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广西贺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温柔似野鬼°
858次浏览
2020年08月05日 03:2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读《西游记》有感-河南理工大学分数线



广西贺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D )
A.吝啬(sè) 萦绕(yíng) 忏悔(chàn) 锲而不舍(qiè)
B.霎时(shà) 呜咽(yè) 妖娆(ráo) 参差不齐(cī)
C.恍惚(huǎng) 拮据(jū) 归省(xǐng) 骇人听闻(hài)
D.拘泥(nì) 徘徊(huí) 寒噤(jìn) 拾级而上(shí)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 )
A.朗润
B.游弋
C.战粟
D.温驯




决别
轩榭
愧怍
犷野




蝉蜕
狼藉
屏嶂
绚丽




喜出忘外
走投无路
骆绎不绝
油然而声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A.贺州大道两旁的紫荆花盛放,摩肩接踵的市民和车辆仿佛沐浴在花海之中。
B.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都会自惭形秽。
C.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D.每当看到他那滑稽的动作,调皮的表情,同学们都会忍俊不禁。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
A.自我市实施“旅游东融”战略政策以来,吸引了大量粤港澳游客,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B.2019年北京世园会,是世界的绿色盛会,也是中国的绿色盛会。
C.能否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同学们成绩的有效途径。
D.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有力地证明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5.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与书为伴,同古今中外名人大家亲密接触,收获人生真谛。读《论语》,我 ;
读《名人传》,我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我 ;
读《曾国藩家书》,我 。
①认识到家风润物细无声的重要作用
②懂得了处人事、求学问的原则
③明白了生活与教学的艺术
④体会到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和勇于担当的情怀
A.②④③① B.①③④②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D )
A.《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0篇。
B.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作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C.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明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等。
D.《 谈读书》选自《玫瑰树》。作者弗朗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主要作品有《随笔》《新工具论》
等。
二、现代文阅读

第1页(共7页)



7.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各题。
保持心灵的澄澈
韩青
①我们 所在的世界,就是一个俗世,要在俗世中做一个好人,往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因为那些俗人觉
得他们的 阴谋诡计会遇到阻拦,所以他们常常会对那些阻拦他们的人进行讽刺、打击、诽谤、诬陷乃至伤害。
②而事实上,那些好人不会因此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底线。《资治通鉴》中就记栽了这样一个人。孙权
曾 经重用中书郎吕壹,吕壹因此渐渐作威作福起来,经常援引法律条文进行狡诈的诋毁。太子孙登多次规劝,
孙权都不接受,群臣不敢再发表意见。一次,吕壹诬告前江夏太守刁嘉毁谤朝政,孙权很愤怒,于是逮捕了刁嘉。当时被牵连的人都畏惧吕壹,都说听到过刁嘉的诽谤之词。只有侍中是仪一人说没有听到,于是被连< br>日穷追诘问,诏书也越发严厉,群臣都为他捏一把汗,但是仪还是据实回答,供词不改,孙权于是放了他,
刁嘉也被免罪。是仪这样的人,就像一潭清水,澄澈见底,是即是,非即非,一目了然,所以他没有、也 不
会藏污纳垢。
③然而,生活中,一些人看上去衣冠楚楚、风度翩翩,像个正人君子,而 事实并非如此,那些都是他们
装出来的。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两位私塾先 生,住在相邻的村里,都自诩满
腹道德学问。一天,他们相约一起讲解理学,前来听讲的学生达几十人。 就在大家听得正出神的时候,忽然
一张纸片被风吹落到台阶下。学生捡起一看,原来是两位先生密谋夺取 村中一位寡妇的田产的往来信件。纪
晓岚说,这是鬼神从中做了手脚,使事情露出了真相。而我一直认为 这是天意。不是有句话叫“多行不义必
自毙”吗?就是这个意思。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要想保持心 灵的澄澈,就必须动真格的,不能在那里
装模作样。
④可见,外在的假装并不能让你拥有 心灵的澄澈。在这个世界上,让心灵变得澄澈的最好方法就是清理
掉心里的杂质。《四十二章经》中有这 样的句子:“像人锻炼,去除渣滓而成器皿,器皿就会精好。学道之
人,去除心地的垢染,所行就会清净 了。”我们做人,也只有这样,才能像作家六六那样,“每一天都能把
自己放在台面上展览”。如果一个 人总是藏藏掖掖,心机重重,那么他能过得快乐、洒脱吗?
⑤当然,一些像欲望、杂念之类的杂质 对人的腐蚀性是很厉害的,面对它们,你得有超强的抵抗力,否
则你就会变成它们的停虏。
⑥世人都在追求成功,殊不知,最大的成功莫过于保持心灵的澄澈。台湾女作家张曼娟说,只有这样,
我 们才不会失去本性,要知道,本性在,你求中的那个理想的自我就在。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A.俗世中做一个好人往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B.要想保持心灵的澄澈,就必须动真格的。
C.做人要保持心灵的澄澈。
D.让心灵变得澄澈的最好方法就是清理掉心里的杂质。
(2)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A.南宋文天样,无视威逼利诱,誓死不降元军。
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C.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第2页(共7页)



D.晋代车胤,无油点灯,囊萤苦读,终成大器。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中运用了举例论证,主要是为了论证俗世中做一个好人往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B.“每一天都能把自己放在台面上展览”的前提是保持了心灵的澄澈。
C.本文采用的论证方法只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和比喻论证。
D.本文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
(1)C
(2)D
(3)B
三、文言文阅读
8.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各题。
【甲】
当余之 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
不能动,媵 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
戴朱缨宝 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
有足乐 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
之宠 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王育少孤贫,为人佣,牧羊豕

,近学堂。育常有暇拾薪,以雇书生抄书。后截蒲

以学书,日夜不止。
亡失羊豕,其主笞

之。育将鬻

己以偿,于是郭子敬闻而嘉之,代育还羊豕 ,给其衣食,令育与其子同学育
遂博通经史,仕伪汉,官至太傅。
(节选自《太平御览学部》)
【注释】①豕(s h ǐ):猪。②蒲:水杨树。③笞(ch ī):用竹板、荆条打。④鬻(y ù):卖
(1)下列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同舍生皆被绮绣
B.腰白玉之环
C.王育少孤贫
D.育将鬻己以偿
同“披”
在腰间佩戴
孤独
偿还
(2)下列加粗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无鲜肥滋味之享
B.以中有足乐者
C.于是郭子敬闻而嘉之
D.令育与其子同学
何陋之有(《陋室铭》)
不以物喜(《岳阳楼记》)
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
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3)下列对选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第3页(共7页)



A.【甲】文连用“被”“戴”“腰”“佩”“ 备”数个动词,从穿着佩戴方面写出“同舍生”生活之奢华,
生动传神。
B.【乙】文郭子敬 “闻而嘉之”是被王育宁愿卖了自己也要赔偿主人家损失的行为和求学的精神所感动。
C.【甲】文作者说“未有所成”,表现出一代文宗大儒谦虚抑己、低调做人的品格。
D.【甲】[乙】两文都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强调了宋濂和王育求学路上的艰难困苦。
(4)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②后截蒲以学书,日夜不止。
(5)甲乙两文的主人公最终学有所成,你觉得关键在于什么?请结合实际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1)C
(2)B
(3)D
(4)①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
②后来王育截取水杨树枝当笔来学习,从早到晚从来没有停止。
四、古诗词鉴赏
9.按要求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请你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现的画面。
(2)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耐人寻味,请从修辞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1)广阔 无壤的大漠上,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烽烟直上云霄;黄河如带,一轮落日孤悬于地平线之上,显
得又大又 圆。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征蓬”“归雁”自比,抒写了诗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表达 了思乡的
情怀,也透露了被排挤出朝廷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五、诗文默写
10.按要求填空。
(1)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3) ,不亦乐乎?(《论语》十二章)
第4页(共7页)



(4)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5)《卖炭翁》中“ , ”两句,刻画了卖炭翁极度反常、扭曲的
矛盾心理,真实地反映了他的悲惨境遇。
(6)《水调歌头》这首词中,“ , ”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怀念和祝
福。
(7)古诗词中有不少表达“爱国”之情的句子,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

(1)海日生残夜。(重点字:生)
(2)化作春泥更护花。
(3)有朋自远方来。
(4)铜雀春深锁二乔。
(5)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成轮台。(答案不唯一)。
六、综合性学习
11.名著阅读。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 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
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 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
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以上文字出自苏联作家 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请简要写出这部名著中你印象最深刻的两个情节。
(1)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或奥斯特洛夫斯基);
(2)认识冬妮娅,筑路,打消自杀念头,进行文学创作等。
12.实践活动。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市某中学开展以“书法名家进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 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书法欣赏】上面书法作品的字体是

(提示: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请你用简体楷书将这幅书法作品的内容正确、规范地书写在下面。
(2)【活动宣传】为营造浓厚的校园书法氛围,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字数不超过20 个字)
(3)【名家邀请】学校决定邀请市著名书法家陆先生到学校进行书法知识讲座,如果派你去邀 请,你见到
陆先生会怎么说?
第5页(共7页)



(1)隶书;博学笃志,切问近思
(2)输墨进校园,文化永流传!
(3)陆先生 、您好!我是市某中学的学生,为了传承和弘扬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校准备开展“书法
名家进校园 ”活动,届时想邀请您来我校进行书法知识讲座。你看可以吗?
七、现代文阅读
1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各题。
母爱像棉花盛开
徐学平
①听说,每一位母亲都是大地上盛开的花朵,有人说母爱温馨如康乃馨,有人说母爱圣洁如鲁冰花…
然而 ,我那与泥土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母亲却从来没见过这些娇贵的花儿。我也一直在寻找,寻找一朵属于
母亲 的花。
②母亲是个勤劳朴实的农民,她用天底下最无私的爱养育着自己的三个儿女。小时候,家里 的经济并
不宽裕,母亲却总能让我们时常成为小伙伴们羡慕的对象,或是一本有趣的小人书,或是一根美 味的冰棍
儿……而母亲,她对自己却节俭到了几乎苛刻的程度。
③记得,我在一篇小学作 文里曾经这样描述过母亲--“我从来没有看到妈妈穿过漂亮的衣服,她很普
通,普通得就像田野里随处 可见的狗尾巴花。”那是我第一次把母亲比作花儿,尽管那个懵懂的比喻一度
成了村民的笑谈,但母亲那 淳朴的形象却永远烙在了我心中。
④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母亲的了解也不断地增多。我曾经见到 过母亲年轻时候的照片:一双水汪汪的
大眼睛,两根乌亮亮的麻花辫,原来母亲也是很美的。然而不幸的 是,她婚后不久父亲的身体就一直不好,
母亲便不得不用柔弱的双肩挑起家庭的重担。
⑤ 母亲不分昼夜操劳着,家务、农活、牲口、孩子…母亲总有忙不完的事,再也无暇去照一下镜子梳
理一下 自己秀美的长发了。在我心中,我觉得母亲有时好像命运多舛的苦菜花,有时却像挺拔坚强的向日
葵。然 而,我又总感到这些花儿还是代表不了母亲,总觉得还缺了些什么。
⑥直到我大学毕业的那一年, 刚找到工作的我便迫不及待地赶回家,因为我想早点把这个好消息告诉
母亲。那天,见到母亲时,她正在 棉花地里摘棉花。深秋的田野已是一片枯黄,只有星星点点的棉花还在
竞相开放,洁白的神絮漫天飞舞, 和母亲的白发一起在风中飘扬。
⑦得知我即将参加工作,母亲的双眼顿时噙满了欣慰的泪水。她高 兴地说:“快,帮妈把地里的棉花
摘了,明天就送去收购站,说不定还能给你换套象样点儿的西装呢!” 望着母亲因长年累月的辛劳而过早苍
老的身影,蓦然间,我觉得她仿佛也成了一株随风摇曳的棉花。
⑧棉花的一生共有两次“花”开:花龄期的棉花开出的花朵很美,白的纯洁,粉的淡雅,但是为了孕
育棉花,她只能萎谢掉自己美丽的容颜;产棉期棉花会把自己所有的养分都毫不保留地提供给棉桃,于是
叶蔫了,枝枯了,洁白的棉花终于盛开了,而这一次,她枯槁的却是自己全部啊!
⑨棉花 ,可谓是我再熟悉不过的乡间植物了,但那不正是我苦苦寻觅的母亲花么?母爱像棉花盛开,
她穷其毕生 的精力只为换取最终无私的绽放,吐出棉,纺成纱,拧成慈母手中线,织成游子身上衣。
(选自2019年5月《贺州日报》)
(1)请简要分析文章以“母爱像棉花盛开”为标题的妙处。
(2)请结合全文,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深秋的田野已是一片枯黄,只有星星点点的 棉花还在竞相开放,洁白的棉絮漫天飞舞,和母亲的白发一
起在风中飘扬。
第6页(共7页)



②得知我即将参加工作,母亲的双眼顿时噙满了欣慰的泪水。
(3 )第⑤段中“我又总感到这些花儿还是代表不了母亲,总觉得还缺了些什么。”你认为到底缺了些什么
呢 ?
(4)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5)文章开头说: “每一位母亲都是大地上盛开的花朵”,你觉得你的母亲是一朵什么花?请联系实际说
明理由。
(1)①标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母爱”比作“棉花盛开”,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揭示母爱无私的主旨,棉花为了孕育棉桃,给棉桃提供养分,枯福了自己。
(2)①这句话是景物(环境)描写 ,层层烘托,营造了一种萧瑟悲凉的氛围,烘托了母亲坚韧的性格和苍
老的形象,为下文盛赞母爱做铺垫 。。
②这句话运用了神态描写,传神地写出了母亲得知“我”找到工作后内心的激动和欣慰之情
(3)缺少了像母亲那样为子女无私奉献的品格。
(4)①吃苦耐劳,从“母亲不分登夜操劳 着。……总有忙不完的事”可以看出。②节俭淳朴,从“我从来
没有看到妈妈穿过漂亮的衣服”可以看出 。(③)抵拔坚强,父亲身体不好,母亲用柔弱的双肩挑起家庭的
重担。④无私奉献,母亲对自己节俭到 了几乎背刻的程度,把毕生的精力无私奉献给子女
(5)我觉得我的母亲像向日葵,向日葵总是向着太 阳的方向转动,而我的母亲也总是围着我们这个家转。
(表述完整,言之成理,要写出人与花相似之处)

八、写作
14.请以“为自己点赞”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 求:(1)半命题作文要在题目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如诚信、执着、坚持等),将题目补充
完整, 然后作文。(2)除诗歌、戏剧外,自选文体,文章不少于600字,严禁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
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15.请以“有一种力量叫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半命题作文要在题目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如诚信、 执着、坚持等),将题目补充
完整,然后作文。(2)除诗歌、戏剧外,自选文体,文章不少于600字 ,严禁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
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写作略

第7页(共7页)

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2011山东高考数学


上海野生动物园招聘-青岛国税局税税通


复兴之路观后感-2015高考时间


河北美院-通讯报道范文


俄罗斯摸奶哥-关于劳动节的资料


房源描述-经营理念口号


吉林城建学院-成本会计实习报告


滁州职业技术-自传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