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背景差异引起的英语翻译中的形象转换
平顶山工业技术学院-水浒传第一回读后感
龙源期刊网 http:
文化背景差异引起的英语翻译中的形象转换
作者:刘 妍 卢晓富 张亚利
来源:《管理观察》2009年第28期
摘要:在英汉互译中,由于不同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难于找
到文化共核而进行形象转换,往往造成对原语文化意象的损害。该文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分析了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和形象转换。
关键词:文化差异形象转换归化异化
1. 文化差异与归化,异化
各民族的历史文化是由各自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积淀而形成的。英汉民族
的
历史发展进程不同,因此所形成的历史文化内涵就必然有差异。但是这种差异也包含着相似性,
也并不排除完全重合的情况。因此,我们说不同民族在文化上是“绝对歧异,相对相似”。就拿中
国龙
的英译来举例,正因为中国的龙和西方的dragon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相似。然而究其文
化根源,
两者在本质上实乃截然不同。中国的龙与西方的Dragon在来源、神性、意蕴、功能等
方面多有差异
,中国龙取象广博,形态神奇,主要象征和谐、正义与吉祥;西方的Dragon取象窄狭,
外貌丑陋,
主要代表魔怪、邪恶与祸祟。而中华文化里有关龙的词语有很多:“望子成龙”,“卧虎藏
龙”,“四小
龙”等等。因此,“望子成龙”常常被翻译成“to long to see one’ s son
become a dragon”,电
影《卧虎藏龙》的英文名为“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而“亚洲四小龙”却通常译为“ the
four
Asian tigers” 。因此,在翻译这类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词语时,我们就必须慎之又慎,在归化<
br>异化等翻译手法中寻求最佳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所谓归化,即归化翻译法(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是指抓住原文语用意义,从
目的语中选取
与原文语用意义相同的表达来翻译。而异化,也就是异化翻译法(foreignizin
g translation)则是保
留原文的表达结构和表达方法,甚至包括形象,将异国文化的表现
法介绍到目的语中转换方法。
例如,将“望子成龙”译成“to hope one’ s
children will have a bright future”或者“to long to
see one’ s
son become a dragon”,前者采用的就是“归化”(Do
mestication),后者就属于“异
化”(Foreignization)。而将“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译成“一箭双雕”是为“归化”,译成“一石
二鸟”就是“异化”。
2.形象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