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许渊冲《长恨歌》英译本中的修辞及其翻译

萌到你眼炸
913次浏览
2020年08月05日 05:1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合肥师范学院教务处-福建国税局



浅谈许渊冲《长恨歌》英译本中的修辞及其翻译



摘要: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写过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琵琶行》,《赋
得古 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等。许多翻译家也不断地把他的作品翻译成
其他语言,向全世界传播中国的 唐风唐韵。其中,描写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
间爱情的《长恨歌》就曾被翻译过许多次。许渊冲教授作为 一位杰出的翻译家
也有他自己的《长恨歌》英译本。
本文将以许渊冲教授的三美翻译理论(音 美,形美,意美)对许渊冲教授的《长
恨歌》英译本中的修辞处理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白居易;许渊冲;《长恨歌》;修辞手段;翻译

On Rhetorical Devices and Their Translation in

The Everlasting Regret Translated By Xu Yuanchong


Abstract: Boi Juyi is a famous poet in writing ancient Chinese poems. He has
wrote many famous and popular poems,such as Song of a Pipa Player, The Grass
Upon the Ancient Plain: A Song of Parting, A Spring Outing by Qiantang Lake,
and so on. .His masterpiece The Everlasting Regret has been translated by many
translators. Professor Xu Yuanchong, as an excellent translator has his own
translated version of that poem. The present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rofessor Xu Yuanchong's translation principles of
sound beauty, and form beauty), attempts to investigate the rhetorical devices and
their translation in The Everlasting Regret.
Key words: Boi Juyi ;Xu Yuanchong;The Everlasting Regret ;Rhetorical
Devices; Translation

1 . 引言
我们知道, 诗歌是一种集声,形,意于一体的表达形式。若想较完美的翻译
一首诗,就必须保 留所有这些因素。但是,对于中国古诗而言,其独特而丰富的象
形字符很可能会影响译文的效果.
目前有许多的《长恨歌》英译本。1920年,英国学者Herbert A. Giles以散
文风格翻译了《长恨歌》, W. J. Flecture再现了《长恨歌》的诗体风格, 1973
年,英国学者Ines Herdan出版 了他的《长恨歌》译本。后来,许多作家开始从不
同方面讨论这些翻译作品的异同,如意象,押韵的处理 ,文化差异的影响, 诗歌
应译为诗体还是散文体等。而本文将另辟蹊径,从修辞及其翻译方面分析许渊
冲的《长恨歌》译本。
2 . 文献综述
诗歌是艺术的语言,是民族语言的瑰宝。 中国古典诗词更是民族艺术宝库
的中的璀璨明珠。长期以来,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很多学者一直在从事 中国古

1



典诗歌的翻译,并为向全世界传播不朽的中国 文化遗产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与
其他体裁的翻译相比,诗歌翻译具有独特的艺术性。
许渊 冲教授不仅把许多中文作品译成英语和法语,而且还有不少翻译理论。
他的英译中国古诗,语言风格与众 不同,而他最著名的翻译理论就是“三美”理
论,即:音美、形美、意美。
张智中( 2005 ) ,从前缀、后缀,遣词用语以及语法等不同角度分析阐述了
许教授英译的中国古诗的语言 特色。在另一篇文章中, 张智中( 2005 )针对许
教授几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修改其文章的 现象进行了分析。他指出,一切有
成就的诗人,都会不遗余力地调整修改自己的诗作,这充分体现出杰出 的译者在
不懈地追求完美和卓越。刘重德,翻译理论与实践的著名学者,在他的《文学翻
译十讲 》中谈到,诗美,在形,音,意。一个译者不应该只满足于传达原文理念,
而要力争再现原作的原始美感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保留原文的意义和意境,
其次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使他的翻译再现原文的形式, 节奏和韵律(1991:129)。
翻译家郭著章,曾高度赞许渊冲的三美原则。他说: 许渊冲的诗歌 翻译集音美、
形美、意美于完整的一体,在他的诗歌翻译中,他熟练地实践了自己的三美原
则。
3 . 翻译的理论原则
3.1修辞
修辞,是加强言辞或文句效果的艺术手法(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修辞又往往出现在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中。The
Encyclopedia of English的编撰者Arthur Zeiger总结了77种修辞方法。上海外语
教育出版社出版 的《英语修辞格详论》(李鑫华)详细介绍了包括明喻、暗喻、
夸张等在内的十九种常见的英语修辞格。
修辞是一门艺术,它可以使文学更有趣,更有吸引力和更具可读性。尤其在
诗歌中,各种修辞在 表达思想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翻译中如何处理
修辞就成为了关键。
3.2修辞的翻译
什么是翻译? 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是一门将一种语言变成另一种语言 的
艺术.(许渊冲1997:20).许渊冲曾经在他的《中诗英韵探胜》中提道, 翻译有
三项原则, 其一是意美,要尽可能保留原文的意思;第二个原则是音美,音韵
美包括韵 律,节奏,头韵,尾韵等,第三个原则是形式美,形美包括诗歌长度,格式,
重复,排比,比喻等.
但如何实现三美却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许渊冲建议,为实现意美我们可以
用“意译”的办法; 音美,我们可以模仿为实现形式美,我们可以“直译”。
没有百分之百的直译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意译,每 个译本都是直译和意译在一定
程度上的结合。
4 . 《长恨歌》中修辞手法的翻译
4.1《长恨歌》中的修辞
白居易秉承杜甫的现实主义风格,写了著名的叙事长诗《长恨歌》 。这首
长诗主要讲述了唐玄宗(725-768在位)和杨贵妃(719-756)之间的爱情故事。整
首诗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以反映他们真挚的爱情和悲惨的结局。因此,评价这
首诗的英译本, 其中一个主要原则是如何处理这些修辞。
诗歌翻译,其实是诗人的理念与译者的语言的结合,其风格 既不可能百分
之百的是诗人的,也不可能完全是译者的。每位译者都有自己的翻译方法。许教

2



授认识到了这些修辞的重要性,熟练地以自己的风格翻译了《长恨歌》,实现了
他的三美目标 (音美、形美、意美)。
4.2 .修辞的翻译
4.2.1隐喻
隐喻,是一个词 或词组被另一个与之有紧密联系的词或词组替换的修辞方
法(Webster`s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在希腊语中,隐喻指改变名称。这
是一种常用的比较, 用某物的一个部分或 一个因子来代表其整体。隐喻中,既
不会出现本体,也不会出现喻词。隐喻又称暗喻,其表达方法为:A 是B。
例如: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But rebels beat their war drums, making the earth quake
And
这句指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乱。“渔阳”,郡名,辖
今北京平 谷区和河北蓟县等地,当时属于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
的辖区。“鼙鼓”,古代骑兵用的小 鼓,这里泛指战场上的鼓声。霓裳羽衣曲
经唐玄宗润色并作歌辞。在这里,指代唐玄宗和杨贵妃二人的荣 耀奢侈的生活。
安禄山叛军的到来将这一切幸福化为泡影,惊醒了所有的王公贵族,至此,全
诗 的节奏和笔调,顿时由缠绵婉转,变为劲健快捷。因此,许教授用意译的方
法将渔阳鼙鼓译为rebel s beat their war drums 。但许教授将霓裳羽衣曲
直接译为成Song of Rainbow Skirt and Coat of Feather,虽保存了基本含义,但
失去了深层的意义,此处译文稍欠妥。
再看另一个例子,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Suddenly turned the tide, returning from his flight
The monarch could not tear himself away from the ground
“天旋日转”,暗指肃宗至德二年(757)九月,郭子仪军收复长安,十二
月唐玄宗回到长安。去时同车共载,返时人如黄鹤,再经马嵬,怎能不倍感伤
情!天旋地转是一个夸张短 语,在这里用来表示叛军溃败后,一切似乎已被完
全改变,社会局势也好转。同样,许教授删去字面含义 但维持其实质信息。
不只表达了胜利的愉快,而且也显示了凯旋军队的速度之快。
4.2.2提喻
提喻,不直接说某一事物的名称,而是借事物的本身所呈现的各种对应的现象来表现该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段。提喻大致归纳为四种情况:a.部分和全体
互代;b.以材料代 替事物;c.抽象和具体互代;d.以个体代替整个类。反之亦
然。
请看下面一个例子: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Where `mid the clods beneath the slope he couldn’t forget
The fair-faced Lady Yang, who was unfairly slain

3



据史载,唐玄宗由蜀返回长安,途经马嵬坡葬杨妃处 ,曾派人臵棺改葬。
挖开土冢,尸已腐烂,惟存所佩香囊。一个“空”字,蕴含着唐玄宗悲哀、痛
苦的回忆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玉颜指美丽的容颜。对于中文读者来说,已经很熟悉用“玉颜”来指代
美人,但对于外国读者来说理解就比较有困难,因此,许教授直接辅以含义
Lady Yang ,这样,外国读者就会很清楚了。
此外,在两行诗中, The fair-faced Lady Yang, who was unfairly slain许教
授用了另一种修辞 ----同源词。它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同源词一起出现。它们使诗歌更具有艺 术感染力。(例如: dreaming a good
dream),
再看另一个例子: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Back, he found her pond and garden in the old place
With lotus in the lake and willows by the hall
“太液”、“未央”,是对“池苑”的具体申说。“太液”,即太液池,在大
明宫内。“未央 ”,汉有未央宫。这里借指唐长安皇宫。因此,许教授用删除
的译法。他只是译出了主要信息 和并没有赘述“太液”、“未央”。
这样,既保留了原文的“意美”,又保证了诗文的简洁。
4.2.3用典
“用典”,诗文中的一种修辞手法。 “典”即典故。诗文等作品中引用
的古代故事传说,名著或传统习俗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如:语出何 典;典实(典
故,史实);典证(出典和依据)。诗文中使用典故就叫“用典”。用典的好处在于
能用极精简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意思。如: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Her beauty served the night when dressed in Golden Bower
Or drunk with wine and spring at banquet in Jade Tower
《长恨歌》前半部分用了许多“春”字,这当然 并不意味着李、杨一系列
的活动只发生在春天,诗人只是利用了“春”这一原型意象而已。春天是万物< br>萌动的季节,是人的情欲勃发的季节。细细品味《长恨歌》前半部分,我们就
会发现,有“春”这 一背景作衬托,李、杨的爱情就更加热烈,更显浪漫。“金
屋”,指专为女性所修之华美房室。据《汉武 故事》载,汉武帝年幼时曾说,如
果能娶表妹阿娇作妻子,就给她造一座金房子住。这里是指杨贵妃的住 所。“玉
楼”,华贵的楼阁,《十洲记》:“昆仑有玉楼十二。”此指华贵的宫室。
在这里,许教授使用直译的方法,译为“Golden Bower”和“Jade Tower”,< br>从诗行上来看,保留了形式上的一致,但却不得不因为中西文化的差异舍弃了
“金屋藏娇”的含义 。
再看另一个例子: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Love and happiness long ended within palace walls

4



Days and months appeared long in the Fairyland Halls
上句 对过去的爱情做了个总结,“绝”字凝重而断然;下句则一笔写入无
限的未来,“长”字悠远而凄然。爱 情属于短暂的过去,未来属于无尽的孤寂。
“昭阳殿”,汉成帝宠妃赵飞燕的寝宫,此借指杨贵妃住过的 宫殿。“蓬莱”,传
说中的海上仙山,这里指贵妃在仙山的居所。
同样,在对这两句诗的处理 上,许教授直接译成和
。“恩爱绝”指李杨二人在人间的爱情已经不存在了,但“日
月长”是指 他们的爱情生活在仙境中将永远留存。为了表示对比,译者用了两次
,可以显示其永恒的爱。
4.2.4明喻
明喻是最常用的修辞格。明喻中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
上是相类的关系,说甲(本体)像(喻词)乙(喻体)。中文里常用:像、好像、
比如、仿佛、宛如、 仿佛、好比、比方说、像……一样、如……一般、仿佛……
似的、……一样、……似的等喻词来联系,英 文里常用“as”和“like”等。
例如: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Willow leaves like her brows and lotus like her face
At the sight of all these, how could his tears not fall
这两句的翻译属于典型的直译。 因为原诗中的第一句属于明喻,而在译
文中也被严格地译成了 明喻,出现了like。这就实现了许教授一直追求的形
美。这里用到了一种新的翻译方法--- 重组,重组原文的结构,不改变基本含
义。
再看下一个例子: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If our two hearts as firm as the gold should remain
In heaven or on earth we’ll sometime meet again
这两句诗也采用了直译。第一句被译为as firm as gold。尽管比喻是常
用的修 辞方法,但这首诗中译者没有用同样的词翻译,例如前者,他用like,
而这个例子,他用。此外,在 这首诗还用到了其他不同的词来翻
译比喻,即flowerlike和cloudlike 。
这两个例子很简单,他们的翻译也似乎容易,但简单中却反映了许渊冲教
授的形美和声美的原则。
4.2.5夸张
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用言过其实的方
法,突出事物的本质, 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举例来说: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5



The lofty palace towered high into blue cloud
With wind-borne music so divine the air was loud < br>此处便面看是写音乐,却是实写李隆基与杨贵妃。因为他们都懂音乐、
爱音乐,音乐的美妙与持续 隐喻着李、杨爱情的浓烈与缠绵。而在这快活似神
仙的背后,君王已忘了“人间”。“骊宫”,骊山上的 宫殿,即华清宫。许渊冲教
授先用形容词lofty来修饰骊宫,然后,他又用tower作动词,以强 调其high。
这样,许渊冲教授的翻译彻底体现了宫殿的宏伟与音乐的优美。
请看另一个例子: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The boundless sky and endless earth may pass away
But this vow unfulfilled will be regretted for age
这两句以概括性的语言点明“长恨”,表现了唐玄宗对杨贵妃的 爱情誓言不
能实现的千古遗恨。这两句常为后人引用。《老子》谓“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
长且 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这里则反其意而用之。通过“尽”对“天
长地久”的否定,极度夸张地 写出了“恨”之永。同时,又通过“此恨绵绵无
绝期”,显示了“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愿 望的虚妄,加深了李、
杨爱情的悲剧意义。其实,愈是饱含泪水不懈地追求与思恋,其分离就愈具有悲剧意义,使人冥冥之中感受到的那一份无可奈何的心灵负荷就愈沉重,感伤
的心灵就愈丰富。而李 、杨永恒的分离与彼此痛苦的思恋,又把他们的悲剧放
大了,使他们的爱情悲剧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在翻译天长地久时,许渊冲教授使用了修饰语和
endless ”-less”是表示否定 的后缀,在这儿既表达了李杨二人的感受又创造
了美学效应,翻译第二句时,译者又用了“增译法,增译 是用来弥补两种不同
的语言和文化之间差距的。此恨绵绵无绝期是李杨二人之间的许愿,因此,
被译为“this vow unfulfilled will be regretted for age ”,从许渊冲的
翻译中,外国读者就能够理解的李杨之间的至死不渝的爱情了。这样,就极大
地 保留了原文的“意美”。
4.2.6顶真
《英文大百科全书》
中总结了77种修辞 格,其中包含顶真,又叫回环。顶真,也
称顶针,联珠,蝉联。就是邻近的句子首尾相接,用前句末尾一 词作下一句的第
一个词,上递下接,使结构紧密,语意连贯,声音流畅的一种修辞方法。顶真的
作用,还在于使结构严密,语气连绵,音韵悠扬,更好的表现事物之间的承接、
递进关系。运用顶真手法 叙事、写景,可以交代清楚事物之间的时间或空间上的
关系,使之语意连绵,文气贯通;运用顶真手法说 理、抒情,可以阐明事物之间
的内在联系,使之周详严密,一目了然。顶真在语言形式上,句式匀称整齐 ,句
子前后衔接紧密,环环相扣,读起来流畅明快,情趣横生。《长恨歌》中也使用
了这种修辞 格。
例如: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6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Flowerlike face and cloudlike hair, golden-head dressed
In lotus-flower curtain she spent the night blessed
she slept till sun rose high ,for the blessed night was short
From then on the monarch held no longer morning court
“云鬓”,形容女子鬓发轻盈飘逸。“金步摇”, 古代贵族妇女的一种首
饰。用金银丝屈曲制成花枝形状,上面有金、银、翡翠做的花、鸟、兽等装饰,< br>缀以珠玉,插在头上,随步而摇曳生姿,故曰“步摇”。“芙蓉帐”,绣着莲
花的华贵帐子。“芙 蓉”即荷花。“暖”,非仅指“芙蓉帐暖”,也有暗喻李、
杨爱欢爱缠绵之意。“度春宵”之“春”,一 方面照应了前文中的“春寒”句,
另一方面极言良宵之可贵。
“春宵”承上,属修辞上之顶真 格,同时又开启下文。“春宵”之可贵,
正在其短,而李、杨爱意正浓,尤觉“春宵”之短。许渊冲教授 将两处的“春
宵”译为“spent the night blessed”“ the blessed night was short”不仅译出了原诗的
含义,而且还很接近地保留了原文的顶真格式。
此外,为了 英文读者更能清楚地理解原文,许教授还进行了“增译”,如:
原诗简洁扼要,我们可以很明了地知道主 要写杨贵妃,但外国读者却不一定能
明白,所以许教授在这里不出了“云鬓花颜”和“芙蓉帐中”的是“ She”(杨
贵妃)。
这样,译文形式简洁,但其含义却是绰绰有余,译文更清晰明了,保留
了原诗的“形美”和“意美”。
再看另一个例子: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
He learned that on the sea were fairy mountains proud
That now appeared now disappeared amid the cloud
在这两句诗中, 山是体现顶真的一个连接词,为了保存原诗意思和原
诗的顶真格式,许教授用 了关系代词that来连接这两句诗,这样,顶真的形美
就可以呈现了。
此外, 许渊冲教授还用到了另一种修辞----尾韵。例如:在第二句中d
出现了四次, 和。同时,这两句中
也出现了两次,。因此,许教授所提倡的“声美”也得到了
很好地体现。
4.2.7对偶
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
映衬,读起来节奏铿 锵,便於记诵,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落叶时
Or when in vernal breeze were peach and plum full- blown
Or when in autumn rain parasol leaves were shed

7


上句呼应前文“春从春游夜专夜”等句,暗示李、杨昔日形影相随缠绵甜
蜜的爱情;下句开启下文“ 西宫南内多秋草”等句,点出李隆基目前形影相吊
思恋欲绝的处境。诗人以时光和景物烘托人物的思想感 情,把秋天与春天进行
近距离地观照、对比,使李、杨前后境遇的大起大落,更为鲜明地表现出来,给读者以更强烈的心灵震撼。
译文在翻译对比的时候,句式结构上用两个“Or when”比较 严格地保留了原
文的格式,只是在每句里主谓语的位臵又有所变化。由他翻译我们可以看到原
文 的“形美”和“意美”。
再看另一个例子: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On high, we’d be two lovebirds flying wing to wing
On earth, two trees with branches twined from spring to spring < br>这几句写得哀婉动人,深情缠绵。“比翼鸟”,传说中的鸟名,只有一目
一翼,其名鹣鹣,雌雄并 列,紧靠而飞。“连理枝”,两棵树枝干连生在一起。
古人常用此二物比喻情侣相爱、永不分离。两人曾 山盟海誓:在天上愿作相依
双飞的比翼鸟,在地上愿作相生相缠的连理枝。
译者用了两种翻译方法---排比和反复。在天和在地比翼鸟和
连理枝是成对出现的对比词。因 此,与其相对应的翻译也是两组成对比的词:
“On high”“On earth”“ two lovebirds”“ two trees with branches”。
此外,在第一句, 译者用来修饰比翼鸟。为了与
之相对应,译者又用来修饰连理枝。这样,重
复的和,使译文达到 了“音美”、“意美”和“形美”的效果。
5 . 结论
中国古典诗词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将中国古诗译为英文----世界上最普
及和最常用的语言 ,对向全世界传播中国文化有重要的意义,让更多的外国读者
可以欣赏美丽的中国古典诗词。但是因为存 在语言交流障碍,不同的文化历史
背景和社会习俗等因素,所以翻译中国古典诗词是一项非常复杂和艰巨 的任务。
翻译难,翻译诗歌更难。因为诗歌不仅具备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而且还有
其他特征 ,如特殊的文体形式,凝练的语言,丰富简约的形象等。作为中国著名
的古诗词《长恨歌》有自己独特的 魅力。通过分析许渊冲教授的《长恨歌》,
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中英文之间的差异,而且,我们可以了解一 个好的译者是如何
处理诗歌中的修辞的。本文作者列举了7种修辞格,如明喻,典故,暗喻,夸张,顶真,提喻,对偶,等等。此外,作者还总结了处理这些修辞的翻译方法。例如,
对暗喻,许教授用 意译,删去字面含义,但保留实质内涵;在处理典故时,
许教授用了“直译”;明喻, 他用了较典型的 “直译”;对夸张,许教授用了
“增译法”(为了弥补不同语言间的差异,译者增加一些必要的相关信息 ,进
行解释或说明);翻译对偶时,许教授又用到了排比和反复。然而,每种翻译方
法并不是孤 立使用的。因为,一篇好的译文是多种翻译方法同时使用的结果。
当然,本文只是对《长恨歌》的初步 探究,作者只是想为诗歌翻译研究
方面做一点贡献。因此,希望有更多对翻译研究感兴趣的人参加到这项 研究中。



8



参考文献:

[1]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5.
[2]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增订本.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2004.
[3]郭著章. 《翻译名家研究》.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4]李鑫华. 《英语修辞格详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5]刘季春. 扬起创造的风帆—许渊冲学术思想研究,《山东外语教学》第 1
期,2003:21-23
[6]刘重德. 《文学翻译十讲》.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
[7]王宏印. 《英汉翻译综合教程》.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许渊冲. 《文学与翻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许渊冲. 《中诗英韵探胜----从〈诗经〉到〈西厢记〉》.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1997.
[10]张廷琛 魏博思. 《英译唐诗一百首》.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11 ]张智中.许渊冲先生古典诗词英译的翻译风格.《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第7期,200 5.
[12]张智中. 许渊冲先生诗词改译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13]朱润东.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9

爱在身边作文-励志奖学金申请书


医院绩效工资-海南中招


西华师范大学分数线-迎中秋庆国庆黑板报


暗恋的感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通用条款


描写风景作文-公司贷款申请书范文


春节诗句-约束力


我的人生格言-200字读后感


大暑习俗-云南招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