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汽车破产:历任CEO们都贡献了什么
开场白和结束语-观察日记400字
通用汽车破产:历任CEO们都贡献了什么
2009年06月16日
14:48盖世汽车网【大 中 小】 【打印】 已有评论0
条
根据美国联邦政府的规定,
通用汽车必须在6月1日的最后期限以前完成业务重组计划,
而取得足够债券持有人的支持则是重组计划
的必要内容之一,否则不给予通用更多的救助资
金,通用只能进入破产保护程序。
通用汽车已经向约9万名员工提前支付了薪水,对即将到来的命运,他们已经看得很清
楚了。
通用汽车已经100岁了,该公司发生过坏事也发生过好事。但通用汽车定义了20世纪
美国企
业文化。可以说,没有通用汽车,就没有“企业”。通用汽车和垂直统一管理出现后,
企业和企业管理才
开始成为人们的理念。
从文化角度来讲,看着通用汽车走向破产、削减经销商网络、关闭最有历史的品
牌
Pontiac,就像经历拿破仑1812年冬天攻打俄罗斯后走向失败一样。我们被教导要讨厌通用
汽车,但是,任何一个真正懂得自由和公民权利的美国人都必须感谢通用汽车。
几十年以来,
通用汽车一直是低风险的蓝筹股。从财务上看,通用汽车达到了自己的目
的。但从文化上看,通用汽车的
影响更加宏大、普遍和具有国际性。通用汽车造就了中产阶
级生活:通用汽车提供高薪工作,这些工作还
不需要大学文凭。通用汽车还为自己的产品谱
写了歌曲。不过,“GM”可能将成为历史。
企
业可以“大到不能死”吗?通用汽车的故事表明,谁迷信这一点,都将为此付出代价。
美国人正在远离他
们的“国民车”,而美国政府也打算放弃他。百年老店落魄如此,除了那
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外,还有哪些
潜在的逻辑可循呢?
1923年,斯隆
通用汽车曾经辉煌过,辉煌的来临离不开一个人——艾尔佛雷德 P 斯隆(Alfred P.
Sloan,1875~1966)。
1908年,几个濒临倒闭的汽车公司合并组成通用汽
车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通
用汽车和其他欧美汽车企业一样,发了战争财,但随着美国经济的衰退
,他失去了活力,到
1920年已是负债累累。
1923年5月,斯隆成为通
用汽车公司总裁,此后,历任总裁、首席执行官、董事会主
席,一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
管理大师彼德 德鲁克和产业巨子比尔 盖茨曾联合推荐一本书,名叫《我在通用汽车的
岁月》
,就是斯隆在1963年出版的自传,一度被管理界称为“管理教练”。斯隆都做了什
么呢?
在价格策略上,斯隆主张消除五个档次汽车(雪佛兰——奥兹莫比尔——庞蒂亚克——
别克——凯迪拉克
)之间的价格差距。他认为,当顾客的消费水平达到一种档次的最高价格
时,更高档次的车型就能以同样
的价格争夺这个顾客了。这一策略颇为奏效,本来想买雪佛
兰的顾客,如果钱宽裕一些,就被游说买了奥
兹莫比尔(2000年退出市场)。
他还反对集团保护主义,规定公司下属工厂向总公司出售的产品,
价格不得高于其他厂
家,如果在竞标中败北,就可能被淘汰。
斯隆还意识到,在最高层的决策
圈子中,存在长远战略与日常业务脱轨的潜在危险。于
是他建立了一个制度:规定通用汽车公司五巨头与
他的四人行政委员会之间举行经常性会
议。在这些会议上,他们并不做出任何决定,会议的目的就是要让
做长远计划的人知道目前
经营者的情绪。
到了1927年,通用汽车超过福特,成为美国汽车
工业的霸主,美国市场占有率接近一
半。德鲁克在斯隆自传的序里这样写道:“多年来,他(斯隆)最亲
密的好友就是沃尔特 克
莱斯勒,在斯隆说服他另起炉灶之前,克莱斯勒一直担任通用汽车公司别克分部
的总裁„„
斯隆清楚地看到,随着福特公司迅速走下坡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通用汽车公司也需要<
br>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
因为斯隆,克莱斯勒诞生。美国“三大”开始驰骋全球汽车业。到上世
界50年代初期,美
国汽车产量占全世界的80%。
1958年,唐纳
通用汽车的老人们怀念的岁月,是“唐纳以前的时期”。
1958年,弗雷德
唐纳(Frederic Donner)成为新一任通用汽车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当时,通用汽车在
全球汽车业举足轻重。有一次,一直做通用汽车生意的摩根士丹利想
帮福特基金会销售股票,其负责人杨
格便来请示唐纳。唐纳表示:“这对我们不会是个问题,
但可能会让你们碰到问题。”于是,摩根士丹利
便远离了福特。
“造汽车很重要,但赚钱更重要。”唐纳这样认为,并决定通过“产品
同一化”来增加
利润,也就是各类车型通用零部件来降低成本,各部门的独立决策也被剥夺了。
从此,通用汽车的高层管理者不再协调监督下属分公司,也不再保持和强调每种品牌的
独特性,各个事
业部为了追逐短期的数字目标,开始偏离斯隆苦心制定的品牌政策。中低档
车雪佛兰和庞蒂亚克也推出高
档车,高档车别克和凯迪拉克也生产中低档车,每一个事业部
都试图为所有顾客提供所有产品。
1983年8月,《财富》发表封面文章,将雪佛兰、奥兹莫比尔、别克和庞蒂亚克的图
片放在一起,
称这些看上去一模一样的汽车为孪生兄弟。事实上,他们的价格也越来越接近。
营销战略专家、美国特劳特咨询公司总裁杰克 特劳特(Jack Trout)批评说:“我曾经与唐纳共进午餐。我听到的整个是一场关于通用汽车组织的独角戏,还有对和庞大的董事会
共事之难
的抱怨。”
由于唐纳是财务出身,在通用汽车公司,财务人员逐渐掌管了公司的实权。注重数字和成本控制的财务人员,经常与追求汽车性能的工程人员发生冲突,公司出现内耗,一些质量
问题也得
不到及时解决。恰在此时,美国国内开始注重汽车的安全问题,并组织了“反对汽
车工业缺乏车辆安全保
障运动”,矛头直指通用汽车。
但唐纳的改革没有结束,他建立了装配部,彻底改变了斯隆时代的“分
散经营,统一协
调”的事业部制管理方式,加速了通用汽车公司内部保守官僚体制的形成。
特
劳特表示,“同一化”战略给通用赚了些钱,却损害了斯隆苦心经营的品牌差异性。
从此,通用汽车从多
品牌战略转为相似品牌战略。
上个世纪60年代,通用汽车的发展停滞不前。70年代,通用汽车开始
走下坡路。到70
年代的石油禁运事件发生,通用汽车受到沉重打击,销量下降35%以上。
外界对唐纳的评价不高,说他是:“保守、低姿态、讲究利润的财务人员”。
1981年,史密斯
如果说斯隆是一本书,那史密斯就是一部电影了。
1989年,美国鬼才导演迈克尔 摩尔(Michael
Moore)导演了一部纪录片——《罗杰和
我》(Roger me),讲述1988年,通用汽车总
裁宣布关闭密歇根州福林特市的11个工厂,这
意味着3万人将失去工作。摩尔就是福林
特市人,而罗杰即是罗杰 史密斯(Roger Smith),
当时通用汽车的总裁。
上个
世纪70年代,美国关税壁垒逐渐放松,加上石油价格飞涨,使得包括大众、丰田、日
产等国外汽车开始
涌入美国市场,但这并没有引起底特律的恐慌。通用汽车的管理者们认为,
石油危机会过去,汽油价格会
趋于稳定,消费者购买小型汽车只是暂时的,通用汽车公司是
强大的。
如此的漠视,让日本
车得以慢慢渗透。本田从1979年在俄亥俄州开设第一家工厂起,
到1984年,产能达到5万辆,又
投资第二工厂。
1981年,罗杰 史密斯成为通用汽车的总裁。他曾嘲笑说:“日本人在汽车方面发
明了
什么?我能想起来的只是那个小小的盛硬币的小盒。”
更糟糕的是,底特律在腐败。15
层的通用大厦里,坐在14层的管理者很少下来看看市
场到底发生了什么。大楼的每个进出口都有警卫,
并建有一些带顶棚的通道,方便管理层走
到他们的私人车库;14层专门设置了行政人员餐厅;通用每三
个月赠给董事们一辆新车。
由此,官僚主义越来越严重。当时的董事罗斯 佩罗特(Ross Per
ot)说:“如果其他公
司的雇员看见一条蛇,他会杀了它。但在通用,首先你要设立一个关于蛇的委员
会,然后请
来一个对蛇有研究的顾问,第三件事便是为这个话题讨论一年。”
作为对这番话的
回应,史密斯让佩罗特走人。史密斯有他远大的志向,他预言:通用在
国内市场的份额将由1980年的
66%上升到70%。通用的经理们也醉心于公司未来五十年的规
划蓝图。
史密斯在任期间,
正如《罗杰与我》中反映的,关闭了一些工厂,但他也做了一些变革
的工作,主要是“土星计划”,意图
推出一款能与日本车竞争的“土星”汽车。但土星项目
主要着眼于长远,在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
它未能解决通用汽车近期的经营困难,后来
就不了了之。
1980年,通用汽车公布了6.6
亿美元的“赤字”。到1990年,通用又出现了19.8亿
美元的巨额亏损,成为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中
唯一的亏损企业。1991年,亏损额达到了44.5
亿美元,比福特公司亏损额多一倍,在美国市场占
有率下降到34%。
史密斯因此成为通用汽车CEO中最受争议的一位。《华尔街日报》称其为“80
年代的
管理庸才”。也有人为其申冤,认为他上任时,通用已经是烂摊子,他还是努力做了一些变
革。
2000年,瓦格纳
千禧年,理查德 瓦格纳(Richard
Wagoner)遇到生命中最“幸运”的事,他升任通用汽
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在他
接任的前一年,通用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仍然继续下降,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降到
30%以下。面对这个烂
摊子,瓦格纳曾经对外表示,“我们不能单纯追求数量,从上世纪90
年代初至今,我们的汽车日租赁量
(销售数量的组成部份)从每年80万辆下降为40万辆,这
等于是我们两个工厂的产量,并相当于丢失
了2.5%的市场份额(以1998年美国汽车销售量
计),但这有助于提高销售质量,取得高质量的份
额仍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上任当年,他提出的最大战略调整是——淘汰奥兹莫比尔品牌。这个品
牌沉寂多年,不
利于通用的发展。2002年,通过现金加发债的方式,以实际支出2.5亿美元的投入
,完成
了对韩国大宇汽车的收购,得到了董事会的好感。
这一年,他曾带领通用走出低谷,被
《商业周刊》评为逆境中的英雄。2002~2004年,除去
2002年第三季度,通用都一直保持盈
利。
他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复兴计划”。2005年9月,通用汽车与300家一级供应商共同制定“203计划”,要在近3年的时间里,削减20%的采购成本,帮助通用汽车在北美
市场
渡过难关。
该计划内容还包括开发新的车型,修订通用汽车的营销策略,削减公司的健康保险费用支出以及降低整体的生产成本。但削减福利的做法一直被工会抵制,直到2007年,瓦格纳
才与美
国汽车工人联合会达成协定,该协定包括了关于通用庞大的医疗保健责任的突破性重
组,提出了一种“买
断”工龄的方法,使通用汽车可以辞退部分工人并以较低工资雇佣新劳
动力。但是,新条款到2010年
才能生效。
到2008年1月,瓦格纳表示,通用汽车正在按照2005年制定的北美复兴计划开展工
作,
并且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都超出了预期。
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从2005
年开始,通用汽车几乎是一直在亏损。到2008年第二季度,通用汽车宣布,由
于油价原因,皮卡和S
UV销售不佳,导致通用汽车季度亏损155亿美元,创下企业季度亏损
的世界纪录。
瓦格纳
的压力越来越大,但他依然表示,通用汽车的流动资金比较充足,还不至于破产。
但自进入2008年以
来,通用汽车的股票大跌56%,股价曾下探至1954年以来的最低点。
瓦格纳已经无计可施,反复说着2010年的远大理想,但这不过是向政府要钱的砝码。
2008年底,瓦格纳乘坐私人飞机去华盛顿“讨钱”,遭到了舆论的嘲讽,美国媒体称
他为“
从豪华飞机上走下的乞丐”;两周后,瓦格纳改为驾驶一辆雪佛兰混合动力车前往华
盛顿。但为时已晚,
他已经授人以柄,12月,奥巴马政府表示,如果通用接受救援贷款,
瓦格纳必须离开。
2009年3月31日,瓦格纳黯然离职。
2009年4月1日,韩德胜(Fritz
Henderson)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