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点评国民党七大名将:李宗仁有本事陈明仁最能打
湖北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关于下雪的日记
毛泽东点评国民党七大名将:李宗仁有本事陈明仁最能打
资料图:毛泽东接待归国的李宗仁
“请多保重身体,共产党不会忘记你的”
——毛泽东评李宗仁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后,毛泽东会见李宗仁的特使刘仲容时说“广西这几
年跟蒋介
石闹独立。名气很大啊!广西是个有名的穷省份,闹起饥荒来,灾民常逃到湖南来。湖南的农民讨不到老婆的,就娶广西的妹子。李先生凭什么闹独立?据说,这几年,没有南京政府
的财政支
持,不仅撑得住局面,还被人称赞为全国的模范省。我看李宗仁是个有本事的人。”
毛泽东所说的
“闹独立”,是指李宗仁领导的广西政府虽然从名义听从国民党中央政府
的领导,但实际上一直处于“独
立或半独立”的状态,蒋介石的军令、政令大多数情况下在
广西根本行不通。面对蒋介石,李宗仁能够从
容不迫与其周旋,这的确反映出李宗仁的精明
才干。
其实,李宗仁早在青年时期就显露出
其过人的才华,他以农家子弟的身份投考从戎,东
拚西杀,仅用10余年时间,就平定了广西,成为“广
西王”。随后,李宗仁又积极参加了
著名的北伐战争。
1926年6月初,国民党二中全
会任命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并授权组织北伐军
总司令部,建立前敌总指挥部,唐生智、李宗仁分
别任前敌总指挥、副总指挥。
7月初,李宗仁取道桂林,亲率12个团由黄沙河下衡阳。与此同时
,他又电令7军向
长沙挺进。长沙对吴佩孚来说是能否在湖南站稳脚跟的关健地盘,长沙一失,吴佩孚的
南下
劳师之功可谓前功尽弃。
面对即将发生的一场恶战,李宗仁沉着冷静,采取了相应措
施:命令第2路军总指挥胡
宗泽率李明瑞旅和杨腾辉、陶钧等团开往永丰集中;第4军陈铭枢、张发奎两
师自琼崖北上,
抵湖南攸县、安仁一带。左右两翼部署停当,李宗仁亲自指挥正面进攻。
7月4日,李下令
三路同时发动攻击,一开始就打得吴佩孚军措手不及,仅一个星期,就光复长沙,吴军
退守
汩罗江北岸待援。
北伐军首战告捷,国人震动,尤其是广州政府要员,惊喜交加。原
来广州国民政府一些
中央大员虽在那次会议上支持北伐,但从心底里还存有畏缩情绪,对能否取胜,忐忑
不安。
长沙之战,北伐军一举成名。
“是你剃了朱、毛的头,还是朱、毛剃了你的头?”——毛泽东评张辉瓒
1931年春,毛泽东在
宁都黄陂村挥笔写下在第一次反围剿胜利之后,做词《渔家傲·反
第一大“围剿”》:“万木霜天红烂漫
,天边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
捉了张辉瓒。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
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
乱。”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毛主席《渔家傲·反第一次大
围剿》词的广为传诵,使
张辉瓒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名字。有学者认为,这首《渔家傲》中,“前
头捉了张辉
瓒”一句太过直白,简直就是以口语入词,为作词家所讳。但也许正是因为直白,才容易被<
br>文化水平不高的根据地群众所传唱。另外,它也反映了毛泽东打了胜仗以后,写作此词时的
一种酣
畅淋漓的痛快心情,凡伟人兴致所至,皆可入诗。34年之后的1965年年秋,毛泽东
又写了一首词,
名叫《念奴娇·鸟儿问答》,词中竟有“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
不须放屁”的句子,恣肆若
此,恐非常人所能揣度。据中共党史和军史专家考证,毛泽东的
这首词,创造了几个第一:张辉瓒是红军
在江西第一次俘虏国民党将军,而且张辉瓒被俘时
军衔为中将师长,也是在江西俘获的国民党最高级别的
将领。这是第一次以国民党将领的名
字入诗词,在以后的战争中,被捉的国民党将领有的职务和军衔都高
于张辉瓒,却也无缘享
受此“殊荣”。张辉瓒是被共产党俘虏以后,又被杀死的第一个国民党高级将领,
似有违于
共产党“缴枪不杀、优待俘虏”的政策;在此之后,即使被共产党定为“战犯”级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亦未见有被处死者,往往关一段时间后特赦。毛泽东亲自指挥的大规模歼灭战。
之后,毛
泽东“胃口”越来越大。张辉瓒在江西“剿共”时,“共党”、“中共”、“红军”、
“游击队”,在他
眼里,统统化成4个字就是:朱(德)、毛(泽东)、彭(德怀)、黄(公略);
他仿照《水浒传》中封
宋江、方腊、田虎、王庆为“四大寇”,把“朱毛彭黄”也简称为“四
大寇”。没想到,他就栽在这“四
大寇“手里。
“为德之大,更不敢忘。”——毛泽东评邓宝珊
早在大革命时期,邓
宝珊就开始与共产党进行广泛接触,并与许多共产党员结下了浓厚
的友谊。1938年,当毛泽东听说邓
宝珊将军路过延安的消息后,即对其热忱挽留,备宴接
风,从此开始了俩人数十年的接触和交往。其间,
有抗战时形成的合作,也有内战时的两军
对垒。当邓宝珊被迫参加内战时,他那已是中共地下党员的次女
在临终前向他请求:“你在
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反对毛主席呀!”使他深有所悟。在北平和战不定的关键时
刻,他积极促
成傅作义高举义旗,走向一条光明之途。凡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有功的人员,毛泽东是不
会忘记的。早在1944年冬,毛泽东在给邓宝珊的信中就这样写到:“为德之大,更不敢忘。”
1949年2月22日,傅作义、邓宝珊乘飞机前往平山县西柏坡村会见中共中央主
席毛泽
东、副主席周恩来,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待傅、邓住定后,毛泽东等亲自前来看望。毛
泽东对傅作义说:“过去我们在战场上见面,清清楚楚。今天是姑舅亲戚,难分难舍。”周
恩来则对邓
宝珊说:“邓先生,我们是长期合作的老朋友,现在你回到‘娘家’了。”
邓宝珊听后深受感动,
他说:“我这次为北平和平解放做了一点事,也算尽了我一点绵
薄之力,就算我回‘娘家’,的见面礼吧
!”周恩来还关切地问傅、邓的家庭情况,知道他
们的家属在解放战争中都安好,表示很高兴。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这次会见傅、邓,还有一个主要议题是商谈绥远和平解放问题。
毛泽
东指出,有了北平和平解放,绥远问题就好解决了。可以先放一下,等待时机起义。并
提出了不用军队作
战,先划个和平线,让董其武做好内部工作,俟条件成熟后起义。
回到北平后,邓宝珊受傅作义委
托去会见罗荣桓,商谈绥远问题解决办法。第四野战军
南下后,绥远问题的商谈改由华北局、华北军区的
李井泉、贺龙与傅作义的代表商谈。3月
下旬,中共中央与人民解放军总部迁至北平,毛泽东又一次在香
山会见了傅作义、邓宝珊。
董其武是绥远国民党军队的主要领导人。北平和平解放协议签署后,曾
于1月22日飞
来北平与傅作义面商。3月底以后,在绥远方面与人民解放军双方努力下,首先实现了停
火,
交通、贸易、通邮和电讯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恢复。蒋介石看到董其武起义的倾向越来越明
显,停止了经费供给,并通过在绥远的坚决反共分子极力破坏起义。在此情况下,毛泽东提
出由傅作义、
邓宝珊赴绥远一行,以促成绥远国民党军队起义的最后实现。
8月28日,傅、邓乘—辆铁甲火车
头到达绥远。他们到归绥后,受到董其武、刘万春
及绥远军政人员的欢迎。在归绥期间,邓宝珊协助傅作
义广泛接触军政人员和地方有代表性
的人士,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做坚定起义思想的工作。归绥官兵看
到傅、邓起义后安然无
恙,反动分子宣传的反共谣言就不攻自破了。
傅作义和邓宝珊积极
开展工作,支持董其武排除干扰,使起义的条件日趋成熟。1949
年9月19日,傅作义召开干部会议
,发出起义通电,绥远宣告和平解放。第二天晚上,傅
作义、邓宝珊等人乘车返回北平。21日上午他们
到达北平西直门车站时,受到了聂荣臻、
薄一波的热情迎接。
“有爱国心的国民党军政人员”――毛泽东评卫立煌
毛泽东与卫立煌第一次见面是在国共合作局面
形成以后的1938年。当时,卫立煌刚刚
指挥完中条山对日作战行动,被阻隔于敌后,顺便取道延安见
到毛泽东的。在延安,这位被
朱德称为“在忻口战役中立下大功的民族英雄”受到了盛况空前的欢迎,使
他感受到了延安
人民和毛泽东的真诚,对中国共产党人产生了好感。在其以后的岁月中,他虽然再次与人
民
为敌,但实属无奈,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蒋介石兵败大陆后,卫立煌蛰居香港,拒绝去台。
后来,终于在适当时机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被毛泽东赞誉为“有爱国心的国民党军政人员”。
辽沈战役结束后,卫立煌逃回南京,被蒋介石下令扣押,软禁起来。1949年初,
蒋介
石被李宗仁、白崇禧逼下台以后,卫立煌逃出南京,开始隐居香港。
但卫立煌的日子
并不好过,当时国民党特务在香港的活动非常猖狂,不时暗杀与蒋介石
心存异志的原国民党高级将领。特
别是让他放心不下的是,在大陆还有他85岁的老母亲及
其家人。所以,尽管中共中央发表的头等战犯名
单中,有卫立煌的名字,但卫立煌将军并未
因此失去对我党统战政策的信任。1949年2月,他致信朱
德:“弟自沈阳南旋,行动不克
自由,谅早洞悉。惟念老母现在八十有五,弱弟奄涛,率同子侄数十人,
在肥侍养。兹值解
放大军到达,望电知军政领袖,加意保护,免受惊恐。
对于卫立煌这位
在抗日期间曾与共产党合作较好的老朋友,毛泽东并未忘记,他于4
月5日致电邓小平等人,转去卫立煌
致朱德的信,并指示道:“望转合肥县政府对卫立煌家
属予以保护为盼。”
对此,卫立煌
非常感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不顾国民党特务的监视,也不顾自
己是新中国钦命的“战争要犯”
,从香港向北京发出了热情洋溢的贺电:
北京毛主席:先生英明领导,人民革命卒获辉煌胜利;从
此全中华人民得到伟大领袖,
新中国富强有望,举世欢腾鼓舞,竭诚拥护。煌向往衷心尤为雀跃万丈。敬
电驰贺。朱副主
席、周总理请代申贺忱。卫立煌1949年10月3日收到卫立煌的电报,毛泽东很快回
电,表
示感谢。电报全文如下:
张枫转卫立煌将军:
酉江电诵悉,极为感谢。谨此奉复。 毛泽东1949年10月15日
接到毛泽东的复电,卫立煌
非常高兴,联想到与毛泽东在延安见面的情景,以及与八路
军总司令朱德等人在一起合作抗日的日子┅┅
。
对于像卫立煌这样的原国民党高级将领,蒋介石也没有忘记他。在香港的几年中,蒋介
石对他下了很大的功夫,派卫立煌的小同乡、以善论闻名的国民党大员吴忠信两次到卫家游
说,力劝卫到
台湾去。可是均被卫严词拒绝,并对吴忠信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其间,又有卫
的旧部郭寄峤、赵家骧等奉
蒋命到卫家来,劝卫到台湾或到任何外国均可,台湾当局均可协
助成行。因为他们与卫共过事,卫不好严
词相对,但却环顾左右而言他,使郭寄峤等无可奈
何,只好怏怏而回。蒋介石派吴忠信再来相劝时,卫干
脆婉拒不见了,对此蒋介石非常不快。
1954年,美国政府与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的《共同防御
条约》,卫立煌在报上看到后,
非常气愤,认为台湾政权竟公然借重外力维持小朝廷,已堕落到不知民族
羞耻的地步。8月
下旬,香港各大报刊均刊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为解放台湾联合
宣
言》,卫立煌找来报纸细读全文,极为赞赏,连连称赞道:“这个宣言显示出民族气节,具
有
炎黄子孙之风。”
当我香港的地下工作人员闻知卫立煌的上述爱国举动后,鼓励他回到大陆仗义执
言,揭
穿美台政府相互勾结的丑恶嘴脸,但卫立煌心存疑虑,他毕竟是大陆没有归案板战犯。当周
恩来听说此事后,派人传信给卫立煌,并请他回来。在毛泽东、周恩来的关怀下,1955年3
月15日,卫立煌与夫人回归祖国大陆,来到广州。
他们一到广州就受到中共华南局书记
陶铸和华南局统战部长林李明的热烈欢迎。卫立煌
即怀着无比喜悦兴奋的心情,于16日发电报向毛泽东
主席、周恩来总理和朱德副主席致敬,
报告他已经回来,同时将预先准备好的《告台湾袍泽朋友书》交给
新华社发表。
毛泽东接到卫立煌的电报不胜喜悦,立即回电,表示欢迎。 电文如下:
卫俊如先生:3月16日电报收到。先生返国,甚表欢迎,盼早日来京,借图良晤。如
有兴趣,可于沿途
看看情况,于本月底或下月初到京,也是好的。毛泽东 3月17日
同时,毛泽东主席还指示中央
办公厅主任杨尚昆:“由华南分局派适当干部好好护送来
京。如他愿意在广州、长沙、武汉、郑州等处(
或走上海天津)看看建设情况,应先电告各处
好好引导招待,并表示热情欢迎态度。”此期间,卫立煌发
表了《告台湾袍泽朋友书》,这
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文件。他在告袍泽书中,高度颂扬新中国所取得
的各项伟大成就,
揭露了美台相互勾结的本质,并以亲身经历历数蒋介的罪状,呼吁台湾同胞及早醒悟,
与蒋
介石决裂。
1955年4月5日,卫立煌一行来到北京。不久,毛泽东主席就会见了
卫立煌。次年9
月的《人民画报》上,还刊登了毛泽东同卫立煌在宴会上的大幅照片。
“我看林彪打仗就不如你哟!”——毛泽东评陈明仁
1947年6月的四平之战,在国民党以方被
称为四平保卫战,而在解放军以方则被称为
是四平攻坚战。这是陈明仁的颠峰之战,也是名将林彪的耻辱
一战。
以至于两年之后,毛泽东请长沙起义的陈明仁在自己家中做客,鼓励他继续带兵,并幽默地说:“我看林彪打仗就不如你哟!”陈明仁自感四平之战罪孽深重,连称不敢。
1955
中国人民解放军授予军衔的将领中,竟有159名原国民党军官,其中陶峙岳、陈
明仁、董其武被授予上
将,依然执掌兵权,这种信任也为历史上少有。这也许证明了共产党
“革命不分早晚”的许诺。
毛泽东亲邀程潜和陈明仁赴北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政协大会及开国大典。9月7日,当
程、
陈二人抵京时,受到了极高的礼遇。毛泽东派聂荣臻在车站迎接,并陪送到“六国饭店”
下榻,朱老总率
众多解放军将领出席迎接宴,毛泽东亲自在门口迎接他们。
9月1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
一次会议上,毛泽东邀代表游天坛祈年殿,特地
从人群中召唤出陈明仁,亲切地叫着陈明仁的字:“子良
,来,来,我们两个单独照个相。”
于是,历史留下了这张永存之照。
陈明仁要洗10打,毛泽东幽默地说:“少了,洗50打吧!”
在政协会上,被蒋
介石称为“创造了人世间的奇迹,不愧为难得将才”的陈明仁将军在
发言道:“我起义了,这既是对白崇
禧实行兵谏,也是我对蒋介石的大义灭亲„„”“我记
得我在黄埔的时候,蒋介石经常对我们说:‘我是
革命的,实行三民主义的,我什么时候不
革命,你们应该打倒我。’我现在发现蒋介石不仅是不革命,简
直是反革命,简直是人民公
敌,我当然要打倒他。并且不但我要打倒他,就是凡是黄埔同学乃至全国人民
都要起来打倒
他的。他是我们校长,现在我便给他一个大义灭亲,我想蒋介石用不着怨恨我,应该去怨恨
他自己。”当时,蒋介石听到陈明仁的这番讲话,头一下子大了起来,不得不服降压药。
1949年9月23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在北京举行宴会,专门宴请了陈明仁等26
名国民党起
义将领,应邀作陪的有周恩来、刘伯承、粟裕、黄克诚、聂荣臻、罗瑞卿等。席
间,毛泽东几次举杯庆祝
到会的原国民党军将领举行起义和响应人民和平运动的功绩。
1952年,21兵团改编为水利工
程部队,参加荆江分洪工程建设。中央军委特派谭政当
面征求陈明仁的意见。陈明仁说:“我是个军人,
军人应以服从为天职。如果由我选择,我
愿意带一辈子兵。”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毛泽东评戴安澜
毛泽东一生诗词甚多,但以律诗吊挽将军的,只
有两首。能有幸享此殊荣的,一位是共
和国的元帅罗荣桓,1963年1月9日,毛泽东在北京写了《七
律·吊罗荣桓同志》:记得
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斥鷃每闻
欺大鸟,昆鸡
长笑老鹰非。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另一位享此殊荣的,却是
一位国民党的将军。1943年3月,毛泽东在延安曾写一首《五
律·海鸥将军千古》:外侮需人御,将
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
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有趣的是,这两首律诗押的韵是一致的。
这位被毛泽东称为“海鸥“将军的人,名叫戴安澜,号“
海鸥”,戴安澜原名戴衍动,
1924年他参加国民革命军,看到祖国处在危难之中,心中十分难过,为
了表达自己镇狂飚
于原野,挽巨澜于既倒,誓死振兴中华的凌云壮志,他正式改名为“安澜”。
1939年,戴安澜升任国民党军第200师少将师长,这一年他仅有25岁。第200师对外号称是中国军队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机械化师。从“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的诗句
中不难看
出,戴安澜作为统帅的这个机械化师的年轻将领,不会不给军事家毛泽东留下深刻
印象。就共产党的军队
而言,当时甭说军队中的机械化装备,就是在延安的中共中央领导人,
也没有专用的小汽车,到哪里去都
是骑马或步行。1940年5月,陈嘉庚率领回国慰劳视察
团抵达延安时送来了两辆小汽车,本打算分给
毛泽东、朱德一人一辆,毛泽东还没有要,而
是把汽车给了延安的“五老”。
“置身民主,功在国家”――毛泽东点评冯玉祥
1945年8月,中国人民经过八
年浴血奋战,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了和平建
国,毛泽东亲赴重庆和蒋介石进行谈判。对于毛泽
东不惧风险、毅然飞渝的举动,冯玉祥非
常佩服地说:“毛泽东到重庆,说明了他胸襟坦白,一片至诚。
”冯玉祥当时虽然身为国民
政府的要人,但由于蒋介石对他与共产党接近这一点上相当不满意,所以,他
本人不便亲往
迎接,就派他的夫人李德全代表他去九龙坡机场欢迎毛泽东。
为了表示对毛
泽东的友谊与热诚欢迎,冯将军决定为毛泽东接风洗尘,邀请来家便宴。
他吩咐上寺康庄办事处的人员,
写好请帖派人送往桂园毛泽东住所。并命自己在乡间住所歇
台子抗倭楼的厨师老张到办事处来亲自做菜。
又对副官说:“明天有五六个人吃饭,叫老张
搞好一点,丰盛一些。”考虑到毛泽东是湖南人,临了又专
门交待:“多弄几个湖南口味的
菜。”
频繁的碰杯,亲切的交谈,使宴席上热烈的气氛更
加活跃。毛主席介绍了延安和解放区
各方面的情况,深受主人的赞扬。毛主席又说:“焕章先生的丰功伟
绩,已举世尽知,尤其
在抗日战争期间,你为反对投降、坚持抗战,呼吁团结、反对分裂做出了不懈的努
力。还望
焕章先生为实现祖国和平、民主、团结而努力,不负国人所望。”当时冯将军受到了莫大的鞭策和鼓舞,说:“我愿为中国实现和平与民主奋斗到底!”周副主席也接着说:“焕章先
生始终献
身于祖国的正义事业,为人所不敢为,说人所不敢说,这就是先生伟大成功之处。”
大家边吃边谈,从中
国过去谈到现在,又从现在谈到将来,欢快异常。
在蒋介石独裁统治下的重庆,冯将军为毛主席设
宴洗尘,成为当时重庆报纸的头条重要
新闻。虽然国民党右派及特务们对冯将军大肆攻击、造谣和毁谤,
反而使冯将军更加坚定了
信念和立场,在反对独裁,要求民主,反对内战,要求和平,反对美帝援蒋,实
现祖国统一
的斗争中,他不顾自己的安危,奔走呼吁!
冯玉祥的爱国行动越来越为蒋介石
所不容,迫害也愈来愈烈。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冯
玉祥不得不离渝赴美。但是,这位身居异国的爱国人
士在美国考察期间,仍然举行各种集会
发表演说,并在报刊上撰写文章,宣传自己的主张。公开抨击蒋介
石的内战、独裁政策,痛
斥美国援蒋之不良行为。为了断绝美国的援蒋内战,冯玉祥在美国四处演说,揭
露蒋介石统
治之黑暗。在明尼苏达州,他在两个星期内就演讲了27次。其反蒋爱国之心,可想而知!<
br>他用形象的语言激动地说:蒋介石是屠宰公司的总经理,在中国屠杀了成千上万的教授、学
生、老
百姓。又是“制造”共产党工厂的厂长,反共打内战,共产党愈打愈多,中国人民都
倾向共产党了。蒋介
石还是“运输大队长,无底洞洞主”,他把美国送给他的武器、弹药,
也都转送给了共产党;无论你给他
多少援助,也填不满他这个无底洞。所有这些言论,对美
国朝野影响很大。
冯玉祥在美国
的活动,引起了蒋介石的极度恐慌。蒋宣布开除冯的国民党党籍,断绝了
他的财政来源。但冯将军坚贞不
屈,1948年7月应中共中央邀请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议筹备工作,自美回国乘船途经黑海时,因
轮船失火遇难。
冯玉祥的逝世,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都非常悲痛,纷纷致电冯玉祥家属,表示痛悼
,并
给予其高度的评价。
正如周恩来总理所说,冯玉祥将军是一位从旧军
人转变而成的坚定的民主主义战士。虽
然,和所有的历史人物一样,由于政治视野的局限,在他身上不可
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缺
陷,但是,瑕不掩瑜,冯玉祥将军为中国民主事业的贡献,将是永垂不朽的。毛
泽东热情赞
誉冯玉祥将军是“置身民主,功在国家”。
毛泽东点评国民党七大名将:李宗仁有本事陈明仁最能打
资料图:毛泽东接待归国的李宗仁
“请多保重身体,共产党不会忘记你的”
——毛泽东评李宗仁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后,毛泽东会见李宗仁的特使刘仲容时说“广西这几
年跟蒋介
石闹独立。名气很大啊!广西是个有名的穷省份,闹起饥荒来,灾民常逃到湖南来。湖南的农民讨不到老婆的,就娶广西的妹子。李先生凭什么闹独立?据说,这几年,没有南京政府
的财政支
持,不仅撑得住局面,还被人称赞为全国的模范省。我看李宗仁是个有本事的人。”
毛泽东所说的
“闹独立”,是指李宗仁领导的广西政府虽然从名义听从国民党中央政府
的领导,但实际上一直处于“独
立或半独立”的状态,蒋介石的军令、政令大多数情况下在
广西根本行不通。面对蒋介石,李宗仁能够从
容不迫与其周旋,这的确反映出李宗仁的精明
才干。
其实,李宗仁早在青年时期就显露出
其过人的才华,他以农家子弟的身份投考从戎,东
拚西杀,仅用10余年时间,就平定了广西,成为“广
西王”。随后,李宗仁又积极参加了
著名的北伐战争。
1926年6月初,国民党二中全
会任命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并授权组织北伐军
总司令部,建立前敌总指挥部,唐生智、李宗仁分
别任前敌总指挥、副总指挥。
7月初,李宗仁取道桂林,亲率12个团由黄沙河下衡阳。与此同时
,他又电令7军向
长沙挺进。长沙对吴佩孚来说是能否在湖南站稳脚跟的关健地盘,长沙一失,吴佩孚的
南下
劳师之功可谓前功尽弃。
面对即将发生的一场恶战,李宗仁沉着冷静,采取了相应措
施:命令第2路军总指挥胡
宗泽率李明瑞旅和杨腾辉、陶钧等团开往永丰集中;第4军陈铭枢、张发奎两
师自琼崖北上,
抵湖南攸县、安仁一带。左右两翼部署停当,李宗仁亲自指挥正面进攻。
7月4日,李下令
三路同时发动攻击,一开始就打得吴佩孚军措手不及,仅一个星期,就光复长沙,吴军
退守
汩罗江北岸待援。
北伐军首战告捷,国人震动,尤其是广州政府要员,惊喜交加。原
来广州国民政府一些
中央大员虽在那次会议上支持北伐,但从心底里还存有畏缩情绪,对能否取胜,忐忑
不安。
长沙之战,北伐军一举成名。
“是你剃了朱、毛的头,还是朱、毛剃了你的头?”——毛泽东评张辉瓒
1931年春,毛泽东在
宁都黄陂村挥笔写下在第一次反围剿胜利之后,做词《渔家傲·反
第一大“围剿”》:“万木霜天红烂漫
,天边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
捉了张辉瓒。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
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
乱。”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毛主席《渔家傲·反第一次大
围剿》词的广为传诵,使
张辉瓒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名字。有学者认为,这首《渔家傲》中,“前
头捉了张辉
瓒”一句太过直白,简直就是以口语入词,为作词家所讳。但也许正是因为直白,才容易被<
br>文化水平不高的根据地群众所传唱。另外,它也反映了毛泽东打了胜仗以后,写作此词时的
一种酣
畅淋漓的痛快心情,凡伟人兴致所至,皆可入诗。34年之后的1965年年秋,毛泽东
又写了一首词,
名叫《念奴娇·鸟儿问答》,词中竟有“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
不须放屁”的句子,恣肆若
此,恐非常人所能揣度。据中共党史和军史专家考证,毛泽东的
这首词,创造了几个第一:张辉瓒是红军
在江西第一次俘虏国民党将军,而且张辉瓒被俘时
军衔为中将师长,也是在江西俘获的国民党最高级别的
将领。这是第一次以国民党将领的名
字入诗词,在以后的战争中,被捉的国民党将领有的职务和军衔都高
于张辉瓒,却也无缘享
受此“殊荣”。张辉瓒是被共产党俘虏以后,又被杀死的第一个国民党高级将领,
似有违于
共产党“缴枪不杀、优待俘虏”的政策;在此之后,即使被共产党定为“战犯”级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亦未见有被处死者,往往关一段时间后特赦。毛泽东亲自指挥的大规模歼灭战。
之后,毛
泽东“胃口”越来越大。张辉瓒在江西“剿共”时,“共党”、“中共”、“红军”、
“游击队”,在他
眼里,统统化成4个字就是:朱(德)、毛(泽东)、彭(德怀)、黄(公略);
他仿照《水浒传》中封
宋江、方腊、田虎、王庆为“四大寇”,把“朱毛彭黄”也简称为“四
大寇”。没想到,他就栽在这“四
大寇“手里。
“为德之大,更不敢忘。”——毛泽东评邓宝珊
早在大革命时期,邓
宝珊就开始与共产党进行广泛接触,并与许多共产党员结下了浓厚
的友谊。1938年,当毛泽东听说邓
宝珊将军路过延安的消息后,即对其热忱挽留,备宴接
风,从此开始了俩人数十年的接触和交往。其间,
有抗战时形成的合作,也有内战时的两军
对垒。当邓宝珊被迫参加内战时,他那已是中共地下党员的次女
在临终前向他请求:“你在
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反对毛主席呀!”使他深有所悟。在北平和战不定的关键时
刻,他积极促
成傅作义高举义旗,走向一条光明之途。凡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有功的人员,毛泽东是不
会忘记的。早在1944年冬,毛泽东在给邓宝珊的信中就这样写到:“为德之大,更不敢忘。”
1949年2月22日,傅作义、邓宝珊乘飞机前往平山县西柏坡村会见中共中央主
席毛泽
东、副主席周恩来,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待傅、邓住定后,毛泽东等亲自前来看望。毛
泽东对傅作义说:“过去我们在战场上见面,清清楚楚。今天是姑舅亲戚,难分难舍。”周
恩来则对邓
宝珊说:“邓先生,我们是长期合作的老朋友,现在你回到‘娘家’了。”
邓宝珊听后深受感动,
他说:“我这次为北平和平解放做了一点事,也算尽了我一点绵
薄之力,就算我回‘娘家’,的见面礼吧
!”周恩来还关切地问傅、邓的家庭情况,知道他
们的家属在解放战争中都安好,表示很高兴。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这次会见傅、邓,还有一个主要议题是商谈绥远和平解放问题。
毛泽
东指出,有了北平和平解放,绥远问题就好解决了。可以先放一下,等待时机起义。并
提出了不用军队作
战,先划个和平线,让董其武做好内部工作,俟条件成熟后起义。
回到北平后,邓宝珊受傅作义委
托去会见罗荣桓,商谈绥远问题解决办法。第四野战军
南下后,绥远问题的商谈改由华北局、华北军区的
李井泉、贺龙与傅作义的代表商谈。3月
下旬,中共中央与人民解放军总部迁至北平,毛泽东又一次在香
山会见了傅作义、邓宝珊。
董其武是绥远国民党军队的主要领导人。北平和平解放协议签署后,曾
于1月22日飞
来北平与傅作义面商。3月底以后,在绥远方面与人民解放军双方努力下,首先实现了停
火,
交通、贸易、通邮和电讯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恢复。蒋介石看到董其武起义的倾向越来越明
显,停止了经费供给,并通过在绥远的坚决反共分子极力破坏起义。在此情况下,毛泽东提
出由傅作义、
邓宝珊赴绥远一行,以促成绥远国民党军队起义的最后实现。
8月28日,傅、邓乘—辆铁甲火车
头到达绥远。他们到归绥后,受到董其武、刘万春
及绥远军政人员的欢迎。在归绥期间,邓宝珊协助傅作
义广泛接触军政人员和地方有代表性
的人士,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做坚定起义思想的工作。归绥官兵看
到傅、邓起义后安然无
恙,反动分子宣传的反共谣言就不攻自破了。
傅作义和邓宝珊积极
开展工作,支持董其武排除干扰,使起义的条件日趋成熟。1949
年9月19日,傅作义召开干部会议
,发出起义通电,绥远宣告和平解放。第二天晚上,傅
作义、邓宝珊等人乘车返回北平。21日上午他们
到达北平西直门车站时,受到了聂荣臻、
薄一波的热情迎接。
“有爱国心的国民党军政人员”――毛泽东评卫立煌
毛泽东与卫立煌第一次见面是在国共合作局面
形成以后的1938年。当时,卫立煌刚刚
指挥完中条山对日作战行动,被阻隔于敌后,顺便取道延安见
到毛泽东的。在延安,这位被
朱德称为“在忻口战役中立下大功的民族英雄”受到了盛况空前的欢迎,使
他感受到了延安
人民和毛泽东的真诚,对中国共产党人产生了好感。在其以后的岁月中,他虽然再次与人
民
为敌,但实属无奈,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蒋介石兵败大陆后,卫立煌蛰居香港,拒绝去台。
后来,终于在适当时机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被毛泽东赞誉为“有爱国心的国民党军政人员”。
辽沈战役结束后,卫立煌逃回南京,被蒋介石下令扣押,软禁起来。1949年初,
蒋介
石被李宗仁、白崇禧逼下台以后,卫立煌逃出南京,开始隐居香港。
但卫立煌的日子
并不好过,当时国民党特务在香港的活动非常猖狂,不时暗杀与蒋介石
心存异志的原国民党高级将领。特
别是让他放心不下的是,在大陆还有他85岁的老母亲及
其家人。所以,尽管中共中央发表的头等战犯名
单中,有卫立煌的名字,但卫立煌将军并未
因此失去对我党统战政策的信任。1949年2月,他致信朱
德:“弟自沈阳南旋,行动不克
自由,谅早洞悉。惟念老母现在八十有五,弱弟奄涛,率同子侄数十人,
在肥侍养。兹值解
放大军到达,望电知军政领袖,加意保护,免受惊恐。
对于卫立煌这位
在抗日期间曾与共产党合作较好的老朋友,毛泽东并未忘记,他于4
月5日致电邓小平等人,转去卫立煌
致朱德的信,并指示道:“望转合肥县政府对卫立煌家
属予以保护为盼。”
对此,卫立煌
非常感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不顾国民党特务的监视,也不顾自
己是新中国钦命的“战争要犯”
,从香港向北京发出了热情洋溢的贺电:
北京毛主席:先生英明领导,人民革命卒获辉煌胜利;从
此全中华人民得到伟大领袖,
新中国富强有望,举世欢腾鼓舞,竭诚拥护。煌向往衷心尤为雀跃万丈。敬
电驰贺。朱副主
席、周总理请代申贺忱。卫立煌1949年10月3日收到卫立煌的电报,毛泽东很快回
电,表
示感谢。电报全文如下:
张枫转卫立煌将军:
酉江电诵悉,极为感谢。谨此奉复。 毛泽东1949年10月15日
接到毛泽东的复电,卫立煌
非常高兴,联想到与毛泽东在延安见面的情景,以及与八路
军总司令朱德等人在一起合作抗日的日子┅┅
。
对于像卫立煌这样的原国民党高级将领,蒋介石也没有忘记他。在香港的几年中,蒋介
石对他下了很大的功夫,派卫立煌的小同乡、以善论闻名的国民党大员吴忠信两次到卫家游
说,力劝卫到
台湾去。可是均被卫严词拒绝,并对吴忠信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其间,又有卫
的旧部郭寄峤、赵家骧等奉
蒋命到卫家来,劝卫到台湾或到任何外国均可,台湾当局均可协
助成行。因为他们与卫共过事,卫不好严
词相对,但却环顾左右而言他,使郭寄峤等无可奈
何,只好怏怏而回。蒋介石派吴忠信再来相劝时,卫干
脆婉拒不见了,对此蒋介石非常不快。
1954年,美国政府与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的《共同防御
条约》,卫立煌在报上看到后,
非常气愤,认为台湾政权竟公然借重外力维持小朝廷,已堕落到不知民族
羞耻的地步。8月
下旬,香港各大报刊均刊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为解放台湾联合
宣
言》,卫立煌找来报纸细读全文,极为赞赏,连连称赞道:“这个宣言显示出民族气节,具
有
炎黄子孙之风。”
当我香港的地下工作人员闻知卫立煌的上述爱国举动后,鼓励他回到大陆仗义执
言,揭
穿美台政府相互勾结的丑恶嘴脸,但卫立煌心存疑虑,他毕竟是大陆没有归案板战犯。当周
恩来听说此事后,派人传信给卫立煌,并请他回来。在毛泽东、周恩来的关怀下,1955年3
月15日,卫立煌与夫人回归祖国大陆,来到广州。
他们一到广州就受到中共华南局书记
陶铸和华南局统战部长林李明的热烈欢迎。卫立煌
即怀着无比喜悦兴奋的心情,于16日发电报向毛泽东
主席、周恩来总理和朱德副主席致敬,
报告他已经回来,同时将预先准备好的《告台湾袍泽朋友书》交给
新华社发表。
毛泽东接到卫立煌的电报不胜喜悦,立即回电,表示欢迎。 电文如下:
卫俊如先生:3月16日电报收到。先生返国,甚表欢迎,盼早日来京,借图良晤。如
有兴趣,可于沿途
看看情况,于本月底或下月初到京,也是好的。毛泽东 3月17日
同时,毛泽东主席还指示中央
办公厅主任杨尚昆:“由华南分局派适当干部好好护送来
京。如他愿意在广州、长沙、武汉、郑州等处(
或走上海天津)看看建设情况,应先电告各处
好好引导招待,并表示热情欢迎态度。”此期间,卫立煌发
表了《告台湾袍泽朋友书》,这
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文件。他在告袍泽书中,高度颂扬新中国所取得
的各项伟大成就,
揭露了美台相互勾结的本质,并以亲身经历历数蒋介的罪状,呼吁台湾同胞及早醒悟,
与蒋
介石决裂。
1955年4月5日,卫立煌一行来到北京。不久,毛泽东主席就会见了
卫立煌。次年9
月的《人民画报》上,还刊登了毛泽东同卫立煌在宴会上的大幅照片。
“我看林彪打仗就不如你哟!”——毛泽东评陈明仁
1947年6月的四平之战,在国民党以方被
称为四平保卫战,而在解放军以方则被称为
是四平攻坚战。这是陈明仁的颠峰之战,也是名将林彪的耻辱
一战。
以至于两年之后,毛泽东请长沙起义的陈明仁在自己家中做客,鼓励他继续带兵,并幽默地说:“我看林彪打仗就不如你哟!”陈明仁自感四平之战罪孽深重,连称不敢。
1955
中国人民解放军授予军衔的将领中,竟有159名原国民党军官,其中陶峙岳、陈
明仁、董其武被授予上
将,依然执掌兵权,这种信任也为历史上少有。这也许证明了共产党
“革命不分早晚”的许诺。
毛泽东亲邀程潜和陈明仁赴北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政协大会及开国大典。9月7日,当
程、
陈二人抵京时,受到了极高的礼遇。毛泽东派聂荣臻在车站迎接,并陪送到“六国饭店”
下榻,朱老总率
众多解放军将领出席迎接宴,毛泽东亲自在门口迎接他们。
9月1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
一次会议上,毛泽东邀代表游天坛祈年殿,特地
从人群中召唤出陈明仁,亲切地叫着陈明仁的字:“子良
,来,来,我们两个单独照个相。”
于是,历史留下了这张永存之照。
陈明仁要洗10打,毛泽东幽默地说:“少了,洗50打吧!”
在政协会上,被蒋
介石称为“创造了人世间的奇迹,不愧为难得将才”的陈明仁将军在
发言道:“我起义了,这既是对白崇
禧实行兵谏,也是我对蒋介石的大义灭亲„„”“我记
得我在黄埔的时候,蒋介石经常对我们说:‘我是
革命的,实行三民主义的,我什么时候不
革命,你们应该打倒我。’我现在发现蒋介石不仅是不革命,简
直是反革命,简直是人民公
敌,我当然要打倒他。并且不但我要打倒他,就是凡是黄埔同学乃至全国人民
都要起来打倒
他的。他是我们校长,现在我便给他一个大义灭亲,我想蒋介石用不着怨恨我,应该去怨恨
他自己。”当时,蒋介石听到陈明仁的这番讲话,头一下子大了起来,不得不服降压药。
1949年9月23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在北京举行宴会,专门宴请了陈明仁等26
名国民党起
义将领,应邀作陪的有周恩来、刘伯承、粟裕、黄克诚、聂荣臻、罗瑞卿等。席
间,毛泽东几次举杯庆祝
到会的原国民党军将领举行起义和响应人民和平运动的功绩。
1952年,21兵团改编为水利工
程部队,参加荆江分洪工程建设。中央军委特派谭政当
面征求陈明仁的意见。陈明仁说:“我是个军人,
军人应以服从为天职。如果由我选择,我
愿意带一辈子兵。”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毛泽东评戴安澜
毛泽东一生诗词甚多,但以律诗吊挽将军的,只
有两首。能有幸享此殊荣的,一位是共
和国的元帅罗荣桓,1963年1月9日,毛泽东在北京写了《七
律·吊罗荣桓同志》:记得
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斥鷃每闻
欺大鸟,昆鸡
长笑老鹰非。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另一位享此殊荣的,却是
一位国民党的将军。1943年3月,毛泽东在延安曾写一首《五
律·海鸥将军千古》:外侮需人御,将
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
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有趣的是,这两首律诗押的韵是一致的。
这位被毛泽东称为“海鸥“将军的人,名叫戴安澜,号“
海鸥”,戴安澜原名戴衍动,
1924年他参加国民革命军,看到祖国处在危难之中,心中十分难过,为
了表达自己镇狂飚
于原野,挽巨澜于既倒,誓死振兴中华的凌云壮志,他正式改名为“安澜”。
1939年,戴安澜升任国民党军第200师少将师长,这一年他仅有25岁。第200师对外号称是中国军队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机械化师。从“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的诗句
中不难看
出,戴安澜作为统帅的这个机械化师的年轻将领,不会不给军事家毛泽东留下深刻
印象。就共产党的军队
而言,当时甭说军队中的机械化装备,就是在延安的中共中央领导人,
也没有专用的小汽车,到哪里去都
是骑马或步行。1940年5月,陈嘉庚率领回国慰劳视察
团抵达延安时送来了两辆小汽车,本打算分给
毛泽东、朱德一人一辆,毛泽东还没有要,而
是把汽车给了延安的“五老”。
“置身民主,功在国家”――毛泽东点评冯玉祥
1945年8月,中国人民经过八
年浴血奋战,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了和平建
国,毛泽东亲赴重庆和蒋介石进行谈判。对于毛泽
东不惧风险、毅然飞渝的举动,冯玉祥非
常佩服地说:“毛泽东到重庆,说明了他胸襟坦白,一片至诚。
”冯玉祥当时虽然身为国民
政府的要人,但由于蒋介石对他与共产党接近这一点上相当不满意,所以,他
本人不便亲往
迎接,就派他的夫人李德全代表他去九龙坡机场欢迎毛泽东。
为了表示对毛
泽东的友谊与热诚欢迎,冯将军决定为毛泽东接风洗尘,邀请来家便宴。
他吩咐上寺康庄办事处的人员,
写好请帖派人送往桂园毛泽东住所。并命自己在乡间住所歇
台子抗倭楼的厨师老张到办事处来亲自做菜。
又对副官说:“明天有五六个人吃饭,叫老张
搞好一点,丰盛一些。”考虑到毛泽东是湖南人,临了又专
门交待:“多弄几个湖南口味的
菜。”
频繁的碰杯,亲切的交谈,使宴席上热烈的气氛更
加活跃。毛主席介绍了延安和解放区
各方面的情况,深受主人的赞扬。毛主席又说:“焕章先生的丰功伟
绩,已举世尽知,尤其
在抗日战争期间,你为反对投降、坚持抗战,呼吁团结、反对分裂做出了不懈的努
力。还望
焕章先生为实现祖国和平、民主、团结而努力,不负国人所望。”当时冯将军受到了莫大的鞭策和鼓舞,说:“我愿为中国实现和平与民主奋斗到底!”周副主席也接着说:“焕章先
生始终献
身于祖国的正义事业,为人所不敢为,说人所不敢说,这就是先生伟大成功之处。”
大家边吃边谈,从中
国过去谈到现在,又从现在谈到将来,欢快异常。
在蒋介石独裁统治下的重庆,冯将军为毛主席设
宴洗尘,成为当时重庆报纸的头条重要
新闻。虽然国民党右派及特务们对冯将军大肆攻击、造谣和毁谤,
反而使冯将军更加坚定了
信念和立场,在反对独裁,要求民主,反对内战,要求和平,反对美帝援蒋,实
现祖国统一
的斗争中,他不顾自己的安危,奔走呼吁!
冯玉祥的爱国行动越来越为蒋介石
所不容,迫害也愈来愈烈。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冯
玉祥不得不离渝赴美。但是,这位身居异国的爱国人
士在美国考察期间,仍然举行各种集会
发表演说,并在报刊上撰写文章,宣传自己的主张。公开抨击蒋介
石的内战、独裁政策,痛
斥美国援蒋之不良行为。为了断绝美国的援蒋内战,冯玉祥在美国四处演说,揭
露蒋介石统
治之黑暗。在明尼苏达州,他在两个星期内就演讲了27次。其反蒋爱国之心,可想而知!<
br>他用形象的语言激动地说:蒋介石是屠宰公司的总经理,在中国屠杀了成千上万的教授、学
生、老
百姓。又是“制造”共产党工厂的厂长,反共打内战,共产党愈打愈多,中国人民都
倾向共产党了。蒋介
石还是“运输大队长,无底洞洞主”,他把美国送给他的武器、弹药,
也都转送给了共产党;无论你给他
多少援助,也填不满他这个无底洞。所有这些言论,对美
国朝野影响很大。
冯玉祥在美国
的活动,引起了蒋介石的极度恐慌。蒋宣布开除冯的国民党党籍,断绝了
他的财政来源。但冯将军坚贞不
屈,1948年7月应中共中央邀请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议筹备工作,自美回国乘船途经黑海时,因
轮船失火遇难。
冯玉祥的逝世,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都非常悲痛,纷纷致电冯玉祥家属,表示痛悼
,并
给予其高度的评价。
正如周恩来总理所说,冯玉祥将军是一位从旧军
人转变而成的坚定的民主主义战士。虽
然,和所有的历史人物一样,由于政治视野的局限,在他身上不可
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缺
陷,但是,瑕不掩瑜,冯玉祥将军为中国民主事业的贡献,将是永垂不朽的。毛
泽东热情赞
誉冯玉祥将军是“置身民主,功在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