答我
说:“你到电脑中查一查,会有详细的
答案。”我将信将疑,就去咨询
我的小老师——电脑。通过资料显示:“蜻蜓一对大眼睛是由无数的小眼组成的,叫复眼。它的每只复眼由一万多只小眼睛组成的,头部
能灵活转动,能够看见四面八方
的事物。蜻蜓是世界上“眼睛”最多
的动物,视觉极为灵敏。即便我们从后面去捉它,它也能看见,所以
我们捉它时它立刻就飞了,就抓不到了。我急切地让爸爸帮我捉了一
只。小蜻蜓扑打着透明的翅
膀,好像很怕我。我小心地捏着它的翅膀,
把它放在手心里仔细地观察。呀,我发现小蜻蜓的大眼睛是绿
的,而
且还放着光呢!我想知道它的眼睛为什么那么大,于是,我拿来放大
镜仔细观察。咦,蜻
蜓的每只眼睛真的是由许多只小眼睛组成的。
大自然真是太奇妙了!我终于明白了蜻蜓的秘密。也懂得
了:只
要通过我们的认真观察,认真思考,就会学到许多新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