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下册:名家名篇拓展阅读

余年寄山水
879次浏览
2020年08月05日 03:3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大学生创业项目-民革入党申请书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下册:名家名篇拓展阅读
名家名篇拓展阅读
语文园地六
【唐】孟浩然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注释】过:访问。 故人:老朋友。 庄:村庄。 具:备办。 鸡黍(shǔ):指
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黍:黍子,去皮称黄黏nián米。 邀:邀请。 至:到。 合:
环绕。 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 斜(xiá):倾斜。因古诗
需与上一句押韵,读xiá。 开:打开、开启。 轩:这里指窗户。 面:对面。 场
圃(pǔ):场,打谷场;圃,菜园。 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把:拿起、端
起。 话桑麻:闲谈农事。桑麻:这指庄稼。 重阳日:农历的九月九重阳节。 还
(huán):回到原处;通返。 就菊花:指饮酒赏菊。古人有重阳节饮酒赏菊的
风俗。就:接近、靠近。
【赏析】《过故人庄 》写的是作者应邀到一位农村老友家做客的经过,在淳朴自
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 满了乐趣,抒发了他和朋友之间真
挚的友情。
这首诗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细细品味就象是一幅 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将景、
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全诗清空如话,既不 用典,


也不生涩,读起来令人想到纯朴,自然而又真挚,一种古道热肠的友情跃然诗上,
传诵不衰。闻一多评此诗为:淡到看不见诗。
语文园地七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有志者事竟成。意思是指有志向的人,做事最终一定会成功的。告诉我们人生
要自己去努力拼搏 、奋斗,在风雨中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成功属于那些战胜失
败、坚持不懈、执着追求梦想而又充满自信 的人。
【典故一】《后汉书·耿弇gěng yǎn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
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东汉光武帝刘秀派将军耿弇去攻打地方豪强张步,当时张步的军队实力雄厚 、兵
多将广,非常难对付。在两军交战的时候,耿弇的大腿被敌箭射伤,血流如注,
他抽出佩剑 把箭砍断,继续率军战斗,最终把张步打得落败而逃。刘秀知道后表
扬了耿弇,并感慨地对他说:将军以 前在南阳时就提出攻打张步、平定山东一
带,当初还觉得计划太大,担心难于实现。现在我才知道,有志 气的人,事情终
归是能成功的。
【典故二】清代著名文学家,《聊斋志异》的蒲松龄,幼年有轶 yì 才,少年得
意,十九岁科考得县、府、道第一。自此,专心攻读,希望能博取功名,一酬壮
志,却年年文战垂翅归,岁岁科场遭铩shā 羽,屡试不第。为了激励自己不
断发愤读书和创作,撰写了自勉联刻在压纸用的铜尺上: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注释】破釜沉舟:《史记·项羽本纪》:项 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
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卧薪尝胆: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吴既赦越,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
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 也。卧薪:躺卧在柴草上,象征着发愤图
强。尝胆:口尝苦胆,以锻炼意志。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刘备)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出自西晋· 陈寿《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这是刘备去世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的话,原句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莫以善
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备是劝勉刘禅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好事要从小事 做起,积小成大,也可成
大事;坏事也要从小事开始防范,否则积少成多,也会坏了大事。所以,不要因
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为不好的事小而去做。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的大
善,而小恶积多 了则足以乱国家。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意思是不要认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不要认
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意思是说学业靠勤奋才能精通,如果
游戏玩乐就会荒废;为人行 事靠深思熟虑而成功,如果因循随俗(随大流)就会
失败。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 于随。出自韩愈《进学解》的文章,该文是
元和七、八年间韩愈任国子博士时所作,假托向学生训话,勉 励他们在学业、德
行方面取得进步,学生提出质问,他再进行解释,故名进学解,借以抒发自己
怀才不遇、仕途失意的牢骚。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出自【东晋】陶渊明 《杂诗》其一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注释】蒂(dì):瓜当、果鼻、花与枝茎相连处都叫蒂。 陌:东西方向的路,这
里泛指路。 此:指此身。 非常身:不是经久不变的身,即不再是壮年之身。 落
地:刚生下来。斗:酒器。 比邻:近邻。 盛年:壮年。 及时:趁盛年之时。 勉
励:激励。
【译文】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
难,已不在是原来的样子了。


何必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世人都应当视 同兄弟。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
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共饮。
人生就如同时光一样,只要过去 了,就不会重新再来。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
自己,多做些应该做的事,光阴流逝,岁月不待人。 < br>【赏析】这首诗起笔即命运之不可把握发出慨叹,读来使人感到迷惘、沉痛。继
而稍稍振起,诗人 执著地在生活中寻找着友爱,寻找着欢乐,给人一线希望。终
篇四句慷慨激越,使人为之感奋。
盛年不重来四句常被人们引用来勉励年轻人要抓紧时机,珍惜光阴,努力学习,
奋发上进。但陶渊明的 本意却与此大相径庭,是鼓励人们要及时行乐。但这种及
时行乐的思想,我们必须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 件下加以考察,它实质上标志着
一种人的觉醒,即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人对自己生命、 意义、
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
四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一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出自【唐】王维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释】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使:出使。 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
形容轻车简从。 问边:到边塞去看望,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属国:唐人有
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这里指诗人使者的身份。 居延:地名,今内
蒙古额济纳旗北境。 征蓬:随风远飞的枯蓬,此处为诗人自喻。 归雁:雁是候
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指大雁北飞。 胡天:胡人的领地。这里指唐军
占领的北方。 大漠:大沙漠。 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
狼粪。二云塞外多旋风。 长河:即黄河;一说疑即今石羊河。 萧关:又名陇山
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一作候吏。 都
护: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这里指前敌统
帅。 燕然:古山名,在今蒙古国杭爱山。这里代指前线。
【译文】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 延。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
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
已在燕然。 < br>【赏析】《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
身许国的守边战士 的爱国精神的赞美。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
人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 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
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的 情怀。
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王士禛)
出自【清】王士禛 将至桐城


溪路行将尽,初过北峡关。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
乡信凭黄耳,归心放白鹇。龙眠图画里,安得一追攀。
【译文】临溪的小路似乎要走到尽头的 时候,我刚好翻过桐城和舒城交界的北峡
关。夕阳西下,几行红叶树后是连绵起伏的龙眠山。
将家书托付给黄耳灵犬,思乡的心由白鹇xián 鸟带回故乡。眼前就是龙眠居士
李公麟所描绘的龙眠山水,我能否仿效前贤归隐此地,终老斯乡。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
出自【北宋】黄庭坚 登快阁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释】快阁:在今江西吉安泰和赣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著称。 痴
儿了却公家事:说自己并非大器,只会敷衍官事。痴儿:作者自指。了却:完成。 东
西:东边和西边 。指在阁中四处周览。 倚:倚靠。 落木:落叶。 澄江:指赣
江。澄chéng:清澈。 朱弦已为佳人绝:《吕氏春秋·本味》:钟子期死,伯
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朱弦:这指琴。佳人:
美人,引申为知音。 青眼聊因美酒横:《晋书·阮籍传》:(阮)籍又能为青白
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jī 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
康闻之,乃赍 jī 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青眼:黑 色的眼珠在眼眶中
间,指正眼看人。白眼指露出眼白,表示轻蔑。聊:姑且。 弄:演奏。 与白鸥


盟:据《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
鸟之 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
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后 人以与鸥鸟盟誓表示毫无机心,这里是指无利禄之
心,借指归隐。
【译文】我并非大器,只会 敷衍官事,忙碌了一天了,趁着傍晚雨后初晴,登上
快阁来放松一下心情。举目远望,时至初冬,万木萧 条,天地更显得阔大。而在
朗朗明月下澄江如练分明地向远处流去。
友人远离,早已没有弄弦 吹箫的兴致了,只有见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想
想人生羁绊、为官蹭蹬(cèng dèng失意 ),还真不如找只船坐上去吹着笛子,
漂流到家乡去,在那里与白鸥做伴逍遥自在岂不是更好的归宿。
【赏析】此诗作于作者在太和令任上第三年,抒发其对官场生涯的厌倦,自己的
抱负无法实现、 胸怀无人理解的痛苦。全诗先叙事,再写景,一气贯注,以弄笛、
盟鸥做结尾,余韵无穷,集中体现了诗 人的审美趣味和艺术主张,被评论家们认
定为黄庭坚的代表作。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辛弃疾)
出自【南宋】辛弃疾 鹧鸪天·送人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注释】唱彻《阳关》:唱完送别的歌曲。彻:完。《阳关》:琴歌《阳关三叠》。 馀
(yú):多余。 加餐:多吃饭。 无穷:无尽,无边。 今古:古往今来。 般:
种。 只应:只以为,此处意为岂只。 未是:还不是。 别有:更有。
【译文】唱完了《阳关》曲泪却未干 ,视功名为馀事(志不在功名)而劝加餐。
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乌云挟带着雨 水,把重重的高山
掩埋了一半。
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 悲伤,聚会才使人
欢颜?江头风高浪急,还不是十分险恶,而人间行路却是更艰难。
【赏析】 这是一首送人离别之作,运用景物烘托、比拟和对照等手法,生动地写
出了依依惜别的深情,并抒发了对 社会人生的深沉感慨。这是作者中年时的作品,
其在仕途上已经历了不少挫折,因此词虽为送人而作,但 所表达更多的是世路艰
难之感。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
出自【唐】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注释】滟(yàn)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芳甸(diàn):芳草丰茂的原野。甸:
郊外之地。 霰(xiàn):天空降落的小冰粒。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 流霜:


飞霜,古人以 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这里比喻月光皎
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 霰飞扬。 汀(tīng):水边平地,小洲。
【译文】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 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
潮水一起涌出来。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
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
的雪珠在闪烁。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
看不分明。 < br>【赏析】《春江花月夜》此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小组(此为第一二组),每
小组一换韵,以富 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
同月光照耀下的万里长江画卷,同时寄寓着 游子思归的离别相思之苦。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 兼
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诗情随
着月轮的生落 而起伏曲折。诗篇意境空明,缠绵悱恻(fěi cè忧思抑郁,心绪悲
苦而不能排遣。),词清语丽,韵调优美,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
语文园地二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释意:说话一定要讲信用,做事一定要坚决、果断。 信:可信,可靠。 果:果
断,坚决。


【出处】《论语·子路》: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
矣。硁硁(kēng):形容浅薄固执的样子。硁:敲打石头的声音。
【译文】孔子说:说话一定要讲 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断。这本是(不懂变通的)
固执的小人呀!不过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释意:同朋友交往,说话一定要诚实靠得住、有信用。 【出处】《论语·学而》: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
身;与朋友交,言而 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 够竭尽全
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
人,尽 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释意:如果自己身体不想要的结果或精神不情愿被这样对待,就不要使得别人遭
受不想要的结果和得不到 想要的对待。也就是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的不要施加给
别人。
【出处】《论语•颜渊》:仲弓 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 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仲弓问孔子如何处世才能合乎仁道?孔子答道:出 门与同仁行礼如见
贵客一般,对民如大祭一样凝重,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如此在朝上
就不会招谁怨,在家中私下的交往也不招谁恨。仲弓感谢道:我虽迟钝,但一
定要牢记先生的话。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释意:意思说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
【典故】西汉著名的将领李广, 精于骑马射箭,作战非常勇敢,被称为飞将军。
有次他去冥山南麓打猎,忽然发现草丛中伏着一只老虎, 李广赶紧拉弓搭箭,用
尽力气一箭射去,可那只老虎不动也不吼。他感到奇怪,壮着胆子上前一看,原< br>来是一块像老虎的大石头;再仔细看,射出的那支箭整个儿钻进石头里去了。李
广感到不可思议, 心想:我的气力再大也射不穿石头啊!于是他又拿起一支箭,
开弓向石头射去,但箭却被弹了回来。李广 又连射几回,都是这样。
人们对这件事感到很惊讶,就去请教学者扬雄。扬雄回答说:若果诚信实意,
即使像金石那样坚硬的东西也会被感动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便由此流传
开来。比喻以至诚之 心做事,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释意:爱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尊敬他。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第 一个老是动词,尊敬的意思;第二、第三个老是名词,长辈的意
思;第二个指自己的长辈,第三个指别人 家的老人。第一个幼是动词,抚养……
的意思;第二、第三个幼字是名词,子女、小辈的意思;第二个指 自己家的
孩子,第三个指别人家的孩子。两句中的及都有推己及人的意思。
释意:在赡养孝敬 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
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 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论语十则》(拓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
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文 】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时常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
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 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
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曰:吾( 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而不信乎?传(chu án)不习乎?(《学而》)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尽心竭力了吗 ?跟
朋友交往真诚相待了吗? 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了吗?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为政》)
【译文】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点
做别人的老师了。

< br>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译文】孔子说: 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而不学
习,就会有害。
子曰:由,诲女( 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为政》)
【译文】孔子说 :仲由啊,让我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明智呀 。女(rǔ):通汝,人称代词,你。 知
(zhì):通智,智慧。这里指聪明。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
【译文】孔子说:看见德 才兼备的人就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
省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毛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译文】孔子说:几个 人走在一起,在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去学习的人。选择他
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自己也有和他们一样的 缺点,要及时改正。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泰伯》)
【译文】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心胸宽广、意志坚强,因为责任重大 而
且路途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为仁奋斗到死才停
止,这路途 还不遥远吗?


士:有抱负的人。 弘毅:胸怀宽广,刚强勇毅。弘:宽广。毅:刚毅。 仁:儒
家仁爱的思想。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译文】 孔子说:一年到了最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谢的。松柏:
松柏树四季常青,经冬不凋。 孔子以此为喻,有烈火见真金、路遥知马力的
含意。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卫灵公》)
【译文】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
吧!自己不想做 的事,不要施加于别人身上。恕:用自己的心来推想别人的心,
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思想。
语文园地六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出自【东晋】陶渊明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释】结庐:建造住宅。这里居住的意思。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 人
境:人居住的地方。 何能尔:为什么能够这样。尔:如此。 心远地自偏:心远
离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悠然:悠闲自得的样子。 见:读为jiàn,
看见。 山气日夕佳:山上的云气傍晚时很美。山气:指山中景象,气息。日夕:
傍晚。 相与还:结伴而归。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正意
义,想说出来却忘了要说的话。此中:指山中景象,也 指隐逸生活。
【译文】我把房屋建在人群聚居的地方,却没有世俗往来的喧嚣。你问我如何能
达到这样的境界?(那是因为我的)心远在闹市之外,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无意中看见了南山。(傍晚南山)山气氤氲(yīn yū
n),夕 阳西落,傍晚的景色优美,更有飞鸟,结伴而归。这其中蕴含着隐居生
活的真正意义,想要说出来,却忘 记了该如何用语言表达。
【赏析】《饮酒二十首》诗作于陶渊明看破东晋黑暗,辞官隐退之时。其第五 首
诗刻画了诗人不同流俗的精神风貌,他不象一般隐士那样标榜超尘出世,而是
结庐在人境;他 置身人境,却能做到无车马喧,不染世俗之事。原因何在?
诗人意味深长地说:心远地自偏。心无杂念, 即使身居闹市,也宛如在山。这
深刻的道理被诗人平淡地说出,亲切感人。
诗歌还巧妙地运用 了象征手法。飞鸟相与还,那只在晚照中翩然归来的鸟和那
个悠然见南山的人,心神契合,仿佛都在这幽 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
出自【唐】王维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注释】鸟鸣涧:鸟儿在山中鸣叫。 闲:安静、悠闲,有人声寂静的意思。 桂
花:木犀的通称,一般在八月开花。 空:空寂、空荡、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
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月出:月亮出来。 惊:惊动,惊扰。 山鸟:山中的
鸟。 时鸣:偶尔啼叫。时:时而,偶尔。 涧:两山之间的小溪。 春山和春
涧都是地名。
【赏析】《鸟鸣涧》该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 诗《皇甫
岳云溪杂题五首》之首。诗人以娴熟精炼的笔法,重点描绘了皇甫岳别墅中的景
色,展 现了一幅幽静恬人的春山月夜的图画。这首诗极其善于运用动与静对立统
一的辩证法,巧妙地赋静态的场 景以动态,以动显静,使诗的艺术画面达到意
境两浑的极致。
《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 的宁静幽美。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夜深人静,
月亮还没有出来,万籁无声。忽然月光穿云而出,给大自 然披上了盈盈轻纱;田
野空旷,幽谷静谧安详。这是世界都睡着了吗?诗人在静思中发现,这春山空而< br>不虚。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出自【北宋】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惠崇(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春江晚景》
是惠 崇所作画名。 蒌蒿(lóu hāo ):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芦芽:芦苇
的幼芽,可食用, 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
剧毒。产于中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 而上,在淡水中产卵。江阴素有
拼死吃河豚的典故。 上:指逆江而上。
【赏析】《惠崇春江 晚景》,元丰八年(1085)苏轼在逗留江阴期间,为惠崇
所绘的鸭戏图而作的题画诗,原诗共两首。 苏轼根据画意,妙笔生花,寥寥几
笔,就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二月景象。
初春,大地复 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
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 们报告春的信息。接着,诗人的视线由江
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 住,抢着下水嬉
戏了。
诗人由江中写到江岸,更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景象:由于得到了春江水 的滋润,
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了,芦芽儿吐尖了;这一切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怜
爱。诗 人进而联想到,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引人更广阔地遐想。全诗洋
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
出自【南宋】赵师秀 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注释】约客:约请客人来相会。 黄梅时节:农历四、五月间,江南梅子黄了
熟的时候,也是阴雨连连的时候,称为梅雨季节,所以江南雨季又称为黄梅
时节。 家家雨: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形容处处都在下雨。 处处蛙:到处是青
蛙。 有约:即为邀约友人。 落灯花:旧时以油灯照明,灯心烧残,落下来时像
一朵闪亮的小花。落:使……掉落。灯花:灯芯燃尽结 成的花状物。
【赏析】该诗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夏夜独自期客的情景。诗歌采用写景
寄情的写法,表达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
前二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雨、池塘、蛙 声,写出了江南
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
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身边响。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
出它的寂静。
后 二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诗人耐心地而又有几分焦急地等着,没事可干,闲
敲棋子,静静地看着闪闪的灯 花。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用有约点出了
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本来期待的是 约客的叩门声,
但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比照之下更显示出作者焦躁的心情。第四
句闲敲棋子,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
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 ,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姿态貌似
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也写出约客未至 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
神兼备。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王驾)


出自【唐】王驾 社日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注释】社日:古代 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春秋两祭,为春社和秋社。在社日到来
时,民众集会竞技,进行各种类型的作社表演 ,并集体欢宴,非常热闹。 鹅湖:
在今江西省铅山县,一年两稻,故才仲春(农历二月)社日,稻梁已肥。 稻梁
肥:田里庄稼长得很好,丰收在望。粱:古代对粟的优良品种的通称。 豚栅(t
ún zhà):小猪猪圈。 鸡栖(qī):鸡舍。 扉:门。 桑柘(zhè):桑树和柘
树,这两种树的叶子均可用来养蚕。 影斜:树影倾斜,太阳偏西。 春社散:春
设的聚宴已经散了。 醉人:喝醉酒的人。
【赏析】该诗一开始不写社日的题面, 却从村居风光写起,虽只字未提作社的
事,却先就写出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头两句也没有写到村居的人, 半掩扉三字
暗示村民都不在家,门儿都半掩着。古人常用夜不闭户表示环境的太平安宁,
半掩而 不上锁,可见民风淳朴,丰年富足。同时,它又暗示出村民家家参加社
日,巧妙地将诗意向后联过渡。
后两句写社日正题,诗人也没有就作社表演热闹场面着笔,却写社散后的景象。
桑柘影斜,说明 天色将晚。古代习惯,祭社之处必植树,其中桑、梓二木即古
人常用为社树的树种。诗的桑柘紧扣社日, 可见笔无旁鹜。春社散后,人声渐
少,到处都可以看到喝得醉醺醺的村民,被家人邻里搀扶着回家。家家 扶得醉
人归是夸张说法,说明醉倒情形之普遍。诗未写社日的热闹与欢乐场面,却选
取高潮之后 渐归宁静的这样一个尾声来表现它,是颇为别致的。它的暗示性很强,


读者通过这个尾声 ,会自然联想到作社、观社的全过程。醉人这个细节可以使
人联想到村民观社的兴高采烈,畅怀大饮,而 这种欣喜之情又是与丰收分不开的。
此诗不写正面写侧面,通过富有典型意义和形象暗示作用的生活细 节写社日景
象,笔墨极省,反映的内容却极为丰富。这种含蓄的表现手法,与绝句短小体裁
极为 适应,使人读后不觉其短,回味深长。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
出自【唐】白居易 村夜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注释】霜草:被秋霜打过的草。 苍苍:灰白色。 切切:虫叫声。 绝:绝迹。 独:
单独,一个人。 野田:田野。 荞(qiáo)麦: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黑色有棱,
磨成面粉可食用。
【赏析】这首诗以白 描手法写出了一个常见的乡村之夜。前两句写村夜秋色的浓
重,后两句描绘出乡村之夜的美景,对比中构 成乡村夜景。通过对前后景物的不
同描写,表达出诗人由孤独寂寞到兴奋自喜的感情变化。
霜 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苍苍霜草,点出秋色的浓重;切切虫吟,
渲染了秋夜的凄清。行人绝迹 ,万籁无声,两句诗鲜明勾画出村夜的特征:夜色
深沉,秋色浓重,在秋霜的浸染下,草色茫茫。四下里 一片寂静,行人绝迹。只
有不知名的秋虫在低低的吟唱。诗人通过秋夜的凄清,透露了孤独寂寞的心情。


独出门前望野田句,既是诗中的过渡,将描写对象由村庄转向田野;又是两联
之 间的转折,收束了对村夜萧疏暗淡气氛的描绘,展开了另外一幅使读者耳目一
新的画面。月明荞麦花如雪 ,皎洁的月光朗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远远望去,
灿烂耀眼,如同一片晶莹的白雪。这奇丽壮观的景象 与前面两句的描写形成强烈
鲜明的对比。诗人匠心独运地借自然景物的变换写出人物感情变化,写来灵活 自
如,不着痕迹。

初中生周记大全-总政治部


中山南方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录取分数线


黄忠是怎么死的-药材名


航天员景海鹏-学校党支部工作计划


商女不知亡国恨全诗-河北省联考成绩查询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卫生院院长述职报告


先进党支部材料-广东湛江师范学院


河北北方学院吧-上海精神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