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余年寄山水
537次浏览
2020年08月05日 06:0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纪念照-我的家乡作文600字



1.教室里有五、六个人。
一.标点符号练习
(一)请改正下列各句中错误的标点.
2.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3.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
4.今天是哪个组做值日。
5.我可以看这本书吗?老师。
6.什么时候动身?从哪儿上车?我都打听好了。
7.他犹豫不决,自言自语道:“是去好呢?还是不去好呢?”
8.鲁迅先生曾说:“联合战线是以有共同的目的为必要条件的”。
9.鲁迅先生说的“联合战线是以有共同的目的为必要条件的,”是一条非常重
要的原则。
10.今天晚会上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二重唱、相声和杂技等。
(二).说说下面句子中省略号、破折号、引号的不同用法。
1、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 )
2、每逢看到孩子们学习,我就会想起爸爸说过的话:“小孩子做什么事情都不
能三心二意。” ( )
3、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看,“海”边上不是还有些白色的浪花吗? ( )
4、老柿树像一把大伞,张在我家的门前。因此方圆二三十里的人们都把它叫
做“梅家院子 里的万年伞”。 ( )
5、老红军临终前断断续续地说:“咱俩不能„„都牺牲了„„你要„„要走出
去„„” ( )
6.青蛙是一种益虫,苍蝇、蚊子、白蛉„„它都爱吃。 ( )
7.爱迪生又发明了电灯、留声机„„他一生发明的东西有一千多种. ( )
8、当我掏钱的时候,发现没有零钱,于是对他说:“我明天再买吧„„”“啊!
请你现在就买 吧!”男孩乞求说。 ( )
9.指导员对我说:“你们要„„好好„„念„„书„„将来„„” ( )
10.我刚要倒馊饭,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叫声:“别倒——”,我抬头一看,是春
花。 ( )

1


11.在我的记忆中,这里的野花, 总是那么灿烂,红、黄、蓝、紫,仿佛竞赛似
的,一茬接一茬,终年不断——除非水渠结冰了,雪花盖满 了大地。
( )
12. “哗——哗——”我循声望去,原来是一位清洁工在扫地。( )
13. 远远地望见了一条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 )
14. “今天好冷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丽对刚进门的小杨说。
( )
15. 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 )
16. 我把“中国石”奉为至宝。 ( )
17. 一方面侵略别国,一方面表示友好,这种“友谊”一钱不值。( )

履痕

雷抒雁
①坐在妈妈身边,和老人家闲聊时,有一 次,她望着我的脚说:“唉,怎么
会这么大。那时,才这么点点,一寸多长,粉红粉红的,肥嘟嘟的,真 叫人爱。
我就用一块手帕剪开,缝了一双软鞋,套在你脚上。”
②妈妈说的“那时”,其实, 是五十多年以前,可你听听那口气,似乎就是
在昨天。那一双用手帕做的鞋子,我当然是没法记住了。但 是,后来当我的儿子
出生时,老人仍做了一双。只是,这时的孩子已不同于先前,未“落草”前一切都准备停当了,手帕软鞋也就没有穿过。
③我记得穿鞋,已是遍地乱跑的年岁了。印象最深的是一 双老虎鞋,黑布面
的,红布贴了那嘴巴、那鼻子、那眼睛,又用黄线一针针缭上。嘴边还有黄线绷
的虎须,嘴里亦有白布卷的虎牙。远远一看,活灵灵一个虎仔。我爱穿那鞋,每
有邻人来逗玩,总会翘 起虎鞋说:“咬!咬!”邻人便故意装出害怕的样子,双
手捂着脸,连说:“好害怕呀!”然后,一通笑 闹,当了序幕,正戏便是大家乐
呵呵围在一起说些家长里短。
④虎头鞋穿完,我的幼儿时期也 就结束了。直到上小学、上中学,都是妈妈
做鞋。我上小学,每天来去要走四五里地;上初中,到了一座 远在20里开外的
镇子去。周六下午跑20里地回家,周日下午又跑20里地上学。那时交通不便,来去都靠双腿。少年时代,最费的便是鞋,差不多两个月就得穿破一双。

2


⑤妈妈说:“吃鞋一般,坏得这么快。”记忆中,妈妈手中总是拿着一双鞋
底在纳。有时 ,半夜睁开眼,一看,妈妈还在油灯下一针针纳鞋。麻绳在摇曳的
灯光下一闪一闪,随着鞋针,在鞋底两 面穿来穿去,发出嗖嗖的声响。每纳三四
道,妈妈就要在头发上擦一下针。那时,我暗暗下了决心,要好 好读书,将来挣
钱买鞋,别让妈妈总点灯熬夜地受累。妈妈却常说:“儿啊,快长大,挣钱不挣
钱事小,娶个媳妇给你做鞋,替替妈也好。”所以,我打小就知道,娶媳妇干啥?
做鞋!
⑥妈 妈不用量我的脚,做的鞋总合脚,走路不夹不挤,不伤脚。我至今脚上
没鸡眼,没脚垫。当兵时,日行一 百,夜行八十,一双脚不疼不酸,都得感谢妈
妈做的鞋。
⑦穿妈妈做的最后一双鞋,是大学二 年级了。妈妈做了一双“冲福尼”面的
新布鞋,到学校来送给我,且要我当着同学们的面穿上试一试。我 穿上走了几步,
挺好。同学们都哈哈笑起来。我至今也没明白他们为什么要笑。妈妈看我的同学,
有穿皮鞋的,有穿运动鞋的,一个个洋气得很。大约从那次之后,她手头再紧都
要给钱让我买鞋穿。
⑧一眨眼,几十年过去了,我老了,妈妈更不用说。有次我说:“妈妈,再
做一双布鞋给我穿。 ”老人盯了我半晌说:“你是说胡话吧!眼看不见针,手拉
不动线。做鞋可是力气活儿呀!年轻时,不在 乎。那时,夜夜做鞋供你们父子穿,
为拉动线绳子,这手掌上勒下深深的槽,几十年都没长平。” ⑨有时,我想,要是能把一个人打小到老穿旧的鞋子收集在一起,那该多有
意思。不同尺寸,不同样 式的鞋,真真切切记着人一生的历史。正是穿了这些鞋,
你一步一步走了过来。一双鞋,就是一段有头有 尾的故事,就是一段有血有肉的
记忆,其间渗透着动人心魄的情感。人啊,和这个世界交往的过程,就是 鞋底和
地球摩擦的过程。履痕,就是人生的轨迹。
22.第②段加点的“落草”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
其引号的作用是: 。 (2分)
23.第⑤段划线句“吃鞋一般,坏得这么快。”采用的修辞方法是 ,
其作用是 。(4分)
24.文章记叙有详有略,具体写了“我”三次穿鞋的经历:(4分)

3


(1)我出生时,妈妈给我穿的是 ;
(2)我 ,妈妈给我穿的是虎头鞋;
(3) , 。
25 .第⑤段中通过对妈妈半夜里“灯下一针针纳鞋”以及麻绳的“闪、穿”
等细节描写,表现了:(4分)
(1) ;(2) 。
26.题目《履痕》的意思是,从全文看,其作用是(1) ;
(2) 。 (6分)
27.认真研读第⑦段: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场合,面对同学们的哈 哈大笑,
“我”和“妈妈”各有什么样的心理?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位,做简洁的描述。(80
字 左右)(8分)





































































































文征明习字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 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
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书遂大进 ②平生于书
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 ④或答人简札
2. 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3.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



4



那些“怪教授”们
①曲阜师范大学,一所僻处乡下、名声不显的大学,曾经收容了一批“隐
士”( A )一般的学者。20 多年以前,我因为采访的需要,曾与其中古怪透顶
的几位有过来往。
②公认“最怪的教授”( B )叫陶愚川,他也是当时该校学术地位最高的教
授。其实,大家 说他学术地位高也是估摸着说,因为除在北师大任教的同学毛礼
锐之外,陶先生与学术界同仁从无联系, 甚至跟他本校、本系的同事也不往来,
平时大概三天都不说一句话。
③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73 岁了,每天穿一身灰不溜秋的衣服,独行于
图书馆、食堂、宿 舍之间,不跟任何人废话。路遇的师生都恭敬地看着他,但没
人敢冒昧地上前跟他搭话。事实上,在我为 了走近陶先生而采访的十多位该校教
师中,声称自己曾经有幸跟他说过话的,只有一个人。
④陶先生早年曾经留学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大学,获教育硕士学
位。1949 年前曾任国立湖南师范大学和中山大学教授,还曾任大夏大学(现华
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自20 世纪50 年代来到曲阜师范大学,几乎没教过
一天专业课,多半时间在外文系教英语,但他一直没有中 断自己的专业研究。“文
革”(C)前一段时间,他辞职回了浙江农村老家,仍然数次去杭州图书馆查资
料,还用小学生作业本写出了几卷手稿,计9 卷300 万字。当时谁也不把这个
古怪老头儿 费尽心血写成的手稿当回事,随手就给丢了,他竟然从第一页开始重
写,令人称赞。直到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他的煌煌巨著《中国教育史比较研
究》面世,震动了教育史学界,获得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 奖。
⑤他是全校工资最高的,但每月除了留下几十元生活费之外,其余的全部交
给学校党委, 包括专著出版后的稿费。上交没有任何动机,拒绝也没有任何可能。
⑥比陶愚川教授更为古怪的,曲阜师范大学还有一位叫庄上峰教授。
⑦据说,这位庄先生与陶 差不多是同期的留美生,后来也与陶差不多同期在
外文系教书。其父是清朝翰林,曾在孔府做清客,实际 上给末代衍圣公孔德成当
私塾先生。所以庄上峰从小生活在孔府,跟孔氏直系后裔们一起玩大。

5


⑧跟陶先生不同,陶先生对“窗外事”既不关心也不议论,而庄 先生却非常
关心。他曾预言“林彪要完”(D)。难道书生就一定不明世事?人们感叹——庄
先 生真是神人!
⑨庄先生述而不作,不曾有学术专著流传。难道庄先生不学无术吗?但让人
大吃 一惊的是,他去世后,整理其遗物的人赫然发现了一部长篇小说的手稿,名
“雷霆时代’,极端写实地描 述了上个世纪30 年代他在山东大学时他的同事们
的生活——闻一多、梁实秋、老舍、游国恩等教授们 的轶事,稍加揣度全部能对
上号。因为庄先生明了世事,所以太写实了,出版社不敢原样刊出,删掉了三 分
之二,剩下的也就意思不大了。
⑩与陶、庄相比,书法家包备五教授就一点称不上“怪”了 。本校的老先生
们都说“包先生的字太好了’,但他只是教书,从不参加各级书协的任何活动,
没进过专业圈子。
⑾有一年,山东省政协主席托学校领导向他要字,被包先生一口回绝了。他
跟学校领导说:“领导的话有时说完就说完了,你们不用太认真。他要是真喜欢
我的字,还会再开口的, 到那时再说。”但有一个包先生不认识的学校勤杂工,
有一天突然敲开包先生家的门,忐忑不安地说,他 妻子生了急病,多亏附近一家
驻军医院抢救脱离了危险,他不知该怎们感谢大夫才好,客套半天,人家提 出“想
要包先生一幅字”。包先生一听是帮忙治病的事,二话没说,铺纸就写。更令人
称奇的是 ,曲阜乡下一个素不相识的农村老头儿,请同村一个在学校当临时工的
青年领着上门索字,却能手到擒来 。包备五不但痛痛快快地写了一幅岳飞的《满
江红》,而且担心他没钱好好装裱,还亲自动手给装裱起来 。“他肯定是真喜欢
才来要的,所以必须认真对待。”
⑿有这么一群怪才栖居,使这座校园充 满着“郁郁乎文哉”的气息。这是如
今其它校园所不多见的。
21.对文中4 处运用引号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否定讽刺B、着重强调
C、特定称谓D、引用话语
22.不改变句意,将第(8)、(9 )段中的画线句改成陈述句,分别为

6


;( 4 分)
23.第(4 )段中的加点词语“竟然”能否删去?为什么?
( 3分)
24.第(ll )段中的两处画线句都运用了描写,请分别具体分析其作用
(5分) 25.本文写了三位“怪”教授,各有侧重点,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陶先生之
“怪”侧重写他;庄 先生之“怪”侧重写他;包先生之“怪”侧重写他;这些“怪
教授”的共同点是。(8 分)
26.本文作者除了歌颂三位“怪教授”“郁郁乎文哉”的风采与风度之外,联系
现实,作者还有一层隐 含的写作意图是(3 分)


答案:
21.A(该处是表示特殊含义) (3分)22.书生也明世事庄先生并非不学无术(4
分,每空2分)23.“竟然”表示出人意料,表 达了作者对陶先生撰写专著中表
现出来的执着的专业精神的敬佩(“惊讶”不能给全分)(3分)24. 语言(1
分)前者:生动地描写出不阿谀奉承直爽坦诚的形象;后者:生动地描写出包先
生真诚 善良的品性(4分,每一个小点各2分)25.一心治学,心无旁骛;明了
社会,洞察世事;不论贵贱, 真诚待人(大意相同即可);具有真才实学(8分,
每空2分)26.批评了当今某些教授的浮躁,缺少 “郁郁乎文哉”之风(3分)
【译文】
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 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
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 一定三
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阅读训练】
:((一)1.①书法②写字③临摹④有时 2.稍微不称心,必定再三地更改它而
不感到厌倦。 3.本段文字赞扬了文明学习书法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参考答案:
1.顿号去掉。5.“ 文字”前逗号改为分号。6.分号改为逗号。
10.句号改为问号。13.问号改为逗号,句号改为问号 。14.两个

7


问号均改为逗号。15.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17.句号放在引号
内。18.逗号放在引号外。

8

国庆节手抄报图片-微博名言


与人为善-2015中考成绩查询


西南财经天府学院-通报表扬范文


潜力行业-祖国颂串词


中国数学家的小故事-北华大学分数线


江苏省二级建造师报名时间-挫折的名言


夏天开什么花-洛神赋原文


石家庄九中-学校领导班子述职报告