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齐次常系数线微分方程的特殊解法

玛丽莲梦兔
659次浏览
2020年08月05日 02:4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独立主格结构-中考总结




非齐次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特殊解法


摘 要:本文首先给出了升阶法的定义,以及利用升阶法求常微分方程的特解,
然后给出几个定理及其证明, 运用这些定理可以求解非齐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此为一般的方法.最后将所有常见的几种类型的微分方 程归纳为一类,使得解方
程的过程得到了有效的简化.
关键词:非齐次;常系数;线性;解法

1.引 言
线性微分方程在常微分方程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其中,研究非齐常
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对进一步研究其他更复杂的常微分方程具有指导
意义.微分方程差不多 是和微积分同时先后产生的,苏格兰数学家耐普尔创立对
数的时候,就讨论过微分方程的近似解。牛顿在 建立微积分的同时,对简单的微
分方程用级数来求解。后来瑞士数学家雅各布•贝努利、欧拉、法国数学 家克雷
洛、达朗贝尔、拉格朗日等人又不断地研究和丰富了微分方程的理论。求通解在
历史上曾 作为微分方程的主要目标,一旦求出通解的表达式,就容易从中得到问
题所需要的特解。也可以由通解的 表达式,了解对某些参数的依赖情况,便于参
数取值适宜,使它对应的解具有所需要的性能,还有助于进 行关于解的其他研究
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非齐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也有许多研究:
2005年11月,唐烁在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第二十三卷第六期发表的《常
系数线性非齐次微分方程组的 初等解法》中利用初等方法,直接得到两个
未知函数的一阶常系数线性非齐次微分方程组的通解方式.
2007年4月,赵辉在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六期发表的《二
阶常系数线性非齐次 微分方程的一种特殊解法》中对二阶常系数非齐微分
方程运用了一种特殊的解法,使得求解此方程变的方 便快捷.
2008年6月,陈新明、胡新姣在大学数学第二十四卷第三期发表的《常
系数线性 非齐次微分方程的简单解法》中得到的求n阶常系数线性非齐次
微分方程一般解更方便的方法,以及几种 特殊情形的表达式.
对于非齐次方程,我们的解法是通解加特解得方法,所谓通解,就是先解出
非齐次方程组所对应其次方程组的基础解系,然后再随便找一个特解满足非齐次
方程组即可,然后把它 们相加组合起来,就是非其次方程的解本文将给出非齐次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一些解法,有助于以后更 简便的求解这类方程。


2.主要结果
2.1非齐次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一般解法
2.1.1升阶法
为了求解非齐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首先要求方程的特解,这里给出求特解
的一种方法- 升阶法。
[1]

定义:当
f(x)
为多项式时,设
f( x)a
0
x
n
a
1
x
n1
a
n1
xa
n

此时,方程
y'py'qyf(x)
(1)两边同时对
x

n
次,得
y
'''
py
''
qy
'
a
0
nx
n1
a< br>1
(n1)x
n2
a
n1

y
(n1)
py
(n)
qy
(n1)
a
0
n!xa
1
(n1)!
y
(n2)
py
(n 1)
qy
(n)
a
0
n!

显然方程(1 )的解存在,且满足上述各方程。最后一个方程的一个明显解(不
妨设
q0,q0
时情况类似)是:
y
n

a
0
n!

q
此时
y
(n2)
y
(n1)
0
。由y
(n1)

y
(n)
通过倒数第二各方程可得
y< br>(n1)
,依次
往上推,一直推到(1),即可得到方程(1)的一个特解
y (x)
。上面这种方法称
为升阶法。
2.1.2 解的结构定理
定理1( 解的叠加原理):设
y
1
(x),y
2
(x)
分别是方程< br>y
''
py
'
qyf
1
(x)
**
y
''
py
'
qyf
2
(x)的特解,则有
y
1
(x)y
2
*(x)
是方程
*
y
''
py
'
qyf
1
(x)f2
(x)
的特解。
[2]

证明:将
y
1(x)y
2
(x)
代人方程
y
''
py
'
qyf
1
(x)f
2
(x)
的左端,
*
(y
1
(x)y
2
(x))
''
p(y
1
(x)y
2
(x))
'
q(y
1
(x) y
2
(x))
(y
1
(x)py
1
(x)q y
1
(x))(y
2
(x)py
2
(x)qy
2
(x))
得证。
f
1
(x)f
2
(x)
定理2 设是方程的特解,则< br>******
******


y
1
(x),y
2
(x)
分别是方程
y
''
py
'
qyp(x )cos

x

y
''
py
'
qy p(x)sin

x

特解。(其中
y
1
(x), y
2
(x),p(x)
是实系数多项式)
[2]

证明: 把
Y
代人方程
y
''
py
'
qyp(x)e
i

x

有:
(y
1
y
2i)
''
p(y
1
y
2
i)
'
 q(y
1
y
2
i)p(x)[cos

xisin< br>
x]
(ypy
1
qy
1
)(y
2< br>py
2
qy
2
)ip(x)[cos

xi sin

x]
''''
''
''''

所以
y
''
py
1
qy
1
p(x)cos
< br>x

y
2
py
2
qy
2
p( x)sin

x

(方程的两端实部、虚部相同) 得证。
n
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定义

n
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y
(n)
p
1
y
(n1)


p
n1
y
'< br>p
n
yf(x)
, (1)
其中
p< br>1
,p
2
,

,p
n
为常数.记
A(r)r
n
p
1
r
n1
p
2
r
n2
p
n1
rp
n
, (2) < br>d
k
称为方程(1)的特征函数,记
D

k
(k
0,1,

,n)
,方程(1)可写成
dx
k
A(D)yf(x)

又记
m
次多项式
p
m
( x)a
m
x
m
a
m1
x
m1
< br>
a
1
xa
0
(3)
[3]

引理1

A(D)(e

xp
m
(x))e

x
A(D

)p
m
(x)
, (4)
其中
A(D

)(D

)
n
p
1
(D

)
n1
p
2
(D

)
n2
p
n1
(D

)p
n
[4]

证明: 先证明
D
k
(e

x
p
m
(x))e
x
(D

)p
m
(x)

k1,2,,n)
(5)
用数学归纳法.由求导法则得
D(e

x
p
m
(x))e

x
(D

)p
m
(x)
.假设(5)式对
k1
的情形成立,则
D
k
(e

x
p
m
(x))e

x
(D

)(D

)
k1
pm
(x)e

x
(D

)
k
p< br>m
(x)

即(5)式成立.由
A(D)
的定义得(4)式.



Df(x)

f(x)dx,
0
1
x
D
1
Q(x)

x
0



Q(x)dx< br>
dx
00
m
xx
(k1,2,,n)

引理2 若
p
m
(x)
由(3)式给出,且

0
,则 < br>D[ep
m
(x)e
1

x

x

k0
(1)
k

k1
D
k
P< br>m
(x)
(6)
[4]

证明: 引 理1中取
A(D)D
,得
D(e

x
p
m
(x))e

x
(D

)p
m
(x)
。在上式中将
P
m
(x)
换为
m
次多项式
1P
m
(x)
,得

D
11
D[e

x
P
m
(x)]e

x
(

D)[P
m
(x)


D

D
由此有
D
1
[e

x
P
m
(x)]e

x
1
P
m
(x)


D
因为
[(

D)

k0
m
(1)
k

k1
D]1 
k
(1)
m1
D
m1

m1
, 以及
D
m1
P
m
(x)0

所以有
[(

D)

k0
1
m
(1)
k

k1

x
D
k
]P
m
(x)
,由此得
m
1(1)
k
k

x
D[e P
m
(x)]eP
m
(x)e

k1
DP< br>m
(x)


D
k0


x
(6)式成立。
A
(k)
(

)
(k

0,1,

,n)
。对
n
阶常系数非齐线性微分方程 定理3 记
A
k

k!
A(D)yf(x)e

x
P
m
(x) e

x
(a
m
x
m
a
m1
x
m1


a
1
xa
0
)
,其中

为常数,可
以是复常数。若


A(r)0
l
重根,则方程(7)的特解为
y
'
e

x
D
1
Q
m
(x)
, (8)
其中
Q
m
(x)b
m
x
m
b
m1
x
m1


b
1
xb
0

Q
m
确定
[5]

(n1)
 A
n1
Q
m
(nl1)


A
l 1
Q
m
A
l
Q
m
P
m
(x )
(9)
'


证明: 设方程(
7
)的一个解为
y
''
e

x
Q(x)
。由引理 1,
因为
A(D

)



n
次多项式,所以当
kn
A(D)[e

x
Q(x)]e

x
A(D

)Q(x)

时,
A
(k )
(

)0
。将
A(D

)


处利用
Taylor
公式展开,得
A
''
(

)
2
A
(n)
(

)
n
A(D 

)Q(x)[A(

)A(

)DDD]Q (x)

2!n!
'
因为


A(r)0
l
重根,所以
A
(k)
(

)0(k0 ,1,

,l1)
,注意
A
(n)
(

)n!
,方程(7)化为
Q
(n)
A
n1
Q
(n1)


A
l1
Q
(l1)
A< br>l
Q
(l)
P
m
(x)
。 (10)

P
m
(x)

m
次多项式,以及A
k
(k

l,l

1,

,n)< br>为常数,所以当
Q(x)
为多项式
时,
Q
(l)
(x )
也是
m
次多项式。记
Q
(l)
(x)Q
m(x)
,由(10)式知(9)式成立。
因为
Q
(l)
(x) Q
m
(x)
,所以
Q(x)D
1
Q
m
(x)
。方程(7)的特解为
y
*
e

x
D< br>1
Q
m
(x)




A(r )0

n

n1
重根时,不需经(9)式确定待定系数而直接得 到
方程(7)的通解。
定理4
1)



A (r)0

n
重根,则方程(7)的通解为
; (11)

2)



A(r)0
n1
重根,则方程(7)的通解为
(1)
k
ye[
< br>D
(nk1)
p
m
(x)]e

x
(C
1
x
n2
C
2
x
n3


C
n1
)C
n
e
[(n1)
p
1
]x
k1
k0
(n

p
1
)

x
m
(12)
[6]

证明:1)



A(r)0

n
重根,由定理1 ,方程(7)的特解为
y
*
e

x
D
n
Q
m
(x)
,此时(9)式为
Q
m
P
m
(x)
,所以
y
*
e

x
D
nP
m
(x)
。对
P
m
(x)


积 分
n
次再乘以
e

x
得(11)式。
2)



A(r)0

n1
重根,为了得到通解,用证 明定理1的方法证明(12)
式。设方程(7)的通解为
ye

x
Q(x)
,与定理1一样证明,知
Q(x)
由(10)式
确定。又因为
ln1
,此时(10)式为
Q
(n)
A
n1
Q< br>(n1)
P
m
(x)
,其中
A
n1
 0

解得
Q
(n1)
e
A
n1
x
[D
1
(e
A
n1
x
P
m
( x))C
n
]
。由定理2得
'
Q
(n1)
( 1)
k
(k)'


k1
P
m
(x) C
n
e
A
n1
x

k0
An1
m

x
注意
A
n1
n
< br>P
1
,两边积分
n1
次得再乘以
e
得(12)式 。

m1
时,不需经(9)式确定待定系数而直接得到(7)的特解。
推论1 对
n
阶微分方程
A(D)ye

x
(a
1
xa
0
)
,若


A(r)0

l
重根,则特
A
(l1)
(

)a< br>1
l
1
[6]

x
a
l
l1解为
y
(l)
。 (13)
e[x(a
0
)x]
(l)
l1
A(

)(l1)A(

)
*
证明: 当
m1
时,由定理1得
y
*< br>e

x
D
1
Q
1
(x)
,这里
Q
1
(x)b
1
(x)b
0

(k)
'
(9)式确定;当
k1
时,
Q
1
(x)0< br>,所以(9)式为
A
l1
Q
1
A
l
Q< br>l
a
1
xa
0

由此解出
Q
1
(x)
后积分
l
次,再乘以
e

x
得到( 13)式。

m0,n2
,自由项还含
cos

x< br>或
sin

x
,且

i

A(r)0
的根时,也
不需经(9)式确定系数而直接得到方程(7)的通解。
定理5 记
A(r)r
2
prq,i
为虚数单位。对二阶微分方程
A (D)ye

x
(a
m
x
m
a
m1
x
m1


a
1
xa
0
) cos

x

e

x
(a
m
x
m
a
m1
x
m1


a
1
xa
0
)sin

x)


i


A(r)0
的根,则通解为
ye(C
1< br>cos

xC
2
sin

x)Rey


ye(C
1
cos

xC
2
sin

x)Imy)
,这里

x

''

x

''
ye

*(

i

)x
i
j1
j1
DP
m
(x)
。 (14)

j1
j0
(2

)
m

< p>
证明: 若

i


A(r)0
的根,则
A(

i

)

2
i(2

p)

A(

)0

所以
2< br>
p0
。定理2中的
A
n1
A
'
(

i

)2(

i

)p2< br>
i
。由定理2的
(12)式取
n2

A(D)y e
(

i

)x
(a
m
x
m
a
m1
x
m1


a
1
xa
0
)
的特解为(14)
式,由此得结论。

2.2 非齐次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特殊解法
命题:对于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y
(n)a
1
y
(n1)


a
n1
y
'
a
n
yp
m
(x)e

x
(1),
其中a
k
(k1,2

,n)与

是 常数,p
m
(x)是x的m次多项式。若令yze

x
,
则方程(1)可化为
F
(n)
(

)
(n)
F(n1)
(

)
(n1)
F
'
(

)
'
zz

zF(

)zp
m
(x()2)
n!(n1)!1!
此处F(

)
< br>n
a
1

n1


a
n1

a
n
为方程(1)对应齐方程的特征多项式。
证 由 莱布尼茨求导公式知当
yze
时,
y

x
(nk)e

C
nk

nkj
z
(j)

x
j0
nk
(k0,1,,n)
。于是当
a
0
1
时,将
a
k
y
(nk)
代入方程(1)便得

[ae

C

x
k< br>k0j0
nnk
nk

nkj
z
(j)
]e

x
p
m
(x)

两端消去
e

x
可得

[a

C
k
k0j0
nnk
j
nk

nkj
z
(j)
]p
m
(x)
(3)
但(3)中
z
(j)
的系数为
C
n
j< br>
nj
a
1
C
n
j
1
nj1
a
nj
C
j
j

而当F(

)

n
a
1

n1a
n1

a
n

j
阶导数为 F
(j)
(

)n(n1)

(nj1)
nj
a
1
(n1)(n2)

(nj)< br>
n1j


a
nj
[(n(nj)] [n(nj)1]

21
n(n1)

(nj1 )

nj
a
1
(n1)(n2)

(n j)x
n1j


a
nj
j!

F
(j)
(

)
于是
C
n
j

nj
a
1
C
n
j
1

n 1j
a
nj
C
j
j

(j)!


最后我们便得到(1)再
yze

x
的变换下的形式 < br>F
(n)
(

)
(n)
F
(n1)
(

)
(n1)
F
'
(

)
'
zz

zF(

)zp
m
(x)
n!(n1)!1!
命题的建立说明要求解方程
y
(n)
a
1
y
(n1)


a
n1
y' a
n
yp(x)e

x
(4)
F
(n)
(

)
1
) 的一个特解
y

(x)
,只需求解方程(注意到
n!
z
(n)
F
(n1)
(

)
(n1)
z

 F'(

)z'F(

)zp
m
(x)
(n1)!
的特解
z

(x)
,从而得到(4)的特解y

(x)e

x

至于方程

y
(n)
a
1
y
(n1)


a
n1
y'a
n
yp
m
(x)e

x
cos

x
(或
p
m
(
x
)e

x
sin

x
),(5)
可由欧拉公式化 为求解方程
y
(n)
a
1
y
(n1)
 a
n1
y'a
n
yp
m
(x)e
(

i

)x
(6)
的特解的实部(或虚部),而此时(6)式命题可化为
z
(n)
F
(n1)
(

i

)
(n1)
z

F'(

i

)z'F(

i

)zp
m
(x)
的形式。
(n1)!
3.应用举例
3.1 非齐次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一般解法的应用
例1 求
y
''
2y
'
3y3x1
的一个特解。
解: 将方程两边同时对
x
求导,得:
y
'''
2y''
3y
'
3

1

y
'
1
,则
y
''
0
。代入原方程得:
yx

3
1
所以
yx
是原方程的一个特解。
3
例2 求
y
'''
y
''
2x
2< br>3
的一个特解。 ,
解:将方程两边同时对
x
求导两次,得:y
'''
y
''
4x
(4)



y
(4)
y
'''
4


y
'''
4
,代入方程(4),得:
y
''< br>4x4,
再将
y
'''
4x4
代人原方程得:
y
'
2x
2
4x1,
积分,得:
y
取< br>c0
,所以
y
2
3
x2x
2
xc ,
因为求原方程的一个特解,故
3
2
3
x2x
2
x
是原方程的一个特解。
3
例3 求
y
''
y4xsinx
一个特解
解法(1):特征方程:
r
2
10
特征根:
r
1
i,r
2
i

因为

0,

i,

i

是特征根,所以特解< br>y
*
x[(axb)cosx(cxd)sinx]

代入原方程得:
4cxcosx(2a2d)cosx4axsinx(2c2b )sinx4xsinx

得:
a1,b0,c0,d1
< br>所以原方程的一个特解为:
y
*
x
2
cosxxsin x

分析:该解法主要分两步走,先确定特解的表达形式,然后用待定系数法确
定。这 是我们常用的方法,也是众多教科书上的方法。
解法(2):作辅助方程:
y
''
y4xe
ix
因为

0,

i,

i

是特 征根,所以该辅助方程特解
Yx(axb)e
ix

代入辅助方程得:< br>2a2i(2axb)4x
,得
ai,b1

所以 Yx(ix1)e
ix
(x
2
sinxxcosx)(x
2
cosxxsinx)i

所以原方程的一个特解为
y
*
x
2
cosxxsinx
(取虚部)
分析:该解法主要 是避免第一种解法中特解代人方程时的烦琐,能较快的得
出特解。主要用到的原理是上述定理2和欧拉公 式
e
ix
cosxisinx
,若方程的右
端是含有
c os

x
的形式,可以通过辅助方程特解的取实部来得到一个特解。一般
对于 方程:(1)
y
''
py
'
qye

xp
i
(x)cos

x
或(2)
y
''
py
'
qye

x
p
n
(x)sin
x
作辅助方程,求特解,取实部或虚部,就能得到原非齐次方程的特解。用该方法
求解
y
''
py
'
qye

x
[ p
i
(x)cos

xp
n
(x)sin
x]
时,可先分别求出方程(1)和(2)


的特解,再用解的叠加原理即可 得到特解 。
解法(3):由于在确定方程中的特解
y
*
时,上述解法是用 待定系数法来确定
的,这种方法一般比较烦琐。下面不妨用微分算子法来确定Y ,这种方法一般比
11
4xsinx
因为
sinx

e< br>ix
的虚部,
4xe
ix
,较简单 。
y
*

2
所以先求
Y
2
D1D1
再取其虚部。
111
ixixix
4xe4ex4ex
D
2
1(Di)< br>2
1D
2
2Di
因为:
111Di1
4e
ix
x4e
ix
()4e
ix
(x
2
x)
D(D2i)D2i444

Y4(cosxisinx)(
i
2
x
x)xcosxx
2
sinx(xsinxx< br>2
cosx)i

44
所以:
y
*
x< br>2
cosxxsinx
(取虚部)
分析:该解法用微分算子法简化了求解 过程,结合了算子法和欧拉公式及上
述定理2,是一个较快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过用的过程中要记住质 ,这样才会得心应手。
e
ix
e
ix
解法(4):原 方程可化为:
yy4x

2i
''
1
的一些性
F(D)
e
ix
因为

i
是特征根 所以
y y4x
的特解为
y
1
x(axb)e
ix

2i
''
代入方程有:
2a2i(2axb)
4
x

2i
1i1i得:
a,b
,即
y
1
x(x)e
ix
2222
e
ix
e
ix
由于
4x

4x
成共轭,所以与
y
1
。成共轭函数的
y
2
必为方程
2i
2i
11
e
ix
yy4x的特解,则
y
2
x(x)e
ix

22
2i
''
所以原方程的特解为
yy
1
y
2
x
2
cosxxsinx

分析:该解法主要运用 了欧拉公式和解的叠加原理及共轭函数的一些特性。


该方法主要特点是它
通过改变形式,简化了特解代入方程时的烦琐。
例4 对二阶微分方程
A(D)y ae

x
cos

x

ae

x
sin

x
,证明
1)


i


A(r)0
的根,则通解为
ye

x
( C
i
cos

xC
2
sin

xax
sin

x)

2


e

x
(C
1
cos

xC
2
sin< br>
x
2)


i

不是
A(r )0
的根,则特解为
ax
cos

x)
; (15)
2

e

x
[(A(

)< br>
2
)cos

x(2

p)

sin

x]

y
2222
(A(

)

)(2

p)

*
e

x
[(A(

)

2
)sin

x (2

p)

cos

x]
或 (16)
2222
(A(

)

)(2
< br>p)

证明:
1)
定理3的(14)式中取
m0
,有
ye
(

i

)x
(

''
axax
< br>x
i)e(sin

xicos

x)

2

2

由此得(15)式。
对二阶微分方程
A (D)yae
(

i

)x
,若

 i

不是
A(r)0
的根,由定理1的
(8)式,取
l 0
,特解为分别取实部与虚部得(16)式。
例5 求解下列微分方程
(1)y
''
2y
'
3yxe
x
; < br>(2)y

10y
'
25y(x
3
1)e5x

(3)y
'''
2y
'
5y96x< br>2
e
x
cos2x

解:
(1)A(r)r< br>2
2r3,A
'
(r)2r2,A(1)0.A
'
(1)40,

1

A(r)0
的单根,由定理2 的(12)式,通解为
y
1
x
e(2x
2
x) C
t
e
x
C
2
e
3x

16
(2)
特征方程
A(r)r
2
10r250,
< br>5

A(r)0
的重根。由定理2的
(11)式,通解为 3!111
ye
5x
(x
5
x
2
C1
xC
2
)e
5x
(x
5
x
2
C
1
xC
2
)

5!2!202
( 3)
A(r)r
2
2r5,

i

1 2i,A(12i)0

12i

A(r)0
的重根。由定


理3的特解为
Rey
,其中
ye
(12i)x
[

*


96
2
96
2
96
12x23
DxixDxi]e(cos2xisin2x)[6xi(3x 8x)]

32
4
44
所以通解为
ye
x< br>[C
1
cos2xC
2
sin2x6x
2
cos 2x(8x
3
3x)sin2x)]


3.2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特殊解法的应用
例1
y
(3)
3y3y'ye
x
(x5)

解:
F(

)

3
3

2
3

1

1
为其三重特征根。故
F'( 1)F(1)0

从而令
yze
x
时,原方程化为
z
(3)
x5
。解之可得
z

z
13
x(x20)e
x
为所求解方程的特解。
24
1
3
x(x20)
为其特解。
24
例2
y4y'4ycos2x

解: 此时需求方程
y4y'4y e
2ix
的特解的实部,应用我们的方法,令
yze
2ix
时,求 解方程
zF'(2i)z'F(2i)z1
。即
z8(i1)z'8iz 1
。显然
z
1
2ix
e

y4y'4y e
2ix
的复值特解。取其实部得方程
8i
1
y4y'4yc os2x
的特解
ysin2x

8

1
8i
为其特解。故
y










作文20年后回故乡-代理人委托书


中国数学家的小故事-江苏省考试院网站


中国电信日-学校招生广告语


江大文理学院-幼儿园大班论文


个人找保姆工作-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保密协议范本-忻州人事考试网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私募基金合同


北京八中初中部-学年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